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禄山谋反前奏
玄宗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下之下十三载(甲午、754)
唐纪三十三 唐玄宗天宝十三载(甲午,公元754年)
春,
春季,
正月,己亥,
正月己亥(初三),
安禄山入朝。
安禄山入朝。
是时杨国忠言禄山必反,
当时杨国忠进言说安禄山必反,
且曰:
并说:
“陛下试召之,
“陛下试召他入朝,
必不来。”
他一定不来。”
上使召之,
于是玄宗就派人召见安禄山,
禄山闻命即至。
安禄山听见命令立刻来朝。
庚子,
庚子(初四),
见上于华清宫,
安禄山晋见玄宗于华清宫,
泣曰:
哭诉说:
“臣本胡人,
“我本是一名胡人,
陛下宠擢至此,
只是受到陛下的信任才有今天的地位,
为国忠所疾,
但却不为杨国忠所容,
臣死无日矣!”
恐怕难以活命了!”
上怜之,
玄宗听后十分怜爱,
赏赐巨万,
重加赏赐,
由是益亲信禄山,
因此更加信任安禄山,
国忠之言不能入矣。
杨国忠的话一点也听不进去。
太子亦知禄山必反,
太子李亨也知道安禄山要谋反,
言于上,
告诉玄宗,
上不听。
玄宗不听。
甲辰,
甲辰(初八),
太清宫奏:
太清宫上奏说:
“学士李琪见玄元皇帝乘紫云,
“崇玄馆学士李琪看见玄元皇帝老子乘紫云,
告以国祚延昌。”
告诉他说大唐王朝昌盛长久。”
唐初,
唐朝初年,
诏敕皆中书、门下官有文者为之。
皇上所下的诏书制敕都由中书省和门下省官吏中善于作文章的人撰写。
乾封以后,
乾封年以后,
始召文士元万顷、范履冰等草诸文辞,
开始召文士元万顷、范履冰等人草写文告,
常于北门候进止,
这些人常常在北门值班等候命令,
时人谓之“北门学士”。
所以当时的人把他们称为“北门学士”。
中宗之世,
中宗在位时,
上官昭容专其事。
由上官昭容专门管这些事。
上即位,
玄宗即位以后,
始置翰林院,
开始设置翰林院,
密迩禁廷,
靠近宫廷,
延文章之士,
延揽天下能文之士,
下至僧、道,书、画、琴、棋、数术之工皆处之,
下至佛僧、道士以及精通书、画、琴、棋、卜、祝的人,都召进去,
谓之“待诏”。
这些人被称为“翰林待诏”。
刑部尚书张均及弟太常卿皆翰林院供奉。
刑部尚书张均和他的弟弟太常卿张都在翰林院供奉皇上。
上欲加安禄山同章事,
玄宗想要加封安禄山同平章事,
已令张草制。
已经令张草写了制书。这时,
杨国忠谏曰:
杨国忠进谏说:
“禄山虽有军功,
“安禄山虽然有战功,
目不知书,
但是目不识丁,
岂可为宰相!
怎么能够做宰相呢?
制书若下,
如果制书颁布,
恐四夷轻唐。”
恐怕周边的夷人会轻视我们大唐王朝。”
上乃止。
玄宗只好取消了这一任命。
乙巳,
乙巳(初九),
加禄山左仆射,
玄宗加封安禄山左仆射,
赐一子三品、一子四品官。
赐给他的一个儿子三品官,另一个儿子四品官。
丙午,
丙午(初十),
上还宫。
玄宗返回宫中。
安禄山求兼领闲厩、群牧;
安禄山请求兼任闲厩使、群牧使等职。
庚申,
庚申(二十四日),
以禄山为闲厩、陇右群牧等使。
玄宗任命安禄山为闲厩、陇右群牧等使。
禄山又求兼总监;
安禄山又请求兼任群牧总监,
壬戌,
壬戌(二十六日),
兼知总监事。
玄宗又任命安禄山兼任总监。
禄山奏以御史中丞吉温为武部侍郎,
安禄山又上奏请求任命御史中丞吉温为武部侍郎,
充闲厩副使,
充任闲厩副使,
杨国忠由是恶温。
杨国忠因此恨吉温。
禄山密遣亲信选健马堪战者数千匹,
安禄山暗中派亲信挑选能征善战的健壮军马数千匹,
别饲之。
另选地方饲养。
二月,壬申,
二月壬申(初六),
上朝献太清宫,
玄宗向太清宫献食,
上圣祖尊号曰大圣祖高上大道金阙玄元大皇太帝。
上圣祖老子尊号为大圣祖高上大道金阙玄元大皇太帝。
癸酉,
癸酉(初七),
享太庙,
玄宗祭祀太庙,
上高祖谥曰神尧大圣光孝皇帝,
上高祖李渊谥号为神尧大圣光孝皇帝,
太宗谥曰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
太宗李世民谥号为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
高宗谥曰天皇大圣大弘孝皇帝,
高宗李治谥号为天皇大圣大弘孝皇帝,
中宗谥曰孝和大圣大昭孝皇帝,
中宗李显谥号为孝和大圣大昭孝皇帝,
睿宗谥曰玄真大圣大兴孝皇帝,
睿宗李旦谥号为玄真大圣大兴孝皇帝,
以汉家诸帝皆谥孝故也。
因为汉朝的皇帝的谥号都有“孝”字,所以都加谥号为“孝”。
甲戌,
甲戌(初八),
群臣上尊号曰开元天地大宝圣文神武证道孝德皇帝。
群臣上玄宗尊号为开元天地大宝圣文神武证道孝德皇帝。
赦天下。
大赦天下。
丁丑,
丁丑(十一日),
杨国忠进位司空;
玄宗晋升杨国忠为司空。
甲申,
甲申(十八日),
临轩册命。
杨国忠在殿前的平台上接受玄宗的册命。
己丑,
己丑(二十三日),
安禄山奏:
安禄山上奏说:
“臣所部将士讨奚、契丹、九姓、同罗等,
“我所率领的部下将士讨伐奚、契丹、九姓胡、同罗等,
勋效甚多,
功勋卓著,
乞不拘常格,
乞望陛下能够打破常规,
超资加赏,
越级封官赏赐,
仍好写告身付臣军授之。”
并希望写好委任状,让我在军中授与他们。”
于是除将军者五百余人,
因此安禄山部将被任命为将军的有五百多人,
中郎将者二千余人。
中郎将的有二千多人。
禄山欲反,
安禄山要谋反,
故先以此收众心也。
所以借此收买人心。
三月,丁酉朔,
三月丁酉朔(初一),
禄山辞归范阳。
安禄山向玄宗告辞,要回范阳。
上解御衣以赐之,
玄宗脱下自己的衣服赐给他,
禄山受之惊喜。
安禄山十分惊喜。
恐杨国忠奏留之,
安禄山恐怕杨国忠向玄宗上奏把他留在朝中,
疾驱出关。
所以急忙出潼关。
乘船沿河而下,
然后乘船沿黄河而下,
令船夫执绳板立于岸侧,
命令船夫手执挽船用的绳板立在岸边,
十五里一更,
十五里一换,
昼夜兼行,
昼夜兼程,
日数百里,
日行数百里,
过郡县不下船。
经过郡县也不下船。
自是有言禄山反者,
从此有说安禄山谋反的人,
上皆缚送,
玄宗都把他们捆绑起来送给安禄山,
由是人皆知其将反,
因此人们都知道安禄山要谋反,
无敢言者。
但没有人敢说。
禄山之发长安也,
安禄山从长安离去时,
上令高力士饯之长乐坡,
玄宗命令高力士在长乐坡为安禄山饯行,
及还,
高力士回来后,
上问:
玄宗问道:
“禄山慰意乎?”
“安禄山满意吗?”
对曰:
高力士回答说:
“观其意怏怏,
“我看到他心中不愉快,
必知欲命为相而中止故也。”
一定是知道了想要任命他为宰相,后来又改变的缘故。”
上以告国忠,
玄宗把此事告诉了杨国忠,
曰:
杨国忠说:
“此议他人不知,
“这件事别人都不知道,
必张兄弟告之也。”
一定是张兄弟告诉安禄山的。”
上怒,
玄宗大为愤怒,
贬张均为建安太守,
就贬张均为建安郡太守,
为卢溪司马,
张为卢溪郡司马,
弟给事中为宜春司马。
张的弟弟给事中张为宜春郡司马。
哥舒翰亦为其部将论功,
哥舒翰也为他的部将请功,
敕以陇右十将、特进、火拔州都督、燕山郡王火拔归仁为骠骑大将军,
玄宗就下敕任命陇右十将、特进、火拔州都督、燕山郡王火拔归仁为骠骑大将军,
河源军使王思礼加特进,
河源军使王思礼为特进,
临洮太守成如、讨击副使范阳鲁炅、皋兰府都督浑惟明并加云麾将军,
临洮太守成如、讨击副使范阳人鲁灵、皋兰府都督浑惟明等为云麾将军,
陇右讨击副使郭英义为左羽林将军。英义,
陇右讨击副使郭英又为左羽林将军。
知运之子也。
郭英又是郭知运的儿子。
翰又奏严挺之之子武为节度判官,
哥舒翰又上奏任命严挺之的儿子严武为节度判官,
河东吕为支度判官,
河东人吕为支度判官,
前封丘尉高适为掌书记,
前封丘县尉高适为掌书记,
安邑曲环为别将。
安邑人曲环为别将。
程千里执阿布思,
程千里俘获了阿布思,
献于阙下,
献于朝廷,
斩之。
被斩首。
甲子,
甲子(二十八日),
以千里为金吾大将军,
玄宗任命程千里为金吾大将军,
以封常清权北庭都护、伊西节度使。
封常清暂时代理北庭都护、伊西节度使。
夏,
夏季,
四月,癸巳,
四月癸巳(二十八日),
安禄山奏击奚破之,
安禄山上奏说了打败了奚族,
虏其王李日越。
俘虏了奚王李日越。
六月,乙丑朔,
六月乙丑朔(初一),
日有食之,
出现日食,
不尽如钩。
是形状如钩的日环食。
侍御史、剑南留后李宓将兵七万击南诏。
侍御史、剑南留后李宓率兵七万攻打南诏。
罗凤诱之深入,
南诏王罗凤采用诱敌深入的战术,
至大和城,
把唐军引到大和城下,
闭壁不战。
坚壁不战。
宓粮尽,
李宓粮尽,
士卒罹瘴疫及饥死什七八,
所率领的士卒因为瘴疫和饥饿死了十分之七八,
乃引还,
遂领兵撤退,
蛮追击之,
这时南诏才出兵追击,
宓被擒,
李宓被俘,
全军皆没。
全军覆没。
杨国忠隐其败,
而杨国忠不但隐瞒败状,
更以捷闻,
还假报获胜,
益发中国兵讨之,
并增兵去讨伐,
前后死者几二十万人;
前后战死的达二十万人,
无敢言者。
没有人敢说这件事。
上尝谓高力士曰:
玄宗曾经对高力士说:
“朕今老矣,
“朕已经老了,
朝事付之宰相,
把朝中政事委托给宰相处理,
边事付之诸将,
边防军事委托给诸位边将,
夫复何忧!”
还有什么可忧愁的呢!”
力士对曰:
高力士回答说:
“臣闻云南数丧师,
“我听说唐军在云南多次战败,
又边将拥兵太盛,
还有边将拥兵自重,
陛下将何以制之!
不知道陛下如何处置!
臣恐一旦祸发,
我深怕一朝祸发,
不可复救,
难以挽救,
何得谓无忧也!”
怎么能说可以高枕无忧呢!”
上曰:
玄宗说:
“卿勿言,
“你不要说了,
朕徐思之。”
让我仔细考虑一下。”
秋,
秋季,
七月,癸丑,
七月癸丑(二十日),
哥舒翰奏:于所开九曲之地置洮阳、浇河二郡及神策军,
哥舒翰奏请在所开拓的九曲地方设置洮阳、浇河二郡及神策军,
以临洮太守成如兼洮阳太守,
任命临洮太守成如兼洮阳太守,
充神策军使。
充任神策军使。
杨国忠忌陈希烈,
杨国忠忌恨陈希烈,
希烈累表辞位;
所以陈希烈多次上表请求辞职。
上欲以武部侍郎吉温代之,
玄宗想任命武部侍郎吉温代陈希烈,
国忠以温附安禄山,
而杨国忠因为吉温依附于安禄山,
奏言不可;
就上奏说不可。
以文部侍郎韦见素和雅易制,
他认为文部侍郎韦见素性情温和易于控制,
荐之。
就推荐他代替陈希烈。
八月,丙戌,
八月丙戌(二十三日),
以希烈为太子太师,
玄宗任命陈希烈为太子太师,
罢政事;
罢免参知政事。
以见素为武部尚书、同平章事。
同时任命韦见素为武部尚书、同平章事。
自去岁水旱相继,
从去年以来,水灾与旱灾不断,
关中大饥。
关中地区闹饥荒。
杨国忠恶京兆尹李岘不附己,
杨国忠因为憎恨京兆尹李岘不听自己的话,
以灾归咎于岘,
就把这些天灾归咎于李岘,
九月,
九月,
贬长沙太守。岘,
贬李岘为长沙太守。
之子也。
李岘是信安王李的儿子。
上忧雨伤稼,
玄宗担忧雨多损害庄稼,
国忠取禾之善者献之,曰:
杨国忠就拿一些长势良好的禾苗献给玄宗说:
“雨虽多,
“虽然雨多,
不害稼也。”
但没有损害庄稼。”
上以为然。
玄宗信以为然。
扶风太守房言所部水灾,
扶风太守房说本郡遭受水灾,
国忠使御史推之。
杨国忠就派御史去调查。
是岁,
这一年,
天下无敢言灾者。
天下没有人再敢于说遭受天灾。
高力士侍侧,
高力士侍候玄宗,
上曰:
玄宗说:
“淫雨不已,
“大雨连绵不断,
卿可尽言。”
你可以把所知道的都告诉我。”
对曰:
高力士回答说:
“自陛下以权假宰相,
“自陛下把大权委托给宰相以来,
赏罚无章,
赏罚不当,
阴阳失度,
以致上天阴阳失调,
臣何敢言!”
我怎么敢说什么呢!”
上默然。
玄宗沉默不语。
冬,
冬季,
十月,乙酉,
十月乙酉(二十三日),
上幸华清宫。
玄宗前往华清宫。
十一月,己未,
十一月己未(二十八日),
置内侍监二员,
设置宦官内侍监二名,
正三品。
正三品级。
河东太守兼本道采访使韦陟,
河东太守兼本道采访使韦陟是韦斌的哥哥,
斌之兄也,
风度文雅,
文雅有盛名,
负有盛名,
杨国忠恐其入相,
杨国忠恐怕他入朝为宰相,
使人告陟赃污事,
就让人告他有贪污行为,
下御史按问。
并下到御史台去调查。
陟赂中丞吉温,
韦陟贿赂御史中丞吉温,
使求救于安禄山,
让吉温向安禄山求援,
复为国忠所发。
又被杨国忠揭发。
闰月,壬寅,
闰月壬寅(疑误),
贬陟桂岭尉,
贬韦陟为桂岭县尉,
温澧阳长史。
吉温为澧阳郡长史。
安禄山为温诉冤,
安禄山又为吉温拆冤,
且言国忠谗疾。
并说这是杨国忠故意陷害。
上两无所问。
玄宗都不问罪。
戊午,
戊午(疑误),
上还宫。
玄宗返回宫中。
是岁,
这一年,
户部奏天下郡三百二十一,
户部上奏唐朝统辖的郡有三百二十一,
县千五百三十八,
县一千五百三十八,
乡万六千八百二十九,
乡一万六千八百二十九,
户九百六万九千一百五十四,
户数九百六万九千一百五十四,
口五千二百八十八万四百八十八。
人口五千二百八十八万四百八十八。
十四载(乙未、755)
十四载(乙未,公元755年)
春,
春季,
正月,
正月,
苏毗王子悉诺逻去吐蕃来降。
苏毗王子悉诺逻脱离吐蕃来归附唐朝。
二月,辛亥,
二月辛亥(二十二日),
安禄山使副将何千年入奏,
安禄山派副将何千年入朝奏事,
请以蕃将三十二人代汉将,
请求用蕃人将领三十二人代替汉人将领,
上命立进画,
玄宗命令中书省立刻下敕书,由自己签署实行,
给告身。
并发给委任状。
韦见素谓杨国忠曰:
韦见素对杨国忠说:
“禄山久有异志,
“安禄山早就怀有反心,
今又有此请,
现在又请求以蕃将代替汉将,
其反明矣。
谋反的迹象已经很明确了。
明日见素当极言;
明天我一定尽力向皇上说这件事,
上未允,
如果皇上不听,
公其继之。”
请您继后劝说。”
国忠许诺。
杨国忠答应。
壬子,
壬子(二十三日),
国忠、见素入见,
杨国忠与韦见素入宫晋见玄宗,
上迎谓曰:
玄宗迎接他们,并说:
“卿等有疑禄山之意邪?”
“你们是怀疑安禄山要谋反吗?”
见素因极言禄山反已有迹,
韦见素因此极力说安禄山��迹已露,
所请不可许,
对于他的请求千万不能答应,
上不悦;
玄宗不高兴。
国忠逡巡不敢言,
这时杨国忠竟因有顾虑而不敢说话,
上竟从禄山之请。
玄宗便答应了安禄山的请求。
他日,
有一天,
国忠、见素言于上曰:
杨国忠和韦见素对玄宗说:
“臣有策可坐消禄山之谋。
“我们有计策可以消除安禄山的阴谋。
今若除禄山平章事,
现在如果任命安禄山为平章事,
召诣阙,
召他入朝,
以贾循为范阳节度使,
然后任命贾循为范阳节度使,
吕知诲为平卢节度使,
吕知诲为平卢节度使,
杨光为河东节度使,
杨光为河东节度使,
则势自分矣。”
这样安禄山的势力就会分化瓦解。”
上从之。
玄宗同意。
已草制,
制书已经写好,
上留不发,
但玄宗却留在朝中不发,
更遣中使辅琳以珍果赐禄山,
而又派宦官辅琳拿着珍果去赐给安禄山,
潜察其变。
并让他暗中观察形势的变化。
琳受禄山厚赂,
辅琳受了安禄山的重赂,
还,盛言禄山竭忠奉国,
还朝后极力说安禄山忠诚奉国,
无有二心。
没有二心。
上谓国忠等曰:
唐玄宗对杨国忠等人说:
“禄山,朕推心待之,
“我推心置腹地对待安禄山,
必无异志。
他必不会有异心。
东北二虏,藉其镇遏。
再说东北地区的奚与契丹还要靠他镇抚。
朕自保之,
朕可以保证他不会谋反,
卿等勿忧也!”
你们不要担忧!”
事遂寝。
这件事就这样平息了。
循,华原人也,
贾循是华原人,
时为节度副使。
当时是范阳节度副使。
陇右、河西节度使哥舒翰入朝,
陇右、河西节度使哥舒翰入朝,
道得风疾,
在路上中风,
遂留京师,
于是就留在了京师,
家居不出。
住在家里,不出来活动。
三月,辛巳,
三月辛巳(二十二日),
命给事中裴士淹宣慰河北。
玄宗命令给事中裴士淹代表朝廷去河北安慰军民。
夏,
夏季,
四月,
四月,
安禄山奏破奚、契丹。
安禄山上奏说打败了奚与契丹。
癸巳,
癸巳(初四),
以苏毗王子悉诺逻为怀义王,
玄宗封苏毗王子悉诺逻为怀义王,
赐姓名李忠信。
赐姓名为李忠信。
安禄山归至范阳,
安禄山回到范阳后,
朝廷每遣使者至,
每当朝廷有使者来,
皆称疾不出迎,
总是假装有病不出来迎接。
盛陈武备,
有时布置好兵力,
然后见之。
然后才出来接见。
裴士淹至范阳,二十余日乃得见,
裴士淹来到范阳后二十多天才见安禄山,
无复人臣礼。
安禄山一点臣下的礼节都不讲。
杨国忠日夜求禄山反状,
杨国忠日夜搜集安禄山谋反的证据,
使京兆尹围其第,
派京兆尹包围了安禄山在京城的任宅,
捕禄山客李超等,
逮捕了安禄山的门客李超等,
送御史台狱,
送到御史台狱中,
潜杀之。
然后秘密地杀了他们。
禄山子庆宗尚宗女荣义郡主,
安禄山的儿子安庆宗婚匹皇室女荣义郡主,
供奉在京师,
在京师为太仆卿,
密报禄山,
他把这件事密报给了安禄山,
禄山愈惧。
安禄山更加恐惧。
六月,
六月,
上以其子成婚,
玄宗以安庆宗成婚为由,
手诏禄山观礼,
下手诏让安禄山来京城参加婚礼,
禄山辞疾不至。
安禄山称病不来。
秋,
秋季,
七月,
七月,
禄山表献马三千匹,
安禄山上表请求献给朝廷马三千匹,
每匹执控夫二人,
每匹马马夫二人,
遣蕃将二十二人部送。
并派蕃人将领二十二人护送。
河南尹达奚疑有变,
河南尹达奚怀疑其中有诈,
奏请“谕禄山以进车马宜俟至冬,
就上奏说:“请告谕安禄山应等到冬天再献车马,
官自给夫,
由朝廷供给马夫,
无烦本军。”
不用烦劳他部下的军士。”
于是上稍寤,
于是玄宗才有所省悟,
始有疑禄山之意。
开始怀疑安禄山有反心。
会辅琳受赂事亦泄,
这时辅琳接受安禄山贿赂的事被揭发,
上托以他事扑杀之。
玄宗就假托其他罪用扑刑处死了辅琳。
上遣中使冯神威赍手诏谕禄山,
玄宗又派宦官冯神威拿着自己的手诏,
如策;
按照达奚的计策,去告谕安禄山,
且曰:
并且说:
“朕新为卿作一汤,
“朕刚为你在华清宫造了一座温汤池,
十月于华清宫待卿。”
十月在那里等待你。”
神威至范阳宣旨,
神威到范阳宣读了玄宗的诏书,
禄山踞床微起,
安禄山坐在床上略微起了一下身子,
亦不拜,
也不伏拜,
曰:
只是说:
“圣人安隐。”
“皇上可好。”
又曰:
又说:
“马不献亦可,
“不让献马也行,
十月灼然诣京师。”
我到十月份一定去京师。”
即令左右引神威置馆舍,
然后就命令左右的人把冯神威安置在馆舍,
不复见;
不再接见。
数日,
过了数天,
遣还,
才让神威回朝,
亦无表。
也没有奏表。
神威还,
神威回朝后,
见上泣曰:
见到玄宗哭泣着说:
“臣几不得见大家!”
“我差一点见不到陛下!”
八月,辛卯,
八月辛卯(初四),
免今载百姓租庸。
玄宗下令免去百姓今年的租庸。
冬,
冬季,
十月,庚寅,
十月庚寅(初四),
上幸华清宫。
玄宗前往华清宫。
叛乱爆发与初期战事
安禄山专制三道,
安禄山一身兼任三道节度使,
阴蓄异志,殆将十年,
阴谋作乱已将近十年,
以上待之厚,
只是因为玄宗待他很好,
欲俟上晏驾然后作乱。
所以想等到玄宗死后再反叛。
会杨国忠与禄山不相悦,
这时杨国忠因为与安禄山不和,
屡言禄山且反,
多次上言说他要谋反,
上不听;
玄宗不信。
国忠数以事激之,
杨国忠又多次以事激怒安禄山,
欲其速反以取信于上。
想让他立刻反叛以取信于玄宗。
禄山由是决意遽反,
安禄山于是决意举兵反叛,
独与孔目宫·太仆丞严庄、掌书记·屯田员外郎高尚、将军阿史那承庆密谋,
只与孔目官、太仆丞严庄和掌书记、屯田员外郎高尚以及将军阿史那承庆等人密谋,
自余将佐皆莫之知,
其他将领都不让知道。
但怪其自八月以来,
其他将领只是觉得奇怪,
屡飨士卒,
不知道安禄山为什么从八月份以来多次招待士卒,
秣马厉兵而已。
秣马厉兵,准备打仗。
会有奏事官自京师还,
这时有入朝奏事官从京师回来,
禄山诈为敕书,
安禄山就假造敕书,
悉召诸将示之曰:
把将领都召来告诉他们说:
“有密旨,
“皇上有密诏给我,
令禄山将兵入朝讨杨国忠,
让我率兵入朝讨杨国忠,
诸君宜即从军。”
你们应该听我指挥随军行动。”
众愕然相顾,
众将领听完后都十分惊愕,
莫敢异言。
相看而不敢反对。
十一月,甲子,
十一月甲子(初九),
禄山发所部兵及同罗、奚、契丹、室韦凡十五万众,
安禄山率领所统辖的三镇军队及同罗、奚、契丹、室韦兵共十五万人,
号二十万,
号称二十万,
反于范阳。
在范阳起兵反叛。
命范阳节度副使贾循守范阳,
安禄山又命令范阳节度副使贾循留守范阳,
平卢节度副使吕知诲守平卢,
平卢节度副使吕知诲留守平卢,
别将高秀岩守大同;
别将高秀岩守卫大同,
诸将皆引兵夜发。
其余的将领都率兵深夜出发。
诘朝,
第二天早晨,
禄山出蓟城南,
安禄山出蓟城南门,
大阅誓众,
召集全军检阅誓师,
以讨杨国忠为名,
以讨伐杨国忠为名,
榜军中曰:
在军中发文告说:
“有异议扇动军人者,
“谁要是煽动军人反对这一行动,
斩及三族!”
灭杀他的三族!”
于是引兵而南。
然后率兵向南进军。
禄山乘铁舆,
安禄山坐着铁车,
步骑精锐,
精锐步骑兵浩浩荡荡,
烟尘千里,
战尘千里,
鼓噪震地。
鼓角震地。
时海内久承平,
当时唐朝国内长治久安,
百姓累世不识兵革,
老百姓几代没有经过战争,
猝闻范阳兵起,
猛然得知范阳兵起,
远近震骇。
远近惊骇。
河北皆禄山统内,
河北地区都在安禄山的统辖之内,
所过州县,望风瓦解,
所以叛军经过的州县望风瓦解,
守令或开门出迎,
郡守与县令有的大开城门迎接敌人,
或弃城窜匿,
有的弃城逃命,
或为所擒戮,
有的被叛军俘虏杀害,
无敢拒之者。
没有人敢于抵抗。
禄山先遣将军何千年、高邈将奚骑二十,
安禄山先派将军何千年与高邈率领奚族骑兵二十名,
声言献射生手,
声称是向朝廷献射生手,
乘驿诣太原。
乘驿马到太原。
乙丑,
乙丑(初十),
北京副留守杨光出迎,
北京副留守杨光出城迎接,
因劫之以去。
被动持而去。
太原具言其状。
太原向朝廷报告了这一情况,
东受降城亦奏禄山反。
东受降城也上奏说安禄山反叛。
上犹以为恶禄山者诈为之,
玄宗还认为这是恨安禄山的人故意捏造事实,
未之信也。
不相信真有其事。
庚午,
庚午(十五日),
上闻禄山定反,
玄宗得知安禄山确实率兵造反,
乃召宰相谋之。
才召来宰相商议应变之策。
杨国忠扬扬有德色,曰:
杨国忠得意洋洋地说:
“今反者独禄山耳,
“现在要反叛的只有安禄山一个人,
将士皆不欲也。
所部将士都不想反叛。
不过旬日,
不过十天,
必传首诣行在。”
一定会把安禄山的头颅割下来送到行在。”
上以为然,
玄宗信以为然,
大臣相顾失色。
大臣们听后则大惊失色。
上遣特进毕思琛诣东京,
玄宗派特进毕思琛往东京,
金吾将军程千里诣河东,
金吾将军程千里往河东,
各简募数万人,
各召募数万人,
随便团结以拒之。
各随便利,编组教练,以便抗拒叛军。
辛未,
辛未(十六日),
安西节度使封常清入朝,
安西节度使封常清入朝,
上问以讨贼方略,
玄宗向他问平叛之计,
常清大言曰:
常清夸大其辞地说:
“今太平积久,
“现在因为天下太平已久,
故人望风惮贼。
所以人人看见叛军都十分害怕。
然事有逆顺,
但事情有逆顺,
势有奇变,
形势会突变。
臣请走马诣东京,
我请求立刻到东京,
开府库,
打开府库,
募骁勇,
召募勇士,
挑马棰渡河,
然后跃马挥师渡过黄河,
计日取逆胡之首献阙下!”
用不了几天就会把逆贼安禄山的头颅取下献给陛下!”
上悦。
玄宗大喜。
壬申,
壬申(十七日),
以常清为范阳、平卢节度使。
任命封常清为范阳、平卢节度使。
常清即日乘驿诣东京募兵,旬日,
封常清当天即乘驿马到东京募兵,
得六万人;
十天募得六万人。
乃断河阳桥,
然后毁坏河阳桥,
为守御之备。
准备抵御叛军的进攻。
甲戌,
甲戌(十九日),
禄山至博陵南,
安禄山来到博陵郡南,
何千年等执杨光见禄山,
何千年等人带着杨光来见,
责光以附杨国忠,
安禄山责备杨光依附杨国忠,
斩之以徇。
然后杀了他示众。
禄山使其将安忠志将精兵军土门,忠志,
安禄山让部将安忠志率领精兵驻扎在土门,
奚人,
安忠志是奚族人,
禄山养为假子;
安禄山的养子。
又以张献诚摄博陵太守,献诚,
又委任张献诚代理博陵太守,
守之子也。
张献诚是张守的儿子。
禄山至藁城,
安禄山到了藁城,
常山太守颜杲卿力不能拒,
常山太守颜杲卿兵少不能拒敌,
与长史袁履谦往迎之。
就与长史袁履谦去迎接安禄山。
禄山辄赐杲卿金紫,
安禄山当即赐颜杲卿金鱼袋紫衣服,
质其子弟,
把他的子弟带走作为人质,
使仍守常山;
仍让他守常山。
又使其将李钦凑将兵数千人守井陉口,
又派部将李钦凑率兵数千守卫井陉关,
以备西来诸军。
防备从西面来进攻的唐军。
杲卿归,途中指其衣谓履谦曰:
颜杲卿在回来的路上指着安禄山所赐的金鱼袋紫衣服对袁履谦说:
“何为著此?”
“我为什么要穿这样的衣服呢?”
履谦悟其意,
袁履谦领悟了他的意思,
乃阴与杲卿谋起兵讨禄山。杲卿,
于是就暗中与颜杲卿谋划起兵讨伐安禄山。
思鲁之玄孙也。
颜杲卿是颜思鲁的玄孙。
丙子,
丙子(二十一日),
上还宫。
玄宗返回宫中。
斩太仆卿安庆宗,
先杀了安禄山的儿子太仆卿安庆宗,
赐荣义郡主自尽。
赐荣义郡主自杀。
以朔方节度使安思顺为户部尚书,
任命朔方节度使安思顺为户部尚书,
思顺弟元贞为太仆卿。
安思顺的弟弟安元贞为太仆卿。
以朔方右厢兵马使、九原太守郭子仪为朔方节度使,
任命朔方右厢兵马使、九原太守郭子仪为朔方节度使,
右羽林大将军王承业为太原尹。
右羽林大将军王承业为太原尹。
置河南节度使,
设置河南节度使,
领陈留等十三郡,
统一指挥陈留等十三郡的军队,
以卫尉卿猗氏张介然为之。
任命卫尉卿猗氏人张介然为节度使。
以程千里为潞州长史。
又任命程千里为潞州长史。
诸郡当贼冲者,始置防御使。
开始在各郡的战略要地设置防御使。
丁丑,
丁丑(二十二日),
以荣王琬为元帅,
玄宗任命荣王李琬为元帅,
右金吾大将军高仙芝副之,
右金吾大将军高仙芝为副元帅,
统诸军东征。
统帅各路军队东征。
出内府钱帛,
又拿出内府中的金钱布帛,
于京师募兵十一万,
在京师招募军队十一万,
号曰天武军,
号为天武军,
旬日而集,
十天便集合起来,
皆市井子弟也。
成员都是市民子弟。
十二月,丙戌,
十二月丙戌(初一),
高仙芝将飞骑、骑及新募兵、边兵在京师者合五万人,
副元帅高仙芝率领飞骑、骑及新招募的兵,再加上留在京师的边镇兵共五万人,
发长安。
从长安出发。
上遣宦者监门将军边令诚监其军,
玄宗及派监门将军宦官边令诚去监军,
屯于陕。
屯于陕郡。
丁亥,
丁亥(初二),
安禄山自灵昌渡河,
安禄山从灵昌渡过黄河,
以约败船及草木横绝河流,
用绳子捆系破船和杂草树木,
一夕,
横断河流,
冰合如浮梁,
一个晚上即结冰如浮桥,
遂陷灵昌郡。
于是大军过河攻陷了灵昌郡。
禄山步骑散漫,
安禄山所率领的步骑叛军散漫不成队伍,
人莫知其数,
人们难以计其数,
所过残灭。
所经过的地方被烧杀抢掠,一片残败。
张介然至陈留才数日,
河南节度使张介然到陈留才几天,
禄山至,
安禄山即率叛军来到,
授兵登城,
张介然命令士兵登城守卫,
众惧,
士兵惊恐,
不能守。
不能作战。
庚寅,
庚寅(初五),
太守郭纳以城降。
陈留太守郭纳献城投降。
禄山入北郭,
安禄山从城北进入,
闻安庆宗死,
得知安庆宗已死,
恸哭曰:
痛哭说:
“我何罪,
“我有什么罪,
而杀我子!”
而把我的儿子杀死!”
时陈留将士降者夹道近万人,
当时投降的陈留将士在路两旁将近一万人,
禄山皆杀之以快其忿;
安禄山把他们全部杀死以泄其愤。
斩张介然于军门。
又在军门杀了张介然。
以其将李庭望为节度使,
任命他的部将李庭望为节度使,
守陈留。
守卫陈留。
壬辰,
壬辰(初七),
上下制欲亲征,
玄宗颁下制书说要亲自率兵去征讨安禄山,
其朔方、河西、陇右兵留守城堡之外,
命令朔方、河西、陇右的镇兵除留守城堡以外,
皆赴行营,
全部开赴行营,
令节度使自将之;
并命令各镇节度使亲自率领,
期二十日毕集。
限二十天内全部到齐。
河北军民抗贼
初,
起初,
平原太守颜真卿知禄山且反,
平原太守颜真卿知道安禄山要举兵反叛,
因霖雨,
就借下大雨之机,
完城浚壕,
修筑城壕,
料丁壮,
统计能作战的成年人,
实仓廪;
并充实仓库。
禄山以其书生,
安禄山认为颜真卿不过是一介书生,
易之。
没有注意他。
及禄山反,
等到安禄山起兵谋反,
牒真卿以平原、博平兵七千人防河津,
就发公文让颜真卿率领平原和博平二郡的七千兵守卫黄河渡口,
真卿遣平原司兵李平间道奏之。
颜真卿即派平原司兵李平从小路去报告朝廷。
上始闻禄山反,
玄宗最初得知安禄山举兵反叛,
河北郡县皆风靡,
河北地区的郡县都纷纷投降的消息时,
叹曰:
感叹说:
“二十四郡,曾无一人义士邪!”
“河北地区的二十四郡中难道就没有一位仁义之士吗!”
及平至,
李平到后,
大喜曰:
玄宗高兴地说:
“朕不识颜真卿作何状,
“朕不认识颜真卿是什么样子,
乃能如是!”
竟如此忠义!”
真卿遣亲客密怀购贼牒诣诸郡,
颜真卿又派亲信暗藏悬赏捕杀叛军的文告到其他州郡联络,
由是诸郡多应者。
因此有许多州郡纷纷响应。
真卿,杲卿之从弟也。
颜真卿是颜杲卿的堂弟。
安禄山引兵向荥阳,
安禄山率兵进军荥阳,
太守崔无拒之;
太守崔无率官兵拒守,
士卒乘城者,闻彭角声,
登上城头的士兵听见叛军的鼓角之声,
自坠如雨。
吓得直往下掉。
癸巳,
癸巳(初八),
禄山陷荥阳,
安禄山攻陷荥阳,
杀无,
杀了崔无,
以其将武令守之。
让部将武令守卫。
禄山声势益张,
安禄山叛军的声势更加浩大,
以其将田承嗣、安忠志、张孝忠为前锋。
他命令部将田承嗣、安忠志、张孝忠为先锋进攻东京。
封常清所募兵皆白徒,未更训练,
封常清所招募的兵都是一些没有经过军事训练而临时被招来的平民,
屯武牢以拒贼;
他率领这些兵屯驻武牢关以抵御叛军。
贼以铁骑蹂之,
叛军的精锐骑兵一阵冲锋,
官军大败。
官军大败。
常清收余众,
封常清收罗残兵,
战���葵园,
与叛军战于葵园,
又败;
又被打败。
战上东门内,
战于上东门内,
又败。
官军又败。
丁酉,
丁酉(十二日),
禄山陷东京,
安禄山攻陷东京,
贼鼓噪自四门入,
叛军呐喊着从四面的城门涌入城内,
纵兵杀掠。
纵兵烧杀抢掠。
常清战于都亭驿,
封常清与叛军战于都亭驿,
又败;
又被打败;
退守宣仁门,
只好退守宣仁门,
又败;
又败于叛军;
乃自苑西坏墙西走。
于是就推倒禁苑的西墙向西逃走。
河南尹达奚降于禄山。
河南尹达奚向安禄山投降。
留守李谓御史中丞卢奕曰:
留守李对御史中丞卢奕说:
“吾曹荷国重任,
“我们负肩着国家的重任,
虽知力不敌,
虽然自知力量微薄不能抵抗叛军,
必死之!”
但也要为国家而死!”
奕许诺。
卢奕同意。
收残兵数百,
李收罗了数百兵残兵,
欲战,
想与叛军交战,
皆弃溃去;
这些士兵都离他而逃溃,
独坐府中。
只有李 一人坐在府中。
奕先遣妻子怀印间道走长安,
卢奕先派他的妻子怀藏大印从小路往长安,
朝服坐台中,
自己则穿着朝服坐在御史台中,
左右皆散。
左右的人都已逃散。
禄山屯于闲厩,
安禄山率兵驻扎在闲厩之中,
使人执、奕及采访判官蒋清,
派人把李、卢奕及采访判官蒋清抓来,
皆杀之。
然后把他们杀掉。
奕骂禄山,
卢奕大骂安禄山,
数其罪,
数落他忘恩负义的罪行,
顾贼党曰:
并对叛军党羽说:
“凡为人当知逆顺。
“凡是人类都应该知道事情有逆顺的道理。
我死不失节,
我死也不失臣节,
夫复何恨!”,
还有什么遗憾的呢!”
文水人;
李是文水人。
奕,怀慎之子;清,
卢奕是卢怀慎的儿子。
钦绪之子也。
蒋清是蒋钦绪的儿子。
禄山以其党张万顷为河南尹。
安禄山任命他的亲信张万顷为河南尹。
封常清帅余众至陕,
封常清率领残兵逃到陕郡,
陕郡太守窦廷芝已奔河东,
陕郡太守窦廷芝已逃往河东,
吏民皆散。
官吏和民众也都已逃跑。
常清谓高仙芝曰:
封常清对高仙芝说:
“常清连日血战,
“我连日与叛军血战,
贼锋不可当。
叛军锐不可当。
且潼关无兵,
再说潼关无兵守卫,
若贼豕突入关,
如果叛军突入关中,
则长安危矣。
京城长安就危险了。
陕不可守,
陕郡不能守,
不如引兵先据潼关以拒之。”
不如率兵先占据潼关以抗御叛军。”
仙芝乃帅见兵西趣潼关。
于是高仙芝就率领所有的兵西向潼关。
贼寻至,
不久叛军追至,
官军狼狈走,
官军狼狈而逃,
无复部伍,
不成队伍,
士马相腾践,
士卒与战马互相践踏,
死者甚众。
死了许多。
至潼关,
退到了潼关,
修完守备,
整饬防守器械,
贼至,
叛军追兵赶到,
不得入而去。
不能够入关而退去。
禄山使其将崔乾屯陕,
安禄山派部将崔乾率兵屯于陕郡,
临汝、弘农、济阴、濮阳、云中郡皆降于禄山。
临汝、弘农、济阴、濮阳、云中等郡都降于安禄山。
是时,朝廷徵兵诸道,皆未至,
这时朝廷向诸道所征的兵都还没有赶到,
关中惧。
关中民众十分惊慌。
会禄山方谋称帝,
正好安禄山谋划着称帝,
留东京不进,
留在东京不再进攻,
故朝廷得为之备,
所以朝廷才得到喘息的时间备战,
兵亦稍集。
所征的兵也陆续赶到。
禄山以张通儒之弟通晤为睢阳太守,
安禄山任命张通儒的弟弟张通晤为睢阳太守,
与陈留长史杨朝宗将胡骑千余东略地,
与陈留长史杨朝宗一起率领胡人骑兵一千余人向东攻城掠地,
郡县官多望风降走,
郡县官闻风或降或逃,
惟东平太守嗣吴王祗、济南太守李随起兵拒之。祗,
只有东平太守嗣吴王李祗、济南太守李随起兵反抗。
之弟也。
李祗是李的弟弟。
郡县之不从贼者,皆倚吴王为名。
于是各郡县不愿意投降叛军的官吏民众都借吴王李祗的名义起兵。
单父尉贾贲帅吏民南击睢阳,
单父县尉贾贲率领官吏民众向南攻打睢阳,
斩张通晤。
杀了叛军将领张通晤。
李庭望引兵欲东徇地,
安禄山大将李庭望想率兵向兵掠地,
闻之,
得知此事后,
不敢进而还。
不敢进军而回。
庚子,
庚子(十五日),
以永王为山南节度使,
玄宗任命永王李为山南节度使,
江陵长史源洧为之副;
江陵长史源洧为副使;
颍王为剑南节度使,
颍王李为剑南节度使,
蜀郡长史崔圆为之副。
蜀郡长史崔圆为副使。
二王皆不出阁。
二王都不亲自到职。
洧,光裕之子也。
源洧是源光裕的儿子。
上议亲征,
玄宗想要亲自挂帅去征讨安禄山,
辛丑,
辛丑(十六日),
制太子监国,
下制书令太子监国,
谓宰相曰:
对宰相们说:
“朕在位垂五十载,
“朕在皇帝位快五十年了,
倦于忧勤,
懒于处理政事,
去秋已欲传位太子;
去年秋天就想传位给太子,
值水旱相仍,
又逢水灾旱灾不断,
不欲以余灾遗子孙,
朕不想把这些灾祸留给子孙去承担,
淹留俟稍丰。
想等到形势好转后再传位。
不意逆胡横发,
不料逆胡安禄山举兵谋反,
朕当亲征,
朕一定要亲自去征讨,
且使之监国。
让太子监国。
事平之日,
侍叛乱平定后,
朕将高枕无为矣。”
朕将高枕无忧地退位。”
杨国忠大惧,
杨国忠听后大为恐惧,
退谓韩、虢、秦三夫人曰:
退朝后对韩国、虢国和秦国三夫人说:
“太子素恶吾家专横久矣,
“太子早就恨我们杨家专权,
若一旦得天下,
如果让他当皇帝得天下,
吾与姊妹并命在旦暮矣!”
我与姊妹们的生命将会危在旦夕!”
相与聚哭。
杨家诸姊妹相聚哭泣。
使三夫人说贵妃,
杨国忠就让三夫人去劝说杨贵妃,
衔土请命于上;
杨贵妃又死命地阻拦玄宗,
事遂寝。
这件事遂不能实行。
颜真卿召募勇士,
平原太守颜真卿招募勇士,
旬日至万余人,
十天即募得一万多人,
谕以举兵讨安禄山,
告���他们要举兵讨伐安禄山,
继以涕泣,
并失声痛哭,
士皆感愤。
勇士们都被感动。
禄山使其党段子光赍李、卢奕、蒋清首徇河北诸郡,
安禄山命令他的亲信段子光拿着李、卢奕和蒋清三人的头颅宣示河北地区各郡县,
至平原,
到了平原,
壬寅,
壬寅(十七日),
真卿执子光,
颜真卿抓了段子光,
腰斩以徇;
将他腰斩示众。
取三人首,
又取下李等三人的头颅,
续以蒲身,
用蒲草作人身续接在头上,
棺敛葬之,
入敛装入棺材,
祭哭受吊。
然后祭奠哭泣接受吊唁埋葬了他们。
禄山以海运使刘道玄摄景城太守,
安禄山任命海运使刘道玄代理景城太守,
清池尉贾载、盐山河内穆宁共斩道玄,
清池县尉贾载和盐山县尉河内人穆宁一起杀了刘道玄,
得其甲仗五十余船;
获得盔甲器仗共五十多船,
携道玄首谒长史李,
然后持着刘道玄的头颅去见长史李,
收严庄宗族,
李逮捕了严庄的宗族,
悉诛之。
把他们全部杀掉。
是日,送道玄首至平原。
同日把刘道玄的头颅送到平原。
真卿召载、宁及清河尉张澹诣平原计事。
颜真卿把贾载、穆宁及清河县尉张澹召到平原谋划联兵抵抗叛军的事。
饶阳太守卢全诚据城不受代;
饶阳太守卢全诚占据郡城不接受安禄山的招降;
河间司法李奂杀禄山所署长史王怀忠;
河间郡司法李奂杀了安禄山所任命的和长史王怀忠;
李随遣游弈将訾嗣贤济河,杀禄山所署博平太守马冀;
李随派游弈将訾嗣贤渡过黄河杀了安禄山所任命的博平太守马冀。
各有众数千或万人,
这些忠义之士各有兵数千或一万人,
共推真卿为盟主,
共同推举颜真卿为盟主,
军事皆禀焉。
军事行动都听从他的指挥。
禄山使张献诚将上谷、博陵、常山、赵郡、文安五郡团结兵万人围饶阳。
安禄山派部将张献诚率领上谷、博陵、常山、赵郡、文安等五郡的集结兵共一万人包围饶阳。
高仙芝之东征也,
高仙芝率兵东征,
监军边令诚数以事干之,
监军宦官边令诚多次因事求他,
仙芝多不从。
高仙芝大都不听。
令诚入奏事,
边令诚入朝奏事,
具言仙芝、常清桡败之状,
向玄宗报告了高仙芝、封常清战败的情况,
且云:
并且说:
“常清以贼摇众,
“封常清借叛军的强大势力动摇军心,
而仙芝弃陕地数百里,
高仙芝无故丧失陕郡数百里之地,
又盗减军士粮赐。”
还盗减军士的粮食和物资。”
上大怒,
玄宗大为愤怒,
癸卯,
癸卯(十八日),
遣令诚赍敕即军中斩仙芝及常清。
派边令诚手持敕书到军中杀高仙芝及封常清。
初,常清既败,
起初封常清兵败后,
三遣使奉表陈贼形势,
三次派使者入朝上表陈述叛军的形势,
上皆不之见。
玄宗都不见。
常清乃自驰诣阙,
于是封常清就亲自骑马入朝报告,
至渭南,
到了渭南,
敕削其官爵,
玄宗下敕书剥夺了他的官职和爵位,
令还仙芝军,白衣自效。
让他回到高仙芝的军中作为一名普通的士卒去效命。
常清草遗表曰:
封常清草写了上给玄宗的遗表说:
“臣死之后,
“我死了以后,
望陛下不轻此贼,
希望陛下千万不要轻视逆贼安禄山,
无忘臣言!”
不要忘记我说的话!”
时朝议皆以为禄山狂悖,
当时朝臣都认为安禄山狂傲叛逆,
不日授首,
用不了多长时间就会失败,
故常清云然。
所以封常清这样告诫玄宗。
令诚至潼关,
边令诚到了潼关,
先引常清,
先把封常清叫来,
宣敕示之;
向他宣示了敕书。
常清以表附令诚上之。
封常清把自己草写的遗表交给边令诚呈送玄宗。
常清既死,
封常清被杀后,
陈尸蘧。
尸体陈放在一张粗席子上面。
仙芝还,至听事,
高仙芝回到官署后,
令诚索陌刀手百余人自随,
边令诚带领着陌刀手一百余人,
乃谓仙芝曰:
对高仙芝说:
“大夫亦有恩命。”
“皇帝也有恩命给高大夫。”
仙芝遽下,
高仙芝听后立刻下厅,
令诚宣敕。
边令诚遂宣示敕书。
仙芝曰:
高仙芝说:
“我遇敌而退,
“我遇到叛军没有抵抗而退却,
死则宜矣。
死了是应该的。
今上戴天,下履地,
但是现在上有天下有地,
谓我盗减粮赐则诬也。”
说我盗减士兵的军粮和物资实在是冤枉。”
时士卒在前,
当时高仙芝部下的士卒都在场,
皆大呼称枉,
大呼高仙芝冤枉,
其声振地,
吼声震地,
遂斩之。
但边令诚还是杀了他。
以将军李承光摄领其众。
然后命令将军李承光代理统领军队。
战略相持与后续
河西、陇右节度使哥舒翰病废在家,
河西、陇右节度使哥舒翰因病在家中休养,
上藉其威名,
玄宗因为他有威名,
且素与禄山不协,
而且素来与安禄山关系不和,
召见,
于是就召见他,
拜兵马副元帅,
拜为兵马副元帅,
将兵八万以讨禄山;
率兵八万去征讨安禄山。
仍敕天下四面进兵,
还下敕让各地进军,
会攻洛阳。
集兵收复洛阳。
翰以病固辞,
哥舒翰因病坚辞不受,
上不许,
玄宗不答应,
以田良丘为御史中丞,充行军司马,
并任命田良丘为御史中丞兼行军司马,
起居郎萧昕为判官,
起居郎萧昕为判官,
蕃将火拔归仁等各将部落以从,
蕃人将领火拔归仁等都率领部落军队归哥舒翰指挥,
并仙芝旧卒,
再加上高仙芝原来的军队,
号二十万,
号为二十万,
军于潼关。
守卫潼头。
翰病,不能治事,
哥舒翰因病不能料理军务,
悉以军政委田良丘;
就把军玫大事都委托给田良丘处理。
良丘复不敢专决,
田良丘又不敢一人决定大事,
使王思礼主骑,
于是就让王思礼统领骑兵,
李承光主步,
李承光统领步兵,
二人争长,
又因为这二人争权,
无所统壹。
军令无法统一。
翰用法严而不恤,
哥舒翰用法严厉而不体恤士卒,
士卒皆懈弛,
所以士卒们意志松懈,士气低落,
无斗志。
没有战斗力。
安禄山大同军使高秀岩寇振武军,
安禄山的部将大同军使高秀岩率兵侵略振武军,
朔方节度使郭子仪击败之,
被朔方节度使郭子仪击退打败,
子仪乘胜拔静边军。
郭子仪又乘胜攻克了静边军。
大同兵马使薛忠义寇静这军,
安禄山的大同兵马使薛忠义侵略静边军,
子仪使左兵马使李光弼、右兵马使高浚、左武锋使仆固怀恩、右武锋使浑释之等逆击,
郭子仪派左兵马使李光弼、右兵马使高浚、左武锋使仆固怀恩、右武锋使浑释之等率兵去迎战,
大破之,
大败叛军,
坑其骑七千。
七千骑兵被坑杀。
进围云中,
然后又进军包围了云中郡,
使别将公孙琼岩将二千骑击马邑,拔之,
郭子仪派别将公孙琼岩率领二千骑兵攻克了马邑,
开东陉关。
打开了东陉关的通路。
甲辰,
甲辰(十九日),
加子仪御史大夫。
玄宗加封郭子仪为御史大夫。
怀恩,哥滥拔延之曾孙也,
仆固怀恩是哥滥拔延的曾孙,
世为金微都督。
世代为金微都督。
释之,浑部酋长,
浑释之是浑族部落酋长,
世为皋兰都督。
世代为皋兰都督。
颜杲卿将起兵,
颜杲卿将要起兵讨叛,
参军冯虔、前真定令贾深、藁城尉崔安石、郡人翟万德、内丘丞张通幽皆预其谋;
参军冯虔、前真定县令贾深、藁城县尉崔安石、常山人翟万德、内丘县丞张通幽等人都参预谋划。
又遣人语太原尹王承业,
颜杲卿又派人联络太原尹王承业,
密与相应。
让他也起兵响应。
会颜真卿自平原遣杲卿甥卢逖潜告杲卿,
这时颜真卿从平原派颜杲卿的外甥卢逖暗中与颜杲卿联系,
欲连兵断禄山归路,
想与他连兵断绝安禄山的后路,
以缓其西入之谋。
阻止向西进攻长安的阴谋。
时禄山遣其金吾将军高邈诣幽州徵兵,
这时安禄山派遣他的金吾将军高邈往幽州征兵,
未还,
还没有回来,
杲卿以禄山命召李钦凑,
颜杲卿就假借安禄山的命令召李钦凑,
使帅众诣郡受犒赉;
让他率部下到郡城接受犒赏。
丙午,
丙午(二十一日),
薄暮,
天刚黑,
钦凑至,
李钦凑来到常山,
杲卿使袁屡谦、冯虔等携酒食妓乐往劳之,
颜杲卿让袁屡谦与冯虔等人拿着酒食妓乐去慰劳,
并其党皆大醉,
连同他的党羽都被灌得大醉,
乃断钦凑首,
于是袁履谦等就割下李钦凑的头颅,
收其甲兵,尽缚其党,
缴获了他的武器,
明日,
并把他的部将全部捆绑起来,
斩之,
第二天把他们全部杀掉,
悉散并陉之众。
遣散了叛军守卫井陉关的兵众。
有顷,
不久,
高邈自幽州还,
高邈从幽州返回,
且至藁城,
快要到藁城,
杲卿使冯虔往擒之。
颜杲卿派冯虔去抓获了高邈。
南境又白何千年自东京来,
南面又报告何千年从东京来到,
崔安石与翟万德驰诣醴泉驿迎千年,
崔安石与翟万德骑马到醴泉驿去迎接,
又擒之,
又抓获了何千年,
同日致于郡下。
同一天被押到郡城。
千年谓杲卿曰:
何千年对颜杲卿说:
“今太守欲输力王室,
“现在您要全力维护唐朝的天下,
既善其始,
即然已经有了好的开头,
当慎其终。
也应当一有个好的结果。
此郡应募乌合,
在常山郡所召募的士卒都是一帮乌合之众,
难以临敌,
难以抵挡叛军,
宜深沟高垒,
所以应该深沟高垒,以逸待劳,
勿与争锋。
不要与叛军的精锐直接交锋。
俟朔方军至,
等到朔方镇的兵到后,
并力齐进,
并力齐进,
传檄赵、魏,
传檄赵郡、魏郡,让他们同时进攻,
断燕、蓟要膂。
分割断绝范阳叛军的联系。
今且宜声云,
现在应该声言说:
‘李光弼引步骑一万出井陉’;
‘李光弼率领步、骑兵一万已出井陉关。
因使人说张献诚云:
’并让人告诉张献诚说:
“足下所将多团练之人,
‘您所统领的大多是没有多少战斗力的团练兵,
无坚甲利兵,
没有坚甲快刀,
难以当山西劲兵’,
难以抵挡山西来的劲兵。
献诚必解围遁去。
’这样张献诚就会自动解围撤退。
此亦一奇也。”
这也是一大奇计。”
杲卿悦,
颜杲卿听后大喜,
用其策,
就按照何千年的计谋行事,
献诚果遁去,
张献诚果然撤退,
其团练兵皆溃。
所率领的团练兵也都溃败。
杲卿乃使人入饶阳城,
于是颜杲卿就派人进入饶阳城,
慰劳将士。
慰劳将士。
命崔安石等徇诸郡云:
又命令崔安石告诉其他州郡说:
“大军已下井陉,
“朝廷大军已下井陉关,
朝夕当至,
不久就到,
先平河北诸郡。
先平定河北的州郡。
先下者赏,
先归顺的有赏,
后至者诛!”
后到的杀!”
于是河北诸郡响应,
因此河北地区的州郡纷纷响应,
凡十七郡皆归朝廷,
共有十七郡归顺朝廷,
兵合二十余万;
合兵二十多万。
其附禄山者,唯范阳、卢龙、密云、渔阳、汲、邺六郡而已。
其余依附安禄山叛军的只有范阳、卢龙、密云、渔阳、汲郡和邺郡等六郡。
杲卿又密使人入范阳招贾循,
颜杲卿又秘密地派人入范阳城去招降贾循,
郏城人马燧说循曰:
这时郏城人马燧劝告贾循说:
“禄山负恩悖逆,
“安禄山忘恩负义,举兵反叛,道行逆施,
虽得洛阳,
虽然占据了洛阳,
终归夷灭。
但终究会败亡。
公若诛诸将之不从命者,
您如果能够杀掉不愿意归附朝廷的将领,
以范阳归国,
以范阳归顺朝廷,
倾其根柢,
倾覆安禄山叛军的巢穴,
此不世之功也。”
就等于建立了千古不朽的功勋。”
循然之,
贾循认为他说的对,
犹豫不时发。
但因犹豫不决还没有行动。
别将牛润容知之,
这件事被别将牛润客知道了,
以告禄山,
就报告了安禄山,
禄山使其党韩朝阳召循。
安禄山就派他的亲信韩朝阳去召贾循。
朝阳至范阳,
韩朝阳到了范阳,
引循屏语,
叫来贾循密谈,
使壮士缢杀之,
乘机让壮士勒死了他,
灭其族;
并灭杀了他的家族,
以别将牛廷知范阳军事。
然后任命别将牛廷统领范阳的军队。
史思明、李立节将蕃、汉步骑万人击博陵、常山。
叛军将领史思明与李立节率领蕃汉步、骑兵一万攻打博陵、常山二郡。
马燧亡入西山;
马燧逃入西山,
隐者徐遇匿之,
被隐士徐遇藏匿,
得免。
才免于一死。
初,
起初,
禄山欲自将攻潼关,
安禄山想要亲自率兵攻打潼关,
至新安,
到了新安,
闻河北有变而还。
得知河北发生变故而返回。
蔡希德将兵万人自河内北击常山。
叛将蔡希德率兵一万从河内向北进攻常山。
戊申,
戊申(二十三日),
荣王琬薨,
荣王李琬去世,
赠谥请恭太子。
玄宗赠谥号为靖恭太子。
是岁,
这一年,
吐蕃赞普乞梨苏笼猎赞卒,
吐蕃赞普乞梨苏笼猎赞去世,
子娑悉笼猎赞立。
他的儿子娑悉笼猎赞继立。
肃宗文明武德大圣大宣孝皇帝上之上至德元载(丙申、756)/B)
唐肃宗至德元载(丙申,公元756年)
春,
春季,
正月,乙卯朔,
正月乙卯朔(初一),
禄山自称大燕皇帝,
安禄山自封为大燕皇帝,
改元圣武,
改年号为圣武,
以达奚为侍中,
并任命达奚为侍中,
张通儒为中书令。
张通儒为中书令,
高尚、严庄为中书侍郎。
高尚、严庄为中书侍郎。
李随至睢阳,
李随到睢阳,
有众数万。
共有兵数万。
丙辰,
丙辰(初二),
以随为河南节度使,
玄宗任命李随为河南节度使,
以前高要尉许远为睢阳太守兼防御使。
前高要县尉许远为睢阳太守兼防御使。
濮阳客尚衡起兵讨禄山,
濮阳人尚衡起兵讨伐安禄山,
以郡人王栖曜为衙前总管,
任命同郡人王栖曜为衙前总管,
攻拔济阴,
攻克了济阴,
杀禄山将邢超然。
杀了安禄山的部将邢超然。
颜杲卿使其子泉明、贾深、翟万德献李钦凑首及何千年、高邈于京师。
颜杲卿派他的儿子颜泉明与贾深、翟万德一起到京师向朝廷进献李钦凑的头颅及何千年与高邈。
张通幽泣请曰:
张通幽哭泣着请求说:
“通幽兄陷贼,
“我的哥哥张通儒是叛军的将领,
乞与泉明偕行,
我恳求与颜泉明一起入京,
以救宗族。”
以救我们家族人的性命。”
杲卿哀而许之。
颜杲卿被感动就答应了他的请求。
至太原,
到了太原,
通幽欲自托于王承业,
张通幽想要依附于太原尹王承业,
乃教之留泉明等,
于是就让王承业扣留了颜泉明等人,
更其表,
另作了表书,
多自为功,
夸大自己的功劳,
毁短杲卿,
而贬低颜杲卿,
别遣使献之。
然后另派使者去献给朝廷。
杲卿起兵才八日,
颜杲卿起兵才八天,
守备未完,
还没有作好守卫的准备,
史思明、蔡希德引兵皆至城下。
叛将史思明和蔡希德就率兵到了城下,
杲卿告急于承业,
颜杲卿急忙向王承业求援,
承业既窃其功,
王承业即已窃取其功,
利于城陷,
又希望叛军攻陷常山,
遂拥兵不救。
于是拥兵不救。
杲卿昼夜拒战,
颜杲卿率兵昼夜苦战,
粮尽矢竭;
箭尽粮绝,
壬戌,
壬戌(初八),
城陷。
叛军攻陷了常山城。
贼纵兵杀万余人,
叛军放纵士兵杀了一万余人,
执杲卿及袁履谦等送洛阳。
抓住了颜杲卿与袁履谦等人送往洛阳。
王承业使者至京师,
王承业所派的使者到了京师,
玄宗大喜,
玄宗十分高兴,
拜承业羽林大将军,
就拜王承业为羽林大将军,
麾下受官爵者以百数。
部下被封官进爵的达一百多人。
徵颜杲卿为卫尉卿。
朝廷又征颜杲卿为卫尉卿。
朝命未至,
任命还未到达,
常山已陷。
常山城已被叛军攻陷。
杲卿至洛阳,
颜杲卿被押送到洛阳,
禄山数之曰:
安禄山责备他说:
“汝自范阳户曹,
“你原是范阳户曹,
我奏汝为判官,
我上奏朝廷任命你为判官,
不数年超至太守,
不几年又越级提升为太守,
何负于汝而反邪?”
有什么地方负于你,而你竟起兵反对我?”
杲卿目骂曰:
颜杲卿怒目大骂安禄山说:
“汝本营州牧羊羯奴,
“你原本是营州的一个牧羊胡奴,
天子擢汝为三道节度使,
天子提升你为三道节度使,
恩幸无比,
恩情深厚,宠信无比,
何负于汝而反?
有什么地方负于你,而你却起兵反叛?
我世为唐臣,
我世世代代为唐朝的臣子,
禄位皆唐有,
利禄官位都是唐朝所给予的,
虽为汝所奏,
虽然是你上奏朝廷任命的,
岂从汝反邪!
我怎么能够跟随你反叛呢!
我为国讨贼,
我是为国家讨伐叛贼,
恨不斩汝,
可恨的是没有杀掉你,
何谓反也?
怎么能说是反叛呢?
臊羯狗,
你这个臭胡狗,
何不速杀我!”
为何还不快一点杀我!”
禄山大怒,
安禄山十分恼怒,
并袁履谦等缚于中桥之柱而之。杲卿、履谦比死,
把颜杲卿与袁履谦捆绑在中桥的桥柱上面,用刀将他们刮死。
骂不虚口。
颜杲卿与袁履谦到死还骂不绝口。
颜氏一门死于刀锯者三十余人。
颜杲卿一家被安禄山杀掉的有三十余人。
史思明、李立节、蔡希德既克常山,
叛军将领史思明、李立节与蔡希德攻克了常山后,
引兵击诸郡之不从者,
又率兵攻打不投降的州郡,
所过残灭,
在所经过的地方大肆杀戮,
于是邺、广平、钜鹿、赵、上谷、博陵、文安、魏、信都等郡复为贼守。
邺郡、广平、巨鹿、赵郡、上谷、博陵、文安、魏郡、信都等郡又相继落入敌手。
饶阳太守卢全诚独不从,
只有饶阳太守卢全诚不投降,
思明等围之。
史思明等人就率兵包围了饶阳。
河间司法李奂将七千人、景城长史李遣其子祀将八千人救之,
河间司法李奂率兵七千、景城长史李派他的儿子李祀率兵八千去援救,
皆为思明所败。
都被史思明打败。
上命郭子仪罢围云中,
玄宗命令郭子仪撤去包围云中的军队,
还朔方,
回军朔方,
益发兵进取东京;
更增兵准备收复东京。
选良将一人分兵先出井陉,
并且另选一名战将带领一部分军队出井陉关,
定河北。
平定河北。
子仪荐李光弼,
郭子仪推荐李光弼,
癸亥,
癸亥(初九),
以光弼为河东节度使,
玄宗任命李光弼为河东节度使,
分朔方兵万人与之。
分出朔方兵一万交他指挥。
甲子,
甲子(初十),
加哥舒翰左仆射、同平章事,
玄宗加封哥舒翰为左仆射、同平章事,
余如故。
原任的官职如旧。
置南阳节度使,
玄宗设置南阳节度使,
以南阳太守鲁炅为之,
任命南阳太守鲁炅担任此职,
将岭南、黔中、襄阳子弟五万人屯叶北,
率领岭南、黔中、襄阳各地子弟兵五万人驻扎于叶县北面,
以备安禄山。
防备安禄山南侵。
炅表薛愿为颍川太守兼防御使,
鲁炅上表,请任命薛愿为颍川太守兼防御史,
庞坚为副使。
庞坚为副使。
愿,故太子瑛之妃兄;坚,
薛愿是原来的太子李瑛妃子的哥哥,
玉之曾孙也。
庞坚是庞玉的曾孙。
乙丑,
乙丑(十一日),
安禄山遣其子庆绪寇潼关;
安禄山派遣他的儿子安庆绪率兵进攻潼关,
哥舒翰击却之。
被哥舒翰击退。
己巳,
己巳(十五日),
加颜真卿户部侍郎兼本郡防御使;
朝廷加封颜真卿为户部侍郎兼本郡防御使,
真卿以李为副。
颜真卿又任命李为副防御使。
二月,丙戌,
二月丙戌(初二),
加李光弼魏郡太守、河北道采访使。
朝廷加封李光弼为魏郡太守、河北道采访使。
史思明等围饶阳二十九日,
史思明等叛将已经将饶阳城包围了二十九天,
不下,
还没有攻下,
李光弼将蕃、汉步骑万余人、太原弩手三千人出井陉。
李光弼率领蕃汉步、骑兵一万余人,再加上太原弩机手三千人出井陉关。
己亥,
己亥(十五日),
至常山,
李光弼兵到常山,
常山团练兵三千人杀胡兵,
常山团练兵三千人杀死反叛的胡兵,
执安思义出降。
抓住安思义出城投降。
光弼谓思义曰:
李光弼对安思义说:
“汝自知当死否?”
“你知道你的罪该死吗?”
思义不应。
安思义不说话。
光弼曰:
李光弼又说:
“汝久更陈行,视吾此众,
“你久经沙场,
可敌思明否?
看我的这些部队能否打败史思明?
今为我计当如何?
如今为我打算,我应该怎么办才好?
汝策可取,
如果你的计策可取,
当不杀汝。”
我就不杀死你。”
思义曰:
安思义说:
“大夫士马远来疲弊,
“您的兵马远道而来,士卒疲劳,
猝遇大敌,
猝然与强敌交锋,
恐未易当;
恐怕难以抵挡,
不如移军入城,
不如率兵入城,
早为备御,
早做准备,
先料胜负,
先为部署,
然后出兵。
然后再出兵。
胡骑虽锐,
叛军虽然精锐,
不能持重,
但难以持久,
苟不获利,
如果一旦失利,
气沮心离,
就会气丧心离,
于时乃可图矣。
到那时就可以打败他们。
思明今在饶阳,
史思明现在饶阳,
去此不二百里。
距离此地不到二百里路程。
昨暮羽书已去,
昨天晚上已向他发出了求援信,
计其先锋来晨必至,
估计先锋部队明天早上一定会到达,
而大军继之,
紧接着后面就是大部队,
不可不留意也。”
一定要留意才是。”
光弼悦,
李光弼听后很高兴,
释其缚,
就为安思义松了绑,
即移军入城。
当即移军入城。
史思明闻常山不守,
史思明得知常山失守,
立解饶阳之围;
立刻解除对饶阳的包围来救常山。
明日未旦,
次日天未亮,
先锋已至,
前锋部队已到达常山,
思明等继之,
史思明等率大军紧随其后,
合二万余骑,
共二万多名骑兵,
直抵城下。
直逼城下。
光弼遣步卒五千自东门出战,
李光弼派步兵五千从东门出击迎战,
贼守门不退。
叛军死命地堵住城门不退。
光弼命五百弩于城上齐发射之,
李光弼命五百名弩机手从城头上一齐射击,
贼稍却;
叛军被迫后撤。
乃出弩手千人分为四队,
然后李光弼又把一千名弩机手分为四队,
使其矢发发相继,
一队接一队地不停地发射,
贼不能当,
叛军不能抵挡,
敛军道北。
收军退于道北。
光弼出兵五千为枪城于道南,
李光弼派五千手持矛枪排成方形的队伍出于道南,
夹呼沱水而陈;
在呼沱河两岸列阵。
贼数以骑兵搏战,
叛军多次用骑兵来进攻,
光弼之兵射之,
都被李光弼的弩机手射退,
人马中矢者太半,
大半人马被射中,只好停止进攻,
乃退,
退下去休战,
小憩以俟步兵。
以等待步兵。
有村民告贼步兵五千自饶阳来,
这时有村民报告说叛军的五千步兵从饶阳向常山进军,
昼夜行百七十里,
昼夜兼程,行走一百七十里,
至九门南逢壁,
已到了九门南面的逢壁,
度憩息。
估计正在那里休息。
光弼遣步骑各二千,
李光弼立刻派出步、骑兵各二千,
匿旗鼓,
偃旗息鼓,
并水潜行,
沿呼沱河悄悄地进军,
至逢壁,
到了逢壁,
贼方饭,
叛军正在吃饭,
纵兵掩击,
官军突然袭击,
杀之无遗。
叛军被全部歼灭。
思明闻之,
史思明得知步兵被消灭,
失势,
形势不妙,
退入九门。
遂率兵退入九门。
时常山九县,
当时常山郡九个县,
七附官军,
有七个归顺了官军,
惟九门、藁城为贼所据。
只有九门与藁城还被叛军占据着。
光弼遣裨将张奉璋以兵五百戍石邑;
李光弼派裨将张奉璋率兵五百驻守石邑,
余皆三百人戍之。
其余的县都派三百人守卫。
上以吴王祗为灵昌太守、河南都知兵马使。
玄宗任命吴王李祗为灵昌太守、河南都知兵马使。
贾贲前至雍丘,
贾贲先到了雍丘,
有众二千。
有兵二千。
先是谯郡太守杨万石以郡降安禄山,
先前谯郡太守杨万石献城投降了安禄山,
逼真源令河东张巡使为长史,
又逼着让真源县令河东人张巡为他的长史,
西迎贼。
向西去迎接叛军。
巡至真源,
张巡到了真源,
帅吏民哭于玄元皇帝庙,
率领官吏民众哭于玄元皇帝庙中,
起兵讨贼,
然后起兵讨伐叛军,
吏民乐从者数千人;
响应他的有数千人,
巡选精兵千人西至雍丘,
张巡挑选了精兵一千人向西到达雍丘,
与贾贲合。
与贾贲合兵。
初,
起初,
雍丘令令狐潮以县降贼,
雍丘县令令狐潮率县投降了叛军,
贼以为将,
叛军任命他为军将,
使东击淮阳救兵于襄邑,
让他率兵到襄邑攻打淮阳来的官军,
破之,
令狐潮战胜,
俘百余人,
俘虏了一百余人,
拘于雍丘,
关在雍丘县城,
将杀之,
准备杀掉他们,
往见李庭望;
然后去见叛军大将李庭望。
淮阳兵遂杀守者,
淮阳兵乘机杀掉看守的士兵,
潮弃妻子走,
令狐潮丢下妻子和儿子逃走,
故贾贲得以其间入雍丘。
所以贾贲得以趁乱进入雍丘。
庚子,
庚子(十六日),
潮引贼精兵攻雍丘;
令狐潮带领叛军精兵来攻打雍丘,
贲出战,
贾贲出战,
败死。
兵败而死。
张巡力战却贼,
张巡奋战击退了叛军,
因兼领贲众,
因此兼领贾贲的部队,
自称吴王先锋使。
自称为吴王先锋使。
三月,乙卯,
三月乙卯(初二),
潮复与贼将李怀仙、杨朝宗、谢元同等四万余众奄至城下;
令狐潮又与叛军大将李怀仙、杨朝宗、谢元同等率兵四万余人蜂拥来到城下,准备攻城。
众惧,
城中的士兵十分害怕,
莫有固志。
没有固守决心。
巡曰:
张巡对他们说:
“贼兵精锐,
“叛军兵强马壮,
有轻我心。
有轻我之心。
今出其不意击之,
我们如果出其不意突然袭击,
彼必惊溃。
叛军必定会因惊慌而溃败。
贼势小折,
叛军攻城受挫,
然后城可守也。”
我们就可以坚守。”
乃使千人乘城;
于是就派一千人登上城墙守卫,
自帅千人,
自己另率一千人,
分数队,
分为数小队,
开门突出。
打开城门,突然冲出。
巡身先士卒,
张巡身先士卒,
直冲贼陈,
直冲叛军阵中,
人马辟易,
叛军人马惊慌躲避,
贼遂退。
然后退去。
明日,
第二天,
复进攻城,
叛军又集兵来攻城,
设百炮环城,
环城架设了石炮,向城头发射,
楼堞皆尽;
城楼和矮墙都被摧毁。
巡于城上立木栅以拒之。
张巡又于城上架立木栅抵御叛军的进攻。
贼蚁附而登,
叛军蜂拥登城,
巡束蒿灌脂,
张巡教士兵扎起蒿草灌入油脂,
焚而投之,
然后点火投向敌人,
贼不得上。
使叛军不能登城。
时伺贼隙,
又乘叛军出漏洞,
出兵击之,
出兵袭击,
或夜缒斫营,
或趁夜晚,从城头用绳子把士兵放下,夜袭敌营,
积六十余日,
共守城六十余天,
大小三百余战,
大小三百余战,
带甲而食,
张巡连吃饭时也不解甲胄,
裹疮复战,
负伤后还继续作战。叛军不能攻克,
贼遂败走。
只好退兵。
巡乘胜追之,
张巡又乘胜追击,
获胡兵二千人而还,
俘虏胡兵二千多人而回,
军声大振。
军势大振。
初,
起初,
户部尚书安思顺知禄山反谋,
户部尚书安思顺得知安禄山要谋反,
因入朝奏之。
借入朝之机向玄宗奏报了此事。
及禄山反,
安禄山起兵反叛后,
上以思顺先奏,
玄宗因为安思顺先已奏报,
不之罪也。
所以不加问罪。
哥舒翰素与之有隙,
哥舒翰素来与安思顺有矛盾,
使人诈为禄山遗思顺书,
于是就故意伪造了一封安禄山给安思顺的信,让人假装送信,
于关门擒之以献��
然后在潼关城门口抓住此人,献给朝廷,
且数思顺七罪,
而且列举了安思顺的七条罪状,
请诛之。
请求玄宗杀了他。
丙辰,
丙辰(初三),
思顺及弟太仆卿元贞皆坐死,
安思顺和他的弟弟太仆卿安元贞都因此事被处死。
家属徙岭外。
家人被流放到岭南。
杨国忠不能救,
杨国忠无法救他们,
由是始畏翰。
因此开始畏惧哥舒翰。
郭子仪至朔方,
郭子仪回到朔方,
益选精兵,
增加了精兵强将。
戊午,
戊午(初五),
进军于代。
进军于伐州。
戊辰,
戊辰(十五日),
吴王祗击谢元同,走之,
吴王李祗击退了叛军将领谢元同,
拜陈留太守、河南节度使。
玄宗任命他为陈留太守、河南节度使。
壬午,
壬午(二十九日),
以河东节度使李光弼为范阳长史、河北节度使。
玄宗任命河东节度使李光弼为范阳长史、河北节度使。
加颜真卿河北采访使。
又加封颜真卿为河北采访使。
真卿以张澹为支使。
颜真卿遂任命张澹为支使。
先是清河客李萼,
当初,有个清河人李萼,
年二十余,
二十多岁,
为郡人乞师于真卿曰:
代表清河郡人来向颜真卿借兵,对颜真卿说:
“公首唱大义,
“您大义凛然,首先号召大家来反抗叛军,
河北诸郡恃公以为长城。
河北地区的郡县都把您看作是国家的长城。
今清,公之西邻,
现在清河是您西面的邻郡,
国家平日聚江、淮、河南钱帛于彼以赡北军,
国家平常把江、淮以及河南地区的金钱布帛都积聚于那里以供赡北方的军队,
谓之‘天下北库’;
被人们称为‘天下北仓库’。
今有布三百余万匹,
现在那里有布三百余万匹,
帛八十余万匹,
帛八十余万匹,
钱三十余万缗,
钱三十余万缗,
粮三十余万斛。
粮三十余万斛。
昔讨默啜,
过去征讨突厥默啜可汗时,
甲兵皆贮清河库,
把兵器都贮藏在清河郡的武库中,
今有五十余万事。
现在还有五十余万件。
户七万,
清河郡有户数七万,
口十余万。
人口十余万。
窃计财足以三平原之富,
我计算它的财物足可以抵得上三个平原郡,
兵足以倍平原之强。
兵马足可以抵得上两个平原郡。
公诚资以士卒,
您如果真能够借兵给清河郡,
抚而有之,
并控制这一地区,
以二郡为腹心,
以平原、清河二郡作为核心力量,
则余郡如四支,
那么周围的其他州郡就会如人体的四肢一样,
无不随所使矣。”
听从您的指挥。”
真卿曰:
颜真卿说:
“平原兵新集,
“平原郡的兵是刚则召集在一起的,
尚未训练,
没有经过任何训练,
自保恐不足,
自保还觉得兵力不够,
何暇及邻!
那里顾得上邻郡呢!
虽然,
但是,
借若诺子之请,
我如果答应了您的请求,
则将何为乎?”
那将会怎么样呢?”
萼曰:
李萼说:
“清河遣仆衔命于公者,
“清河郡派我来向您借兵,
非力不足而借公之师以尝寇也,
并不是兵力不足而借您的兵去与叛军血战,
亦欲观大贤之明义耳。
只是想借此看一下您这位贤明之士的雅量。
今仰瞻高意,未有决辞定色,
现在看您的意思还没有下定决心,
仆何敢遽言所为哉!”
我怎么敢鲁莽地说出下一步的计划呢!”
真卿奇之,
颜真卿听后很惊奇,
欲与之兵。
就想借兵与他。
众以为萼年少轻虏,
但其他的人都认为李萼年轻气盛,没有看到叛军力量的强大,
徒分兵力,
借兵只能分散兵力,
必无所成,
将会一事无成,
真卿不得已辞之。
颜真卿只好拒绝。
萼就馆,
李萼住到馆舍后,
复为书说真卿,
又给颜真卿写信,
以为:
指出:
“清河去逆效顺,
“清河郡脱离叛军,归顺朝廷,
奉粟帛器械以资军,
奉献粮食、布帛和武器帮助官军,
公乃不纳而疑之。
您不但拒绝接受,而且还心存疑问。
仆回辕之后,
我回去复命之后,
清河不能孤立,
清河郡不能孤立存在,
必有所系托,
必定要有所依靠,如果投向叛军,
将为公西面之强敌,
就会成为您西面的强敌,
公能无悔乎?”
到那时您能不后悔吗?”
真卿大惊,
颜真卿大为震惊,
遽诣其馆,
立刻到馆舍去见李萼,
以兵六千借之;
答应借兵六千,
送至境,
一直送到边境,
执手别。
握手而别。
真卿问曰:
这时颜真卿又问道:
“兵已行矣,
“所借给的兵已经出发,
可以言子之所为乎?”
你可以告诉我你的下一步计划吗?”
萼曰:
李萼说:
“闻朝廷遣程千里将精兵十万出崞口讨贼,
“听说朝廷派程千里率领精兵十万出崞口讨伐叛军,
贼据险拒之,
被占据险要地形的叛军阻击,
不得前。
不能前进。
今当引兵先击魏郡,
现在应当先率兵攻打魏郡,
执禄山所署太守袁知泰纳旧太守司马垂,
抓住安禄山所任命的太守袁知泰,恢复原来的太守司马垂的职位,
使为西南主人;
让他做西南的主将,
分兵开崞口,
分出一部分兵力打开崞口,
出千里之师,
让程千里的军队出来,
因讨汲、邺以北至于幽陵郡县之未下者;
共同讨伐汲郡、邺郡以北一直到幽陵被叛军占领的郡县。
平原、清河帅诸同盟,
平原与清河二郡率领其他的同盟郡兵,
合兵十万,
合兵十万,
南临孟津,
向南进临孟津,
分兵循河,据守要害,
然后分兵沿着黄河占领战略要地,
制其北走之路。
控制叛军向北逃跑的退路。
计官军东讨者不下二十万,
估计官军东征的军队不少于二十万,
河南义兵西向者亦不减十万。
河南地区忠于朝廷的西征军队不少于十万。
公但当表朝廷坚壁勿战,
您只要上表朝廷请求东征的军队固守,不要轻易出战。
不过月余,
这样用不了一个多月,
贼必有内溃相图之变矣。”
叛军必然会发生内乱。”
真卿曰:
颜真卿说:
“善!”
“你说的好!”
命录事参军李择交及平原令范冬馥将其兵,
于是就命令录事参军李择交与平原县令范冬馥率领这些军队,
会清河兵四千及博平兵千人军于堂邑西南。
会同清河兵四千及博平兵一千,驻扎在堂邑县西南。
袁知泰遣其将白嗣恭等将二万余人来逆战,
袁知泰派部将白嗣恭等率兵二万余人来迎战,
三郡兵力战尽日,
三郡兵与魏郡兵血战一天,
魏兵大败,
魏郡兵大败,
斩首万余级,
被杀一万多人,
捕虏千余人,
被俘一千多人,
是马千匹,
缴获战马一千匹,
军资甚众。
还有许多其他的军用物资。
知泰奔汲郡,
袁知泰逃往汲郡,
遂克魏郡,
于是官军收复了魏郡,
军声大振。
军势大振。
时北海太守贺兰进明亦起兵,
这时北海太守贺兰进明也起兵讨伐叛军,
真卿以书召之并力,
颜真卿就写信召他来合兵行动,
进明将步骑五千渡河,
贺兰进明遂率领步、骑兵五千渡过黄河,
真卿陈兵逆之,
颜真卿率兵去迎接,
相揖,
二人互相作揖行礼,
哭于马上,
在马上痛哭,
哀动行伍。
以至感动了队伍中的士兵。
进明屯平原城南,
贺兰进明率兵驻扎在平原城南,
休养士马,
休养兵马,
真卿每事咨之,
颜真卿遇到问题都与他商量,
由是军权稍移于进明矣,
因此军权逐渐归于贺兰进明,
真卿不以为嫌。
而颜真卿却不以为疑。
真卿以堂邑之功让进明,
颜真卿把堂邑之战的功劳让给贺兰进明,
进明奏其状,
于是贺兰进明就向朝廷上奏表功,
取舍任意。
任意增减事实。
敕加进明河北招讨使,
玄宗就下敕书加封贺兰进明为河北招讨使,
择交、冬馥微进资级,
李择交与范冬馥略微有所升迁,
清河、博平有功者皆不录。
而清河与博平的有功将士都没有得到奖赏。
进明攻信都郡,
贺兰进明又率兵进攻信都郡,
久之,不克;
很久不能攻克,
录事参军长安第五琦劝进明厚以金帛募勇士,
录事参军长安人第五琦劝贺兰进明用重金招募敢死之士,
遂克之。
于是攻克了信都。
李光弼与史思明相守四十余日,
李光弼与史思明相持了四十余天,
思明绝常山粮道。
史思明断绝了向常山运粮的道路。
城中乏草,
常山城中饲草已尽,
马食荐藉。
战马只好吃草垫子。
光弼以车五百乘之石邑取草,
李光弼派车五百辆到石邑去取草,
将车者皆衣甲,
赶车的人都穿着甲胄,
弩手千人卫之,
并派弩机手一千人护卫,
为方陈而行,
结成方阵而行,
贼不能夺。
叛军无法抢夺。
蔡希德引兵攻石邑,
叛将蔡希德率兵攻打石邑,
张奉璋拒却之。
被张奉璋击退。
光弼遣使告急于郭子仪,
李光弼派人向郭子仪求救,
子仪引兵自井陉出,
郭子仪率兵出井陉关,
夏,
夏季,
四月,壬辰,
四月壬辰(初九),
至常山,
到了常山,
与光弼合,
与李光弼合兵,
蕃、汉步骑共十余万。
共有蕃汉步、骑兵十余万。
甲午,
甲午(十一日),
子仪、光弼与史思明等战于九门城南,
郭子仪、李光弼与史思明交战于九门县城南,
思明大败。
史思明被打得大败。
中郎将浑射李立节,杀之。,
中郎将浑射死了叛将李立节。
释之之子也。
浑是浑释之的儿子。
思明收余众奔赵郡,
史思明收罗残兵逃奔赵郡,
蔡希德奔钜鹿。
蔡希德逃奔巨鹿。
思明自赵郡如博陵,
史思明从赵郡又逃到博陵,
时博陵已降官军,
当时博陵已经归顺了官军,
思明尽杀郡官。
史思明就把郡官全部杀死。
河朔之民苦贼残暴,
河朔地区的民众不堪忍受叛军的残暴行为,纷纷起兵反抗,
所至屯结,
各郡县都有抵抗的军队聚结,
多至二万人,
多的达二万人,
少者万人,
少的也有一万人,
各为营以拒贼;
各自与叛军战斗。
及郭、李军至,
郭子仪与李光弼的大军一到,
争出自效。
这些军队都自动来助战。
庚子,
庚子(十七日),
攻赵郡;
进攻赵郡,
一日,
打了一天,
城降。
全城投降。
士卒多虏掠,
入城的官军士卒大肆抢掠,
光弼坐城门,
李光弼坐在城门上,
收所获,
收缴了所有被抢掠的物品,
悉归之,
全部归还了城民,
民大悦。
民众十分高兴。
子仪生擒四千人,
郭子仪俘虏了四千余人,
皆舍之,
都释放了他们,
斩禄山太守郭献。
杀了安禄山所任命的太守郭献。
光弼进围博陵,
李光弼又率兵包围了博陵,
十日,不拔,
攻了十天没有攻克,
引兵还恒阳就食。
于是就退兵回恒阳补充粮草。
杨国忠问士之可为将者于左拾遗博平张镐及萧昕,
杨国忠问左拾遗博平人张镐与萧昕,官吏中谁可以为将率兵讨叛,
镐、昕荐左赞善大夫永寿来,
张镐与萧昕就推荐了左赞善大夫永寿人来,
丙午,
丙午(二十三日),
以为颍川太守。
朝廷任命来为颍川太守。
贼屡攻之,
叛军多次来攻城,
前后破贼甚众,
来前后击退甚多,
加本郡防御使;
于是加封为本郡防御使,
人谓之“来嚼铁”。
人们称他为“来嚼铁”。
安禄山使平卢节度使吕知诲诱安东副大都护马灵,杀之。
安禄山让部将平卢节度使吕知诲诱杀了安东副大都护马灵。
平卢游弈使武陟刘客奴、先锋使董秦及安东将王玄志同谋讨诛知诲,
平卢游弈使武陟人刘客奴、先锋使董秦与安东将领王玄志合谋杀了吕知诲,
遣使逾海与颜真卿相闻,
并派使者通过海路去告知平原太守颜真卿,
请取范阳以自效。
主动请求攻取范阳以效力。
真卿遣判官贾载赍粮及战士衣助之。
颜真卿派判官贾载运送了一批粮食和士卒所穿的衣服去助战。
真卿时惟一子颇,
颜真卿只有一个儿子名叫颜颇,
才十余岁,
当时才十多岁,
使诣客奴为质。
颜真卿就把他送给刘客奴作为人质。
朝廷闻之,
朝廷得知此事后,
以客奴为平卢节度使,
就任命刘客奴为平卢节度使,
赐名正臣;
赐名正臣,
玄志为安东副大都护,
任命王玄志为安东副大都护,
董秦为平卢兵马使。
董秦为平卢兵马使。
南阳节度使鲁炅立栅于水之南,
南阳节度使鲁炅于水南岸架设木栅,
安禄山将武令、毕思琛攻之。
安禄山的部将武令与毕思琛率兵来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