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诸国总述及林邑国
○诸夷△海南诸国 东夷 西北诸戎
海南诸国,
海南诸国传序海南诸国,
大抵在交州南及西南大海洲上,
大约在交州以南及西南大海洲上,
相去近者三五千里,
离大陆近者三五千里,
远者二三万里,
远者二三万里,
其西与西域诸国接。
其西与西域诸国相接。
汉元鼎中,
汉元鼎(前116~前111)年间,
遣伏波将军路博德开百越,
派伏波将军路博德开通百越,
置日南郡。
设置日南郡。
其徼外诸国,
其境外诸国,
自武帝以来皆朝贡。
自武帝以来均来朝贡。
后汉桓帝世,
后汉桓帝之世,
大秦、天竺皆由此道遣使贡献。
大秦、天竺均由此线路派使者进贡。
及吴孙权时,
到了吴孙权时,
遣宣化从事朱应、中郎康泰通焉。
派宣化从事朱应、中郎康泰与之通好。
其所经及传闻,
他们亲身经历以及听人传说的,
则有百数十国,
就有百数十国,
因立记传。
于是写了记传。
晋代通中国者盖鲜,
晋代期间与中原通问者大抵较少,
故不载史官。
所以史书无记载。
及宋、齐,
到了宋齐二朝,
至者有十馀国,
前来的有十余国,
始为之传。
便开始为之立传。
自梁革运,
自从梁代建立,
其奉正朔,
便遵奉其历法纪年,
修贡职,
整治贡赋,
航海岁至,
漂洋过海,每年必至,
逾于前代矣。
远远超过了前代。
今采其风俗粗著者,缀为《海南传》云。
今择其风俗特征较为明显者编为《海南传》。
林邑国
林邑国者,
林邑国,
本汉日南郡象林县,
本为汉日南郡象林县,
古越裳之界也。
古越裳之疆土。
伏波将军马援开汉南境,
伏波将军马援开通汉之南境,
置此县。
设立此县。
其地纵广可六百里,
其地纵横约六百里,
城去海百二十里,
城离海百二十里,
去日南界四百馀里,
离日南之边界四百余里,
北接九德郡。
北与九德郡相接。
其南界,水步道二百馀里,
其南境水陆二百余里,
有西国夷亦称王,
有西国夷也称王,
马援植两铜柱表汉界处也。
马援竖立两根铜柱标识汉之边界于此。
其国有金山,
其国中有金山,
石皆赤色,
石头一律是赤色,
其中生金。
内生金。
金夜则出飞,
金在夜里便出石飞动,
状如萤火。
形如萤火。
又出玳瑁、贝齿、吉贝、沉木香。
又出产王毒王冒、贝齿、吉贝、沉木香。
吉贝者,树名也,
吉贝乃是树名,
其华成时如鹅毳,
其花开如细鹅毛,
抽其绪纺之以作布,
抽其丝头纺之作成布,
洁白与纻布不殊,
洁白得与纟宁麻布差不多,
亦染成五色,
也可染成五色,
织为斑布也。
织成花布。
沉木者,
沉木,
土人斫断之,
当地人砍断之,
积以岁年,
积年累月,
朽烂而心节独在,
木腐烂而木心与节独存,
置水中则沉,
置于水中则沉,
故名曰沉香。
所以称之沉香。
次不沉浮不浮者,
其次不沉又不浮者,
曰{栈}香也。
称为..香。
汉末大乱,
汉末大乱,
功曹区达,杀县令自立为王。
功曹区达杀县令自立为王。
传数世,
传数世,
其后王无嗣,
其后王无子嗣,
立外甥范熊。
立外甥范熊。
熊死,
熊死,
子逸嗣。
子范逸继位。
晋成帝咸康三年,
晋成帝咸康三年(337),
逸死,
逸死,
奴文篡立。
奴仆范文篡位。
文本日南西卷县夷帅范稚家奴,
文本为日南西卷县夷帅范稚之家奴,
常牧牛于山涧,
曾在山涧中放牛,
得鳢鱼二头,
得鳢鱼二头,
化而为铁,
变化为铁,
因以铸刀。
便用它铸刀。
铸成,
铸成,
文向石而咒曰“若斫石破者,
范文向一石头发誓说:“如果砍石头便破的话,
文当王此国”因举刀斫石,
我范文便当主宰这个国家。”于是举刀砍石,
如断刍藁,
好比砍干草一般,
文心独异之。
范文心中十分惊奇。
范稚常使之商贾至林邑,
范稚常常派他到林邑做生意,
因教林邑王作宫室及兵车器械,
于是教林邑王造宫室及兵车器械,
王宠任之。
林邑王十分宠幸他。
后乃谗王诸子,
后来便谗毁林邑王诸子,
各奔馀国。
使他们都各自逃到外国去了。
及王死无嗣,
待到林邑王死而无后嗣,
文伪于邻国迓王子,
范文假意从邻国迎回王子,
置毒于浆中而杀之,
在饮料中放毒而杀之,
遂胁国人自立。
于是胁迫国人立自己为王。
举兵攻旁小国,
举兵攻打周边小国,
皆吞灭之,
均吞并灭亡之,
有众四五万人。
有军队四五万人。
时交州刺史姜庄使所亲韩戢、谢稚,前后监日南郡,
当时交州刺史姜庄派亲信韩戢、谢稚先后监理日南郡,
并贪残,
均贪婪残暴,
诸国患之。
各国都厌恨之。
穆帝永和三年,
穆帝永和三年(347),
台遣夏侯览为太守,
朝廷派夏侯览为太守,
侵刻尤甚。
其人侵害百姓更甚。
林邑先无田土,
林邑国先前缺少土地,
贪日南地肥沃,
贪图日南土地肥沃,
常欲略有之,
常常想掠夺占有之,
至是,
到这时,
因民之怨,
乘着民怨,
遂举兵袭日南,
便举兵袭击日南,
杀览,
杀夏侯览,
以其尸祭天。
以其尸体祭天。
留日南三年,
留居日南三年,
乃还林邑。
才回到林邑。
交州刺史朱藩后遣督护刘雄戍日南,
交州刺史朱藩后来又派督护刘雄驻守日南,
文复屠灭之。
范文又尽杀其部。
进寇九德郡,
进军侵犯九德郡,
残害吏民。
残杀百姓。
遣使告藩,
派使者通知朱藩,
愿以日南北境横山为界,
愿以日南北境横山为界,
藩不许,
藩不答应,
又遣督护陶缓、李衢讨之。
又派督护陶缓、李衢讨伐他。
文归林邑,
范文回到林邑,
寻复屯日南。
不久又驻守日南。
五年,
五年(349),
文死,
范文死,
子佛立,
子范佛继位,
犹屯日南。
仍驻守日南。
征西将军桓温遣督护滕畯、九真太守灌邃帅交、广州兵讨之,
征西将军桓温派督护滕..、九真太守灌邃率交、广州军队讨伐之,
佛婴城固守。
范佛环城固守。
邃令畯盛兵于前,
灌邃命令滕..以大军攻前门,
邃帅劲卒七百人,自后逾垒而入,
自率精兵七百人从后城越垒而入,
佛众惊溃奔走,
范佛军惊慌溃散逃走,
邃追至林邑,
灌邃追到林邑,
佛乃请降。
范佛便请降。
哀帝升平初,
哀帝升平初,
复为寇暴,
范佛再次侵夺劫掠,
刺史温放之讨破之。
刺史温放之讨伐击败之。
安帝隆安三年,
安帝隆安三年(399),
佛孙须达复寇日南,
范佛孙范须达再次侵犯日南,
执太守炅源,
拘执太守炅源,
又进寇九德,
又进军侵犯九德,
执太守曹炳。
拘执太守曹炳。
交趾太守杜瑗遣都护邓逸等击破之,
交趾太守杜瑗派都护邓逸等击败之,
即以瑗为刺史。
朝廷便以杜瑗为刺史。
义熙三年,
义熙三年(407),
须达复寇日南,
须达又侵犯日南,
杀长史,
杀长史,
瑗遣海逻督护阮斐讨破之,
杜瑗派海逻督护阮斐讨伐击败之,
斩获甚众。
斩首俘获很多。
九年,
九年(413),
须达复寇九真,
须达又侵九真,
行郡事杜慧期与战,
行郡事杜慧期与战,
斩其息交龙王甄知及其将范健等,
斩其子交龙王范甄知及其部将范健等,
生俘须达息冉阝能,
活捉须达之子范冉阝能,
及虏获百馀人。
且俘虏百余人。
自瑗卒后,
自杜瑗去世后,
林邑无岁不寇日南、九德诸郡,
林邑没有一年不来侵犯日南、九真诸郡的,
杀荡甚多,
杀人毁物颇多,
交州遂致虚弱。
交州因此疲弱不堪。
须达死,
须达死,
子敌真立,
子范敌真继立,
其弟敌铠携母出奔。
其弟范敌铠携母出逃。
敌真追恨不能容其母弟,
敌真追悔不能与其母弟相容,
舍国而之天竺,
舍弃国事而到天竺,
禅位于其甥,
禅位于其外甥,
国相藏驎固谏不从。
国相藏駘坚持劝谏而不从。
其甥既立而杀藏驎,
其甥继位后杀藏駘,
藏驎子又攻杀之,
藏駘子又攻杀之,
而立敌铠同母异父之弟曰文敌。
而立敌铠同母异父之弟文敌。
文敌后为扶南王子当根纯所杀,
文敌后为扶南王子当根纯所杀。
大臣范诸农平其乱,
大臣范诸农平定其乱,
而自立为王。
因而自立为王。
诸农死,
诸农死,
子阳迈立。
子范阳迈立。
宋永初二年,
宋永初二年(421),
遣使贡献,
派使者进贡,
以阳迈为林邑王。
以范阳迈为林邑王。
阳迈死,
阳迈死,
子咄立,
子范咄立,
慕其父,
仰慕其父,
复曰阳迈。
复称阳迈。
其国俗:
其国内风俗:
居处为阁,
居住于阁中,
名曰于阑,
称为于阑,
门户皆北向。
大门都向北开,
书树叶为纸。
以树叶为纸书写;
男女皆以横幅吉贝绕腰以下,
男女都以腰裙吉贝绕腰以下,
谓之干漫,
称为干漫,
亦曰都缦。
也叫都漫;
穿耳贯小镮。
穿耳贯以小..;
贵者著革屣,
贵者穿革屣,
贱者跣行。
贱者赤足而行。
自林邑、扶南以南诸国皆然也。
从林邑、扶南以南各国都是如此。
其王著法服,
其王穿法服,
加璎珞,
上加璎珞,
如佛像之饰。
好比佛像之装饰。
出则乘象,
出外则乘象,
吹螺击鼓,
吹螺号、击鼓,
罩吉贝伞,
上罩吉贝伞,
以吉贝为幡旗。
以吉贝为幡旗。
国不设刑法,
国中不设刑法,
有罪者使象踏杀之。
有罪之人便派象踏死他。
其大姓号婆罗门。
其大姓号称婆罗门。
嫁娶必用八月,
嫁娶必定在八月,
女先求男,
女子先求男,
由贱男而贵女也。
因为贱男贵女之故。
同姓还相婚姻,
同姓互相为婚,
使婆罗门引婿见妇,
派婆罗门引女婿见新妇,
握手相付,
握手相托付,
咒曰“吉利吉利”,
咒曰“吉利吉利”,
以为成礼。
以为成婚之礼。
死者焚之中野,
死者焚之于荒野之中,
谓之火葬。
称为火葬。
其寡妇孤居,
其寡妇独自居住,
散发至老。
隐居至老。
国王事尼乾道,
国王信奉尼乾道,
铸金银人像,
所铸金银人像,
大十围。
大的可至十围。
元嘉初,
元嘉初年,
阳迈侵暴日南、九德诸郡,
阳迈侵夺劫掠日南、九德诸郡,
交州刺史杜弘文建牙欲讨之,
交州刺史杜弘文建牙帐想要讨伐之,
闻有代乃止。
听说有替代之令便罢休。
八年,
八年(430),
又寇九德郡,
又侵犯九德郡,
入四会浦口,
进入四会浦口,
交州刺史阮弥之遣队主相道生帅兵赴讨,
交州刺史阮弥之遣队主相道生率兵前往讨伐,
攻区栗城不克,
攻打区栗城不下,
乃引还。
便引兵回来。
尔后频年遣使贡献,
尔后连年派使者进贡,
而寇盗不已。
然而侵扰劫掠不止。
二十三年,
二十三年(445),
使交州刺史檀和之、振武将军宗悫伐之。
派交州刺史檀和之、振武将军宗悫讨伐之,
和之遣司马萧景宪为前锋,
和之派司马萧景宪为前锋,
阳迈闻之惧,
阳迈听说后感到害怕,
欲输金一万斤,
想交纳金一万斤,
银十万斤,
银十万斤,
还所略日南民户,
归还所掠日南民户,
其大臣{艹毒}僧达谏止之,
其大臣蕃僧达上谏让他别这样做,
乃遣大帅范扶龙戍其北界区栗城。
于是派大帅范扶龙镇守其北界区栗城。
景宪攻城,
景宪攻城,
克之,
克之,
斩扶龙首,
斩范扶龙,
获金银杂物,不可胜计。
获取金银杂物不可胜数。
乘胜径进,
乘胜径直进军,
即克林邑。
便攻下了林邑。
阳迈父子并挺身逃奔。
阳迈父子均只身逃归。
获其珍异,
获得其珍异之物,
皆是未名之宝。
均是不知名之宝。
又销其金人,
又销毁其金人,
得黄金数十万斤。
获得黄金数十万斤。
和之后病死,
和之后来病死,
见胡神为祟。
曾见胡神作祟。
孝武孝建、大明中,
孝武帝孝建、大明年间,
林邑王范神成累遣长史奉表贡献。
林邑王范神成屡次派遣长史奉表进贡。
明帝泰豫元年,
明帝泰豫元年(472),
又遣使献方物。
又派使者进献土产。
齐永明中,
齐永明年间,
范文赞累遣使贡献。
范文赞屡次派使者进贡。
天监九年,
天监九年(510),
文赞子天凯奉献白猴,
文赞之子范天凯进献白猴,
诏曰“林邑王范天凯介在海表,
诏曰:“林邑王范天凯身在海外,
乃心款至,
而诚心前来,
远修职贡,
不辞路远修治贡纳,
良有可嘉。
实在值得嘉赏。
宜班爵号,
应当颁给爵号,
被以荣泽。
使他享受到荣耀和恩泽。
可持节、督缘海诸军事、威南将军、林邑王”十年、十三年,
可为持节、督缘海诸军事、威南将军、林邑王。”十年(511),十二年(513),
天凯累遣使献方物。
天凯多次派使者献土产。
俄而病死,
不久病死,
子弼毳跋摩立,
其子弼毳跋摩继位,
奉表贡献。
上表进贡。
普通七年,
普通七年(526),
王高式胜铠遣使献方物,
林邑王高式胜凯派使者献土产,
诏以为持节、督缘海诸军事、绥南将军、林邑王。
诏任为持节、督缘海诸军事、绥南将军、林邑王。
大通元年,
大通元年(527),
又遣使贡献。
又派使者进贡。
中大通二年,
中大通二年(530),
行林邑王高式律陁罗跋摩遣使贡献,
行林邑王高式律..罗跋摩派使者进贡,
诏以为持节、督缘海诸军事、绥南将军、林邑王。
诏任为持节、督缘海诸军事、绥南将军、林邑王。
六年,
六年(534),
又遣使献方物。
又遣使献土产。
扶南国
扶南国及其属国
扶南国,
扶南国,
在日南郡之南海西大湾中,
在日南郡之南,海西大湾中,
去日南可七千里,
离日南约七千里,
在林邑西南三千馀里。
在林邑西南三千余里。
城去海五百里。
城离海五百里。
有大江广十里,
有大江宽十里,
西北流,
水从西北来,
东入于海。
东流入海。
其国轮广三千馀里,
其国土纵横三千余里,
土地洿下而平博,
土地低洼平广,
气候风俗大较与林邑同。
气候风俗大致与林邑相同。
出金、银、铜、锡、沉木香、象牙、孔翠、五色鹦鹉。
出产金、银、铜、锡、沉木香、象牙、孔雀、五色鹦鹉。
其南界三千馀里有顿逊国,
其南界三千余里有顿逊国,
在海崎上,
在海之曲岸上,
地方千里,
方圆千里,
城去海十里。
城离海十里。
有五王,
有五王,
并羁属扶南。
均受扶南节制。
顿逊之东界通交州,
顿逊之东界通交州,
其西界接天竺、安息徼外诸国,
其西界接天竺、安息等,
往还交市。
境外诸国往来在此设市交易。
所以然者,
之所以这样,
顿逊回入海中千馀里,
是因为顿逊远在海中千余里,
涨海无崖岸,
南海无边无际,
船舶未曾得径过也。
船舶无法直接通过。
其市,
其市场,
东西交会,
东与西在这里交会,
日有万馀人。
每天有万余人。
珍物宝货,
珍奇之物宝贵之货,
无所不有。
应有尽有。
又有酒树,
又有酒树,
似安石榴,
类似于安石榴,
采其花汁停瓮中,
采取其花汁存放于瓮中,
数日成酒。
几天后便成酒。
顿逊之外,
顿逊之外,
大海洲中,又有毗骞国,
大海洲中又有毗骞国,
去扶南八千里。
离扶南八千里。
传其王身长丈二,
传说其王身长一丈二尺,
颈长三尺,
颈长三尺,
自古来不死,
自古以来就不死,
莫知其年。
无人知其年岁。
王神圣,
其王崇高尊贵,
国中人善恶及将来事,
国中人的善恶行为及未来之事,
王皆知之,
国王都知道,
是以无敢欺者。
所以没有人敢于欺瞒。
南方号曰长颈王。
南方称之长颈王。
国俗,
国中风俗,
有室屋、衣服,
有房屋、衣服,
啖粳米。
吃粳米。
其人言语,
其人之言语,
小异扶南。
与扶南略有差别。
有山出金,
有山出产黄金,
金露生石上,
金裸生于石上,
无所限也。
没有止境。
国法刑罪人,
国法对罪人用刑,
并于王前啖其肉。
是在王面前吃其肉。
国内不受估客,
国内不接受行商,
有往者亦杀而啖之,
有前往者也将他杀了吃,
是以商旅不敢至。
所以商旅不敢去。
王常楼居,
国王平常居于楼上,
不血食,
不吃血食,
不事鬼神。
不信奉鬼神。
其子孙生死如常人,
其子孙生死与常人无异,
唯王不死。
只有国王不死。
扶南王数遣使与书相报答,
扶南王多次派使者送书信及回信,
常遗扶南王纯金五十人食器,
一般是送给扶南王纯金制五十人食用之器,
形如圆盘,
形如圆盘,
又如瓦塸,
又如瓦土区,
名为多罗,
名为多罗,
受五升,
可装五升,
又如碗者,
又有如碗者,
受一升。
可装一升。
王亦能作天竺书,
国王也能作天竺文书信,
书可三千言,
信长约三千字,
说其宿命所由,
讲说前世生命之所由来,
与佛经相似,
与佛经相似,
并论善事。
且谈论善事。
又传扶南东界即大涨海,
又传说扶南东界即大南海,
海中有大洲,
海中有大洲,
洲上有诸薄国,
洲上有诸薄国,
国东有马五洲。
国东有马五洲。
复东行涨海千馀里,
再往东行涨海千余里,
至自然大洲。
便到了自然大洲。
其上有树生火中,
其上有树生于火中,
洲左近人剥取其皮,
洲附近之人剥取其皮,
纺绩作布,
纺织为布,
极得数尺以为手巾,
积得数尺便作为手巾,
与焦麻无异而色微青黑。
与焦麻无差别,然而颜色略有些青黑;
若小垢洿,
如有小脏污,
则投火中,
便投入火中,
复更精洁。
于是更为清洁了。
或作灯炷,
有人用作灯芯,
用之不知尽。
用时没有尽头。
扶南国俗本裸体,
扶南国风俗本为裸体,
文身被发,
纹身披发,
不制衣裳。
不制衣裳。
以女人为王,
以女人为王,
号曰柳叶。
称之柳叶。
年少壮健,
年少强健,
有似男子。
有如男子。
其南有徼国,
其南有徼国,
有事鬼神者字混填,
有事鬼神者字混填,
梦神赐之弓,
梦见神赐给一张弓,
乘贾人舶入海。
乘坐商人船舶入海。
混填晨起即诣庙,
混填早晨起来便到庙中,
于神树下得弓,
在神树下得到弓,
便依梦乘船入海,
便依梦乘船入海,
遂入扶南外邑。
于是到了扶南外邑。
柳叶人众见舶至,
柳叶的手下见船至,
欲取之,
想抓住他,
混填即张弓射其舶,
混填便张弓射其船舶,
穿度一面,
穿过一面,
矢及侍者,
弹矢射中侍者,
柳叶大惧,
柳叶非常害怕,
举众降混填。
率全部人马降于混填。
混填乃教柳叶穿布贯头,
混填便教柳叶穿上衣服,戴上饰物,
形不复露,
使身体不复外露,
遂治其国,
于是治理其国,
纳柳叶为妻,
纳柳叶为妻,
生子分王七邑。
所生子分别为七邑之王。
其后王混盘况以诈力间诸邑,
其后王混盘况软硬兼施,离间各邑,
令相疑阻,
使互相怀疑攻击,
因举兵攻并之,
于是举兵攻打兼并之,
乃遣子孙中分治诸邑,
然后派子孙将各邑分割开来治理,
号曰小王。
号称小王。
盘况年九十馀乃死,
盘况九十多岁才死,
立中子盘盘,
立中子盘盘,
以国事委其大将范蔓。
将国事托付给大将范蔓。
盘盘立三年死,
盘盘即位三年而死,
国人共举蔓为王。
国人一致推举范蔓为王。
蔓勇健有权略,
范蔓英勇强健,颇有权谋才略,
复以兵威攻伐旁国,
又以兵威攻打周边各国,
咸服属之,
均降服之,
自号扶南大王。
自称扶南大王。
乃治作大船,
于是制造大船,
穷涨海,
遍行涨海,
攻屈都昆、九稚、典孙等十馀国,
攻打屈都昆、九稚、典孙等十余国,
开地五六千里。
拓地五六千里。
次当伐金邻国,
其次本应攻伐金邻国,
蔓遇疾,
范蔓染病,
遣太子金生代行。
派太子金生代行。
蔓姊子旃,
范蔓姐姐之子旃,
时为二千人将,
当时为二千人统帅,
因篡蔓自立,
于是篡范蔓之位自立,
遣人诈金生而杀之。
派人矫诏杀金生。
蔓死时,
范蔓死时,
有乳下儿名长,
有幼子名长,
在民间,
在民间,
至年二十,
待到年满二十,
乃结国中壮士袭杀旃,
便纠集国中壮士袭杀旃,
旃大将范寻又杀长而自立。
旃大将范寻又杀范长而自立。
更缮治国内,
又整治国内,
起观阁游戏之,
修建观阁以供游戏,
朝旦中晡三四见客。
早中晚再三再四接见客人。
民人以焦蔗龟鸟为礼。
百姓以焦蔗龟鸟为礼。
国法无牢狱。
国法无牢狱。
有罪者,先斋戒三日,
有罪之人先斋戒三日,
乃烧斧极赤,
然后烧斧至最红,
令讼者捧行七步。
让讼者捧着走七步。
又以金镮、鸡卵投沸汤中,
又以金..、鸡蛋投入沸腾之水中,
令探取之,
让双方入水取之,
若无实者,
如所说不实,
手即焦烂,
手当即焦烂,
有理者则不。
有理之人则不烂。
又于城沟中养鳄鱼,
又在城沟中养鳄鱼,
门外圈猛兽,
门外圈养猛兽,
有罪者,
有罪之人,
辄以喂猛兽及鳄鱼,
便以之饲猛兽及鳄鱼,
鱼兽不食为无罪,
鱼兽不吃为无罪,
三日乃放之。
三天便释放。
鳄大者长二丈馀,
鳄鱼大者长二丈余,
状如鼍,
伏如鼍,
有四足,
有四足,
喙长六七尺,
喙长六七尺,
两边有齿,
两边有牙齿,
利如刀剑,
利如刀剑,
常食鱼,
通常吃鱼,
遇得獐鹿及人亦啖之,
遇到獐鹿及人也吃,
苍梧以南及外国皆有之。
苍梧以南及外国均有之。
吴时,
吴时,
遣中郎康泰、宣化从事朱应使于寻国,
派中郎康泰、宣化从事朱应出使寻国,
国人犹裸,
国人仍为裸体,
唯妇人著贯头。
只有妇人穿戴贯头。
泰、应谓曰“国中实佳,
康泰、朱应跟他们说:“国中确实很美,
但人亵露可怪耳”寻始令国内男子著横幅。
只是人猥亵裸露有些怪气。”寻国便命令国内男子穿腰裙。
横幅,
腰裙,
今干漫也。
即今之干漫。
大家乃截锦为之,
大户人家便裁锦做成,
贫者乃用布。
穷人则用布。
晋武帝太康中,
晋武帝太康年间,
寻始遣使贡献。
寻国初次派使者进贡。
穆帝升平元年,
穆帝升平元年(357),
王竺旃檀奉表献驯象。
其王竺旃檀奉表进献驯象。
诏曰“此物劳费不少,
诏曰:“此物耗费不少,
驻令勿送”其后王憍陈如,
免其奉送。”其后王忄乔陈如,
本天竺婆罗门也。
本为天竺国婆罗门。
有神语曰“应王扶南”,
有神仙说:“你该称王于扶南。”
憍陈如心悦,
忄乔陈如心中大喜,
南至盘盘,
往南到盘盘,
扶南人闻之,
扶南人听说,
举国欣戴,
全国欣悦拥戴,
迎而立焉。
迎取而立之为王。
复改制度,
又改革制度,
用天竺法。
用天竺之法。
憍陈如死,
忄乔陈如死,
后王持梨陁跋摩,
后王持..跋摩,
宋文帝世奉表献方物。
在宋文帝时奉表献土产。
齐永明中,
齐永明年间,
王阇邪跋摩遣使贡献。
王..邪跋摩派使者进贡。
天监二年,
天监二年(503),
跋摩复遣使送珊瑚佛像,
跋摩又派使者送珊瑚佛像,
并献方物。
并进献土产。
诏曰“扶南王憍陈如阇邪跋摩,
诏曰:“扶南王忄乔陈如..邪跋摩,
介居海表,
身居海外,
世纂南服,
世代统治南方,
厥诚远著,
忠诚之心远近所知,
重译献賝。
重累传译前来进献宝物,
宜蒙酧纳,
应该得到酬谢接纳,
班以荣号。
颁之以荣显之号。
可安南将军、扶南王”
可为安南将军、扶南王。”
今其国人皆丑黑,
现在其国中人均又丑又黑,
拳发。
头发卷曲。
所居不穿井,
居住地不凿井,
数十家共一池引汲之。
几十家共一池塘引水汲用。
俗事天神,
民俗信奉天神,
天神以铜为像,
天神以铜为像,
二面者四手,
二面者四只手,
四面者八手,
四面者八只手,
手各有所持,
手中各有所持,
或小儿,
或为小儿,
或鸟兽,
或为鸟兽,
或日月。
或为日月。
其王出入乘象,
其王出入乘象,
嫔侍亦然。
嫔侍也是这样。
王坐则偏踞翘膝,
王坐则半跪翘膝,
垂左膝至地,
垂左膝至地,
以白叠敷前,
以白叠敷设于前,
设金盆香炉于其上。
施设金盆香炉于其上。
国俗,
国俗,
居丧则剃除须发。
居服丧事则剃去须发。
死者有四葬:
死者有四种葬法:
水葬则投之江流,
水葬则投之江流,
火葬则焚为灰烬,
火葬则焚化为灰烬,
土葬则瘗埋之,
土葬则修坟埋之,
鸟葬则弃之中野。
鸟葬则弃之于荒野。
人性贪吝,
人天性贪婪吝啬,
无礼义,
不讲礼义,
男女恣其奔随。
男女随其私奔自适。
十年、十三年,
十年(511),十三年(514),
跋摩累遣使贡献。
跋摩屡次派使者进贡。
其年死,
这一年死去,
庶子留陁跋摩杀其嫡弟自立。
世子留..跋摩杀其嫡弟自立。
十六年,
十六年(517),
遣使竺当抱老奉表贡献。
派使者竺当抱老奉表进贡。
十八年,
十八年(519),
复遣使送天竺旃檀瑞像、婆罗树叶,
又派使者送天竺旃檀瑞像、婆罗树叶,
并献火齐珠、郁金、苏合等香。
并进献天齐珠、郁金、苏合等香。
普通元年、中大通二年、大同元年,
普通元年(520),中大通二年(530),大同元年(535),
累遣使瑞献方物。
屡次派使者献土产。
五年,
五年(539),
复遣使献生犀。
又遣使者送南生犀。
又言其国有佛发,
又说其国中有佛发,
长一丈二尺,
长一丈二尺,
诏遣沙门释云宝随使往迎之。
诏遣沙门释宝云随使者前往迎取。
佛教传播与神异事件
先是,
在这之前,
三年八月,
三年(537)八月,
高祖改造阿育王寺塔,
高祖改建阿育王寺塔,
出旧塔下舍利及佛爪发。
发现旧塔下舍利及佛爪发,
发青绀色,
发为青绀色,
众僧以手伸之,
众僧以手挺直之,
随手长短,
随手之用力而长短变化,
放之则旋屈为蠡形。
放下它便旋屈成为蠡形。
案《僧伽经》云“佛发青而细,
案《僧伽经》云:“发青而细,
犹如藕茎丝”《佛三昧经》云“我昔在宫沐头,
犹如藕茎之丝。”《佛三昧经》云:“我当年在宫中洗头,
以尺量发,
以尺子量头发,
长一丈二尺,
其长度为一丈二尺,
放已右旋,
放下来则向右旋,
还成蠡文”则与高祖所得同也。
还原为蠡文。”这就与高祖所得到的相同。
阿育王即铁轮王,
阿育王即铁轮王,
王阎浮提,
称王于阎浮提,
一天下,
统一天下。
佛灭度后,
佛涅..后,
一日一夜,
一天一夜,
役鬼神造八万四千塔,
役使鬼神造八万四千塔,
此即其一也。
这便是其中一塔。
吴时有尼居其地,
吴时有尼姑居于其地,
为小精舍,
造小精舍,
孙綝寻毁除之,
孙纟林不久便拆除了它,
塔亦同泯。
塔也同时消失。
吴平后,
吴平乱后,
诸道人复于旧处建立焉。
各位道人又于旧地建立此塔。
晋中宗初渡江,
晋中宗刚渡江南下,
更修饰之。
就又加以修缮装饰,
至简文咸安中,
至简文帝咸安年间,
使沙门安法师程造小塔,
派沙门安法师程造小塔,
未及成而亡,
未造成而身死,
弟子僧显继而修立。
弟子僧显继续修造而成。
至孝武太元九年,
至孝武帝太元九年(384),
上金相轮及承露。
呈上金相轮及承露。
其后西河离石县有胡人刘萨何遇疾暴亡,
这以后西河离石县有胡人刘萨何遇疾病暴死,
而心下犹暖,
而心下仍有暖意,
其家未敢便殡,
家人未敢马上下葬。
经十日更苏。
经过十日又醒过来,
说云“有两吏见录,
说:“见到有两吏摄我,
向西北行,
向西北行,
不测远近,
不知其远近,
至十八地狱,
到十八地狱,
随报重轻,
随即报上罪之轻重,
受诸楚毒。
受各种酷刑。
见观世音语云:
见到观世音说:
汝缘未尽,
‘你的生缘未尽,
若得活,
如果能活,
可作沙门。
可作沙门和尚。
洛下、齐城、丹阳、会稽并有阿育王塔,
洛下、齐成、丹阳、会稽均有阿育王塔,
可往礼拜。
可前往礼拜。
若寿终,
如果能寿终而死,
则不堕地狱。
则不会堕入地狱。
语竟,
’说完,
如堕高岩,
我好比从高岩上掉下,
忽然醒寤”因此出家,
忽然就醒了。”因此便出了家,
名慧达。
法名慧达。
游行礼塔,
游历礼拜寺塔,
次至丹阳,
接着到丹阳,
未知塔处,
不知塔之所在,
乃登越城四望,
便登越城向四下里观望,
见长千里有异气色,
见长干里有奇异气色,
因就礼拜,
便就其地礼拜,
果是阿育王塔所,
果然是阿育王塔所在,
屡放光明。
一次次放现光明。
由是定知必有舍利,
因此知道一定是有舍利,
乃集众就掘之,
便聚集众人就地掘之,
入一丈,
入土一丈,
得三石碑,
得到三块石碑,
并长六尺。
均长六尺。
中一碑有铁函,
中间一碑上有铁匣,
函中有银函,
匣中有银匣,
函中又有金函,
银匣中又有金匣,
盛三舍利及爪发各一枚,
其中装着三颗舍利及爪、发各一枚,
发长数尺。
发长数尺。
即迁舍利近北,
于是迁舍利靠北,
对简文所造塔西,
在正对简文所造塔之西面,
造一层塔。
造一层塔。
十六年,
十六年(517),
又使沙门僧尚伽为三层,
又令沙门僧尚伽造三层塔,
即高祖所开者也。
此即高祖所建者。
初穿土四尺,
初时穿土四尺,
得龙窟及昔人所舍金银镮钏钗镊等诸杂宝物。
得到龙窟及古人所舍之金银钏钗镊等各种杂物宝物。
可深九尺许,
大约深九尺,
方至石磉,
作方形玉石磉,
磉下有石函,
磉下有石函,
函内有铁壶,
函内有铁壶,
以盛银坩,
用来装银坩,
坩内有金镂罂,
坩内有金镂罂,
盛三舍利,
装三枚舍利,
如粟粒大,
像粟粒那么大,
圆正光洁。
圆正光洁。
函内又有琉璃碗,
函内又有琉璃碗,
内得四舍利及发爪,
内得四枚舍利及发、爪,
爪有四枚,
爪有四枚,
并为沉香色。
均为沉香色。
至其月二十七日,
至当月二十七日,
高祖又到寺礼拜,
高祖又到寺中礼拜,
设无撝大会,
设无..大会,
大赦天下。
大赦天下。
是日,
同日,
以金钵盛水泛舍利,
以金钵装水浸漫舍利,
其最小者隐钵不出,
其最小者陷在钵中不出,
高祖礼数十拜,
高祖礼拜至数十,
舍利乃于钵内放光,
舍利便在钵中放光,
旋回久之,
回旋很久,
乃当钵中而止。
于钵之正中停住。
高祖问大僧正慧念“今日见不可思议事不”慧念答曰“法身常住,
高祖问大僧正慧念:“今天见到了不可思议之事没有?”慧念回答说:“佛身永存,
湛然不动”高祖曰“弟子欲请一舍利还台供养”至九月五日,
安然不动。”高祖说:“弟子想求得一枚舍利,回台城供养。”至九月五日,
又于寺设无┦大会,
又在寺中设无..大会,
遣皇太子王侯朝贵等奉迎。
遣皇太子王侯朝贵等奉迎。
是日,
这一天,
风景明和,
风景晴和,
京师倾属,
京师之人倾巢而出,
观者百数十万人。
围观者百数十万人。
所设金银供具等物,
所陈设之金银供具等物,
并留寺供养,
均留于寺中供养,
并施钱一千万为寺基业。
且施舍钱一千万作为寺之基金。
至四年九月十五日,
到四年(538)九月十五日,
高祖又至寺设无撝大会,
高祖又到寺中设无..大会,
竖二刹,
建立二刹,
各以金罂,
各以金罂,
次玉罂,
次以玉罂,
重盛舍利及爪发,
重生裹舍利及爪发,
内七宝塔中。
放入七宝塔中。
又以石函盛宝塔,
又以石函装宝塔,
分入两刹下,
分别放入两刹之下,
及王侯妃主百姓富室所舍金、银、镮、钏等珍宝充积。
又将王侯妃主、百姓之富户所施舍的金、银、..、钏等珍宝,充实财库。
十一年十一月二日,
十一年(545)十一月二日,
寺僧又请高祖于寺发《般若经》题,
寺僧又请高祖在寺中发《般若经》题,
尔夕二塔俱放光明,
当晚二塔同放光明,
敕镇东将军邵陵王纶制寺《大功德碑》文。
敕令镇东将军邵陵王萧纶为寺作《大功德碑》文。
先是,
在此之前,
二年,
二年(536),
改造会稽鄮县塔,
改建会稽贸阝县塔,
开旧塔出舍利,
开旧塔出舍利,
遣光宅寺释敬脱等四僧及舍人孙照暂迎还台,
派光宅寺释敬脱等四僧及舍人孙照暂且迎回台中,
高祖礼拜竟,
高祖礼拜毕,
即送还县,入新塔下,
便送回县中放至新塔下。
此县塔亦是刘萨何所得也。
此县塔也是为刘萨何所得者。
晋咸和中,
晋咸和年间,
丹阳尹高悝行至张侯桥,
丹阳尹高悝行至张侯桥,
见浦中五色光长数尺,
见到浦中五色光长数尺,
不知何怪,
不知是何怪,
乃令人于光处掊视之,
便派人在发光处掘出视之,
得金像,
得到金像,
未有光趺。
没有光趺。
悝乃下车,
悝于是下车,
载像还,
将像载回,
至长干巷首,
到长干巷口,
牛不肯进,
牛不肯再前进,
悝乃令驭人任牛所之。
悝于是令御者随牛自行,
牛径牵车至寺,
牛径自驮车至寺中,
悝因留像付寺僧。
高悝于是将像留下交付寺僧。
每至中夜,
每到半夜,
常放光明,
总是大放光明,
又闻空中有金石之响。
又听到空中有金石乐声。
经一岁,
过了一年,
捕鱼人张系世,
捕鱼人张系世,
于海口忽见有铜花趺浮出水上,
在海口忽然见到有铜花趺浮至水上,
系世取送县,
系世取出送至县里,
县以送台,
县里将它送给朝廷,
乃施像足,
于是用作像足,
宛然合。
合得天衣无缝。
会简文咸安元年,
时值简文咸安元年(371),
交州合浦人董宗之采珠没水,
交州合浦人董宗之采得一珠可沉入水,
于底得佛光艳,
于其底部得佛光艳,
交州押送台,
交州押送至朝廷,
以施像,
用于像身,
又合焉。
又相合。
自咸和中得像,至咸安初,
从咸和年间得像,
历三十馀年,
经三十余年,
光趺始具。
光趺才齐全。
初,
当初,
高悝得像后,
高悝得到像以后,
西域胡僧五人来诣悝,
西域胡僧五人来见悝,说:
曰“昔于天竺得阿育王造像,
“当年在天竺得到阿育王之造像,
来至邺下,
来到邺下,
值胡乱,
正值胡人之乱,
埋像于河边,
将像埋在河边,
今寻觅失所”五人尝一夜俱梦见像曰“已出江东,
现在寻找却不知在何处。”五人曾在一夜同时梦见像说:“已在江东出现,
为高悝所得”悝乃送此五僧至寺,
为高悝所得。”高悝于是送五僧到寺中,
见像嘘欷涕泣,
五人见像便失声哭泣,
像便放光,
像于是大放大芒,
照烛殿宇。
照亮了整个殿堂。
又瓦官寺慧邃欲模写像形,
又瓦官寺慧邃想模写像形,
寺主僧尚虑亏损金色,
寺主僧尚担心于金色有损,
谓邃曰“若能令像放光,
对慧邃说:“如果能让像发光,
回身西向,
回转其身向西,
乃可相许”慧邃便恳到拜请,
便可答应。”慧邃便恳切地拜求,
其夜像即转坐放光,
当天夜里像便转变坐向,放出光芒,
回身西向,
回转身体向西。
明旦便许模之。
第二天寺主便答应可照原样描绘。
像趺先有外国书,
像趺上原有外国文字,
莫有识者,
无人识得,
后有三藏冉阝求跋摩识之,
后来有三藏冉阝求跋摩认识,
云是阿育王为第四女所造也。
说是阿育王为第四女所造。
及大同中,
到了大同年间(535~546),
出旧塔舍利,
发现旧塔之舍利,
敕市寺侧数百家宅地,以广寺域,
敕令将寺周数百家之宅地扩展为寺域,
造诸堂殿并瑞像周回阁等,
造各种堂殿及瑞像周围的回阁等,
穷于轮奂焉。
使尽可能地高大众多。
其图诸经变,
所作之各种变相,
并吴人张繇运手。
均为吴人张繇手笔。
繇,丹青之工,
繇丹青之工妙,
一时冠绝。
为时人远远不及。
盘盘国
南海其他诸国
盘盘国,
盘盘国,
宋文帝元嘉,孝武孝建、大明中,
宋文帝元嘉年间(424~453)、孝武帝孝建年间(454~456)、大明年间(457~464),
并遣使贡献。
均派遣使者进贡。
大通元年,
大通元年(527),
其王使使奉表曰“扬州阎浮提震旦天子:
其王派使者上表说:“扬州阎浮提震旦天子:
万善庄严,
你用各种善美之物盛饰国土,
一切恭敬,
天下万物都对你毕恭毕敬,
犹如天净无云,
好比天空明净,万里无云,
明耀满目。
举目只见明亮光耀,
天子身心清净,
天子您身心清净,
亦复如是。
乃至于此。
道俗济济,
道俗芸芸众生,
并蒙圣王光化,
均感蒙圣王之德化,
济度一切,
普度一切,
永作舟航,
永远为他们指引脱离尘世苦海之航向,
臣闻之庆善。
我所耳闻的只有吉祥喜庆。
我等至诚敬礼常胜天子足下,
我等以至诚之心恭敬地拜上常胜天子足下,
稽首问讯。
顿首问讯。
今奉薄献,
今献上薄礼,
愿垂哀受”中大通元年五月,
希望您能垂怜接受下来。”中大通元年(529),
累遣使贡牙像及塔,
屡次派遣使者进贡牙、像及塔,
并献沉檀等香数十种。
并献上沉、檀等香数十种。
六年八月,
六年(534)八月,
复使送菩提国真舍利及画塔,
又派人送菩提国真舍利及画塔,
并献菩提树叶、詹糖等香。
并献菩提树叶、詹糖等香。
丹丹国
丹丹国,
丹丹国,
中大通二年,
中大通二年(530),
其王遣使奉表曰“伏承圣主至德仁治,
其王派使者上表说:“伏承圣主至德仁义之教化,
信重三宝,
信奉看重佛法僧三宝,
佛法兴显,
佛法兴盛昌明,
众僧殷集,
众僧丛集,
法事日盛,
法事日盛,
威严整肃。
威严庄重。
朝望国执,
朝廷重臣、国之执政,
慈愍苍生,
都慈爱怜悯苍生大众,
八方六合,
四方四隅,普天之下,
莫不归服。
无不诚心归顺。
化邻诸天,
其教化与诸天神等功,
非可言喻。
不是语言所可以表达的。
不任庆善,
无边之吉祥,
若暂奉见尊足。
好比奉天命来降临于足下之身。
谨奉送牙像及塔各二躯,
谨奉送牙、像及塔各二件,
并献火齐珠、吉贝、杂香药等”大同元年,
并献上火齐珠、吉贝、杂香药物等。”大同元年(535),
复遣使献金、银、琉璃、杂宝、香、药等物。
又遣使进献金、银、琉璃、杂宝、香药等物。
干陁利国,
干..利国
干..利国,
在南海洲上。
在南海洲上。
其俗与林邑、扶南略同。
其风俗与林邑、扶南大致相同。
出班布、吉贝、槟榔,
出产班布、吉贝、槟榔。
槟榔特精好,
槟榔尤其精美,
为诸国之极。
为各国之最。
宋孝武世,
宋孝武帝时,
王释婆罗冉阝怜陁遣长史竺留陁献金银宝器。
其王释婆罗冉阝怜..派遣长史竺留..进献金银宝器。
天监元年,
元监元年(502),
其王瞿昙修跋陁罗以四月八日梦见一僧,
其王瞿昙..跋..罗于四月八日梦见一僧,对他说:
谓之曰“中国今有圣主,
“中国今有圣明之主,
十年之后,
十年之后,
佛法大兴。
佛法将大兴盛。
汝若遣使贡奉敬礼,
你如果派遣使者进贡及恭敬为礼,
则土地丰乐,
将会土地年年丰收,百姓幸福安乐,
商旅百倍。
商旅百倍于从前;
若不信我,
如果不相信我的话,
则境土不得自安”修跋陁罗初未能信,
那么国内将不得安宁。”..跋..初时不肯相信,
既而又梦此僧曰“汝若不信我,
不久又梦见这僧人说:“你似乎不相信我,
当与汝往观之”乃于梦中来至中国,
我该与你前往看看。”于是在梦中来到中国,
拜觐天子。
拜见天子。
既觉,
醒来,
心异之。
心中十分惊奇。
陁罗本工画,
..罗本来就擅长作画,
乃写梦中所见高祖容质,
便模写梦中所见高祖容貌,
饰以丹青,
以丹青粉墨加以装饰,
仍遣使并画工奉表献玉盘等物。
又派使者及画工上表献上玉盘等物。
使人既至,
使者到了中国,
模写高祖形以还其国,
模写高祖形貌回国,
比本画则符同焉。
与原画相比基本相符。
因盛以宝函,
于是以宝匣盛之,
日加礼敬。
每天加以礼敬。
后跋陁死,
后来跋..死去,
子毗邪跋摩立。
其子毗邪跋摩继位。
十七年,
十七年(518),
遣长史毗员跋摩奉表曰“常胜天子陛下:
遣长史毗员跋摩上表说:“常胜天子陛下:
诸佛世尊,
统领诸佛及佛陀,
常乐安乐,
常乐世界、安乐世界,
六通三达,
有神足通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漏尽通六通,彻底通达三明三达,
为世间尊,
为世间尊者,
是名如来。
所以名之如来。
应供正觉,遗形舍利,
应供奉其成佛后之遗形舍利,
造诸塔像,
修造各种塔、像,
庄严国土,如须弥山。
使国土庄严一如须弥山。
邑居聚落,
城邑村落,
次第罗满,
相继布满,
城郭馆宇,
城郭馆堂,
如忉利天宫。
好比忉利天宫一般。
具足四兵,
足以替代征伐四方之兵,
能伏怨敌。
能使仇敌降伏。
国土安乐,
国土安乐,
无诸患难,
没有任何灾难,
人民和善,
人民温和善良,
受化正法,
受释迦正法之教化,
庆无不通。
福泽无所不通。
犹处雪山,
好比身处雪山,
流注雪水,
见雪水流注,
八味清净,
心中八味清净,
百川洋溢,
如百川洋溢,
周回屈曲,
蜿蜒屈曲,
顺趋大海,
顺流直趋大海,
一切众生,
一切众生,
咸得受用。
均受用于此。
于诸国土,
在各国中间,
殊胜第一,
第一优美者,
是名震旦。
便是震旦。
大梁扬都天子,
大梁扬都天子,
仁荫四海,
仁泽荫庇四海,
德合天心,
大德合乎天心,
虽人是天,
虽则是人,实则如天神降于人间,
降生护世,
佑护世界,
功德宝藏,
乃功德之宝藏,
救世大悲,
救世之大悲菩萨,
为我尊生,
为我众生之至尊,
威仪具足。
行住坐卧威仪俱足。
是故至诚敬礼天子足下,
所以以至诚之心恭敬地拜上天子足下,
稽首问讯。
顿首问讯。
奉献金芙蓉、杂香、药等,
敬献金芙蓉、杂香药等,
愿垂纳受”普通元年,
希望垂怜接受。”普通元年(520),
复遣使献方物。
又遣使者献土产。
狼牙..国
狼牙修国,
狼牙..国,
在南海中。
在南海中。
其界东西三十日行,
其国土从东至西要走三十天,
南北二十日行,
从南至北要走二十天,
去广州二万四千里。
离广州二万四千里。
土气物产与扶南略同,
当地的气候物产,与扶南大体相同,
偏多{栈}沉婆律香等。
只是多产..香、沉香、婆律香等。
其俗男女皆袒而被发,
其俗男女均袒露而披发,
以吉贝为干缦。
以吉贝为腰裙。
其王及贵臣乃加云霞布覆胛,
其王及重臣才加穿云霞布遮盖肩胛,
以金绳为络带,
以金绳为络带兜头,
金镮贯耳。
以金环穿耳。
女子则被布,
女子则披布,
以璎珞绕身。
以璎珞绕身。
其国累砖为城,
其国垒砖为城,
重门楼阁。
楼阁为重门。
王出乘象,
王出外乘象,
有幡毦旗鼓,
有饰羽之幡、幢、旗、鼓,
罩白盖,
上罩白盖,
兵卫甚设。
多设护卫兵。
国人说,
国人说,
立国以来四百馀年,
立国以来已有四百余年,
后嗣衰弱,
王之后嗣衰弱,
王族有贤者,
王族中有贤者,
国人归之。
国人归附之。
王闻知,
王听说后,
乃加囚执,
便加以拘囚,
其锁无故自断,
其镣铐无故自断,
王以为神,
王以为他是神灵,
因不敢害,
便不敢加害,
乃斥逐出境,
于是将他驱逐出境。
遂奔天竺,
他便逃奔天竺。
天竺妻以长女。
天竺国王将长女嫁给他。
俄而狼牙王死,
不久狼牙王死,
大臣迎还为王。
大臣迎他回国为王。
二十馀年死,
二十余年后死去,
子婆伽达多立。
其子婆伽达多继位。
天监十四年,
天监十四年(515),
遣使阿撤多奉表曰“大吉天子足下:
派使者阿撤多上表说:“大吉天子足下:
离淫怒痴,
远离淫怒痴,
哀愍众生,
哀怜众生,
慈心无量。
慈爱之心无边无量。
端严相好,
端庄严肃,待人友善,
身光明朗,
身放光明,朗彻照人,
如水中月,
如水中之月,
普照十方。
普照十方。
眉间白毫,
眉间生白毫,
其白如雪,
其白如雪,
其色照曜,
其色泽光芒,
亦如月光。
也如月光之照人。
诸天善神之所供养,
诸天善神之所供奉,
以垂正法宝,
以传示佛家教义和经典,
梵行众增,
清净除欲之行,为众生增福,
庄严都邑。
为都邑大添庄严之色。
城阁高峻,
城阁高耸,
如乾陁山。
宛如乾..山。
楼观罗列,
楼阁寺观鳞次栉比,
道途平正。
道路平整。
人民炽盛,
人民兴旺繁盛,
快乐安稳。
快乐安适。
著种种衣,
穿着各式服装,
犹如天服。
好比神仙着服。
于一切国,
在一切国度之中,
为极尊胜。
您的国家乃是最为尊贵的。
天王愍念群生,
天王怜悯众生,
民人安乐,
使百姓安乐,
慈心深广,
仁慈之心深广无比,
律仪清净,
律法仪礼清净无烦,
正法化治,
以正道教化天下致治,
供养三宝,
供奉佛法僧三宝,
名称宣扬,
您声名远扬,
布满世界,
布满世界,
百姓乐见,
百姓对您的热爱,
如月初生。
犹如仰望初升之新月。
譬如梵王,
您有如梵王,
世界之主,
为世界之主,
人天一切,
人间天上万物,
莫不归依。
无不归依于您。
敬礼大吉天子足下,
恭敬拜上大吉天子足下,
犹如现前,
就像您在我眼前一般亲切,
忝承先业,
我辱承先王之业,
庆嘉无量。
希望福泽无边。
今遣使问讯大意。
今派遣使者问讯,毋嫌疏慢。
欲自往,
想要亲自前来,
复畏大海风波不达。
又惧怕大海风波之险恶,难以到达。
今奉薄献,
今奉上薄礼,
愿大家曲垂领纳”
愿皇上您能曲身垂爱受纳之。”
婆利国
婆利国,
婆利国,
在广州东南海中洲上,
在广州东南海中洲上,
去广州二月日行。
离广州两个月路程。
国界东西五十日行,
国界东至西有五十日路程,
南北二十日行。
南至北有二十日路程,
有一百三十六聚。
有一百三十六个村落。
土气暑热,
气候炎热,
如中国之盛夏。
犹如中国之盛夏。
谷一岁再熟,
稻谷一年两熟,
草木常荣。
草木四季常青。
海出文螺、紫贝。
海中出产纹螺、紫贝。
有石名蚶贝罗,
有石名为蚶贝罗,
初采之柔软,
刚采取时很柔软,
及刻削为物干之,
待到刻削为物晾干它,
遂大坚强。
便大而坚硬。
其国人披吉贝如帊,
其国人披吉贝如布单,
及为都缦。
又作都缦。
王乃用班丝布,
国王才用班丝布,
以璎珞绕身,
以璎珞绕身,
头著金冠高尺馀,
头戴金冠高一尺余,
形如弁,
形如弁,
缀以七宝之饰,
缀以七宝之饰。
带金装剑,偏坐金高坐,
半坐于金制高座,
以银蹬支足。
以银镫支足,
侍女皆为金花杂宝之饰,
侍女均穿戴金花杂宝饰物,
或持白毦拂及孔雀扇。
有的手持白羽拂尘及孔雀扇。
王出,
王出外,
以象驾舆,
以大象驾车,
舆以杂香为之,
坐车以杂香制成,
上施羽盖珠帘,
上面施设羽盖珠帘,
其导从吹螺击鼓。
其开道之随从吹螺号击鼓。
王姓憍陈如,
国王姓忄乔陈如,
自古未通中国。
自古与中国没有来往。
问其先及年数,
问其祖先及立国年数,
不能记焉,
都已不复记得,
而言白净王夫人即其国女也。
然而说白净王夫人便是其国女子。
天监十六年,
天监十六年(517),
遣使奉表曰“伏承圣王信重三宝,
派使者上表说:“伏承圣王信奉看重佛法僧三宝,
兴立塔寺,
建立塔寺,
校饰庄严,
装饰佛像,
周遍国土。
布满国土。
四衢平坦,
四出大道平坦,
清净无秽。
清净无碍。
台殿罗列,
台殿鳞次栉比,
状若天宫。
宛如天宫一般,
壮丽微妙,
壮丽玄妙,
世无与等。
无与伦比。
圣主出时,
圣王出行时,
四兵具足,
四兵俱备,
羽仪导从,
羽仪开道,
布满左右。
布满左右,
都人士女,
都中无论男女,
丽服光饰。
衣饰华丽照人。
市廛丰富,
城乡物产丰富,
充积珍宝。
充满珍宝。
王法清整,
王法清正整肃,
无相侵夺。
没有人互相侵犯劫夺。
学徒皆至,
学法之徒都前来,
三乘竞集。
大中小三乘竞相云集于此,
敷说正法,
讲说佛家正法,
云布雨润。
如云之密布、雨之润泽。
四海流通,
四海在此流通,
交会万国。
万国在此交会。
长江眇漫,
大江浩渺无边,
清泠深广。
清澈深广,
有生咸资,
资养生民,
莫能消秽。
杂草不生。
阴阳和畅,
阴阳和顺畅达,
灾厉不作。
灾害绝无发生。
大梁扬都圣王无等,
大梁扬都圣王无可比并者,
临覆上国,
临御上国,
有大慈悲,
有大慈悲胸怀,
子育万民。
爱民如子。
平等忍辱,
以平等心处世,忍辱负重,
怨亲无二。
于仇敌亲人也无私心。
加以周穷,
又有济危扶贫之心,
无所藏积。
自身无所积财。
靡不照烛,
洞烛幽微,
如日之明。
如日之明耀;
无不受乐,
天下人无人不受其惠,
犹如净月。
有如皓月当空。
宰辅贤良,
宰辅贤良,
群臣贞信,
群臣贞信,
尽忠奉上,
尽忠事上,
心无异想。
毫无异心。
伏惟皇帝是我真佛,
伏惟皇帝陛下乃是我天下之真佛,
臣是婆利国主,
臣是婆利国主,
今敬稽首礼圣王足下,
今恭敬叩首拜上圣王足下,
惟愿大王知我此心。
惟愿大王知我此心。
此心久矣,
久有此心,
非适今也。
非今日权宜。
山海阻远,
山高海阔路远,
无缘自达,
我难以亲自前来,
今故遣使献金席等,
今特遣使者进献金席等物,
表此丹诚”普通三年,
表达我赤诚之心。”普通三年(522),
其王频伽复遣使珠贝智贡白鹦鹉、青虫、兜鍪、琉璃器、吉贝、螺杯、杂香、药等数十种。
其王频伽又遣使者珠贝智贡献白鹦鹉、青虫、兜鍪、琉璃器、吉贝、螺杯、杂香、药等数十种。
中天竺国
中天竺国,
中天竺国,
在大月支东南数千里,
在大月氏东南数千里,
地方三万里,
国土方圆三万里,
一名身毒。
一名身毒。
汉世张骞使大夏,
汉代张骞出使大夏,
见邛竹杖、蜀布,
见到邛地竹杖、蜀地布匹,
国人云,
国人说,
市之身毒。
从身毒买得。
身毒即天竺,
身毒即天竺,
盖传译音字不同,
大抵是传译音字不同,
其实一也。
其实是一个名字。
从月支、高附以西,
从月支、高附以西,
南至西海,
南至西海,
东至槃越,
东至..越,
列国数十,
有列国数十,
每国置王,
每国都有王,
其名虽异,
其名称虽不同,
皆身毒也。
都属于身毒。
汉时羁属月支,
汉代受月支挟制,
其俗土著与月支同,
其风俗世代定居一地的状况与月支相同,
而卑湿暑热,
然而低湿炎热,
民弱畏战,
百姓体弱惧战,
弱于月支。
弱于月支。
国临大江,
其国靠着大江,
名新陶,
名为新陶,
源出昆仑,
源出于昆仑,
分为五江,
分为五江,
总名曰恒水。
总名桓水。
其水甘美,
其水质甜美,
下有真盐,
下有古盐,
色正白如水精。
颜色纯白如水晶。
土俗出犀、象、貂、鼲、玳瑁、火齐、金、银、铁、金缕织成金皮罽、细摩白叠、好裘、毾。
当地出产犀、象、貂、騁、王毒瑁、火齐、金银、铁、金缕织成金皮..,细摩白叠、好裘、誄登毛。
火齐状如云母,
火齐形如云母,
色如紫金,
色如紫金,
有光耀,
有光芒,
别之则薄如蝉翼,
离析之则薄如蝉翼,
积之则如纱縠之重沓也。
积叠之则如绉纱之重叠。
其西与大秦、安息交市海中,
其西与大秦、安息互相交易于海中,
多大秦珍物——珊瑚、琥珀、金碧珠玑、琅玕、郁金、苏合。
多有大秦宝物珊瑚、琥珀、金碧珠玑、琅..、郁金、苏合。
苏合是合诸香汁煎之,
苏合是合各种香汁混煎之而成,
非自然一物也。
并非自然生成一物。
又云大秦人采苏合,
又有人说大秦人采摘苏合,
先笮其汁以为香膏,
先榨其汁以为香膏,
乃卖其滓与诸国贾人,
于是卖其残滓与各国商人,
是以展转来达中国,
所以辗转运至中国,
不大香也。
就不大香了。
郁金独出罽宾国,
郁金独出自鋥宾国,
华色正黄而细,
花色正黄而细腻,
与芙蓉华里被莲者相似。
与芙蓉花中披莲者相似。
国人先取以上佛寺,
国人先取之以上佛寺,
积日香槁,
多日后香干枯了,
乃粪去之。
便扫除之,
贾人从寺中征雇,
商人从寺中购得,
以转卖与佗国也。
从而转卖与他国。
汉桓帝延熹九年,
汉桓帝延熹九年(166),
大秦王安敦遣使自日南徼外来献,
大秦王安敦派使者从日南境外来进献,
汉世唯一通焉。
汉代仅有此一次来往。
其国人行贾,
其国人为行商,
往往至扶南、日南、交趾,
往往到扶南、日南、交趾,
其南徼诸国人少有到大秦者。
其南境各国人少有到大秦者。
孙权黄武五年,
孙权黄武五年(226),
有大秦贾人字秦论来到交趾,
有大秦商人字秦论者来到交趾,
交趾太守吴邈遣送诣权。
交趾太守吴邈派人送他到孙权处,
权问方土谣俗,
孙权问风土人情,
论具以事对。
秦论详细地举例回答。
时诸葛恪讨丹阳,
当时诸葛恪攻伐丹阳,
获黝、歙短人,
俘获黝、歙短人,
论见之曰“大秦希见此人”权以男女各十人,
秦论见到后说:“大秦国罕见这等人。”孙权便以男女各十人,
差吏会稽刘咸送论,
派小吏会稽刘咸送予秦论。
咸于道物故,
刘咸死于途中,
论乃径还本国。
秦论于是径直回国去了。
汉和帝时,
汉和帝时,
天竺数遣使贡献,
天竺数次派使者进贡,
后西域反叛,
后来西域反叛,
遂绝。
便断绝了往来。
至桓帝延熹二年、四年,
到了桓帝延熹二年(159),四年(161),
频从日南徼外来献。
多次从日南境外来进献。
魏、晋世,
魏、晋之世,
绝不复通。
来往断绝,
唯吴时扶南王范旃遣亲人苏物使其国,
只在吴时扶南王范旃派亲戚苏物出使其国,
从扶南发投拘利口,
从扶南投拘利口出航,
循海大湾中正西北入历湾边数国,
顺着海之大湾中前行,从正西北进入,经湾边各国,
可一年余到天竺江口,
约一年余到天竺江口,
逆水行七千里乃至焉。
逆水航行七千里才到。
天竺王惊曰“海滨极远,
天竺王惊奇地说:“海路极远,
犹有此人”即呼令观视国内,
仍有此人前来。”便让他视察国内,
仍差陈、宋等二人以月支马四匹报旃,
又差陈、宋等二人以月支马四匹回报范旃,
遣物等还,
打发苏物等回国,
积四年方至。
经四年才到。
其时吴遣中郎康泰使扶南,
当时吴派中郎康泰出使扶南,
及见陈、宋等,
待见到陈、宋等人,
具问天竺土俗,
详细问及天竺当地风俗,答说:
云“佛道所兴国也。
“因佛道昌明而兴盛起来的国家。
人民敦厖,
人民富足,
土地饶沃。
土地肥沃,
其王号茂论。
其王号称茂论。
所都城郭,
所都之城郭,
水泉分流,
河水泉水分流,
绕于渠堑,
绕于沟渠,
下注大江。
下注于大江。
其宫殿皆雕文镂刻,
其宫殿都雕画纹饰镂刻文字,
街曲市里,
街坊里巷,
屋舍楼观,
遍布屋舍楼观,
钟鼓音乐,
钟鼓音乐无所不有,
服饰香华。
服饰香艳华丽,
水陆通流,
水陆交通通畅,
百贾交会,
各地商贾交会,
奇玩珍玮,
奇玩珍宝,
恣心所欲。
随心所欲。
左右嘉维、舍卫、叶波等十六大国,
周围有嘉维、舍卫、叶波等十六大国,
去天竺或二三千里,
离天竺或许有二三千里,
共尊奉之,
一同尊奉大秦王,
以为在天地之中也”
以为大秦在天地之正中。”
天监初,
天监初,
其王屈多遣长史竺罗达奉表曰“伏闻彼国据江傍海,
其王屈多派长史竺罗达上表说:“伏闻贵国依江傍海,
山川周固,
山川环绕,坚固无比,
众妙悉备,
众多妙理俱备,
庄严国土,
以此妆点国土,
犹如化城。
犹如一时幻化之城郭。
宫殿庄饰,
宫殿装饰庄严,
街巷平坦,
街巷平坦,
人民充满,
人民充实满足,
欢娱安乐。
欢快安乐。
大王出游,
大王出游时,
四兵随从,
四兵随从,
圣明仁爱,
圣明仁爱,
不害众生。
不害众生。
国中臣民,
国中臣民,
循行正法,
遵守国法,
大王仁圣,
大王仁德圣明,
化之以道,
以大道教化众人,
慈悲群生,
博爱众生,
无所遗弃。
无所遗弃。
常修净戒,
常修持清静之戒律,
式导不及,
导引迷惑之人,
无上法船,
以无上之法船,
沉溺以济。
济渡沉溺之人。
百官氓庶,
百官黎民,
受乐无恐。
受其安乐无惊无恐。
诸天护持,
诸天神护卫,
万神侍从,
万神仙侍从,
天魔降服,
天魔降伏,
莫不归仰。
无不归顺仰慕。
王身端严,
王身体端庄严正,
如日初出,
如日之初升,
仁泽普润,
仁爱之恩泽普施,
犹如大云,
好比天上之大雨云,
于彼震旦,
在你们震旦之域,
最为殊胜。
首屈一指。
臣之所住国土,
臣所住之国土,
首罗天守护,
有首罗天守护,
令国安乐。
令国家安乐。
王王相承,
王王相承,
未曾断绝。
不曾断绝。
国中皆七宝形像,
国中均为王者之宝的形象,
众妙庄严,
大道庄严,
臣自修检,
臣自当严加修持检点,
如化王法。
推广王法。
臣名屈多,
臣名叫屈多,
奕世王种。
累世为王。
惟愿大王,圣体和平。
惟愿大王您圣体安康平和。
今以此国群臣民庶,
今因贵国君臣百姓,
山川珍重,
山川美妙,珍奇不绝,
一切归属,
各国归服,
五体投地,
真是五体投地,
归诚大王。
诚心归顺大王。
使人竺达多由来忠信,
使者竺达多向来忠诚贞信,
是故今遣。
所以此次派他前来。
大王若有所须珍奇异物,
大王如有所需异物,
悉当奉送。
当一概奉送。
此之境土,
普天之下,
便是大王之国。
莫非王土,
王之法令善道,
王之法令、善美之道,
悉当承用。
我当尽数承袭运用。
愿二国信使往来不绝。
愿两国信使往来不绝。
此信返还,
此次信使回国时,
愿赐一使,
愿赐一使者前来,
具宣圣命,
详细宣示圣命,
备敕所宜。
敕说所该做的。
款至之诚,
诚心之至,
望不空返,
希望命名者能不空自一人返回,
所白如允,
所说如能获允,
愿加采纳。
希望加以采纳。
今奉献琉璃唾壶、杂香、吉贝等物”
今奉献琉璃唾壶、杂香、吉贝等物。”
师子国
师子国,
师子国,
天竺旁国也。
天竺之支国。
其地和适,
其地理舒适,
无冬夏之异。
没有冬夏之差别。
五谷随人所种,
五谷随人所种,
不须时节。
不须区分时节。
其国旧无人民,
其国原本无人,
止有鬼神及龙居之。
只有鬼神及龙居住。
诸国商估来共市易,
各国商贾前来交易,
鬼神不见其形,
不见鬼神其形,
但出珍宝,
只见他们拿出珍宝,
显其所堪价,
显示其价值,
商人依价取之。
商人依价取之。
诸国人闻其土乐,
各国人听说其国土安乐,
因此竞至,
因此竞相前往,
或有停住者,
有的便定居下来,
遂成大国。
于是成为大国。
晋义熙初,
晋义熙初,
始遣献玉像,
初次派人进献玉像,
经十载乃至。
经十年才到。
像高四尺二寸,
像高四尺二寸,
玉色洁润,
玉色光洁圆润,
形制殊特,
形体特殊,
殆非人工。
大抵非人工制成。
此像历晋、宋世在瓦官寺,
此像经晋、宋两代仍在瓦官寺,
寺先有征士戴安道手制佛像五躯,及顾长康维摩画图,
寺中先有征士戴安道手制佛像五躯和顾长康维摩画图,
世人谓为三绝。
世人合称为三绝。
至齐东昏,
至齐东昏侯时,
遂毁玉像,
便毁了玉像,
前截臂,
先截其臂,
次取身,
后取其身,
为嬖妾潘贵妃作钗钏。
为嬖妾潘贵妃作了钗钏。
宋元嘉六年、十二年,
宋元嘉六年(429),十二年(435),
其王刹利摩诃遣使贡献。
其王刹利摩诃派使者进贡。
大通元年,
大通元年(527),
后王伽叶伽罗诃梨邪使奉表曰“谨白大梁明主:
后王伽叶伽罗诃梨邪派使者上表说:“谨告大梁明主:
虽山海殊隔,
尽管山隔海阻,
而音信时通。
然而音信时有所通。
伏承皇帝道德高远,
伏承皇帝道德高尚明远,
覆载同于天地,
覆育包容有如天地,
明照齐乎日月,
光明彻照有如日月,
四海之表,
四海之内,
无有不从,
无有不从,
方国诸王,
万国诸王,
莫不奉献,
无不进贡,
以表慕义之诚。
以表达仰慕高义之诚心。
或泛海三年,
有的浮海三年,
陆行千日,
陆行千日,
畏威怀德,
畏服君之威仪,想望君王之仁德,
无远不至。
不惧路远也要赶来。
我先王以来,
我先王以来,
唯以修德为本,
惟以修德为本务,
不严而治。
不愿严刑酷法治世。
奉事正法道天下,
奉行释迦正法行道于天下,
欣人为善,
与人为善,
庆若己身,
如己身得福,
欲与大梁共弘三宝,
想与大梁一同弘扬佛法僧三宝,
以度难化。
以济度受苦受难之众生。
信还,
使者还,
伏听告敕。
敬听告敕之命。
今奉薄献,
今奉献薄礼,
愿垂纳受”
希望垂爱受纳。”东夷传序
东夷诸国列传
东夷之国,
东夷之国,
朝鲜为大,
朝鲜为大,
得箕子之化,
得箕子之教化,
其器物犹有礼乐云。
其器物仍有礼乐之余风。
魏时,
魏时,
朝鲜以东马韩、辰韩之属,
朝鲜以东马韩、辰韩之属,
世通中国。
世代与中国来往。
自晋过江,泛海东使,
自晋代渡江、渡海出使江东者,
有高句骊、百济,
有高句骊、百济,
而宋、齐间常通职贡。
而在宋齐时常通贡纳,
梁兴,
梁朝兴,
又有加焉。
更加殷勤。
扶桑国,
扶桑国,
在昔未闻也。
从前人所不知。
普通中,
普通年间,
有道人称自彼而至,
有道人自称从彼国而来,
其言元本尤悉,
其言论之始末尤为详细,
故并录焉。
所以一并收录。
高句骊国
高句骊者,
高句骊,
其先出自东明。
其先祖出自东明。
东明本北夷丱离王之子。
东明本为北夷..离王之子。
离王出行,
离王出行,
其侍儿于后任娠,
其侍女在后宫怀孕,
离王还,
离王回,
欲杀之。
想杀她。
侍儿曰“前见天上有气如大鸡子,
侍女说:“前不久见到天上有一团气像个大鸡蛋,
来降我,
降临于我身上,
因以有娠”王囚之,
因此有了身孕。”王囚禁了她,
后遂生男。
后来便生一男孩。
王置之豕牢,
国王将他放到猪圈中,
豕以口气嘘之,
猪以口中之气熏暖之,
不死,
得以不死,
王以为神,
王以为神灵,
乃听收养。
便听凭侍女收养。
长而善射,
长大后擅长射箭,
王忌其猛,
国王忌惮其凶猛,
复欲杀之,
又想杀他,
东明乃奔走,
东明便逃走了,
南至淹滞水,
往南到了淹滞水,
以弓击水,
以弓击水,
鱼鳖皆浮为桥,
鱼鳖均浮出水面搭桥,
东明乘之得渡,
东明因此得以渡过,
至夫馀而王焉。
到夫余而做了国王。
其后支别为句骊种也。
后来其后代成为高句骊种。
其国,
其国,
汉之玄菟郡也,
为汉之玄菟郡。
在辽东之东,
在辽东之东,
去辽东千里。
离辽东千里。
汉、魏世,
汉、魏之时,
南与朝鲜、秽貃,
南与朝鲜、秽豸白,
东与沃沮,
东与沃沮,
北与夫馀接。
北与夫余相接。
汉武帝元封四年,
汉武帝元封四年(前107),
灭朝鲜,
灭朝鲜,
置玄菟郡,
置玄菟郡,
以高句骊为县以属之。
以高句骊为县属之。
句骊地方可二千里,
高句骊国土方圆约二千里,
中有辽山,
中有辽山,
辽水所出。
辽水之所源出。
其王都于丸都之下,
其王建都于丸都之下,
多大山深谷,
大山深谷很多,
无原泽,
没有平原湖泽,
百姓依之以居,
百姓依山谷而居,
食涧水。
饮涧水。
虽土著,
尽管安土而居,
无良田,
但并无良田,
故其俗节食。
所以其俗节制饮食。
好治宫室,
好修治宫室。
于所居之左立大屋,
于住房之左建大屋,
祭鬼神,
祭鬼神,
又祠零星、社稷。
又祠祭零星、社稷。
人性凶急,
人的天性凶恶急躁,
喜寇抄。
喜欢抢掠。
其官,
其官职,
有相加、对卢、沛者、古邹加、主簿、优台、使者、皂衣、先人,
有相加、对卢、沛者、古邹加、主簿、优台、使者、皂衣、先人,
尊卑各有等级。
尊卑各有等级。
言语诸事,多与夫馀同,
语言各方面大多与夫余相同,
其性气、衣服有异。
而其性格气质及衣服有别。
本有五族,
本有五族,
有消奴部、绝奴部、顺奴部、酄部、桂娄部。
有消奴部、绝奴部、顺奴部、..奴部、桂娄部。
本消奴部为王,
本是消奴部为王,
微弱,
因为衰微变弱,
桂娄部代之。
桂娄部取而代之。
汉时赐衣帻、朝服、鼓吹,
汉时赐予衣帻、朝服、鼓吹,
常从玄菟郡受之。
一般从玄菟郡接受。
后稍骄,
后来渐渐自大起来,
不复诣郡,
不再到郡所,
但于东界筑小城以受之,
只是在东界筑小城接受,
至今犹名此城为帻沟娄。
至今仍称此城为帻沟娄。
“沟娄”者,
沟娄,
句骊名“城”也。
句骊语“城”也。
其置官,
其设官,
有对卢则不置沛者,
有对卢则不设沛者,
有沛者则不置对卢。
有沛者则不设对卢。
其俗喜歌儛,
其俗喜好唱歌跳舞,
国中邑落男女,
国中城乡男女,
每夜群聚歌戏。
每天夜里群聚一处歌舞嬉戏。
其人洁清自喜,
其人清洁自喜,
善藏酿,
善于酿造,
跪拜申一脚,
跪拜时伸直一脚,
行步皆走。
走路跟跑一样。
以十月祭天大会,
在十月行祭天大会,
名曰“东明”。
称之“东明”。
其公会衣服,
其公会时之服饰,
皆锦绣金银以自饰。
均以锦锈金银自我打扮。
大加、主簿头所著似帻而无后。
大加、主簿头上所戴似帻耐,
其小加著折风,
小加戴折风,
形如弁。
形如弁。
其国无牢狱,
国中无监牢,
有罪者,
对有罪之人,
则会诸加评议杀之,
会集诸位加官评议其罪杀之,
没入妻子。
将其妻子儿女没官。
其俗好淫,
当地风气好淫乱,
男女多相奔诱。
男女很多互相引诱私奔。
已嫁娶,
嫁娶之后,
便稍作送终之衣。
便慢慢开始制作送终之衣。
其死葬,
其死后入葬,
有椁无棺。
有椁无棺。
好厚葬,
好厚葬,
金银财币尽于送死。
金银财币都用于送葬。
积石为封,
累积石头为坟墓,
列植松柏。
周围种上松柏。
兄死妻嫂。
兄死后以嫂为妻。
其马皆小,
其马均体小,
便登山。
便于登山。
国人尚气力,
国人崇尚气力,
便弓矢刀矛。
擅长弓矢刀矛。
有铠甲,
有铠甲,
习战斗,
熟习战斗,
沃沮、东秽皆属焉。
沃沮、东秽均归附于它。
王莽初,
王莽初年,
发高骊兵以伐胡,
征发高句骊兵攻打胡人,
不欲行,
句骊人想不去,
强迫遣之,
被强迫派出,
皆亡出塞为寇盗。
于是都跑到塞外为贼盗。
州郡归咎于句骊侯驺,
州郡归罪于句骊侯驺,
严尤诱而斩之,
严尤将他诱至斩之,
王莽大悦,
王莽大喜,
更名高句骊为下句骊,
改高句骊之名为下句骊,
当此时为侯矣。
这时为侯爵。
光武八年,
光武八年(32),
高句骊王遣使朝贡,
高句骊王派使者朝贡,
始称王。
开始称王。
至殇、安之间,
到了殇帝、安帝年间,
其王名宫,
其王名为宫,
数寇辽东,
多次劫掠辽东,
玄菟太守蔡风讨之不能禁。
玄菟太守蔡风讨伐之,然而不能禁绝。
宫死,
宫死,
子伯固立。
子伯固继位。
顺、和之间,
顺帝、和帝年间,
复数犯辽东寇抄。
又多次侵犯辽东大肆劫掠。
灵帝建宁二年,
灵帝建宁二年(169),
玄菟太守耿临讨之,
玄菟太守耿临讨伐之,
斩首虏数百级,
斩首俘虏数百人,
伯固乃降属辽东。
伯固于是降属辽东。
公孙度之雄海东也,
公孙度称雄海东时,
伯固与之通好。
伯固与之通好。
伯固死,
伯固死,
子伊夷摸立。
子伊夷摸继立。
伊夷摸自伯固时已数寇辽东,
伊夷摸在伯固时已多次侵扰辽东,
又受亡胡五百馀户。
又接受流亡胡人五百余家。
建安中,
建安年间,
公孙康出军击之,
公孙康出兵攻打,
破其国,
破其国,
焚烧邑落,
焚烧城池村落,
降胡亦叛伊夷摸,
降胡也背叛了伊夷摸,
伊夷摸更作新国。
伊夷摸又建了新国。
其后伊夷摸复击玄菟,
后来伊夷摸又攻打玄菟,
玄菟与辽东合击,
玄菟与辽东联合出击,
大破之。
大败之。
伊夷摸死,
伊夷摸死,
子位宫立。
子位宫立。
位宫有勇力,便鞍马,
位宫有勇力,
善射猎。
擅长骑马和射猎。
魏景初二年,
魏景初二年(238),
遣太傅司马宣王率众讨公孙渊,
派太傅司马宣王率兵讨伐公孙渊,
位宫遣主簿、大加将兵千人助军。
位宫派主簿、大加统兵千人相助。
正始三年,
正始三年(242),
位宫寇西安,平。
位宫进犯西安平。
五年,
五年(244),
幽州刺史毌丘俭将万人出玄菟讨位宫,
幽州刺史毋丘俭统率万人从玄菟出发讨伐位宫,
位宫将步骑二万人逆军,
位宫率马步军二万人抵挡,
大战于沸流。
大战于沸流,
位宫败走,
位宫败逃,
俭军追至岘,
俭军追至岘,
悬车束马,
停车系马,
登丸都山,
登丸都山,
屠其所都,
屠其都城,
斩首虏万馀级。
斩首俘虏万余人,
位宫单将妻息远窜。
位宫独带妻子儿女远窜。
六年,
六年(245),
俭复讨之,
毋丘俭又讨伐之,
位宫轻将诸加奔沃沮,
位宫轻装率诸加逃奔沃沮,
俭使将军王颀追之,
俭派将军王颀追赶,
绝沃沮千馀里,
横穿沃沮千余里,
到肃慎南界,
到了肃慎南界,
刻石纪功。
刻石纪功,
又到丸都山,
又到丸都山,
铭不耐城而还。
在不耐城刻铭而回。
其后,
此后,
复通中夏。
又与中原相通。
晋永嘉乱,
晋永嘉之乱,
鲜卑慕容廆据昌黎大棘城,
鲜卑慕容蝅据有昌黎大棘城,
元帝授平州刺史。
元帝授之平州刺史。
句骊王乙弗利频寇辽东,
句骊王乙弗利频频侵犯辽东,
廆不能制。
蝅不能给以制裁。
弗利死,
弗利死,
子钊代立。
子钊代立。
康帝建元元年,
康帝建元元年(343),
慕容廆子晃率兵伐之,
慕容蝅子慕容晃率兵讨伐之,
钊与战,
钊与之战,
大败,
大败,
单马奔走。
单骑逃走。
晃乘胜追至丸都,
慕容晃乘胜追至丸都,
焚其宫室,
焚其宫室,
掠男子五万馀口以归。
掳掠男子五万余口而回。
孝武太元十年,
孝武帝太元十年(385),
句骊攻辽东、玄菟郡,
句骊进攻辽东、玄菟郡,
后燕慕容垂遣弟农伐句骊,
后燕慕容垂遣其弟慕容农讨伐句骊,
复二郡。
恢复二郡。
垂死,
垂死,
子宝立,
子慕容宝立,
以句骊王安为平州牧,
以句骊王安为平州刺史,
封辽东、带方二国王。
封辽东、带方二国王。
安始置长史、司马、参军官,
安开始设置长史、司马、参军官,
后略有辽东郡。
后攻占了辽东郡。
至孙高琏,
至孙高琏,
晋安帝义熙中,
在晋安帝义熙年间,
始奉表通贡职,
初次上表通贡纳,
历宋、齐并授爵位,
经宋、齐二朝均授予爵位,
年百馀岁死。
年百余岁死。
子云,
子云,
齐隆昌中,
齐隆昌年间,
以为使持节、散骑常侍、都督营、平二州、征东大将军、乐浪公。
以之为使持节、散骑常侍、都督营平二州、征东大将军、乐浪公。
高祖即位,
高祖即位,
进云车骑大将军。
进云为车骑大将军。
天监七年,
天监七年(508),
诏曰“高骊王乐浪郡公云,
诏曰:“高骊王乐浪郡公云,
乃诚款著,
诚心可鉴,
贡驿相寻,
接连前来进贡,
宜隆秩命,
当高升其职位俸禄,
式弘朝典。
以弘大朝廷礼制。
可抚东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
可为抚东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
持节、常侍、都督、王并如故”十一年、十五年,
持节、常侍、都督、王均如故。”十一年(512),十五年(516),
累遣使贡献。
屡次遣使进贡。
十七年,
十七年(518),
云死,
云死,
子安立。
子安继立。
普通元年,
普通元年(520),
诏安纂袭封爵,
诏以安袭封父爵,
持节、督营、平二州诸军事、宁东将军。
为持节、都督营平二州诸军事、宁东将军。
七年,
七年(526),
安卒,
安卒,
子延立,
子延继位,
遣使贡献,
遣使者进贡,
诏以延袭爵。
诏以延承袭爵位。
中大通四年、六年,
中大通四年(532),六年(534),
大同元年、七年,
大同元年(535),七年(541),
累奉表献方物。
屡次上表献土产。
太清二年,
太清二年(548),
延卒,
延卒,
诏以其子袭延爵位。
诏以其子袭延之爵位。
百济国
百济者,
百济,
其先东夷有三韩国,
先前东夷有三个韩国:
一曰马韩,
一曰马韩,
二曰辰韩,
二曰辰韩,
三曰弁韩。
三曰弁韩。
弁韩、辰韩各十二国,
弁韩、辰韩各十二国,
马韩有五十四国。
马韩有五十四国。
大国万馀家,
大国万余家,
小国数千家,
小国数千家,
总十馀万户,
总共有十万余户,
百济即其一也。
百济即为其中之一。
后渐强大,
后逐渐强大,
兼诸小国。
兼并各小国。
其国本与句骊在辽东之东,
其国本来与句骊同在辽东之东,
晋世句骊既略有辽东,
晋代时句骊既已掠占有辽东,
百济亦据有辽西、晋平二郡地矣,
百济也占据了辽西、晋平二郡之地,
自置百济郡。
自行设置了百济郡。
晋太元中,王须。
晋太元年间王须,
义熙中,王余映。
义熙年间王余映,
宋元嘉中,王余毗。
宋元嘉年间王余毗,
并遣献生口。
均派人来献奴隶。
余毗死,
余毗死,
立子庆。
立子庆。
庆死,
庆死,
子牟都立。
子牟都继位。
都死,
都死,
立子牟太。
立子牟太。
齐永明中,
齐永明年间,
除太都督百济诸军事、镇东大将军、百济王。
除牟太为都督百济诸军事、镇东大将军、百济王。
天监元年,
天监元年(502),
进太号征东将军。
晋号为征东将军。
寻为高句骊所破,
不久为高句骊所败,
衰弱者累年,
连年衰弱,
迁居南韩地。
迁居于南韩之地。
普通二年,
普通二年(521),
王余隆始复遣使奉表,
王余隆又开始遣使上表,
称“累破句骊,
自称“累破句骊,
今始与通好”,
今始与通好”。
而百济更为强国。
于是百济又成了强国。
其年,
这一年,
高祖诏曰“行都督百济诸军事、镇东大将军、百济王余隆,
高祖诏曰:“行都督百济诸军事、镇东大将军百济王余隆,
守藩海外,
屏守海外,
远修贡职,
远修贡纳,
乃诚款到,
诚心归附,
朕有嘉焉。
朕十分赞赏。
宜率旧章,
当按照旧制,
授兹荣命。
授予官职。
可使持节、都督百济诸军事、宁东大将军、百济王”五年,
可为使持节、都督百济诸军事、宁东大将军、百济王。”五年(524),
隆死,
余隆死,
诏复以其子明为持节、督百济诸军事、绥东将军、百济王。
诏又以其子明为持节、督百济诸军事、绥东将军、百济王。
号所治城曰固麻,
称其王都曰固麻,
谓邑曰檐鲁,
称邑为檐鲁,
如中国之言郡县也。
正如中国之称郡县。
其国有二十二檐鲁,
其国有二十二檐鲁,
皆以子弟宗族分据之。
均以子弟宗族分别据守之。
其人形长,
其人体长,
衣服净洁。
衣服洁净。
其国近倭,
其国邻近倭国,
颇有文身者。
很有一些纹身之人。
今言语服章略与高骊同,
现在其言语、服饰纹样与高骊差不多,
行不张拱、拜不申足则异。
只有行路时不打拱、行拜礼时不伸足这两点不同。
呼帽曰冠,
称帽为冠,
襦曰复衫,
上衣为复衫,
袴曰裈。
裤子为衤军。
其言参诸夏,
其言语参合华夏,
亦秦、韩之遗俗云。
也是秦韩之遗俗。
中大通六年、大同七年,
中大通六年(534),大同七年(541),
累遣使献方物。
多次派使者献土产;
并请《涅盘》等经义、《毛诗》博士,
并求赠《涅..》等经义,《毛诗》博士,
并工匠、画师等,
及工匠、画师等,
敕并给之。
敕令均给之。
太清三年,
太清三年(549),
不知京师寇贼,
不知京师为贼寇所据,
犹遣使贡献。
仍派使者进贡;
既至,
到京以后,
见城阙荒毁,
见到宫城荒芜毁坏,
并号恸涕泣。
均痛哭流涕。
侯景怒,
侯景大怒,
囚执之,
拘囚了他们,
及景平,
待到景乱平,
方得还国。
才得以回国。
新罗国
新罗者,
新罗,
其先本辰韩种也。
其先祖本为辰韩族。
辰韩亦曰秦韩,
辰韩也叫秦韩,
相去万里,
相隔万里,
传言秦世亡人避役来适马韩,
传说秦时流亡之人逃避服役来到马韩,
马韩亦割其东界居之,
马韩割出其东边之地让他们留居,
以秦人,
因是秦人,
故名之曰秦韩。
故称之为秦韩。
其言语名物有似中国人,
其言语称呼与中国人相似,
名国为邦,
称国为邦,
弓为弧,
弓为弧,
贼为寇,
贼为寇,
行酒为行觞。
行酒为行觞。
相呼皆为徒,
相呼均为徒,
不与马韩同。
这与马韩不同。
又辰韩王常用马韩人作之,
又辰韩王常以马韩人来作,
世相系,
世代接续,
辰韩不得自立为王,
辰韩人不得自立为王,
明其流移之人故也。
表明其为流移之人,
恒为马韩所制。
总是为马韩所挟制。
辰韩始有六国,
辰韩初有六国,
稍分为十二,
渐渐分为十二国,
新罗则其一也。
新罗则是其中之一。
其国在百济东南五千馀里。
其国在百济东南五千余里。
其地东滨大海,
其地东临大海,
南北与句骊、百济接。
南北与句骊、百济接壤。
魏时曰新卢,
魏时叫新卢,
宋时曰新罗,
宋时叫亲罗,
或曰斯罗。
或称斯罗。
其国小,
其国小,
不能自通使聘。
不能自行遣使通问。
普通二年,
普通二年(521),
王募名秦,
王姓募名秦,
始使使随百济奉献方物。
初次派使者随百济进献土产。
其俗呼城曰健牟罗,
其俗称城为健牟罗,
其邑在内曰啄评,
其邑在内者称啄评,
在外曰邑勒,
在外者称邑勒,
亦中国之言郡县也。
也相当于中国的郡与县。
国有六啄评,
国中有六啄评,
五十二邑勒。
五十二邑勒。
土地肥美,
土地肥美,
宜植五谷。
适于种植五谷。
多桑麻,
多产桑麻,
作缣布。
用作缣布。
服牛乘马,
役使牛马。
男女有别。
男女有别。
其官名,
其官名,
有子贲旱支、齐旱支、谒旱支、壹告支、奇贝旱支。
有子贲旱支、齐旱支、谒旱支、壹告支、奇贝旱支。
其冠曰遗子礼,
其帽子称为遗子礼,
襦曰尉解,
上衣称为尉解,
裤曰柯半,
裤子为柯半,
靴曰洗。
靴子称为洗。
其拜及行与高骊相类。
其行拜礼及行步则与高句骊相似。
无文字,
无文字,
刻木为信。
刻木以为书信。
语言待百济而后通焉。
语言依靠百济转译而后才得相通。
倭国
倭者,
倭国,
自云太伯之后,
自称是太伯之后。
俗皆文身。
土俗均纹身。
去带方万二千馀里,
距带方一万二千余里,
大抵在会稽之东,
大约在会稽之东,
相去绝远。
相隔极其辽远。
从带方至倭,
从带方到倭,
循海水行,
顺海水航行,
历韩国,
经韩国,
乍东乍南,
忽东忽南,
七千馀里始度一海。
经过七千余里才得跨越一海。
海阔千馀里,
海阔千余里,
名瀚海,
名瀚海,
至一支国。
至一支国,
又度一海千馀里,
又穿越一海千余里,
名未卢国。
名未卢国。
又东南陆行五百里,
又往东南陆行五百里,
至伊都国。
至伊都国。
又东南行百里,
又往东南行百里,
至奴国。
至奴国。
又东行百里,
又往东行百里,
至不弥国。
至不弥国。
又南水行二十日,
又往南行水路二十里,
至投马国。
至投马国。
又南水行十日,
又往南行水路十日,
陆行一月日,
行陆路一月,
至祁马台国,
至邪马台国,
即倭王所居。
此即倭王所居。
其官有伊支马,
其官有伊支马,
次曰弥马获支,
其次为弥马获支,
次曰奴往鞮。
次为奴往..。
民种禾稻纻麻,
百姓种植禾稻纟宁麻,
蚕桑织绩。
养桑蚕织丝。
有姜、桂、橘、椒、苏,
有姜、桂、橘、椒、苏。
出黑雉、真珠、青玉。
出产黑雉、真珠、青玉。
有兽如牛,
有兽如牛,
名山鼠。
名为山鼠,
又有大蛇吞此兽。
又有大蛇能吞此兽。
蛇皮坚不可斫,
蛇皮坚韧不可砍断,
其上有孔,
其上有孔,
乍开乍闭,
时开时闭,
时或有光,
有时还有光,
射之中,
射中此孔,
蛇则死矣。
蛇就会死去。
物产略与儋耳、朱崖同。
物产大致与儋耳、朱崖相同。
地温暖,
其地温暖,
风俗不淫。
风气不好淫。
男女皆露紒。
男女均露出结发。
富贵者以锦绣杂采为帽,
富贵之人以锦绣杂彩为帽,
似中国胡公头。
好似中国的胡公头。
食饮用笾豆。
饮食使用笾豆。
其死,
死后,
有棺无椁,
有棺无椁,
封土作冢。
封土作坟。
人性皆嗜酒。
人生性好饮酒。
俗不知正岁,
其俗不知历法,
多寿考,
多长寿之人,
多至八九十,
多有活到八九十的,
或至百岁。
有的活到一百岁。
其俗女多男少,
其俗女多男少,
贵者至四五妻,
贵胄之家甚至有四五妻,
贱者犹两三妻。
低贱之人仍有两三妻。
妇人无淫妒。
妇人没有淫、妒的。
无盗窃,
没有盗窃,
少诤讼。
很少争斗诉讼。
若犯法,
如果犯法,
轻者没其妻子,
轻则将其妻子儿女没官,
重则灭其宗族。
重则灭其宗族。
汉灵帝光和中,
汉灵帝光和年间,
倭国乱,
倭国内乱,
相攻伐历年,
互相攻伐多年,
乃共立一女子卑弥呼为王。
于是共立一女子卑弥呼为王。
弥呼无夫婿,
弥呼无夫,
挟鬼道,
挟有鬼道之术,
能惑众,
能迷惑众人,
故国人立之。
所以国人立之。
有男弟佐治国。
其弟辅佐她治国,
自为王,
自称为王,
少有见者,
很少有人见到,
以婢千人自侍,
以婢女千人为侍,
唯使一男子出入传教令。
然而只让一个男子进出传达教令。
所处宫室,
所处之宫室,
常有兵守卫。
常有兵把守。
至魏景初三年,
至魏景初三年(239),
公孙渊诛后,
公孙渊被诛后,
卑弥呼始遣使朝贡,
卑弥呼才遣使者朝贡,
魏以为亲魏王,
魏以之为亲魏王,
假金印紫绶。
假以金印紫绶。
正始中,
正始年间,
卑弥呼死,
卑弥呼死,
更立男王,
又立男王,
国中不服,
国中不服,
更相诛杀,
又相诛杀,
复立卑弥呼宗女台与为王。
再立卑弥呼宗族之女台与为王。
其后复立男王,
此后又立男王,
并受中国爵命。
均受中国封爵及授职。
晋安帝时,
晋安帝时,
有倭王赞。
有倭王赞。
赞死,
赞死,
立弟弥。
立弟弥。
弥死,
弥死,
立子济。
立子济。
济死,
济死,
立子兴。
立子兴。
兴死,
兴死,
立弟武。
立弟武。
齐建元中,
齐建元年间,
除武持节、督倭、新罗、任那、伽罗、秦韩、慕韩六国诸军事、镇东大将军。
除为持节、督倭新罗任那伽罗秦韩慕韩六国诸军事、镇东大将军。
高祖即位,
高祖即位,
进武号征东将军。
晋号为征东大将军。
其南有侏儒国,
其南有侏儒国,
人长三四尺。
人长三四尺。
又南黑齿国、裸国,
再往南为黑齿国、裸国,
去倭四千馀里,
离倭国四千余里,
船行可一年至。
航行约一年才到。
又西南万里有海人,
再往西南万里有海人,
身黑眼白,
身黑眼白,
裸而丑。
裸身且丑。
其肉美,
其肉味美,
行者或射而食之。
出行之人有的射而食之。
文身国
文身国,
文身国,
在倭国东北七千馀里。
在倭国东北七千余里。
人体有文如兽,
人体有纹如兽,
其额上有三文,
其额上有三纹,
文直者贵,
纹直者贵,
文小者贱。
纹小者贱。
土俗欢乐,
当地风俗欢乐,
物丰而贱,
物产丰富而价贱,
行客不赍粮。
行客不必带粮食。
有屋宇,
有屋宇,
无城郭。
无城郭。
其王所居,
其王所居,
饰以金银珍丽。
以金银及珍贵美物加以装饰。
绕屋为堑,
绕屋挖有壕沟,
广一丈,
宽一丈,
实以水银,
以水银填之,
雨则流于水银之上。
下雨则流于水银之上。
市用珍宝。
用珍宝进行交易。
犯轻罪者则鞭杖。
犯轻罪者受鞭杖,
犯死罪则置猛兽食之,
犯死罪则置于猛兽之中使食之,
有枉则猛兽避而不食,
有冤情则猛兽避而不食,
经宿则赦之。
经一夜之后不死便赦免之。
大汉国
大汉国,
大汉国,
在文身国东五千馀里。
在文身国以东五千余里。
无兵戈,
没有兵戈武器,
不攻战。
没有战争。
风俗并与文身国同而言语异。
风俗均与文身国相同,然而语言相异。
扶桑国
扶桑国者,
扶桑国,
齐永元元年,
在齐永元元年(499),
其国有沙门慧深来至荆州,
其国有沙门慧深来到荆州,
说云“扶桑在大汉国东二万馀里,
说:“扶桑在大汉国以东二万余里,
地在中国之东,
地在中国之东,
其土多扶桑木,
其国土上多扶桑树,
故以为名”扶桑叶似桐,
因而以此为名。扶桑叶似桐,
而初生如笋,
而初生时如笋,
国人食之,
国人食用之,
实如梨而赤,
其果实如梨而红,
绩其皮为布以为衣,
织其皮为布以为衣,
亦以为绵。
也可以之为丝帛。
作板屋,
作板屋。
无城郭。
无城郭。
有文字,
有文字,
以扶桑皮为纸。
以扶桑皮为纸。
无兵甲,
无兵甲武器,
不攻战。
互不攻战。
其国法,
其国法,
有南北狱。
有南北两狱,
若犯轻者入南狱,
犯罪轻者入南狱,
重罪者入北狱。
重者入北狱。
有赦则赦南狱,
有赦事则赦南狱,
不赦北狱。
不赦北狱。
在北狱者,
在北狱者,
男女相配,
男女互为婚配,
生男八岁为奴,
所生男孩八岁为奴,
生女九岁为婢。
所生女儿九岁为婢。
犯罪之身,
犯罪之人,
至死不出。
至死不得出狱。
贵人有罪,
贵人有罪,
国乃大会,
国家乃召开大会,
坐罪人于坑,
让罪人坐于坊中,
对之宴饮,
对着他宴饮,
分诀若死别焉。
分别与他诀别就好像死别一般。
以灰绕之,
以灰绕之,
其一重则一身屏退,
如是一重则将其人斥退不复为贵人,
二重则及子孙,
二重则斥退及子孙,
三重则及七世。
三重则斥退及七代。
名国王为乙祁。
称国王为乙祁;
贵人第一者为大对卢,
贵人第一者为大对卢,
第二者为小对卢,
第二者为小对卢,
第三者为纳咄沙。
第三者为纳咄沙。
国王行有鼓角导从。
国王出行则有鼓角导引开道。
其衣色随年改易,
其衣服颜色随着年份改换,
甲乙年青,
甲乙年用青,
丙丁年赤,
丙丁年用赤,
戊己年黄,
戊己年用黄,
庚辛年白,
庚辛年用白,
壬癸年黑。
壬癸年用黑。
有牛角甚长,
有牛角特别长,
以角载物,
以角载物,
至胜二十斛。
可以载二十斛。
车有马车、牛车、鹿车。
车有马车、牛车、鹿车。
国人养鹿,
国人养鹿,
如中国畜牛,
好比中国人养牛一般常见,
以乳为酪。
炼鹿乳为酪。
有桑梨,
有桑梨,
经年不坏。
经一年仍不坏。
多蒲桃。
多蒲桃。
其地无铁有铜,
其地无铁有铜,
不贵金银。
不以金银为贵。
市无租估。
做买卖不缴赋税及估税。
其婚姻,
其婚姻,
婿往女家门外作屋,
婿往女家门外作屋,
晨夕洒扫,
早晚洒扫,
经年而女不悦,
经一年如果女子不喜欢,
即驱之,
便赶走,
相悦乃成婚。
喜欢便成婚。
婚礼大抵与中国同。
婚礼大致与中国同。
亲丧,
逢父母丧,
七日不食。
七日不食;
祖父母丧,
祖父母丧,
五日不食。
五日不食;
兄弟伯叔姑姊妹,
兄弟伯叔姑姊丧,
三日不食。
三日不食。
设灵为神像,
设灵为神像,
朝夕拜奠,
早晚拜祭,
不制缞绖。
不作丧服。
嗣王立,
后王继位,
三年不视国事。
三年不理国事。
其俗旧无佛法,
其俗先前无佛法,
宋大明二年,
宋大明二年(458),
罽宾国尝有比丘五人游行至其国,
鋥宾国曾有比丘五人游历至其国,
流通佛法、经像,
带去佛法、经像,
教令出家,
教导人们出家,
风俗遂改。
风气便改了。”
慧深又云“扶桑东千馀里有女国,
慧深又说:“扶桑东千里有女国,
容貌端正,
容貌端庄,
色甚洁白,
皮肤洁白,
身体有毛,
身体有毛,
发长委地。
头发长,拖曳于地。
至二、三月,
到二、三月,
竞入水则任娠,
争相入水则怀孕,
六七月产子。
到六、七月,便生下孩子。
女人胸前无乳,
女人胸前无乳,
项后生毛,
脖子后面生毛,
根白,
根白,
毛中有汁,
毛中有汁,
以乳子,
以此喂养孩子,
一百日能行,
一百天便能走路,
三四年则成人矣。
三四年就成了大人。
见人惊避,
见了人惊慌躲避,
偏畏丈夫。
特别怕丈夫。
食咸草如禽兽。
食咸草,如禽兽。
咸草叶似邪蒿,
咸草叶如邪蒿,
而气香味咸”天监六年,
而气香味咸。”天监六年(507),
有晋安人渡海,
有晋安人渡海,
为风所飘至一岛,
为风所飘至一岛,
登岸,
登岸,
有人居止。
有人居住。
女则如中国,
女子则如中国人,
而言语不可晓。
然而言语不知其意;
男则人身而狗头,
男子则人身而狗头,
其声如吠。
其声音如犬吠一般。
其食有小豆,
其食物有小豆。
其衣如布。
其衣如布。
筑土为墙,
筑土为墙,
其形圆,
其形圆,
其户如窦云。
其门就像一个洞。西北诸戎传序
西北诸戎列传
西北诸戎,
西北诸戎,
汉世张骞始发西域之迹,
汉代张骞开通西域,
甘英遂临西海,
甘英竟至于到了西海,
或遣侍子,
有的派遣侍子入朝陪侍天子,
或奉贡献,
有的进贡,
于时虽穷兵极武,
当时虽穷兵黩武,
仅而克捷,
仅能战胜,
比之前代,
比起前代,
其略远矣。
差得远了。
魏时三方鼎趶,
魏时三方鼎立,
日事干戈,
每日战争不止,
晋氏平吴以后,
晋国平吴以后,
少获宁息,
稍得安宁,
徒置戊己之官,
只是设立戊己校尉掌管西域之屯田,
诸国亦未宾从也。
各国也没有归顺。
继以中原丧乱,
接下去中原战乱,
胡人递起,
胡人接连而起,
西域与江东隔碍,
西域与江东隔断,
重译不交。
互相不派传译之使者。
吕光之涉龟兹,
吕光之涉足龟兹,
亦获蛮夷之伐蛮夷,
也正如以弯夷伐蛮夷,
非中国之意也。
并非中国之胸怀。
自是诸国分并,
从此各国互相兼并,
胜负强弱,
胜负强弱,
难得详载。
难以详载。
明珠翠羽,虽仞于后宫。
明珠翠羽各种宝贝尽管充斥后宫,
蒲梢龙文,希入于外署。
蒲梢龙文种种名马很少纳于外国。
有梁受命,
有梁立国之后,
其奉正朔而朝阙庭者,
遵奉其历法年号。前来朝拜者,
则仇池、宕昌、高昌、邓至、河南、龟兹、于阗、滑诸国焉。
则有仇池、宕昌、高昌、邓至、河南、龟兹、于阗、滑诸国。
今缀其风俗,
今摘录其风土人情,
为《西北戎传》云。
以作《西北戎传》。
河南国
河南王者,
河南王,
其先出自鲜卑慕容氏。
其先祖出自鲜卑慕容氏。
初,
当初,
慕容奕洛干有二子,
慕容奕洛干有二子,
庶长曰吐谷浑,
庶出长子曰吐谷浑,
嫡曰廆。
嫡子曰蝅。
洛干卒,
洛干卒,
廆嗣位,
蝅继位,
吐谷浑避之西徙。
吐谷浑避之而西迁。
廆追留之,
蝅追赶挽留之,
而牛马皆西走,
然而牛马均已西奔,
不肯还,
不肯回迁,
因遂徙上陇,
于是便西上陇地,
度枹罕,
穿越桴罕,
出凉州西南,
出凉州西南,
至赤水而居之。
到了赤水便定居下来。
其地则张掖之南,
其地在张掖之南,
陇西之西,
陇西之西,
在河之南,
在黄河之南,
故以为号。
于是以之为号。
其界东至垒川,
其国界东至叠川,
西邻于阗,
西邻于阗,
北接高昌,
北接高昌,
东北通秦岭,
东北通秦岭,
方千馀里,
方圆千余里,
盖古之流沙地焉。
大抵是古之流沙地。
乏草木,少水潦,
缺少草木和水洼地,
四时恒有冰雪,
四季常有冰雪,
唯六七月雨雹甚盛。
只有六、七月多降冰雹。
若晴则风飘沙砾,
如果晴天则风卷沙砾,
常蔽光景。
常遮蔽天日。
其地有麦无谷。
其地有麦无谷。
有青海方数百里,
有青海,方圆数百里,
放牝马其侧,
放牧牝马于湖边,
辄生驹,
则生马驹,
土人谓之龙种,
当地人称之龙种,
故其国多善马。
所以其国多良马。
有屋宇,
有屋宇,
杂以百子帐,
杂有百子帐,
即穹庐也。
即穹庐。
著小袖袍、小口袴、大头长裙帽。
穿小袖袍,小口裤,大头长裙帽。
女子披发为辫。
女子披发为辫。
其后吐谷浑孙叶延,
此后吐谷浑之孙吐延,
颇识书记,
颇知文字书籍,
自谓“曾祖奕洛干始封昌黎公,
自思曾祖奕洛干初封为昌黎公,
吾盖公孙之子也”。
我大概是公孙之子,
礼以王父字为国氏,
按礼应以祖父之字为国姓,
因姓吐谷浑,
于是便姓了吐谷浑,
亦为国号。
并以之为国号。
至其末孙阿豺,
到了其后代孙阿豺,
始受中国官爵。
开始接受中国官爵。
弟子慕延,
其弟之子慕延,
宋元嘉末又自号河南王。
在宋元嘉末又自号河南王。
慕延死,
慕延死,
从弟拾寅立,
从弟拾寅继立,
乃用书契,
于是使用文字,
起城池,
修造城池,
筑宫殿,
建筑宫殿,
其小王并立宅。
其年轻为王者均建宅。
国中有佛法。
国中有佛法。
拾寅死,
拾寅死,
子度易侯立。
子度易侯立。
易侯死,
易侯死,
子休留代立。
子休留代继立。
齐永明中,
齐永明年间,
以代为使持节、都督西秦、河、沙三州、镇西将军、护羌校尉、西秦、河二州刺史。
以休留代为使持节、都督西秦河沙三州、镇西将军、护羌校尉、西秦河二州刺史。
梁兴,
梁兴,
进代为征西将军。
晋升休留代为征西将军。
代死,
代死,
子伏连筹袭爵位。
子伏连筹承袭爵位。
天监十三年,
天监十三年(514),
遣使献金装马脑钟二口,
派使者献金装与脑钟二口,
又表于益州立九层佛寺,
又上表于益州建九层佛寺,
诏许焉。
诏许之。
十五年,
十五年(516),
又遣使献赤舞龙驹及方物。
又派使者献赤舞龙驹及土产。
其使或岁再三至,
其使者有时一年来二三次,
或再岁一至。
有时两年来一次。
其地与益州邻,
其地与益州相邻,
常通商贾,
常互通商贾,
民慕其利,
民羡慕其地利,
多往从之,
多有前往附之者,
教其书记,
教其人学文字,
为之辞译,
为他们作翻译,
稍桀黠矣。
渐渐地当地人变得凶悍狡黠了。
普通元年,
普通元年(520),
又奉献方物。
又进献土产。
筹死,
筹死,
子呵罗真立。
子呵罗真立。
大通三年,
大通三年(529),
诏以为宁西将军、护羌校尉、西秦、河二州刺史。
诏任为宁西将军、护羌校尉、西秦河二州刺史。
真死,
真死,
子佛辅袭爵位,
子佛辅承袭爵位,
其世子又遣使献白龙驹于皇太子。
其世子又派使者献白龙驹于皇太子。
高昌国
高昌国,
高昌国,
阚氏为主,
阚氏为国主,
其后为河西王沮渠茂虔弟无讳袭破之,
后来为河西王沮渠茂虔之弟无讳攻破,
其王阚爽奔于芮芮。
其王阚爽逃奔芮芮。
无讳据之称王,
无讳据其国土称王,
一世而灭。
一世而亡。
国人又立麹氏为王,
国人又立麴氏为王,
名嘉,
名嘉,
元魏授车骑将军、司空公、都督秦州诸军事、秦州刺史、金城郡开国公。
元魏授之车骑将军、司空公、都督秦州诸军事、秦州刺史、金城郡开国公。
在位二十四年卒,
在位二十四年而卒,
谥曰昭武王。
谥曰昭武王。
子子坚,
子子坚,
使持节、骠骑大将军、散骑常侍、都督瓜州诸军事、瓜州刺史、河西郡开国公、仪同三司、高昌王嗣位。
以使持节、骠骑大将军、散骑常侍、都诸瓜州诸军事、瓜州刺史、河西郡开国公、仪同三司高昌王继位。
其国盖车师之故地也。
其国大抵是车师之旧地。
南接河南,
南接河南,
东连敦煌,
东连敦煌,
西次龟兹,
西为龟兹,
北邻敕勒。
北邻敕勒。
置四十六镇,
置四十六镇,
交河、田地、高宁、临川、横截、柳婆、洿林、新兴、由宁、始昌、笃进、白力等,
交河、田地、高宁、临川、横截、柳婆、氵夸林、新兴、由宁、始昌、笃进、白力等,
皆其镇名。
均为其镇名。
官有四镇将军及杂号将军、长史、司马、门下校郎、中兵校郎、通事舍人、通事令史、谘议、校尉、主簿。
官有四镇将军及杂号将军、长史、司马、门下校郎、中兵校郎、通事舍人、通事令史、咨议、校尉、主簿。
国人言语与中国略同。
国人言语与中国基本相同。
有《五经》、历代史、诸子集。
有五经、历代史、诸子集。
面貌类高骊,
面貌类似于高骊人。
辫发垂之于背,
辫发垂于背后,
著长身小袖袍、缦裆袴。
穿长身小袖袍、缦裆裤。
女子头发辫而不垂,
女子头发辫而不垂,
著锦缬缨珞环钏。
穿戴锦缬缨珞环钏。
姻有六礼。
结姻有六礼。
其地高燥,
其地势高而干燥,
筑土为城,
筑土为城,
架木为屋,
架木为屋,
土覆其上。
以土覆盖其上。
寒暑与益州相似。
寒暑状况与益州相似。
备植九谷,
广泛种植谷物,
人多啖麨及羊牛肉。
人们多吃麦及羊肉、牛肉。
出良马、蒲陶酒、石盐。
出产良马、葡萄酒、石盐。
多草木,
多草木,
草实如茧,
草之果实如玺,
茧中丝如细纑,
玺中丝如细纟卢,
名为白叠子,
名为白叠子。
国人多取织以为布。
国人多取之织以为布。
布甚软白,
布十分软白,
交市用焉。
在市上交易时用之。
有朝乌者,
有朝乌鸟,
旦旦集王殿前,
每天晚上丛集王殿前,
为行列,
自成行列,
不畏人,
不怕人,
日出然后散去。
日出然后散去。
大同中,
大同年间,
子坚遣使献鸣盐枕、蒲陶、良马、氍毹等物。
子坚派使者献鸣盐枕、葡萄、良马、氍毹等物。
滑国
滑国者,
滑国,
车师之别种也。
车师之旁支。
汉永建元年,
汉永建元年(126),
八滑从班勇击北虏有功,
八滑跟从班勇攻击北虏有功,
勇上八滑为后部亲汉侯。
勇表上八滑为后部亲汉侯。
自魏、晋以来,
自魏晋以来,
不通中国。
不与中国通问。
至天监十五年,
至天监十五年(516),
其王厌带夷栗陁始遣使献方物。
其王厌带夷栗..开始派使者献土产。
普通元年,
普通元年(520),
又遣使献黄师子、白貂裘、波斯锦等物。
又遣使者献黄狮子、白貂裘、波斯锦等物。
七年,
七年(526),
又奉表贡献。
又上表进贡。
元魏之居桑乾也,
元魏居桑干时,
滑犹为小国,
滑仍为小国,
属芮芮。
隶属芮芮。
后稍强大,
后渐渐强大,
征其旁国波斯、盘盘、罽宾、焉耆、龟兹、疏勒、姑墨、于阗、句盘等国,
征服周边国波斯、盘盘、..宾、焉耆、龟兹、疏勒、姑墨、于阗、句盘等国,
开地千馀里。
拓地千余里。
土地温暖,
土地温暖,
多山川树木,
多山川树木,
有五谷。
有五谷。
国人以麨及羊肉为粮。
国人以麦及羊肉为粮。
其兽有师子、两脚骆驼,
其兽有狮子,两脚骆驼,
野驴有角。
野驴有角。
人皆善射,
国人均善射,
著小袖长身袍,
穿小袖长身袍,
用金玉为带。
以金玉为腰带。
女人被裘,
女人穿裘服,
头上刻木为角,
头上刻木为角,
长六尺,
长六尺,
以金银饰之。
以金银加以装饰。
少女子,
女子较少,
兄弟共妻。
兄弟共一妻。
无城郭,
无城郭,
毡屋为居,
以毡屋为居,
东向开户。
门朝东开。
其王坐金床,
其王坐于金床上,
随太岁转,
随太岁星转变坐向,
与妻并坐接客。
与妻并坐接待客人。
无文字,
无文字,
以木为契。
以刻木为凭证。
与旁国通,
与邻国交往,
则使旁国胡为胡书,
便让邻国的胡人写胡文,
羊皮为纸。
以羊皮为纸。
无职官。
无官职。
事天神、火神,
信奉天神、火神,
每日则出户祀神而后食。
每天先出门祭神然后吃饭。
其跪一拜而止。
其下跪只拜一次。
葬以木为椁。
下葬以木为外棺。
父母死,
父母死,
其子截一耳,
其子割去一耳,
葬讫即吉。
葬完可获吉利。
其言语待河南人译然后通。
其言语要通过河南国人翻译然后才能与中国沟通。
周古柯国,
周古柯国
周古柯国,
滑旁小国也。
滑国周边之小国。
普通元年,
普通元年(520),
使使随滑来献方物。
派使者随滑使前来献土产。
呵跋檀国,
呵跋檀国,
亦滑旁小国也。
也是滑国之周边小国。
凡滑旁之国,
所有滑国之周边国,
衣服容貌皆与滑同。
衣服容貌均与滑国相同。
普通元年,
普通元年(520),
使使随滑使来献方物。
派使者随滑国使者前来献土产。
胡蜜丹国,
胡蜜丹国,
亦滑旁小国也。
也是滑国周边小国。
普通元年,
普通元年(520),
使使随滑使来献方物。
派使者随滑使前来献土产。
白题国,
白题国,
王姓支名史稽毅,
王姓支名史稽毅,
其先盖匈奴之别种胡也。
其先祖大抵为匈奴之别种胡人。
汉灌婴与匈奴战,
汉灌婴与匈奴作战,
斩白题骑一人。
斩白题骑兵一人。
今在滑国东,
今在滑国之东。
去滑六日行,
离滑国六天路程,
西极波斯。
西边直到波斯。
土地出粟、麦、瓜果,
土地出产粟、麦、瓜果,
食物略与滑同。
食物大致与滑国相同。
普通三年,
普通三年(522),
遣使献方物。
派使者献土产。
龟兹国
龟兹者,
龟兹,
西域之旧国也。
西域旧国。
后汉光武时,
后汉光帝时,
其王名弘,
其王名弘,
为莎车王贤所杀,
为莎车王贤所杀,
灭其族。
灭其族。
贤使其子则罗为龟兹王,
贤以己子则罗为龟兹王。
国人又杀则罗。
国人又杀则罗。
匈奴立龟兹贵人身毒为王,
匈奴立龟兹贵人身毒为王。
由是属匈奴。
从此属匈奴。
然龟兹在汉世常为大国,
然而龟兹在汉代常为大国,
所都曰延城。
都城曰延城。
魏文帝初即位,
魏文帝初即位时,
遣使贡献。
派使者来进贡。
晋太康中,
晋太康年间,
遣子入侍。
遣子入朝奉侍。
太元七年,
太元七年(382),
秦主苻坚遣将吕光伐西域。
秦主苻坚派部将吕光攻伐西域,
至龟兹,
到龟兹,
龟兹王帛纯载宝出奔,
龟兹王帛纯以车载宝出逃,
光入其城。
吕光入居其城。
城有三重,
城有三重,
外城与长安城等,室屋壮丽,
外城与长安相当,
饰以琅玕金玉。
以琅..金玉加以装饰,
光立帛纯弟震为王而归,
吕光立帛纯弟震为王而回。
自此与中国绝不通。
从此与中国再不相通。
普通二年,
普通二年(521),
王尼瑞摩珠那胜遣使奉表贡献。
其王尼瑞摩珠那胜遣使者上表进贡。
于阗国
于阗国,
于阗国,
西域之属也。
西域之一国。
后汉建武末,
后汉建武末年,
王俞为莎车王贤所破,
王俞为莎车王贤所败,
徙为骊归王,
迁为骊归王,
以其弟君得为于阗王,
以其弟君得为于阗王,
暴虐,
其人暴虐,
百姓患之。
百姓厌恨之。
永平中,
永平年间,
其种人都末杀君得,
其同种人都末杀君得,
大人休莫霸又杀都末,
大人休莫霸又杀都末,
自立为王。
自立为王。
霸死,
霸死,
兄子广得立,
兄子广得继立,
后击虏莎车王贤以归,
后来攻打并俘虏莎车王贤而回,
杀之,
杀之。
遂为强国,
于是成为强国,
西北诸小国皆服从。
西北各小国均归顺之。
其地多水潦沙石,
其地多水洼沙石,
气温,
气候温和,
宜稻、麦、蒲桃。
适于种稻、麦、蒲桃。
有水出玉,
有河流出产玉,
名曰玉河。
名曰玉河。
国人善铸铜器。
国人擅长镂造铜器。
其治曰西山城,
其王都曰西山城。
有屋室市井。
有房屋街市。
果蓏菜蔬与中国等。
果类蔬菜与中国相同。
尤敬佛法。
尤其敬奉佛法。
王所居室,
王所居之室,
加以朱画。
加以朱画。
王冠金帻,
王头戴金帻,
如今胡公帽。
如今之胡公帽,
与妻并坐接客。
与妻并肩而坐接待客人。
国中妇人皆辫发,
国中妇人均辫发,
衣裘袴。
穿裘皮裤。
其人恭,
其人恭敬,
相见则跪,
相见则下跪,
其跪则一膝至地。
其跪为一膝至地。
书则以木为笔札,
书信以木为笔札,
以玉为印。
以玉为印。
国人得书,
国人得到书信,
戴于首而后开札。
先戴于头上尔后再开启。
魏文帝时,
魏文帝时,
王山习献名马。
王山习进献名马。
天监九年,
天监九年(510),
遣使献方物。
派使者献土产。
十三年,
十三年(514),
又献波罗婆步鄣。
又献波罗婆步鄣。
十八年,
十八年(519),
又献琉璃罂。
又献琉璃罂。
大同七年,
大同七年(541),
又献外国刻玉佛。
又献外国刻玉佛。
渴盘..国
渴盘陁国,
渴盘..国,
于阗西小国也。
于阗西边小国。
西邻滑国,
西邻滑国,
南接罽宾国,
南接..宾国,
北连沙勒国。
北连沙勒国。
所治在山谷中,
王都在山谷中。
城周回十馀里,
城周一圈十余里,
国有十二城。
国中有十二城。
风俗与于阗相类。
风俗与于阗相似。
衣吉贝布,
穿古贝布,
著长身小袖袍、小口袴。
著长身小袖袍,小口裤。
地宜小麦,
其地适宜种小麦,
资以为粮。
全靠小麦为粮。
多牛马骆驼羊等。
多牛、马、骆驼、羊等。
出好毡、金、玉。
出产好毡、金、玉。
王姓葛沙氏。
王姓葛沙氏。
中大同元年,
中大同元年(546),
遣使献方物。
派使者献土产。
末国
末国,
末国,
汉世且末国也。
汉代之且末国。
胜兵万馀户。
可充行伍者万余户。
北与丁零,
北与丁零,
东与白题,
东与白题,
西与波斯接。
西与波斯相接。
土人剪发,
土人剪发,
著毡帽、小袖衣,
戴毡帽,穿小袖衣。
为衫则开颈而缝前。
所制衫颈部敞开而开口于身前。
多牛羊骡驴。
多牛羊骡驴。
其王安末深盘,普通五年,
其王安末深盘于普通五年(524)派使者前来进贡。
遣使来贡献。
波斯国
波斯国,
波斯国,
其先有波斯匿王者,
其先祖有波斯匿王,
子孙以王父字为氏,
子孙以祖父之字为氏,
因为国号。
于是以之为国号。
国有城,
国中有城,
周回三十二里,
环城三十二里。
城高四丈,
城高四丈。
皆有楼观,
均有楼观。
城内屋宇数百千间,
城内屋宇有数百千间,
城外佛寺二三百所。
城外佛寺二三百所。
西去城十五里有土山,
往西离城十五里有土山,
山非过高,
山不太高,
其势连接甚远,
山势连接绵长,
中有鹫鸟啖羊,
山中有鹫以羊为食,
土人极以为患。
土人深以为患害。
国中有优钵昙花,
国中有优钵昙花,
鲜华可爱。
鲜艳华丽十分喜人。
出龙驹马。
出产龙驹马。
咸池生珊瑚树,
咸池中生珊瑚树,
长一二尺。
长一二尺。
亦有琥珀、马脑、真珠、玫回等,
也有琥珀、玛瑙、珍珠、玫王回等,
国内不以为珍。
国内不以为珍贵。
市买用金银。
买卖使用金银。
婚姻法:
婚姻之法:
下聘讫,
下聘完毕,
女婿将数十人迎妇,
女婿率数十人迎妇,
婿著金线锦袍、师子锦袴,
新婿穿金线锦袍,狮子锦衤夸,
戴天冠,
头戴天冠,
妇亦如之。
新妇也是如此。
妇兄弟便来捉手付度,
妇之兄弟又来握手相托付,
夫妇之礼,
夫妇之礼,
于兹永毕。
至此结束。
国东与滑国,
国东与滑国相接,
西及南俱与婆罗门国,
西与南均与婆罗门国相接,
北与汎栗国接。
北与泛眎国相接。
中大通二年,
中大通二年(530),
遣使献佛牙。
派使者献佛牙。
宕昌国
宕昌国,
宕昌国,
在河南之东南,
在河南之东南,
益州之西北,
益州之西北,
陇西之西,
陇西之西,
羌种也。
乃是羌族。
宋孝武世,
宋孝武帝时,
其王梁瓘忽始献方物。
其王梁..忽初次献土产。
天监四年,
天监四年(505),
王梁弥博来献甘草、当归,
王梁弥博前来献甘草、当归,
诏以为使持节、都督河、凉二州诸军事、安西将军、东羌校尉、河、凉二州刺史、陇西公、宕昌王,
诏为使持节、都督河凉二州诸军事、安西将军、车羌校尉、河凉二州刺史、陇西公、宕昌王,
佩以金章。
给他佩带金章。
弥博死,
弥博死,
子弥泰立。
子弥泰立,
大同七年,
大同七年(541),
复授以父爵位。
又以其父之爵位授予他。
其衣服、风俗与河南略同。
其衣服、风俗与河南大体相同。
邓至国
邓至国,
邓至国,
居西凉州界,
位于西凉州边界,
羌别种也。
羌之旁支。
世号持节、平北将军、西凉州刺史。
世号持节、平北将军、西凉州刺史。
宋文帝时,
宋文帝时,
王象屈耽遣使献马。
王象屈耽派使者献马。
天监元年,
天监元年(502),
诏以邓至王象舒彭为督西凉州诸军事,
诏以邓至王象舒彭为督西凉州诸军事,
号安北将军。
号安北将军。
五年,
五年(506),
舒彭遣使献黄耆四百斤、马四匹。
舒彭派使者献黄芪四百斤,马四匹。
其俗呼帽曰突何,
其俗称帽为突何。
其衣服与宕昌同。
其衣服与宕昌相同。
武兴国
武兴国,
武兴国,
本仇池。
本为仇池。
杨难当自立为秦王,
杨难当自立为秦王,
宋文帝遣裴方明讨之,
宋文帝派裴方明征讨之,
难当奔魏。
难当逃奔魏国。
其兄子文德又聚众茄卢,
其兄子文德又聚众于茄卢,
宋因授以爵位,
宋于是授之以爵位,
魏又攻之,
魏又攻之,
文德奔汉中。
文德逃奔汉中。
从弟僧嗣又自立,
从弟僧嗣又自立,
复戍茄卢。
再守茄卢。
卒,
僧嗣卒,
文德弟文度立,
文德弟文度立,
以弟文洪为白水太守,
以弟文洪为白水太守,
屯武兴,
驻守武兴,
宋世以为武都王。
宋代以之为武都王。
武兴之国,
武兴之国,
自于此矣。
始于此。
难当族弟广香又攻杀文度,
难当族弟广香又攻杀文度,
自立为阴平王、茄卢镇主。
自立为阴平王、茄卢镇主。
卒,
香卒,
子炅立。
子炅立。
炅死,
炅死,
子崇祖立。
子崇祖立。
崇祖死,
崇祖死,
子孟孙立。
子孟孙立。
齐永明中,
齐永明年间,
魏氏南梁州刺史、仇池公杨灵珍据泥功山归款,
北魏南梁州刺史仇池公杨灵珍据泥功山归附,
齐世以灵珍为北梁州刺史、仇池公。
齐朝以灵珍为北梁州刺史、仇池公。
文洪死,
文洪死,
以族人集始为北秦州刺史、武都王。
以族人集始为北秦州刺史、武都王。
天监初,
天监初年,
以集始为使持节、都督秦、雍二州诸军事、辅国将军、平羌校尉、北秦州刺史、武都王,
以集始为使持节、都督秦雍二州诸军事、辅国将军、平羌校尉、北秦州刺史、武都王;
灵珍为冠军将军,
以灵珍为冠军将军;
孟孙为假节、督沙州刺史、阴平王。
以孟孙为假节、督沙州刺史、阴平王。
集始死,
集始死,
子绍先袭爵位。
子绍先承袭爵位。
二年,
二年(503),
以灵珍为持节、督陇右诸军事、左将军、北梁州刺史、仇池王。
以灵珍为持节、督陇右诸军事、左将军、北梁州刺史、仇池王。
十年,
十年(511),
孟孙死,
孟孙死,
诏赠安沙将军、北雍州刺史。
诏追赠安沙将军、北雍州刺史。
子定袭封爵。
子定袭封其爵。
绍先死,
绍先死,
子智慧立。
子智慧立。
大同元年,
大同元年(535),
克复汉中,
克复汉中,
智慧遣使上表,
智慧遣使者上表,
求率四千户归国,
请求率四千户归国,
诏许焉,
诏许之,
即以为东益州。
即以汉中为东益州。
其国东连秦岭,
其国东连秦岭,
西接宕昌,
西接宕昌,
去宕昌八百里,
距宕昌八百里,
南去汉中四百里,
距汉中四百里,
北去岐州三百里,
北距岐州三百里,
东去长安九百里。
东距长安九百里。
本有十万户,
本有十万户,
世世分减。
代代减少。
其大姓有符氏、姜氏。
其大姓有苻氏、姜氏。
言语与中国同。
言语与中国相同。
著乌皂突骑帽、长身小袖袍、小口袴、皮靴。
戴乌卑突骑帽,穿长身小袖袍,小口裤,皮靴。
地植九谷。
其地种植各种谷物。
婚姻备六礼。
婚姻之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六礼齐备。
知书疏。
懂得文字书札。
种桑麻。
种桑麻。
出、绢、精布、漆、蜡、椒等。
出产纟由、绢、精布、漆、蜡、椒等。
山出铜铁。
山中出产铜、铁。
芮芮国
芮芮国,
芮芮国,
盖匈奴别种。
大抵为匈奴旁支。
魏、晋世,
魏、晋之时,
匈奴分为数百千部,
匈奴分为数百千部,
各有名号,
各有名号,
芮芮其一部也。
芮芮为其中一部。
自元魏南迁,
自从元魏南迁,
因擅其故地。
便占据其故地。
无城郭,
无城郭,
随水草畜牧,
逐水草放牧,
以穹庐为居。
以穹庐为居室。
辫发,
辫发,
衣锦,
穿锦布,
小袖袍,
小袖袍,
小口袴,
小口裤,
深雍靴。
深雍靴。
其地苦寒,
其地寒冷无比,
七月流澌亘河。
七月里解冻之冰块堵塞河道。
宋升明中,
宋升明年间,
遣王洪轨使焉,
派王洪轨出使之,
引之共伐魏。
引导他们一道攻伐魏国。
齐建元元年,
齐建元元年(479),
洪轨始至其国,
洪轨才到达其国,
国王率三十万骑,
国王率三十万骑兵,
出燕然山东南三千馀里,
出燕然山东南三千余里,
魏人闭关不敢战。
魏人闭关不敢出战。
后稍侵弱。
后渐渐衰弱。
永明中,
永明年间,
为丁零所破,
为丁零所破,
更为小国而南移其居。
又成为小国而向南移居。
天监中,
天监年间,
始破丁零,
才击败丁零,
复其旧土。
恢复其旧土。
始筑城郭,
开始修筑城郭,
名曰木末城。
名为木末城。
十四年,
十四年(515),
遣使献乌貂裘。
派使者献乌貂裘。
普通元年,
普通元年(520),
又遣使献方物。
又派使者献土产。
是后数岁一至焉。
此后每几年来一次。
大同七年,
大同七年(541),
又献马一匹、金一斤。
又献马一匹,金一斤。
其国能以术祭天而致风雪,
其国能以法术祭天而唤至风雪,
前对皎日,后则泥潦横流,故其战败莫能追及。
先前面对皎皎白日,
或于中夏为之,则曀而不雨,问其故,
祭后便是泥水横流,
以暖云。
史臣曰:
所以其人战败后不会被追及。
海南东夷西北戎诸国,地穷边裔,各有疆域。
有人在中原行之,
若山奇海异,怪类殊种,前古未闻,
却见天色阴暗,
往牒不记。故知九州之外,八荒之表,
只是不下雨,
辩方物土,莫究其极。高祖以德怀之,
这是因为过于温暖的缘故。
故朝贡岁至,美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