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盟背景
晋侯合诸侯于扈,
晋灵公在扈会合各国,
平宋也。
为的是平定宋国的内乱。
郑国陈情
于是晋侯不见郑伯,
晋侯不召见郑伯,
以为贰于楚也。
以为他有贰心,暗地里依附了楚国。
郑子家使执讯而与之书,
郑国的大夫子家派通讯官送给书信,
以告赵宣子曰:
用来告诉晋国的赵宣子说:
“寡君即位三年,
“我国的国君即位三年,
召蔡侯而与之事君。
召集蔡侯和他一起侍奉你们襄公。
九月,
九月,
蔡侯入于敝邑以行,
蔡侯来到我国准备出行到晋国,
敝邑以侯宣多之难,
我国因为侯宣多的祸乱,
寡君是以不得与蔡侯偕,
国君因此不能和蔡侯一起朝见你们的国君。
十一月,
十一月,
克减侯宣多而随蔡侯以朝于执事。
侯宣多的乱事稍稍平定之后,就和蔡侯一起在百官面前来朝见你们的国君。
十二年六月,
十二年六月,
归生佐寡君之嫡夷,
归生又辅佐我们国君的太子夷,
以请陈侯于楚而朝诸君。
为陈侯朝见晋国的事向楚国请命。
十四年七月寡君又朝,
十四年七月,我国国君又前往朝见,
以蒇陈事。
来完成陈侯朝晋的事。
十五年五月,
十五年五月,
陈侯自敝邑往朝于君。
陈侯才得以从我国前往晋国朝见。
往年正月,
去年正月,
烛之武往朝夷也。
烛之武辅佐太子夷前往朝见。
八月,
八月,
寡君又往朝。
我国国君又前往朝见。
以陈蔡之密迩于楚,
以陈、蔡两国跟楚国贴近,
而不敢贰焉,
却不敢对晋国有贰心,
则敝邑之故也。
这都是有我国的原因啊。
虽敝邑之事君,
虽然我国一再为贵国效劳,
何以不免?
为什么还被认为有罪呢?
在位之中,
我国国君在位的时候,
一朝于襄,
一次朝见晋襄公,
而再见于君,
两次朝见现在的晋君,
夷与孤之二三臣,
太子夷和我们两三位大臣,
相及于绛。
相继来到绛都朝见。
虽我小国,
虽然我们是小国,
则蔑以过之矣。
事大国之礼没有超过我们的啊。
今大国曰:
现在大国却说:
‘尔未逞吾志。
‘你没有达成我的愿望。
’敝邑有亡,
’要是这样,我国只有灭亡,
无以加焉。
因为我们没有办法再增加我们事晋国的礼数了。
古人有言曰:
古人有话说:
‘畏首畏尾,
‘顾头顾尾,
身其余几?
身体还剩下什么地方不顾呢?
’又曰:
’还说:
‘鹿死不择音。
‘鹿要死了是不会挑选荫凉的地方的。
’小国之事大国也,
’小国为大国效劳,
德,
大国有恩惠,
则其人也;
那小国还是懂得报答恩惠的人;
不德,
大国没有恩惠,
则其鹿也。
那么小国只好是被逼冒险的鹿了。走得太快,
铤而走险,
就必然要走那些危险的地方,
急何能择?
被逼急了哪里还能选择呢?
命之罔极,
你们的命令无法理解极端艰难,
亦知亡矣。
我们也知道自己终究要灭亡了。
将悉敝赋以待于鯈,
只好集中全部的兵力在鯈等待,
唯执事命之。
就只听您的命令了!
文公二年,
郑文公二年,
朝于齐;
我国朝见齐桓公;
四年,
四年,
为齐侵蔡,
替齐国侵占了蔡国,蔡是楚的属国,
亦获成于楚。
可是我们还和楚国建立了同盟。
居大国之间而从于强令,
小国夹在大国之间,听从强国的命令,
岂有罪也?
难道有罪吗?
大国若弗图,
大国如果不替我们着想,
无所逃命。”
我们就没法逃避你们的命令了。”
晋郑和解
晋巩朔行成于郑,
晋国的大夫巩朔和郑国签订盟约,
赵穿、公婿池为质焉。
把赵穿和晋灵公的女婿池做人质留在郑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