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季连的仕途与叛乱
○刘季连 陈伯之
刘季连,
刘季连字惠续,
字惠续,彭城人也。
彭城人。
父思考,
父名思考,
以宋高祖族弟显于宋世,
因是宋高祖族弟之故在宋朝显达,
位至金紫光禄大夫。
做到金紫光禄大夫。
季连有名誉,
刘季连有好名声,
早历清官。
早年历任清官。
齐高帝受禅,
齐高帝即位,
悉诛宋室近属,
尽杀与宋王室关系密切的亲属,
将及季连等,
将及刘季连等人,
太宰褚渊素善之,
太宰褚渊平素十分喜欢刘季连,
固请乃免。
坚决请求高帝赦免了他。
建元中,
齐建元中,
季连为尚书左丞。
刘季连任尚书左丞。
永明初,
永明初(483),
出为江夏内史,
出任平西江夏内史,
累迁平南长沙内史,冠军长史、广陵太守,
多次迁任平南长沙内史、冠军长史、广陵太守,
并行府州事。
并代理府州事。
入为给事黄门侍郎,
内调给事黄门侍郎,
转太子中庶子。
转任太子中庶子。
建武中,
齐建武中,
又出为平西萧遥欣长史、南郡太守。
又出任平西萧遥欣长史、南郡太守。
时明帝诸子幼弱,
当时齐明帝的儿子都年幼力弱,
内亲则仗遥欣兄弟,
内亲则依仗萧遥欣兄弟,
外亲则倚后弟刘暄、内弟江祏。
外亲依赖后弟刘暄、内弟江礻石。
遥欣之镇江陵也,
萧遥欣镇守江陵,
意寄甚隆。
对他寄予了厚望;
而遥欣至州,
而萧遥欣到州郡,
多招宾客,
广招宾客,
厚自封殖,
给他们封官,培植自己的势力,
明帝甚恶之。
齐明帝十分讨厌他。
季连族甥琅邪王会为遥欣谘议参军,
刘季连同族外甥琅笽王会任萧遥欣咨议参军,
美容貌,
容貌漂亮,
颇才辩,
很有舌辩之才,
遥欣遇之甚厚。
萧遥欣对他很优待。
会多所慠忽,
王会十分倨傲,目中无人,
于公座与遥欣竞侮季连,
在大众场合与萧遥欣争相侮辱刘季连,
季连憾之,
刘季连憎恨他们,
乃密表明帝,
于是秘密上表明帝,
称遥欣有异迹。
称萧遥欣有不轨之图,
明帝纳焉,
明帝接受了刘季连的意见,
乃以遥欣为雍州刺史。
便让萧遥欣任雍州刺史。
明帝心德季连,
明帝心中感激刘季连,
四年,
建武四年(497),
以为辅国将军、益州刺史,
任命刘季连为辅国将军、益州刺史,
令据遥欣上流。
令他占据萧遥欣上游。
季连父,宋世为益州,
刘季连的父亲宋朝时任益州刺史,
贪鄙无政绩,
贪婪庸俗无政绩,
州人犹以义故,
益州人因为讲究义气的缘故,
善待季连。
待刘季连很好。
季连下车,
刘季连到任后,
存问故老,
慰问昔日长老,
抚纳新旧,
安抚接纳新官旧吏,
见父时故吏,
看见父亲时代的旧官吏,
皆对之流涕。
都对他们流泪。
辟遂宁人龚惬为府主簿。
征召遂宁人袭惬任府主簿。
惬,
袭惬,
龚颖之孙,
袭颖的孙子,
累世有学行,
世代有学问,有德行,
故引焉。
因而荐举他。
东昏即位,
东昏即位,
永元元年,
永元元年(499),
征季连为右卫将军,
征召刘季连为右卫将军,
道断不至。
因道路中断而未能到任。
季连闻东昏失德,
刘季连听说东昏丧失德行,
京师多故,
京都多变故,
稍自骄矜。
便有些骄傲自满。
本以文吏知名,
刘季连本以文官知名,
性忌而褊狭,
性格多疑而偏狭,
至是遂严愎酷狠,
现在更加刚愎自用,凶狠残暴,
土人始怀怨望。
当地人开始心怀怨恨。
其年九月,
这年九月,
季连因聚会,
刘季连因聚会,
发人丁五千人,
征发五千人丁,
声以讲武,
声言讲习武事,
遂遣中兵参军宋买率之以袭中水。
便派中兵参军宋买率领袭击中水。
穰人李托豫知之,
穰人李托预先知道了这件事,
设备守险,
设防坚守在险要之地,
买与战不利,
宋买同他作战十分不利,
还州,
领军返回州郡,
郡县多叛乱矣。
许多郡县发动了叛乱。
是月,
这月,
新城人赵续伯杀五城令,
新城人赵续伯杀掉五城县令,
逐始平太守。
驱逐始平太守。
十月,
十月,
晋原人乐宝称、李难当杀其太守,
晋原人乐宝称、李难当杀晋原太守,
宝称自号南秦州刺史,
乐宝称自号南秦州刺史,
难当益州刺史。
李难当自号益州刺史。
十二月,
十二月,
季连遣参军崔茂祖率众二千讨之,
刘季连遣参军崔茂祖率兵二千讨伐他们,
赍三日粮。
携带三天的粮食。
值岁大寒,
恰逢这一年十分寒冷,
群贼相聚,
群贼聚在一起,
伐树塞路,
砍伐树木堵塞道路,
军人水火无所得,
士兵得不到水火,
大败而还,
大败而归,
死者十七八。
死的人十分之七八。
明年正月,
第二年正月,
新城人帛养逐遂宁太守谯希渊。
新城人帛养驱逐遂宁太守谯希渊。
三月,
三月,
巴西人雍道晞率群贼万馀逼巴西,
巴西人雍道..率一万多贼众进逼卫西,
去郡数里,
离郡数里,
道晞称镇西将军,
雍道..自称镇西将军,
号建义。
建号建义。
巴西太守鲁休烈与涪令李膺婴城自守,
巴西太守鲁休烈与涪县令李膺据城自守,
季连遣中兵参军李奉伯率众五千救之。
刘季连派中兵参军李奉伯率兵五千解围。
奉伯至,
李奉伯到达,
与郡兵破擒道晞,
与巴西郡兵打败捉拿雍道..,
斩之涪市。
在涪县斩杀了雍道..。
奉伯因独进巴西之东乡讨馀贼。
李奉伯于是单独领兵进入巴西的东乡讨伐其余的贼匪。
李膺止之曰“卒惰将骄,
李膺劝止奉伯说:“士兵懈怠将领自负,
乘胜履险,
乘胜追击如同履险,
非良策也。
不是好的计策。
不如小缓,
不如稍缓,
更思后计”奉伯不纳,
再考虑后计。”李奉伯不听,
悉众入山,
率全军入山,
大败而出,
大败而出,
遂奔还州。
于是奔逃回州郡。
六月,
六月,
江阳人程延期反,
江阳人程延期谋反,
杀太守何法藏。
杀太守何法藏。
鲁休烈惧不自保,
鲁休烈害怕不能自保,
奔投巴东相萧慧训。
奔投巴东相萧慧训。
十月,
十月,
巴西人赵续伯又反,
巴东人赵续伯又谋反,
有众二万,
有兵二万,
出广汉,
从广汉出发,
乘佛舆,
乘着佛教兴盛,
以五彩裹青石,
用五彩裹着青石,
诳百姓云“天与我玉印,
欺骗百姓说:“天赐予我玉印,
当王蜀”愚人从之者甚众。
应当在蜀称王。”愚民跟随他的人很多。
季连进讨之,
刘季连进军讨伐赵续伯,
遣长史赵越常前驱。
派长史赵越常作前锋。
兵败,
赵越常兵败,
季连复遣李奉伯由涪路讨之。
刘季连又派李奉伯从涪路进军讨伐。
奉伯别军自潺亭与大军会于城,
李奉伯另外的军队从潺亭出发与大军在城会合,
进攻其栅,
进攻其栅栏,
大破之。
大败赵续伯。
时会稽人石文安字守休,
时有会稽人石文安,字守休,
隐居乡里,
隐居在乡里,
专行礼让,
注重礼节谦让,
代季连为尚书左丞,
替代刘季连任尚书左丞,
出为江夏内史,
外任江夏内史,
又代季连入为御史中丞,
又替代刘季连内任御史中丞,
与季连相善。
同刘季连的关系很好。
子仲渊字钦回,
石文安的儿子石仲渊字钦回,
闻义师起,
听到义师起兵的消息,
率乡人以应高祖。
率领乡人响应高祖。
天监初,
天监初(502),
拜郢州别驾,
授职石仲渊郢州别驾,
从高祖平京邑。
跟随高祖平定京师。
明年春,
第二年春天,
遣左右陈建孙送季连弟通直郎子渊及季连二子使蜀,
高祖派部下陈建孙送刘季连的弟弟通直郎刘子渊和刘季连的两个儿子到蜀,
喻旨慰劳。
晓谕高祖旨意以示慰劳。
季连受命,
刘季连受命,
饬还装。
整理返回的行装。
高祖以西台将邓元起为益州刺史。
高祖用西部将领邓元起任益州刺史。
元起,
邓元起,
南郡人。
南郡人。
季连为南郡之时,
刘季连任南郡郡守时,
素薄元起。
平素十分轻视邓元起。
典签朱道琛者,尝为季连府都录,
典..朱道琛曾经是刘季连府都录,
无赖小人,
是一无赖小人,
有罪,
犯了罪,
季连欲杀之,
刘季连准备杀他,
逃叛以免。
朱道琛叛逃而免去一死。
至是说元起曰“益州乱离已久,
现今朱道琛劝说邓元起:“益州发生动乱历时已久,
公私府库必多秏失,
公私府库一定很多耗失,
刘益州临归空竭,
刘益州临走一定使府库空竭,
岂办复能远遣候递。
难道这样治理还能再远派侦察兵吗?
道琛请先使检校,
我请求先去检校,
缘路奉迎。
沿路奉迎,
不然,
不然的话,
万里资粮,
万里之外的物资粮食,
未易可得”元起许之。
未必容易得到。”邓元起答应了。
道琛既至,
朱道琛不久到达,
言语不恭,
出言不逊,
又历造府州人士,
又多次拜访府州人士,
见器物辄夺之,
看见器皿物件就夺过来据为己有,
有不获者,
有没有得到的东西,就说:
语曰“会当属人,
“应当属于别人的东西,
何须苦惜”于是军府大惧,
何必舍不得呢?”于是军府人士十分害怕,
谓元起至必诛季连,
认为邓元起来了一定会杀刘季连,
祸及党与,
灾难必殃及党羽,
竞言之于季连。
争着将这件事告诉刘季连。
季连亦以为然。
刘季连也认为会这样,
又恶昔之不礼元起也,
又惭愧自己从前对邓元起不礼貌,
益愤懑。
于是更加愤懑。
司马朱士略说季连,
司马朱士略说服刘季连,
求为巴西郡,
请求担任巴西郡守,
留三子为质,
留下三个儿子作人质,
季连许之。
刘季连答应了这件事。
顷之,
不久,
季连遂召佐史,
刘季连就召集佐史,
矫称齐宣德皇后令,
假托齐宣德皇后令,
聚兵复反,
聚兵再次造反,
收朱道琛杀之。
将朱道琛杀掉。
书报朱士略,
写信告之朱士略,
兼召李膺。
兼召集李膺。
膺、士略并不受使。
李膺、朱士略一同不接受命令。
使归,
使者回来,
元起收兵于巴西以待之,
邓元起收兵在巴西接待之,
季连诛士略三子。
刘季连杀掉朱士略的三个儿子。
天监元年六月,
天监元年(502)六月,
元起至巴西,
邓元起到巴西,
季连遣其将李奉伯等拒战。
刘季连派他的将领李奉伯等人抗战。
兵交,
两兵相交,
互有得失,
互有得失,
久之,
过了一段时间,
奉伯乃败退还成都。
李奉伯便败退回成都。
季连驱略居人,
刘季连驱逐疆界上居住的人,
闭城固守。
关闭城门固守。
元起稍进围之。
邓元起稍进包围刘季连。
是冬,
这年冬天,
季连城局参军江希之等谋以城降,
刘季连城局参军江希之等人计谋举城投降,
不果,
没有成功,
季连诛之。
刘季连杀了江希之。
蜀中丧乱已二年矣,
蜀中发生动乱已经二年,
城中食尽,
城中储存的粮食已经吃完,
升米三千,
每升米需钱三千,
亦无所籴,
也买不到,
饿死者相枕。
饿死的人互相枕藉。
其无亲党者,又杀而食之。
那些没有亲友党羽的人又被杀掉、吃肉。
季连食粥累月,
刘季连一连几月吃粥,
饑窘无计。
饥饿窘迫没有办法。
二年正月,
天监二年(503)正月,
高祖遣主书赵景悦宣诏降季连,
高祖派主书赵景悦宣诏纳降刘季连,
季连肉袒请罪。
刘季连去衣露体惶恐请罪。
元起迁季连于城外,
邓元起贬谪刘季连到城外,
俄而造焉,
不久又拜访他,
待之以礼。
很礼貌地对待他。
季连谢曰“早知如此,
刘季连感谢说:“早知是这样,
岂有前日之事”元起诛李奉伯并诸渠帅,
哪里会有前一段时间的事。”邓元起杀掉李奉伯及其他大将,
送季连还京师。
送刘季连回到京都。
季连将发,
刘季连准备出发,
人莫之视,
没有人去看他,
惟龚惬送焉。
只有龚惬一人去送他。
初,
起初,
元起在道,
邓元起在治理中,
惧事不集,
担心事情不成功,
无以为赏,
没有可赏赐的东西,
士之至者,
士兵中表现好的,
皆许以辟命,
都许愿给他们升官,
于是受别驾、治中檄者,
于是接受别驾、治中文书的人,
将二千人。
近二千人。
季连既至,
刘季连已经回到京师,
诣阙谢,
到朝廷谢罪,
高祖引见之。
高祖接见了他。
季连自东掖门入,
刘季连从东掖门进入,
数步一稽颡,
数步一跪拜,
以至高祖前。
直到高祖跟前。
高祖笑谓曰“卿欲慕刘备而曾不及公孙述,
高祖笑着对他说:“你想仰慕刘备却竟不及公孙述,
岂无卧龙之臣乎”季连复稽颡谢。
难道没有卧龙这样的大臣吗?”刘季连再次跪拜谢罪。
赦为庶人。
被赦免为庶人。
四年正月,
天监四年(505)正月,
因出建阳门,
从建阳门出来,
为蜀人蔺道恭所杀。
被蜀人兰道恭杀害。
季连在蜀,
刘季连在蜀时,
杀道恭父,
杀过兰道恭的父亲,
道恭出亡,
兰道恭出逃,
至是而报复焉。
至今为父报了仇。
陈伯之早年经历
陈伯之,
陈伯之,
济阴睢陵人也。
济阴睢陵人。
幼有膂力。
年幼时有体力。
年十三四,
十三、四岁时,
好著獭皮冠,
喜欢戴着獭皮帽子,
带刺刀,
佩带刺刀,
候伺邻里稻熟,
窥伺邻居的稻子熟了,
辄偷刈之。
就偷偷地去割。
尝为田主所见,
曾经被稻田的主人发现,斥责他说:
呵之云“楚子莫动”伯之谓田主曰“君稻幸多,
“小孩子不要动我的稻子!”陈伯之对稻田的主人说:“你的稻子这么多,
一担何苦”田主将执之,
割一担有什么要紧?”稻田的主人准备捉住他,
伯之因杖刀而进,
陈伯之就执着刀上前,
将刺之,
准备刺杀稻田的主人,说:
曰“楚子定何如”田主皆反走,
“小孩子就是这样!”稻田的主人都回身走了,
伯之徐担稻而归。
陈伯之慢慢挑着稻谷回家。
及年长,
到长大之后,
在钟离数为劫盗,
在钟离境内多次抢劫盗窃,
尝授面觇人船,
曾经当面窥看人家的船,
船人斫之,
船上的人用刀砍他,
获其左耳。
割下他的左耳。
后随乡人车骑将军王广之,
后来跟着同乡车骑将军王广之,
广之爱其勇,
王广之喜爱他的勇敢,
每夜卧下榻,
每天晚上让他睡在下铺,
征伐尝自随。
征讨时经常让他跟随着一道。
齐安陆王子敬为南兖州,
齐安陆王子敬任南兖州刺史,
颇持兵自卫。
拥兵自卫。
明帝遣广之讨子敬,
明帝派王广之讨伐子敬,
广之至欧阳,
王广之到达欧阳,
遣伯之先驱,
派陈伯之作先锋,
因城开,
乘着城门开着,
独入斩子敬。
陈伯之单独入城斩杀了子敬。
又频有战功,
又多次立下战功,
以勋累迁为冠军将军、骠骑司马,
因功多次升迁冠军将军、骠骑司马,
封鱼复县伯,
被封为鱼复县伯,
邑五百户。
食邑五百户。
陈伯之归附与反复
义师起,
义师举事,
东昏假伯之节、督前驱诸军事、豫州刺史,
东昏借给陈伯之符节、督前驱诸军事、豫州刺史,
将军如故。
将军如同从前。
寻转江州,
不久迁调到江州,
据寻阳以拒义军。
凭依寻阳抗拒义军。
郢城平,
郢城平定之后,
高祖得伯之幢主苏隆之,
高祖得陈伯之车主苏隆之,
使说伯之,
让他劝说陈伯之,
即以为安东将军、江州刺史。
就委任陈伯之为安东将军、江州刺史。
伯之虽受命,
陈伯之尽管接受了任命,
犹怀两端,
但还怀有贰心,
伪云“大军未须便下”。
假称“大军不须便下”。
高祖谓诸将曰“伯之此答,
高祖对众将领说:“陈伯之这种答复,
其心未定,
他的心尚未安定,
及其犹豫,
还在犹豫,
宜逼之”众军遂次寻阳,
应当逼迫他。”众军于是驻扎在寻阳,
伯之退保南湖,
陈伯之退而保守南湖,
然后归附。
然后归附高祖。
进号镇南将军,
晋号镇南将军,
与众俱下。
与众军都退去。
伯之顿篱门,
陈伯之停留在篱门,
寻进西明门。
不久进驻西明门。
建康城未平,
建康城还未平定,
每降人出,
每有投降的人出城门,
伯之辄唤与耳语。
陈伯之就唤来同他耳语一番。
高祖恐其复怀翻覆,
高祖担心他又怀变异之心,
密语伯之曰“闻城中甚忿卿举江州降,
私下里对陈伯之说:“听说城中人很忿恨你举江州投降,
欲遣刺客中卿,
打算派刺客来行刺你,
宜以为虑”伯之未之信。
你应引以为忧。”陈伯之不相信这件事。
会东昏将郑伯伦降,
恰逢东昏将领郑伯伦投降,
高祖使过伯之,
高祖让他捎话给伯之,郑伯伦对陈伯之说:
谓曰“城中甚忿卿,
“城中人很忿恨你,
欲遣信诱卿以封赏。
打算送信引诱你以讨封赏。
须卿复降,
等待你再次投降,
当生割卿手脚。
当即割去你的手和脚;
卿若不降,
你若不投降,
复欲遣刺客杀卿。
又打算派刺客来杀你。
宜深为备”伯之惧,
你应作好充分防备。”陈伯之害怕了,
自是无异志矣。
从这之后对高祖再无异心。
力战有功。
奋力作战立下战功。
城平,
建康城平定之后,
进号征南将军,
晋号征南将军,
封丰城县公,
封丰城县公,
邑二千户,
食邑二千户,
遣还之镇。
派他回到江州。
伯之不识书,
陈伯之不识字,
及还江州,
到他回到江州,
得文牒辞讼,
得公文诉讼,
惟作大诺而已。
只作大诺而已。
有事,
有事情,
典签传口语,
由典..传他的话,
与夺决于主者。
取舍由主事的人决定。
伯之与豫章人邓缮、永兴人戴永忠并有旧,
陈伯之与豫章人邓缮、永兴人戴永忠两人有交情,
缮经藏伯之息英免祸,
邓缮曾经隐藏陈伯之在英地停息以免除灾祸,
伯之尤德之。
陈伯之尤其感恩于他。
及在州,
到陈伯之任江州刺史时,
用缮为别驾,
任用邓缮为别驾,
永忠记室参军。
戴永忠为记室参军。
河南褚緭,
河南人褚绢,
京师之薄行者,
京城的一个品行不端的人,
齐末为扬州西曹,
齐朝末年任扬州西曹,
遇乱居闾里。
动乱期间居住在闾里;
而轻薄互能自致,
轻薄的人都能求得一官半职,
惟緭独不达。
只有褚绢没能显达。
高祖即位,
高祖即位,
緭频造尚书范云,
褚绢多次拜访尚书范云,
云不好緭,
范云不喜欢褚绢,
坚距之。
坚决拒绝他。
緭益怒,
褚绢更加忿怒,
私语所知曰“建武以后,草泽底下,
私下里对他的知己说:“建武以后,
悉化成贵人,
民间普通的人都变成贵人,
吾何罪而见弃。
我犯了什么罪而被遗弃。
今天下草创,
现今国家刚刚建立,
饑馑不已,
人民饥饿不已,
丧乱未可知。
动乱尚不可知。
陈伯之拥强兵在江州,
陈伯之拥强兵在江州,
非代来臣,
责怪魏国派来的使臣,
有自疑意。
有自我疑惑之意;
且荧惑守南斗,
况且迷惑守斗宿,
讵非为我出。
难道不是我出入的地方吗?
今者一行,
现今我去那里,
事若无成,
事情如果不能成功,
入魏,
到魏国,
何遽减作河南郡”于是遂投伯之书佐王思穆,事之,
何必惶恐减作河南郡守呢。”于是褚绢便投奔陈伯之书佐王思穆事奉他,
大见亲狎。
大被亲近。
及伯之乡人朱龙符为长流参军,
到陈伯之同乡人朱龙符任长流参军,
并乘伯之愚暗,
一同乘陈伯之愚笨昏暗,
恣行奸险,
恣意妄为邪恶险毒,
刑政通塞,
刑罚政令滞塞,
悉共专之。
一切事都由他俩独断专行。
伯之子虎牙,
陈伯之的儿子虎牙,
时为直閤将军,
当时任直..将军,
高祖手疏龙符罪,
高祖亲自分条陈述朱龙符的罪状,
亲付虎牙,
亲自交给虎牙,
虎牙封示伯之。
虎牙将它给陈伯之看;
高祖又遣代江州别驾邓缮,
高祖又派人取代江州别驾邓缮,
伯之并不受命。
陈伯之并不接受命令,
答高祖曰“龙符骁勇健儿,
答复高祖说:“朱龙符是勇猛健儿,
邓缮事有绩效,
邓缮主事有成绩有功效,
台所遣别驾,
朝廷所派的别驾,
请以为治中”缮于是日夜说伯之云“台家府库空竭,
请求委任为治中。”邓缮于是不断地劝说陈伯之说:“官署府库空竭,
复无器仗,
又没有军器,
三仓无米,
三仓没有粮米,
东境饑流,
东部郡境饥民流浪,
此万代一时也,
这是万载难逢的好时机,
机不可失”緭、永忠等每赞成之。
好时机不可失去。”褚绢、戴永忠等人都赞成。
伯之谓缮“今段启卿,
陈伯之对邓缮说:“这一段起用你,
若复不得,
如果还是不行,
便与卿共下使反”高祖敕部内一郡处缮,
便与你同下属一起谋反。”高祖下令在江州的一郡安排邓缮。
伯之于是集府州佐史谓曰“奉齐建安王教,
陈伯之于是召集府州佐史对他们说:“奉齐朝建安王令,
率江北义勇十万,
率领江北义勇十万,
已次六合,
已经驻扎在六合,
见使以江州见力运粮速下。
奉命以江州之力运粮速往。
我荷明帝厚恩,
我承蒙明帝厚恩,
誓死以报。
誓死报恩,
今便纂严备办”使緭诈为萧宝夤书,
现在便紧急夺取预备治理。”派褚绢假写萧宝夤信,
以示僚佐。
把它给同僚看。
于厅事前为坛,
在厅事前筑坛,
杀牲以盟。
杀牲宣誓,
伯之先饮,
陈伯之先饮,
长史已下次第歃血。
长史以下挨次饮血宣誓,
緭说伯之曰“今举大事,
褚绢对陈伯之说:“现在举大事,
宜引众望,
应该招致众望。
程元冲不与人同心。
程元冲不与我们同心;
临川内史王观,僧虔之孙,
临川内史王观是王僧粲的孙子,
人身不恶,
人不坏,
便可召为长史,
便可召他任长史,
以代元冲”伯之从之。
以取代程元冲。”陈伯之听从了他的意见,
仍以緭为寻阳太守,
于是便委任褚绢为寻阳太守,
加讨逆将军。
加封讨逆将军;
永忠辅义将军。
戴永忠为辅义将军;
龙符为豫州刺史,
朱龙符为豫州刺史,
率五百人守大雷。
率领五百人坚守大雷。
大雷戍主沈慧休,
沈慧休任大雷戍主,
镇南参军李延伯。
李延伯任镇南将军。
又遣乡人孙邻、李景受龙符节度,
又派同乡人孙邻、李景接受朱龙符的调遣,
邻为徐州,
孙邻任徐州刺史,
景为郢州。
李景任郢州刺史。
豫章太守郑伯伦起郡兵距守。
豫章太守郑伯伦起用郡兵拒守。
程元冲既失职,
程元冲已经失去官职,
于家合率数百人,
在家里集中数百人,
使伯之典签吕孝通、戴元则为内应。
派陈伯之的典..吕孝通、戴元则做内应。
伯之每旦常作伎,
陈伯之每天早上常作歌舞之乐,
日晡辄卧,
日落就睡,
左右仗身皆休息。
左右伺候的人都去休息。
元冲因其解弛,
程元冲乘着陈伯之松懈,
从北门入,
从北门进去,
径至厅事前。
径直来到厅事前。
伯之闻叫声,
陈伯之听到叫喊声,
自率出荡,
亲自率兵冲杀出来,
元冲力不能敌,
程元冲抵挡不住,
走逃庐山。
逃至庐山。
初,
元冲起兵,
要寻阳张孝季,
孝季从之。
既败,
伯之追孝季不得,
得其母郎氏,
蜡灌杀之。
遣信还都报虎牙兄弟,
虎牙等走盱眙,
盱眙人徐安、庄兴绍、张显明邀击之,
不能禁,
反见杀。
高祖遣王茂讨伯之。
伯之闻茂来,
谓緭等曰“王观既不就命,
郑伯伦又不肯从,
便应空手受困。
今先平豫章,
开通南路,
多发丁力,
益运资粮,
然后席卷北向,
以扑饑疲之众,
不忧不济也”乃留乡人唐盖人守城,
遂相率趣豫章。
太守郑伯伦坚守,
伯之攻之不能下。
王茂前军既至,
伯之表里受敌,
乃败走,
间道亡命出江北,
与子虎牙及褚緭俱入魏。
魏以伯之为使持节、散骑常侍、都督淮南诸军事、平南将军、光禄大夫、曲江县侯。
丘迟劝降与陈伯之归梁
天监四年,
诏太尉、临川王宏率众军北讨,
宏命记室丘迟私与伯之书曰:
{陈将军足下无恙,
幸甚。
将军勇冠三军,
才为世出。
弃燕雀之小志,
慕鸿鹄以高翔。
昔因机变化,
遭逢明主,
立功立事,
开国承家,
朱轮华毂,
拥旄万里,
何其壮也。
如何一旦为奔亡之虏,
闻鸣镝而股战,
对穹庐以屈膝,
又何劣耶。
寻君去就之际,
非有他故,
直以不能内审诸己,
外受流言,
沉迷猖蹙,
以至于此。
圣朝赦罪论功,
弃瑕录用,
收赤心于天下,
安反侧于万物,
将军之所知,
非假仆一二谈也。
朱鲔涉血于友于,
张绣倳刃于爱子,
汉主不以为疑,
魏君待之若旧。
况将军无昔人之罪,
而勋重于当世。
夫迷途知反,
往哲是与。
不远而复,
先典攸高。
主上屈法申恩,
吞舟是漏。
将军松柏不剪,
亲戚安居。
高台未倾,
爱妾尚在。
悠悠尔心,
亦何可述。
今功臣名将,
雁行有序。
怀黄佩紫,
赞帷幄之谋。
乘轺建节,
奉疆埸之任。
并刑马作誓,
传之子孙。
将军独靦颜借命,
驱驰异域,
宁不哀哉。
夫以慕容超之强,
身送东市。
姚泓之盛,
面缚西都。
故知霜露所均,
不育异类。
姬汉旧邦,
无取杂种。
北虏僭盗中原,
多历年所,
恶积祸盈,
理至燋烂。
况伪孽昏狡,
自相夷戮,
部落携离,
酋豪猜贰,
方当系颈蛮邸,
悬首藁街。
而将军鱼游于沸鼎之中,
燕巢于飞幕之上,
不亦惑乎。
暮春三月,
江南草长,
杂花生树,
群莺乱飞。
见故国之旗鼓,
感平生于畴日,
抚弦登陴,
岂不怆恨。
所以廉公之思赵将,
吴子之泣西河,
人之情也。
将军独无情哉。
想早励良图,
自求多福。
}
伯之乃于寿阳拥众八千归。虎牙为魏人所杀。伯之既至,
陈伯之已经到达,
以为使持节、都督西豫州诸军事、平北将军、西豫州刺史,永新县侯,
封使持节称号、都督西豫州诸军事、平北将军、西豫州刺史、永新县侯,
邑千户。
食邑一千户。
未之任,
未到任,
复以为通直散骑常侍、骁骑将军,
又委任陈伯之为通直散骑常侍、骁骑将军,
又为太中大夫。
又任太中大夫。
久之,
过了一段时间,
卒于家。
死在家里。
其子犹有在魏者。
他的儿子还有在魏国的。
褚緭结局与史臣评论
褚緭在魏,
褚绢在魏国,
魏人欲擢用之。
魏国人打算提拔任用他。
魏元会,
魏国民众聚会,
緭戏为诗曰“帽上著笼冠,
褚绢嘲弄地赋诗说:“帽上戴着龙冠,
袴上著朱衣,
礻夸上穿着朱衣,
不知是今是,
不知是今日的是,
不知非昔非”魏人怒,
不知非昔日的非。”魏人忿怒,
出为始平太守。日日行猎,堕马死。
出封褚绢为始平太守。
史臣曰:刘季连之文吏小节,
每天打猎,
而不能以自保全,习乱然也。陈伯之小人而乘君子之器,
坠马而死。
群盗又诬而夺之,安能长久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