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288 后汉纪三 - 资治通鉴

← 返回《资治通鉴卷287 后汉纪二卷289 后汉纪四

卷288 后汉纪三

文白对照

司马光

后汉乾祐年间,河中、永兴、凤翔三镇叛乱,郭威率军平定,期间穿插朝廷权力斗争与边疆战事。

三镇叛乱爆发

高祖睿文圣武昭肃孝皇帝下乾元年(戊申、948)
后汉纪三后汉高祖乾元年(戊申,公元948年) 
 
三月,
三月, 
丙辰,
丙辰(初七), 
史弘肇起复,
史弘肇出仕复职, 
加兼侍中。
加官兼侍中。 
 
侯益家富于财,
侯益家里财产丰厚, 
厚赂执政及史弘肇等,
送厚礼贿赂执掌政权的大臣和史弘肇等人, 
由是大臣争誉之。
因此众大臣交口称赞。 
丙寅,
丙寅(十七日), 
以益兼中书令,
任命侯益兼中书令, 
行开封尹。
代理开封尹。 
 
改广晋为大名府,
改广晋府为大名府, 
晋昌军为永兴军。
改晋昌军为永兴军。 
 
侯益盛毁王景崇于朝,
侯益在朝中大肆诋毁王景崇, 
言其恣横。
说他恣意横行。 
景崇闻益尹开封,
王景崇听说侯益为开封尹, 
知事已变,
明白事态已产生变化, 
内不自安,
内心忐忑不安, 
且怨朝廷。
而且埋怨朝廷。 
会诏遣供奉官王益如凤翔,
正赶上诏令派供奉官王益到凤翔, 
征赵匡赞牙兵诣阙,
取赵匡赞的牙兵带回京城, 
赵思绾等甚惧,
牙校赵思绾等人很害怕, 
景崇因以言激之。
王景崇乘机用话语相激。 
思绾途中谓其党常彦卿曰:
赵思绾在路上对他的党羽常彦卿说: 
“小太尉已落其手,
“小太尉赵匡赞已落入他们的手中, 
吾属至京师,
我们到达京城, 
并死矣,
都得死了, 
奈何?”
怎么办?” 
彦卿曰:
常彦卿说: 
“临机制变,
“见机行事, 
子勿复言!”
你不要再说!” 
 
癸酉,
癸酉(二十四日), 
至长安,
到达长安, 
永兴节度副使安友规、巡检乔守温出迎王益,
永兴节度副使安友规、巡检乔守温出城迎接王益, 
置酒于客亭。
并在客亭设置酒宴款待。这时, 
思绾前白曰:
赵思绾走上前来说: 
“壕寨使已定舍馆于城东。
“壕寨使已经把舍馆定在城东, 
今将士家属皆在城中,
现在将士的家属都在城中, 
欲各入城挈家诣城东宿。”
想各自进城把家属带到城东住宿。” 
友规等然之。
安友规等人同意。 
时思绾等皆无铠仗,
当时赵思绾等人都没有武器铠甲, 
既入西门,
进了西门, 
有州校坐门侧,
见有该州军校坐在门旁, 
思绾遽夺其剑斩之。
赵思绾突然夺过他的剑把他杀死; 
其徒因大噪,
赵思绾的党羽乘势大喊大叫, 
持白梃,
拿着棍子, 
杀守门者十余人,
打死十几个守门兵士, 
分遣其党守诸门。
派遣党羽分别把守各个大门。 
思绾入府,
赵思绾进入府衙, 
开库取铠仗给之,
打开府库取出武器铠甲分给大家, 
友规等皆逃去。
安友规等人都逃跑离开。 
思绾遂据城,
赵思绾于是占据了长安城, 
集城中少年,
集中城内少年, 
得四千余人,
约有四千多人, 
缮城隍,
修缮护城壕沟, 
葺楼堞,
整治城楼矮墙, 
旬日间,
十天之内, 
战守之具皆备。
作战守卫的器械样样齐备。 
 
王景崇讽凤翔吏民表景崇知军府事,
王景崇示意凤翔的官吏士民向朝廷上表,推举自己主持军府事务, 
朝廷患之,
朝廷对此深为担忧。 
甲戌,
甲戌(二十五日), 
徙静难节度使王守恩为永兴节度使,
调静难节度使王守恩为永兴节度使, 
徙保义节度使赵晖为凤翔节度使,
调保义节度使赵晖为凤翔节度使, 
并同平章事。
都为同平章事。 
以景崇为州留后,
命王景崇为州留后, 
令便道之官。
让他抄近路赴任。 
 
虢州伶人靖边庭杀团练使田令方,
虢州的艺人靖边庭杀死团练使田令方, 
驱掠州民,
裹胁州中百姓, 
奔赵思绾。
投奔赵思绾。 
至潼关,
到了潼关, 
潼关守将出击之,
潼关守将出关迎击, 
其众皆溃。
他的一群人全都溃散了。 
 
初,
当初, 
契丹主北归,
契丹主北行回国, 
至定州,
来到定州, 
以义武节度副使邪律忠为节度使,
命义武节度副使邪律忠为节度使, 
徙故节度使孙方简为大同节度使。
调原节度使孙方简为大同节度使。 
方简怨恚,
孙方简怨恨愤怒, 
且惧入朝为契丹所留,
又怕到了契丹朝廷被他们扣留, 
迁延不受命,
所以拖延时日不接受任命, 
帅其党三千人保狼山故寨,
率领他的党羽三千多人守卫狼山原来的山寨, 
控守要害。
控制固守各处要害。 
契丹攻之,
契丹兵进攻, 
不克。
未能攻克。 
未几,
不久, 
遣使请降,
他派使者见后汉高祖请求归降, 
帝复其旧官,
高祖恢复他的原官职, 
以捍契丹。
用他来抵御契丹。 
 
邪律忠闻邺都既平,
邪律忠听说邺都已被平定, 
常惧华人为变。
常常害怕汉人发动事变。 
诏以成德留后刘在明为幽州道马步都部署,
后汉高祖诏令成德留后刘在明为幽州道马步都部署, 
使出兵经略定州。
派他出兵整治定州。 
未行,
还没出兵, 
忠与麻等焚掠定州,
邪律忠和麻等人已劫掠焚烧了定州, 
悉驱其人弃城北去。
驱赶定州百姓弃城北去。 
孙方简自狼山帅其众数百,
孙方简从狼山率领几百名军兵, 
还据定州,
回来占领定州, 
又奏以弟行友为易州刺史,方遇为泰州刺史。
又上奏章请任命弟弟孙行友为易州刺史、孙方遇为泰州刺史。 
每契丹入寇,
每当契丹人入侵, 
兄弟奔命,
兄弟三人就奔走抵抗, 
契丹颇畏之。
契丹人很害怕他们, 
于是晋末州县陷契丹者,
于是后晋末年州县陷落到契丹人手中的, 
皆复为汉有矣。
都又为后汉所有了。 
 
丙子,
丙子(二十七日), 
以刘在明为成德节度使。
后汉任命刘在明为成德节度使。 
 
麻至其国,
麻回到辽国, 
契丹主责以失守。
契丹主责备他失守, 
麻不服,
麻不服气, 
曰:
说: 
“因朝廷征汉官致乱耳。”
“这是因为朝廷招收任用汉官,才导致今天的祸乱!” 
契丹主鸩杀之。
契丹主将他毒死。 
 
苏逢吉等为相,
苏逢吉等人作宰相, 
多迁补官吏;
频繁提升补充官员, 
杨以为虚费国用,
杨认为白白耗费国家钱财, 
所奏多抑之,
在奏章里多次贬抑这种作法, 
逢吉等不悦。
苏逢吉等人不高兴。 
 
中书侍郎兼户部尚书、同平章事李涛上疏言:
中书侍郎兼户部尚书、同平章事李涛上疏说: 
“今关西纷扰,
“现在关西形势纷乱, 
外御为急。
抵御外寇入侵是当务之急。 
二枢密皆佐命功臣,
二位枢密使都是先朝辅佐创业的功臣, 
官虽贵而家未富,
官阶虽然显贵但家资并不富裕, 
宜授以要害大镇。
应该授予他们重要的大藩镇。 
枢机之务在陛下目前,
枢密机要的事务,在陛下眼前, 
易以裁决,
容易裁决, 
逢吉、禹自先帝时任事,
况且苏逢吉、苏禹都是从先帝时就任职, 
皆可委也。”
都可以委托。” 
杨、郭威闻之,
杨、郭威听说, 
见太后泣诉,称:
入宫向太后哭诉道: 
“臣等从先帝起艰难中,
“我们跟随先帝在艰难中起来, 
今天子取人言,
现在天子听信人几句话, 
欲弃之于外。
要把我们弃置在外。 
况关西方有事,
况且关西正有事, 
臣等何忍自取安逸,
我们怎忍自求安逸, 
不顾社稷。
不顾社稷的安危。 
若臣等必不任职,
如果我们一定不称职, 
乞留过山陵。”
请求留我们过了先帝灵柩出殡。” 
太后怒,以让帝,
太后大怒, 
曰:
责备后汉隐帝道: 
“国家勋旧之臣,
“国家元勋旧臣, 
奈何听人言而逐之!”
怎么能听人几句话就放逐他们!” 
帝曰:
后汉隐帝说: 
“此宰相所言也。”
“这是宰相说的。” 
因诘责宰相。
于是又去责问宰相苏逢吉等人, 
涛曰:
李涛说: 
“此疏臣独为之,
“这篇疏文是臣独自写的, 
他人无预。”
别人没有参预。” 
丁丑,
丁丑(二十八日), 
罢涛政事,
罢免李涛官职, 
勒归私第。
勒令回归家中。 
 
是日,
当天, 
、泾、同、华四镇俱上言护国节度使兼中书令李守贞与永兴、凤翔同反。
、泾、同、华四镇都向朝廷上报:护国节度使兼中书令李守贞和永兴、凤翔二镇同时反叛。 
 
始,
开始, 
守贞闻杜重威死而惧,
李守贞听说杜重威被杀而心中害怕, 
阴有异志。
暗中萌生反叛念头。 
自以晋世尝为上将,
自以为后晋时曾为上将, 
有战功,
有战功, 
素好施,
平常慷慨好施, 
得士卒心。
所以颇得士兵之心。 
汉室新造,
现在后汉新建, 
天子年少初立,
皇帝年轻刚刚继位, 
执政皆后进,
执掌朝政都是后来进身的官员, 
有轻朝廷之志。
所以有轻视朝廷看法。 
乃招纳亡命,
于是招纳亡命之徒, 
养死士,
豢养敢死之士, 
治城堑,
治理城墙壕堑, 
缮甲兵,
修缮武器铠甲, 
昼夜不息。
日夜不停。 
遣人间道赍蜡丸结契丹,
又派人从小路带着蜡丸密信去勾结契丹, 
屡为边吏所获。
多次被把守边关的官吏所查获。 
 
浚仪人赵修己,
浚仪人赵修己, 
素善术数,
素来擅长星象占卜之术, 
自守贞镇滑州,
自从李守贞镇守滑州, 
署司户参军,
署理司户参军, 
累从移镇,
屡次跟随藩镇调动, 
为守贞言:
对李守贞说: 
“时命不可,
“时运、天命不允许, 
勿妄动!”
不要轻举妄动!” 
前后切谏非一,
前后恳切劝谏不止一次, 
守贞不听,
李守贞不听, 
乃称疾归乡里。
他于是声称有病回家乡。 
僧总伦,
僧人总伦, 
以术媚守贞,
用他的法术讨好李守贞, 
言其必为天子,
说他一定要作天子, 
守贞信之。
李守贞信以为真。 
又尝会将佐置酒,
又曾和将佐聚会设置酒宴, 
引弓指《舐掌虎图》曰:
弯弓搭箭指着《舐掌虎图》说: 
“吾有非常之福,
“我如果有非常的福份, 
当中其舌。”
就当射中它的舌头。” 
一发中之,
一箭射中, 
左右皆贺。
周围人都向他祝贺, 
守贞益自负。
李守贞更加自命不凡。 
 
会赵思绾据长安,
正赶上赵思绾占领了长安城, 
奉表献御衣于守贞,
向李守贞奉上表章献上御衣。 
守贞自谓天人协契,
李守贞自认为是天意、人心共同默契, 
乃自称秦王。
于是自称秦王, 
遣其骁将平陆王继勋据潼关,
派他的骁将平陆人王继勋占据潼关, 
以思绾为晋昌节度使。
任命赵思绾为晋昌节度使。 
 
同州距河中最近,
同州距离河中最近, 
匡国节度使张彦威,常守贞所为,
匡国节度使张彦威常侦察李守贞的所作所为, 
奏请先为之备,
并奏请朝廷早作防范, 
诏滑州马军都指挥使罗金山将部兵戍同州;
后汉隐帝颁诏令滑州马军都指挥使罗金山率所部守卫同州; 
故守贞起兵,
所以李守贞起兵时, 
同州不为所并。
同州没有被他吞并。 
金山,云州人也。
罗金山是云州人。 
 
定难节度使李彝殷发兵屯境上,
后汉定难节度使李彝殷起兵驻守境上, 
奏称:
向朝廷上奏章,称: 
“去三载前羌族毋杀绥州刺史李仁裕叛去,
“三年以前,羌族毋杀死绥州刺史李仁裕反叛逃走, 
请讨之。”
请求发兵征讨。” 
庆州上言:
庆州上奏道: 
“请益兵为备。”
“请增加兵力作准备。” 
诏以司天言,
后汉隐帝颁诏书以司天官说, 
今岁不利先举兵,
今年不利于先动兵戈, 
谕止之。
劝谕制止众将行动。 
 

朝廷平叛部署

夏,
夏季, 
四月,
四月, 
辛巳,
辛巳(初二), 
陕州都监王玉奏克复潼关。
陕州都监王玉奏报收复潼关。 
 
帝与左右谋,
后汉隐帝和身边的大臣商量, 
以太后怒李涛离间,
因太后恼怒李涛的挑拔离间, 
欲更进用二枢密,
现在想再进用两位枢密使, 
以明非帝意。
以便表明前举不是皇帝的意思。 
左右亦疾二苏之专,
大臣们也憎恨二苏专政, 
欲夺其权,
想夺他们的权, 
共劝之。
所以都劝勉皇帝这样干。 
壬午,
壬午(初三), 
制以枢密使杨为中书侍郎兼吏部尚书、同平章事,
制令枢密使杨为中书侍郎兼吏部尚书、同平章事, 
枢密使如故;
枢密使官职照旧; 
以副枢密使郭威为枢密使;
命副枢密使郭威为枢密使; 
又加三司使王章同平章事。
又三司使王章加官同平章事。 
 
凡中书除官,诸司奏事,
凡中书省任命官员、各司上奏公事, 
帝皆委斟酌。
后汉隐帝全委任杨斟酌办理。 
自是三相拱手,
从此其它三位宰相全都拱手无事, 
政事尽决于。
一切政事都决定于杨。 
事有未更所可否者,
凡事有未经杨认可, 
莫敢施行,
没有人敢施行, 
遂成凝滞。
便形成梗塞。 
三相每进拟用人,
三位宰相每次所拟的进用人选, 
苟不出意,
只要不出于杨之意, 
虽簿、尉亦不之与。
即使主簿、尉这样的小官也不给, 
素不喜书生,
杨历来不喜欢书生, 
常言:
常说: 
“国家府廪实,
“国家的府库仓廪要充实, 
甲兵强,
兵力要强盛, 
乃为急务。
这才是当务之急。 
至于文章礼乐,
至于文章礼乐, 
何足介意!”
有什么值得介意!” 
既恨二苏排己,
他既怀恨二苏曾排斥自己, 
又以其除官太滥,
又因二苏原来任命官员太滥, 
为众所非,
被众人非议指责, 
欲矫其弊,
想要矫正这一弊病, 
由是艰于除拜,
因此授予官职就很难了, 
士大夫往往有自汉兴至亡不沾一命者;
士大夫里多有从后汉兴到后汉亡不曾受过一次升迁;还规定: 
凡门荫及百司入仕者悉罢之。
凡靠祖、父余荫得官的子弟以及从各个部门入仕的,全部罢免。 
虽由之愚蔽,
这虽说由于杨的愚昧闭塞, 
时人亦咎二苏之不公所致云。
但当时人们也归咎于二苏封官办事不公所致。 
 
以镇宁节度使郭从义充永兴行营都部署,
后汉隐帝命镇宁节度使郭从义充任永兴行营都部署, 
将侍卫兵讨赵思绾。
率领侍卫兵讨伐赵思绾。 
戊子,
戊子(初九), 
以保义节度使白文珂为河中行营都部署,
命保义节度使白文珂为河中行营都部署, 
内客省使王峻为都监。
内客省使王峻为都监。 
辛卯,
辛卯(十二日), 
削夺李守贞官爵,
削去李守贞的官职爵位, 
命文珂等会兵讨之。
命白文珂等将领合兵讨伐他。 
乙未,
乙未(十六日), 
以宁江节度使、侍卫步军都指挥使尚洪迁为西面行营都虞侯。
命宁江节度使、侍卫步军都指挥使尚洪迁为西面行营都虞候。 
 
王景崇迁延不之州,
王景崇拖延时日不去州上任, 
阅集凤翔丁壮,
招集、检阅凤翔的壮丁, 
诈言讨赵思绾,
假称要讨伐赵思绾, 
仍牒州会兵。
并发牒文与州合兵。 
 
契丹主如辽阳,
契丹主到了辽阳, 
故晋主与太后、皇后皆谒见。
前后晋主和太后、皇后都拜见他。 
有禅奴利者,
有个叫禅奴利的, 
契丹主之妻兄也,
是契丹主妻子的哥哥, 
闻晋主有女未嫁,
他听说后晋主有女儿尚未出嫁, 
诣晋主求之;
就去见后晋主求婚, 
晋主辞以幼。
后晋主以女儿年龄幼小推辞。 
后数日,
过了几天, 
契丹主使人驰取其女而去,
契丹主派人骑马取走他女儿, 
以赐禅奴。
赐给禅奴利。 
 
王景崇遗蜀凤州刺史徐彦书,
王景崇致信给后蜀凤州刺史徐彦, 
求通互市。
要求互通贸易。 
壬戌,
壬戌(疑误), 
蜀主使彦复书招之。
后蜀主命徐彦回信招降他。 
 
契丹主留晋翰林学士徐台符于幽州,
契丹主扣留后晋翰林学士徐台符于幽州, 
台符逃归。
徐台符逃回。 
 
五月,
五月, 
乙亥,
乙亥(二十七日), 
滑州言河决鱼池。
滑州上报,黄河在鱼池决口。 
 
六月,
六月, 
戊寅朔,
戊寅朔(初一), 
日有食之。
出现日食。 
 
辛巳,
辛巳(初四), 
以奉国左厢都虞候刘词充河中行营马步都虞候。
后汉隐帝命奉国左厢都虞候刘词充任河中行营马步都虞候。 
 
乙酉,
乙酉(初八), 
王景崇遣使请降于蜀,
王景崇派使者向后蜀请求归降, 
亦受李守贞官爵。
同时接受李守贞给予的官爵。 
 
高从诲既与汉绝,
高从诲与后汉断绝往来后, 
北方商旅不至,
北方的商人不再来, 
境内贫乏,
境内贫困、物资缺乏, 
乃遣使上表谢罪,
于是派使者向后汉上表章谢罪, 
乞修职贡;
并请允许履行交纳贡品的职责; 
诏遣使慰抚之。
后汉隐帝诏令派使者前去安抚。 
 
西面行营都虞候尚洪迁攻长安,
西面行营都虞候尚洪迁攻打长安, 
伤重而卒。
身受重伤而去世。 
 
秋,
秋季, 
七月,
七月, 
以工部侍郎李充西南面行营都转运使。
后汉隐帝命工部侍郎李充任西南面行营都转运使。 
 
庚申,
庚申(十三日), 
加枢密使郭威同平章事。
枢密使郭威加官任同平章事。 
 
蜀司空兼中书侍郎、同平章事张业,
后蜀司空兼中书侍郎、同平章事张业, 
性豪侈,
生性豪放、奢侈, 
强市人田宅,
强买别人的田地住宅, 
藏匿亡命于私第,
在自己的宅院里藏匿亡命的罪犯; 
置狱,
私设监狱, 
系负债者,
抓欠债的人, 
或历年至有庾死者。
有时关押多年以至有病死的。 
其子检校左仆射继昭,
他的儿子检校左仆射张继昭, 
好击剑,
喜好击剑, 
尝与僧归信访善剑者,
曾和归信和尚走访善于击剑的高手。 
右匡圣都指挥使孙汉韶与业有隙,
右匡圣都指挥使孙汉韶和张业有仇隙, 
密告业、继昭谋反;
密告张业、张继昭二人谋反; 
翰林承旨李昊、奉圣控鹤马步都指挥使安思谦复从而谮之。
翰林承旨李昊、奉圣控鹤马步都指挥使安思谦又趁机诬陷他们, 
甲子,
甲子(十七日), 
业入朝,
张业上朝, 
蜀主命壮士就都堂击杀之,
后蜀主命令壮士在都堂里把他杀死, 
下诏暴其罪恶,
下诏书公布他的罪恶, 
籍没其家。
抄没他的家产。 
 
枢密使、保宁节度使兼侍中王处回,
枢密使、保宁节度使兼侍中王处回, 
亦专权贪纵,
也擅权专横,贪婪恣肆, 
卖官鬻狱,
出卖官职,收受罪犯的贿赂, 
四方馈献,
各地赠送的贡物, 
皆先输处回,
都先送到王处回处, 
次及内府,
其次给皇帝内府, 
家赀巨万。
他家产巨万, 
子德钧,
他的儿子王德钧, 
亦骄横。
也骄横跋扈。 
张业既死,
张业被处死后, 
蜀主不忍杀处回,
后蜀主不忍心杀王处回, 
听归私第;
让他回家; 
处回惶恐辞位,
王处回慌忙辞去官职, 
以为武德节度使兼中书令。
后蜀主任他为武德节度使兼中书令。 
 
蜀主欲以普丰库使高延昭、茶酒库使王昭远为枢密使,
后蜀主想让普丰库使高延昭、茶酒库使王昭远为枢密使, 
以其名位素轻,
但因他们的名声和地位向来轻微, 
乃授通奏使,
就授予他们为通奏使, 
知枢密院事。
主持枢密院事务。 
昭远,成都人,
王昭远是成都人, 
幼以僧童从其师入府,
年幼时做小和尚随他的师傅进入都府, 
蜀高祖爱其敏慧,
后蜀高祖喜爱他聪明敏捷, 
令给事蜀主左右;
让他在后蜀主身边供事; 
至是,
到这时, 
委以机务,
委任他国家重要事务, 
府库金帛,
府库里的金银财帛, 
恣其取与,
任其随意拿取, 
不复会计。
不再计算。 
 
戊辰,
戊辰(二十一日), 
以郭从义为永兴节度使,
后汉隐帝任命郭从义为永兴节度使, 
白文珂兼知河中行府事。
白文珂兼理主持河中行府事务。 
 
蜀主以翰林承旨、尚书左丞李昊为门下侍郎兼户部尚书,翰林学士、兵部侍郎徐光溥为中书侍郎兼礼部尚书,
后蜀主命翰林承旨、尚书左丞李昊为门下侍郎兼户部尚书翰林学士、兵部侍郎徐光溥为中书侍郎兼礼部尚书, 
并同平章事。
都为同平章事。 
 
蜀安思谦谋尽去旧将,
后蜀安思谦谋划把旧将全部除掉, 
又谮卫圣都指挥使兼中书令赵廷隐谋反,
又诬陷卫圣都指挥使兼中书令赵廷隐谋反, 
欲代其位,夜,
企图取代他的权位, 
发兵围其第。
夜里派兵包围了他的住宅。 
会山南西道节度使李廷入朝,
正赶上山南西道节度使李廷入朝, 
极言廷隐无罪,
全力辩解赵廷隐没有罪, 
乃得免。
才免罪。 
廷隐因称疾,
赵廷隐因此声称有病, 
固请解军职;
坚持请求解除自己的军权; 
甲戌,
甲戌(二十七日), 
蜀主许之。
后蜀主答应。 
 
凤翔节度使赵晖至长安;
凤翔节度使赵晖来到长安; 
乙亥,
乙亥(二十八日), 
表王景崇反状益明,
上表章说王景崇反叛的情况日益明显, 
请进兵击之。
请求发兵进攻。 
 
初,
当初, 
高祖镇河东,
后汉高祖镇守河东, 
皇弟崇为马步都指挥使,
皇弟刘崇是马步都指挥使, 
与蕃汉都孔目官郭威争权,
与蕃汉都孔目官郭威争夺权力, 
有隙。
二人有仇隙。 
及威执政,
等到郭威执政, 
崇忧之。
刘崇很担扰。 
节度判官郑珙,劝崇为自全计,
节度判官郑珙劝刘崇安排保全自己之计, 
崇从之。
刘崇听从了。 
珙,青州人也。
郑珙是青州人。 
八月,庚辰,
八月庚辰(初四), 
崇表募兵四指挥,
刘崇上表招募四个指挥的士兵, 
自是选募勇士,
从此他精选招募勇士, 
招纳亡命,
收纳亡命的罪犯, 
缮甲兵,
修缮兵器装备, 
实府库,
充实官仓府库, 
罢上供财赋,
停止向朝廷上缴的赋税财物, 
皆以备契丹为名;
都以防御契丹入侵为名; 
朝廷诏令,
朝廷所下的诏令, 
多不禀承。
大多不接受。 
 
自河中、永兴、凤翔三镇拒命以来,
自从河中、永兴、凤翔三个藩镇抗拒朝廷命令以来, 
朝廷继遣诸将讨之。
朝廷连续派众将领讨伐他们。 
昭义节度使常思屯潼关,
昭义节度使常思屯兵潼关, 
白文珂屯同州,
白文珂屯兵同州, 
赵晖屯咸阳。
赵晖屯兵咸阳。 
惟郭从义、王峻置栅近长安,
只有郭从义、王峻在靠近长安的地方设置栅栏, 
而二人相恶如水火,
但是郭、王二人相互交恶, 
自春徂秋,
就像水火不能相容, 
皆相仗莫肯攻战。
所以从春到秋二人都对峙观望不肯进攻作战。 
帝患之,
后汉隐帝为此忧虑, 
欲遣重臣临督,
想派一位朝廷重臣临阵督战, 
壬午,
壬午(初六), 
以郭威为西面军前招慰安抚使,
命郭威为西面军前招慰安抚使, 
诸军皆受威节度。
各军都受郭威的调度。 
 
威将行,
郭威将要上路, 
问策于太师冯道。
向太师冯道请教良策。 
道曰:
冯道说: 
“守贞自谓旧将,
“李守贞自认为是老将, 
为士卒所附,
士兵之心都归附于他; 
愿公勿爱官物,
望您不要吝惜官家的财物, 
以赐士卒,
要用以赏赐士兵, 
则夺其所恃矣。”
这样就夺走了他所倚仗的优势了。” 
威从之。
郭威听从了冯道的这条计策。 
由是众心始附于威。
从此众人之心开始归附郭威。 
 
诏白文珂趣河中,
后汉隐帝诏令,白文珂赶赴河中, 
赵晖趣凤翔。
赵晖赶赴凤翔。 
 
甲申,
甲申(初八), 
蜀主以赵廷隐为太傅,
后蜀主任命赵廷隐为太傅, 
赐爵宋王,
封爵为宋王, 
国有大事,
凡有国家大事, 
就第问之。
亲自到他家中询问。 
 
戊子,
戊子(十二日), 
蜀改凤翔曰岐阳军,
后蜀改凤翔为岐阳军; 
己丑,
己丑(十三日), 
以王景崇为岐阳节度使、同平章事。
命王景崇为岐阳节度使、同平章事。 
 
乙未,
乙未(十九日), 
以钱私为东南兵马都元帅、镇海·镇东节度使兼中书令、吴越国王。
后汉隐帝封吴越钱弘为东南兵马都元帅,镇海、镇东节度使兼中书令,吴越国王。 
 
郭威与诸将议攻讨,
郭威与众将领商议讨伐进攻, 
诸将欲先取长安、凤翔。
众将领想先夺取长安、凤翔。 
镇国节度使扈从珂曰:
镇国节度使扈从珂说: 
“今三叛连衡,
“现在三个叛藩联合, 
推守贞为主,
推举李守贞为主, 
守贞亡,
如果李守贞灭亡, 
则两镇自破矣。
那两个藩镇便不攻自破了。 
若舍近而攻远,
如果舍近攻远, 
万一王、赵拒吾前,
万一王、赵在前面抵抗, 
守贞掎吾后,
李守贞在背后夹击, 
此危道也。”
这是危亡之道。” 
威善之。
郭威认为很有道理。 
于是威自陕州,
于是郭威从陕州, 
白文珂及宁江节度使、侍卫步军都指挥使刘词自同州,
白文珂及宁江节度使、侍卫步军都指挥使刘词从同州, 
常思自潼关,
常思从潼关, 
三道攻河中。
从三条路进攻河中。 
威抚养士卒,
郭威抚养士兵, 
与同苦乐,
和他们同甘共苦, 
小有功辄赏之,
士兵们稍立军功就受到赏赐, 
微有伤常亲视之;
稍有伤就经常亲自看望; 
士无贤不肖,
谋士中无论是贤者还是不肖的, 
有所陈启,
只要有事来陈述的, 
皆温辞色而受之;
都和言悦色地接待他们; 
违忤不怒,
违背触犯他不发怒, 
小过不责。
小的过错不责罚。 
由是将卒咸归心于威。
因此士兵、将领之心都归附于郭威。 
 
始,
开始, 
李守贞以禁军皆尝在麾下,
李守贞以为禁军都曾是自己的老部下, 
受其恩施,
受过他的恩惠, 
又士卒素骄,
而且士兵一贯骄横, 
苦汉法之严,
苦于后汉军法的严格; 
谓其至则叩城奉迎,
认为禁军一到就会前来敲城门奉迎他为君主, 
可以坐而待之。
可以坐着等待。 
既而士卒新受赐于郭威,
但是士兵们新近在郭威处受到赏赐, 
皆忘守贞旧恩,
都忘了李守贞的旧恩; 
已亥,
己亥(二十三日), 
至城下,
兵至城下, 
扬旗伐鼓,
挥扬军旗,擂响战鼓, 
踊跃诟噪;
踊跃辱骂呼喊, 
守贞视之失色。
李守贞在城上看到,大惊失色。 
 
白文珂克西关城,
白文珂攻克西关城, 
栅于河西,
在黄河西岸设营栅, 
常思栅于城南,
常思在城南设营栅, 
威栅于城西。
郭威在城西设营栅。 
未几,
不久, 
威以常思无将领才,
郭威认为常思没有将领之才, 
先遣归镇。
先把他派回原藩镇。 
 
诸将欲急攻城,
众将领想赶快攻城, 
威曰:
郭威说: 
“守贞前朝宿将,
“李守贞是前朝有经验的老将, 
健斗好施,
勇猛善斗,慷慨好施, 
屡立战功。
多次建立战功。 
况城临大河,
况且城临黄河, 
楼堞完固,
城楼护墙完好坚固, 
未易轻也。
不容轻视。 
且彼冯城而斗,
况且他凭借高城而战, 
吾仰而攻之,
我们仰面进攻, 
何异帅士卒投汤火乎!
这和领着士兵去赴汤蹈火有什么不同! 
夫勇有盛衰,
勇气有盛有衰, 
攻有缓急,
进攻有慢有急, 
时有可否,
时机有可有不可, 
事有后先;
办事情有后有先; 
不若且设长围而守之,
不如先设置长长的包围圈困守他, 
使飞走路绝。
使他上天无路入地无门。 
吾洗兵牧马,
而我们磨洗兵器,放牧战马, 
坐食转输,
静坐享用转运来的粮食, 
温饱有余。
做到温饱有余。 
俟城中无食,
等城中没粮了, 
公帑家财皆竭,
官家、私人的钱财全都枯竭, 
然后进梯冲以逼之,
然后推进云梯冲车来逼近他们, 
飞羽檄以招之。
飞传羽檄来招降他们。 
彼之将士,
那边的将领士兵, 
脱身逃死,
各自脱身逃亡, 
父子且不相保,
就是父子也难以互相保护, 
况乌合之众乎!
何况是些乌合之众! 
思绾、景崇,
赵思绾、王景崇二处, 
但分兵縻之,
只要分兵牵制住, 
不足虑也。”
不值得忧虑。” 
乃发诸州民夫二万余人,
于是征发各州民夫二万多人, 
使白文珂等帅之,
让白文珂等人率领他们, 
刳长壕,
挖长沟, 
筑连城,
筑连城, 
列队伍而围之,
排列队伍把河中城团团围住。 
威又谓诸将曰:
郭威又对众将领说: 
“守贞向畏高祖,
“李守贞过去害怕高祖, 
不敢鸱张;
所以不敢嚣张; 
以我辈崛起太原,
认为我们从太原崛起, 
事功未著,
事业功勋不显赫, 
有轻我心,
有轻视我们之心, 
故敢反耳。
所以敢于反叛。 
正宜静以制之。”
我们正应该用静来制服他。” 
乃偃旗卧鼓,
于是把军旗、战鼓都收起来, 
但循河设火铺,
只沿黄河设置“火铺”传递军情, 
连延数十里,
连绵几十里, 
番步卒以守之。
派步卒轮番守护; 
遣水军舣舟于岸,
派水军船只停泊在岸边, 
寇有潜往来者,
敌人有偷偷往来的, 
无不擒之。
无不抓获, 
于是守贞如坐网中矣。
于是李守贞就像坐在罗网中了。 
 

平叛过程与结局

蜀武德节度使兼中书令王处回请老,
后蜀武德节度使兼中书令王处回请求告老退休, 
辛丑,
辛丑(二十五日), 
以太子太傅致仕。
他以太子太傅退休。 
 
南汉主遣知制诰宣化钟允章求婚于楚,
南汉主派知制诰宣化人钟允章到楚国求婚, 
楚王希广不许。
楚王马希广不同意。 
南汉主怒,
南汉主大怒, 
问允章:
问钟允章: 
“马公复能经略南土乎?”
“马希广还能治理南方吗?” 
对曰:
答道: 
“马氏兄弟,方争亡于不暇,
“马氏兄弟正在争斗不暇, 
安能害我!”
怎能伤害我们!” 
南汉主曰:
南汉主说: 
“然。
“好! 
希广懦而吝啬,
马希广为人懦弱而且吝啬, 
其士卒忘战日久,
他的士兵很久都没打过仗, 
此乃吾进取之秋也。”
这正是我们进取的大好时光啊!” 
 
武平节度使马希萼请与楚王希广各修职贡,
楚国武平节度使马希萼向后汉朝廷提出要与楚王马希广各自尽职进奉贡品, 
求朝廷别加官爵,
请求朝廷另加封官爵。 
希广用天策府内都押牙欧弘练、进奏官张仲荀谋,
马希广采用天策府内都押牙欧弘练、进奏官张仲荀的计策, 
厚赂执政,
用厚礼贿赂执政大臣, 
使拒其请。
让朝廷拒绝马希萼的请求。 
九月,
九月, 
壬子,
壬子(初七), 
赐希萼及楚王希广诏书,
后汉隐帝赐马希萼及楚王马希广诏书, 
谕以“兄弟宜相辑睦,
劝谕他们“兄弟应该和睦相处, 
凡希萼所贡,
凡是马希萼的贡品, 
当附希广以闻。”
应当附于马希广贡品中上报”。 
希萼不从。
马希萼不听从。 
 
蜀兵援王景崇,军于散关,
后蜀支援王景崇的军队驻扎在散关, 
赵晖遣都监李彦从袭击,
赵晖派都监李彦从前去袭击, 
破之,
打败了他们, 
蜀兵遁去。
蜀军逃去。 
 
蜀主以张业、王处回执政,
后蜀主孟昶认为张业、王处回主持政务时, 
事多壅蔽,
自己多受蒙蔽而视听不清, 
己未,
己未(十四日), 
始置匦函,
开始设置举报箱,名叫匦函, 
后改为献纳函。
后改为献纳函。 
 
王景崇尽杀侯益家属七十余人,
王景崇把侯益的家属七十多人全部杀死, 
益子前天平行军司马仁矩先在外,
只有侯益的儿子前天平行军司马侯仁矩事前在外, 
得免。
才免于一死。 
庚申,
庚申(十五日), 
以仁矩为隰州刺史。
后汉朝廷命侯仁矩为隰州刺史。 
仁矩子延广,
侯仁矩的儿子侯延广, 
尚在襁褓,
还在襁褓之中, 
乳母刘氏以己子易之,
奶妈刘氏用自己的孩子和他调换了, 
抱延广而逃,
抱着侯延广逃走, 
乞食至于大梁,
靠要饭走到大梁城, 
归于益家。
回到侯益家里。 
 
李守贞屡出兵欲突长围,
李守贞屡次出兵想突出长围, 
皆败而返;
都战败而回; 
遣人赍蜡丸求救于唐、蜀、契丹,
派人带上蜡丸密信向南唐、后蜀、契丹求救, 
皆为逻者所获。
全被巡逻士兵抓获。 
城中食且尽,
城里粮食将要吃完, 
殍死者日众。
饿死的人一天比一天多。 
守贞忧形于色,
李守贞满脸愁云, 
召总伦诘之,
召总伦和尚责问, 
总伦曰:
总伦说: 
“大王当为天子,
“大王应当为天子, 
人不能夺。
别人不能夺走。 
但此分野有灾,
但这分野有灾, 
待磨灭将尽,
等磨难将尽, 
只余一人一骑,
只剩一人一马, 
乃大王鹊起之时也。”
就是大王鹊起的时候了。” 
守贞犹以为然。
李守贞仍然信以为真。 
 
冬,
冬季, 
十月,
十月, 
王景崇遣其子德让,
王景崇派儿子王德让, 
赵思绾遣其子怀,
赵思绾派儿子赵怀, 
见蜀主于成都。
到成都朝见后蜀主。 
 
戊寅,
戊寅(初三), 
景崇遣兵出西门,
王景崇派兵出西门, 
赵晖击破之,
赵晖打败他, 
遂取西关城。
于是夺取西关城。 
景崇退守大城;
王景崇退守大城。 
堑而围之,
赵晖挖起深沟包围住他们, 
数挑战,
多次挑战, 
不出。
王景崇军队也不出来了。 
晖潜遣千余人擐甲执兵,
赵晖就偷偷派出一千多人身披铠甲手拿兵器, 
效蜀旗帜,
仿效后蜀军队的旗号, 
循南山而下,
沿南山开下来, 
令诸军声言:
让各军叫道: 
“蜀兵至矣。”
“蜀兵到了!” 
景崇果遣兵数千出迎之,
王景崇果然派出几千人马出城迎接, 
晖设伏掩击,
赵晖设下埋伏突然出击, 
尽殪之。
出城军队全被歼灭。 
自是景崇不复敢出。
从此王景崇再也不敢出城了。 
 
蜀主遣山南西道节度使安思谦将兵救凤翔,
后蜀主派山南西道节度使安思谦领兵救援凤翔, 
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同平章事毋昭裔上疏谏曰:
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同平章事毋昭裔上疏进谏道: 
“臣窃见庄宗皇帝志贪西顾,
“臣愚见,后唐庄宗皇帝贪于向西征伐, 
前蜀主意欲北行,
前蜀主意在向北进军, 
凡在庭臣,
凡是在朝的臣子, 
皆贡谏疏,
全都劝谏上疏, 
殊无听纳,
一点都不听取采纳, 
有何所成!
又能有什么成就! 
只此两朝,
只这两朝的先例, 
可为鉴诫。”
就可作为诫鉴。” 
不听,
后蜀主不听, 
又遣雄武节度使韩保贞引兵出阳以分汉兵之势。
又派出雄武节度使韩保贞从阳出兵来分散后汉军队的兵力。 
 
王景崇遣前义成节度使酸枣李彦舜等逆蜀兵;
王景崇派前义成节度使酸枣人李彦舜等去迎后蜀援军。 
丙申,
丙申(二十一日), 
安思谦屯右界,
安思谦驻扎在宝鸡以西, 
汉兵屯宝鸡。
后汉军驻扎在宝鸡。 
思谦遣眉州刺史申贵将兵二千趣模壁,
安思谦派眉州刺史申贵率兵二千奔赴模壁, 
设伏于竹林;
在竹林中设下伏兵; 
丁酉旦,
丁酉(二十二日)早晨, 
贵以兵数百压宝鸡而陈,
申贵用几百名士兵逼近宝鸡布阵, 
汉兵逐之,
后汉兵驱逐他们, 
遇伏而败,
在竹林中了埋伏而失败, 
蜀兵逐北,
后蜀兵乘胜追击, 
破宝鸡寨。
攻破宝鸡寨。 
蜀兵去,
后蜀兵离去, 
汉兵复入宝鸡。
后汉兵又进入宝鸡。 
己亥,
己亥(二十四日), 
思谦进屯渭水,
安思谦进兵驻扎在渭水之滨, 
汉益兵五千戍宝鸡;
后汉增兵五千人保卫宝鸡; 
思谦畏之,
安思谦害怕了, 
谓众曰:
对众将领说: 
“粮少敌强,
“军粮少而敌人强大, 
宜更为后图。”
应再为以后打算。” 
辛丑,
辛丑(二十六日), 
退屯凤州,
退兵驻扎凤州, 
寻归兴元。
不久回到兴元。 
贵,潞州人也。
申贵是潞州人。 
 
荆南节度使南平文献王高从诲寝疾,
荆南节度使南平文献王高从诲卧床病重, 
以其子节度副使保融判内外兵马事。
命他的儿子节度副使高保融兼领内外兵事务。 
癸卯,
癸卯(二十八日), 
从诲卒;
高从诲去世, 
保融知留后。
高保融主持留后事务。 
 
彰武节度使高允权与定难节度使李彝殷有隙,
彰武节度使高允权与定难节度使李彝殷有仇隙, 
李守贞密求援于彝殷,
李守贞秘密向李彝殷求援, 
发兵屯延、丹境上,
李彝殷发兵驻扎在延州、丹州边境上, 
闻官军围河中,
听说官军已围住河中, 
乃退。
就退兵了。 
甲辰,
甲辰(二十九日), 
允权以状闻,
高允权将此事上报朝廷, 
彝殷亦自诉,
李彝殷也自己申诉, 
朝廷和解之。
朝廷命二人和解。 
 
初,
当初, 
高祖入大梁,
后汉高祖入大梁城, 
太师冯道、太子太傅李崧皆在真定,
太师冯道、太子太傅李崧都在真定, 
高祖以道第赐苏禹,
后汉高祖把冯道的住宅赐给苏禹, 
崧第赐苏逢吉。
李崧的住宅赐给苏逢吉。 
崧第中瘗藏之物及洛阳别业,
李崧宅中埋藏的东西以及洛阳庄园, 
逢吉尽有之。
苏逢吉全都占了。 
及崧归朝,
等李崧归顺后汉朝廷, 
自以形迹孤危,
自认为孤立而危险, 
事汉权臣,
事奉后汉权臣, 
常惕惕谦谨,
经常小心谨慎, 
多称疾杜门。
大多时间称病关门在家。 
而二弟屿、,
而两个弟弟李屿和李, 
与逢吉子弟俱为朝士,
与苏逢吉子弟都是朝士, 
时乘酒出怨言,
有时趁饮酒后口出怨言, 
云“夺我居第、家赀”。
说“夺我住房、家财”。 
逢吉由是恶之。
苏逢吉因此憎恶他们。 
未几,
不久, 
崧以两京宅券献于逢吉,
李崧又把两京住宅的房契献给苏逢吉, 
逢吉愈不悦;
苏逢吉更加不高兴; 
翰林学士陶,
翰林学士陶, 
先为崧所引用,
早先被李崧荐举进用, 
复从而谮之。
又跟着说他的坏话。 
 
汉汪既严,
后汉法律已经很严, 
而侍卫都指挥使史弘肇尤残忍,
而侍卫都指挥使史弘肇尤其残忍, 
宠任孔目官解晖,
史弘肇宠信、重用孔目官解晖, 
凡入军狱者,
凡抓到军中监狱的人, 
使之随意锻练,
任他随意罗织罪名, 
无不自诬。
最后没有不屈打成招的。 
及三叛连兵,
等到三镇叛变连兵, 
群情震动,
朝野内群情震动, 
民间或讹言相惊骇。
民间有人误传互相惊扰害怕。 
弘肇掌部禁兵,
史弘肇握掌部分禁兵, 
巡逻京城,
在京城巡逻, 
得罪人,
凡抓到罪犯, 
不问轻重,
不问罪行轻重, 
于法何如,
在法律中应如何处理, 
皆专杀不请,
全都从不请求就砍头, 
或决口,
或者裂口断舌, 
筋,
砍筋, 
折胫,
断腿骨, 
无虚日;
没有一天不是这样。 
虽奸盗屏迹,
虽然奸人盗贼没了踪迹, 
而冤死者甚众,
但冤死的人很多, 
莫敢辩诉。
没人敢出来分辩申诉。 
 
李屿仆夫葛延遇,为屿贩鬻,
李屿的仆人葛延遇为李屿贩卖东西, 
多所欺匿,
常常欺骗主人、藏匿钱财; 
屿之,
李屿鞭打他, 
督其负甚急,
催他交出亏欠逼得很急。 
延遇与苏逢吉之仆李澄,
葛延遇和苏逢吉的仆人李澄, 
谋上变告屿谋反。
商量向上诬告李屿谋反。 
逢吉闻而诱致之,
苏逢吉听说后把他引诱过来, 
因召崧至第,
于是召李崧来到家中, 
收送侍卫狱。
抓起来送入侍卫狱。 
屿自诬云:
李屿在狱中屈招说: 
“与兄崧、弟、甥王凝及家僮合二十人,
“与兄李崧、弟李、外甥王凝及家僮共二十人, 
谋因山陵发引,
谋划乘皇帝灵柩发运时, 
纵火焚京城作乱;
纵火焚烧京城作乱; 
又遣人以蜡书入河中城,
又曾派人带蜡丸密书到河中城, 
结李守贞;
勾结李守贞; 
又遣人召契丹兵。”
又派人去招契丹兵。” 
及具狱上,
在结案上报时, 
逢吉取笔改“二十”为“五十”字。
苏逢吉又取笔把“二十”改为“五十”。 
十一月,
十一月, 
甲寅,
甲寅(初九), 
下诏诛崧兄弟、家属及辞所连及者,
下诏诛杀李崧兄弟、家属以及供词涉及的人, 
皆陈尸于市,
都暴尸街头。 
仍厚赏葛延遇等,
并重赏了葛延遇等人, 
时人无不冤之。
当时人没有不觉得李氏冤枉的。 
自是士民家皆畏惮仆隶,
从此士民家里都害怕仆人, 
往往为所胁制。
往往被仆人所胁制。 
 
他日,
有一天, 
秘书郎真定李诣陶,
秘书郎真定人李拜访陶, 
曰:
陶问: 
“君于李侍中近远?”
“你和李侍中关系远近?” 
曰:
李说: 
“族叔父。”
“他是同族叔父。” 
曰:
陶说: 
“李氏之祸,
“李家之祸, 
谷有力焉。”
我出了力。” 
闻之,
李听说, 
汗出。
吓得出汗。 
谷,州人也,
陶是州人, 
本姓唐,
本姓唐, 
避晋高祖讳改焉。
因避后晋高祖名讳而改。 
 
史弘肇尤恶文士,
史弘肇特别憎恶文人, 
常曰:
常说: 
“此属轻人难耐,
“这些家伙轻蔑人让人最难忍耐, 
每谓吾辈为卒。”
常叫我们是兵卒。” 
弘肇领归德节度使,
史弘肇兼领归德节度使, 
委亲吏杨乙收属府公利,
委派他亲近的官吏杨乙征归属府的公利。 
乙依势骄横,
杨乙依仗史弘肇的势力骄横跋扈, 
合境畏之如弘肇;
整个藩镇怕他就象怕史弘肇, 
副使以下,
副使以下的官员, 
望风展敬,
远远望见他都要展拜示敬, 
乙皆下视之,
而杨乙都以下人看待他们, 
月率钱万缗以输弘肇,
每月搜刮上万缗钱财交给史弘肇, 
士民不胜其苦。
士民百姓都受不了这种苦。 
 
初,
当初, 
沈丘人舒元,嵩山道士杨讷,
沈丘人舒元、嵩山道士杨讷, 
俱以游客干李守贞;
都以游客身份谒见李守贞; 
守贞为汉所攻,
当李守贞被后汉围攻, 
遣元更姓朱,
派舒元改姓朱, 
讷更姓李,
杨讷改姓李, 
名平,
名字叫平, 
间道奉表求救于唐,
抄小道奉表章向南唐求救。 
唐谏议大夫查文徽、兵部侍郎魏岑请出兵应之。
南唐谏议大夫查广徽、兵部侍郎魏岑请求出兵救应。 
 
唐主命北面行营招讨使李金全将兵救河中,
南唐主命北面行营招讨使李金全率兵救河中, 
以清淮节度使刘彦贞副之,
派清淮节度使刘彦贞为副手, 
文徽为监军使,
查文徽为监军使, 
岑为沿淮巡检使,
魏岑为沿淮巡检使, 
军于沂州之境。
驻军在沂州境内, 
金全与诸将方会食,
李金全和众将领正一起吃饭时, 
候骑白有汉兵数百在涧北,
侦察兵报告有后汉兵几百人在涧北, 
皆羸弱,
都是病弱; 
请掩之,
请求袭击他们。 
金全令曰:
李金全命令道: 
“敢言过涧者斩!”
“谁敢说过涧斩首!” 
及暮,
到了晚上, 
伏兵四起,
伏兵四起, 
金鼓闻十余里,
鸣金击鼓之声传出十几里, 
金全曰:
李金全说: 
“向可与之战乎?”
“刚才可以和他们打吗?” 
时唐士卒厌兵,
当时南唐士兵厌战, 
莫有斗志,
没有斗志; 
又河中道远,
又因河中城路远, 
势不相及,
地理上遥不相及, 
丙寅,
丙寅(二十一日), 
唐兵退保海州。
南唐兵退守海州。 
 
唐主遗帝书谢,
南唐主致信后汉隐帝告罪, 
请复通商旅,
请求通商贸易, 
且请赦守贞,
并请求赦免李守贞, 
朝廷不报。
朝廷不答复。 
 
壬申,
壬申(二十七日), 
葬睿文圣武昭肃孝皇帝于睿陵,
后汉葬睿文圣武昭肃孝皇帝刘于睿陵, 
庙号高祖。
庙号是高祖。 
 
十二月,
十二月, 
丁丑,
丁丑(初三), 
以高保融为荆南节度使、同平章事。
任命高保融为荆南节度使、同平章事。 
 
辛巳,
辛巳(初七), 
南汉主以内常侍吴怀恩为开府仪同三司、西北面招讨使,
南汉主任命内常侍吴怀恩为开府仪同三司、西北面招讨使, 
将兵击楚,
率兵攻打楚国, 
攻贺州,
进攻贺州; 
楚王希广遣决胜指挥使徐知新等将兵五千救之。
楚王马希广派决胜指挥使徐知新等人率兵五千人去援救贺州。 
未至,
援兵还没到, 
南汉人已拔贺州,
南汉人已经攻占贺州, 
凿大阱于城外,
并在城外挖了大陷阱, 
覆以竹箔,
覆盖竹席, 
加土,
加上土, 
下施机轴,
下面设置了机关, 
自堑中穿穴通阱中。
从壕沟中挖洞通到阱里。 
知新等至,
徐知新等到达, 
引兵攻城,
率兵攻城, 
南汉遣人自穴中发机,
南汉派人在洞中引发动机关, 
楚兵悉陷,
楚兵全都落入陷阱, 
南汉出兵从而击之,
南汉从城里出兵从而反攻, 
楚兵死者以千数;
楚兵死亡数以千计; 
知新等遁归,
徐知新等逃回楚国, 
希广斩之。
被楚王马希广斩首。 
南汉兵复陷昭州。
南汉兵又攻陷了昭州。 
 
王景崇累表告急于蜀,
王景崇屡次向后蜀上表章告急求救。 
蜀主命安思谦再出兵救之。
后蜀主命安思谦再次出兵去援救。 
壬午,
壬午(初八), 
思谦自兴元引兵屯凤州,
安思谦从兴元领兵驻扎在凤州, 
请先运粮四十万斛,
请求先运军粮四十万斛, 
乃可出境,
才能出境。 
蜀主曰:
后蜀主说: 
“观思谦之意,
“看安思谦的意思, 
安肯为朕进取!”
他怎肯为朕进兵攻取!” 
然亦发兴州、兴元米数万斛以馈之。
但依然调集兴州、兴元的米几万斛发送去。 
 
戊子,
戊子(十四日), 
思谦进屯散关,
安思谦进兵驻扎在散关, 
遣马步使高彦俦、眉州刺史申贵击汉箭安都寨,破之。
派马步使高彦俦、眉州刺史申贵袭击并攻克后汉箭安都寨。 
庚寅,
庚寅(十六日), 
思谦败汉兵于玉女潭,
安思谦在玉女潭又打败了后汉军队, 
汉兵退屯宝鸡,
后汉兵马退守宝鸡, 
思谦进屯模壁。
安思谦进军驻扎模壁。 
韩保贞出新关,
后蜀将领韩保贞从新关出兵, 
壬辰,
壬辰(十八日), 
军于陇州神前,
驻扎在陇州神前, 
汉兵不出,
后汉兵不出战, 
保贞亦不敢进。
韩保贞也不敢进攻。 
 
赵晖告急于郭威,
赵晖向郭威告急, 
威自往赴之。
郭威亲自赶赴华州。 
时李守贞遣副使周光逊、裨将王继勋、聂知遇守城西,
这时李守贞派副使周光逊、副将王继勋、聂知遇守卫城西。 
威戒白文珂、刘词曰:
郭威告诫白文珂、刘词说: 
“贼苟不能突围,
“贼军如果不能突围, 
终为我禽;
最终会被我抓获; 
万一得出,
万一冲出包围, 
则吾不得复留于此。
那我们就不能再留在这里。 
成败之机,
成败的关键, 
于是乎在。
就在于此! 
贼之骁锐,
贼军的精锐部队, 
尽在城西,
都集中在城西, 
我去必来突围,
我一离去他们必然从此突围, 
尔曹谨备之!”
你们要谨慎防备!” 
威至华州,
郭威来到华州, 
闻蜀兵食尽引去,
听说后蜀军队军粮吃完已退走, 
威乃还。
郭威就返回河中。 
韩保贞闻安思谦去,
韩保贞听说安思谦离去, 
亦退保弓川寨。
他也退守到弓川寨。 
 
蜀中书侍郎兼礼部尚书、同平章事徐光溥坐以艳辞挑前蜀安康长公主,
后蜀中书侍朗兼礼部尚书、同平章事徐光溥因为用轻佻的话挑逗前蜀安康长公主, 
丁酉,
丁酉(二十三日), 
罢守本官。
被罢免同平章事,任守原来官职。 
 
隐皇帝上乾二年(己酉、949)
后汉隐帝乾二年(己酉,公元949年) 
 
春,
春季, 
正月,乙巳朔,
正月乙巳朔(初一), 
大赦。
大赦天下。 
 
郭威将至河中,
郭威将到河中, 
白文珂出迎之。
白文珂从军营出来迎接。 
 
戊申夜,
戊申(初四)夜里, 
李守贞遣王继勋等引精兵千余人循河而南,
李守贞派王继勋等率领精锐部队一千多人沿黄河南下, 
袭汉栅,
袭击后汉军队的营栅。 
坎岸而登,
他们在堤岸上挖坑攀登而上, 
遂入之,
于是进入营栅, 
纵火大噪,
放火,大声呼喊, 
军中狼狈不知所为。
军营里狼狈不知所措。 
刘词神色自若,
刘词却神色自如, 
下令曰:
下命令道: 
“小盗不足惊也。”
“小小盗贼不足惊慌。” 
帅众击之。
率领众将士反击。 
客省使阎晋卿曰:
客省使阎晋卿说: 
“贼甲皆黄纸,
“贼军铠甲上都有黄纸, 
为火所照,
被火光一照, 
易辨耳;
容易辨认; 
奈众无斗志何!”
但众兵没有斗志怎么办!” 
裨将李韬曰;
副将李韬说: 
“安有无事食君禄,
“哪有太平无事时吃君王俸禄, 
有急不死斗者邪!”
有危急却不冒死搏斗的!” 
援先进,
举起长矛带头冲锋, 
众从之。
众兵将跟上。 
河中兵退走,
河中兵将退却逃跑, 
死者七百人,
死亡七百人, 
继勋重伤,
王继勋受重伤, 
仅以身免。
只捡了一条命。 
己酉,
己酉(初五), 
郭威至,
郭威到达, 
刘词迎马首请罪。
刘词出迎在马头前请罪。 
威厚赏之,
郭威给他重赏, 
曰:
说: 
“吾所忧正在于此。
“我所担忧的正在这里。 
微兄健斗,
没有兄弟勇猛善战, 
几为虏嗤。
几乎被敌人所嗤笑。 
然虏伎殚于此矣。”
然而敌人的伎俩也就到此为止了。” 
晋卿,忻州人也。
阎晋卿是忻州人。 
 
守贞之欲攻河西栅也,
李守贞策划偷袭河西营栅, 
先遣人出酤酒于村墅,
先派人出去到村里卖酒, 
或贳与,
有的赊欠白给, 
不责其直,
不要付钱, 
逻骑多醉,
后汉巡逻的骑兵大多喝醉, 
由是河中兵得潜行入寨,
因此河中的士兵得以偷偷地进入营寨, 
几至不守。
营寨几乎失守。 
郭威乃下令:
于是郭威下命令: 
“将士非犒宴,
“将领士兵不是犒赏宴饮, 
毋得私饮!”
不得私下喝酒!” 
爱将李审,
郭威的爱将李审, 
晨饮少酒,
早晨喝了点儿酒, 
威怒曰:
郭威大怒道: 
“汝为吾帐下,
“你在我帐下, 
首违军令,
带头违反军令, 
何以齐众!”
怎么来统一大家!” 
立斩以徇。
立刻斩首示众。 
 
甲寅,
甲寅(初十), 
蜀安思谦退屯凤州,
后蜀安思谦退守驻扎在凤州, 
上表待罪,
送上表章等待朝廷降罪, 
蜀主释不问。
后蜀主放下此事不再过问。 
 
诏以静州隶定难军,
后汉隐帝下诏书,命将静州隶属于定难军。 
二月,辛未,
二月辛未(疑误), 
李彝殷上表谢,
李彝殷奉上表章告罪。 
彝殷以中原多故,
李彝殷因为中原多事, 
有轻傲之志,
有轻慢傲侮的想法, 
每藩镇有叛者,
每当藩镇有反叛的, 
常阴助之,
常在暗处帮助、支持, 
邀其重赂。
以希望得到丰厚的贿赂。 
朝廷知其事,
朝廷知道这些事, 
亦以恩泽羁縻之。
也用恩惠来拢络他。 
 
淮北群盗多请命于唐,
淮北众多盗贼大都请命于南唐, 
唐主遣神卫都虞候皇甫晖等将兵万人出海、泗以招纳之。
南唐主派神卫都虞候皇甫晖等领兵一万人从海州、泗州出来招抚接纳他们。 
蒙城镇将咸师朗等降于晖;
蒙城守将咸师朗等人向皇甫晖投降; 
徐州将成德钦败唐兵于峒镇,
徐州守将成德钦在峒镇打败南唐军队, 
俘斩六百级,
俘获、斩首六百人, 
晖等引归。
皇甫晖等率兵退回。 
 
晋李太后诣契丹主,
后晋李太后去见契丹主, 
请依汉人城寨之侧,
请求靠着汉人城寨的旁边, 
给田以耕桑自赡,
给一块田地用来耕种养蚕养活自己, 
契丹主许之,并晋主迁于建州;
契丹主准许并让她和后晋出帝一起迁往建州。 
未至,
还没到建州。 
安太妃卒于路。
安太妃死在途中, 
遗令:
遗嘱说: 
“必焚我骨,
“一定要火化我的遗体, 
南向扬之,
向南方扬去, 
庶几魂魄归达于汉。”
使我的魂魄能回到汉地。” 
既至建州,
到建州后, 
得田五十余顷,
得到田地五十多顷, 
晋主令从者耕其中以给食。
后晋出帝命令跟随的人都在田里耕种来获取食物。 
倾之,
不久, 
述律王遣骑取晋主宠姬赵氏、聂氏而去。述律王者,
述律王派人来取后晋出帝宠爱的姬妾赵氏、聂氏而去。 
契丹主德光之子也。
述律王是契丹主耶律德光的儿子。 
 
三月,己未,
三月己未(十六日), 
以归德牙内指挥使史德琉领忠州刺史。
命归德牙内指挥使史德琉兼任忠州刺史。 
德琉,弘肇之子也,
史德琉是史弘肇的儿子, 
颇读书,
很爱读书, 
常不乐父之所为。
常不喜欢父亲的所作所为。 
有举人呼噪于贡院门,
有举人在贡院门前高声喧哗, 
苏逢吉命执送侍卫司,
苏逢吉命人抓起来送往侍卫司, 
欲其痛棰而黥之。
准备狠抽一顿鞭子再在脸上刺上字。 
德言于父曰:
史德琉对父亲说: 
“书生无礼,
“书生无礼, 
自有台府治之,
自然有台府处置, 
非军务也。
这不军务。 
此乃公卿欲彰大人之过耳。”
这全是公卿大臣想要宣扬大人的过错罢了。” 
弘肇大然之,
史弘肇深以为然, 
即破械遣之。
立即打开刑具把书生送走。 
 
楚将徐进败蛮于风阳山,
楚国将领徐进在风阳山打败南蛮, 
斩首五千级。
斩首五千人。 
 
夏,
夏季, 
四月,壬午,
四月壬午(初九), 
太白昼见;
太白星白天出现, 
民有仰视之者,
百姓中有仰面观看的, 
为逻卒所执,
被巡逻的士兵抓住, 
史弘肇腰斩之。
史弘肇命处以腰斩。 
 
河中城中食且尽,
河中城里粮食将要吃光, 
民饿死者什五六。
百姓饿死的有十分之五、六。 
癸卯,
癸卯(三十日), 
李守贞出兵五千余人,
李守贞出兵五千多人, 
赍梯桥,
带着梯子、造桥器械, 
分五道以攻长围之西北隅;
分五路进攻长围的西北角。 
郭威遣都监吴虔裕引兵横击之,
郭威派都监吴虔裕率兵从旁拦击, 
河中兵败走,
河中兵战败逃跑, 
杀伤太半,
被杀伤一大半, 
夺其攻具。
夺走了进攻器械。 
五月,丙午,
五月丙午(初三), 
守贞复出兵,
李守贞又出兵, 
又败之,
又被打败, 
擒其将魏延朗、郑宾。
后汉生擒了他的将领魏延朗、郑宾。 
壬子,
壬子(初九), 
周光逊、王继勋、聂知遇帅其众千余人来降。
周光逊、王继勋、聂知遇率领一千多人前来投降。 
守贞将士降者相继,
李守贞将领、士兵投降的相继不断, 
威乘其离散,
郭威趁李守贞部下分崩离散, 
庚申,
庚申(十七日), 
督诸军百道攻之。
督率各军分一百路进攻河中。 
 
赵思绾好食人肝,
赵思绾喜吃人肝, 
尝面剖而脍之,
曾经当面剖开人腹取肝而切成细丝, 
脍尽,
切完了, 
人犹未死。
人还没死。 
又好以酒吞人胆,
又好用酒吞吃人胆, 
谓人曰:
对人说: 
“吞此千枚,
“吞这一千个, 
则胆无敌矣。”
就胆大无敌了。” 
及长安城中食尽,
长安城中绝粮时, 
取妇女、幼稚为军粮,
就靠吃妇女、小孩充当军粮, 
日计数而给之,
每天有一定数量的供给, 
每犒军,
每次犒劳军队, 
辄屠数百人,
就屠杀几百个人吃, 
如羊豕法。
就像杀猪宰羊一样。 
思绾计穷,
赵思绾计谋用尽, 
不知所出。
不知出路何在。 
郭从义使人诱之。
郭从义派人引诱他。 
 
初,
当初, 
思绾少时,
赵思绾少年时, 
求为左骁卫上将军致仕李肃仆,
请求当已退休的左骁卫上将军李肃的仆人, 
肃不纳,
李肃不收纳他, 
曰:
说: 
“是人目乱而语诞,
“这个人眼珠乱转而且言语荒诞, 
他日必为叛臣。”
来日一定是个叛臣。” 
肃妻张氏,
李肃的妻子张氏, 
全义之女也,
是张全义的女儿, 
曰:
说: 
“君今拒之,
“你现在这样拒绝他, 
后且为患。”
以后会成为你的祸患。” 
乃厚以金帛遗之。
于是送赠许多金银钱财把他打发走了。 
及思绾据长安,
等赵思绾占据长安, 
肃闲居在城中,
李肃闲住在城中, 
思绾数就见之,
赵思绾多次前往探望, 
拜伏如故礼。
向李肃叩拜伏地如同旧日礼节。 
肃曰:
李肃说: 
“是子亟来,
“这个人老是来我这儿, 
且污我。”
是玷污我的清白!” 
欲自杀。
想要自杀。 
妻曰:
妻子说: 
“曷若劝之归国!”
“何不劝他归附国家!” 
会思绾问自全之计,
正赶上赵思绾前来请教能保全自己的办法, 
肃乃与判官程让能说思绾曰:
李肃就和判官程让能劝说他: 
“公本与国家无嫌,
“你本来和国家并无嫌隙, 
但惧罪耳。
只不过是怕获罪而已。 
今国家三道用兵,
现在国家三路用兵, 
俱未有功,
都没有成功。 
若以此时翻然改图,
如果趁现在翻然悔过,改弦更张, 
朝廷必喜,
朝廷一定高兴, 
自可不失富贵。
自然不会失掉富贵, 
孰与坐而待毙乎!”
这不比坐以待毙强多了!” 
思绾从之,
赵思绾听从了他们的劝告, 
遣使诣阙请降。
派遣使者前往朝廷请求归降。 
乙丑,
乙丑(二十二日), 
以思绾为华州留后,
朝廷任命赵思绾为华州留后, 
都指挥使常彦卿为虢州刺史,
都指挥使常彦卿为虢州刺史, 
令便道之官。
让他们走近道直接前往就任。 
 
吴越内牙都指挥使钭滔,
吴越的内牙都指挥使钭滔, 
胡进思之党也,
是胡进思的党羽, 
或告其谋叛,
有人告发他蓄谋反叛, 
辞连丞相弘亿。
告发牵连到丞相钱弘亿, 
吴越王弘不欲穷治,
吴越王钱弘不想深入追查治罪, 
贬滔于处州。
只把钭滔贬到处州。 
 
六月,
六月, 
癸酉朔,
癸酉朔(初一), 
日有食之。
出现日食。 
 
秋,
秋季, 
七月,
七月, 
甲辰,
甲辰(初三), 
赵思绾释甲出城受诏,
赵思绾脱下盔甲出城接受后汉隐帝的诏书, 
郭从义以兵守其南门,
郭从义派兵把守南门, 
复遣还城。
又把他接回城里。 
思绾求其牙兵及铠仗,
赵思绾要他的卫队和兵器, 
从义亦给之;
郭从义也都给了他; 
思绾迁延,
赵思绾拖延时间, 
收敛财贿,
在城中收敛钱财, 
三改行期。
三次改变行期。 
从义等疑之,
郭从义等人产生怀疑, 
密白郭威,
密报郭威, 
请图之,
请求采取果断措施。 
威许之。
郭威同意了。 
壬子,
壬子(十一日), 
从义与都监、南院宣徽使王峻按辔入城,
郭从义和都监、南院宣徽使王峻骑马入城, 
处于府舍,
来到府署馆舍, 
召思绾酌别,
召赵思绾钱行话别, 
因执之,
就势抓住了他, 
并常彦卿及其父兄部曲三百人,
连同常彦卿及父亲、兄弟、部下共三百个人, 
皆斩于市。
全部推到街市上斩首。 
 
甲寅,
甲寅(十三日), 
郭威攻河中,
郭威进攻河中城, 
克其外郭。
攻克外城。 
李守贞收余众,退保子城。
李守贞收集余部退守子城。 
诸将请急攻之,
各将领要求赶快进攻子城, 
威曰:
郭威说: 
“夫鸟穷则啄,
“那鸟没处逃时还会啄人, 
况一军乎!
何况是一支军队! 
涸水取鱼,
把水慢慢舀干了再抓鱼, 
安用急为!”
何必要这么性急!” 
 
壬戌,
壬戌(二十一日), 
李守贞与妻及子崇勋等自焚,
李守贞和妻子及儿子李崇勋等自焚而死, 
威入城,
郭威军队入城, 
获其子崇玉等及所署丞相靖、孙愿、枢密使刘芮、国师总伦等,
抓住了李守贞的儿子李崇玉等及所委任的宰相靖、孙愿,枢密使刘芮,国师总伦等人, 
送大梁,
押解到大梁, 
磔于市。
全都杀掉并暴尸街头。 
征赵修己为翰林天文。
征召赵修己为翰林天文。 
 

战后政局变动

威阅守贞文书,
郭威查阅李守贞的公文书信, 
得朝廷权臣及藩镇与守贞交通书,
得到朝廷权臣及藩镇大员和李守贞来往勾结的书信, 
词意悖逆,
言语大逆不道, 
欲奏之,
郭威想上奏朝廷, 
秘书郎榆次王溥谏曰:
但秘书郎榆次人王溥劝谏道: 
“魑魅乘夜争出,
“鬼魅在夜里才争着出来, 
见日自消。
而见到太阳自然会消失。 
愿一切焚之,
希望把这一切统统烧掉, 
以安反侧。”
来安定那些反复无常的人。” 
威从之。
郭威听从此言。 
 
三叛既平,
三叛平息后, 
帝浸骄纵,
后汉隐帝逐渐骄奢放纵, 
与左右狎昵。
和身边的宠臣随意玩耍。 
飞龙使瑕丘后匡赞、茶酒使太原郭允明以谄媚得幸,
飞龙使瑕丘人后匡赞、茶酒使太原人郭允明都因谄媚而得到宠幸, 
帝好与之为辞、丑语,
后汉隐帝平时爱和他们说隐语、脏话。 
太后屡戒之,
太后多次告诫他, 
帝不以为意。
他也不在意。 
癸亥,
癸亥(二十二日), 
太常卿张昭上言:
太常卿张昭进言道: 
“宜亲近儒臣,
“应该亲近儒臣, 
讲习经训。”
讲习经典训诂。” 
不听。
后汉隐帝不听。 
昭,
张昭, 
即昭远,
就是张昭远, 
避高祖讳改之。
为避高祖名讳而改名。 
 
戊辰,
戊辰(二十七日), 
加永兴节度使郭从义同平章事,
永兴节度使郭从义加任同平章事, 
徙镇国节度使扈从珂为护国节度使,
调镇国节度使扈从珂为护国节度使, 
以河中行营马步都虞候刘词为镇国节度使。
命河中行营马步都虞候刘词为镇国节度使。 
 
唐主复进用魏岑;
南唐主再度起用魏岑; 
吏部郎中会稽钟谟、尚书员外郎李德明始以辩慧得幸,
吏部郎中会稽人钟谟、尚书员外郎李德明凭着能说善辩、聪明机警得到宠幸, 
参预国政;
参预国政。 
二人皆恃恩轻躁,
两人都自恃恩宠而轻浮骄躁, 
虽不与岑为党,
虽然不与魏岑结党, 
而国人皆恶之。
国人也都憎恶他们。 
户部员外郎范冲敏,
户部员外郎范冲敏, 
性狷介,
为人廉正耿直, 
乃教天威都虞候王建封上书,
于是让天威都虞候王建封上书, 
历诋用事者,
一一指责当权人的错误, 
请进用正人;
要求任用正人君子。 
唐主谓建封武臣典兵,
南唐主认为王建封是武将,只掌管军队, 
不当干预国政,
不应干预国家政治, 
大怒,
勃然大怒, 
流建封于池州,
把王建封流放到池州, 
未至,
没有到达, 
杀之,
在途中便被杀死; 
冲敏弃市。
范冲敏在街头被斩首示众。 
 
唐主闻河中破,
南唐主听说河中城被攻破, 
以朱元为驾部员外郎,
就任命朱元为驾部员外郎, 
待诏文理院李平为尚书员外郎。
待诏文理院李平为尚书员外郎。 
 
吴越王弘以丞相弘亿判明州。
吴越王钱弘命丞相钱弘亿出任明州地方官。 
 
西京留守、同平章事王守恩,性贪鄙,
西京留守、同平章事王守恩为人贪婪卑鄙, 
专事聚敛。
专门聚敛钱财。 
丧车非输钱不得出城,
丧车不交钱不准出城, 
下至抒厕、行乞之人,
下至清扫厕所、作乞丐的, 
不免课率,
也不免交税; 
或纵麾下令盗人财。
有时还让他手下的人去偷人家的钱财。 
有富室娶妇,
有富人家娶媳妇, 
守恩与俳优数人往为宾客,
王守恩和几个艺人前去作宾客, 
得银数铤而返。
捞取几锭银子才回去。 
 
八月,
八月, 
甲申,
甲申(十三日), 
郭威自河中还,
郭威从河中返回, 
过洛阳;
途经洛阳; 
守恩自恃位兼将相,
王守恩倚仗自己位兼将相, 
肩舆出迎。
坐在轿里出来迎接。 
威怒,
郭威大怒, 
以为慢己,
认为有意侮慢自己, 
辞以浴,
用沐浴休假推辞, 
不见,
不见他, 
即以头子命保义节度使、同平章事白文珂代守恩为留守,
旋即拟堂帖任命保义节度使、同平章事白文珂取代王守恩作留守, 
文珂不敢违。
白文珂不敢违背他的意思。 
守恩犹坐客次,
王守恩还在客座上, 
吏白:
官吏告诉他: 
“新留守已视事于府矣。”
“新留守现已在西京府里办公了。” 
守恩大惊,
王守恩大吃一惊, 
狼狈而归,
狼狈而归, 
见家属数百已逐出府,
见几百名家属已经被赶出府外, 
在通衢矣。
站在大街上了, 
朝廷不之问,
朝廷不过问此事, 
以文珂兼侍中,
任命白文珂兼侍中, 
充西京留守。
充任西京留守。 
 
欧阳修论曰:
欧阳修论曰: 
“自古乱亡之国,
自古动乱、灭亡的国家, 
必先坏其法制而后乱从之,
一定是先破坏了它的法制,然后动乱才跟随而起, 
此势之然也,
这是势所必然的, 
五代之际是已。
五代的时候正是这样。 
文珂、守恩皆汉大臣,
白文珂、王守恩都是后汉的大臣, 
而周太祖以一枢密使头子而易置之,
而周太祖郭威当时仅用一个枢密使的堂帖而更换, 
如更戍卒。
就像更换卫兵一样。 
是时太祖未有无君之志,
当时周太祖并没有无视君主的异志, 
而所为如此者,
但所以能这样干, 
盖习为常事,
是因为习为常事, 
故文珂不敢违,
所以白文珂不敢违背, 
守恩不敢拒。
王守恩不敢抗拒。 
太祖既处之不疑,
太祖既然不怀疑这种干法, 
而汉廷君臣亦置而不问,
后汉朝廷的君臣也置之不问, 
岂非纲纪坏乱之极而至于此欤!
这难道不是因朝纳法纪败坏混乱到了极点,而导致这种局面吗! 
是以善为天下虑者,
所以说,善于为国家着想的, 
不敢忽于微而常杜其渐也,
不敢在小事上马虎,而且经常杜微防渐, 
可不戒?
能不警惕吗? 
 
守恩至大梁,
王守恩来到大梁, 
恐获罪,
害怕获罪, 
广为贡献,
所以各处打点, 
重赂权贵。
用重礼贿赂权贵。 
朝廷亦以守恩首举潞州归汉,
朝廷也因为王守恩最先率潞州归降后汉, 
故宥之,
所以宽恕了他, 
但诛其用事数人而已。
只惩罚了他手下当权的几个人罢了。 
 
马希萼悉调朗州丁壮为乡兵,
马希萼征调朗州所有的壮丁组成乡兵, 
造号静江军,
创立军号为静江军; 
作战舰七百艘,
制造了七百艘战船, 
将攻潭州,
准备攻打潭州。 
其妻苑氏谏曰:
他的妻子苑氏劝谏道: 
“兄弟相攻,
“兄弟互相攻打, 
胜负皆为人笑。”
无论胜败都将被外人嗤笑。” 
不听,
马希萼不听, 
引兵趣长沙。
率兵赶赴长沙。 
 
马希广闻之曰:
马希广听到朗州军情后说: 
“朗州,
“朗州, 
吾兄也,
那是我的哥哥, 
不可与争,
不能和他争斗, 
当以国让之而已。”
只应当把国家让给他罢了。” 
刘彦、李弘固争以为不可,
刘彦、李弘极力抗争认为不能这样做, 
乃以岳州刺史王为都部署战棹指挥使,
于是派岳州刺史王为都部署战棹指挥使, 
以彦监其军。
派刘彦为监军。 
己丑,
己丑(十八日), 
大破希萼于仆射洲,
在仆射洲把马希萼的水军打得落花流水, 
获其战舰三百艘。
俘获三百只战船。 
追希萼,
王追击马希萼, 
将及之,
快追上时, 
希广遣使召之曰:
马希广派使臣向他关照道: 
“勿伤吾兄!”
“不国伤害我哥哥!” 
引兵还。,
王于是率兵返回。 
环之子也。
王是王环的儿子。 
 
希萼自赤沙湖乘轻舟遁归,
马希萼本人从赤沙湖乘小船逃回朗州。 
苑氏泣曰:
苑氏哭泣道: 
“祸将至矣,
“大祸就要临头了, 
余不忍见也。”
我不忍看见。” 
赴井而死。
投井而死。 
 
戊戌,
戊戌(二十七日), 
郭威至大梁,
郭威回到大梁, 
入见,
入朝拜见后汉隐帝, 
帝劳之,
后汉隐帝慰劳他, 
赐金帛、衣服、玉带、鞍马,
赐给他金帛、衣服、玉带、鞍马。 
辞曰:
郭威推辞道: 
“臣受命期年,
“臣接受命令一年, 
仅克一城,
只攻克一座城, 
何功之有!
有什么功劳! 
且臣将兵在外,
而且我率领兵马在外, 
凡镇安京师、供亿所须、使兵食不乏,
保卫、治理京城,供应军需物品、使军粮不缺, 
皆诸大臣居中者之力也,
都是朝中众位大臣的力量, 
臣安敢独膺此赐!
我怎么敢独自接受这些赏赐! 
请遍赏之。”
请分赏给大家吧!” 
又议加方镇,
又建议加授他藩镇, 
辞曰:
他推辞道: 
“杨位在臣上,
“杨位置在我之上, 
未有茅土;
尚且没有兼领藩镇之地; 
且帷幄之臣,不可以弘肇为比。”
况且帷幄近臣不可以与史弘肇相比。” 
九月,
九月, 
壬寅,
壬寅(初二), 
遍赐宰相、枢密、宣微、三司、侍卫使九人,
通赏宰相、枢密使、宣徽使、三司使、侍卫使九个人, 
与威如一。
与郭威一样。 
帝欲特赏威,
后汉隐帝想特别赏赐郭威, 
辞曰:
郭威推辞道: 
“运筹建画,
“作战的运筹策划, 
出于庙堂;
出于朝廷; 
发兵馈粮,
发兵运粮, 
资于藩镇;
依靠藩镇; 
暴露战斗,
野外战斗, 
在于将士;
在于将士, 
而功独归臣,
而把功劳只归我, 
臣何以堪之!”
为臣的怎能受得了!” 
 
乙巳,
乙巳(初五), 
加威兼侍中,
郭威加任兼侍中, 
史弘肇兼中书令。辛亥,加窦贞固司徒,
史弘肇加任兼中书令。 
苏逢吉司空,苏禹左仆射,杨右仆射。
辛亥(十一日)加任窦贞固为司徒、苏逢吉为司空、苏禹为左仆射、杨为右仆射。 
诸大臣议,
众大臣议论, 
以朝廷执政溥加恩,
因为朝廷中执掌政权的大臣普遍加受恩遇, 
恐藩镇觖望。
恐怕各地藩镇埋怨失望。 
乙卯,
乙卯(十五日), 
加天雄节度使高行周守太师,山南东道节度使安审琦守太傅,泰宁节度使符彦卿守太保,
加任天雄节度使高行周为守太师、山南东道节度使安审琦为守太傅、泰宁节度使符彦卿为守太保, 
河东节度使刘崇兼中书令;
河东节度使刘崇兼中书令。 
己未,
己未(十九日), 
加忠武节度使刘信、天平节度使慕容彦超、平卢节度使刘铢并兼侍中;
加任忠武节度使刘信、天平节度使慕容彦超、平卢节度使刘铢都兼侍中。 
辛酉,
辛酉(二十一日), 
加朔方节度使冯晖、定难节度使李彝殷兼中书令;
加任朔方节度使冯晖、定难节度使李彝殷都兼中书令。 
冬,
冬季, 
十月,
十月, 
壬申,
壬申(初三), 
加义武节度使孙方简、武宁节度使刘同平章事;
加任义武节度使孙方简、武宁节度使刘为同平章事。 
壬午,
壬午(十三日), 
加吴越王弘尚书令,楚王希广太尉;
加任吴越王钱弘为尚书令、楚王马希广为太尉。 
丙戌,
丙戌(十七日), 
加荆南节度使高保融兼侍中。
加任荆南节度使高保融兼侍中。 
议者以为:
议论的人认为: 
“郭威不专有其功,
“郭威不独占功劳, 
推以分人,
而是把功劳推让分给别人, 
信为美矣;
确实是高尚的行为; 
而国家爵位,
但是国家的爵位, 
以一人立功而覃及天下,
因一个人立功而普及天下, 
不亦滥乎!”
不也太滥了吗!” 
 
吴越王弘募民能垦荒田者,
吴越王招募农民能够开垦荒地的人, 
勿收其税,
不收赋税, 
由是境内无弃田。
因此吴越境内没有闲弃的田。 
或请纠民遗丁以增赋,
有官员请求查纠百姓户籍上遗漏的男丁来增加赋役, 
仍自掌其事;
并申请自己掌管此事; 
弘杖之国门。
钱弘命人在都城大门用杖打他。 
国人皆悦。
国人都很高兴。 
 
楚静江节度使马希瞻以兄希萼、希文交争,
楚国的静江节度使马希瞻因为哥哥马希萼、马希广二人交相争斗, 
屡遣使谏止,
屡次派使者向二人劝谏阻止, 
不从;
二人都没有听从; 
知终覆族,
他知道最终会造成家族覆亡, 
疽发于背,
因背上毒疮暴发, 
丁亥,
丁亥(十八日), 
卒。
去世。 
 
契丹寇河北,
契丹侵犯河北, 
所过杀掠;
所过之处杀人、抢掠。 
节度使、刺史各婴城自守。
各节度使、刺史都只是自己绕城固守。 
游骑至贝州及邺都之北境,
契丹流动骑兵来到贝州及邺都的北部边境, 
帝忧之。
后汉隐帝深感忧虑。 
己丑,
已丑(二十日), 
遣枢密使郭威督诸将御之,
派枢密使郭威督率众将领抵御来犯之敌, 
以宣徽使王峻监其军。
并派宣徽使王峻监督军队。 
 
十一月,
十一月, 
契丹闻汉兵渡河,
契丹兵听说后汉军队渡过黄河, 
乃引去。
就后退离去。 
辛亥,
辛亥(十二日), 
郭威军至邺都,
郭威率军队来到邺都, 
令王峻分军趣镇、定。
命令王峻分兵开赴镇、定二州。 
戊午,
戊午(十九日), 
威至邢州。
郭威到达邢州。 
 
唐兵渡淮,
南唐军队渡过淮河, 
攻正阳。
进攻正阳。 
十二月,
十二月, 
颍州将白福进击败之。
颍州将领白福进出击,打败了南唐军队。 
 
杨为政苛细。
杨主持政务苛刻琐碎。 
初,
当初, 
邢州人周璨为诸卫将军,
邢州人周璨为诸卫将军, 
罢秩无依,
被罢黜官阶而没有依靠, 
从王景崇西征,
就跟随王景崇西征, 
景崇叛,
王景崇叛变, 
遂为之谋主;
于是他就成为谋主。 
奏:
杨上奏道: 
“诸前资官,
“各前朝所任命的官员, 
喜摇动藩臣,
都喜欢煽动藩镇大臣反叛, 
宜悉遣诣京师。”
应该全部把他们送到京城。”不久, 
既而四方云集,
前朝官员从四方云集到都城, 
日遮宰相马求官;
每天挡拦宰相的马请求封官; 
辛卯,
辛卯(二十二日), 
复奏:
杨又上奏道: 
“前资官宜分居两京,
“前朝所授的官员应分住两京, 
以俟有阙而补之。”
以便等有空缺而补官。” 
漂泊失所者甚众;
漂泊流离失去住所的官员很多; 
又奏:
杨又上奏道: 
“行道往来者,
“在路上往来的前朝所授官员, 
皆给过所。”
都发给能通行证。” 
既而官司填咽,
不久负责签发证件的官司衙门拥挤不堪, 
民情大扰,
民情大为骚动, 
乃止。
于是作罢。 
 
赵晖急攻凤翔,
赵晖加紧进攻凤翔, 
周璨谓王景崇曰:
周璨对王景崇说: 
“公向与蒲、雍相表里;
“你过去与李守贞、赵思绾二藩镇互为表里, 
今二镇已平,
而现在两个藩镇已被平定, 
蜀儿不足恃,
后蜀小儿也不可依仗, 
不如降也。”
如投降。” 
景崇曰:
王景崇说: 
“善,
“好, 
吾更思之。”
容我再想想。” 
 
后数日,
过了九天, 
外攻转急。
城外围攻得更加紧急, 
景崇谓其党曰:
王景崇对他的党羽们说: 
“事穷矣,
“事情已经山穷水尽了, 
吾欲为急计。”
我想采取应急计策。” 
乃谓其将公孙辇、张思练曰:
于是对他的将领公孙辇、张思练说: 
“赵晖精兵,
“赵晖的精锐部队, 
多在城北,
大多布置在城北, 
来日五鼓前,
明天五鼓以前, 
尔二人烧城东门诈降,
你二人烧城东门诈降, 
勿令寇入,
但不要让敌军进城; 
吾与周璨以牙兵出北门突晖军。
我和周璨率领卫队亲兵出北门冲击赵晖的军队, 
纵无成而死,
纵然不成而死, 
犹胜束手。”
也胜过束手就擒。” 
皆曰:
众将领都说: 
“善。”
“好!” 
 
癸巳,
癸巳(二十四日), 
未明,
天还没明, 
辇、思练烧东门请降,
公孙辇、张思练二人放火烧东城门,请求投降, 
府牙火亦发;
府衙内也火光冲天而起; 
二将遣人之,
二位将领派人去侦察, 
景崇已与家人自焚矣。
原来王景崇已和家里人自焚。 
璨亦降。
周璨也投降了。 
 
丁酉,
丁酉(二十八日), 
密州刺史王万敢击唐海州荻水镇,
密州刺史王万敢进攻南唐海州的荻水镇, 
残之。
消灭守军。 
 
是月,
这个月, 
南汉主如英州。
南汉主前往英州。 
 
是岁,
这一年, 
唐泉州刺史留从效兄南州副使从愿,
南唐泉州刺史留从效的哥哥南州副使留从愿, 
鸩刺史董思安而代之;
毒死南州刺史董思安取代他; 
唐主不能制,
南唐主不能控制, 
置清源军于泉州,
在泉州设置清源军, 
以从效为节度使。
任命留从效为节度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