梁书

读典籍

本纪

卷一·本纪第一

萧衍从起兵讨伐东昏侯到受禅称帝,详述其军事征讨、政治策略及天命符瑞的建立过程。

萧衍梁公东昏侯禅让加湖之战郢城襄阳义师符谶九锡

卷二·本纪第二

梁武帝萧衍受禅即位建立梁朝,颁布新政,分封宗室,整饬吏治,处理内外战事与灾异祥瑞。

天监元年即位封赏大赦北伐祥瑞律令职官藩国朝贡灾异

卷三·本纪第三

本纪详载梁武帝萧衍五十余年统治,包含政治改革、军事征伐、文化兴佛及晚年侯景之乱始末。

梁武帝大赦北伐侯景之乱天监之治改元职官任命天象异变外交朝贡佛教

卷四·本纪第四

记述梁简文帝萧纲生平,重点记载其继位过程、侯景之乱中的遭遇及文学成就。

太宗简文皇帝侯景之乱封王禅位宫体诗

卷五·本纪第五

梁元帝萧绎在侯景之乱中崛起,历经征战平叛,最终称帝江陵,但遭西魏攻灭,身死国亡。

梁元帝侯景之乱王僧辩萧纪江陵劝进西魏荆州湘州称帝

卷六·本纪第六

梁敬帝在权臣更迭中继位,经历王僧辩废立、陈霸先掌权、齐梁交战,最终禅位于陈霸先建立陈朝。

敬帝陈霸先王僧辩萧渊明绍泰太平禅位齐军司空司徒

列传

卷七·列传第一

记载南朝梁代后妃生平,包括家族背景、异象传说、追封谥号及对皇室影响,反映当时后妃制度与宗教文化。

后妃谥号异象追封佛教节俭家族史臣评论

卷八·列传第二

记述梁朝三位太子的生平,突出昭明太子仁德治国、哀太子忠烈就义、愍怀太子凶暴遇害的悲剧命运。

昭明太子哀太子愍怀太子高祖侯景之乱孝经东宫漕运仁德《文选》

卷九·列传第三

本卷记述梁朝三位开国将领王茂、曹景宗、柳庆远的生平事迹,着重描写其军事功绩与性格特点。

王茂曹景宗柳庆远梁高祖钟离之战江州刺史望蔡县公胆勇钟磬预兆衣锦还乡

卷十·列传第四

记述萧颖达、夏侯详等人在南齐末年的征战、起义及政治斗争,展现其忠诚、智谋与战功。

萧颖达夏侯详蔡道恭杨公则邓元起起义荆州雍州建康战功忠诚智谋弹劾守城刺史

卷十一·列传第五

本卷记载张弘策、庾域、郑绍叔、吕僧珍四位梁朝开国功臣辅佐高祖建立基业的事迹,展现其忠勇智略与人格风范。

张弘策吕僧珍郑绍叔庾域高祖义师忠烈封侯战功梁朝

卷十二·列传第六

记述柳惔、柳忱、席阐文、韦叡及其族弟韦爱事迹,展现其政治军事才能与家族影响。

柳惔柳忱席阐文韦叡韦爱汉中应义合肥之战邵阳之役智谋孝行北伐

卷十三·列传第七

本传记述范云、沈约生平事迹,展现二人从文士到辅佐梁武帝建立基业的历程及文学成就。

范云沈约梁高祖齐竟陵王官职谏言文学政治传记南北朝

卷十四·列传第八

本卷记述江淹与任昉的生平事迹,展现二人的文才仕途及历史评价。

江淹任昉狱中上书绝交论才尽刘孝标姚察

卷十五·列传第九

谢朏仕宋齐梁三朝,以清高自持拒解玺;谢览为政刚正,治理有方。

谢朏谢览齐高帝禅代抗表侍中吴兴太守廉洁忠义

卷十六·列传第十

王亮、张稷、王莹三人在南朝齐梁之际的仕途沉浮,涉及政治斗争、弑君事件及个人结局。

王亮张稷王莹吏部尚书范缜东昏侯高祖弑君印章六毁清贫

卷十七·列传第十一

本卷记述南朝梁三位将领王珍国、马仙琕、张齐的生平事迹,重点描写其战功、忠义与政绩。

王珍国马仙琕张齐义师东昏侯高祖北魏战功刺史封侯

卷十八·列传第十二

梁朝四将随武帝征战,功勋卓著,涉及北伐、钟离之战、浮山堰工程,姚察评其贡献。

张惠绍冯道根康绚昌义之北伐钟离之战浮山堰梁武帝功勋姚察

卷十九·列传第十三

记述南朝齐梁时期宗刔、刘坦、乐蔼三人的仕途经历与政治军事贡献,突显其治理才能与历史评价。

宗刔刘坦乐蔼义师起湘州平乱御史中丞荆州刺史广州刺史清正碑墓

卷二十·列传第十四

刘季连在益州叛乱失败被赦,陈伯之反复归附终降梁,丘迟书信劝降传世。

刘季连陈伯之叛乱益州归降褚緭天监东昏侯丘迟萧衍

卷二十一·列传第十五

本卷记述梁朝琅邪王氏家族成员及张充、柳恽等名士的仕宦经历与品德事迹,展现士族门风与政治作为。

琅邪王氏官职孝行清廉政绩书法叛乱举荐门风梁朝

卷二十二·列传第十六

记载梁太祖萧衍诸子生平,详述临川王萧宏等五王仕途沉浮及兄弟情谊。

太祖五王临川靖惠王宏安成康王秀南平元襄王伟鄱阳忠烈王恢始兴忠武王憺天监北伐封爵孝行

卷二十三·列传第十七

本卷记载梁朝长沙王萧业及其宗室诸王生平,重点描述其军事功绩、政绩德行及家族传承。

长沙嗣王业萧藻永阳嗣王伯游衡阳嗣王元简桂阳嗣王象平叛德政爵位承袭南北朝列传

卷二十四·列传第十八

记述萧景及其弟昌、昂、昱的仕途与德政,展现其军事才能、治理成就及家族影响。

萧景南兖州刺史都督潺沟之战赈恤严政铸钱案菩萨戒

卷二十五·列传第十九

记述周舍与徐勉生平,突出其儒学修养、礼仪制定及廉洁品行,反映南朝梁文化政治风貌。

周舍徐勉五礼丧礼家训儒学礼仪廉洁修撰弹劾

卷二十六·列传第二十

本卷记载范岫、傅昭、萧琛、陆杲四位南朝名臣的生平,突出其孝行、廉洁、才学与正直品格。

范岫傅昭萧琛陆杲孝行廉洁正直吉凶故事汉书序传执法不避权贵

卷二十七·列传第二十一

本篇记述陆倕、到洽、明山宾、殷钧、陆襄五人的生平,突出其儒学修养、清廉品德及治政事迹。

陆倕到洽明山宾殷钧陆襄儒学孝行弹劾铭文治郡

卷二十八·列传第二十二

裴邃、夏侯亶、韦放三位梁朝名将,以军事才能与治理政绩著称,屡立战功,深得军民爱戴。

裴邃夏侯亶韦放寿阳北魏北伐屯田豫州刺史归降战功谥号家族涡阳清廉芍陂元琛高祖侯景豫章

卷二十九·列传第二十三

本卷记述梁武帝诸子南康王、庐陵王、邵陵王生平事迹,着重描写诸王才能政绩及在侯景之乱中的忠勇表现。

高祖南康简王绩庐陵威王续邵陵携王纶侯景之乱会理乂理忠孝军事征伐宗室

卷三十·列传第二十四

本传记载裴子野等四位南朝文臣的生平,突出其学术成就、廉洁品行与乱世遭遇。

裴子野顾协徐摛鲍泉宋略廉洁宫体侯景之乱著述

卷三十一·列传第二十五

记述袁昂生平仕途、拒降守节及其子袁君正仕途结局,展现南朝官员气节与命运。

袁昂袁君正陈郡阳夏服丧拒降临终遗疏史臣评价

卷三十二·列传第二十六

陈庆之骁勇善战率白袍军横扫中原,兰钦平定蛮族屡建奇功,俱为梁朝名将。

陈庆之兰钦涡阳之战洛阳童谣白袍军元颢尔朱荣悬瓠豫州赈灾沙门僧强

卷三十三·列传第二十七

南朝梁四位文人王僧孺、张率、刘孝绰、王筠的仕途沉浮与文学成就,展现其家世背景及人际交往。

王僧孺张率刘孝绰王筠仕途文学成就家世免官文集南朝梁

卷三十四·列传第二十八

记述张缅、张缵、张绾三兄弟仕途政绩、学术成就及乱世遭遇,突出其才学、正直与家族兴衰。

张缅张缵张绾御史中丞湘州刺史后汉纪南征赋侯景之乱莫徭蛮

卷三十五·列传第二十九

记述兰陵萧氏兄弟在梁代的仕宦经历与文学史学成就,展现梁高祖对宗室的宽容政策。

萧子恪萧子显萧子云梁高祖文学史学书法仕途宗室天监

卷三十六·列传第三十

本传记载孔休源、江革二人以儒学立身,清忠正直,累居要职,治绩显著的事迹。

孔休源江革清忠正直治绩儒学弹劾拒贿节操

卷三十七·列传第三十一

本文记述南朝梁谢举与何敬容的仕宦生涯,展现二人政绩、学术造诣及侯景之乱中的结局,反映梁代政治与玄学风气。

谢举何敬容玄理释氏义侯景之乱官职升迁政绩预言辩论南朝梁

卷三十八·列传第三十二

朱异、贺琛以经术显贵。朱异阿谀误国致侯景之乱;贺琛谏言时弊遭责,反映梁末政治腐败。

朱异贺琛侯景之乱经术谏言梁武帝贪腐礼仪北伐传记

卷三十九·列传第三十三

本篇记载北魏宗室元法僧等人归附梁朝始末,重点描述羊侃守城抗敌的忠勇事迹及各人物的命运沉浮。

北魏宗室归附梁朝侯景之乱战功谋反徐州刺史守城战术忠义气节

卷四十·列传第三十四

本卷记载南朝梁五位儒臣司马褧、到溉、刘显、刘之遴、许懋的生平,突出其经学造诣、礼仪制定及古籍考据成就。

司马褧到溉刘显刘之遴许懋五礼封禅古器礼仪校勘

卷四十一·列传第三十五

本卷记载梁代王规、萧介等名臣事迹,展现其政治才能、文学成就与忠贞品格。

王规刘瑴宗懔王承褚翔萧介刘孺殷芸萧几侯景之乱北伐文学成就清正廉洁谏言家学传承

卷四十二·列传第三十六

记述臧盾、臧厥、傅岐三人的仕宦经历、政绩及重要事件,突出臧盾孝行、傅岐智识,反映梁朝政治与侯景之乱背景。

臧盾臧厥傅岐孝行御史中丞中领军驯象伪和侯景之乱廷尉

卷四十三·列传第三十七

本卷记载梁代韦粲、江子一、张嵊等忠臣在侯景之乱中誓死抗敌、以身殉国的壮烈事迹。

韦粲侯景之乱青塘之战江子一张嵊沈浚柳敬礼忠烈抗贼殉国

卷四十四·列传第三十八

记载梁太宗十一王与世祖二子的生平,着重描述诸王在侯景之乱中的忠烈表现与悲壮结局。

太宗诸王世祖二子侯景之乱封爵遇害忠烈孝义

卷四十五·列传第三十九

王僧辩助梁平侯景之乱,屡立战功,终因政治斗争被陈霸先所杀。

王僧辩侯景之乱陈霸先世祖江陵建业湘州巴陵之战石头城贞阳侯齐主高洋军事策略盟誓背叛梁朝西魏宇文黑泰陆纳白茅洲萧宗

卷四十六·列传第四十

本卷记载胡僧祐、徐文盛、杜氏兄弟等将领在侯景之乱中的忠烈事迹与功过沉浮。

胡僧祐徐文盛杜顗侯景之乱归附世祖战功忠烈反复降叛家族功勋史臣评论

卷四十七·列传第四十一

本卷记载南朝梁多位孝子感人事迹,突显孝道为治国之本,朝廷旌表其行以敦教化。

孝行旌表感天动地守丧至孝庐墓代刑佛应葬亲毁瘠

卷四十八·列传第四十二

记述梁代儒林人物事迹,突出梁武帝复兴儒学的政策及范缜《神灭论》引发的思想论争。

儒林五经博士神灭论范缜梁武帝儒学复兴经术三礼国学玄虚之学

卷四十九·列传第四十三

记述南朝梁文学家生平,突出其文学成就与帝王对文学的重视,反映当时文学风尚及流派演变。

文学文章诗赋文采文德殿太子洗马文集文翰四声诗评

卷五十·列传第四十四

本卷记载南朝梁代文学家生平事迹,重点描述刘峻、刘勰等学者的学术成就与命运观,兼录多篇经典文论要旨。

刘峻刘勰辨命论文心雕龙谢几卿刘杳伏挺庾仲容陆云公颜协

卷五十一·列传第四十五

本篇记述南朝梁时期多位隐士的生平事迹,展现其高尚品德、学术成就与隐逸精神,体现当时社会对道德典范的推崇。

隐士处士道德学艺征召不就孝行佛道著述高隐传遁世

卷五十二·列传第四十六

本文通过顾宪之、陶季直、萧眎素三人事迹,阐述知止知足之道与清廉守节之士风

止足顾宪之陶季直萧眎素廉吏张良范蠡谢灵运除祟终制

卷五十三·列传第四十七

梁高祖选拔廉洁良吏,推行廉政政策,庾荜、沈瑀等良吏以廉洁治民,政绩显著。

良吏廉洁治理梁高祖政绩廉政节俭赋税政令狱讼

卷五十四·列传第四十八

记载南朝时期海南诸国、东夷及西北诸戎的地理风俗、朝贡往来与佛教传播史事。

海南诸国林邑扶南朝贡佛教高句骊倭国西北诸戎阿育王舍利

卷五十五·列传第四十九

南朝梁四位宗室成员萧综、萧纪、萧正德、萧誉因野心或怨恨相继叛变,最终皆遭诛灭。

叛变侯景之乱血骨验亲僭号称帝宗室相残

卷五十六·列传第五十

侯景从北魏降将到叛梁自立,最终兵败身死的叛乱全过程。

侯景叛乱北魏梁朝投降围攻建康矫诏篡位王伟萧正德慕容绍宗羊鸦仁朱异台城天正童谣预言残暴失败传首

其他

附录·梁书序

论述《梁书》编撰背景及佛学与圣人之道的对比,强调内修德性以明得失。

梁书姚思廉圣人百家贞观史官谢吴目录穷理君臣父子易经智周万物道济天下达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