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稽郢行成于吴 - 古文观止

← 返回《古文观止王孙圉论楚宝申胥谏许越成

诸稽郢行成于吴

文白对照

左丘明

吴伐越,越遣诸稽郢行成求和,以言辞谦卑、贡礼丰厚说服吴王休战。

越国行成之谋

吴王夫差起师伐越,越王勾践起师
之江。
吴王夫差出兵攻越,越王勾践带兵迎击。大夫文种献计说:“吴越谁存谁亡,只看天意如何,用不着打仗了。伍子胥和华登练出来的吴国士兵,从来没打过败仗,只要有一人精于射箭,就会有百人拉起弓弦练习。我们很难战胜他啊。凡是谋划一件事情,必须预见到成功才实行,决不可轻易拼命。君王不如保全兵力,严守阵地,用谦卑的言辞向吴国求和,让吴民高兴,让吴王的野心一天天膨胀。我们可由此占卜天意,果真天弃吴国,吴人定会答应议和,不把我国放在眼里,而放心大胆去中原争霸。等他百姓疲惫了,再遇上天灾歉收,我们稳稳当当去收拾残局,吴国就失去上天的保佑了。”  
乃献谋曰:“夫吴之与越,唯天所授,
越王同意了, 
王其无庸战。夫
、华登,简服吴国之士于甲兵,
派诸稽郢向吴求和, 
而未尝有所挫也。
说: 
夫一人善射,百夫
“敝国君主勾践, 
胜未可成。夫谋必
见成事焉,而后履之,
派遣小臣诸稽郢前来, 
不可以授命。王不如设戎,
不敢公然献上玉帛, 
行成,以喜其民,
在天王驾前行礼, 
吴王之心。吾以卜之于天,天若弃吴,
只好冒昧的私下向天王左右的官员说: 
必许吾成而
也,将必宽然有
诸侯之心焉;
从前, 
弊其民,而天夺之食,安受其烬,
越国不幸冒犯天王, 
乃无有命矣。” 越王许诺,
天王亲自出动玉趾, 
乃命
行成于吴,曰:“寡君勾践使下臣郢,
本来打算灭我勾践, 
不敢显然布
行礼,敢私告于下执事曰:‘昔者,
又宽恕了我。 
越国见祸,得罪于天王,
天王对我越国的恩德, 
以心孤句践,
真是让死人复活, 
而又宥赦之。君王之于越也,
起死人而肉白骨也。
让白骨生肌, 
孤不敢忘天灾,
我勾践既不敢忘记天降的灾祸, 
其敢忘君王之大赐乎?
又怎敢忘记天王的厚赐呢? 
今勾践申祸无良,
如今我勾践既因无德而重遭天祸, 
草鄙之人,
我们这些草野的鄙贱之人, 
敢忘天王之大德,
又怎敢忘记天王的大德, 
而思
之小怨,
只因边境的小怨而耿耿于怀, 
以重得罪于下执事?
以至再次得罪天王的左右呢? 
勾践
帅二三之老,
勾践因此率领几个老臣, 
亲委重罪,
亲自承担重罪, 
顿颡于边。
在边境上叩着响头。 
今君王不察,
天王未了解下情, 
盛怒
兵,
勃然大怒, 
将残伐越国。
出兵讨伐。 
越国固贡献之邑也,
越国本来就是向天王称臣进贡的城邑啊, 
君王不以
使之,
天王不用鞭子驱使它, 
而辱军士,
却使您尊贵的将士们受屈,来执行讨伐, 
使寇令焉!
更使越国不安了。 
勾践请盟。
因此勾践请求盟约。 
一介嫡女,
今送来一个嫡生的女儿, 
以晐姓于王宫;
在王宫拿着簸箕扫帚; 
一介嫡男,
还送来一个嫡生的儿子, 
奉盘匜以随诸御。
捧着盘子和脸盆,随同侍卫们服侍天王。 
春秋贡献,
春秋两季, 
不解于王府。
向天王的府库进贡,决不丝毫懈怠。 
天王岂辱裁之?
天王又何必御驾亲征? 
亦征诸侯之礼也。’”
这本是天子向诸侯征税之礼啊! 
谚语说: 
夫谚曰:
‘狐狸埋下它, 
“‘狐埋之而狐搰之,
狐狸又扒出来, 
是以无成功。
所以劳而无功。 
’今天王既封殖越国,
’如今天王既已扶植了越国, 
以明闻于天下,
您的明智已传遍天下; 
而又刈亡之,
倘又消灭它, 
是天王之无成劳也。
天王岂不也是劳而无功吗? 
虽四方之诸侯,则何实以事吴?
如何使四方的诸侯信服吴国呢? 
敢使下臣尽辞,
因此命我下臣把话儿说清楚, 
唯天王秉利度义焉!”
请天王就利和义两方面多加权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