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164 梁纪二十 - 资治通鉴

← 返回《资治通鉴卷163 梁纪十九卷165 梁纪二十一

卷164 梁纪二十

文白对照

司马光

侯景之乱中梁朝内斗,王僧辩与陈霸先联軍击败侯景,景败亡后被分食,湘东王绎称帝。

侯景西进与郢州失守

太宗简文皇帝下大宝二年(辛未、551)
梁纪二十 梁简文帝大宝二年(辛未,公元551年) 
 
春,
春季, 
正月,
正月, 
新吴余孝顷举兵拒侯景,
新吴人余孝顷率领军队抵抗侯景。 
景遣于庆攻之,
侯景派于庆去攻打他, 
不克。
没有打赢。 
 
庚戌,
庚戌(初五), 
湘东王绎遣护军将军尹悦、安东将军杜幼安、巴州刺史王将兵二万自江夏趣武昌,
湘东王萧绎派护军将军尹悦、安东将军杜幼安、巴州刺史王率兵二万从江夏急行军去武昌, 
受徐文盛节度。
接受徐文盛指挥。 
 
杨乾运攻拔剑阁,
杨乾运攻下了剑阁, 
杨法昌退保石门,
杨法琛退却守卫石门, 
乾运据南阴平。
杨乾运进据南阴平。 
 
辛亥,
辛亥(初六), 
齐主祀圜丘。
北齐国主高洋在圜丘祭天。 
 
张彪遣其将赵棱围钱塘,
张彪派他的部将赵棱包围钱塘, 
孙凤围富春,
孙凤包围富春, 
侯景遣仪同三司田迁、赵伯超救之,
侯景派仪同三司田迁、赵伯超去救援, 
棱、凤败走。
赵棱、孙凤兵败逃跑。 
棱,
赵棱, 
伯超之兄子也。
是赵伯超哥哥的儿子。 
 
癸亥,
癸亥(十七日), 
齐主耕藉田。
北齐国主高洋去藉田举行耕种仪式。 
乙丑,
乙丑(十九日), 
享太庙。
祭祀太庙。 
 
魏杨忠围汝南,
西魏杨忠围困汝南, 
李素战死。
李素战死。 
二月,
二月, 
乙亥,
乙亥(初一), 
城陷,
汝南城被攻破, 
执邵陵携王纶,
杨忠抓住了邵陵携王萧纶, 
杀之,
杀了他, 
投尸江岸;
把他的尸体扔在江岸边。 
岳阳王取而葬之。
岳阳王萧取回尸体予以埋葬。 
 
或告齐太尉彭乐谋反;
有人告发北齐太尉彭乐阴谋造反。 
壬辰,
壬辰(十八日), 
乐坐诛。
彭乐因此而获罪被杀。 
 
齐遣散骑常侍曹文皎使于江陵,
北齐派散骑常侍曹文皎出使江陵, 
湘东王绎使兼散骑常侍王子敏报之。
湘东王萧绎派兼散骑常侍王子敏回访。 
 
侯景以王克为太师,
侯景任命王克为太师, 
宋子仙为太保,
宋子仙为太保, 
元罗为太傅,
元罗为太傅, 
郭元建为太尉,
郭元建为太尉, 
张化仁为司徒,
张化仁为司徒, 
任约为司空,
任约为司空, 
王伟为尚书左仆射,
王伟为尚书左仆射, 
索超世为右仆射。
索超世为尚书右仆射。 
景置三公官,
侯景设置三公一级的官, 
动以十数,
一次任命的人数往往以十人计, 
仪同尤多。
而任命为仪同的官员则尤其多。 
以子仙、元建、化仁为佐命元功,
侯景把宋子仙、郭元建、张化仁视为辅佐王命的第一等功臣, 
伟、超世为谋主,
让王伟、索超世当军师负责谋略, 
于子悦、彭隽主击断,
让于子悦、彭隽掌管军事上的决策, 
陈庆、吕季略、卢晖略、丁和等为爪牙。
陈庆、吕季略、卢晖略、丁和等人充当爪牙。 
梁人为景用者,则故将军赵伯超,
梁朝旧人被侯景重用的, 
前制局监周石珍,内监严,邵陵王记室伏知命。
有从前的将军赵伯超、前制局监周石珍、内监严、邵陵王的记室伏知命。 
自馀王克、无罗及侍中殷不害、太常周弘正等,
其他的如王克、元罗以及侍中殷不害、太常周弘正等人, 
景从人望,
侯景由于他们深孚众望, 
加以尊位,
因此给予尊位, 
非腹心之任也。
但不让他们担任要害职务。 
 
北兖州刺史萧邕谋降魏,
北兖州刺史萧邕密谋投降西魏, 
侯景杀之。
侯景杀了他。 
 
杨乾运进据平兴,平兴者,
杨乾运的部队进据平兴。 
杨法琛所治也。
平兴是杨法琛治理的地盘。 
法琛退保鱼石洞,
杨法琛退却保卫鱼石洞, 
乾运焚平兴而归。
杨乾运烧毁平兴城后收兵返回。 
 
李迁仕收众还击南康,
李迁仕收罗部下,重整军队,回师进攻南康。 
陈霸先遣其将杜僧明等拒之,
陈霸先派他的部将杜僧明等迎战, 
生擒迁仕,
活捉了李迁仕, 
斩之崐。
砍了他的头。 
湘东王绎使霸先进兵取江州,
湘东王萧绎派陈霸先进兵攻取江州, 
以为江州刺史。
任命他为江州刺史。 
 
三月,
三月, 
丙午,
丙午(初二), 
齐襄城王卒。
齐国襄城王萧去世。 
 
庚戌,
庚戌(初六), 
魏文帝殂,
西魏文帝元宝炬去世, 
太子钦立。
太子元钦立为皇帝。 
 
乙卯,
乙卯(十一日), 
徐文盛等克武昌,
徐文盛等攻克武昌, 
进军芦洲。
进军芦州。 
 
己未,
己未(十五日), 
齐以湘东王绎为梁相国,
北齐任命湘东王萧绎为梁国的相国, 
建梁台,
设置梁国台省, 
总百揆,
总领百官, 
承制。
秉承皇帝的命令办事。 
 
齐司空司马子如自求封王,
北齐司空司马子如自己要求封王, 
齐主怒,
国主高洋勃然大怒, 
庚子,
庚子(疑误), 
免子如官。
撤掉了司马子如的官职。 
 
任约告急,
任约报告他那儿军情危急, 
侯景自帅众西上,
侯景亲自率领军队向西进发, 
携太子大器从军以为质,
携带太子萧大器作为人质随军出发, 
留王伟居守。
把王伟留下来守卫建康。 
闰月,
闰月, 
景发建康,
侯景的军队从建康出发, 
自石头至新林,
从石头到新林,兵船密密麻麻, 
舳舻相接。
头尾相连。 
约分兵袭破定州刺史田龙祖于齐安。
任约分出一支部队在齐安袭击打败了定州刺史田龙祖。 
壬寅,
壬寅(二十九日), 
景军至西阳,
侯景的军队抵达西阳地界, 
与徐文盛夹江筑垒。
与徐文盛的部队对峙,双方在大江两岸修筑营垒。 
癸卯,
癸卯(三十日), 
文盛击破之,
徐文盛发动攻击,大破侯军, 
射其右丞库狄式和,
用箭射中了侯景的右丞库狄式和, 
坠水死,
使他坠水淹死。 
景遁走还营。
侯景逃跑回到兵营。 
 
夏,
夏季, 
四月,
四月, 
甲辰,
甲辰(初一), 
魏葬文帝于永陵。
西魏把魏文帝安葬在永陵。 
 
郢州刺史萧方诸,
郢州刺史萧方诸, 
年十五,
年十五岁, 
以行事鲍泉和弱,
行事鲍泉由于生性平和软弱, 
常侮易之,
所以常常被萧方诸侮慢轻视, 
或使伏床,
有时让他伏在床上, 
骑背为马;
拿他当马骑。 
恃徐文盛军在近,
萧方诸仗着徐文盛的部队在近旁, 
不复设备,
就不再设防, 
日以酒为乐。
每天以玩樗争输赢和喝酒来寻欢作乐。 
侯景闻江夏空虚,
侯景听说江夏守备空虚, 
乙巳,
乙巳(初二), 
使宋子仙、任约帅精骑四百,
派宋子仙、任约率领精锐骑兵四百人, 
由淮内袭郢州。
从淮河以南偷袭郢州。 
丙午,
丙午(初三), 
大风疾雨,
刮着大风,下着暴雨, 
天色晦冥,
天色阴沉, 
有登陴望见贼者,
郢州城里有人登上土坡望见贼兵已到, 
告泉曰:
急忙报告鲍泉说: 
“虏骑至矣!”
“敌人的骑兵来了!” 
泉曰:
鲍泉说: 
“徐文盛大军在下,
“徐文盛的大军就在城下, 
贼何由得至!
贼兵哪能飞到这里? 
当是王军人还耳。”
可能是王手下的士兵回来了。”过了一阵,跑来报告军情危急的人多起来了, 
既而走告者稍众,
鲍泉才命令关上城门, 
始命闭门,
但门未关上, 
子仙等已入城。
宋子仙等人已经进城。这时, 
方诸方踞泉腹,
萧方诸刚刚坐在鲍泉肚子上, 
以五色彩辫其髯;
用五色彩线编结着鲍泉的胡子。 
见子仙至,
看到宋子仙来了, 
方诸迎拜,
萧方诸跪拜着迎接, 
泉匿于床下;
而鲍泉则躲在床下。 
子仙俯窥见泉素髯间彩,
宋子仙低下头一探,看到鲍泉的白胡子间夹杂着彩线, 
惊愕,
感到很惊讶。 
遂擒之,
于是把鲍泉抓起来, 
及司马虞豫,
连同抓获的司马虞豫, 
送于景所,
一块送到侯景住的地方去。 
景因便风,
侯景因为遇到顺风, 
中江举帆,
在长江中流扬帆急驶, 
遂越文盛等军,
这样就超越了徐文盛等人的军队, 
丁未,
丁未(初四), 
入江夏。
进占江夏。 
文盛众惧而溃,
徐文盛的军队因害怕一下子就溃散了。 
与长沙王韶等逃归江陵。
徐文盛和长沙王萧韶等人一起逃回江陵。 
王、杜幼安以家在江夏,
王、杜幼安因为家在江夏, 
遂降于景。
就投降了侯景。 
 

巴陵之战与侯景败退

湘东王绎以王僧辩为大都督,
湘东王萧绎任命王僧辩为大都督, 
帅巴州刺史丹杨淳于量、定州刺史杜龛、宜州刺史王琳、郴州刺史裴之横东击景,
率领巴州刺史丹阳人淳于量、定州刺史杜龛、宜州刺史王琳、郴州刺史裴之横向东出发进攻侯景, 
徐文盛以下并受节度。
徐文盛以下的将领一并受王僧辩指挥。 
戊申,
戊申(初五), 
僧辩等军崐至巴陵,
王僧辩等人率领的军队抵达巴陵, 
闻郢州已陷,
听说郢州已经陷落,于是, 
因留戍之。
就在巴陵驻扎下来。 
绎遗僧辩书曰:
萧绎写信给王僧辩说: 
“贼既乘胜,
“贼兵凭借着胜利的气势, 
必将西下,
必然会向西进攻。 
不劳远击;
我军不用远出奔袭, 
但守巴丘,
只要守住巴陵, 
以逸待劳,
以逸待劳, 
无虑不克。”
不用担心打败不了敌人。” 
又谓将佐曰:
同时萧绎又对身边的将领谋士们说: 
“贼若水步两道,
“贼兵如果水陆两路齐头并进, 
直指江陵,
直扑江陵, 
此上策也。
这是上策; 
据夏首,
如果据守夏首, 
积兵粮,
蓄兵积粮, 
中策也。
这是中策。 
悉力攻巴陵,
如果他们尽力攻打巴陵, 
下策也。
这是下策。 
巴陵城小而固,
巴陵城很小但很坚固,易守难攻, 
僧辩足可委任。
王僧辩足以胜任守城之职。 
景攻城不拔,
侯景攻城不下, 
野无所掠,
野外又没有什么可抢掠的东西, 
暑疫时起,
酷暑季节流行疾病不时发生,军粮吃完, 
食尽兵疲,
士兵疲惫, 
破之必矣。”
我们打败他是必然的事!” 
乃命罗州刺史徐嗣徽自岳阳,
于是命令罗州刺史徐嗣徽从岳阳出发, 
武州刺史杜自武陵引兵会僧辩。
武州刺史杜从武陵出发,各率军队和王僧辩会合。 
 
景使丁和将兵五千守夏首,
侯景派丁和带兵五千人守卫夏首, 
宋子仙将兵一万为前驱,
宋子仙带兵一万人为先锋, 
趣巴陵,
进逼巴陵, 
分遣任约直指江陵,
又另外派任约挥师直指江陵, 
景帅大兵水步继进。
自己则率大军从水陆两路齐头并进。 
于是缘江戍逻,
于是萧绎部下沿着长江戍卫巡逻的士兵, 
望风请服,
纷纷请求归降。 
景拓逻至于隐矶。
侯景又把巡逻的范围扩大到隐矶。 
僧辩乘城固守,
王僧辩依城固守, 
偃旗卧鼓,
他命令卷起旗帜,藏起战鼓, 
安若无人。
城内安静得象没有人一样。 
壬戌,
壬戌(十九日), 
景众济江,
侯景的军队渡过了长江, 
遣轻骑至城下,
派轻骑兵来到城下, 
问:
问道: 
“城内为谁?”
“城内守将是谁?” 
答曰:
城内士兵回答: 
“王领军。”
“是王领军。” 
骑曰:
轻骑兵高声喝问: 
“何不早降?”
“为什么不早早投降?” 
僧辩曰:
王僧辩从容回答: 
“大军但向荆州,
“大军尽管指向荆州, 
此城自当非碍。”
我这城池自然不会构成遮碍。” 
骑去。
轻骑兵听罢拍马回去了。 
顷之,
过了一阵, 
执王等至城下,
侯景派军人把王等人抓到城下来, 
使说其弟琳。
让他向城里的守将、弟弟王琳劝降。 
琳曰:
王琳高声对王喊道: 
“兄受命讨贼,
“哥哥接受命令讨伐贼兵, 
不能死难,
不能以身殉难, 
曾不内惭,
竟然不知内疚, 
翻欲赐诱!”
反而要来诱我投降!” 
取弓射之,
说着拿过弓箭就射, 
惭而退。
王惭愧地退回去了。 
景肉薄百道攻城,
侯景派士卒从很多通道肉搏攻打城池, 
城中鼓噪,
城中鼓声大作,呐喊震天, 
矢石雨下,
飞箭、巨石象雨点一样打下来, 
景士卒死者甚众,
侯景手下的士卒死去很多, 
乃退。
不得不退下去。 
僧辩遣轻兵出战,
王僧辩又派轻便迅捷的小部队出城袭击,打胜了就跑, 
凡十余返,
这样出击了十几次, 
皆捷。
都获得胜利。 
景被甲在城下督战,
侯景披着铠甲在城下亲自督战, 
僧辩著绶、乘舆、奏鼓吹巡城,
王僧辩身系绶带、坐着轿子,奏着鼓乐,吹吹打打地巡视守城将士。 
景望之,
侯景远远看着他, 
服其胆勇。
不禁叹服他的大胆勇敢。 
 
岳阳王闻侯景克郢州,
岳阳王萧听到侯景攻下郢州的消息, 
遣蔡大宝将兵一万进据武宁,
派蔡大宝率领一万军队进占了武宁, 
遣使至江陵,
并派使者来到江陵, 
诈称赴援。
假装说要前来支援。 
众议欲答以侯景已破,
众谋士商议后,建议以侯景已被打败为理由, 
令其退军。
让萧退兵。 
湘东王绎曰:
湘东王萧绎听了后说: 
“今语以退军,
“倘若让他退兵, 
是趣之令进也。”
就等于催促他进军。” 
乃使谓大宝曰:
于是派使者去见蔡大宝,说: 
“岳阳累启连和,
“岳阳王萧多次表白要和我们联合友好, 
不相侵犯,
互不侵犯, 
卿那忽据武宁?
你为什么突然进占武宁? 
今当遣天门太守胡僧精甲二万、铁马五千顿水,
我军准备马上派天门太守胡僧带精锐甲兵二万、铁甲骑兵五千驻扎水, 
待时进军。”
等候时机进军。” 
闻之,
萧听了后, 
召其军还。
就把蔡大宝的军队召回了。 
僧,南阳人也。
胡僧是南阳人。 
 
五月,
五月, 
魏陇西襄公李虎卒。
西魏陇西襄公李虎去世。 
 
侯景昼夜攻巴陵,
侯景日夜不停地攻打巴陵城, 
不克,
攻不下来, 
军中食尽,
军队没有吃的, 
疾疫死伤太半。
又染上了疾病,死伤了一大半。 
湘东王绎遣晋州刺史萧惠正将兵援巴陵,
湘东王萧绎派晋州刺史萧惠正率兵支援巴陵, 
惠正辞不堪,
萧惠正以自己担当不了这一重任为由推辞了, 
举胡僧自代。
举荐胡僧代替自己。 
僧坐谋议忤旨系狱,
当时胡僧因为犯了进谏忤旨的罪正关在监狱里, 
绎即出之,
萧绎就把他释放了, 
拜武猛将军,
封他为武猛将军, 
令赴援,
命令他去救援巴陵。临走之时, 
戒之曰:
萧绎告诫他说: 
“贼若水战,
“贼兵如果水战, 
但以大舰临之,
你只管用大兵舰去对付它, 
必克。
一定能击败它。 
若欲步战,
如果贼兵要在陆上以步兵作战, 
自可鼓棹直就巴丘,
那你可以开船直抵巴丘, 
不须交锋也。”
不必与之交锋。” 
僧至湘浦,
胡僧抵达湘浦, 
景遣任约帅锐卒五千据白以待之。
侯景派任约率五千名精锐士卒据守白阻击他。 
僧由他路西上,
胡僧避开任约,由别的路径直西进, 
约谓其畏己,
任约以为他害怕自己, 
急追之,
急忙挥师追赶, 
及于芊口,
追到芊口之时, 
呼僧曰:
对胡僧呼喊: 
“吴儿,
“吴儿, 
何不早降,
为什么不早早投降? 
走何所之!”
要逃到哪里去?” 
僧不应,
胡僧不理睬他, 
潜引兵至赤沙亭;
偷偷把队伍带到赤沙亭, 
会信州刺史陆法和至,
正好信州刺史陆法和也到了, 
与之合军。
两下里合成一军。 
法和有异术,
陆法和有奇异的法术, 
隐于江陵百里洲,
隐居在江陵百里洲, 
衣食居处,
衣食居处, 
一如苦行沙门,
一切都象苦行的和尚。 
或豫言吉凶,
有时预言吉凶祸福, 
多中,
往往应验, 
人莫能测。
一般人不能测知其奥妙。 
侯景之围台城也,
侯景包围台城时, 
或问之曰:
有人去问他: 
“事将何如?”
“事情将会怎样?” 
法和曰:
陆法和不作正面回答,却说: 
“凡人取果,
“人要是想摘果子, 
宜待熟时,
最好等待果子成熟的时候, 
不撩自落。”
那时不去碰它,它自己就掉下来。” 
固问之,
问的人再三追问一定要他明言, 
法和曰:
陆法和高深莫测地回答: 
“亦克亦不克。”
“也能胜也不能胜。” 
及任约向江陵,
待到任约进攻江陵时、陆法和自动请缨, 
法和自请击之,
要求去攻打任约, 
绎许之。
萧绎答应了。 
 
壬寅,
壬寅(三十日), 
约至赤亭。
任约抵达赤亭。 
六月,
六月, 
甲辰,
甲辰(初二), 
僧、法和纵兵击之,
胡僧、陆法和指挥军队发动进攻, 
约兵大溃,
打得任约的士兵四处逃散, 
杀溺死者甚众,
被杀被淹死的很多, 
擒约送江陵。
任约被抓住送往江陵。 
景闻之,
侯景听到兵败消息, 
乙巳,
乙巳(初三), 
焚营宵遁。
烧掉营帐,连夜逃跑了。 
以丁和为郢州刺史,
侯景任命丁和为郢州刺史, 
留宋子仙等,众号二万,
留下宋子仙等人率领二万部属, 
戍郢城;
驻守郢城。 
别将支化仁镇鲁山,
又派别将支化仁镇守鲁山, 
范希荣行江州事,
范希荣代理江州事务, 
仪同三司任延和、晋州刺史夏侯威生守晋州。
仪同三司任延和和晋州刺史夏侯威生守晋州。 
景与麾下兵数千,
侯景与部下兵卒几千人, 
顺流而下。
顺流而下。 
丁和以大石磕杀鲍泉及虞预,
丁和用大石头砸死了鲍泉和虞预, 
沉于黄鹤矶。
把尸体沉在黄鹤矶。 
任约至江陵,
任约被抓到江陵, 
绎赦之。
萧绎赦免了他。 
徐文盛坐怨望,
徐文盛因心怀怨恨而获罪, 
下狱死。
下狱死去。 
巴州刺史余孝顷遣兄子僧重将兵救鄱阳,
巴州刺史余孝顷派他哥哥的儿子余僧重带兵去救鄱阳, 
于庆退走。
于庆退兵逃跑。 
 
绎以王僧辩为征东将军、尚书令,
萧绎任命王僧辩为征东将军、尚书令, 
胡僧等皆进位号,
对胡僧等人也都晋位封号, 
使引兵东下。
让他们带兵东下。 
陆法和请还,
陆法和要求回江陵, 
既至,
到达后, 
谓绎曰:
对萧绎说: 
“侯景自然平矣,
“侯景乱党,自然很快就会被平定,不必挂心了。 
蜀贼将至,
但蜀地的贼兵将到了, 
请守险以待之。”
请派兵遣将守卫险要之地,等待贼兵到来。” 
乃引兵屯峡口。
于是他就带兵驻守峡口。 
庚申,
庚申(十八日), 
王僧辩至汉口,
王僧辩抵达汉口, 
先攻鲁山,
先攻下鲁山, 
擒支化仁送江陵。
抓获了支化仁送往江陵。 
辛酉,
辛酉(十九日), 
攻郢州,
攻打郢州, 
克其罗城,
攻克外城, 
斩首千级。
斩首一千名。 
宋子仙退据金城,
宋子仙退守金城, 
僧辩四面起土山,
王僧辩在城四周堆起土山, 
攻之。
猛烈攻城。 
 
豫州刺史荀朗自巢湖出濡须邀景,
豫州刺史荀朗从巢湖出兵到濡须一带阻截侯景, 
破其后军,
击败侯景的后卫部队, 
景奔归,
侯景逃跑回来, 
船前后相失。
船只前后失去了联络。 
太子船入枞阳浦,
太子乘坐的船进了枞阳浦, 
船中腹心皆劝太子因此入北,
在船上心腹左右都劝太子从这里投奔北方, 
太子曰:
太子说: 
“自国家丧败,
“自从亡国以来, 
志不图生崐,
我就立志报国,不图生存。 
主上蒙尘,
现在皇上遭难, 
宁忍违离左右!
我怎么忍心离开他而去投奔北方! 
吾今若去,
现在我如果跑了, 
是乃叛父,
就是背叛父亲, 
非避贼也。”
而不是躲避乱贼。” 
因涕泗呜咽即命前进。
一边说一边痛哭流涕,同时命令继续前进。 
 
甲子,
甲子(二十二日), 
宋子仙等困蹙,
宋子仙等感到困难窘迫, 
乞输郢城,
要求献出郢城, 
身还就景;
允许他们回到侯景那里。 
王僧辩伪许之,
王僧辩装作答应他们的要求, 
命给船百艘以安其意。
命令给他们一百只船以稳定他们的情绪。 
子仙谓为信然,
宋子仙信以为真, 
浮舟将发,
准备上船要走, 
僧辩命杜龛帅精勇千人攀堞而上,
王僧辩命令杜龛率领精兵勇士一千人攀着城墙上的女墙爬了上去, 
鼓噪奄进,
边呐喊边袭击, 
水军主宋遥帅楼船,
水军主帅宋遥率领楼船进攻, 
暗江云合。
楼船四合如云,长江水面为之变暗。 
子仙且战且走,
宋子仙边战边逃, 
至白杨浦,
到白杨浦, 
大破之,
被彻底打败了, 
周铁虎生擒子仙及丁和,
周铁虎活捉了宋子仙和丁和, 
送江陵,
送到江陵, 
杀之。
杀了他们。 
 
庚午,
庚午(二十八日), 
齐主以司马子如,高祖之旧,
北齐国主高洋因为司马子如是神武帝高欢的旧臣, 
复以为太尉。
重新任命他为太尉。 
 
江安侯圆正为是西阳太守,
江安侯萧圆正任西阳太守, 
宽和好施,
他为人宽容和气,喜欢施舍, 
归附者众,
慕名去归附他的人很多, 
有兵一万。
以致手中拥有一万军队。 
湘东王绎欲图之,
湘东王萧绎想吞并他, 
署为平南将军。
封他为平南将军。 
及至,
等他前来晋见时, 
弗见,
又不见他, 
使南平王恪与之饮,
而让南平王萧恪陪他喝酒, 
醉,
等他喝醉了, 
因囚之内省,
就把他关在内省, 
分其部曲,
却把他的部曲分散编入别的部队, 
使人告其罪。
又指使人告发他的罪行。这一来, 
荆、益之衅自此起矣。
荆州与益州之间,萧绎与萧纪之间的战端就开始了。 
 
陈霸先引兵发南康,
陈霸先带兵从南康出发, 
石旧有二十四滩,
江上的怪石过去形成二十四滩, 
会水暴涨数丈,
但这时刚好碰上水位暴涨了好几丈, 
三百里间,
三百里间, 
巨石皆没,
巨石都被水淹没了。 
霸先进顿西昌。
陈霸先进驻了西昌。 
 
铁勒将伐柔然,
敕勒将要讨伐柔然国, 
突厥酋长土门邀击,
突厥族酋长土门发兵截击, 
破之,
打败了敕勒, 
尽降其众五万余落。
他属下的五万多部落全部降服。 
土门恃其强盛,
土门仗着自己强盛, 
求婚于柔然,
就向柔然国求婚, 
柔然头兵可汗大怒,
柔然头兵可汗勃然大怒, 
使人詈辱之曰:
派人去责骂羞辱土门, 
“尔,
说: 
我之锻奴也,
“你本来是我的打铁的奴才, 
何敢发是言!”
怎么胆敢说出这种求婚的话!” 
土门亦怒,
土门也勃然大怒, 
杀其使者,
把柔然的使者杀了, 
遂与之绝,
从此与柔然绝交, 
而求婚于魏;
转而求婚于西魏, 
魏丞相泰以长乐公主妻之。
西魏丞相宇文泰便把长乐公主嫁给了他。 
 
秋,
秋季, 
七月,
七月, 
乙亥,
乙亥(初四), 
湘东王绎以长沙王韶监郢州事。
湘东王萧绎任命长沙王萧韶监理郢州政事。 
丁亥,
丁亥(十六日), 
侯景还至建康。
侯景回到建康。 
于庆自鄱阳还豫章,
于庆从鄱阳回豫章, 
侯闭门拒之,
侯关上城门不让他进。 
庆走江州,
于庆跑到江州, 
据郭默城。
占据了郭默城。 
绎以为兖州刺史。
萧绎任命侯为兖州刺史。 
景悉杀子弟。
侯景把侯的子弟全部杀了。 
 
辛丑,
辛丑(三十日), 
王僧辩乘胜下湓城,
王僧辩乘胜攻下湓城, 
陈霸先帅所部三万人将会之,
陈霸先率部属三万人将要和他会师, 
屯于巴丘。
屯驻在巴丘。 
西军乏食,
王僧辩率领的西路军缺乏军粮, 
霸先有粮五十万石,
陈霸先有粮食五十万石, 
分三十万石以资之。
分崐出三十万石支援西路军。 
八月,
八月, 
壬寅朔,
壬寅朔(初一), 
王僧辩前军袭于庆,
王僧辩前锋部队袭击于庆, 
庆弃郭默城走,
于庆扔掉郭默城逃跑, 
范希荣亦弃寻阳城走。
范希荣也扔下寻阳城逃跑。 
晋熙王僧振等起兵围郡城,
晋熙人王僧振等起兵围攻郡城, 
僧辩遣沙州刺史丁道贵助之,
王僧辩派沙州刺史丁道贵去帮助他们。 
任延和等弃城走。湘东王绎命僧辩且顿寻阳以待诸军之集。
湘东王萧绎命令王僧辩暂且停顿在寻阳,等待各路大军汇集。 
 

侯景称帝与最终覆灭

初,
当初, 
景既克建康,
侯景攻下建康之后, 
常言吴儿怯弱,
常常说吴儿生性胆怯软弱, 
易以掩取,
很容易乘其不备就收拾掉,不足为患, 
当须拓定中原,
所以重要的是收复、平定中原地区, 
然后为帝。
然后当皇帝。 
景尚帝女溧阳公主,
侯景娶简文帝的女儿溧阳公主, 
嬖之,
很宠爱她, 
妨于政事,
因而妨碍了处理政事。 
王伟屡谏景,
王伟多次劝谏侯景不要贪恋女色, 
景以告主,
侯景把这话告诉了溧阳公主, 
主有恶言,
公主很不高兴,口吐恶言, 
伟恐为所谗,
王伟恐怕被她的谗言所害, 
因说景除帝。
就极力劝说侯景除去简文帝。 
及景自巴陵败归,
等到侯景从巴陵兵败逃回, 
猛将多死,
手下的猛将大部分战死了, 
自恐不能久存,
自己担心活不长, 
欲早登大位。
想早日登上皇帝大位。 
王伟曰:
王伟说: 
“自古移鼎,
“自古以来,凡是要夺取别人的政权, 
必须废立,
必须有废有立, 
既示我威权,
这样既显示我方的威权, 
且绝彼民望。”
又断了对方的民望。” 
景从之。
侯景听从了他的建议, 
使前寿光殿学士谢昊为诏书,
让前寿光殿学士谢昊起草诏书,诏书说: 
以为“弟侄争立,
“我们梁朝出现皇弟们和皇侄们争夺帝位的自相残杀, 
星辰失次,
星辰的运行也失去正常的秩序, 
皆由朕非正绪,
这都是由于我不是正统的继承人, 
召乱致灾,
才招来这样的动乱和灾难, 
宜禅位于豫章王栋。”
理应由我禅位给豫章王萧栋。” 
使吕季略赍入,
又派吕季略把诏书带入宫内, 
逼帝书之。
逼着简文帝抄写出来。 
栋,欢之子也。
豫章王萧栋是华容公萧欢的儿子。 
 
戊午,
戊午(十七日), 
景遣卫尉卿彭隽等帅兵入殿,
侯景派卫尉卿彭隽等人率领士兵进入宫殿, 
废帝为晋安王,
把简文帝废了,改封为晋安王, 
幽于永福省,
将其幽禁在永福省, 
悉撤内外侍卫,
还把他的内侍和卫兵都撤了, 
使突骑左右守之,
派精锐的骑兵把他严密看守起来, 
墙垣悉布枳棘。
并在墙头插上枳、棘一类多刺的树枝。 
庚申,
庚申(十九日), 
下诏迎豫章王栋。
侯景下达诏书迎立豫章王萧栋。 
栋时幽拘,
萧栋那时正被关在暗室里, 
廪饩甚薄,
饮食很差, 
仰蔬茹为食。
每天吃的是蔬菜薯类。一天, 
方与妃张氏锄葵,
他正与妃子张氏一起锄葵菜, 
法驾奄至,
迎接他即位的辇车突然来了, 
栋惊,
萧栋大吃一惊, 
不知所为,
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泣而升辇。
哭着登上了车。 
 
景杀哀太子大器、寻阳王大心,西阳王大钧、建平王大球、义安王大昕及王侯在建康者二十余人。
侯景杀了哀太子萧大器、寻阳王萧大心、西阳王萧大钧、建平王萧大球、义安王萧大昕,以及在建康居住的王侯二十多人。 
太子神明端嶷,
太子萧大器神色端严凝重, 
于景党未尝屈意,
在侯景乱党面前从没屈意逢迎过, 
所亲窃问之,
他的身边人私下里问他为什么要这样, 
太子曰:
太子说: 
“贼若于事义,
“贼党如果明白事理, 
未须见杀,
不一定就要杀掉我, 
吾虽陵慢呵叱,
所以我虽然对他们傲慢轻蔑,乃至呵叱他们, 
终不敢言。
这班人也不敢说什么。 
若见杀时至,
如果杀我的时候到来了, 
虽一日百拜,
我即使对他们一天跪拜一百次, 
亦无所益。”
也没有什么用处。” 
又曰:
左右亲信们又问: 
“殿下今居困厄,
“殿下如今处于困难艰危的境地中, 
而神貌怡然,
但神色气度显得那么平静轻松, 
不贬平日,
也不比平日差, 
何也?”
这是为什么?” 
太子曰:
太子萧大器说: 
“吾自度死日必在贼前,
“我自己估计,我一定会死在贼人前头。因为, 
若诸叔能灭贼,
如果皇叔们能消灭贼党, 
贼必先见杀,
贼人一定先把我杀了, 
然后就死。
然后自己再去死; 
若其不然,
如果贼党没有被消灭, 
贼亦杀我以取富贵,
贼人也会杀害我以换取富贵。既然这样, 
安能以必死之命为无益之愁乎!”
我怎么能用这一定会死的生命去作无益的犯愁呢?” 
及难,
临死时, 
太子颜色不变。
太子萧大器果然神色泰然不变。 
徐曰:
他慢慢地说: 
“久知此事,
“老早就知道会有这样的结果, 
嗟其晚耳!”
我不过感叹它来得太晚了!” 
刑者将以衣带绞之,
刽子手要用较软的衣带绞死他, 
太子曰:
太子萧大器说: 
“此不能见杀,”
“这带子太软,不能让我气绝。” 
命取帐绳绞之而绝。
他让刽子手拿系帐幕的绳子来绞死自己。 
 
壬戌,
壬戌(二十一日), 
栋即帝位。
萧栋登上皇帝位。 
大赦,
大赦天下, 
改元大正。
改换年号为天正。 
太尉郭元建闻之,
太尉郭元建听到这个消息, 
自春郡驰还,
从秦郡急忙赶回建康, 
谓景曰:
质问侯景: 
“主上先帝太子,
“皇上是先帝的亲生太子, 
既无愆夫,
一向没有什么罪过, 
何得废之!”
怎么能随便就废了他!” 
景曰:
侯景回答说: 
“王伟劝吾,
“王伟劝我这样做的,他对我说: 
云‘早除民望’。
‘早点消除梁室在老百姓中的声望。’我这才听从了他的意见, 
吾故从之以安天下。”
以便安定天下。” 
元建曰:
郭元建说: 
“吾挟天子,
“我们现在挟持天子, 
令诸侯,
用他的名义命令诸侯, 
犹惧不济,
还总担心不能成功, 
无故废之,
可是现在无缘无故把简文帝废了, 
乃所以自危,
这是自取危亡, 
何安之有!”
有什么安定可言!” 
景欲迎帝复位,
侯景听了,又想迎接简文帝回来复位, 
以栋为太孙。
让萧栋当太孙。 
王伟曰:
王伟说: 
“废立大事,
“废旧帝立新主是国家大事, 
岂可数改邪!”
怎么可以来回改变主意!” 
乃止。
侯景这才作罢。 
 
乙丑,
乙丑(二十四日), 
景又使杀南海王大临于吴郡,
侯景又派人在吴郡杀了南海王萧大临, 
南郡王大连于姑孰,
在姑孰杀了南郡王萧大连, 
安陆王大春于会稽,
在会稽杀了安陆王萧大春, 
高唐王大壮于京口。
在京口杀了高唐王萧大壮。 
以太子妃赐郭元建,
侯景还把太子萧大器的妃子赐给郭元建。 
元建曰:
郭元建说: 
“岂有皇太子妃乃为人妾乎!”
“哪里有皇太子的妃子可以充当人家侍妾的道理!” 
竟不与相见,
竟不和她见面, 
听使入道。
由她的意愿去当道姑。 
 
丙寅,
丙寅(二十五日), 
追尊昭明太子为昭明皇帝,
新皇帝萧栋追尊昭明太子为昭明皇帝, 
豫章安王为安皇帝,
豫章安王为安皇帝, 
金华敬妃为敬太皇太后,
金华敬妃为敬太皇太后, 
豫章太妃王氏为皇太后,
豫章太妃王氏为皇太后, 
妃张氏为皇后。
妃子张氏为皇后。 
以刘神茂为司空。
又任命刘神茂为司空。 
 
九月,
九月, 
癸巳,
癸巳(二十三日), 
齐主如赵、定二州,
北齐国主高洋到赵州、定州去巡视, 
遂如晋阳。
接着又到晋阳去巡视。 
 
己亥,
己亥(二十九日), 
湘东王绎以尚书令王僧辩为江州刺史,
湘东王萧绎任命尚书令王僧辩为江州刺史, 
江州刺史陈霸先为东扬州刺史。
任命江州刺史陈霸先为东扬州刺史。 
 
王伟说侯景弑太宗以绝众心,
王伟劝说侯景弑杀简文帝以断绝众人之心, 
景从之。
侯景听从了。 
冬,
冬季, 
十月,
十月, 
壬寅夜,
壬寅(初二)夜, 
伟与左卫将军彭隽、王纂进酒于太宗曰:
王伟和左卫将军彭隽、王纂献酒给简文帝,说: 
“丞相以陛下幽忧既久,
“丞相侯景因为想到陛下心情忧郁已经很久了, 
使臣等来上寿。”
特派我们来为陛下祝寿。” 
太宗笑曰:
简文帝苦笑着说: 
“已禅帝位,
“我已经把帝位禅让出去了, 
何得言陛下!
怎么还称我为陛下呢? 
此寿酒,
这送来的寿酒, 
将不尽此乎!”
恐怕会命尽于此吧!” 
于是隽等赍曲项琵琶,
于是彭隽等人拿出带来的弯脖子琵琶弹奏起来, 
与太宗极饮。
和简文帝尽情痛饮。 
太宗知将见杀,
简文帝知道自己将被杀害, 
因尽醉,
就喝得酩酊大醉, 
曰:
说: 
“不图为乐之于斯也!”
“没想到今天能痛饮取乐到这种程度!” 
既醉而寝。
醉倒后就入睡了。 
伟乃出,
王伟退了出来, 
隽进土囊,
彭隽带进一个盛了土的大口袋压在简文帝面上, 
纂坐其上而殂。
王纂坐在口袋上,把简文帝活活憋死了。 
伟撤门扉为棺,
王伟把门板卸下来当棺材, 
迁殡于城北酒库中。
把简文帝的尸体搬到城北酒库中小殓和停柩。 
太宗自幽絷之后,
简文帝自从被关在暗室之后, 
无复侍者及纸,
再也没有侍者和纸张, 
乃书壁及板障,
于是他就把字写在墙壁和隔板上, 
为诗及文数百篇,
写了几百篇诗文, 
辞甚凄怆。
辞意非常凄惨悲怆。 
景谥曰明皇帝,
侯景给简文帝的谥号是明皇帝, 
庙号高宗。
庙号为高宗。 
 
侯景之逼江陵也,
侯景的军队逼近江陵的时候, 
湘东王绎求援于魏,
湘东王萧绎向西魏求援, 
命梁、秦二州刺史宜丰侯循以南郑与魏,
命令梁、秦二州刺史宜丰侯萧循把南郑城割让给西魏, 
召循还江陵。
把萧循召回江陵。 
循以无故输城,
萧循因为无缘无故献出城池, 
非忠臣之节,
不符合忠臣的节义, 
报曰:
就向上报告说: 
“请待改命。”
“请让我等待一下,我要求修改成命。” 
魏太师泰遣大将军达奚武将兵三万取汉中,
西魏太师宇文泰派遣大将军达奚武率领三万军队去打汉中, 
又遣大将军王雄出子午谷,攻上津。
又派大将军王雄兵发子午谷攻打上津。 
崐循遣记室参军沛人刘求援于武陵王纪,
萧循派记室参军沛人刘向武陵王萧纪求援, 
纪遣潼州刺史杨乾运救之。
萧纪派潼州刺史杨乾运去救援他。 
循,恢之子也。
萧循是萧恢的儿子。 
 
王僧辩等闻太宗殂,
王僧辩等听到简文帝已死, 
丙辰,
丙辰(十六日), 
启湘东王绎,
启禀湘东王萧绎, 
请上尊号,
请他给简文帝进献尊号。 
绎弗许。
萧绎没有允许。 
 
司空、东道行台刘神茂闻侯景自巴丘败还,
司空、东道行台刘神茂听说侯景从巴丘兵败逃回, 
阴谋叛景,
便阴谋背叛侯景, 
吴中士大夫咸劝之;
而吴中的士大夫们都鼓励他, 
乃与仪同三司尹思合、刘归义、王晔、云麾将军元等据东阳以应江陵,
于是刘神茂就和仪同三司尹思合、刘归义、王晔、云麾将军元等人占据东阳以呼应江陵, 
遣及别将李占下据建德江口。
又派元和别将李占到下游占据建德江的江口。 
张彪攻永嘉,
张彪攻打永嘉, 
克之。
取得了胜利。 
新安民程灵洗起兵据郡以应神茂。
新安的平民程灵洗起兵占据新安郡以响应刘神茂, 
于是浙江以东皆附江陵。
于是浙江以东都依附了江陵。 
湘东王绎以灵洗为谯州刺史,
湘东王萧绎任命程灵洗为谯州刺史, 
领新安太守。
兼新安太守。 
 
十一月,
十一月, 
乙亥,
乙亥(初五), 
王僧辩等复上表劝进,
王僧辩等人又一次上表劝萧绎就皇帝位。 
湘东王绎不许。
湘东王萧绎不允许。 
戊寅,
戊寅(初八), 
绎以湘州刺史安南侯方矩为中卫将军以自副。方矩,
萧绎任命湘州刺史安南侯萧方矩为中卫将军,充当自己的助手。 
方诸之弟也。
萧方矩是萧方诸的弟弟。 
以南平王恪为湘州刺史。
还任命南平王萧恪为湘州刺史。 
侯景以赵伯超为东道行台,
侯景任命赵伯超为东道行台, 
据钱塘;
据占钱塘; 
以田迁为军司,
任命田迁为军司, 
据富春;
占据富春; 
以李庆绪为中军都督,
任命李庆绪为中军都督, 
谢答仁为右厢都督,
谢答仁为右厢都督, 
李遵为左厢都督,
李遵为左厢都督, 
以讨刘神茂。
让他们一起出兵讨伐刘神茂。 
 
己卯,
己卯(初九), 
加侯景九锡,
豫章王萧栋加封侯景九锡, 
汉国置丞相以下官。
汉国设置丞相以下的官职。 
己丑,
己丑(十九日), 
豫章王栋禅位于景,
豫章王萧栋把皇位禅让给侯景, 
景即皇帝位于南郊。
侯景在南郊举行登基大典登上皇帝位。 
还,
侯景从南郊回来之后, 
登太极殿,
登上了太极殿, 
其党数万,
他的党徒好几万人,都欢喜若狂,喧喊不已, 
皆吹唇呼噪而上。
争先恐后地趋前朝拜。 
大赦,
侯景下令大赦天下, 
改元太始。
改年号为大始。 
封栋为淮阴王,
侯景封萧栋为淮阴王, 
并其二弟桥、同销于密室。
把他和他的两个弟弟萧桥、萧一起关进密室之中。 
 
王伟请立七庙,
王伟启奏要求建立七庙, 
景曰:
侯景问: 
“何谓七庙?”
“什么叫七庙?” 
伟曰:
王伟说: 
“天子祭七世祖考。”
“天子对自己的祖先要往上祭祀七代。” 
并请七世讳,
并请侯景说出他上七代祖先的名讳。 
景曰:
侯景说: 
“前世吾不复记,
“上几辈子的祖先名字我不记得了, 
唯记我父名标;
只记得我父亲名叫标, 
且彼在朔州,
而且他在朔州, 
那得来啖此!”
那能跑到这儿来吃祭饭!” 
众咸笑之。
大家都把这当笑话。 
景党有知景祖名乙羽周者;
侯景党徒中有人知道侯景的祖父名叫乙羽周, 
自外皆王伟制其名位,
再往上就都由王伟制定他们的名位, 
追尊父标为元皇帝。
追尊侯景父亲侯标为元皇帝。 
 
景之作相也,
当侯景作丞相时, 
以西州为府,
以西州为自己的府第, 
文武无尊卑皆引接;
对文武百官,无论尊卑都接见交往。但是等到他当了皇帝, 
及居禁中,
住在禁苑之中后, 
非故旧不得见,
不是故旧不得参见, 
由是诸将多怨望。
于是将领们都开始抱怨。 
景好独乘小马,
侯景喜欢独自骑坐小马, 
弹射飞鸟,
用弹弓射杀飞鸟。 
王伟每禁止之,
王伟老是禁止他, 
不许轻出。
不许他轻易出去。 
景郁郁不乐,
侯景行动不自由,郁郁不乐, 
更成失志,
更加深了失望情绪, 
曰:
便自言自语崐说: 
“吾无事为帝,
“我无端地当了这个皇帝, 
与受摈不殊。”
和受到摈弃没什么两样!” 
 
壬辰,
壬辰(二十二日), 
湘东王以长沙王韶为郢州刺史。
湘东王任命长沙王萧韶为郢州刺史。 
 
益州长史刘孝胜等劝武陵王纪称帝,
益州长史刘孝胜等劝武陵王萧纪称帝, 
纪虽未许,
萧纪虽然口头上还未允许, 
而大造乘舆车服。
但却开始大举制造御用的乘舆车服等。 
 
十二月,
十二月, 
丁未,
丁未(初八), 
谢答仁、李庆绪攻建德,
谢答仁、李庆绪攻打建德, 
擒元、李占送建康,
活捉了元、李占并送到建康, 
景截其手足以徇,
侯景把他们的手、脚砍下来示众, 
经日乃死。
过了几天才死去。 
 
齐王每出入,
北齐国主高洋每次进进出出, 
常以中山王自随,
常常让中山王即原东魏孝静帝跟着自己当随从, 
王妃太原公主恒为之饮食,
中山王的妃子太原公主经常为中山王准备饮食, 
护视之。
看护监视。 
是月,
本月, 
齐主饮公主酒,
北齐国主请太原公主喝酒, 
使人鸩中山王,杀之,
派人用毒酒害死了中山王, 
并其三子,
他的三个儿子也一并被害。 
谥王曰魏孝静皇帝,
给中山王的谥号是魏孝静皇帝, 
葬于邺西漳北。
把他埋在邺城西边,漳水以北。 
其后齐主忽掘其陵,
后来高洋忽然又挖开他的陵墓, 
投梓宫于漳水。
把棺材扔进漳水。 
齐主初受禅,
高洋刚接受禅让时, 
魏神主悉寄于七帝寺,
北魏宗室祖先的神主牌位都寄放在七帝寺, 
至是,
到了这时候, 
亦取焚之。
也都拿出来烧了。 
 
彭城公元韶以高氏婿,
彭城公元韶因为当了高欢的女婿, 
宠遇异于诸元。
所以受到其他元姓成员不同的恩宠礼遇。 
开府仪同三司美阳公元晖业以位望隆重,
开府仪同三司美阳公元晖业,因为位高望重, 
又志气不伦,
而且志向气概超群出众, 
尤为齐主所忌,
所以特别为高洋所猜忌。 
从齐主在晋阳。
他在晋阳跟随着高洋。一次, 
晖业于宫门外骂韶曰:
元晖业在宫门外骂元韶: 
“尔不及一老妪,
“你还不如一个老村妇, 
负玺与人。
竟能背着皇帝玉玺送给人家。 
何不击碎之!
那时你为什么不击碎它! 
我出此言,
我说出这话, 
知即死,
知道死期马上就到, 
尔亦讵得几时!”
但你又能苟活几时呢!”高洋听到这话, 
齐王闻而杀之,
就杀了元晖业, 
及临淮公元孝友,
还杀了临淮公元孝友, 
皆凿汾水冰,沈其尸。
把他们的尸体都扔进汾河上凿开的冰窟窿里。 
孝友,之弟也。
元孝友是临淮王元的弟弟。 
齐主尝剃元韶鬓须,
高洋曾把元韶的鬓发胡须剃光, 
加之粉黛以自随,
让他涂脂抹粉描画一番,作自己的随从, 
曰:
还说: 
“吾以彭城为嫔御。”
“我拿彭城王当我的嫔妃。” 
言其懦弱如妇人也。
意思是说他懦弱得象妇女一样。 
 
世祖孝元皇帝上承圣元年(壬申、552)
梁元帝承圣元年(壬申,公元552年) 
 
春,
春季, 
正月,
正月, 
湘东王以南平内史王褒为吏部尚书。褒,
湘东王任命南平内史王褒为吏部尚书。 
骞之孙也。
王褒是王骞的孙子。 
 
齐人屡侵侯景边地,
北齐军队多次侵犯侯景的边疆地区, 
甲戌,
甲戌(初五), 
景遣郭元建帅步军趣小岘,
侯景派郭元建率领步兵进军小岘, 
侯子鉴帅舟师向濡须,
侯子鉴率领水军向濡须进发, 
己卯,
己卯(初十), 
至合肥;
抵达合肥。 
齐人闭门不出,
北齐人关着城门,不出来迎战, 
乃引还。
郭元建、侯子鉴只好引兵退回。 
 
丙申,
丙申(二十七日), 
齐主伐库莫奚,
北齐国主高洋讨伐库莫奚, 
大破之,
大获全胜, 
俘获四千人,
俘虏了四千人, 
杂畜十余万。
缴获各种牲畜十几万头。 
 
齐主连年出塞,
北齐国主文宣帝高洋连年出塞用兵, 
给事中兼中书舍人唐邕练习军书,
给事中兼中书舍人唐邕钻研谙习兵书, 
自督将以降劳效本末及四方军士强弱多少,番代往还,器械精粗,
举凡军队中自督将以下的将领们效劳军队的经历以及四方军士战斗力强弱、崐人数多少、轮流驻防调动往返情况、兵器精良与否、粮草储备多少, 
粮储虚实,
等等, 
靡不谙悉。
没有不熟谙于心的。 
或于帝前简阅,
有时在文宣帝高洋面前检阅军队, 
虽数千人,
虽然有好几千人, 
不执文簿,
但他不拿文簿, 
唱其姓名,
高声点名, 
未尝谬误。
从没出过差错。 
帝常曰:
文宣帝常说: 
“唐邕强干,
“唐邕精明强干, 
一人当千。”
一个人顶一千人用。” 
又曰:
又说: 
“邕每有军事,
“唐邕每当处理军中事务时, 
手作文书,
手里写着文书, 
口且处分,
口里条分缕析地说着处理意见, 
耳又听受,
耳朵又听着汇报,手嘴耳并用, 
实异人也!”
实在是异人呀!”因此, 
宠待赏赐,
对唐邕特别恩宠赏赐, 
群臣莫及。
其他臣子们没有比得上的。 
 
魏将王雄取上津、魏兴,
西魏将领王雄攻取了上津、魏兴, 
东梁州刺史安康李迁哲军败,
东梁州刺史安康人李迁哲战败, 
降之。
投降了王雄。 
 
突厥土门袭击柔然,
突厥人土门袭击柔然国, 
大破之。
大获全胜, 
柔然头兵可汗自杀,
柔然头兵可汗自杀, 
其太子庵罗辰及阿那从弟登注俟利、登注子库提并帅众奔齐,
他的太子庵罗辰和阿那的堂弟登注俟利,还有登注俟利的儿子登注库提一起率领部落民众投奔北齐。 
饮众复立登注次子铁伐为主。
剩下的部落民众又拥立登注俟利的次子登注铁伐为头领。 
土门自号伊利可汗,
土门自加封号为伊利可汗, 
号其妻为可贺敦,
给他妻子的封号是可贺敦, 
子弟谓之特勒,
子弟们则叫做特勒, 
别将兵者皆谓之设。
其他带兵的人都叫做设。 
 
湘东王命王僧辩等东击侯景,
湘东王命令王僧辩等向东进军,攻击侯景。 
二月,
二月, 
庚子,
庚子(二十六日), 
诸军发寻阳,
各路大军从寻阳出发, 
舳舻数百里。
兵船从头到尾达几百里。 
陈霸先帅甲士三万,
陈霸先率甲兵三万, 
舟舰二千,
舟舰二千只, 
自南江出湓口,
从南江出湓口, 
会僧辩于白茅湾,
和王僧辩会师于白茅湾。 
筑坛歃血,
两军将士筑坛歃血, 
共读盟文,
一起宣读盟文, 
流涕慷慨。
人人都慷慨激昂,涕下沾衣。 
癸卯,
癸卯(初四), 
僧辩使侯袭南陵、鹊头二戍,
王僧辩派侯袭击南陵、鹊头这两个敌军的戍所, 
克之。
取得了胜利。 
戊申,
戊申(初九), 
僧辩等军于大雷;
王僧辩等驻扎在大雷, 
丙辰,
丙辰(十七日), 
发鹊头。
从鹊头出发。 
戊午,
戊午(十九日), 
侯子鉴还至战鸟,
侯子鉴率军从合肥回到战鸟, 
西军奄至,
发现西边的湘东王萧绎的大军已经突然来了, 
子鉴惊惧,
他又惊又怕, 
奔还淮南。
赶快逃回了淮南。 
 
侯景仪同三司谢答仁攻刘神茂于东阳,
侯景手下的仪同三司谢答仁在东阳攻打刘神茂, 
程灵洗、张彪皆勒兵将救之,
程灵洗、张彪都督率将士去救援。 
神茂欲专其功,
刘神茂想独占战功, 
不许,
就不许他们去援救, 
营于下淮。
自己在下淮扎营。 
或谓神茂曰:
有人对刘神茂说: 
“贼长于野战,
“贼兵最擅长野外作战, 
下淮地平,
下淮地势平坦,易攻难守, 
四面受敌,
四面受敌, 
不如据七里濑。
不如占据七里濑为好。占了七里濑, 
贼必不能进。”
贼兵肯定不能打进来。” 
不从。
但刘神茂不听。 
神茂偏裨多北人,
刘神茂手下的副将大多是北方人, 
不与神茂同心,
和刘神茂不同心协力。 
别将王晔、郦通并据外营,
别将王晔、郦通一起占据外营, 
降于答仁,
投降了谢答仁。 
刘归义、尹思合等弃城走。
刘归义、尹思合等人弃城逃跑。 
神茂孤危,
刘神茂孤军陷入危境, 
辛未,
辛未(疑误), 
亦降于答仁,
也投降了谢答仁。 
答仁送之建康。
谢答仁把他押往建康。 
 
癸酉,
癸酉(疑误), 
王僧辩等到芜湖,
王僧辩等抵达芜湖, 
侯景守将张黑弃城走。
侯景守将张黑弃城逃跑。 
景闻之,
侯景听到消息, 
甚惧,
很害怕, 
下诏赦湘东王绎、王僧辩之罪,
连忙发布诏书赦免湘东王萧绎、王僧辩之罪, 
众咸笑之。
对此大家都暗自嘲笑。 
侯子鉴据姑孰南洲以拒西师,
侯子鉴据守姑孰、南洲以抵抗萧绎的军队, 
景遣其党史安和等将兵二千助之。
侯景派他的党羽史安和等带二千名士兵前去助战。 
三月,
三月, 
己巳朔,
己巳朔(初一), 
景下诏欲自至姑孰,
侯景发布诏书要亲自到姑孰前线去, 
又遣人戒子鉴曰:
又派人告诫侯子鉴说: 
“西人善水战,
“西边的士兵善于水战, 
勿与争锋;
你别和他们在水上争输赢。 
往年任约之败,
往年任约吃败仗, 
良为此也。
就因为和他们拼水战。 
若得步骑一交,
如果能设法在陆地上和他们打崐一仗, 
必当可破,
就一定可以破敌。所以, 
汝但结营岸上,
你只须在岸上安营扎寨, 
引船入浦以待之。”
把船只摆在水边等待他们前来就是了。” 
子鉴乃舍舟登岸,
侯子鉴听了告诫,就舍舟登岸, 
闭营不出。
关闭军营大门,不轻易出来。 
僧辩等停军芜湖十馀日,
王僧辩等人在芜湖停兵十几天, 
景党大喜,
侯景党徒大喜, 
告景曰:
告诉侯景说: 
“西师畏吾之强,
“西边来的军队害怕我军强大的实力, 
势将遁矣,
看样子要逃跑, 
不击,
如不出击, 
且失之。”
就会让他们溜了。” 
景乃复命子鉴为水战之备。
于是侯景又命令侯子鉴作水战的准备。 
 
丁丑,
丁丑(初九), 
僧辩至姑孰,
王僧辩等抵达姑孰, 
子鉴帅步骑万余人渡洲,
侯子鉴率领步、骑兵一万余人渡过水洲, 
于岸挑战,
在岸上挑战, 
又以千艘载战士。
又用狭长的船千艘装载战士。 
僧辩麾细船皆令退缩,
王僧辩指挥小船,让它们都退缩到后头去, 
留大舰夹泊两岸。
只留大兵舰在两岸夹江停泊。 
子鉴之众谓水军欲退,
侯子鉴的士兵们以为敌军水师要退却了, 
争出趋之;
争着出来追赶。这时, 
大舰断其归路,
王僧辩指挥大兵舰截断了侯军的归路, 
鼓噪大呼,
呐喊鼓噪, 
合战中江,
从两边夹击侯子鉴的部队,在长江中间作战。 
子鉴大败,
侯子鉴大败, 
士卒赴水死者数千人。
士兵跳入水里淹死的有几千人。 
子鉴仅以身免,
侯子鉴只身一人逃脱, 
收散卒走还建康,
收罗溃散的残兵逃回建康, 
据东府。
据守东府。 
僧辩留虎臣将军庄丘慧达镇姑孰,
王僧辩留下虎臣将军庄丘慧达镇守姑孰, 
引军而前,
自己带兵乘胜挺进, 
历阳戍迎降。
历阳戍所的守将出迎而降。 
景闻子鉴败,
侯景听到侯子鉴大败的消息, 
大惧,
大惊失色, 
涕下覆面,
泪流满面, 
引衾而卧,
拉过被子躺下, 
良久方起,
过了很久才起来, 
叹曰:
叹息着说: 
“误杀乃公!”
“侯子鉴,你可把老子给坑了!” 
 
庚辰,
庚辰(十二日), 
僧辩督诸军至张公洲,
王僧辩督率各路水兵抵达张公洲。 
辛巳,
辛巳(十三日), 
乘潮入淮,
乘潮涨进入秦淮河, 
进至禅灵寺前。
挺进到禅灵寺前面。 
景召石头津主张宾,
侯景召来石头津的首领张宾, 
使引淮中舣及海艟,
让他集中秦淮河的大小船只和出海的巨舰, 
以石缒之,
装满石头沉入江里, 
塞淮口;
堵塞住秦淮河口。 
缘淮作城,
然后指挥军队凭借秦淮河防线修筑城墙, 
自石头至于朱雀街,
自石头到朱雀街, 
十馀里中,
十几里长的防线, 
楼堞相接。
城墙和守望楼密密相连。 
僧辩问计于陈霸先,
王僧辩向陈霸先请教破敌之计。 
霸先曰:
陈霸先说: 
“前柳仲礼数十万兵隔水而坐,
“从前柳仲礼几十万大军隔水而坐,屯兵不前, 
韦粲在青溪,
韦粲驻在青溪, 
竟不渡岸,
也竟然不渡河登岸进攻。这样, 
贼登高望之,
贼兵登高眺望, 
表里俱尽,
里里外外一览无遗, 
故能覆我师徒。
所以能打败我们的军队。 
今围石头,
现在我军要包围石头, 
须渡北岸。
一定得渡河到北岸去才能合围。 
诸将若不能当锋,
诸位将领如果不能抵挡敌军的锋芒, 
霸先请先往立栅。”
我要求先去北岸扎营立栅。” 
壬午,
壬午(十四日), 
霸先于石头西落星山筑栅,
陈霸先在石头城西面落星山扎营筑栅, 
众军次连八城,
其他军队依次接连修了八个城堡, 
直出石头西北。
一直沿伸到整个石头城西北面,形成包围之势。 
景恐西州路绝,
侯景担心西州退路被截断, 
自帅侯子鉴等亦于石头东北筑五城以遏大路。
亲自率领侯子鉴等也在石头城东北面筑起五个城堡以扼守大路。 
景使王伟守台城。
侯景派王伟守台城。 
乙酉,
乙酉(十七日), 
景杀湘东王世子方诸、前平东将军杜幼安。
侯景杀了湘东王的长子萧方诸和前平东将军杜幼安。 
 
刘神茂至建康,
刘神茂被押送到建康, 
丙戌,
丙戌(十八日), 
景命为大锉碓,
侯景命令准备一口大铡刀, 
先进其足,
先把刘神茂的脚塞进去, 
寸寸斩之,
一寸一寸地铡他, 
以至于头。
一直铡到头。 
留异外同神茂而潜通于景,
刘留异表面上与刘神茂合伙而实际上偷偷与侯景相通, 
故得免祸。
所以能够免遭这场灾祸。 
 
丁亥,
丁亥(十九日), 
王僧辩进军招提寺北,
王僧辩向招提寺北面进军, 
侯景帅众万余人、铁骑八百余匹陈于西州之西。
侯景率领士兵一万余人,铁甲骑兵八百余骑排列在西州的西边严阵以待。 
陈霸先曰:
陈霸先说: 
“我众贼寡,
“我军兵力多,崐贼党兵力少, 
应分其兵势,
应该设法分散贼兵的兵势, 
以强制弱;
达到以强制弱的目的。 
何故聚其锋锐,
为什么要让贼兵把精锐力量集中在一起, 
令致死于我!”
让它们来把我军致于死地呢!” 
乃命诸将分处置兵。
于是命令将领们分头到几个地方布置部队。 
景冲将军王僧志陈,
侯景冲击将军王僧志的战阵, 
僧志小缩,
王僧志有意稍稍退却, 
霸先遣将军安陆徐度将弩手二千横截其后,
陈霸先派将军安陆人徐度带领弓箭手二千人横截敌军的后路, 
景兵乃却。
于是侯景的部队惊慌而退。侯景军退却时, 
霸先与王琳、杜龛等以铁骑乘之,
陈霸先和王琳、杜龛等用铁甲骑兵迅速追击, 
僧辩以大兵继进,
王僧辩指挥大军跟进, 
景兵败退,
侯景的士兵败退下去, 
据其栅。
缩入营栅固守。 
龛,岸之兄子也。
杜龛是杜岸的哥哥。 
景仪同三司卢晖略守石头城,
侯景手下的仪同三司卢晖略负责守石头城, 
开北门降,
他打开北门投降, 
僧辩入据之。
王僧辩长驱直入,占据了石头城。 
景与霸先殊死战,
侯景与陈霸先展开了白刃战以决生死, 
景帅百余骑,
侯景亲率一百多骑兵,扔了长矛, 
弃执刀,
手执短刀, 
左右冲陈;
左冲右突地冲击陈霸先的阵脚, 
陈不动,
但冲击不动, 
众遂大溃,
侯景的兵众于是彻底崩溃,陈霸先指挥各路兵马追击败兵, 
诸军逐北至西明门。
一直追到西明门。 
 
景至阙下,
侯景逃到宫阙下, 
不敢入台,
不敢入台, 
召王伟责之曰:
把王伟叫来责备他说: 
“尔令我为帝,
“你劝我称帝,你看, 
今日误我!”
今天可让你害苦了!” 
伟不能对,
王伟无言以对, 
绕阙而藏。
绕着宫阙躲闪着。 
景欲走,
侯景要逃跑, 
伟执谏曰:
王伟抓住他的鞍蹬劝他说: 
“自古岂有叛天子邪!
“自古以来哪里有什么叛逆天子! 
宫中卫士,
宫中卫士很多, 
犹足一战,
还足够再决一死战, 
弃此,
扔下这地方, 
将欲安之!”
你将跑到哪儿去安身!” 
景曰:
侯景叹息说: 
“我昔败贺拔胜,
“我过去打败贺拔胜, 
破葛荣,
击破葛荣, 
扬名河、朔,
扬名黄河、朔方, 
渡江平台城,
渡长江南下后又平定台城, 
降柳仲礼如反掌;
降服柳仲礼几十万大军易如反掌。 
今日天亡我也!”
今天是天要亡我啊!” 
因仰观石阙,
于是仰头看着石阙, 
叹息久之。
久久地叹息不已。然后, 
以皮囊盛其江东所生二子,
侯景用皮袋子把他到建康后生的两个儿子装好, 
挂之鞍后,
挂在马鞍后头, 
与房世贵等百余骑东走,
就带着房世贵等一百余骑兵逃跑了, 
欲就谢答仁于吴。
想去吴地投奔谢答仁。 
侯子鉴、王伟、陈庆奔朱方。
侯子鉴、王伟、陈庆逃走投奔了朱方。 
 
僧辩命裴之横、杜龛屯杜姥宅,
王僧辩命令裴之横、杜龛屯守杜姥宅, 
杜入据台城。
杜攻入并占据台城。 
僧辩不戢军士,
王僧辩对士兵不加约束, 
剽掠居民。
放任他们抢劫掠夺建康居民。 
男女裸露,
全城男女,衣服被剥光,裸露着被赶出家门, 
自石头至于东城,
从石头城一直到东城,哭爹喊娘, 
号泣满道。
一路上全是难民。 
是夜,
当天晚上, 
军士遗火,
士兵失火, 
焚太极殿及东西堂,
烧毁了太极殿和东西堂, 
宝器、羽仪、辇辂无遗。
宫殿中的珍宝神器、仪仗羽饰、车辆等,全被烧得干干净净。 
 
戊子,
戊子(二十日), 
僧辩命侯等帅精甲五千追景。
王僧辩命令侯等率领精锐甲兵五千人追赶侯景。 
王克、元罗等帅台内旧臣迎僧辩于道,
王克、元罗等率领朝中旧臣在道路两旁迎接王僧辩, 
僧辩劳克曰:
王僧辩嘲讽地慰劳王克说: 
“甚苦,事夷狄之君。”
“您侍奉夷狄君主可是辛苦了啊。” 
克不能对。
王克无言以对。 
又问:
王僧辩又问: 
“玺绂何在?”
“玉玺印绶在什么地方?” 
克良久曰:
王克呆了好一会才回答说: 
“赵平原持去。”
“赵平原给拿走了。” 
僧辩曰:
王僧辩说: 
“王氏百世卿族,
“王氏一家,百代都是公卿士族, 
一朝而坠。”
今天到你这儿算是完了。” 
僧辩迎太宗梓宫升朝堂,
王僧辩把简文帝的棺材迎放在朝堂上, 
帅百官哭踊如礼。
率百官按礼仪痛哭跪拜。 
 
己丑,
己丑(二十一日), 
僧辩等上表劝进,
王僧辩等人上表劝萧绎即皇帝位, 
且迎都建业。
并建议迎接萧绎来建康建都。 
湘东王答曰:
湘东王萧绎回答说: 
“淮海长鲸,
“现在,盘据淮海的大鲸鱼侯景, 
虽云授首;
虽说将要被杀; 
襄阳短狐,
但占据襄阳的短尾妖狐萧, 
未全革面。
却还没有洗心革面地归降。登基的事, 
太平玉烛,
等天下真正太平了,四时和畅, 
尔乃议之。”
玉烛生辉时再说吧!” 
 
庚寅,
庚寅(二十二日), 
南兖州刺史郭元建,
南兖州刺史郭元建, 
秦郡戍主郭正买,
秦郡戍主郭正买, 
阳平戍主鲁伯和,
阳平戍主鲁伯和, 
行南徐州事郭子仲,
行南徐州事郭子仲, 
并据城降。
都纷纷献出自己镇守的城池归降。 
 
僧辩之发江陵也,
当初,王僧辩出发到江陵去的时候, 
启湘东王曰:
对湘东王萧绎说: 
“平贼之后,
“平定侯景乱贼之后, 
嗣君万福,
继承君位的人康强万福, 
未审何以为礼?”
不知应该奉行什么礼仪?” 
王曰:
湘东王回答道: 
“六门之内,
“台城六门之内, 
自极兵威。”
任你充分发挥兵威。” 
僧辩曰:
王僧辩说: 
“讨贼之谋,
“讨伐侯景乱贼的谋略战术, 
臣为己任,
我义不容辞视为己任; 
成济之崐事,
至于象成济弑魏君那样的事, 
请别举人。”
请另外推举别人去干。”于是, 
王乃密谕宣猛将军朱买臣,
湘东王就秘密地告诉宣猛将军朱买臣, 
使为之所。
要他届时去简文帝宫中执行任务。 
及景败,
待到侯景兵败, 
太宗已殂,
简文帝也死了, 
豫章王栋及二弟桥、相扶出于密室,
豫章王萧栋和他的两个弟弟萧桥、萧互相搀扶着从密室走出来, 
逢杜于道,
正好在路上碰上杜, 
为去其锁。
杜为他们去掉锁链。 
二弟曰:
两个弟弟说: 
“今日始免横死矣!”
“今天才算免了横死的灾祸了!” 
栋曰:
萧栋说: 
“倚伏难知,
“祸与福互为倚伏,变化难知, 
吾犹有惧!”
我还有深深的恐惧!” 
辛卯,
辛卯(二十三日), 
遇朱买臣,
三个人遇到朱买臣, 
呼之就船共饮,
朱买臣喊他们到船上一块饮酒, 
未竟,
没到席散, 
并沉于水。
三个人全被沉入水中。 
 
僧辩遣陈霸先将兵向广陵受郭元建等降,
王僧辩派陈霸先带兵去广陵接受郭元建等人的投降, 
又遣使者往安慰之。
又派使者去安慰他们。 
诸将多私使别索马仗,
将领们都向使者私通关节想另外多勒索一些战马武器。 
会侯子鉴渡江至广陵,
这时正好是侯子鉴渡江逃到广陵, 
谓元建等曰:
他对郭元建说: 
“我曹,
“我们这些人, 
梁之深雠,
是梁朝的宿敌深仇, 
何颜复见其主!
有什么面目再见到梁朝的主子! 
不若投北,
不如投奔北方, 
可得还乡。”
还可以得到还乡的机会。” 
遂皆降齐。
于是全都投降了北齐。 
霸先至欧阳,
当陈霸先行军抵达欧阳的时候, 
齐行台辛术已据广陵。
北齐行台辛术已经占据了广陵。 
 
王伟与侯子鉴相失,
王伟在逃跑路上和侯子鉴跑散了, 
直渎戍主黄公喜获之,
直渎戍所的守将黄公喜抓住了他, 
送建康。
把他押到建康。 
王僧辩问曰:
王僧辩审问他时问: 
“卿为贼相,
“你身为贼党丞相, 
不能死节,
不能为贼党守节, 
而求活草间邪?”
还想在草野间求条活命吗?” 
伟曰:
王伟回答说: 
“废兴,
“朝代的废兴, 
命也。
这是天命。 
使汉帝早从伟言,
假使汉帝侯景早听从我的话,当年不放了你的话, 
明公岂有今日!”
你那能还有今天!” 
尚书左丞虞骘尝为伟所辱,
尚书左丞虞骘过去曾经被王伟羞辱过, 
乃唾其面。
趁这机会过来把唾味吐在他面上。 
伟曰:
王伟讽刺他说: 
“君不读书,
“你是个不读书的人, 
不足与语。”
我不值得和你说话。” 
骘惭而退。
虞骘惭愧地退下来。 
僧辩命罗州刺史徐嗣徽镇朱方。
王僧辩任命罗州刺史徐嗣徽镇守朱方。 
 
壬辰,
壬辰(二十四日), 
侯景至晋陵,
侯景逃到晋陵, 
得田迁余兵,
收集了田迁剩下的士兵, 
因驱掠居民,
对居民大肆驱掠一番之后, 
东趋吴郡。
就往东去了吴郡。 
 
夏,
夏季, 
四月,
四月, 
齐主使大都督潘乐与郭元建将兵五万攻阳平,
北齐国主高洋派大都督潘乐与郭元建带兵五万人攻打阳平, 
拔之。
并加以占领。 
 
王僧辩启陈霸先镇京口。
王僧辩经请示让陈霸先镇守京口。 
 
益州刺史、太尉武陵王纪,
益州刺史、太尉武陵王萧纪, 
颇有韬略,
很有武艺韬略。 
在蜀十七年,
他治理蜀地十七年, 
南开宁州、越,
向南开发了宁州、越, 
西通资陵、吐谷浑,
向西打通了资陵、吐谷浑。 
内修耕桑盐铁之政,
对内努力兴办农业、纺织、食盐、冶铁等经济事业, 
外通商贾远方之利,
对外发展与远方的通商贸易。 
故能殖其财用,
所以蜀地财富增殖很快, 
器甲殷积,
兵器衣甲积累了很多, 
有马八千匹。
共拥有八千匹战马。 
闻侯景陷台城,
萧纪听到侯景攻陷台城, 
湘东王将讨之,
湘东王萧绎将要出兵讨伐他的消息, 
谓僚佐曰:
就对身边官吏说: 
“七官文士,
“七官(萧绎)是个文人, 
岂能匡济!”
那能匡扶社稷,救济黎民!” 
内寝柏殿柱绕节生花,
萧纪住的宫殿里柏木做的殿柱环绕树节的地方开了崐花, 
纪以为己瑞。
他以为是应在自己身上的祥瑞。 
乙巳,
乙巳(初八), 
即皇帝位,
萧纪登基即皇位, 
改元天正,
改年号为天正, 
立子圆照为皇太子,
把大儿子萧圆照立为皇太子, 
圆正为西阳王,
并封儿子萧元正为西阳王, 
圆满为竟陵王,
萧圆满为竟陵王, 
圆普为谯王,
萧元普为谯王, 
圆肃为宜都王。
萧元肃为宜都王。 
以巴西、梓潼二郡太守永丰侯为征西大将军、益州刺史,
他又任命巴西、梓潼二郡的太守永丰侯萧为征西大将军、益州刺史, 
封秦郡王。
封为秦郡王。 
司马王僧略、直兵参军徐怦固谏,
司马王僧略、直兵参军徐怦苦苦劝止, 
不从。
但萧纪不听。 
僧略,僧辩之弟;怦,
王僧略是王僧辩的弟弟。 
勉之从子也。
徐怦是徐勉的侄子。 
 
初,
当初, 
台城之围,
台城被侯景包围时, 
怦劝纪速入援,
徐怦劝萧纪赶快去援救。 
纪意不欲行,
萧纪的意思是不想去,心里不免怪徐怦多事, 
内衔之。
因此对徐怦暗暗怀恨。 
会蜀人费合告怦反,
正好蜀人费合告发徐怦造反, 
怦有与将帅书云:
证据是徐怦有一封写给将帅的信,其中有一句说: 
“事事往人口具。”
“一件件事情都由来人当面陈说!” 
纪即以为反征,
萧纪就用这句话作为他想造反的证明。萧纪把徐怦抓起来, 
谓怦曰:
对他说: 
“以卿旧情,
“因为和你有些旧交情, 
当使诸子无恙。”
所以我会让你的儿子们安然无恙的。” 
对曰:
徐怦回答说: 
“生儿悉如殿下,
“我的儿子都很象殿下, 
留之何益!”
父亲有难竟在一边坐视不救、留下这些儿子有什么用处呢?” 
纪乃尽诛之,
萧纪于是把他和儿子们全杀了, 
枭首于市,
并割下首级在集市上示众。 
亦杀王僧略。
同时也杀了劝阻他登帝位的王僧略。 
永丰侯叹曰:
永丰侯萧为此长叹说: 
“王事不成矣!
“武陵王的帝业看样子不成了。 
善人,
善良的人, 
国之基也,
是国家的基础, 
今先杀之,
而现在先杀了一批善人, 
不亡何待!”
不灭亡更待何时!” 
 
纪征宜丰侯谘议参军刘为中书侍郎,
萧纪征召宜丰侯萧循手下的谘议参军萧为中书侍郎, 
使者八反,
使者去了八趟, 
乃至。
才把他请来。 
纪令刘孝胜深布腹心,
萧纪派刘孝胜去和他谈,把心里最机密的话全都对他说了, 
苦求还。
但刘苦苦要求放他回去。 
中记室韦登私谓曰:
中记室韦登私下对刘说: 
“殿下忍而蓄憾,
“殿下这个人残忍而且记仇, 
足下不留,
你这次不留下为他效劳, 
将致大祸,
必将会惹来杀身大祸, 
孰若共构大夏,
何必不和他一起成就帝业, 
使身名俱美哉!”
使自己身贵名美,这多好呀!” 
正色曰:
萧严肃地说: 
“卿欲缓颊于我邪?
“你想到我这儿当说客吗? 
我与府侯分义已定,
我和宜丰侯之间的名分已定, 
岂以夷险易其心乎!
难道能因为险易祸福而改变初心吗? 
殿下方布大义于天下,
殿下正要播扬大义于天下, 
终不逞志于一夫。”
我想不至于在我这一介武夫身上发泄自己骄纵之志吧!” 
纪知必不为己用,
萧纪知道他肯定不能为自己所用了, 
乃厚礼遣之。
就赠以厚礼,放他回去。 
以宜丰侯循为益州刺史,
同时任命宜丰侯萧循为益州刺史, 
封随郡王,
封为随郡王, 
以为循府长史、蜀郡太守。
任命萧为萧循王府里的长史、蜀郡太守。 
 
谢答仁讨刘神茂还,
谢答仁讨伐刘神茂后回来, 
至富阳,
军队行至富阳时, 
闻侯景败走,
听到侯景兵败逃跑的消息, 
帅万人欲北出候之,
就率领一万人马想从北边出兵去等候侯景。 
赵伯超据钱塘拒之。
赵伯超据守钱塘,阻止侯景残兵前进。 
侯景进至嘉兴,
侯景行进到嘉兴, 
闻伯超叛之,
听到赵伯超背叛他的消息, 
乃退据吴。
就退回据守吴郡。 
己酉,
己酉(十二日), 
侯追及景于松江,
侯在松江追上了侯景, 
景犹有船二百艘,
这时侯景还有二百只船, 
众数千人,
兵力数千人。 
进击,
侯发动进攻, 
败之,
打败了侯景残部, 
擒彭隽、田迁、房世贵、蔡寿乐、王伯。
抓获了彭隽、田迁、房世贵、蔡寿乐、王伯。 
生剖隽腹,
侯把彭隽活活剖腹, 
抽其肠,
抽出他的肠子, 
隽犹不死,
彭隽还没死, 
手自收之,
用手扯回肠子, 
乃斩之。
于是侯就用刀砍死了他。 
 

湘东王称帝与后续动荡

景与腹心数十人单舸走,推堕二子于水,将入海,遣副将焦僧度追之。景纳羊侃之女为小妻,以其兄为库直都督,待之甚厚;随景东走,与景所亲王元礼、谢葳蕤密图之。葳蕤,答仁之弟也。景下海,欲向蒙山,己卯,景昼寝;语海师:“此中何处有蒙山,汝但听我处分。”遂直向京口。至胡豆洲,景觉,大惊;问岸上人,云“郭元建犹在广陵”,景大,将依之。拔刀,叱海师向京口,因谓景曰:“吾等为王效力多矣,今至于此,终无所成,欲就乞头以取富贵。”景未及答,白刃交下。景欲投水,以刀斫之。景走入船中,以佩刀抉船底,以刺杀之。尚书右仆射索超世在别船,葳蕤以景命召而执之。南徐州刺史徐嗣徽斩超世,以盐内景腹中,送其尸于建康。僧辩传崐首江陵,截其手,使谢葳蕤送于齐;暴景尸于市,士民争取食之,并骨皆尽;溧阳公主亦预食焉。初,景之五子在北齐,世宗剥其长子面而烹之,幼者皆下蚕室。齐显祖即位,梦猕猴坐其御床,乃尽烹之。赵伯超、谢答仁皆降于侯,并田迁等送建康。王僧辩斩房世贵于市,送王伟、吕季略、周石珍、严、赵伯超、伏知命于江陵。
丁巳,湘东王下令解严。  
侯景与身边的亲信几十人乘一只小船逃跑,人多船小,他把两个儿子推到水中淹死了。小船将要入海时,侯派副将焦僧度去追击。当初,侯景娶羊侃的女儿为妾,任命她哥哥羊为库直都督,对待他很优厚。羊跟着侯景往东跑,和侯景所信任的王元礼、谢葳蕤秘密商议反叛侯景。谢葳蕤是谢答仁的弟弟。侯景下海后,想逃回蒙山,己卯(十八日),侯景白天正睡觉,羊对海上的向导说:“这海中哪里有蒙山,你别管,只听我调度指挥。”于是就让船直接驶向京口。船行进到胡豆洲时,侯景发现方向不对,大吃一惊。向岸上的人打听情况,他们说:“郭元建还在广陵呢!”侯景听了心中大喜,就准备去投奔郭元建。羊拔刀威胁海上向导,喝斥他,让他把船开往京口。并对侯景说:“我们为大王出过不少力,现在到了这个地步,终于一事无成,想借借你的头来换点富贵享用。”侯景还没有回答,好几把白晃晃的刀争着砍下来。侯景想跳海,羊用刀砍他。侯景窜入船里,用自己佩的刀去撬船的底板,羊用长矛把他刺死了。尚书右仆射索超世在别的船上,谢葳蕤假传侯景的命令召他来议事,等他来了就把他捆起来。南徐州刺史徐嗣徽杀了索超世,又用盐填入侯景肚子里,把他的尸体送到建康。王僧辩把侯景的首级传送到江陵去,又砍下他的手,派谢葳蕤送到北齐去。然后把侯景尸体扔在市集上,士兵民众争着去挖他的肉来吃,连骨头都被抢光了。侯景宠爱过的溧阳公主也参加了吃侯景肉的行列。当初,侯景有五个儿子留在北齐,高澄把他长子的面皮剥下来然后用油锅烹了,其他四个小儿子都下蚕室割去生殖器。文宣帝高洋即位之后,梦见猕猴坐在他的御床上,于是把侯景的几个幼子全部下了油锅。赵伯超、谢答仁都投降了侯,侯把他们和田迁等人押送到建康。王僧辩把房世贵斩首于市,另把王伟、吕季略、周石珍、严、赵伯超、伏知命等人押送到江陵。
丁巳(二十日),湘东王萧绎下令解除戒严。  
乙丑,
乙丑(二十八日), 
葬简文帝于庄陵,
梁朝把简文帝埋葬在庄陵, 
庙号太宗。
定庙号为太宗。 
 
侯景之败也,
侯景兵败时, 
以传国玺自随,
自己携带着传国玉玺, 
使其侍中兼平原太守赵思贤掌之,
让他的侍中兼平原太守赵思贤掌管, 
曰:
交代他说: 
“若我死,
“如果我死了, 
宜沈于江,
就把它扔到江里去, 
勿令吴儿复得之。”
别让吴儿们又得到它!” 
思贤自京口济江,
赵思贤从京口渡江时, 
遇盗,
遇到盗贼, 
从者弃之草间,
他的随从慌乱之中把传国玉玺扔在草中。 
至广陵,
他到达广陵之后, 
以告郭元建。
把这事告诉了郭元建。 
元建取之,
郭元建派人去找了回来, 
以与辛术,
把它交给辛术。 
壬申,
壬申(疑误), 
术送之至邺。
辛术把玉玺送到了邺城。 
 
甲申,
甲申(疑误), 
齐以吏部尚书杨为右仆射,
北齐任命吏部尚书杨为右仆射, 
以太原公主妻之。公主,
把太原公主嫁给他。 
即魏孝静帝之后也。
太原公主就是北魏孝静帝的皇后。 
 
杨乾运至剑北,
杨乾运率军队抵达剑北, 
魏达奚武逆击之,
西魏达奚武迎头阻击他, 
大破乾运于白马,
在白马把杨乾运打得大败, 
陈其俘馘于南郑城下,
把斩获的首级陈列在南郑城下, 
且遣人辱宜丰侯循。
而且派人去侮辱宜丰侯萧循。 
循怒,
萧循大怒, 
出兵与战,
出兵去和达奚武交战, 
都督杨绍伏兵击之,
都督杨绍设伏兵截击他, 
杀伤殆尽。
把他的军队连杀带伤,几乎消灭光。 
刘还至白马西,
刘回到白马西边, 
为武所获,
被达奚武捉获, 
送长安。
押送到了长安。 
太师泰素闻其名,
西魏太师宇文泰平时就知道刘的名声, 
待之如旧交。
对待他象对待老朋友一样。 
时南郑久不下,
当时南郑城久攻不下, 
武请屠之,
达奚武要求城破后实行屠城, 
泰将许之。
宇文泰准备答应他。 
请之于朝,
刘请求宇文泰不要批准, 
泰怒,
宇文泰大怒, 
不许;
不答应; 
泣请不已,
刘哭着不停地请求, 
泰曰:
宇文泰感叹地说: 
“事人当如是。”
“臣子侍奉主崐子就应该这样。” 
乃从其请。
于是听从了他的请求。 
 
五月,庚午,
五月庚午(初三), 
司空南平王恪等复劝进,
司空南平王萧恪等人又劝萧绎即帝位, 
湘东王犹不受,
湘东王萧绎还是不接受, 
遣侍中丰城侯泰谒山陵,
派侍中丰城侯萧泰去拜谒祖先陵墓, 
修复庙社。
重新修复宗庙神社。 
 
戊寅,
戊寅(十一日), 
侯景首至江陵,
侯景的首级被送到江陵, 
枭之于市三日,
被挂在市上示众三天之后, 
煮而漆之,
又用火烤干, 
以付武库。
并油漆了后交付武库保管。 
庚辰,
庚辰(十三日), 
以南平王恪为扬州刺史。
梁朝任命南平王萧恪为杨州刺史。 
甲申,
甲申(十七日), 
以王僧辩为司徒、镇卫将军,
任命王僧辩为司徒、镇卫将军, 
封长宁公。
封为长宁公。 
陈霸先为征虏将军、开府仪同三司,
任命陈霸先为征虏将军、开府仪同三司, 
封长城县侯。
封为长城县侯。 
 
乙酉,
乙酉(十八日), 
诛侯景所署尚书仆射王伟、左民尚书吕季略、少府周石珍、舍人严于市。
侯景所任命的尚书仆射王伟、左民尚书吕季略、少府周石珍、舍人严等人被斩首于市。 
赵伯超、伏知命饿死于狱。
赵伯超、伏知命饿死在监狱之中。 
以谢答仁不失礼于太宗,
因为谢答仁对简文帝不失臣子之礼, 
特宥之。
所以特别下令赦免了他。 
王伟于狱中上五百言诗,
王伟在狱中献了一首五百字的长诗, 
湘东王爱其才,
湘东王萧绎爱他的才华, 
欲宥之;
想宽宥他。 
有嫉之者,
但是有妒嫉王伟的人跑去告诉萧绎, 
言于王曰:
说: 
“前日伟作檄文甚佳。”
“前些日子王伟作了一篇檄文,也很好。” 
王求而视之,
萧绎让人找来看看, 
檄云:
檄文中写道: 
“项羽重瞳,
“项羽眼珠中两个瞳孔, 
尚有乌江之败;
尚且有乌江之败; 
湘东一目,
湘东王只有一只眼睛, 
宁为赤县所归!”
怎么能使赤县民心归顺!” 
王大怒,
萧绎看了大怒, 
钉其舌于柱,
就把王伟的舌头钉在柱子上, 
剜腹、脔肉而杀之。
将他剖腹,又一片片切他的肉,就这样杀了他。 
 
丙戌,
丙戌(十九日), 
齐合州刺史斛斯昭攻历阳,
北齐的合州刺吏斛斯昭攻打历阳, 
拔之。
攻克了它。 
 
丁亥,
丁亥(二十日), 
下令,
萧绎下令说: 
以“王伟等既死,
“王伟等人既然已经死了, 
自馀衣冠旧贵,被逼偷生,
其他的士大夫旧贵族中被逼依附苟且偷生的人, 
猛士勋豪,和光苟免者,
还有勇猛有功勋的豪杰为了免去一死而跟着跑的人, 
皆不问。”
都不再追究了。” 
 
扶风民鲁悉达,
扶风有一个平民叫鲁悉达, 
纠合乡人以保新蔡,
他把乡人纠合起来保卫新蔡, 
力田蓄谷。
又组织农民努力种田,积蓄粮食。 
时江东饥乱,
当时江东一带闹饥荒,社会动乱, 
饿死者什八九,
百姓十个有八九个饿死, 
遗民携老幼归之。
活下来的老百姓扶老携幼去归顺他。 
悉达分给粮廪,
鲁悉达对投奔他的人,都分给粮食, 
全济甚众,
救济了很多人, 
招集晋熙等五郡,
这样就把晋熙等五郡的人民都召集在了他的周围, 
尽有其地。
这五郡的土地也都归他管理了。 
使其弟广达将兵从王僧辩讨侯景,
他还派自己的弟弟带兵跟随王僧辩去讨伐侯景。 
景平,
侯景之乱被平定之后, 
以悉达为北江州刺史。
萧绎任命鲁悉达为北江州刺史。 
 
齐主使其散骑常侍曹文皎等来聘,
北齐国主高洋派他的散骑常侍曹文皎等人出使梁朝聘问, 
湘东王使散骑常侍柳晖等报之,
湘东王萧绎派散骑常侍柳晖等为使节回访, 
且告平侯景;
而且把平定侯景之乱的情况通报对方。 
亦遣舍人魏彦告于魏。
同时也派舍人魏彦把这事通报给西魏。 
 
齐主使潘乐、郭元建将兵围秦郡,
北齐国主高洋派潘乐、郭元建率兵去包围秦郡, 
行台尚书辛术谏曰:
行台尚书辛术进谏说: 
“朝廷与湘东王信使不绝。
“我朝现在和湘东王之间和睦友好,信使往来不绝。 
阳平,
阳平, 
侯景之土,
是侯景的地盘, 
取之可也;
拿下它是可以的。而秦郡就不同了。 
今王僧辩已遣严超达守秦郡,
现在王僧辩已经派严超达去守秦郡, 
于义何得复争之!
从道义上讲怎么能再去争夺这个城市呢? 
且水潦方降,
而且现在正当雨季,天下大雨,地上积水,道路难走, 
不如班师。”
所以不如班师回朝。” 
弗从。
但高洋不听从。 
陈霸先命别将徐度引兵助秦郡固守。
陈霸先命令别将徐度带兵去协助秦郡的防务,要求他们固守城池。 
齐众七万,
北齐军队有七万之众, 
攻之甚急。
攻打得很猛烈。 
王僧辩使左卫将军杜救之,
王僧辩派左卫将军杜去救援, 
霸先亦自欧阳来会;
陈霸先也亲自从欧阳赶来会师。 
与元建大战于士林,
他们和郭元建在士林大战一场, 
大破之,
把郭元建打得惨败, 
斩首万余级,
斩下首级一万多, 
生擒千余人。
俘虏了一千多人。 
元建收余众北遁;
郭元建收拾残兵败将向北逃窜。 
犹以通好,
因为双方还在讲友好,互通信使, 
不穷追也。
所以就没有穷追不舍。 
 
辛术迁吏部尚书。
辛术升任吏部尚书。 
自魏迁邺以后,
自东魏迁都到邺城以后, 
大选之职,
吏部负责选官的人, 
知名者数人,
知名于时的有几个人, 
互有得失:
他们各有长短优劣: 
齐世宗少年高朗,
齐世宗年少有为,志高气扬, 
所弊者疏;
但他的缺点是有些草率疏忽; 
袁叔德沈密谨厚,
袁叔德作风沉着细致,谨慎忠厚, 
所伤者细;
他的缺点是有点琐细; 
杨风流辩给,
杨文采风流,口齿伶俐, 
取士失于浮华。
但他在录用人才时偏好浮华。 
唯术性尚贞明,
只有辛术生性崇尚忠贞清明, 
取士必以才器,
录用人才一定看其才具器识, 
循名责实,
根据他的名望去责求他的实际品质、本领, 
新旧参举,
新人和旧人都匀着提拔, 
管库必擢,
即使管仓库的如有才能也一定提升, 
崐门阀不遗,
世家子弟也不遗漏。 
考之前后,
考察他前后选人的情况, 
最为折衷。
是最为折衷允当的了。 
 
魏达奚武遣尚书左丞柳带韦入南郑,
西魏达奚武派尚书左丞柳带韦到南郑去游说, 
说宜丰侯循曰:
对宜丰侯萧循说: 
“足下所固者险,
“您所固守的是险要之地, 
所恃者援,
所依恃的是外援, 
所保者民。
所要保护的是老百姓。 
今王旅深入,
现在我们朝廷的军队已深入腹地, 
所凭之险不足固也;
你所凭借的险要地势就不那么有用了; 
白马破走,
杨乾运在白马被打败逃跑了, 
酋豪不进,
酋长强豪们畏葸不前, 
所望之援不可恃也;
你所盼望的外援也靠不住了; 
长围四合,
我军将南郑城四面包围,密不透风, 
所部之民不可保也。
您所管辖的百姓也就保不住了。 
且足下本朝丧乱,
而且,您的朝廷动乱不已, 
社稷无主,
社稷无主,您想尽忠, 
欲谁为为忠乎?
可忠于谁呢?所以还不如改变主意, 
岂若转祸为福,
转祸为福, 
使庆流子孙邪!”
使子孙后代也得到您这一决策的好处!” 
循乃请降。
箫循听了, 
带韦,
觉得有理,就请求投降。 
庆子之也。
柳带韦是柳庆的儿子。 
开府仪同三司贺兰德愿闻城中食尽,
开府仪同三司贺兰德愿听说城里吃的东西已经没了, 
请攻之,
要求发动进攻, 
大都督赫连达曰:
大都督赫连达说: 
“不战而获城,
“不打仗而能得到城池, 
策之上者,
这是上策, 
岂可利其子女,
怎么可以看中城里的子女, 
贪其货财,
贪图货物财产, 
而不爱民命乎!
而不珍惜百姓的生命呢? 
且观其士马犹强,
而且据我观察,萧循的兵马还强壮, 
城池尚固,
城池还坚固, 
攻之纵克,
我们攻城即使攻下来, 
则彼此俱伤;
也是彼此都大有伤亡。 
如困兽犹斗,
万一萧循来个困兽犹斗,拼命一搏, 
则成败未可知也。”
那么成败就很难说了。” 
武曰:
达奚武称许说: 
“公言是也。”
“您说的道理很对。” 
乃受循降,
于是接受萧循投降, 
获男女二万口而还,
俘获男女人口二万人,然后凯旋而归, 
于是剑北皆入于魏。
从此剑北一带全部归入了西魏的版图。 
 
六月,
六月, 
丁未,
丁未(十一日), 
齐主还邺;
北齐国主高洋回到邺城。 
乙卯,
乙卯(十九日), 
复如晋阳。
又去到晋阳。 
 
庚寅,
庚寅(疑误), 
立安南侯方矩为王太子。
萧绎立安南侯萧方矩为王太子。 
 
齐遣散骑常侍谢季卿来贺平侯景。
北齐派散骑常侍谢季卿来祝贺平定侯景之乱的胜利。 
 
衡州刺史王怀明作乱,
衡州刺史王怀明犯上作乱, 
广州刺史萧勃讨平之。
广州刺史萧勃发兵讨伐,平定了动乱。 
 
齐政烦赋重,
北齐政令繁多,赋税很重, 
江北之民不乐属齐,
长江以北的人民不愿意归属于北齐, 
其豪杰数请兵于王僧辩,
其中崐的豪杰之士多次请求王僧辩出兵, 
僧辩以与齐通好,
王僧辩因为国家正和北齐发展友好关系, 
皆不许。
每次都没有允许。 
秋,
秋季, 
七月,
七月, 
广陵侨人朱盛等潜聚党数千人,
侨居广陵的朱盛等人,暗中纠集党徒好几千人, 
谋袭杀齐刺史温仲邕,
阴谋袭击杀死北齐刺史温仲邕, 
遣使求援于陈霸先,
派使者向陈霸先求援,要他作外应, 
云已克其外城。
并说已经攻下了外城。 
霸先使告僧辩,
陈霸先派人报告王僧辩, 
僧辩曰:
王僧辩说: 
“人之情伪,
“人的诚意有真有假, 
未易可测,
很难看破。 
若审克外城,
如果确实已攻下了外城, 
亟须应援,
那倒很有必要去支援一下, 
如其不尔,
如果没有这回事, 
无烦进军。”
就别劳师动众地进军了。” 
使未报,
使者还没回去转达王僧辩的意见, 
霸先已济江,
陈霸先已经渡过长江了, 
僧辩乃命武州刺史杜等助之。
王僧辩只好派武州刺史杜等出兵去协助他。正在这时, 
会盛等谋泄,
朱盛等人的秘谋泄漏了, 
霸先因进军围广陵。
陈霸先乘此进军并包围了广陵。 
 
八月,
八月, 
魏安康人黄众宝反,
西魏安康人黄众宝反叛, 
攻魏兴,
攻打魏兴, 
执太守柳桧,
抓住了太守柳桧, 
进围东梁州。
又进而围困东梁州。 
令桧诱说城中,
黄众宝让柳桧向城里守将诱降, 
桧不从而死。
柳桧不服从命令, 
桧,
被杀。 
虬之弟也。
柳桧是柳虬的弟弟。 
太师泰遣王雄与骠骑大将军武川宇文虬讨之。
太师宇文泰派王雄和骠骑大将军武川人宇文虬去讨伐黄众宝。 
 
武陵王纪举兵由外水东下,
武陵王萧纪发兵从外水向东进发, 
以永丰侯为益州刺史,
他任命永丰侯萧为益州刺史, 
守成都,
留守成都, 
使其子宜都王圆肃副之。
让自己的儿子宜都王萧圆肃做萧的副职。 
 
九月,
九月, 
甲戌,
甲戌(初九), 
司空南平王恪卒。
司空南平王萧恪去世。 
甲申,
甲申(十九日), 
以王僧辩为扬州刺史。
萧绎任命王僧辩为扬州刺史。 
 
齐主使告王僧辩、陈霸先曰:
北齐国主高洋派使者去向王僧辩、陈霸先讲和,说: 
“请释广陵之围,
“请贵军撤了包围广陵的人马, 
必归广陵、历阳两城。”
我方一定把广陵、历阳两城还给你们。” 
霸先引兵还京口,
陈霸先听了,就带兵回京口, 
江北之民从霸先济江者万余口。
江北的人民跟着陈霸先渡江的有一万多人。 
湘东王以霸先为征北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南徐州刺史,
湘东王萧绎任命陈霸先为征北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南徐州刺史, 
征霸先世子昌及兄子顼诣江陵,
征召陈霸先的长子陈昌、侄子陈顼到江陵来朝见, 
以昌为散骑常侍,
任命陈昌为散骑常侍, 
顼为领直。
陈顼为领直。 
 
宜丰侯循之降魏也,
宜丰侯萧循投降西魏时, 
丞相泰许其南还,
丞相宇文泰曾答应放他回南方, 
久而未遣,
过了很久也没有放。一次, 
从容问刘曰:
宇文泰从容地问刘说: 
“我于古谁比?”
“我能和古人中的什么人相比?” 
对曰:
刘很不客气地说: 
“常以公为汤、武,
“过去我常常拿您和商汤、周武王相比, 
今日所见,
现在看来, 
曾桓、文之不如!”
您连齐桓公、晋文公也够不上!” 
泰曰:
宇文泰听了一楞,忙说: 
“我安敢比汤、武,
“我怎么敢和商汤、周武相比! 
庶几望伊、周,
我自己觉得自己大概可以与伊尹、周公相比, 
何至不如恒、文!”
怎么连齐桓公、晋文公也比不上呢?” 
对曰:
刘回答说: 
“齐桓存三亡国,
“齐桓公使三个灭亡的小国重新存在下去, 
晋文公不失信于伐原。”
晋文公对讨伐原国的事没有失信。” 
语未竟,
刘话还没说完, 
泰抚掌曰:
宇文泰就双手一拍说: 
“我解尔意,
“我知道你话里的意思了。 
欲激我耳。”
这是想激我呀!” 
乃谓循曰:
于是对萧循说: 
“王欲之荆,
“您想去荆州, 
为之益?”
还是去益州?” 
循请还江陵,
萧循表示要回江陵, 
泰厚礼遣之。
宇文泰就赠送了厚礼,让他走了。 
循之文武千家自随,
萧循带着手下文武官员一千家一同回去, 
湘东王疑之,
湘东王萧绎有点怀疑, 
遣使觇察,相望于道;
就派一个又一个使者在道途打探侦察情况。 
始至之夕,
在萧循到江陵的当天晚上, 
命劫窃其财,
又派人去偷他的财物, 
及旦,
第二天一早, 
循启输马仗,
萧循要求把兵器马匹献出来, 
王乃安之,
萧绎这才放心了, 
引入,
让人把萧循带进来, 
对泣,
相对而流泪。 
以循为侍中、骠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
萧绎任命萧循为待中、骠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 
 
冬,
冬季, 
十月,
十月, 
齐主自晋阳如离石,
北齐国主高洋从晋阳到离石去督修长城。 
自黄栌岭起长城,
从黄栌岭开始修长城, 
北至社平戍,
向北修到社平戍所, 
四百余里,
共四百多里长, 
置三十六戍。
设置三十六个戍所。 
 
戊申,
戊申(十四日), 
湘东王执湘州刺史王琳于殿中,
湘东王萧绎在宫殿上把湘州刺史王琳抓起来, 
杀其副将殷晏。
杀了他的副将殷晏。 
 
琳本会稽兵家,
王琳本来是会稽的兵家子弟, 
其姊妹皆入王宫,
他的姐妹都被送入宫中, 
故琳少在王左右。
所以王琳自小在湘东王身边长大。 
琳好勇,
王琳喜欢逞勇力, 
王以为将帅。
湘东王让他当将帅。 
琳倾身下士,
王琳能屈身礼遇才智之士, 
所得赏赐,不以入家。
所得到的赏赐也不拿回家里。 
麾下万人,
他手下有一万人马, 
多江、淮群盗,
大多是长江、淮河上盗贼出身的人。 
从王僧辩平侯景,
王琳跟随王僧辩去平定侯景, 
与杜龛功居第一。
与杜龛并列,功居第一。 
在建康,
在建康时, 
恃宠纵暴,
他仗恃自己受宠,放纵各种暴行, 
僧辩不能禁。
连王僧辩也无法禁止他。 
僧辩以宫殿之烧,
王僧辩因为士兵失火烧了太极殿及东、西堂的事, 
恐得罪,
恐怕会得罪, 
欲以琳塞责,
就想用王琳的过失来推卸自己的责任, 
乃密启王,
于是就秘密向湘东王汇报了王琳的过失, 
请诛琳。
要求杀掉王琳。 
王以琳为湘州,
湘东王命令王琳离开建康,到湘州去, 
琳自疑及祸,
王琳怀疑自己会遭祸, 
使长史陆纳帅部曲赴湘州,
就派长史陆纳率领部曲去湘州, 
身诣江陵陈谢,
自己亲身到江陵表达谢恩之情。走前, 
谓纳等曰:
他对陆纳等人说: 
“吾若不返,
“我要是回不来, 
子将安之?”
你将要去哪里?” 
咸曰:
大家都说: 
“请死之。”
“跟你一块死。” 
相泣而别。
大家相对而泣,然后分别了。 
至江陵,
王琳到了江陵, 
王下琳吏。
湘东王就把他抓起交给官吏处理。 
 
辛酉,
辛酉(二十七日), 
以王子方略为湘州刺史,
萧绎任命王子萧方略为湘州刺史, 
又以廷尉黄罗汉为长史,
又任命廷尉黄罗汉为长史, 
使与太舟卿张载至巴陵,
派他和太舟卿张载到巴陵去, 
先据琳军。
先把王琳的军队接管过来。 
载有宠于王,
张载很得湘东王宠爱, 
而御下峻刻,
但他管理手下部属很严厉苛刻, 
荆州人疾之如雠。
荆州人恨他象恨仇人一样。 
罗汉等至琳军,
黄罗汉等人到了王琳的军队中, 
陆纳及士卒并哭,
陆纳和士兵都痛哭流涕, 
不肯受命,
不肯被收编, 
执罗汉及载。
把黄罗汉、张载抓了起来。 
王遣宦者陈往谕之,
湘东王派宫中宦官陈去做说服工作, 
纳对刳载腹,
陆纳当着陈的面把张载的肚子剖开, 
抽肠以系马足,
抽出他的肠子系在马的脚上, 
使绕而走,
让马绕来绕去走, 
肠尽气绝。
直到肠子拽完气绝而死。 
又脔割,
又一片片割张载的肉, 
出其心,
挖出他的心肝, 
向之舞,
向着尸体拍手跳舞, 
焚其馀骨。
再把剩下的骨头全烧了。 
以黄罗汉清谨而免之。
黄罗汉由于清廉谨严而免予加害。 
纳与诸将引兵袭湘州,
陆纳和将领们带兵袭击湘州, 
时州中无主,
当时州里没有主事人, 
纳遂据之。
陆纳就占据了湘州。 
 
公卿藩镇数劝进于湘东王,
公卿大臣,各路军事头领多次劝湘东王登帝位。 
十一月,
十一月, 
丙子,
丙子(十二日), 
世祖即皇帝位于江陵,
元帝萧绎在江陵登上皇帝位, 
改元,
改换年号, 
大赦。
大赦天下。 
是日,
这一天, 
帝不升正殿,
皇帝没有升坐正殿, 
公卿陪列而已。
只是让公卿大臣左右排列一下而已。 
 
丁丑,
丁丑(十三日), 
以宜丰侯循为湘州刺史。
梁元帝萧绎任命宜丰侯萧循为湘州刺史。 
 
己卯,
己卯(十五日), 
立王太子方矩为皇太子,
萧绎立王太子萧方矩为皇太子, 
更名元良。
把他的名字改叫萧元良。 
皇子方智为晋安王,
皇子萧方智封为晋安王, 
方略为始安王,
萧方略封为始安王, 
方等之子庄为永嘉王。
已战死的萧方等的儿子萧庄封为永嘉王。 
追尊母阮容为文宣皇后。
追尊母亲阮容为文宣皇后。 
 
侯景之乱,
侯景之乱以来, 
州郡太半入魏,
梁朝的州郡有一大半被并入西魏, 
自巴陵以下至建康,以长江为限,
自巴陵以下至建康这一线治理范围只在长江以南, 
荆州界北尽武宁,
荆州境内北边到武宁为止, 
西拒硖口,
西边到硖口为止, 
岭南复为萧勃所据,
岭南又被萧勃占据着。 
诏令所行,
朝廷诏令所到的地方, 
千里而近,
不过方圆千里以内, 
民户著籍,
百姓户口登记在簿册上的, 
不盈三万而已。
还不满三万户。 
 
陆纳袭击衡州刺史丁道贵于渌口,
陆纳在渌口袭击衡州刺史丁道贵, 
破之。
击败了他。 
道贵奔零陵,
丁道贵逃奔到零陵, 
其众悉降于纳崐。
他的部众全部投降了陆纳。 
上闻之,
元帝听到消息之后, 
遣使征司徒王僧辩、右卫将军杜、平北将军裴之横与宜丰侯循共讨纳,
派使者征召司徒王僧辩、右卫将军杜、平北将军裴之横和宜丰侯萧循,命令他们一起讨伐陆纳。 
循军巴陵以待之。
萧循的部队驻扎在巴陵等待截击敌军。 
侯景之乱,
侯景之乱时, 
零陵人李洪雅据其郡,
零陵人李洪雅占据了该郡, 
上即以为营州刺史。
元帝就此任命他为营州刺史。 
洪雅请讨陆纳,
李洪雅请求参加讨伐陆纳, 
上许之。
元帝答应了。 
丁道贵收余众与之俱。
丁道贵收拾残兵跟他一起出发。 
纳遣其将吴藏袭击,
陆纳派他的将领吴藏袭击了他们, 
破之,
击溃了他们的军队, 
洪雅等退保空云城,
李洪雅等人只好退却进入空云城以自保, 
藏引兵围之。
吴藏带兵把空云城包围了起来。 
顷之,
过一阵子, 
纳请降,
陆纳要求投降, 
求送妻子。
请求送妻子、儿子到江陵为人质。 
上遣陈至纳所,
元帝派陈到陆纳那里, 
纳众皆泣,
陆纳等人都大哭, 
曰:
说: 
“王郎被囚,
“王琳被抓起来, 
故我曹逃罪于湘州,
因此我们才到湘州去逃罪, 
非有他志也。”
不是有什么别的野心。” 
乃出妻子付。
于是把妻子儿子交给陈带回。 
至巴陵,
陈回到巴陵时, 
循曰:
萧循听到消息,说: 
“此诈也,
“这里有诈, 
必将袭我。”
他一定会来袭击我军。” 
乃密为之备。
于是秘密地作了充分准备。 
纳果夜以轻兵继后,
陆纳果然乘着黑夜掩护,派一支轻装士兵跟在陈后头, 
约至城下鼓噪。
约好到巴陵城下一齐大声喧哗,乘其不备攻城。 
十二月,
十二月, 
壬午晨,
壬午(疑误)晨, 
去巴陵十里,
陆纳的军队离巴陵还有十里路, 
众谓已至,
大家以为已经到巴陵了, 
即鼓噪,
就大声喧呼起来, 
军中皆惊。
萧循军中无不受惊。 
循坐胡床,
萧循坐在胡床上, 
于垒门望之,
从垒门里望出去, 
纳乘水来攻,
只见陆纳乘着水势来发动进攻, 
矢下如雨,
箭头象雨一样飞来, 
循方食甘蔗,
而萧循正啃着甘蔗, 
略无惧色,
一点害怕的神色也没有, 
徐部分将士击之,
慢慢指挥将士去截击, 
获其一舰;
缴获了敌军一条兵舰。 
纳退保长沙。
陆纳只好退守长沙。 
 
壬午,
壬午(疑误), 
齐主还邺;
北齐国主高洋回到邺城。 
戊午,
戊午(疑误), 
复如晋阳。
又去到晋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