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本第十五 - 黄帝内经

← 返回《黄帝内经寒热病第十四周痹第十六

病本第十五

文白对照

阐述疾病治疗标本缓急原则,强调先病为本、后病为标,根据虚实和症状缓急分先后治疗。

标本治则总纲

先病而后逆者,
病在先而后出现厥逆的, 
治其
应先治其本病; 
先逆而后病者,
厥逆在先而后生病变的, 
治其本;
应先治其厥逆。 
先寒而后生病者,
先患寒性病,而后发生其他病变的, 
治其本;
当治疗其先寒;先有某病, 
先病而后生寒者,
而后出现寒证的,当治疗其先病;先患热证,而后发生其他病变的, 
治其本;
当治疗其先热; 
先热而后生病者,
先有某病而后发生泄泻的, 
治其本。
当治其原病以为本; 
先泄而后生他病者,
先有泄泻而后发生其他疾病的, 
治其本,
应以先治泄泻为本, 
必且调之,
必须先调治好泄泻, 
乃治其他病。
然后才可治其他病。 
先病而后中满者,治其
;先病后泄者,
如果先有了某种病后发生腹中满闷的, 
治其本;
则应先治中满之标; 
先中满而后烦心者,
如果先有中满,而后导致心烦不舒畅的, 
治其本。
则应治中满之本。 
 

二便治标特例

病有忌外邪者, 
有忌内邪者, 
大小便不利,
凡出现大小便不通利的症状时, 
治其标,
先治大小便不利之标; 
大小便利,
大小便通利的, 
治其本。
则以治其先病为本。 
 

虚实病机治法

病发而有余,
疾病发作而实症有余, 
本而标之,
说明邪气变本为标, 
先治其本,
当先治邪气有余的, 
后治其标;
后治其他的征候。 
病发而不足,
疾病发作而出现正气不足的症征现象, 
标而本之,
则说明正气不足变标为本, 
先治其标,
应当先扶人体的正气,再祛除病邪。 
后治其本,
总之, 
谨详察间甚,
必须谨慎地详察病情, 
根据病症的轻重缓急而精心调治。病情轻缓的可以采取标本兼治,病情急重的,则需分步治疗, 
间者并行,
或先治标, 
甚为独行;
或先治本。 
先小大便不利而后生他病者,
就像对先有大小便不通利而后发生其他疾病的, 
治其本也。
应分步先治大小便不利的本病那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