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九·列传第三 - 梁书

← 返回《梁书卷八·列传第二卷十·列传第四

卷九·列传第三

文白对照

本卷记述梁朝三位开国将领王茂、曹景宗、柳庆远的生平事迹,着重描写其军事功绩与性格特点。

○王茂 曹景宗 柳庆远
 
 

王茂列传

王茂,
 
字休远,
 
太原祁人也。
 
祖深,
 
北中郎司马。
 
父天生,
 
宋末为列将,
 
于石头克司徒袁粲,
 
以勋至巴西、梓潼二郡太守,
 
上黄县男。
 
茂年数岁,
 
为大父深所异,
 
常谓亲识曰“此吾家之千里驹,
 
成门户者必此儿也”及长,
 
好读兵书,
 
驳略究其大旨。
 
性沈隐,
 
不妄交游,
 
身长八尺,
 
洁白美容观。
 
齐武帝布衣时,
 
见之叹曰“王茂年少,
 
堂堂如此,
 
必为公辅之器”宋升明末,
 
起家奉朝请,
 
历后军行参军,
 
司空骑兵,
 
太尉中兵参军。
 
魏将李乌奴寇汉中,
 
茂受诏西讨。
 
魏军退,
 
还为镇南司马,
 
带临湘令。
 
入为越骑校尉。
 
魏寇兖州,
 
茂时以宁朔将军长史镇援北境,
 
入为前军将军江夏王司马。
 
又迁宁朔将军、江夏内史。
 
建武初,
 
魏围司州,
 
茂以郢州之师救焉。
 
高祖率众先登贤首山,
 
魏将王肃、刘昶来战,
 
茂从高祖拒之,
 
大破肃等。
 
魏军退,
 
茂还郢,
 
仍迁辅国长史、襄阳太守。
 
 
高祖义师起,
 
茂私与张弘策劝高祖迎和帝,
 
高祖以为不然,
 
语在《高祖纪》。
 
高祖发雍部,
 
每遣茂为前驱。
 
师次郢城,
 
茂进平加湖,
 
破光子衿、吴子阳等,
 
斩馘万计,
 
还献捷于汉川。
 
郢、鲁既平,
 
从高祖东下,
 
复为军锋。
 
师次秣陵,
 
东昏遣大将王珍国,
 
盛兵朱雀门,
 
众号二十万,
 
度航请战。
 
茂与曹景宗等会击,
 
大破之。
 
纵兵追奔,
 
积尸与航栏等,
 
其赴淮死者,
 
不可胜算。
 
长驱至宣阳门。
 
建康城平,
 
以茂为护军将军,
 
俄迁侍中、领军将军。
 
群盗之烧神虎门也,
 
茂率所领到东掖门应赴,
 
为盗所射,
 
茂跃马而进,
 
群盗反走。
 
茂以不能式遏奸盗,
 
自表解职,
 
优诏不许。
 
加镇军将军,
 
封望蔡县公,
 
邑二千三百户。
 
 
是岁,
 
江州刺史陈伯之举兵叛,
 
茂出为使持节、散骑常侍、都督江州诸军事、征南将军、江州刺史,
 
给鼓吹一部,
 
南讨伯之。
 
伯之奔于魏。
 
时九江新罹军寇,
 
民思反业,
 
茂务农省役,
 
百姓安之。
 
四年,
 
魏侵汉中,
 
茂受诏西讨,
 
魏乃班师。
 
六年,
 
迁尚书右仆射,
 
常侍如故。
 
固辞不拜,
 
改授侍中、中卫将军,
 
领太子詹事。
 
七年,
 
拜车骑将军,
 
太子詹事如故。
 
八年,
 
以本号开府仪同三司、丹阳尹,
 
侍中如故。
 
时天下无事,
 
高祖方信仗文雅,
 
茂心颇怏怏,
 
侍宴醉后,
 
每见言色,
 
高祖常宥而不之责也。
 
十一年,
 
进位司空,
 
侍中、尹如故。
 
茂辞京尹,
 
改领中权将军。
 
 
茂性宽厚,
 
居官虽无誉,
 
亦为吏民所安。
 
居处方正,
 
在一室衣冠俨然,
 
虽仆妾莫见其惰容。
 
姿表瑰丽,
 
须眉如画。
 
出入朝会,
 
每为众所瞻望。
 
明年,
 
出为使持节、散骑常侍、骠骑将军、开府同三司之仪、都督江州诸军事、江州刺史。
 
视事三年,
 
薨于州,
 
时年六十。
 
高祖甚悼惜之,
 
赙钱三十万,
 
布三百匹。
 
诏曰“旌德纪勋,
 
哲王令轨。
 
念终追远,
 
前典明诰。
 
故使持节、散骑常侍、骠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江州刺史茂,
 
识度淹广,
 
器宇凝正。
 
爰初草昧,
 
尽诚宣力,
 
绸缪休戚,
 
契阔屯夷。
 
方赖谋猷,
 
永隆朝寄。
 
奄至薨殒,
 
朕用恸于厥心。
 
宜增礼数,
 
式昭盛烈。
 
可赠侍中、太尉,
 
加班剑二十人,
 
鼓吹一部。
 
谥曰忠烈”
 
 
初,
 
茂以元勋,
 
高祖赐以钟磬之乐。
 
茂在江州,
 
梦钟磬在格,
 
无故自堕,
 
心恶之。
 
及觉,
 
命奏乐。
 
既成列,
 
钟磬在格,
 
果无故编皆绝,
 
堕地。
 
茂谓长史江诠曰“此乐,
 
天子所以惠劳臣也。
 
乐既极矣,
 
能无忧乎”俄而病,
 
少日卒。
 
 
子贞秀嗣,
 
以居丧无礼,
 
为有司奏,
 
徙越州。
 
后有诏留广州,
 
乃潜结仁威府中兵参军杜景,
 
欲袭州城,
 
刺史萧昂讨之。
 
景,
 
魏降人,
 
与贞秀同戮。
 
 

曹景宗列传

曹景宗,
 
字子震,
 
新野人也。
 
父欣之,
 
为宋将,
 
位至征虏将军、徐州刺史。
 
景宗幼善骑射,
 
好畋猎。
 
常与少年数十人泽中逐獐鹿,
 
每众骑趁鹿,
 
鹿马相乱,
 
景宗于众中射之,
 
人皆惧中马足,
 
鹿应弦辄毙,
 
以此为乐。
 
未弱冠,
 
欣之于新野遣出州,
 
以匹马将数人,
 
于中路卒逢蛮贼数百围之。
 
景宗带百馀箭,
 
乃驰骑四射,
 
每箭杀一蛮,
 
蛮遂散走,
 
因是以胆勇知名。
 
颇爱史书,
 
每读《穰苴》、《乐毅传》,
 
辄放卷叹息曰“丈夫当如是”辟西曹不就。
 
宋元徽中,
 
随父出京师,
 
为奉朝请、员外,
 
迁尚书左民郎。
 
寻以父忧去职,
 
还乡里。
 
服阕,
 
刺史萧赤斧板为冠军中兵参军,
 
领天水太守。
 
 
时建元初,
 
蛮寇群动,
 
景宗东西讨击,
 
多所擒破。
 
齐鄱阳王锵为雍州,
 
复以为征虏中兵参军,
 
带冯翊太守督岘南诸军事,
 
除屯骑校尉。
 
少与州里张道门厚善。
 
道门,
 
齐车骑将军敬儿少子也,
 
为武陵太守。
 
敬儿诛,
 
道门于郡伏法,
 
亲属故吏莫敢收,
 
景宗自襄阳遣人船到武陵,
 
收其尸骸,
 
迎还殡葬,
 
乡里以此义之。
 
 
建武二年,
 
魏主托跋宏寇赭阳,
 
景宗为偏将,
 
每冲坚陷阵,
 
辄有斩获,
 
以勋除游击将军。
 
四年,
 
太尉陈显达督众军北围马圈,
 
景宗从之,
 
以甲士二千设伏,
 
破魏援托跋英四万人。
 
及克马圈,
 
显达论功,
 
以景宗为后,
 
景宗退无怨言。
 
魏主率众大至,
 
显达宵奔,
 
景宗导入山道,
 
故显达父子获全。
 
五年,
 
高祖为雍州刺史,
 
景宗深自结附,
 
数请高祖临其宅。
 
时天下方乱,
 
高祖亦厚加意焉。
 
永元初,
 
表为冠军将军、竟陵太守。
 
及义师起,
 
景宗聚众,
 
遣亲人杜思冲劝先迎南康王于襄阳即帝位,
 
然后出师,
 
为万全计。
 
高祖不从,
 
语在《高祖纪》。
 
高祖至竟陵,
 
以景宗与冠军将军王茂济江,
 
围郢城,
 
自二月至于七月,
 
城乃降。
 
复帅众前驱至南州,
 
领马步军取建康。
 
道次江宁,
 
东昏将李居士以重兵屯新亭,
 
是日选精骑一千至江宁行顿,
 
景宗始至,
 
安营未立。
 
且师行日久,
 
器甲穿弊,
 
居士望而轻之,
 
因鼓噪前薄景宗。
 
景宗被甲驰战,
 
短兵裁接,
 
居士弃甲奔走,
 
景宗皆获之,
 
因鼓而前,
 
径至皂荚桥筑垒。
 
景宗又与王茂、吕僧珍掎角,
 
破王珍国于大航。
 
茂冲其中坚,
 
应时而陷,
 
景宗纵兵乘之。
 
景宗军士皆桀黠无赖,
 
御道左右,
 
莫非富室,
 
抄掠财物,
 
略夺子女,
 
景宗不能禁。
 
及高祖入顿新城,
 
严申号令,
 
然后稍息。
 
复与众军长围六门。
 
城平,
 
拜散骑常侍、右卫将军,
 
封湘西县侯,
 
食邑一千六百户。
 
仍迁持节、都督郢、司二州诸军事、左将军、郢州刺史。
 
天监元年,
 
进号平西将军,
 
改封竟陵县侯。
 
 
景宗在州,
曹景宗在郢州, 
鬻货聚敛。
买卖货物聚敛钱财, 
于城南起宅,
在城南修建住宅, 
长堤以东,
自长堤以东, 
夏口以北,
到夏口以北, 
开街列门,
开辟街道排列门户, 
东西数里,
东西长几里, 
而部曲残横,
而部队凶残横暴, 
民颇厌之。
百姓极为厌恶。 
二年十月,
天监二年(503)十月, 
魏寇司州,
北魏入侵司州, 
围刺史蔡道恭。
包围刺史蔡道恭。 
时魏攻日苦,
当时北魏的攻势一天天严重, 
城中负板而汲,
城里的人要背着门板防箭去汲水, 
景宗望门不出,
曹景宗却坐在家里观望而不出兵援救, 
但耀军游猎而已。
只是耀武扬威地出游打猎而已。 
及司州城陷,
司州城被攻陷之后, 
为御史中丞任昉所奏。
曹景宗受到御史中丞任日方奏本弹劾, 
高祖以功臣寝而不治,
武帝因为曹景宗是功臣便压下这事不予制裁, 
征为护军。
反而召回曹景宗任护军。 
既至,
曹景宗到京之后, 
复拜散骑常侍、右卫将军。
又拜官任散骑常侍、右卫将军。 
 
五年,
五年(506), 
魏托跋英寇钟离,
北魏拓跋英入侵钟离, 
围徐州刺史昌义之。
围攻徐州刺史昌义之, 
高祖诏景宗督众军援义之,
武帝下诏命令曹景宗统率众军援救昌义之, 
豫州刺史韦叡亦预焉,
豫州刺史韦睿也参加了这次军事行动, 
而受景宗节度。
并且受曹景宗的节制。 
诏景宗顿道人洲,
诏命曹景宗驻屯在道人洲, 
待众军齐集俱进。
等候各军集齐之后一同进发。 
景宗固启,
曹景宗一再启奏, 
求先据邵阳洲尾,
要求允许他的部队首先占据邵阳洲尾, 
高祖不听。
武帝不准许。 
景宗欲专其功,
曹景宗打算独得这次战功, 
乃违诏而进,
便违抗诏命向前开进, 
值暴风卒起,
恰好突然刮起暴风, 
颇有淹溺,
很多士兵落水淹死, 
复还守先顿。
不得已又回兵据守先前的驻地。 
高祖闻之,
高祖知道这消息后,说: 
曰“此所以破贼也。
“这是能够破贼的条件, 
景宗不进,
曹景宗不能前进, 
盖天意乎。
原来是天意安排吧! 
若孤军独往,
假如曹景宗孤军独往, 
城不时立,
营垒不能及时修筑起来, 
必见狼狈。
一定遭到狼狈的惨败。 
今得待众军同进,
如今能够等待众军同时前进, 
始大捷矣”及韦叡至,
这样就能大获全胜了。”当韦睿到来, 
与景宗进顿邵阳洲,
和曹景宗前进屯兵在邵阳洲, 
立垒去魏城百馀步。
在距离魏城百多步远的地方构筑营垒。 
魏连战不能却,
魏军接连出战不能打退南军, 
杀伤者十二三,
被杀伤的人数有十分之二三, 
自是魏军不敢逼。
从此魏军不敢逼近南军作战。 
景宗等器甲精新,
曹景宗等各部分军队的兵器甲胄精良新美, 
军仪甚盛,
军容盛大, 
魏人望之夺气。
魏军见到后感到气馁。 
魏大将杨大眼对桥北岸立城,
魏大将杨大眼面对桥在北岸筑城, 
以通粮运,
使运粮道路通畅, 
每牧人过岸伐刍藁,
每当南边牧人过岸来打畜草, 
皆为大眼所略。
皆被杨大眼俘虏去。 
景宗乃募勇敢士千馀人,
曹景宗便召募一千多勇敢的军士, 
径渡大眼城南数里筑垒,
一直渡河在离杨大眼城南面几里远的地方修筑营垒, 
亲自举筑。
曹景宗亲自举筑打夯。 
大眼率众来攻,
杨大眼率部队来进攻, 
景宗与战破之,
曹景宗迎战并把他击败, 
因得垒成。
因此能够把营垒筑成。 
使别将赵草守之,
曹景宗派遣将领赵草据守新垒, 
因谓为赵草城,
便把这座军垒叫做赵草城, 
是后恣刍牧焉。
从这以后牧人便可以随意在这里打草放牧。 
大眼时遣抄掠,
杨大眼不时地派兵来抢掠, 
辄反为赵草所获。
每每反被赵草俘获。 
先是,
在这之前, 
高祖诏景宗等逆装高舰,
武帝曾诏命曹景宗等预先建造高大的战船, 
使与魏桥等,
使船上的高楼和桥一般高, 
为火攻计。
目的是用来实现火攻的计划。 
令景宗与叡各攻一桥,
命令曹景宗和韦睿各攻一座敌桥, 
叡攻其南,
韦睿攻打魏军的南桥, 
景宗攻其北。
曹景宗攻击北面的桥。 
六年三月,
六年(507)三月, 
春水生,
春水涨起来, 
淮水暴长六七尺。
淮河水暴涨六七尺高。 
睿遣所督将冯道根、李文钊、裴邃、韦寂等乘舰登岸,
韦睿派出由他统领的将军冯道根、李文钊、裴邃、韦寂等乘战船登岸, 
击魏洲上军尽殪。
进攻北魏在洲岸上的驻军并把他们全部歼灭。 
景宗因使众军皆鼓噪乱登诸城,
曹景宗乘机下令众军一齐击鼓呐喊,混乱中登上魏军的营垒, 
呼声震天地,
杀声震动天地, 
大眼于西岸烧营,
杨大眼在西岸烧掉营垒, 
英自东岸弃城走。
拓跋英在东岸弃城逃走。 
诸垒相次土崩,
魏军各个营垒接连崩溃, 
悉弃其器甲,
全都丢弃了他们的兵器铠甲, 
争投水死,
争着跳进河里淹死, 
淮水为之不流。
淮水都被堵塞不能流通。 
景宗令军主马广,蹑大眼至濊水上,
曹景宗下令军主马广跟踪追击杨大眼直到氵岁水岸边, 
四十馀里,
在四十多里的路上, 
伏尸相枕。
倒毙的敌尸枕压在一起。 
义之出逐英至洛口,
昌义之出兵追击拓跋英到洛口, 
英以匹马入梁城。
拓跋英单人匹马逃进梁城。 
缘淮百馀里,
沿着淮河百多里, 
尸骸枕藉,
遍地死尸叠压, 
生擒五万馀人,
活捉五万多魏兵, 
收其军粮器械,
缴获魏军的粮食器械, 
积如山岳,
堆积起来如同山岳, 
牛马驴骡,
牛马驴骡, 
不可胜计。
更不计其数。 
景宗乃搜军所得生口万馀人,
曹景宗于是搜集所俘虏的活口有一万多人, 
马千匹,
战马千匹, 
遣献捷,
派人押送去京城献捷。 
高祖诏还本军,
高祖下诏命令曹景宗还归本军, 
景宗振旅凯入,
曹景宗的部队排着队列得胜回朝, 
增封四百,
增赐四百户, 
并前为二千户,
连同以前赐的共为二千户, 
进爵为公。
晋爵为公。 
诏拜侍中、领军将军,
诏命拜官侍中、领军将军, 
给鼓吹一部。
赐给鼓吹乐队一部。 
 
景宗为人自恃尚胜,
曹景宗为人自恃有功好胜, 
每作书,
每次写信, 
字有不解,
有不会写的字, 
不以问人,
也不去问别人, 
皆以意造焉。
都按自己的臆想生造。 
虽公卿无所推揖。
即使对待公卿高官也从不谨敬谦让; 
惟韦叡年长,
惟独韦睿比他年长, 
且州里胜流,
而且是同州里中的名流人物, 
特相敬重,
曹景宗对他加意敬重, 
同宴御筵,
一同参加御赐的宴会, 
亦曲躬谦逊,
曹景宗也能尽礼谦逊, 
高祖以此嘉之。
武帝也因此称赞他。 
景宗好内,
曹景宗好女色, 
妓妾至数百,
家中歌妓妻妾有几百人, 
穷极锦绣。
穿着都是极其华贵的锦绣。 
性躁动,
他性格急躁好动, 
不能沈默,
不能沉默安静, 
出行常欲褰车帷幔,
每次外出时总想挑开车上的帷幔向外观望, 
左右辄谏以位望隆重,
左右从人总是拿地位声望隆重加以劝告, 
人所具瞻,
说让所有的人都看到他, 
不宜然。
这是不合适的。 
景宗谓所亲曰“我昔在乡里,
曹景宗对他亲近的人说:“我过去在乡里, 
骑快马如龙,
骑快马有如龙腾, 
与年少辈数十骑,
会同年少朋友几十个骑手, 
拓弓弦作霹雳声,
弓弦弹出霹雷般声响, 
箭如饿鸱叫。
急箭发出饿鹰一样的尖啸。 
平泽中逐獐,
在平野大泽中追射獐子, 
数肋射之,
数着肋条射它, 
渴饮其血,
渴了喝它的血, 
饑食其肉,
饿了吃它的肉, 
甜如甘露浆。
味道甜美有如甘露琼浆。 
觉耳后风生,
只觉得耳后生风, 
鼻头出火,
鼻头冒火, 
此乐使人忘死,
这样的快乐让人不知道会死, 
不知老之将至。
更不知道老年还会到来。 
今来扬州作贵人,
如今来扬州成了贵人, 
动转不得,
行动不得自由, 
路行开车幔,
走在路上打开车幔, 
小人辄言不可。
小人便说不行。 
闭置车中,
憋闷闭坐在车里, 
如三日新妇。
如同三天不许见人的新媳妇。 
遭此邑邑,
遭到这种郁闷, 
使人无气”为人嗜酒好乐,
让人不得顺气。”曹景宗为人嗜酒好乐, 
腊月于宅中,
腊月在自己的宅院里, 
使作野歑除,
让人们呼喊着驱病除鬼, 
遍往人家乞酒食。
还到所有的人家去乞讨酒饭。 
本以为戏,
本来这样做是为了戏耍取乐, 
而部下多剽轻,
但是他的部下大多是剽悍轻薄之辈, 
因弄人妇女,
就趁机调戏人家妇女, 
夺人财货。
抢夺人家的财宝。 
高祖颇知之,
武帝非常清楚这些情况, 
景宗乃止。
曹景宗知道后便停止这种取乐。 
高祖数宴见功臣,
高祖曾经多次设宴席会见功臣, 
共道故旧,
一同叙谈昔日的交情, 
景宗醉后谬忘,或误称下官,高祖故纵之,
曹景宗醉了之后, 
以为笑乐。 七年,
总是说些谬言妄语, 
迁侍中、中卫将军、江州刺史。赴任卒于道,时年五十二。
或有时对皇帝误称自己是下官, 
诏赙钱二十万,布三百匹,追赠征北将军、雍州刺史、开府仪同三司。
高祖也是有意让他胡来以此取笑作乐。 
谥曰壮。子皎嗣。
 
 

柳庆远列传

柳庆远,
 
字文和,
 
河东解人也。
 
伯父元景,
 
宋太尉。
 
庆远起家郢州主簿,
 
齐初为尚书都官郎、大司马中兵参军、建武将军、魏兴太守。
 
郡遭暴水,
 
流漂居民,
 
吏请徙民祀城。
 
庆远曰“天降雨水,
 
岂城之所知。
 
吾闻江河长不过三日,
 
斯亦何虑”命筑土而已。
 
俄而水过,
 
百姓服之。
 
入为长水校尉,
 
出为平北录事参军、襄阳令。
 
 
高祖之临雍州,
 
问京兆人杜恽求州纲,
 
恽举庆远。
 
高祖曰“文和吾已知之,
 
所问未知者耳”因辟别驾从事史。
 
齐方多难,
 
庆远谓所亲曰“方今天下将乱,
 
英雄必起,
 
庇民定霸,
 
其吾君乎”因尽诚协赞。
 
及义兵起,
 
庆远常居帷幄为谋主。
 
 
中兴元年,
 
西台选为黄门郎,
 
迁冠军将军、征东长史。
 
从军东下,
 
身先士卒。
 
高祖行营垒,
 
见庆远顿舍严整,
 
每叹曰“人人若是,
 
吾又何忧”建康城平,
 
入为侍中,
 
领前军将军,
 
带淮陵、齐昌二郡太守。
 
城内尝夜失火,
 
禁中惊惧,
 
高祖时居宫中,
 
悉敛诸钥,
 
问“柳侍中何在”。
 
庆远至,
 
悉付之。
 
其见任如此。
 
 
霸府建,
 
以为太尉从事中郎。
 
高祖受禅,
 
迁散骑常侍、右卫将军,
 
加征虏将军,
 
封重安侯,
 
食邑千户。
 
母忧去职,
 
以本官起之,
 
固辞不拜。
 
天监二年,
 
迁中领军,
 
改封云杜侯。
 
四年,
 
出为使持节、都督雍、梁、南、北秦四州诸军事、征虏将军、宁蛮校尉、雍州刺史。
 
高祖饯于新亭,
 
谓曰“卿衣锦还乡,
 
朕无西顾之忧矣”
 
 
七年,
 
征为护军将军,
 
领太子庶子。
 
未赴职,
 
仍迁通直散骑常侍、右卫将军,
 
领右骁骑将军。
 
至京都,
 
值魏宿预城请降,
 
受诏为援,
 
于是假节守淮阴。
 
魏军退。
 
八年,
 
还京师,
 
迁散骑常侍、太子詹事、雍州大中正。
 
十年,
 
迁侍中、领军将军,
 
给扶,
 
并鼓吹一部。
 
十二年,
 
迁安北将军、宁蛮校尉、雍州刺史。
 
庆远重为本州,
 
颇历清节,
 
士庶怀之。
 
明年春,
 
卒,
 
时年五十七。
 
诏曰“念往笃终,
 
前王令则。
 
式隆宠数,
 
列代恒规。
 
使持节、都督雍、梁、南、北秦四州郢州之竟陵司州之随郡诸军事、安北将军、宁蛮校尉、雍州刺史、云杜县开国侯柳庆远,
 
器识淹旷,
 
思怀通雅。
 
爰初草昧,
 
预属经纶。
 
远自升平,
 
契阔禁旅。
 
重牧西藩,
 
方弘治道,
 
奄至殒丧,
 
伤恸于怀。
 
宜追荣命,
 
以彰茂勋。
 
可赠侍中、中军将军、开府仪同三司,
 
鼓吹、侯如故。
 
谥曰忠惠。
 
赙钱二十万,
 
布二百匹”及丧还京师,
 
高祖出临哭。
 
子津嗣。
 
 
初,
 
庆远从父兄卫将军世隆尝谓庆远曰“吾昔梦太尉以褥席见赐,
 
吾遂亚台司,
 
适又梦以吾褥席与汝,
 
汝必光我公族”至是,
 
庆远亦继世隆焉。
 
 

史臣评论

陈吏部尚书姚察曰:
 
王茂、曹景宗、柳庆远虽世为将家,
 
然未显奇节。
 
梁兴,
 
因日月末光,
 
以成所志,
 
配迹方、邵,
 
勒勋钟鼎,
 
伟哉。
 
昔汉光武全爱功臣,
 
不过朝请、特进,
 
寇、邓、耿、贾咸不尽其器力。
 
茂等迭据方岳,
 
位终上将,
 
君臣之际,
 
迈于前代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