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明五年战事
均王下贞明五年(己卯、919)
后梁纪六 后梁均王贞明五年(己卯,公元919年)
冬,
冬季,
十月,
十月,
出为楚州团练使。
吴国派杨出任楚州团练使。
晋王如魏州,
晋王到魏州,
发徒数万,广德胜北城,
派数万名士卒扩建德胜北城,
日与梁人争,
每天都和后梁争战,
大小百余战,
大小战争百余次,
互有胜负。
互有胜负。
左射军使石敬瑭与梁人战于河,
左射军使石敬瑭和后梁军在黄河边上交战,
检击敬瑭,
后梁军攻打石敬瑭,
断其马甲,
击断了石敬瑭战马的铠甲,
横冲兵马使刘知远以所乘马授之,
横冲兵马使刘知远把自己的战马给了石敬瑭,
自乘断甲者徐行为殿;
自己骑着断了甲的马在军队在后面慢慢走。
梁人疑有伏,
后梁军怀疑晋军有伏兵,
不敢迫,
不敢靠近,
俱得免,
因此他们都幸免于难。因此,
敬瑭以是亲爱之。
石敬瑭更加宠爱刘知远。
敬瑭、知远,其先皆沙陀人。敬瑭,
石敬瑭、刘知远的先人都是沙陀人。
李嗣源之婿也。
石敬瑭是李嗣源的女婿。
刘围张万进于兖州经年,
刘在兖州包围张万进已经一年多,
城中危窘,
城中危急窘困,
晋王方与梁人战河上,
这时晋王正和后梁军在黄河上作战,
力不能救。
无力解救兖州。
万进遣亲将刘处让乞师于晋,
张万进派遣他的亲信将领刘处让向晋王请求援兵,
晋王未之许,
晋王没有答应。
处让于军门截耳曰:
刘处让在军营门口割掉自己的耳朵,说:
“苟不得请,
“如果不答应请求,
生不如死!”
活着不如死了。”
晋王义之,
晋王认为他很义气,
将为出兵,
准备出兵援救兖州。
全已屠兖州,
这时正好刘已经攻下兖州,
族万进,
灭了张万进家族,
乃止。
才停止出兵援助。
以处让为行台左骁卫将军。处让,
晋王任命刘处让为行台左骁卫将军。
沧州人也。
刘处让是沧州人。
十一月,
十一月,
吴武节度使张崇寇安州。
吴国武宁节度使张崇率兵侵犯安州。
丁丑,
丁丑(十三日),
以刘为泰宁度使、同平章事。
后梁帝任命刘为泰宁节度使、同平章事。
辛卯,
辛卯(二十七日),
王瓒引兵至戚城,
王瓒率兵到了戚城,
与李嗣源战,
与李嗣源交战,
不利。
没有取胜。
梁筑垒贮粮于潘张,
后梁军在潘张修筑营垒,储蓄粮食,
距杨村五十里。
潘张离杨村五十里。
十二月,
十二月,
晋王自将骑兵自河南岸西上,
晋王率领骑兵从黄河南岸向西行进,
邀其饷者,
阻截后梁军的送粮人,
俘获而还;
俘虏了送粮人而返。
梁人伏兵于要路,
后梁军在要害路段埋伏了士兵,
晋兵大败。
晋军大败。
晋王以数骑走,
晋王领着几个骑兵逃走,
梁数百骑围之,
后梁军用几百骑兵包围了他们。
李绍荣识其旗,
晋将李绍荣认出是自己军队的旗帜,
单骑奋击救之,
就一个人骑马去奋力解救晋王,
仅免。
仅使晋王免于一死。
戊戌,
戊戌(初五),
晋王复与王瓒战于河南,
晋王又和王瓒在黄河南岸交战,
瓒先胜,
王瓒先取得胜利,
获晋将石君立等;
俘获了晋将石君立等。过了一阵,
既而大败,
王瓒的军队被晋军打败,
乘小舟渡河,
王瓒乘小船渡过黄河,
走保北城,
跑回北城坚守。这次战败,
失亡万计。
有一万多士卒逃跑或被杀。
帝闻石君立勇,
后梁帝听说石君立非常勇敢,
欲将之,
打算让他做自己的将领,
系于狱而厚饷之,
把他关在监狱里,给他丰厚的待遇,
使人诱之。
并派人去劝诱他。
君立曰:
石君立说:
“我晋之败将,
“我是晋军的败将,
而为用于梁,
如果在梁国被起用,
虽竭诚效死,
虽竭诚效死,
谁则信之!人各有君,何忍反为仇雠用哉!”
有谁能相信我呢?”
帝犹惜之,
后梁帝还是很爱惜他,
尽杀所获晋将,
把俘获的其他晋将全部杀掉,
独置君立。
只留下了石君立。
晋王乘胜遂拔濮阳。
晋王乘胜前进,一举攻下了濮阳。
帝召王瓒还,
后梁帝把王瓒召回,
以天平节度使戴思远代为北面招讨使,
任命天平节度使戴思远代理北面招讨使,
屯河上以拒晋人。
驻扎在黄河抵御晋军。
吴蜀政事
己酉,
己酉(十六日),
蜀雄武节度使兼中书令王宗朗有罪,
前蜀国雄武节度使兼中书令王宗朗犯了罪,
消夺官爵,
前蜀主解除了他的官爵,
复其姓名曰全师朗,
恢复了他的姓名叫全师朗,
命武定节度使兼中书令桑弘志讨之。
命令武定节度使兼中书令桑弘志讨伐他。
吴禁民私畜兵器,
吴国禁止百姓私藏武器,
盗贼益繁。
盗贼越来越多。
御史台主簿京兆卢枢上言:
御史台主簿京兆人卢枢上奏说:
“今四方分争,
“现在四方纷争,
宜教民战。
应当教百姓熟习战斗。
且善人畏法禁而奸民弄干戈,
况且善良的人是惧怕法律禁令的,而不安分守己的人舞弄干戈,
是欲偃武而反招盗也。
这是想禁止争斗反而招来盗贼啊!
宜团结民兵,
应当组织民兵,
使之习战,
让他们熟习战斗,
自卫乡里。”
各自保卫自己的家乡。”
从之。
吴王听从了卢枢的意见。
六年(庚辰、920)
六年(庚辰,公元920年)
春,
春季,
正月,
正月,
戊辰,
戊辰(初五),
蜀桑弘志克金州,
前蜀将领桑弘志攻克金州,
执全师朗,
抓获全师朗,
献于成都,
送到成都,
蜀主释之。
前蜀主把他释放了。
吴张崇攻安州,
吴将张崇进攻安州,没有攻下,
不克而还。
率兵返回。
崇在庐州,
张崇在庐州,
贪暴不法。
贪暴不法。
庐江民讼县令受赇,
庐江的百姓上诉,说庐江县令接受了贿赂。
徐知诰遣侍御史知杂事杨廷式往按之,
徐知诰派侍御史知杂事杨廷式前往检查,
欲以威崇,
打算以此来威胁张崇一下。
廷式曰:
杨廷式说:
“杂端推事,
“杂端推事官,
其体至重,
体制上非常重要,
职业不可不行。”
本职工作,不可不做。”
知诰曰:
徐知诰说;
“何如?”
“怎么办呢?”
廷式曰:
杨廷式说:
“械系张崇,
“给张崇戴上刑具,
使吏如升州,
派一个官吏去升州,
簿责都统。”
反复诘责都统。”
知诰曰:
徐知诰说:
“所按者县令耳,
“现在查办的不过是一个县令,
何至于是!”
何至如此!”
廷式曰:
杨廷式说:
“县令微官,
“县令虽然是个小官,
张崇使之取民财转献都统耳,
但张崇让他收取的民财都转献给了都统,
岂可舍大而诘小乎!”
难道可以舍去大官而去诘责一个小官吗?”
知诰谢之曰;
徐知诰道歉说:
“固知小事不足相烦。”以是益重之。
“本来知道小事不足以麻烦你。”
廷式,
徐知诰因此更加器重杨廷式。
泉州人也。
杨廷式是泉州人。
晋王自得魏州,
自从晋得到魏州以后,
以李建及为魏博内外牙都将,
任命李建及为魏博内外牙都将,
将银松效节都。
统率禁卫军银枪效节都。
建及为人忠壮,
李建及为人忠诚壮节,
所得赏赐,悉分士卒,
得到的赏赐全部分给士卒,
与同甘苦,
与士卒们同甘共苦,
故能得其死力,
所以能够得到士卒们对他尽心尽力,只要他出去作战,
所向立功,
一定会立功,
同列疾之。
同僚们很嫉妒他。
宦者韦令图监建及军,
宦官韦令图监管李建及的军队,
谮于晋王曰:
偷偷地对晋王说:
“建及以私财骤施,
“李建及用自己的财物多次分给士卒,
此其志不小,
如此看来,他的志向不小,
不可使将牙兵。”
不能让他率领禁卫军了。”
王疑之;
晋王产生了怀疑。
建及知之,
李建及知道后,
行之自若。
行之自若。
三月,
三月,
王罢建及军职,
晋王免去李建及的军职,
以为代州刺史。
任命他为代州刺史。
汉杨洞潜请立学校,
南汉杨洞潜请求建立学校,
开贡举,
开设贡举,
设铨选;
量才授官,
汉主岩从之。
南汉主刘岩听从了他的意见。
夏,
夏季,
四月,
四月,
乙亥,
乙亥(疑误),
以尚书左丞李琪为中书侍郎、同平章事。
后梁帝任命尚书左丞李琪为中书侍郎、同平章事。
琪,之弟也,
李琪是李的弟弟,
性疏俊,
他的性情开朗出众,
挟赵岩、张汉杰之势,
依仗赵岩、张汉杰的势力,
颇通贿赂。
颇通贿赂。
萧顷与琪同为相,
萧顷和李琪同为宰相,
顷谨密而阴伺琪短。
萧顷谨慎秘密地观察李琪的短处。
久之,
过了很久,
有以摄官求仕者,
有人想将试用的官改为正式的官,
琪辄改摄为守,
李琪就给他改试用官为守官,
顷奏之。
萧顷把这件事上奏给后梁帝。
帝大怒,
后梁帝十分生气,
欲流琪远方,
想把李琪流放到远方,
赵、张左右之,
经赵岩、张汉杰帮助,才未流放,
止罢为太子少保。
降为太子少保。
河中节度使冀王友谦以兵袭取同州,
河中节度使冀王朱友谦率兵袭击并夺取了同州,
逐忠武节度使程全晖,
赶走了忠武节度使程全晖。
全晖奔大梁。
程全晖逃到了大梁。
友谦以其子令德为忠武留后,
朱友谦任命他的儿子朱令德为忠武留后,
表求节钺,
并上表皇帝请求赐发符节和斧钺,
帝怒,
后梁帝十分生气,
不许。
没有答应。
既而惧友谦怨望,
后来后梁帝害怕朱友谦心怀不满,
己酉,
己酉(十七日),
以友谦兼忠武节度使。
任命朱友谦兼任忠武节度使。
制下,
后梁帝的命令下达时,
友谦已求节钺于晋王,
朱友谦已向晋王请求到符节和斧钺,归降于晋王,
晋王以墨制除令德忠武节度使。
于是晋王直接发出亲笔手令任命朱令德为忠武节度使。
吴宣王重厚恭恪,
吴宣王很厚道,而且谦恭谨慎,
徐温父子专政,
徐温父子掌管全权,
王未尝有不平之意形于言色,
宣王从来没有不平之意表现在脸色上,
温以是安之。
徐温因此就安然自在。
及建国称制,
到了建国称王以后,
尤非所乐,
宣王更没有什么所高兴的,经常喝酒,
多沈饮鲜食,
很少吃饭,
遂成寝疾。
慢慢就卧床生病了。
五月,
五月,
温自金陵入朝,
徐温从金陵回朝,
议当为嗣者。
商议谁当为继承王位的人。
或希温意言曰:
有人迎合徐温的心意说:
“蜀先主谓武侯:
“蜀先主刘备对武侯说:
‘嗣子不才,
‘嗣子没有才能,
君宜自取。
您可以自代王位。
’”温正色曰:
’”徐温严肃地说:
“吾果有意取之,
“我如果真有心取代王位,
当在诛张颢之初,
是在杀掉张颢的时候,
岂至今日邪!
哪能等到今日!
使杨氏无男,
即使杨氏没有儿子,
有女亦当立之。
有女儿也应当立她为王。
敢妄言者斩!”
再有敢胡说的,一律杀掉。”
乃以王命迎丹杨公溥监国,
于是以宣王之命迎接丹杨公杨溥回来代行处理政事,
徙溥兄为舒州团练使。
调杨溥的哥哥杨任舒州团练使。
己丑,
己丑(二十八日),
宣王殂。
宣王去世。
六月,
六月,
戊申,
戊申(十八日),
溥即吴王位。
杨溥登吴王位。
尊母王氏曰太妃。
尊称他的母亲王氏为太妃。
丁巳,
丁巳(二十七日),
蜀以同徒兼门下侍郎、同平章事周同平章事,
前蜀主让司徒兼门下侍郎、同平章事周以同平章事衔,
充永平节度使。
出任永平节度使。
帝以泰宁节度使刘为河东道招讨使,
后梁帝任命泰宁节度刘为河东道招讨使,
帅感化节度使尹皓、静胜节度使温昭图、庄宅使段凝攻同州。
率领感化节度使尹皓、静胜节度使温昭图、庄宅使段凝一起攻打同州。
闰月,
闰五月,
庚申朔,
庚申朔(初一),
蜀主作高祖原庙于万里桥,
前蜀主在万里桥修建了高祖原庙,
帅后妃、百官用亵味作鼓吹祭之。
带领后妃、百官,供上高祖生前最喜欢吃的食品,击鼓吹乐来祭祀高祖。
华阳尉张士乔上疏谏,
华阳尉张士乔上书劝说前蜀主,
以为非礼,
认为这样做不合祭礼。
蜀主怒,
前蜀主十分生气,
欲诛之,
打算把他杀掉。
太后以为不可,
太后认为不能杀,
乃削官流黎州,
于是免了他的官职,把他流放到黎州。
士乔感愤,
张士乔感到愤怒,
赴水死。
跳水自杀。
龙德元年变局
刘等围同州,
刘等包围了同州,
朱友谦求救于晋;
朱友谦请求晋国援救。
秋,
秋季,
七月,
七月,
晋王遣李存审、李嗣昭、李建及,慈州刺史李存质将兵救之。
晋王派遣李存审、李嗣昭、李建及、慈州刺史李存质率兵前去援救。
乙卯,
乙卯(二十六日),
蜀主下诏北巡,
前蜀主颁发诏书,准备到北边巡视。
以礼部尚书兼成者尹长安韩昭为文思殿大学士,
任命礼部尚书兼成都尹长安人韩昭为文思殿大学士,
位在翰林承旨上。
地位在翰林承旨之上。
昭无文学,
韩昭没有文才,
以便佞得幸,
用花言巧语、阿谀逢迎得到的前蜀主宠幸,
出入宫禁,
出入宫禁,
就蜀主乞通、渠、巴、集数州刺史卖之以营居第,
在接近前蜀主时,请求卖通、渠、巴、集四州刺史官爵,用来修建他的住宅,
蜀主许之。
前蜀主答应了。
识者知蜀之将亡。
明白这件事的人知道前蜀将要灭亡。
八月,
八月,
戊辰,
戊辰(初十),
蜀主发成都,
前蜀主从成都出发,
被金甲,
他身披金甲,
冠珠帽,
头戴珠帽,
执弓矢而行,
手执弓箭而行,
旌旗兵甲,
随从的旌旗兵甲,
亘百余里。
连接起来有百余里长。
雒令段融上言:
雒县守令段融上书说:
“不宜远离都邑,
“不宜远离都城,
当委大臣征讨。”
应委派大臣出去征讨。”
不从。
前蜀主不听。
九月,
九月,
次安远城。
军队驻扎在安远城。
李存审等至河中,
李存审等到了河中,
即日济河。
当天过了黄河。
梁人素轻河中兵,
后梁军平时很轻视河中兵,
每战必穷追不置。
每次战斗都要穷追不舍。
存审选精甲二百,
李存审挑选了二百名精兵,
杂河中兵,
其中又搀杂了一些河中兵,
直压刘垒,
一直逼近刘的军营。
出千骑逐之;
刘率领一千骑兵出去追逐,
知晋人已至,
发现晋军已经来到,
大惊,
十分吃惊,从此以后,
自是不敢轻出。
刘不敢轻易出动。
晋人军于朝邑。
晋军驻扎在朝邑。
河中事梁久,
河中事奉后梁时间已经很长,
将士皆持两端。
将士们都是脚踩两只船。
诸军大集,
各路军队都集中在河中,
刍粟踊贵,
粮草价格昂贵,
友谦诸子说友谦且归款于梁,
朱友谦的儿子们劝说朱友谦诚心归服后梁,
以退其师,
以此来让后梁军撤兵,
友谦曰:
朱友谦说;
“昔晋王亲赴吾争,
“从前晋王亲自率兵解救我的危急,
秉烛夜战。
手持火把连夜作战。
今方与梁相拒,
现在正和后梁军相持,
又命将星行,
晋王又命令将帅披星戴月赶来援救,
分我资粮,
还给我们物资粮食,
岂可负邪!”
我们怎么能辜负他呢?”
晋人分兵攻华州,
晋军分兵去攻打华州,
坏其外城。
破坏了华州的外城。
李存审等按兵累旬。
李存审等按兵不动,
乃进逼刘营,
几十天后才逼近刘的军营,
等悉众出战,
刘等率领全军出来迎战,
大败,
被打得大败,
收余众退保罗文寨。
只好收拾剩下的军队退守罗文寨。
又旬馀,
又过了十几天,
存审谓李嗣昭曰:
李存审对李嗣昭说:
“兽穷则搏,
“野兽到了最困难的时候就会拼死搏斗,
不如开其走路,
不如放开一条路让他们逃走,
然后击之。”
然后从后面追击他们。”
乃遣人牧马于沙苑。
于是李嗣昭派出人到沙苑去放马。
等宵遁,
刘等乘夜逃跑,
追击至渭水,
李嗣昭率兵追击到渭水,
又破之,
又将刘的军队打败,
杀获甚众。
斩杀和俘获很多。
存审等移檄告谕关右,
李存审等张贴檄文,告示关右,
引兵略地至下,
同时率兵攻占了很多地方,一直到下,
谒唐帝陵,
谒拜了唐帝的陵墓,
哭之而还。
在陵前痛哭一番后返回。
河中兵进攻崇州,
河中的军队向崇州发起进攻,
静胜节度使温昭图甚惧。
静胜节度使温昭图非常害怕。
帝使供奉官窦维说之曰:
后梁帝派供奉官窦维劝他说:
“公所有者华原、美原两县耳,
“你仅仅有华原、美原两个县罢了,
虽名节度使,
虽然名为节度使,
实一镇将,
其实是一个镇将,
比之雄藩,
和一些强大的藩镇来比,
岂可同日语也,
怎么可以同日而语,
公有意欲之乎?”
你想扩大一点吗?”
昭图曰:
温昭图说:
“然。”
“当然。”
维曰:
窦维说:
“当为公图之。”
“让我为你来谋划。”
即教昭图表求移镇,
于是就让温昭图上书请求改换个地方。
帝以汝州防御使华温琪权知静胜留后。
后梁帝于是让汝州防御使华温琪暂为静胜留后。
冬,
冬季,
十月,
十月,
辛酉,
辛酉(初三),
蜀主如武定军,数日,
前蜀主去了武定军,
复还安远。
几天以后又回到安远。
十一月,
十一月,
戊子朔,
戊子朔(初一),
蜀主以兼侍中王宗俦为山南节度使、西北面都招讨、行营安抚使,
前蜀主任命兼侍中王宗俦为山南节度使、西北面都招讨、行营安抚使,
天雄节度使·同平章事王宗昱、永宁军使王宗晏、左神勇军使王宗信为三招讨以副之,
任命天雄节度使、同平章事王宗昱,永宁军使王宗晏,左神勇军使王宗信为三名招作为副职,
将兵伐岐,
辅助王宗俦领兵伐岐。
出故关,
他们率兵出故关,
壁于咸宜,
在咸宜修筑壁垒,
入良原。
后进入良原。
丁酉,
丁酉(初十),
王宗俦攻陇州,
王宗俦向陇州发起进攻,
岐王自将万五千人屯阳。
岐王亲自率领一万五千军队驻扎在阳。
癸卯,
癸卯(十六日),
蜀将陈彦威出散关,
前蜀将陈彦威从散关出兵,
败岐兵于箭岭,
在箭岭击败了岐兵。
蜀兵食尽,
前蜀军的粮食吃完后,
引还。
才率兵回去。
宗昱屯泰州,
王宗昱驻扎在泰州,
宗俦屯上,
王宗俦驻扎在上,
宗晏、宗信屯威武城。
王宗晏和王宗信驻扎在武威城。
庚戌,
庚戌(二十三日),
蜀主发安远城;
前蜀主自安远城出发,
十二月,
十二月,
庚申,
庚申(初三),
至利州,
到达利州,
阆州团练使林思谔来朝,
阆州团练使林思谔来朝拜,
请幸所治,
请求前蜀主巡视阆州,
从之。
前蜀主答应了他的请求。
癸亥,
癸亥(初六),
泛江而下,
顺江而下,
龙舟画舸,
龙舟彩船,
辉映江渚,
光辉照映在江的两岸,
州县供办,
这些都是强制沿江州县供应,
民始愁怨。
老百姓开始发愁抱怨。
壬申,
壬申(十五日),
至阆州,
前蜀主到了阆州,
州民何康女色美,
阆州的百姓何康有个很漂亮的女儿,
将嫁,
将要出嫁,
蜀主取之,
前蜀主就夺为己有,
赐其夫家帛百匹,
然后赏赐给她的夫家一百匹丝帛,
夫一恸而卒。
那个未婚夫极其悲痛而死。
癸未,
癸未(二十六日),
至梓州。
前蜀主到了梓州。
赵王熔自恃累世镇成德,
赵王王熔依仗世代镇守成德,
得赵人心,
颇得赵地人心,
生长富贵,
生活富裕,地位显贵,
雍容自逸,
容仪温文,悠然自得。
治府第园沼,
他治理的府第园池,
极一时之盛,
在当时是最好的。
多事嬉游,
他经常游玩,
不亲政事,
不问政事,
事皆仰成于僚佐,
一切政事都依靠僚佐来处理。
深居府第,
他深居府第,
权移左右,
把大权交给了他的左右官员。
行军司马李蔼、宦者李弘规用事于中外,
行军司马李蔼、宦官李弘规掌管内外事务。
宦者石希蒙尤以谄谀得幸。
宦官石希蒙尤其靠阿谀奉承得到宠爱。
初,
当初,
刘仁恭使牙将张文礼从其子守文镇沧州,
刘仁恭派牙将张文礼随他的儿子刘守文去镇守沧州,
守文诣幽州省其父,
刘守文到幽州去看望父亲,
文礼于后据城作乱,
张文礼随后占据了沧州城发动叛乱,
沧人讨之,
沧州人讨伐他,
奔镇州。
他逃到了镇州。
文礼好夸诞,
张文礼喜欢吹大话,
自言知兵,
自称会打仗,
赵王熔奇之,
赵王王熔认为他很奇特,
养以为子,
于是收为养子,
更名德明,
并改名为德明,
悉以军事委之。
把全部的军事委托给他。
德明将行营兵从晋王,
德明率领着行军部队跟随着晋王,
熔欲寄以腹心,
王熔想委派一个亲信去,
使都指挥使符习代还,
于是派都指挥使符习替代德明,让他回来,
以为防城使。
任防城使。
熔晚年好事佛及求仙,
王熔晚年信佛,喜欢求仙,
专讲佛经,
专门讲习佛经,
受符,
又学习道家符,
广斋醮,
广设斋醮向仙道祈祷,
合炼仙丹,
冶炼金丹。
盛饰馆宇于西山,
在西山把馆宇装饰的非常华丽,
每往游之,
经常去那里游玩。
登山临水,
他登山观水,
数月方归,
几个月后才回来,
将佐士卒陪从者常不下万人,
陪他的左右将士经常不下一万人。
往来供顿,
来往食宿,耗资巨大,
军民皆苦之。
军民都深受其苦。
是月,
这个月,
自西山还,
从西山回返,
宿鹘营庄,
住在鹘营庄,
石希蒙劝王复之他所;
石希蒙劝王熔再到别的地方去玩。
李弘规言于王曰:
李弘规对王熔说:
“晋王夹河血战,
“晋王在黄河两岸和梁军血战,
栉风沐雨,
栉风沐雨,
亲冒矢石,
亲自冒着箭石率兵前进。
而王专以供军之资奉不急之费。
而大王专门把供给军队用的物质挪用于一些不急的事情,
且时方艰难,
况且时下正处在困难时期,
人心难测,
人心难测,
王久虚府第,
大王如果长期离开府第,
远出游从,
远出游玩,
万一有奸人为变,
万一有奸人叛变,
闭关相距,
关起关门,把我们隔在外面,
将若之何?”
该怎么办呢?”
王将归,
赵王准备回去,
希蒙密言于王曰:
石希蒙又偷偷地和赵王说:
“弘规妄生猜间,
“李弘规胡乱猜想,
出不逊语以劫协王,
口出不逊之言来威胁大王,
专欲夸大于外,
专门对外夸示自己,
长威福耳。”
以提高自己的威福。”
王遂留,
于是赵王又留了下来,
信宿无归志。
连续住了两夜还不想回去。
弘规乃教内牙都将苏汉衡帅亲军,擐甲拔刃,
李弘规于是让内牙都将苏汉衡率领亲军穿甲持刀,
诣帐前白王曰:
到帐篷前面对赵王说:
“士卒暴露已久,
“士卒们离家在外已经很长时间了,
愿从王归!”
都希望跟从大王回去。”
弘规因进言曰:
李弘规因此也劝赵王说:
“石希蒙劝王游从不已,
“石希蒙劝大王没完没了地游玩,
且闻欲阴谋弑逆,
而且还听说他准备谋害大王,
请诛之以谢众。”
请把他杀掉来向大家认错。”
王不听,
赵王不听,
牙兵遂大噪,
于是卫队士卒大声喧哗起来,
斩希蒙首,
杀了石希蒙,
诉于前。
拿着他的头到赵王面前诉说。
王怒且惧,
赵王十分生气也很害怕,
亟归府。是夕,
于是赶快回到了府第。
遣其长子副大使昭祚与王德明将兵围弘规及李蔼之第,
当天晚上赵王就派他的长子副大使王昭祚和王德明率兵包围了李弘规和李蔼的住宅,
族诛之,
把他的全家全部杀掉,
连坐者数十家。
受牵连的有几十家。
又杀苏汉衡,
又将苏汉衡杀掉,
收其常与,
拘捕了他的党羽,
穷治反状,
彻底追究他们反叛的情况,
亲军大恐。
赵王的亲信部队感到十分惊恐。
吴金陵城成,
吴国修筑的金陵城落成,
陈彦谦上费用册籍,
陈彦谦将开支帐册送给徐温过目,
徐温曰:
徐温说:
“吾既任公,
“我既然任用你办,
不复会计。”
我就不再检查核算了。”
悉焚之。
于是把那些帐簿全部烧了。
初,闽王审知承制加其从子泉州刺史延彬领平卢节度使。
当初闽王王审知承照制书让他的侄儿泉州刺史王延彬兼任平卢节度使。
延彬治泉州十七年,
王延彬治理泉州十七年,
吏民安之。
官民都安居乐业,正好在这个时候,
会得白鹿及紫芝,
王延彬得到了白鹿和紫芝等祥瑞物品,
僧浩源以为王者之符,
僧人浩源认为这是王延彬要做帝王的征兆。
延彬由是骄纵,
王延彬因此骄傲放肆起来,
密遣使浮海入贡,
他偷偷派人过海去帝王那里纳贡,
求为泉州节度使。
并请求闽王任命他为泉州节度使。
事觉,
事情败露后,
审知诛浩源及其党,
王审知诛灭了浩源及其同党,
黜延彬归私第。
罢免了王延彬的官爵,打发他回了家。
汉主岩遣使通好于蜀。
南汉主刘岩派遣使者到蜀国去互通友好。
吴越王遣使为其子传求婚于楚,
吴越王钱派遣使者到楚国为他的儿子钱传求婚,
楚王殷许之。
楚王马殷答应了他的请求。
龙德元年(辛巳、921)
龙德元年(辛巳,公元921年)
春,
春季,
正月,
正月,
甲午,
甲午(初七),
蜀主还成都。
前蜀主回到了成都。
初,
当初,
蜀主之为太子,
前蜀主为太子时,
高祖为聘兵部尚书高知言女为妃,
高祖王建为他聘兵部尚书高知言的女儿为妃,
无宠,
不受喜欢。
及韦妃入宫,
韦妃入宫后,
尤见疏薄,
对高氏更加疏远,
至是遣还家。
把她送回娘家。
知言惊仆,
高知言为此吓得摔倒,
不食而卒。
吃不下饭死去。
韦妃者,徐耕之孙也,
韦妃是徐耕的孙女,
有殊色,
长得很漂亮,
蜀主适徐氏,
前蜀主到他的母亲徐氏那里,
见而悦之,
见到此女十分喜欢,
太后因纳于后宫,
因此太后就把她留在后宫。
蜀主不欲聚于母族,
前蜀主不愿意娶母亲家族的人为妻,
托云韦昭度之孙。
于是假托说是韦昭度的孙女。
初为婕妤,
开始任她为婕妤,
累加元妃。
后来逐渐升为正妃。
蜀主常列锦步障,
前蜀主经常挂起锦缎围成一个屏幕,
击球其中,
在里面击球,
往往远适而外人不知。
往往到较远的地方而外人不知道。
诸香,
他经常烧香,
昼夜不绝。
昼夜不绝。时间长了,
久而厌之,
又讨厌烧香,
更皂荚以乱其气。
改用烧皂荚来改变室内气味。
结缯为山,
他还把缯帛堆成山的样子,
及宫殿楼观于其上,
然后在上面做一些宫殿楼观,
或为风雨所败,
有时经风吹雨淋坏了,
则更以新者易之。
就用新的把坏的换掉。
或乐饮缯山,
有时在缯山上饮酒作乐,
涉旬不下。
一住十来天还不想下来。
山前空渠通禁中,
在缯山的前面挖一条渠,一直通往前蜀主的宫内,
或乘船夜归,
有时晚上乘船回宫中,
令宫女秉蜡炬千余居前船,
命令宫女们手拿着一千余支蜡烛在前面的船上,
却立照之,
脸朝后面站着,
水面如昼。
水面上如同白天一样明亮。
或酣饮禁中,
有时在宫中大吃大喝,
鼓吹沸腾,
鼓乐沸腾,
以至达旦。
通宵达旦。
以是为常。
这种情况是经常的。
甲辰,
甲辰(十七日),
徙静胜节度使温昭图为匡国节度使,
后梁帝调静胜节度使温昭图任匡国节度使,
镇许昌。
镇守许昌。
昭图素事赵岩,
温昭图一向事奉赵岩,
故得名藩。
所以他能得到有名的藩镇。
蜀主、吴主屡以书劝晋王称帝,
前蜀主、吴主曾多次写信劝晋王称帝,
晋王以书示僚左曰:
晋王把这些书信让他的僚属们看,并说:
“昔王太师亦尝遗先王书,
“从前王太师也曾给先王书信,
劝以唐室已亡,
劝说唐室已经灭亡,
宜自帝一方。
应该自己称帝,占据一方。
先王语余云:
先王对我说:
‘昔天子幸石门,
‘从前天子巡视石门时,
吾发兵诛贼臣,
我派兵去诛灭了乱臣贼子,
当是之时,
当时,
威振天下,
威振天下,
吾若挟天子据关中,
我如果在那时挟持天子,占据关中,
自作九锡禅文,
自己起草赐封九锡和禅让的文告,
谁能禁我!
谁能禁止我?
顾吾家世忠孝,
但是我家世代效忠皇帝,
立功帝室,
常为朝廷立功,
誓死不为耳。
我誓死不能这样做。
汝他日当务以复唐社稷为心,
你以后应当全心全意恢复唐朝社稷,
慎勿效此曹所为!
小心不要效法这些人的做法。
’言犹在耳,
’先王对我讲的话好像还在耳边,
此议非所敢闻也。”
这种建议我听都不敢听。”
因泣。
说完就哭了。
既而将佐及藩镇劝进不已,
不久,晋王的左右将佐以及藩镇官吏们不断地劝他称帝,
乃令有司市玉造法物。
于是他让有关部门购买玉石制作传国宝物。
黄巢之破长安也,
以前黄巢攻破长安的时候,
魏州僧传真之师得传国宝,
魏州僧人传真的师父得到过传国之宝,
藏之四十年,
珍藏了四十年,
至是,
这时,
传真以为常玉,
传真以为是一块普通的玉石,
将鬻之,
将准备把它卖掉,
或识之,
有人认出这块宝玉来,
曰:
对传真说:
“传国家也。”
“这是传国之宝。”
传真乃诣行台献之,
于是传真就到魏州行台献上宝玉。
将佐皆奉觞称贺。
晋王的左右将佐们都举怀祝贺。
镇州攻防战
张承业在晋阳闻之,
张承业在晋阳听说这件事后,
诣魏州谏曰;
到魏州劝晋王说:
“吾王世世忠于唐室,
“大王世世代代效忠唐朝王室,
救其患难,
解救了唐朝的不少患难,
所以老奴三十余年为王捃拾财赋,
所以老奴我三十多年来为大王收集财赋,
召补兵马,
招兵买马,
誓灭逆贼,
誓死消灭叛逆之人,
复本朝宗社耳。
恢复唐朝的宗庙社稷。
今河北甫定,
现在黄河以北刚刚安定下来,
朱氏尚存,
朱氏还存在,
而王遽即大位,
大王就急急忙忙登帝位,
殊非从来征伐之意,
和你当初奋力作战的意思大不一样,
天下其谁不解体乎!
这样天下的人心怎么能不离散呢?
王何不先灭朱氏,
大王何不先灭掉朱氏,
复列圣这深雠,
报了各位先王的深仇,
然后求唐后而立之,
然后寻到唐王室的后人拥立为帝,
南取吴,
向南夺取吴国,
西取蜀,
向西夺取蜀国,
汛扫宇内,
横扫天下,
合为一家,
合为一家,
当是之时,
到那时候,
虽使高祖、太宗复生,
即使高祖、太宗起死回生,
谁敢居王上者?
又有谁敢位于你的上面呢?
让之愈久则得之愈坚矣。
谦让的时间越长,所得到的就越牢固。
老奴之志无他,
老奴我没有别的想法,
但以受先王大恩,
只是因为接受了先王的大恩,
欲为王立万年之基耳。”
愿为大王创建万年大业的基础。”
王曰:
晋王听了以后说:
“此非余所愿,
“这并不是我的愿望,
柰群下意何。”
只是对左右大臣的意见无可奈何。”
承业知不可止,
张承业知道阻止不了,
恸哭曰:
痛哭着说:
“诸侯血战,
“诸侯们浴血奋战,
本为唐家,
本来是为了恢复唐朝大业,
今王自取之,
现在大王自己取得帝位,
误老奴矣!”
欺骗了老奴我啊。”
即归晋王邑,
马上把自己的封地交还给晋王。
成疾,
后来张承业得了病,
不复起。
没能再起来。
二月,
二月,
吴改元顺义。
吴国改年号为顺义。
赵王既杀李弘规、李蔼,
赵王王熔把李弘规、李蔼杀掉后,
委政于其子昭诈。
让他的儿子王昭祚掌管政权。
昭祚性骄愎,
王昭祚性情骄傲,刚愎自用,
既得大权,
掌握大权以后,
向时附弘规者皆族之。
把从前依附李弘规的人们都全家斩杀。
弘规部兵五百人欲逃,
李弘规部队的五百士卒打算逃跑,
聚泣偶语,
他们聚集在一起一边哭一边小声私语,
未知所之。
不知道该往哪里去。
会诸军有给赐,
正好这时赏赐各部队,
赵王忿亲军之杀石希蒙,
赵王恨他的亲军杀死石希蒙,
独不时与,
便没有分给他们,
众益惧。
大家更感到害怕。
王德明素蓄异志,
太保王德明平素就怀有异心,
因其惧而激之曰;
现在利用他们心里恐惧而更加激发他们说:
“王命我尽坑尔曹。
“赵王命令我把你们这些人全部坑杀。
吾念尔曹无罪并命,
我觉得你们没有罪却被杀死,
欲从王命则不忍,
想服从赵王的命令但又不忍心杀你们,
不然又获罪于王,
不杀你们我又得罪了赵王,
柰何?”
怎么办呢?”
众皆感泣。
大家都感动得流下了眼泪。
是夕,
这天晚上,
亲军有宿于潭城西门者,
赵王的亲军中有人住在潭城的西门,
相与饮酒而谋之。
他们在一起喝酒,相与谋划。
酒酣,
喝得高兴的时候,
其中骁健者曰:
有位勇敢的人说:
“吾曹识王太保意,
“我们很明白王太保的意思,
今夕富贵决矣!”
今晚上就能让大家富贵了。”
即逾城入。
说完他们就翻过城墙进入城内,
赵王方焚香受,
此时赵王正在烧香,接受道主天尊所受符,
二人断其首而出,
两个人杀死王熔,
因焚府第。
焚烧了赵王的住宅。
军校张友顺帅众诣德明第,
军校张友顺率领士卒来到王德明的住地,
请为留后,
请他作留后官,
德明复姓名曰张文礼,
王德明恢复了姓名叫张文礼,
尽灭王氏之族,
把王氏的家族全部杀掉,
独置昭祚之妻普宁公主以自托于梁。
只留下王昭祚的妻子普宁公主,以此来托身于后梁。
三月,
三月,
吴人归吴越王从弟龙武统军镒于钱唐,
吴国把吴越王钱堂弟龙武统军钱镒送回钱唐,
亦归吴将李涛于广陵。
钱也把吴国将领涛送回广陵。
徐温以涛为右雄武统军,
徐温任命李涛为右雄武统军,
以镒为镇海节度副使。
钱任命钱镒为镇海节度副使。
张文礼遣使告乱于晋王,
张文礼派遣使者告诉晋王,赵州已乱,
且奉笺劝进,
并且写信给晋王劝晋王称帝,
因求节钺。
请求晋王授予他符节和斧钺。
晋王方置酒作乐,
这时晋王正在饮酒作乐,
闻之,
听到这件事后,
投杯悲泣,
扔掉酒杯悲痛地哭起来,
欲讨之。
准备去讨伐张文礼。
僚佐以为文礼罪诚大,
晋王的左右僚臣们认为张文礼的罪过确实很大,
然吾方与梁争,
然而晋王与后梁争战,
不可更立乱于肘腋,
不能再在近处树敌,
宜且从其请以安之。
应该答应他的请求来安定他们。
王不得已,
晋王不得已,
夏,四月,遣节度判官卢质承制授文礼成德留后。
于夏季四月派节度判官卢质秉承晋王的旨意授张文礼为成德留后。
陈州刺史惠王友能反,
陈州刺史惠王朱友能反叛,
举兵趣大梁,
率军直趋大梁城。
诏陕州留后霍彦威、宣义节度使王彦章、控鹤指挥使张汉杰将兵讨之。
后梁帝下诏书命令陕州留后霍彦威、宣义节度使王彦章、控鹤指挥使张汉杰率兵讨伐朱友能。
友能至陈留,兵败,
朱友能到了陈留以后被打败,
走还陈州,
又退还陈州,
诸军围之。
各路军队包围了陈州。
五月,
五月,
丙戌朔,
丙戌朔(初一),
改元。
后梁改换年号。
初,
当初,
刘与朱友谦为婚。
刘与示友谦有姻亲关系。
之受诏讨友谦也,
刘接受命令去讨伐朱友谦。
至陕州,
到了陕州以后,
先遣使移书,
先派遣使者给朱友谦送了一封信,
谕以祸福;
给他讲明白怎么做会有祸,怎么做会有福。
待之月余,
等待了一个多月,
友谦不从,
朱友谦不听从刘的意见,
然后进兵。
刘然后才进兵,
尹皓、段凝素忌,
尹皓、段凝向来很忌恨刘,
因谮之于帝曰:
就在后梁帝面前诬陷他说;
“逗遛养寇,
“刘在那里耽搁时间,保护敌人,
俾俟援兵。”
使敌人有时间等待援兵。”
帝信之。
后梁帝相信了他们的话,
既败归,
等到刘战败回来,
以疾请解兵柄,
因病请求解除自己的兵权,
诏听于西都就医,
后梁帝下诏书,让他在西都洛阳看病,
密令留守张宗鸩之,
并秘密让洛阳留守张宗用毒酒害他,
丁亥,
丁亥(初二),
卒。
刘死去。
六月,
六月,
乙卯朔,
乙卯朔(初一),
日有食之。
出现日食。
秋,
秋季,
七月,
七月,
惠王友能降;
惠王朱友能投降。
庚子,
庚子(十七日),
诏赦其死,
后梁帝下诏免去他的死罪,
降封房陵侯。
降他为房陵侯。
晋王既许藩镇之请,
晋王既然同意了藩镇官吏们的请求,
求唐旧臣,
就访求唐韩旧臣,
欲以备百官。
打算准备朝廷百官。
朱友谦遣前礼部尚书苏循诣行台,循至魏州,入牙城,
朱友谦派前礼部尚书苏循到行台,
望府循诣行台,循至魏州,
苏循到了魏州,
入牙城,
进入牙城,
望府廨即拜,
看到官府就拱手弯腰行礼,
谓之拜殿。
这叫做拜殿。
见王呼万岁舞蹈,
见了晋王就高万岁,手舞足蹈,
泣而称臣。
边哭边自称臣下。
翌日,
第二天,
又献大笔三十枚,
苏循又献给晋王三十支大笔,
谓之“画日笔”。
叫做“画日笔”。
王大喜,
晋王十分高兴,
即命循以本官为河东节度副使。
马上就恢复苏循的原职,任命他为河东节度副使。
张承业深恶之。
张承业对苏循特别反感。
张文礼虽受晋命,
张文礼虽然接受了晋王的命令,
内不自安,
但心里很不安,
复遣间使因卢文进求援于契丹;
又秘密派使者通过卢文进向契丹求援。
又遣间使来告曰:
同时秘密派使者来告诉后梁说:
“王氏为乱兵所屠,
“王氏被敌兵杀死,
公主无恙。
但公主十分安全。
今臣已北召契丹,
现在我已经向北面招请契丹人,
乞朝廷发精甲万人相助,
请求朝廷派出一万精锐部队相助,
自德、棣渡河,
从德州、棣州渡过黄河,
则晋人遁逃不暇矣。”
这样晋人就没有空隙逃跑了。”
帝疑未决。
后梁帝犹疑不决。
敬翔曰:
敬翔说:
“陛下不乘此衅以复河北,
“陛下如果不乘这个机会收复黄河以北,
则晋人不可复破矣。
那么晋人是很难再被攻破的。
宜徇其请,
应当顺从他们的请求,
不可失也。”
机不可失啊!”
赵、张辈皆曰:
赵岩、张汉杰等人都说:
“今强寇近在河上,
“现在强大的敌人离我们很近,就在黄河边上,
尽吾兵力以拒之,
用我们的全部兵力来抵抗他们,
犹惧不支,
还怕支持不下来,
何暇分万人以救张文礼乎!
哪里能够分出一万多士卒去援救张文礼呢!
且文礼坐持两端,
况且张文礼脚踩两只船,
欲以自固,
打算以此来巩固自己,
于我何利焉!”
对于我们有什么好处呢?
帝乃止。
于是后梁帝停止了对张文礼的援救。
晋人屡于塞上及河津获文礼蜡丸绢书,
晋人曾多次在边境上和黄河的渡口边抓获张文礼送给契丹和后梁国的用蜡丸密封、用白绢书写的书信,
晋王皆遣使归之,
晋王每次都派使者给张文礼送回去,
文礼惭惧。
张文礼感到惭愧惧怕。
文礼忌赵故将,
张文礼十分忌恨赵王原来的将领们,
多所诛灭。
大多数都被诛杀。
符习将赵兵万人从晋王在德胜,
符习率领一万多赵国士卒随从着晋王在德胜,
文礼请召归,
张文礼请求将符习召回,
以他将代之,
由别的将领代替,
且以习子蒙为都督府参军,
并且用符习的儿子符蒙作为都督府参军,
遣人赍钱帛劳行营将士以悦之。
张文礼还派人带着钱财物品去慰劳前线将士,以讨好他们。
习见晋王,
符习见到晋王以后,
泣涕请留,
一边哭泣一边请求留下,
晋王曰:
晋王说;
“吾王赵王同盟讨贼,
“我和赵王曾经订立同盟共同抗敌,
义犹骨肉,
其情义像骨肉一般,
不意一旦祸生肘腋,
不料一下子在身边发生祸端,
吾诚痛之。
我确实痛心。
汝苟不忘旧君,
你如果没有忘记过去的君主,
能为之复雠乎?
能为他报仇吗?
吾以兵粮助汝。”
我将援助你士卒和粮食。”
习与部将三十余人举身投地恸哭曰:
符习和三十多位部将一起跪在地上边哭边说:
“故使授习等剑,
“王熔交给我符习等人宝剑,
使之攘除寇敌。
让我们消灭敌寇。
自闻变故以来,
自从发生变乱以来,
冤愤无诉,
深冤大恨无处可诉,
欲引剑自刭,
本想引剑自杀,
顾无益于死者。
但又想到这样对死去的人没有什么好处。
今大王念故使辅佐之勤,
现在大王怀念王熔对你的辅佐之恩,
许之复冤,
答应为王熔报仇,
习等不敢烦霸府之兵,
我符习等不敢麻烦尊府的士兵,
愿以所部径前搏取凶竖,
我们愿意率领部下前去杀凶手,
以报王氏累世之恩,
来报答王氏对我们世世代代的恩情,
死不恨矣!”
虽然死去也没什么悔恨的。”
八月,
八月,
庚申,
庚申(初七),
晋王以习为成德留后,
晋王任命符习为成德留后,
又命天平节度使阎宝、相州刺史史建瑭将兵助之,
又命令天平节度使阎宝、相州刺史史建瑭率兵帮助他,
自邢而北。
从邢州、州向北进发。
文礼先病腹疽;
张文礼原先肚子上长了个毒疮,
甲子,
甲子(十一日),
晋兵拔赵州,
晋军攻下了赵州,
刺史王铤降,
赵州刺史王铤投降了晋军,
晋王复以为刺史,
晋王仍任命为赵州刺史,
文礼闻之,
张文礼听说以后,
惊惧而卒。
惊恐而死。
其子处瑾秘不发丧,
张文礼的儿子张处瑾不发布张文礼死亡的消息,
与其党韩正时谋悉力拒晋。
而与他的同党韩正时谋划如何全力抵御晋军。
九月,
九月,
晋兵渡滹沱,
晋军渡过了滹沱河,
围镇州,
包围了镇州,
决漕渠以灌之,
并把漕渠挖开,用水灌镇州,
获其深州刺史张友顺。
抓获了深州刺史张友顺。
壬辰,
壬辰(初十),
史建瑭中流矢卒。
史建瑭被流箭击中而身亡。
晋王欲自分兵攻镇州,
晋王打算分出一部分兵力去攻打镇州,
北面招讨使戴思远闻之,
后梁北面招讨使戴思远听说以后,
谋悉杨村之众袭德胜北城,
谋划用杨村的人马去袭击德胜北城。
晋王得梁降者,知之。
晋王抓到投降的后梁兵后才知道了这件事。
冬,
冬季,
十月,
十月,
已末,
已未(初七),
晋王命李嗣源伏兵于戚城,
晋王命令李嗣源在戚城埋伏下士卒,
李存审屯德胜,
命令李存审驻扎在德胜,
先以骑兵诱之,
先用骑兵去引诱后梁军,
伪示羸怯。
假装害怕。
梁兵竞进,
后梁兵于是争先恐后地向前推进,
晋王严中军以待之;
晋王率领主力部队严阵以待。
梁兵至,
后梁兵到了以后,
晋王以铁骑三千奋击,
晋王命令三千名铁骑奋力出击,
梁兵大败,
后梁兵大败,
思远走趣杨村,
戴思远逃往杨村,
士卒为晋兵所杀伤及自相蹈藉、坠河陷冰,
他的士卒有的被晋军所杀死杀伤,有的在逃跑时自相践踏,有的掉在河中的冰窟窿里,
失亡二万余人。
损失了两万余人。
晋王以李嗣源为蕃汉内外马步副总管、同平章事。
晋王任命李嗣源为蕃汉内外马步副总管、同平章事。
初,
起初,
义武节度使兼中书令王处直未有子,
义武节度使兼中书令王处直没有儿子,
妖人李应之得小儿刘云郎于陉邑,
妖人李应之在陉邑得到一个名叫刘云郎的小孩儿,
以遗处直曰:
把他送给了王处直,并且说:
“是儿有贵相。”
“这个小孩儿有贵人相。”
使养为子,
让他收养为儿子,
名之曰都。
并起名叫王郁。王都长大后,
及壮,
很分阿谀逢迎,
便佞多诈,
弄虚作假,
处直爱之,
王处直特别喜欢他。
置新军,
后来王处直新建了一支军队,
使典之。
让他来统率。另外,
处直有孽子郁,
王处直还有一个非嫡妻所生的儿子。名叫王郁,
无宠,
没有得到王处直的宠爱,
奔晋,
于是就投奔到晋国,
晋王克用以女妻之,
晋王李克用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他,
累迁至新州团练使。
一直把他提拔到新州团练使。
馀子皆幼;
王处直的其他儿子都还幼少。
处直以都为节度副大使,
后来王处直又任命王都为节度副大使,
欲以为嗣。
准备把他立为继承人。
及晋王存勖讨张文礼,
晋王李存勖讨伐张文礼的时候,
处直以平日镇、定相为唇齿,
王处直认为平时镇州、定州唇齿相依,
恐镇亡而定孤,
恐怕镇州失守后定州就十分孤单,
固谏,
因此坚决王处直对这件事十分忧劝说晋王,
以为方御梁寇,
认为现在正在防御后梁军的侵略,
宜且赦文礼。
应该对张文礼宽大处理。
晋王答以文礼弑君,
晋王回答说,因为张文礼有弑君之罪,
义不可赦;
从道义上讲不能宽大。
又潜引梁兵,
王处直又想暗中勾引后梁军,
恐于易定亦不利。
但又怕对易州、定州不利。
处直患之,
王处直对这件事十分忧虑。
以新州地邻契丹,
他认为新州与丹契相邻,
乃潜遣人语郁,
于是偷偷派人劝王郁,
使赂契丹,
让他贿赂契丹,
召令犯塞,
使侵略晋国的边境,
务以解镇州之围;
以此来解镇州之围。
其将佐多谏,
王郁的左右将领们曾多次劝说,
不所。
王郁没有听从。
郁素疾都昌继其宗,
王郁平素非常嫉妒王都冒其宗族继承家业,
乃邀处直求为嗣,
于是就以此来请求王处直把自己立为继承人,
处直许之。
王处直答应了他的请求。
军府之人皆不欲召契丹,
军府的人们都不愿招致契丹人入侵,
都亦虑郁夺其处,
王都也忧虑王郁夺取他的地位,
乃阴与书吏和昭训谋劫处直。
于是与书吏和昭训密谋劫持王处直。
会处直与张文礼宴于城东,
正好遇上王处直与张文礼在城东喝酒吃饭,
暮归,
王处直晚上回来,
都以新军数百伏于府第,
王都将他统领的几百名新军士卒埋伏在王处直的住地,
大噪劫之,
一起冲出来边呼边嚷将王处直劫持,
曰:
并说:
“将士不欲以城召契丹,
“将士们不愿以城招致契丹人的入侵,
请令公归西第。”
请您回到西院。”
乃并其妻妾幽之西第。
于是把他和他的妻妾们幽禁在西院,
尽杀处直子孙在中山及将佐之为处直腹心者。
并杀掉王处直在中山的全部子孙和他身边的心腹将佐。
都自为留后,
王都自称为留后,
具以状白晋王;
并将这些情况全部告诉了晋王。
晋王因以都代处直。
晋王就让王都代替了王处直的职位。
吴徐温劝吴王祀南郊,
吴国徐温劝说吴王去南郊祀,
或曰:
有人说:
“礼乐未备;
“现在礼乐还没有准备好。
且唐祀南郊,
况且唐朝在南郊祭祀时,
其费巨万,
耗资巨万,
今未能办也。”
现在也办不到。”
温曰:
徐温说:
“安有王者而不事天乎 !
“哪有做了王不祭祀天的!
吾闻事天贵诚,
我听说侍奉上天贵在心诚,
多费何为!
多耗费又有什么用呢?
唐每郊祀,
每当唐朝在南郊祭天,
启同门,
打开南门时,
灌其枢用脂百斛。
都要用一百斛油脂灌大门的枢纽,
此乃季世奢泰之弊,
这都是衰世挥霍无度的弊病,
又安足法乎!”
怎么能效法呢?”
甲子,
甲子(十二日),
吴王祀南郊,
吴王在南郊祭天,
配以太祖。
并以太祖配享。
乙丑,
乙丑(十三日),
大赦;
实行大赦。
加徐知诰同平章事,
加封徐知诰为同平章事,
领江州观察使,
兼任江州观察使,
寻以江州为奉化军,
不久以后又改江州为奉化军,
以知诰领节度使。
让徐知诰兼任节度使。
徐温闻寿州团练使崔太初苛察失民心,
徐温听说寿州团练使崔太初因苛刻繁琐失掉民心,
欲征之,
打算征调他。
徐知诰曰:
徐知诰说:
“寿州边隅大镇,
“寿州是边陲大镇,如果追究崔太初,
征之恐为变,
恐怕引起动乱,
不若使之入朝,
不如令他回朝,
因留之。”
这样把他留在朝廷。”
温怒曰:
徐温十分生气地说:
“一崔太初不能制,
“一个崔太初尚不能制服,
如他人何!”
其他人又怎么样呢?”
征为右雄武大将军。
于是调他为右雄武大将军。
十一月,
十一月,
晋王使李存审、李嗣源守德胜,
晋王派李存审、李嗣源镇守德胜,
自将兵攻镇州。
他亲自率兵攻打镇州。
张处瑾遣其弟处琪、幕僚齐俭谢罪请服,
后梁将领张处瑾派其弟张处琪、幕僚齐俭向晋王认罪并请求投降,
晋王不许,
晋王没有答应,
尽锐攻之,
率领全部精锐部队继续进攻镇州,
旬日不克。
结果十几天也没攻下来。
处瑾使韩正时将千骑奇突围出,
张处瑾派韩正时率领一千多骑兵冲出包围圈,
趣定州,
直奔定州,
欲求救于王处直,
打算向王处直请求援救,
晋兵追至行唐,
晋军一直追到行唐,
斩之。
把韩正时俘获斩杀。
契丹主既许卢文进出兵,
契丹主已经允许卢文进出兵援救张文礼,
王郁又说之曰:
王郁又劝他说:
“镇州美女如云,
“镇州的美女如云,
金帛如山,
金帛如山,
天皇王速往,
天皇王如能迅速赶到,
则皆已物也,
那里的美女金帛都归您所有,
不然,
不然的话,
为晋王所有矣。”
就归晋王所有了。”
契丹主以为然。
契丹主认为王郁说得对,
悉发所有之众而南。
于是带领全部人马向南进发,
述律后谏曰:
述律后劝他说:
“吾有西楼羊马之富,
“我们有西楼羊马之富,
其乐不可胜究也,
这里的乐趣已不可穷尽,
何必劳师远出以乘危徼利乎!
何必要劳师远征而且冒着危险去求得那利益呢?
吾闻晋王用兵,
我听说晋王用兵,
天下莫敌,
天下无敌,
脱有危败,
如有危险或被击败,
悔之何及!”
后悔也就来不及了。”
契丹主不听。
契丹主没有听从述律后的劝说,
十二月,
十二月,
辛未,
辛未(二十日),
攻幽州,
契丹人向幽州发起进攻,
李绍宏婴城自守。
晋将李绍宏环城自守。
契丹长驱而南,
契丹人向南深入,
围涿州,
包围了涿州,
旬日拔之,
十几天后攻下,
擒刺史李嗣弼,
抓获了涿州刺史李嗣弼。
进攻定州。
又前进攻打定州。
王都告急于晋,
王都向晋王告急,
晋王自镇州将亲军五千救之,
晋王从镇州率领五千亲军前往援救,
遣神武都指挥使王思同将兵戍狼山之南以拒之。
并派遣神武都指挥使王思同率兵驻扎在狼山以南抵御契丹人。
高季昌遣都指挥使倪可福以卒万人修江陵处郭,
后梁高季昌派都指挥使倪可福带领一万多士卒修筑江陵的外城,
季昌行视,
高季昌巡察时,
责功程之慢,
指责工程进展太慢,
杖之。
用棍杖打了倪可福。
季昌女为可福子知进妇,
高季昌的女儿是倪可福的儿子倪知进的妻子,
季昌谓其女曰:
高季昌对他的女儿说:
“归误汝舅:
“回去告诉你公公说,
吾欲威众办事耳。”
我打算用威势迫使众人给我办事。”
以白金数百两遗之。
并将数百两白金送他。
是岁,
这一年,
汉以尚书左丞倪曙同平章事。
汉以尚书左丞倪曙为同平章事。
辰、溆蛮侵楚,
辰州、溆浦的蛮夷侵犯楚国,
楚宁远节度副使姚彦章讨平之。
楚宁远节度副使姚彦章率军击败他们。
二年(壬午、992)
二年(壬午,公元992年)
春,
春季,
正月,
正月,
壬午朔,
壬午朔(初一),
王都省王处直于西第,
王都到西院看望王处直,
处直奋拳殴其胸,
王处直愤怒地用拳打王都的胸部,
曰:
说:
“逆贼,
“逆贼,
我何负于汝!”
我什么地方对不起你?”
既无兵刃,
王处直手中没有武器,
将噬其鼻,
就想用嘴咬他的鼻子,
都掣袂获免。
王都用衣服挡住才避免咬伤。
未几。
没过多久,
处直忧愤而卒。
王处直因忧愤而死。
甲午,
甲午(十三日),
晋王至新城南,
晋王到达新城南面,
候骑白契丹前锋宿新乐,
侦察的骑兵回来说契丹军的前锋驻扎在新乐,
涉沙河而南;
准备过了沙河向南进军。
将士皆失色,
将士们听后都感到害怕,
士卒有亡去者,
士卒们有临阵逃跑的,
主将斩之不能止。
主将把逃路的杀了,也无法禁止。
诸将皆曰:
诸将都说:
“虏倾国而来,
“契丹人把全国的军队都调这里来,
吾众寡不敌;
我们寡不敌众。
又闻梁寇内侵,
又听说梁军入侵,
宜且还师魏州以救根本,
应当把部队调回魏州以救根本之地。
或请释镇州之围,
或者撤了包围镇州的部队,
西入井陉避之。”
向西进入井陉来回避一下。”
晋王犹豫未决。
晋王犹豫不决。
郭崇韬曰:
郭崇韬说:
“契丹为王郁所诱,
“契丹人被王郁所诱惑,
本利货财而来,
本来是为了夺取货财来的,
非能救镇州之急难也。
他们并不能解救镇州的危难。
王新破梁兵,
大王最近击败梁军,
威振夷、夏,
威振夷、夏,
契丹闻王至,
契丹人听到大王已经到来。
心沮气索,
一定会灰心丧气,
苟挫其前锋,
如果能锉败其前锋部队,
遁走必矣。”
后面的部队就一定会逃跑。”
李嗣昭自潞州至,
李嗣昭从潞州来到这里,
亦曰:
也说:
“今强敌在前,
“现在强敌在前,
吾有进无退,
我们只能前进,不能后退,
不可轻动以摇人心。”
不能轻易动摇人心。”
晋王曰:
晋王说:
“帝王之兴,
“帝王的兴起,
自有天命,
自有天命,
契丹其如我何!
契丹人能把我怎么样呢?
吾以数万之众平定山东,
我曾用数万军队平定了太行山以东地区,
今遇此小虏而避之,
现在遇到这样小的敌人就回避他们,
何面目以临四海!”
我还有什么面目来见天下人呢?”
乃自帅铁骑五千选进。
于是他亲自率领五千骑兵率先前进。
至新城北,
到了新城北面,
半出桑林,
一半军队刚走出桑林,
契丹万余骑见之,
契丹军一万多骑兵看到,
惊走。
都吓得逃跑了。
晋王分军为二逐之,
晋王将部队分为两路追逐他们,
行数十里,
追出数十里,
获契丹主之子。
抓获契丹主的儿子。
时沙河桥狭冰薄,
当时沙河桥窄冰薄,
契丹陷溺死者甚众。
契丹人掉在河里淹死了很多。
是夕,
当天晚上,
晋王宿新乐。
晋王住在新乐。
契丹主车帐在定州城下,
契丹主随军带的车帐扎在定州城下,
败兵至,
败兵到来,
契丹举众退保望都。
契丹军全部退到望都坚守。
晋王至定州,
晋王来到定州,
王都迎谒于马前,
王都到马前去迎接,
请以爱女妻王子继岌。
请求把自己的爱女嫁给晋王的儿子李继岌。
戊戌,
戊戌(十七日),
晋王引兵趣望都,
晋王率兵直捣望都,
契丹逆战,
契丹兵迎战,
晋王以亲军千骑先进,
晋王率亲军一千多骑兵率先前进,
遇奚酋秃馁五千骑,
正好遇上奚族首领秃馁五千多骑兵,
为其所围。
被秃绥所包围。
晋王力战,
晋王奋力冲战,
出入数四,
出入好几次,
自午至申不解。
从午时起一直战到申时都没有冲开包围。
李嗣昭闻之,
李嗣昭听说以后,
引三百骑横击之,
率领三百骑兵从侧面攻打秃馁部队,
虏退,
秃馁的部队退走,
王乃得出。
晋王才从包围中解救出来。
因纵兵奋击,
于是放手让士卒奋力追击,
契丹大败,
契丹大败,
逐北至易州。
一直向北追到易州。
会大雪弥旬,
此时正好遇上十几天下大雪,
平地数尺。
平地积雪有几尺厚,
契丹人马无食,
契丹军的人马都没有吃的,
死者相属于道。
冻饿死的人一个挨着一个在一个在道路上。
契丹主举手指天,
契丹主举起手指着天,
谓卢文进曰:
对卢文进说:
“天未令我至此。”
“老天没有让我到这里来。”
乃北归。
于是向北回去。
晋王引兵蹑之,
晋王带兵跟踪,契丹人走,晋军也走,
随其行止,
契丹人休息,晋军也休息。
见其野宿之所,
晋王看到契丹人在野外睡觉的地方,
布藁于地,
地上铺草,
回环方正,
环绕的方方正正,
皆如编翦,
都像编起来用剪刀剪过似的,
虽去,
虽然他们已经离开这里,
无一枝乱者,
地上铺的草还没有一棵乱的,
叹曰:
晋王很感叹地说:
“虏用法严乃能如是,
“契丹人执法很严格,所以才能这样,
中国所不及也。”
这是中原地区的部队所不如的。”
晋王至幽州,
晋王到了幽州,
使二百骑蹑契丹之后,
派二百骑兵跟在契丹军后面,
曰:
并告诉他们:
“虏出境即还。”
“契丹人出了边境以后你们就返回来。”
骑恃勇追击之,
这些骑兵依仗他们勇敢,边追边打,
悉为所擒,
结果被契丹人全部抓获,
惟两骑自他道走。
只有两个骑兵从别的路上逃跑才没有被抓获。
契丹主责王郁,
契丹主责怪王郁,
絷之以归,
把他捆着带回来。
自是不听其谋。
从此以后契丹主不再听他的计谋了。
晋代州刺史李嗣肱将兵定妫、儒、武等州,
晋国代州刺史李嗣肱平定了妫、儒、武等州,
授山北都团练使。
晋王授予他山北都团练使。
晋王之北攻镇州也,
晋王北攻镇州的时候,
李存审谓李嗣源曰:
李存审对李嗣源说:
“梁人闻我在南兵少,
“梁人听说我们在南边的兵少,
不攻德胜,
他们不攻德胜,
必袭魏州。
必袭魏州。
吾二人聚于此何为!
我们两个人都集中在这里干什么呢?
不若分军备之。”
不如把军队分开来防备梁军的进攻。”
遂分军屯澶州。
于是两人就把军队分开,一部分驻扎在澶州。
戴思远果悉杨村之众趣魏州,
戴思远果然率领全部杨村的军队直奔魏州,
嗣源引兵先之,
李嗣源率兵走在他们的前面,
军于狄公祠下,
驻扎在狄公祠,
遣人告魏州,
并派人通告了魏州方面,
使为之备。
使他们有所准备。
思远至魏店,
戴思远到魏店,
嗣源遣其将石万全将骑兵挑战。
李嗣源派出将领石万全率骑兵挑战。
思远知有备,
戴思远知道晋军有了防备,
乃西渡洹水,
就向西渡过洹水,
拔成安,
攻下成安,
大掠而还。
大肆抢掠后返回。
又将兵五万攻德胜北城,
后来戴思远又率领五万士卒向德胜北城发起进攻,在城外挖了一条条壕沟,
重堑复垒,
又修筑了层层墙垒,
断其出入,
切断了晋军的出入之路,
昼夜急攻之,
昼夜连续进攻,
李存审悉力拒守。
李存审全力坚守。
晋王闻德胜势危,
晋王听说德胜的形势危急,
二月,
二月,
自幽州赴之,
从幽州出发,
五日至魏州。
五天到达魏州。
思远闻之,
戴思远听说晋王率军将要到来,
烧营遁还杨村。
就烧毁了军营逃回杨村。
蜀主好为微行,
前蜀主喜欢微服出行,
酒肆、倡家靡所不到;
酒肆、歌舞艺人的家里无所不去。
恶人识之,
后来他怕人们认出他来,
乃下令士民皆著大裁帽。
就下令让士民们都戴大帽子。
晋天平节度使兼侍中阎宝筑垒以围镇州,
晋国天平节度使兼侍中阎宝修筑墙垒把镇州包围起来,
决滹沱水环之。
并引滹沱水环绕在镇州四周。
内外断绝,
镇州城继绝了与外界的联系,
城中食尽,
城内的粮食也快吃完了。
丙午,
丙午(疑误),
遣五百余人出求食。
镇州城派五百余人出城找食物。
宝纵其出,
阎宝让他们出来,
欲伏兵取之;
打算用伏兵把他们抓获。
其人遂攻长围,
但这些人出来后就攻打工事,
宝轻之,
阎宝轻视他们,
不为备,
没有任何防备,
俄数千人继至。
不一会儿又有数千人到来。
诸军未集,
这时阎宝的军队还没有集合,
镇人遂坏长围而出,
镇州人毁坏了阎宝的包围工事冲了出去,
纵火攻宝营,
并放火攻击阎宝的军营,
宝不能拒,
阎宝不能抵御,
退保赵州。
退到赵州坚守。
镇人悉毁晋之营垒,
镇州人把晋军修筑的墙垒等工事全部毁掉,
取其刍粟,
并把他们的粮草拿走,
数日不尽。
好几天都拿不完。
晋王闻之,
晋王听说此事,
以昭义节度使兼中书令李嗣昭为北面招讨使,
调昭义节度使兼中书令李嗣昭为北面招讨使,
以代宝。
代替阎宝。
夏,
夏季,
四月,
四月,
蜀军使王承纲女将嫁,
前蜀军使王承纲的女儿将要出嫁,
蜀主取之入宫。
前蜀主把她收取宫内。
承纲请之,
王承纲请不要让女儿入宫,
蜀主怒,
前蜀主非常生气,
流于茂州。
把王承纲流放到茂州,
女闻父得罪,
王承纲的女儿听说父亲被治罪,
自杀。
就自杀了。
甲戌,
甲戌(二十四日),
张处瑾遣兵千人迎粮于九门,
张处瑾派出一千多士卒到九门外迎接夺取晋军的粮食,
李嗣昭设伏于故营,
李嗣昭在旧营设下伏兵,
邀击之,
阻击迎粮的士卒,
杀获殆尽,
差不多把梁军全都杀或捕获。
余五人匿墙墟间,
剩下五人隐藏在墙垒的废墟间,
嗣昭环马而射之,
李嗣昭骑着马围着用箭射他们。镇州的士卒也射箭还周,
镇兵发矢中其脑,
击中了李嗣昭的脑部,
嗣昭中矢尽,
李嗣昭箭袋子里的箭用完了,
拔矢于脑以射之,
从脑袋上拔下那根箭来继续射杀镇州人,
一发而殪。
一箭就射一个。
会日暮,
这时太阳正好落山,
还营,
李嗣昭回到了军营里,
创流血不止,
被射伤的地方流血不止,
是夕卒。
当天晚上李嗣昭就死了。
晋王闻之,
晋王听说后,
不御酒肉者累日。
好几天不食酒肉。
嗣昭遗命:
李嗣昭的遗言说:
悉以泽、潞兵授判官任圜,
“把泽州、潞州的兵全部交给节度判官任圜,
使督诸军攻镇州,
让他率领诸军继续攻打镇州。”
号令如一,
任圜发布的命令和以前完全一样,
镇人不知嗣昭之死。
镇州人不知道李嗣昭被射死。
圜,三原人也。
任圜是三原人。
晋王以天雄马步都指挥使、振武节度使李存进为北面招讨使。
晋王任命天雄马步都指挥、振武节度使李存进为北面招讨使。
命嗣昭诸子护丧归葬晋阳;
命令李嗣昭的儿子们护送李嗣昭的灵柩回晋阳,并把他安葬在那里。
其子继能不受命,
他的儿子李继能不接受归葬晋阳的命令,
帅父牙兵数知,
而率领他父亲的几千名牙兵,
自行营拥丧归潞州。
从军营护丧送回潞州。
晋王遣母弟存渥驰骑追谕之,
晋王派遣他的同母弟弟李存渥骑马急速追上李继能,并给他讲明要护丧到晋阳,
兄弟俱忿,
李继能的兄弟们都感到忿怒,
欲杀存渥,
想杀掉李存渥,
存渥逃归。
李存渥逃回。
嗣昭七子:
李嗣昭有七个儿子:
继俦、继韬、继达、继忠、继能、继袭。继远。
李继俦、李继韬、李继达、李继忠、李继能、李继袭、李继远。
继俦为泽州刺史,
李继俦是泽州刺史,
当袭爵,
应当接替父亲的爵位,
素懦弱。
他平素比较软弱。
继韬凶狡,
李继韬凶暴狡猾,
囚继俦于别室,
把李断俦囚禁在另外一个房间里,
诈令士卒劫已为留后,
假装让士卒们劫持他请为留后,
继韬阳让,
李继韬再公开谦让一番,
以事白晋王。
然后把这件事报告晋王。
晋王以用兵方殷,
晋王因为战争正在高潮,
不得已,
在不得已的情况下,
改昭义军曰安义,
改昭义军为安义,
以继韬为留后。
任命李继韬为留后。
阎宝惭愤,
阎宝战败后感到悲愤,
疽发于背,
背上长了个毒疮,
甲戌卒。
在甲戌(二十四日)那一天病死。
汉主岩用术者言,
南汉国主刘岩按照术士的话,
游梅口镇避灾。
到梅口镇去躲避灾难。
其地近闽之西鄙,
这个地方接近闽的西部边境,
闽将王延美将兵袭之,
闽将王延美率兵来袭击他,
未至数十里,
走到离刘岩还几十里的地方时,
侦者告之,
侦察的人告诉了刘岩,
岩遁逃仅免。
刘岩赶紧逃跑,才免遭袭击。
五月,乙酉,
五月、乙酉(初六),
晋李存进至镇州,
晋将李存进到达镇州,
营于东垣渡,
在东垣渡安营扎寨,
夹滹沱水为垒。
在滹沱水两侧修筑营垒。
晋卫州刺史李存儒,
晋国卫州刺史李存儒,
本姓杨,
本姓杨,
名婆儿,
名婆儿,因为会演戏,
以俳优得幸于晋王。
得到晋王的宠爱。
颇有膂力,
他颇有膂力,
晋王赐姓名,
晋王赐给他姓名,
以为刺史;
任命为刺史。
专事掊敛,
他专门搜括民财,
防城卒皆徵月课纵归。
对防城的兵卒,也向他们每月征收钱币,然后放归,以免防守之役。
八月,
八月,
庄宅使段凝与步军都指挥使张朗引兵夜渡河袭之,
后梁庄宅使段凝和步军都指挥使张朗率兵连夜渡过黄河袭击,
诘旦登诚,
第二早晨登城,
执存儒,
抓获李存儒,
遂克卫州。
攻下卫州。
戴思远又与凝攻陷淇门、共城、新乡,
戴思远又和段凝攻下淇门、共城、新乡,
于是澶州之西,相州之南,皆为梁有;
到这时,澶州以西、相州以南的地区都归后梁所有。
晋人失军储三之一,
晋军失去了三分之一的军用储备,
梁军复振。
后梁军又振作起来。
帝以张朗为卫州刺史。朗,
后梁帝任命张朗为卫州刺史。
徐州人也。
张朗是徐州人。
九月,
九月,
戊寅朔,
戊寅朔(初一),
张处瑾使其弟处球乘李存进无备,
张处瑾派其弟张处球乘李存进没有防备,
将兵七千人奄至东垣渡。
率兵七千突然到达东垣渡。
时晋之骑兵亦向镇州城,
这时晋国的骑兵也向镇州城开进,
两不相遇。
但两军并没有相遇。
镇兵及存进营门,
镇州的士卒赶到李存进营门,
存进狼狈引十余人斗于桥上,
李存进十分狼狈地率领着十几个人在桥上作战,
镇兵退,
镇州的士卒被击退,
晋骑兵断其后,
晋国的骑兵切断了他们后面的部队,
夹击之,
前后夹攻,
镇兵殆尽,
镇州的士卒几乎被消灭光,
存进亦战没。
李存进战死。
晋王以蕃汉马步总管李存审为北面招讨使。
晋王任命蕃汉马步总管李存审为北面招讨使。
镇州食竭力尽,
镇州城内食尽力竭,
处瑾遣使指行台请降,
张处瑾派出使者到行台请求投降,
未报,
还没有得到回报,
存审兵至城下。
李存审的部队已兵临城下,
丙午夜,
丙午(二十九日)夜晚,
城中将李再丰为内应,
镇州城中将领李再丰为内应,
密投缒以纳晋兵,
秘密地用绳子从城墙上把晋军拉进来,
比明毕登,
到天亮就全部登上了城,
执处瑾兄弟家人及其党高、李翥、齐俭送行台,
抓获了张处瑾的兄弟家人以及他的同党高、李翥、齐俭等,把他们送到了行台,
赵人皆请而食之,
赵人都请求把他们斩杀吃掉,
磔张文礼尸于市。
张文礼的尸体在市上被车裂。
赵王故侍者得赵王遗骸于灰烬中,
赵王王熔原来的侍者在灰烬中找到了赵王的遗骸,
晋王命祭而葬之。
晋王命令祭祀赵王,并将遗骸埋葬。
以赵将符习为成德节度使,
晋王任命赵将符习为成德节度使,
乌震为赵州刺史,
乌震为赵州刺史,
赵仁贞为深州刺史,
赵仁贞为深州刺史,
李再丰为冀州刺史。
李再丰为冀州刺史。
震,信都人也。
乌震是信都人。
政权余波
符习不敢当成德,
符习不敢接受成德节度使,
辞曰:
他辞让说:
“故使无后而未葬,
“原来的节度使没有儿子而且还未安葬,
习当斩衰以葬之,
我符习应当服重丧然后把他安葬,
俟礼毕听命。”
等到葬礼完毕之后,我再听从大王的命令。”
即葬,
安葬以后,
即诣行台,
他到了行台。
赵人请晋王兼领成德节度使,
赵人请求晋王兼领成德节度使,
从之。
晋王答应了赵人的请求。
晋王割相、卫二州置义宁义,
晋王割出相、卫二州设置义宁军,
以习为节度使。
任命符习为义宁军节度使。
习辞曰:
符习又辞让说:
“魏博霸府,
“魏、博是大王的藩镇,
不可分也,
不能分割,
愿得河南一镇,
我希望得到黄河以南的一个镇,
习自取之。”
我符习自已去攻占。”
乃以为天平节度使、东南面招讨使。
于是晋王任命他为天平节度使、东南面招讨使。
加李存审兼侍中。
加任李存审兼侍中。
十一月,
十一月,
戊寅,
戊寅(初二),
晋特进、河东监军使张承业卒 ,
晋特进、河东监军使张承业去世,
曹太夫人诣其第,为之行服,
曹太夫人到张承业的府第为他服丧,
如子侄之礼。
和他的儿子、侄儿们服的丧礼一样。
晋王闻丧,
晋王听到张承业死的消息后,
不食者累日。
好几天都不吃饭。
命河东留守判官何官何瓒代知河东军府事。
晋王命令河东留守判官何瓒代管河东军府事。
十二月,
十二月,
晋王以魏博观察判官晋阳张宪兼镇冀观察判官,
晋王任命魏博观察判官晋阳人张宪兼任镇冀观察判官,
权镇州军府事。
暂管镇州军府事。
魏州税多逋负,
魏州的赋税拖欠得很多,
晋王以让司录济阴赵季良,
晋王因此责怪司济阴人赵季良,
季良曰:
赵季良说:
“殿下何时当平河南?”
“殿下什么时候能平定黄河以南?”
王怒曰:
晋王十分生气地说:
“汝职在督税,
“你的职务是监督税赋,
职之不修,
自己的职务都没干好,
何敢预我军事!”
怎么敢干预我的军事!”
季良对曰:
赵季良回答说:
“殿下方谋攻取而不爱百姓,
“殿下正在谋划攻取而不爱惜百姓,
一旦百姓离心,
一旦百姓对你离心,
恐河北亦非殿下之有,
恐怕连黄河以北也不能归殿下所有,
况河南乎!”
更何况黄河以南呢!”
王悦,
晋王十分高兴,并且向他道歉。
谢之,
从此以后,
自是重之,
晋王对赵季良很重视,
每预谋议。
每次商量大事都让他参与谋划。
是岁,
这一年,
契丹改元天赞。
契丹改年号为天赞。
大封王躬义,
大封王躬义,
性残忍,
性情残忍,
海军统帅王建杀之,
海军统帅王建把他杀死,
自立,
自己继位,
复称高丽王,
仍然称高丽王,
以开州为东京,
并以开州为东京,
平壤为西京。
平壤为西京。
建俭约宽厚,
王建生活节俭,对人宽厚。
国人安之。
国内人民生活安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