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祖神尧大圣光孝皇帝中之中武德四年(辛巳、621)
唐纪五唐高祖武德四年(辛巳,公元621年)
三月,庚申,
三月庚申(初二),
以渠帅突地稽为燕州总管。
唐任命首领突地稽为燕州总管。
太子建成获稽胡千余人,
唐太子李建成俘获一千多名稽胡,
释其酋帅数十人,
释放了几十名稽胡酋长、首领,
授以官爵,
授予他们官爵,
使还,
让他们返回部落,
招其余党,
招降同党,
刘成亦降。
刘成也投降。
建成诈称增置州县,
李建成假称增置州县,
筑城邑,
要修建城邑,
命降胡年二十以上皆集,
下令投降的稽胡年纪在二十岁以上的集中起来,
以兵围而杀之,
然后派军队包围全部杀死,
死者六千余人,
共杀死了六千多人,
成觉变,
刘成发觉情况不对,
亡奔梁师都。
逃跑投奔了梁师都。
行军总管刘世让攻窦建德黄州,
唐行军总管刘世让攻打窦建德的黄州,
拔之。
夺取了黄州。
州严备,
但州却严加防备,
世让不得进。
刘世让不能推进。
会突厥将入寇,
恰值突厥准备进犯,
上召世让还。
高祖召刘世让回师。
窦建德所署普乐令平恩程名振来降,
窦建德任命的普乐县令平恩人程名振前来投降,
上遥除名振永宁令,
高祖任命程名振为永宁县令,
使将兵徇河北。
让他带兵攻略河北。
名振夜袭邺,
程名振于夜晚袭击邺县,
俘其男女千余人。
俘虏了一千多男女。
去邺八十里,
离开邺县巳八十里,
阅妇人乳有者,九十余人,
看见有九十多名妇女乳汁流出,
悉纵遣之,
就全都将她们放了回去,
邺人感其仁,
邺人受他仁义之心的感动,
为之饭僧。
为他施僧求福。
突厥颉利可汗承父兄之资,
突厥颉利可汗继承了父兄的兵马,
士马雄盛,
势力强盛,
有凭陵中国之志。
颇有侵辱中原王朝的志向。
妻隋义成公主,
颉利的妻子是隋朝的义成公主,
公主从弟善经,避乱在突厥,
公主的堂弟杨善经在突厥躲避战乱,
与王世充使者王文素共说颉利曰:
杨善经和王世充的使者王文素一同劝颉利道:
“昔启民为兄弟所逼,
“过去启民可汗遭兄弟逼迫,
脱身奔隋,
脱身后投奔隋朝,
赖文皇帝之力,
全靠文皇帝的力量,
有此土宇,
才拥有了突厥的领土君权,
子孙享之。
子孙后代享用不尽。
今唐天子非文皇帝子孙,
现在唐天子非隋文皇帝的子孙,
可汗宜奉杨政道以伐之,
可汗您应当立杨政道为帝并伐唐,
以报文皇帝之德。”
来报答昔日文皇帝的恩德。”
颉利然之。
颉利也深表赞同。
上以中国未宁,
唐高祖因为中原尚未平定,
待突厥甚厚,
对待突厥十分优厚,
而颉利求请无厌,
而颉利可汗要求无度,
言辞骄慢。
言辞又很傲慢。
甲戌,
甲戌(十六日),
突厥寇汾阴。
突厥侵犯汾阴县。
洛阳围城与军事部署
唐兵围洛阳,
唐军包围洛阳,
掘堑筑垒而守之。
挖沟筑垒困守。
城中乏食,
洛阳城内缺粮,
绢一匹直粟三升,
一匹绢才值三升粟,
布十匹直盐一升,
十匹布才值一升盐,
服饰珍玩,
服饰珍玩,
贱如土芥。
贱如土芥。
民食草根木叶皆尽,
百姓把草根树叶都吃光了,
相与澄取浮泥,
就一起澄取浮泥,
投米屑作饼食之,
放入米屑作成饼吃,
皆病,
食后都得病,
身肿脚弱,
身体肿胀脚跟发软,
死者相枕倚于道。
饿死的人交错着倒在路上。
皇泰主之迁民入宫城也,
当初皇泰主迁百姓入宫城时,
凡三万家,
有三万家,
至是无三千家。
到这时不足三千家。
虽贵为公卿,
就是地位高贵的公卿,
糠核不充,
这时连粗糠都吃不饱,
尚书郎以下,
尚书郎以下官吏,
亲自负戴,
需自己亲自参加劳动,
往往馁死。
还往往饿死。
窦建德使其将范愿守曹州,
窦建德命他的将领范愿守卫曹州,
悉发孟海公、徐圆朗之众,
调孟海公、徐圆朗的所有兵马,
西救洛阳。
向西救援洛阳。
至滑州,
到滑州,
王世充行台仆射韩洪开门纳之。
王世充的行台仆射韩洪打开城门迎他们入城。
已卯,
己卯(二十一日),
军于酸枣。
军队到酸枣。
壬午,
壬午(二十四日),
突厥寇石州,
突厥侵犯石州,
刺史王集击却之。
石州刺史王集打退了进犯的突厥兵。
窦建德陷管州,
窦建德攻陷管州,
杀刺史郭士安;
杀了管州刺史郭士安;
又陷荥阳、阳翟等县,
又攻陷了荥阳、阳翟等县,
水陆并进,
水陆并进,
泛舟运粮,
用船运粮,
溯河西上。
向西溯黄河而上。
王世充之弟徐州行台世辩遣其将郭士衡将兵数千会之,
王世充的弟弟徐州行台王世辩派遣手下的将领郭士衡带几千兵马与窦建德会合,
合十余万,
共十几万人,
号三十万,
号称有三十万,
军于成皋之东原,
在成皋东原扎营,
筑宫板渚,
在板渚修筑宫室,
遣使与王世充相闻。
派人和王世充互通消息。
先是,
当初,
建德遗秦王世民书,
窦建德写信给秦王李世民,
请退军潼关,
请唐军退到潼关,
返郑侵地,
退还夺取的郑国土地,
复修前好。
重修原来的睦邻关系。
世民集将佐议之,
李世民召集将佐商议此事,
皆请避其锋,
众人都请求避开窦建德的兵锋,
郭孝恪曰:
郭孝恪说:
“世充穷蹙,
“王世充已是穷途末路,
垂将面缚,
马上就会成阶下囚,
建德远来助之,
窦建德远道而来救助王世充,
此天意欲两亡之也。
这是天意要郑、夏两国灭亡。
宜据武牢之险以拒之,
我们应当凭借武牢之险抵御窦建德,
伺间而动,
视情况而动,
破之必矣!”
肯定能打败他们!”
记室薛收曰:
记室薛收说:
“世充保据东都,
“王世充保据东都,
府库充实,
仓库充实,
所将之兵,
统帅的兵马,
皆江、淮精锐,即日之患,
都是江淮地区的精锐,
但乏粮食耳。
现在的困难只不过是缺粮。
以是之故,
因为这个缘故,
为我所持,
被我们拖住,
求战不得,
想打打不了,
守则难久。
要坚守又难以持久。
建德亲帅大众,远来赴援,
窦建德亲自统帅大军远道赴援,
亦当极其精锐。
也会尽出其精锐。
若纵之至此,
如果放他到此,
两寇合从,
两寇合兵,
转河北之粟馈洛阳,
将河北的粮食运来供给洛阳,
则战争方始,
那么大战才展开,
偃兵无日,
不知什么时候结束,
混一之期,殊未有涯也。
统一天下的日子更是遥遥无期了。
今宜分兵守洛阳,
现在我们应当分出兵力围困洛阳,
深沟高垒,
加深壕沟增高壁垒,
世充出兵,
如果王世充出兵,
慎勿与战,
要小心不和他交战,
大王亲帅骁锐,
大王您亲自率领骁勇精锐,
先据成皋,
先占据成皋,
厉兵训士,
磨快兵器训练兵马,
以待其至,
等他们到来,
以逸待劳,
以逸待劳,
决可克也。
一定能够克敌。
建德既破,
打败窦建德后,
世充自下,
王世充自然也就败亡,
不过二旬,
不出二十天,
两主就缚矣!”
就会捉住两个国君!”
世民善之。
李世民十分赞赏他的计策。
收,道衡之子也。
薛收是薛道衡的儿子。
萧、屈突通、封德彝皆曰:
萧、屈突通、封德彝都认为:
“吾兵疲老,
“我军疲惫不堪士气低落,
世充凭守坚城,
王世充凭借坚城固守,
未易猝拔,
不容易很快攻克,
建德席胜而来,
窦建德挟胜利之势而来,
锋锐气盛,
士气高涨锐不可挡,
吾腹背受敌,
我军腹背受敌,
非完策也,
不是好办法,
不若退保新安,
不如撤退保守新安,
以承其弊。”
以便等待时机。”
世民曰:
李世民说:
“世充兵摧食尽,
“王世充损兵折将,粮食吃尽,
上下离心,
上下离心,
不烦力攻,
我们不必花气力攻打,
可以坐克。
可以坐等他败亡。
建德新破海公,
窦建德刚刚打败了孟海公,
将骄卒惰,
将领骄傲,士卒疲惫,
吾据武牢,
我们占据武牢,
扼其咽喉。
等于扼住他的咽喉。
彼若冒险争锋,
他如果冒险决战,
吾取之甚易。
我们可以轻而易举打败他;如果他犹豫不决,
若狐疑不战,
不来交战,
旬月之间,
要不了十天半个月,
世充自溃。
王世充自己就会溃败。
城破兵强,
破城后兵力增强,
气势自倍,
士气军势自然倍增,
一举两克,
一下打败两个敌人,
在此行矣。
就在这一仗了。
若不速进,
如果不迅速进军,
贼入武牢,
窦建德进入武牢,
诸城新附,
周围各城新归附,
必不能守;
必然不能坚守;
两贼并力,
两敌合力,
其势必强,
势力必然强大,
何弊之承!
怎么会有机可乘呢?
吾计决矣!”
我的计划决定了!”
通等又请解围据险以观其变,
屈突通等人又请求解除洛阳之围,凭借险要以观敌人变化,
世民不许。
李世民不答应。
中分麾下,
于是将军队平分为两部分,
使通等副齐王元吉围守东都,
由屈突通等人辅助齐王李元吉围困东都,
世民将骁勇三千五百人东趣武牢。
李世民率领三千五百名骁勇向东赴武牢。
时正昼出兵,
李世于正午时分出发,
历北邙,
过北邙,
抵河阳,
至河阳,
趋巩而去。
取道巩县而去。
王世充登城望见,
王世充登上洛阳城望见唐军行动,
莫之测也,
不知唐军意图,
竟不敢出。
竟不敢出城交战。
武牢决战与窦建德败亡
癸未,
癸未(二十五日),
世民入武牢;
李世民进入武牢。
甲申,
甲申(二十六日),
将骁骑五百,
带领五百骁骑,
出武牢东二十余里,
出武牢,到城东二十多里处,
觇建德之营。
观察窦建德的营地。
缘道分留从骑,
沿路分别留下随行的骑兵,
使李世、程知节、秦叔宝分将之,
让李世、程知节、秦叔宝分别统领,
伏于道旁,
埋伏在路旁,
才余四骑,与之偕进。
只带四名骑兵和他一起前去。
世民谓尉迟敬德曰:
李世民对尉迟敬德说:
“吾执弓矢,
“我拿着弓箭,
公执槊相随,
你手握长枪跟着我,
虽百万众若我何!”
就是来一百万人又能拿我们怎么样?”
又曰:
又说:
“贼见我而还,
“敌人看见我就返回,
上策也。”
是上策。”
去建德营三里所,
离窦建德营地三里处,
建德游兵遇之,
李世民等与窦建德的游兵相遇,
以为斥候也。
游兵以为他们是侦察敌情的斥候。
世民大呼曰:
李世民大喊:
“我秦王也。”
“我是秦王。”
引弓射之,
拉弓射箭,
毙其一将。
射死对方一员将领。
建德军中大惊,
窦建德军中大为惊慌,
出五六千骑逐之,
出动五六千骑兵追赶,
从者咸失色。
跟随李世民的人都吓得变了脸色。
世民曰:
李世民说:
“汝弟前行,
“你们只管在前面走,
吾自与敬德为殿。”
我自己和敬德殿后。”
于是按辔徐行,
于是勒住缰绳慢慢走,
追骑将至,则引弓射之,
追兵快赶上了就拉弓放箭,
辄毙一人。
每射一箭都杀死一人。
追者惧而止,
追兵惧怕便停止了追击,
止而复来,
停一会儿又重新追赶,
如是再三,
几次三番,
每来必有毙者,
每次追赶上必定有人被杀死,
世民前后射杀数人,
李世民先后射杀了几个人,
敬德杀十许人,
尉迟敬德杀死十几人,
追者不敢复逼。
追兵不敢再进逼。
世民逡巡稍却以诱之,入于伏内,
李世民有意徘徊或稍稍后退引诱追兵到埋伏圈内,
世等奋击,
李世等人就奋力战斗,
大破之,
大败追兵,
斩首三百余级,
斩首三百多级,
获其骁将殷秋、石瓒以归。
俘获窦建德的将领殷秋、石瓒返回武牢。
乃为书报建德,
于是李世民致函窦建德,说明:
谕以“赵、魏之地,
“赵、魏地区,
久为我有,
历来为我大唐所有,
为足下所侵夺。
现被您侵夺,
但以淮安见礼,
只因为淮安王被俘受到您的礼遇,
公主得归,
又蒙送回同安公主,
故相与坦怀释怨。
所以彼此真诚相待放弃旧怨。
世充顷与足下修好,
王世充最近与您修好,
已尝反覆,
但已有多次反复,
今亡在朝夕,
现在王世充的灭亡就在眼前,
更饰辞相诱,
却花言巧语引诱您,
足下乃以三军之众,
您于是就率领三军之众,
仰哺他人,
来听从调遣,
千金之资,
千金的军费,
坐供外费,
白白为别人而消耗,
良非上策。
实在不是上策。
今前茅相遇,
如今与您的前哨相遇,
彼遽崩摧,
他们不堪一击,
郊劳未通,
您与王世充还没能相见,
能无怀愧。
能不心中有愧吗?
故抑止锋锐,
我所以稍挫您的锐气,
冀闻择善,
是希望您能听从善意的劝告,
若不获命,
如果您不听,
恐虽悔难追。”
恐怕将会后悔莫及。”
立秦王世民之子泰为卫王。
唐立秦王李世民的儿子李泰为卫王。
夏,
夏季,
四月,已丑,
四月己丑(初二),
丰州总管张长逊入朝。
唐丰州总管张长逊回到朝中。
时言事者多云,
当时许多议论政事的人都说,
长逊久居丰州,
张长逊长期在丰州,
为突厥所厚,
受到突厥的重视,
非国家之利。
不利于国家。
长逊闻之,
张长逊听到这些议论,
请入朝,
请求回朝,
上许之。
高祖准许了他的请求。
会太子建成北伐稽胡,
恰好太子李建成北伐稽胡,
长逊帅所部会之,
张长逊率领部队与建成汇合,
因入朝,
顺势回朝,
拜右武候将军。
官拜右武候将军。
益州行台左仆射窦轨帅巴、蜀兵来会秦王击王世充,
唐益州行台左仆射窦轨率领巴、蜀兵马前来与秦王会师攻打王世充,
以长逊检校益州行台右仆射。
唐任命张长逊为益州行台右仆射。
已亥,
己亥(十二日),
突厥颉利可汗寇雁门,
突厥颉利可汗侵犯雁门,
李大恩击走之。
李大恩击退来敌。
壬寅,
壬寅(十五日),
王世充骑将杨公卿、单雄信引兵出战,
王世充的骑将杨公卿、单雄信带兵出战,
齐王元吉击之,
齐王李元吉迎击,
不利,
失利,
行军总管卢君谔战死。
行军总管卢君谔战死。
太子还长安。
太子李建成返回长安。
王世充平州刺史周仲隐以城来降。
王世充的平州刺史周仲隐以城池前来降唐。
戊申,
戊申(二十一日),
突厥寇并州。
突厥侵犯并州。
初,
当初,
处罗可汗与刘武周相表里,
处罗可汗与刘武周内外呼应,
寇并州;
侵犯并州;
上遣太常卿郑元往谕以祸福,
高祖派太常卿郑元前去晓以祸福,
处罗不从。
处罗不听。
未几,
不久,
处罗遇疾卒,
处罗患病身亡,
国人疑元毒之,
突厥国的人怀疑是被郑元毒死,
留不遣。
扣留了郑元,不许他回国。
上又遣汉阳公赂颉利可汗以金帛,
高祖又派汉阳公李用金子布帛贿赂颉利可汗,
颉利欲令拜,
颉利想让李行礼,
不从,
李不从,
亦留之。
也被扣留了下来。
又留左骁卫大将军长孙顺德。
突厥还扣留了唐左骁卫大将军长孙顺德。
上怒,
唐高祖很气愤,
亦留其使者。,
也扣留了突厥的使者。
孝恭之弟也。
李是李孝恭的弟弟。
甲寅,
甲寅(二十七日),
封皇子元方为周王,
唐封皇子李元方为周王,
元礼为郑王,
李元礼为郑王,
元嘉为宋王,
李元嘉为宋王,
元则为荆王,
李元则为荆王,
元茂为越王。
李元茂为越王。
窦建德迫于武牢不得进,
窦建德在武牢受阻不能前进,
留屯累月,
停留了一个多月,
战数不利,
打了几仗都未能取胜,
将士思归。
将士们人心思归。
丁巳,
丁巳(三十日),
秦王世民遣王君廓将轻骑千余抄其粮运,
秦王李世民派王君廓率领一千多轻骑抢夺窦建德的运粮队,
又破之,
再次打败了他,
获其大将军张青特。
并俘获窦建德的大将军张青特。
凌敬言于建德曰:
凌敬对窦建德说:
“大王悉兵济河,
“大王您不如出动全部兵力渡过黄河,
攻取怀州、河阳,
攻取了怀州、河阳,
使重将守之,
派重将守卫,
更鸣鼓建旗,
又擂响战鼓竖起战旗,
逾太行,
翻越太行山,
入上党,
进入上党,
徇汾、晋,
略地汾州、晋州,
趣蒲津,
奔赴蒲津,
如此有三利:
这样做有三点好处:
一则蹈无人之境,
一是进入无人之境,
取胜可以万全;
取胜可以说是万无一失;
二则拓地收众,
二是开拓了领士召收兵马,
形势益强;
国势更加强盛;
三则关中震骇,
三是关中的唐受震骇,
郑围自解。
郑国洛阳之围自然会解除。
为今之策,
眼下的计策,
无以易此。”
没有比这更妥当的了。”
建德将从之,
窦建德准备按照凌敬的建议行事,
而王世充遣使告急相继于道,
但是王世充连续不断地派人来告急,
王琬、长孙安世朝夕涕泣,
王琬、长孙安世也日夜哭泣,
请救洛阳,
请求窦建德援救洛阳,
又阴以金玉啖建德诸将,
又暗地里用金玉收买窦建德手下的将领,
以挠其谋。
阻挠凌敬的计划。
诸将皆曰:
诸将都说:
“凌敬书生,
“凌敬是个书生,
安知战事,
哪里懂得打仗的事,
其言岂可用也!”
他的话怎么能听呢?”
建德乃谢敬曰:
于是窦建德向凌敬道歉说:
“今众心甚锐,
“现在大家士气很高,
天赞我也,
这是上天在帮助我,
因之决战,
趁此机会决战,
必将大捷,
必定能大胜,
不得从公言。”
不能照您的意见办了。”
敬固争之,
凌敬再三争辩,
建德怒,
窦建德不高兴,
令扶出。
命人把他架了出去。
其妻曹氏谓建德曰:
窦建德的妻子曹氏对他说:
“祭酒之言不可违也。
“祭酒凌敬的话不能不遵从。
今大王自滏口乘唐国之虚,
现在大王从滏口趁唐国空虚,
连营渐进以取山北,
连营渐进夺取山北并、代、汾、晋等地,
又因突厥西抄关中,
又借助突厥的军队向西抄掠关中,
唐必还师自救,
唐军必然回师自救,
郑围何忧不解!
还用担心郑国的东都之围不解吗?
若顿兵于此,
如果在此地停顿不前,磨灭了士气,
老师费财,
消耗了财力,
欲求成功,
要想成功,
在于何日?”
就没有日期了!”
建德曰:
窦建德说:
“此非女子所知!
“这不是女人能懂的!
吾来救郑,
我来救郑,
郑今倒悬,
郑如今处境很危急,
亡在朝夕,
就要亡国,
吾乃舍之而去,
我弃他而去,
是畏敌而弃信也,
是畏惧敌人而背信弃义,
不可。”
不能这么做。”
谍者告曰:
唐军密探报告:
“建德伺唐军刍尽,
“窦建德探听到唐军草料用完,
牧马于河北,
在黄河以北放马,
将袭武牢。”
准备袭击武牢。”
五月,戊午,
五月戊午(初一),
秦王世民北济河,
秦王李世民向北渡过黄河,
南临广武,
从南面逼进广武,
察敌形势,
侦察敌情,
因留马千余匹,
乘机留下一千多匹马,
牧于河渚以诱之,
在黄河边放牧以引诱窦建德,
夕还武牢。
当晚返回武牢。
已未,
己未(初二),
建德果悉众而至,
窦建德果然倾巢而出,
自板渚出牛口置陈,
从板渚出牛口列战阵,
北距大河,
北靠黄河,
西薄汜水,
西临汜水,
南属鹊山,
南连鹊山,
亘二十里,
连绵二十里,
鼓行而进。
擂鼓前进。
诸将皆惧,
唐军诸将都十分惊慌,
世民将数骑升高丘而望之,
李世民带几名骑兵登上高丘望敌阵,
谓诸将曰:
对诸将说:
“贼起山东,
“敌人从山东起兵,
未尝见大敌,
还没有碰见过强大的对手,
今度险而嚣,
如今身涉险境却很喧嚣,
是无纪律,
是没有纪律,
逼城而陈,
逼近城池排列战阵,
有轻我心;
有轻视我们的意思。
我按甲不出,
我们如果按兵不动,
彼勇气自衰,
他们的勇气自然就会衰竭,
陈久卒饥,
列阵时间一长士卒饥饿,
势将自退,
势必就会自动撤退,
追而击之,
我们再追上去攻击,
无不克者。
必然会取胜。
与公等约,
我和各位相约,
甫过日中,
一过正午,
必破之矣!”
肯定能打败他们!”
建德意轻唐军,
窦建德轻视唐军,
遣三百骑涉汜水,
派三百骑兵涉过汜水,
距唐营一里所止。
在离唐营一里地方停止。
遣使与世民相闻曰:
派人通报李世民说:
“请选锐士数百与之剧。”
“请挑选几百名精兵和他们打着玩玩。”
世民遣王君廓将长槊二百以应之,
李世民派王君廓带领二百名长枪手应战,
相与交战,
相互交锋,
乍进乍退,
骤进骤退,
两无胜负,
双方不分胜负,
各引还。
各自返回营地。
王琬乘隋炀帝骢马,
王琬骑着隋炀帝的青骢马,
铠仗甚鲜,
铠甲兵器都很新,
迥出陈前以夸众。
远离阵前向众人夸耀。
世民曰:
李世民说:
“彼所乘真良马也!”
“他骑的真是匹好马!”
尉迟敬德请往取之,
尉迟敬德请求去夺马,
世民止之曰:
李世民制止他说:
“岂可以一马丧猛士。”
“怎么能为了一匹马损失一员猛士呢?”
敬德不从,
尉迟敬德不听,
与高甑生、梁建方三骑直入其陈,
和高甑生、梁建方三人骑马直冲入敌阵,
擒琬,
活捉了王琬,
引其马驰归,
牵着他的坐骑奔回唐营,
众无敢当者。
众人没有敢阻挡的。
世民使召河北马,
李世民让他去召回黄河以北的牧马,
待其至乃出战。
等他返回才出战。
建德列陈,
窦建德排列战阵,
自辰至午,
从早晨到中午,
士卒饥倦,
士卒们饥饿疲惫,
皆坐列,
都坐了下来,
又急饮水,
又争着喝水,
逡巡欲退。
迟疑着想撤退。
世民命宇文士及将三百骑经建德陈西,驰而南上,
李世民命令宇文士及带三百骑兵经过窦建德军阵西边向南奔驰,
戒之曰:
告诫他:
“贼若不动,
“敌人如果不动,
尔宜引归,
你就带兵返回,
动则引兵东出。”
如果动了,就领兵东进。”
士及至陈前,
宇文士及到窦建德阵前,
陈果动,
敌阵果然动了,
世民曰:
李世民说:
“可击矣!”
“可以打了!”
时河渚马亦至,
这时黄河滩上的牧马也已到达,
乃命出战。
于是下令出击。
世民帅轻骑先进,
李世民率领轻骑先出发,
大军继之,
大军跟随在后,
东涉汜水,
向东涉过汜水,
直薄其陈。
直扑敌阵。
建德群臣方朝谒,
窦建德的群臣正在朝谒,
唐骑猝来,
唐军骑兵突然降临,
朝臣趋就建德,
朝臣都跑向窦建德,
建德召骑兵使拒唐兵,
窦建德召骑兵抵御唐军,
骑兵阻朝臣不得过,
因朝臣阻隔骑兵过不去,
建德挥朝臣令却,
窦建德挥手令朝臣退下,
进退之间,
这一进一退之际,
唐兵已至,
唐军已到阵前,
建德窘迫,
窦建德形势窘迫,
退依东陂。
后撤靠近东面的山坡。
窦抗引兵击之,
窦抗带兵攻打他,
战小不利。
交战后形势稍不利。
世民帅骑赴之,
李世民率领骑兵赴援,
所向皆靡。
所向披靡。
淮阳王道玄挺身陷陈,
淮阳王李道玄挺身冲锋陷阵,
直出其后,
直冲出敌阵后方,
复突陈而归,
又重新返回冲入阵中,
再入再出,
几番进出,
飞矢集其身如猬毛,
身上聚集的箭像刺猬毛一样,
勇气不衰,
勇气仍然不减,
射人,
放箭射人,
皆应弦而仆。
都应声倒地。
世民给以副马,
李世民把自己备用的战马送给他,
使从已。
让他跟随自己,
于是诸军大战,
于是各军大战,
尘埃涨天。
战场上尘土飞扬遮天蔽日。
世民帅史大奈、程知节、秦叔宝、宇文歆等卷旆而入,
李世民率领史大奈、程知节、秦叔宝、宇文歆等人将旌旗卷起,冲入敌阵,
出其陈后,
从阵后而出,
张唐旗帜,
打开唐军旗帜,
建德将士顾见之,
窦建德的士兵回头看见唐旗在阵后飘扬,
大溃,
迅速崩溃,
追奔三十里,
唐军追出三十里,
斩首三千余级。
杀了三千多人。
建德中槊,
窦建德被长枪刺中,
窜匿于牛口渚。
逃窜到牛口渚躲避。
车骑将军白士让、杨武威逐之,
唐车骑将军白土让、杨武威追逐窦建德,
建德坠马,
窦建德落马,
士让援槊欲刺之,
白土让挺枪欲刺,
建德曰:
窦建德说:
“勿杀我,
“别杀我,
我夏王也,
我是夏王,
能富贵汝。”
献上我可以使你们得到富贵荣华。”
武威下擒之,
杨武威下马捉住窦建德,
载以从马,
用备用马匹驮着窦建德,
来见世民。
来见李世民。
世民让之曰:
李世民斥责窦建德道:
“我自讨王世充,
“我们讨伐王世充,
何预汝事,
与你有什么相干,
而来越境,
竟跑到你的领土之外,
犯我兵锋!”
来与我们交战!”
建德曰:
窦建德说:
“今不自来,
“现在我不自己来,
恐烦远取。”
恐怕以后还得烦您远途去攻取。”
建德将士皆溃去,
窦建德的将士都逃走了,
所俘获五万人,
唐军俘虏了五万人,
世民即日散遣之,
李世民当天就遣散了俘虏,
使还乡里。
让他们返回家乡。
封德彝入贺,
封德彝进帐表示庆贺,
世民笑曰:
李世笑着说:
“不用公言,
“没听您的话,
得有今日。
才有今天的胜利。
智者千虎,
智者千虎,
不免一失乎!”
难免有一失呀!”
德彝甚惭。
封德彝羞愧万分。
建德妻曹氏与左仆射齐善行将数百骑遁归州。
窦建德的妻子曹氏和左仆射齐善行带着几百名骑兵逃回州。
王世充投降与战后处置
甲子,
甲子(初七),
世充偃师、巩县皆降。
王世充的偃师、巩县均降唐。
乙丑,
乙丑(初八),
以太子左庶子郑善果为山东道抚慰大使。
唐任命太子左庶子郑善果为山东道抚慰大使。
世充将王德仁弃故洛阳城而遁,
王世充的将领王德仁放弃旧洛阳城逃跑,
亚将赵季卿以城降。
副将赵季卿以城降唐。
秦王世民囚窦建德、王琬、长孙安世、郭士衡等至洛阳城下,
秦王李世民押解着窦建德、王琬、长孙安世、郭士衡等人到洛阳城下,
以示世充。
给王世充看。
世充与建德语而泣,
王世充流着泪和窦建德接话,
仍遣安世等入城言败状。
于是李世民让长孙安世等人进城叙说失败的情况。
世充召诸将议突围,
王世充召集诸将商议突围,
南走襄阳,
准备南奔襄阳,
诸将皆曰:
众将领都说:
“吾所恃者夏王,
“我们依赖的是夏王窦建德,
夏王今已为擒,
如今夏王已被俘,
虽得出,
我们就是突围,
终必无成。”
最终也无法成功。”
丙寅,
丙寅(初九),
世充素服帅其太子、群臣、二千余人诣军门降。
王世充身穿白衣带领郑国的太子、百官及二千多人到军营门前投降。
世民礼接之,
李世民按礼节接受他们投降,
世充俯伏流汗。
王世充俯下身汗流浃背。
世民曰:
李世民说道:
“卿常以童子见处,
“你总认为我是个小孩,
今见童子,
如今见了小孩,
何恭之甚邪?”
为什么这么恭敬?”
世充顿首谢罪。
王世充叩头谢罪。
于是部分诸军,
于是李世民分派出一部分人,
先入洛阳,
先进入洛阳,
分守市肆,
分别把守市场商店,
禁止侵掠,
禁止骚扰抢掠,
无敢犯者。
没有一人敢违犯禁令。
丁卯,
丁卯(初十),
世民入宫城,
李世民进入洛阳宫城,
命记室房玄龄先入中书、门下省,
命令记室房玄龄先进入中书省和门下省,
收隋图籍制诏,
收集隋朝的地图户籍、制文诏书,
已为世充所毁,
但已经都被王世充销毁,
无所获。
没有找到什么。
命萧、窦轨等封府库,
又命令萧、窦轨等人封存了隋的仓库,
收其金帛,
没收金钱布帛,
颁赐将士。
颁赐给将士们。
收世充之党罪尤大者段达、王隆、崔洪丹、薛德音、杨汪、孟孝义、单雄信、杨公卿、郭什柱、郭士衡、董睿、张童儿、王德仁、朱粲、郭善才等十余人斩于洛水之上。
拘押了罪行特别大的十几名王世充的同党,有段达、王隆、崔洪丹、薛德音、杨汪、孟孝义、单雄信、杨公卿、郭什柱、郭士衡、董睿、张童儿、王德仁、朱粲、郭善才等,在洛水岸边斩首。
初,
当初,
李世与单雄信友善,
李世与单雄信很要好,
誓同生死。
发誓同生共死。
及洛阳平,
等到唐平定了洛阳,
世言雄信骁健绝伦,
李世说单雄信骁健无比,
请尽输已之官爵以赎之,
请求用自己所有的官爵来赎单雄信,
世民不许。
李世民不准。
世固请不能得,
李世再三请求仍不得,
涕泣而退。
痛哭着退下。
雄信曰:
单雄信对他说:
“我固知汝不办事。”
“我早知道你办不成事。”
世曰:
李世说:
“吾不惜余生,
“我不惜余生,
与兄俱死;
和兄长你一同死;
但既以此身许国,
但是既然将这条命献给了国家,
事无两遂。
事情就无法两全。
且吾死之后,
况且我死了以后,
谁复视兄之妻子乎?”
谁照顾兄长你的妻儿呢?”
乃割股肉以啖雄信,
于是割下一块大腿肉,让单雄信吃下,
曰:
说道:
“使此肉随兄为士,
“让这块肉随兄长化为尘土,
庶几不负昔誓也!”
也许可以不负当年的誓言吧!”
士民疾朱粲残忍,
老百姓痛恨朱粲的残忍,
竞投瓦砾击其尸,
争相用瓦块砖头砸他的尸体,
须臾如冢。
不一会儿堆成了一座小山。
囚韦节、杨续、长孙安世等十余人送长安。
李世民拘押了韦节、杨续、长孙安世等十几个人送往长安。
士民无罪为世充所囚者,
老百姓没有罪而被王世充关押起来的,
皆释之,
一律释放;被杀死的,
所杀者祭而诔之。
作诔文加以祭奠。
初,
当初,
秦王府属杜如晦叔父淹事王世充。
秦王府的官员杜如晦的叔父杜淹侍奉王世充。
淹素与如晦兄弟不协,
杜淹与杜如晦兄弟一向不和,
谮如晦兄杀之,
进谗言杀了杜如晦的兄长,
又囚其弟楚客,
又把杜如晦的弟弟杜楚客关了起来,
饿几死,
几乎饿死。
楚客终无怨色。
但杜楚客却始终没有怨恨的样子。
及洛阳平,
待到平定了洛阳,
淹当死,
杜淹应当处死,
楚客涕泣请如晦救之,
杜楚客痛哭流涕请杜如晦救杜淹,
如晦不从。
杜如晦不答应。
楚客曰:
杜楚客说:
“者叔已杀兄,
“过去叔父已经杀子大哥,
今兄又杀叔,
如今兄长又要杀叔父,
一门之内,自相残而尽,
一家人自相残杀而死光,
岂不痛哉!”
岂不令人痛心!”
欲自刭,
说着要自杀,
如晦乃为之请于世民,
于是杜如晦替他向李世民请求,
淹得免死。
杜淹因此免于一死。
秦王世民坐阊阖门,
秦王李世民在阊阖门办公,
苏威请见,
苏威请求参见,
称老病不能拜。
但自称年老有病不能行礼。
世民遣人数之曰:
李世民派人去责备他说:
“公隋室宰相,
“您是隋朝宰相,
危不能扶,
国家危亡不能匡扶,
使君弑国亡。
致使君主被弑、国家灭亡。
见李密、王世充皆拜伏舞蹈。
见了李密、王世充都能叩头行礼,
今既老病,
现在既然年老有病,
无劳相见。”
就不必麻烦相见了。”
及至长安,
后到了长安,
又请见,
苏威又请求参见,
不许。
仍然不准。
既老且贫,
苏威既老又穷,
无复官爵,
再也没能做官,
卒于家,
死在家中,
年八十二。
年纪八十二岁。
秦王世民观隋宫殿,
秦王李世民观看隋朝的宫殿,
叹曰:
感叹道:
“逞侈心,穷人欲,
“穷奢极欲,
无亡得乎!”
能不亡国吗!”
命撤端门楼,
下令拆了端门楼,
焚乾阳殿,
烧了乾阳殿,
毁则天门及阙;
毁去则天门及其门前阙楼,
废诸道场,
废除诸佛寺,
城中僧尼,
城中的和尚尼姑,
留有名德者名三十人,
只各留下三十名有德之人,
余皆返初。
其余都下令还俗。
前真定令周法明,法尚之弟也,
前真定县令周法明是周法尚的弟弟,
隋末结客,
隋未交结宾客,
袭据黄梅,
攻占了黄梅县,
遣族子孝节攻蕲春,
派同族兄弟之子周孝节攻蕲春,
兄子绍则攻安陆,
侄子周绍则攻安陆,
子绍德攻沔阳,
儿子周绍德攻沔阳,
皆拔之。
三郡全部攻克。
庚午,
庚午(十三日),
以四郡来降。
周法明以黄梅等四郡前来降唐。
壬申,
壬申(十五日),
齐善行以、相、魏等州来降。
齐善行以、相、魏等州来降唐。
时建德余众走至州、欲立建德养子为主,
此时,窦建德溃逃的部众跑到州,打算扶立窦建德的养子为王,
征兵以拒唐;
征兵抵抗唐军;
又欲剽掠居民,
这些人又想剽掠居民,
还向海隅为盗。
回到海边作强盗。
善行独以为不可,
唯有齐善行不赞成这样做,
曰:
他说:
“隋末丧乱,
“隋末丧乱,
故吾属相聚草野,
因此我们这些人才在民间聚集起来,
荀求生耳。
暂且求得生存。
以夏王之英武,
以夏王那样的英武之人,
平定河朔,
平定了河朔地区,
士马精强,
兵强马壮,
一朝为擒,
但是还被唐军一战打败被俘,
易如反掌,
竟然易如反掌,
岂非天命有所属,
这岂不是天命已有所归属,
非人力所能争邪!
决不是人力能够争到的吗?
今丧败如此,
如今败亡到这种程度,
守亦无成,
守也没用,
逃亦不免,
逃也不能免于灭亡,
等为亡国,
同样是亡国,
岂可复遗毒于民!
我们怎么可以再给百姓带来灾难呢!
不若委心请命于唐,
不如倾心向唐投降,
必欲得缯帛者,
一定想要得到酬劳,
当尽散府库之物,
就分光仓库里的财物,
勿复残民也!”
不要再残害老百姓了!”
于是运府库之帛数十万段,置万春宫东街,
于是将仓库中几十万段帛运到万春宫东面街上,
以散将卒,
分发给将士,
凡三昼夜乃毕。
发了三天三夜才发完。
仍布兵守坊巷,
仍旧布署士兵把守街市坊巷,
得物者即出,
已分得布匹的人立即离开,
无得更入人家。
不准再进老百姓家。
士卒散尽,
士卒走光以后,
然后与仆射裴矩、行台曹旦,
齐善行和夏国的仆射裴矩、行台曹旦,
帅其百官奉建德妻曹氏及传国八玺并破宇文化及所得珍宝请降于唐。
带领百官奉窦建德的妻子曹氏和传国八玺以及打败宇文化及时得到的珍宝,向唐请求投降。
上以善行为秦王左二护军,
唐高祖任命齐善行为秦王左二护军,
仍厚赐之。
并给他很优厚的赏赐。
初,
当初,
窦建德之诛宇文化及也,
窦建德杀宇文化及时,
隋南阳公主有子曰禅师,
宇文士及的妻子隋南阳公主有个儿子名叫宇文禅师,
建德虎贲郎将於士澄问之曰:
窦建德的虎贲郎将於士澄问公主道:
“化及大逆,
“宇文化及犯大逆罪,
兄弟之子皆当从坐,
兄弟的儿子都要连坐从死,
若不能舍禅师,
如果您舍不得禅师,
当相为留之。”
会替您留下他来。”
公主泣曰:
公主流泪道:
“虎贲既隋室贵臣,
“虎贲您既然是隋室的贵臣,
兹事何须见问。”
这事还用得着问我吗?”
建德竟杀之。
最终窦建德杀了宇文禅师。
公主寻请为尼。
公主接着请求出家作尼姑。
及建德败,
待到窦建德败亡,
公主将归长安,
公主将要返回长安,
与宇文士及遇于洛阳,
在洛阳和宇文士及相遇,
士及请与相见,
宇文士及请求和她相见,
公主不可。
公主不答应。
士及立于户外,
宇文士及站在门外,
请复为夫妇。
请求恢复夫妻关系。
公主曰:
公主说:
“我与君仇家,
“我和你家是仇人,
今所以不手刃君者,但谋逆之日,
现在之所以没有亲手杀你,
察君不预知耳。”
是因为我知道谋逆时你未曾参预密谋罢了。”
诃令速去。
怒声让宇文士及马上离开。
士及固请,
宇文士及再三请求,
公主怒曰:
公主生气地说:
“必欲就死,
“你一定想要死,
可相见也。”
就可以相见。”
士及知不可屈,
宇文士及知道公主的意志不可更改,
乃拜辞而去。
于是作揖告辞离去。
乙亥,
乙亥(十八日),
以周法明为黄州总管。
唐任命周法明为黄州总管。
戊寅,
戊寅(二十一日),
王世充徐州行台杞王世辩以徐、宋等三十八州诣河南道安抚大使任请降;
王世充的徐州行台杞王王世辩到河南道安抚大使任处,以徐、宋等三十八州之地请求投降。
世充故地悉平。
原属王世充的地区全部平定。
窦建德博州刺史冯士羡复推淮安王神通为慰抚山东使,
窦建德的博州刺史冯士羡又推举唐淮安王李神通为慰抚山东使,
徇下三十余州;
攻下三十几州,
建德之地悉平。
窦建德的领地全部平定。
已卯,
己卯(二十二日),
代州总管李大恩击苑君璋,破之。
唐代州总管李大恩进攻并打败了苑君璋。
突厥寇边,
突厥侵犯唐边境,
长平靖王皮良督五将击之,
长平靖王李叔良督率五位将领还击,
叔良中流矢;
李叔良身中流箭,
师旋,
回师。
六月,戊子,
六月戊子(初二),
卒于道。
李叔良在途中去世。
戊戌,
戊戌(十二日),
孟海公余党蒋善合以郓州,
孟海公的余党蒋善合以郓州,
孟啖鬼以曹州来降。啖鬼,
孟啖鬼以曹州来降唐。
海公之众兄也。
孟啖鬼是孟海公的堂兄。
庚子,
庚子(十四日),
营州人石世则执总管晋文衍,
营州人石世则捉住总管晋文衍,
举州叛,
以全州反叛,
奉突地稽为主。
拥戴族突地稽为主。
黄州总管周法明攻萧铣安州,拔之,
唐黄州总管周法明攻打萧铣的安州,
获其总管马贵迁。
攻陷安州并俘获萧铣的安州总管马贵迁。
乙巳,
乙巳(十九日),
以右骁卫将军盛彦师为宋州总管,
唐任命右骁卫将军盛彦师为宋州总管,
安抚河南。
安抚河南。
乙卯,
乙卯(二十九日),
海州贼帅臧君相以五州来降,
海州贼帅臧君相带着五个州来降唐,
拜海州总管。
唐任命他为海州总管。
秋,
秋季,
七月,庚申,
七月庚申(初五),
王世充行台王弘烈、王泰、左仆射豆卢行褒、右仆射苏世长以襄州来降。
王世充的行台王弘烈、王泰、左仆射豆卢行褒、右仆射苏世长以襄州前来降唐。
上与行褒、世长皆有旧,
高祖与豆卢行褒、苏世长都有交情,
行是,
早先,
屡以书招之,
多次通过书信招降二人,
行褒辄杀使者;
豆卢行褒总是杀了唐的使者。
既至长安,
他们到了长安后,
上诛行褒而责世长。
高祖杀了豆卢行褒并责备苏世长。
世长曰:
苏世长回答说:
“隋失其鹿,
“隋丧失了政权,
天下共逐之。
天下之人都在追逐它。
陛下既得之矣,
陛下既已得到了统治大权,
岂可复忿同猎之徒,
怎么能再怨恨同您一起追逐的人,
问争肉之罪乎!”
要判他们争权的罪呢?”
上笑而释之,
高祖笑了,释放了苏世长,
以为谏议大夫。
任命他为谏议大夫。
尝从校猎高陵,
苏世长曾经随高祖在高陵围猎,
大获禽兽,
捉了很多飞禽野兽,
上顾群臣曰:
高祖对群臣说:
“今日畋,
“今天打猎,
乐乎?”
高兴吗?”
世长对曰:
世长回答:
“陛下游猎,
“陛下游猎,
蒲废万机,
只稍稍耽误了政事,
不满十旬,
打猎不足十旬,
未足为氏!”
还称不上高兴!”
上变色,
高祖听后脸色大变,
既而笑曰:
一会儿笑着说:
“狂态复发邪?”
“你又发狂了?”
对曰:
世长回答:
“于臣则狂,
“在臣下我来说是狂,
于陛下甚忠。”
对陛下而言是绝对忠诚。”
尝侍宴披香殿,
苏世长还曾在披香殿侍奉高祖饮宴,
酒酣,
酒喝到兴头上,
谓上曰:
对高祖说:
“此殿炀帝之所为邪?”
“这披香殿是隋炀帝建的吧?”
上曰:
高祖说:
“卿谏似直而实多诈,
“你的劝告好像挺直率,其实很多是装傻,
岂不知此殿朕所为,
你难道不知道这披香殿是朕建造的,
而谓之炀帝乎?”
怎么能说是炀帝建的?”
对曰:
苏世长回答道:
“臣实不知,
“臣下我实在不知道是谁建的,
但见其华侈如倾宫、鹿台,
只不过因为看到这殿像商纣王的倾宫、鹿台一样华丽奢侈,
非兴王之所为故也。
不是新兴帝王所应该建的罢了。
若陛下为之,
如果是陛下建造的,
诚非所宜。
确实不合适。
臣昔侍陛下于武功,
我过去在武功侍陛下,
见所居宅仅庇风雨,
看见您所住的房屋仅能够遮住风雨,
当时亦以为足。
当时您也认为很满足了。
今因隋之宫室,
如今继承隋朝的宫殿,
已极侈矣,
已经极端奢侈了。
而又增之,
却又增加新的宫殿,
将何以矫其失乎?”
这样又怎么能够矫正隋朝的过失呢?”
上深然之。
高祖深表同意。
甲子,
甲子(初九),
秦王世民至长安。
秦王李世民到达长安。
世民被黄金甲,
李世民身披黄金甲,
齐王元吉、李世等二十五将从其后,
齐王李元吉、李世等二十五员战将跟随其后,
铁骑万匹,
有一万匹铁骑,
前后部鼓吹,
前后奏响军乐,
俘王世充、窦建德及隋乘舆、御物献于太庙,
到太庙献俘获的王世充、窦建德以及隋皇家的车驾、御物,
行饮至之礼以飨之。
举行清点战利品的“饮至礼”祭祀祖先。
乙丑,
乙丑(初十),
高句丽王建武遣使入贡。建武,
高句丽国王高建武派遣使节到唐朝进贡。
元之弟也。
高建武是高元的弟弟。
上见王世充而数之,
唐高祖见到王世充,历数他的罪行,
世充曰:
王世充说:
“臣罪固当诛,
“我的罪固然该杀,
然秦王许臣不死。”
但是秦王答应我不死。”
丙寅,
丙寅(十一日),
诏赦世充为庶人,
唐下诏赦免王世充,
与兄弟子侄处蜀;
让他作为平民和兄弟子侄一起安置在蜀中;
斩窦建德于市。
在闹市中将窦建德处斩。
丁卯,
丁卯(十二日),
以天下略定,
唐因为天下已大致平定,
大赦百姓,
大赦天下百姓罪人,
给复一年。
免除一年的徭役。
陕、鼎、函、虢、虞、芮六州,转输劳费,
陕、鼎、函、虢、虞、芮六州由于转运辛劳、耗费,
幽州管内,久隔寇戎,
幽州境内因长期受敌军阻隔,
并给复二年。
均免除二年徭役。
律、令、格、式,
国家的律、令、格、式,暂,
且用开皇旧制。
暂使用隋朝开皇旧制。
赦令既下,
赦令颁布后,
而王、窦余党尚有远徒者,
王世充、窦建德的余党仍然有人被迁移到很远的地方,
治书侍御史孙伏伽上言:
治书侍御史孙伏伽上言:
“兵、食可去,
“可以没有军队、粮食,
信不可去,
但不可以不讲信义。
陛下已赦而复徒之,
陛下既然已经发布赦令,又将人迁走,
是自违本心,
这是自己违背了自己的本心,
使臣民何所凭依。
让大臣平民以哪个为标准呢?
且世充尚蒙宽宥,
而且王世充尚且得到宽大,
况于余党,
何况是他的余党,
所宜纵释。”
应当将他们释放。”
上从之。
高祖听从了他的劝谏。
王世充以防夫未备,
因为防守人员尚未配备好,
置雍州廨舍。
王世充一行被安置在雍州官衙内。
独孤机之子定州刺史修德帅兄弟至其所,
被王世充所杀的独孤机的儿子定州刺史独孤修德带着兄弟们到王世充停留的地方,
矫称敕呼郑王;
假称有敕令传唤郑王,
世充与兄世恽趋出,
王世充和兄长王世恽跑出门,
修德等杀之。
被独孤修德等人杀死。
诏免修德官。
唐下诏罢免了独孤修德的官爵。
其余兄弟子侄等,
王世充其余的兄弟子侄等人,
于道亦以谋反诛。
也在赴蜀途中以谋反罪被处死。
隋末钱弊滥薄,
隋朝末年,钱币的弊病是质量低劣份量不足,
至裁皮糊纸为之,
甚至有裁剪皮革或糊纸作钱的,
民间不胜其弊。
老百姓无法承受这弊害。
至是,
到此时,
初行开元通宝钱,
才开始行用“开元通宝”钱,
重二铢四参,
一枚重二铢四参,
积十钱重一两,
十枚钱重一两,
轻重大小最为折衷,
轻重、大小很合适,
远近便之。
各地使用方便。
命给事中欧阳询撰其文并书,
唐高祖命给事中欧阳询撰钱币上的文字并书写,
回环可读。
文字回环往复都能成义。
以屈突通为陕东道大行台右仆射,
唐任命屈突通为陕东道大行台右仆射,
镇洛阳;
镇守洛阳;
以淮阳王道玄为洛州总管。
任命淮阳王李道玄为洛州总管。
李世父盖竟无恙而还,
李世之父李盖终于平安归来,
诏复其官爵,
下诏恢复了他的官爵。
窦轨还益州。
窦轨返回益州。
轨将兵征讨,
窦轨带兵征讨,
或经旬月不解甲。
有时一连十天半个月不脱战袍。
性严酷,
性格严酷,
将佐有犯,
部下将佐有过错,
无贵贱立斩之,
不分贵贱立即斩首,
鞭挞吏民,
鞭打下属官吏和老百姓,
常流血满庭,
经常鲜血流满庭院,
所部重足屏息。
部下见到他都很害怕,连脚都不敢移动,气也不敢出。
癸酉,
癸酉(十八日),
置钱监于洛、并、幽、益等诸州,
唐在洛、并、幽、益等州设置钱监,
秦王世民、齐王元吉赐三炉,
赐予秦王李世民、齐王李元吉各三处官炉,
裴寂赐一炉,
裴寂一处官炉,
听铸钱。
准许他们铸钱。除此之外,
自余敢盗铸者,
有敢私自铸钱的,
身死,
本人处死,
家口配没。
家属没收流放边地。
河北既平,
平定河北之后,
上以陈君宾为州刺史。
高祖任命陈君宾为州刺史。
将军秦武通等将兵屯州;
将军秦武通等人统兵驻札在州,
欲使分镇东方诸州;
高祖想让他们分别镇守东部各州。
又以郑善果等为慰抚大使,
唐又任命郑善果等人为慰抚大使,
就州选补山东州县官。
赴州选拔任命山东各州县的官员。
刘黑闼叛乱与后续动荡
窦建德之败也,
窦建德败亡时,
其诸将多盗匿库物,
他手下的将领有不少盗窃了仓库中的财物藏起来,
及居闾里,
待到在民间安居,
暴横为民患,
又暴虐横行乡里,成了老百姓的祸害,
唐官吏以法绳之,
唐朝官吏将他们绳之以法,
或加捶挞,
有时用鞭子痛笞他们,
建德故将皆惊惧不安。
因此窦建德的旧将领都惊恐不安。
高雅贤、王小胡家在州,
高雅贤、王小胡的家在州,
欲窃其家以逃,
打算私下带着家财逃跑,
官吏捕之,
官吏追捕他们,
雅贤等亡命至贝州。
高雅贤等人逃到贝州。
会上征建德故将范愿、董康买、曹湛及雅贤等,
恰好高祖征召窦建德的旧将范愿、董康买、曹湛以及高雅贤等人,
于是愿等相谓曰:
于是范愿等人互相商量:
“王世充以洛阳降唐,
“王世充以洛阳降唐,
其将相大臣段达、单雄信等皆夷灭;
他的将相大臣段达、单雄信等人都遭满门抄斩;
吾属至长安,
我们到长安,
必不免矣。
肯定也逃不脱。
吾属自十年以来,
自大业十年以来,
身经百战,
我们这些人身经百战,
当死久矣,
早就该死了,
今何惜余生,
现在为什么还吝惜余生,
不以之立事。
而不用有生之年干一番大事呢?
且夏王得淮安王,
况且夏王抓住唐淮安王李神通,
遇以客礼,
以客人的礼节对待他,
唐得夏王即杀之。
而唐捉住夏王却马上杀了他。
吾属皆为夏王所厚,
我们这些人都受到夏王的厚待,
今不为之报仇,
现在不替他报仇,
将无以见天下之士!”
以后怎么见天下的人?”
乃谋作乱,
于是策划反叛,
卜之,
占卜的结果,
以刘氏为主吉,
以姓刘的人为首领吉利,
因相与之漳南,
于是一同到漳南县,
见建德故将刘雅,
去见窦建德的旧将领刘雅,
以其谋告之。
将计划告诉了刘雅。
雅曰:
刘雅说:
“天子适安定,
“天下刚刚安定,
吾将老于耕桑,
我打算在乡下养老,
不愿复起兵!”
不想再起兵!”
众怒,
众人很生气,
且恐泄其谋,
又怕计划被泄露,
遂杀之。
于是杀了刘雅。
故汉东公刘黑闼,
窦建德所封汉东公刘黑闼,
时屏居漳南,
这时在漳南隐居,
诸将往诣之,
众将领去拜见他,
告以其谋,
告诉了他计划,
黑闼欣然从之。
刘黑闼欣然从命。
黑闼方种蔬,
刘黑闼正在种菜,
即杀耕牛与之共饮食定计,
当即杀了耕牛和众将领一同边吃边商定大计,
聚众得百人。
集合了一百人。
甲戌,
甲戌(十九日),
袭漳南县据之。
他们袭击并占领了漳南县。
是时,
当时,
诸道有事则置行台尚书省,
各道如若有事就设置行台尚书省,
无事则罢之。
无事就停罢。
朝廷闻黑闼作乱,
唐朝廷得知刘黑闼作乱,
乃置山东道行台于州,
于是在州设置了山东行台,
魏、冀、定、沧并置总管府。
在魏、冀、定、沧等州都设置了总管府。
丁丑,
丁丑(二十二日),
以淮安王神通为山东道行台右仆射。
唐任命淮安王李神通为山东道行台右仆射。
辛巳,
辛巳(二十六日),
褒州道安抚使郭行方攻萧铣州,拔之。
唐褒州道安抚使郭行方攻打并夺取了萧铣的州。
孟海公与窦建德同伏诛,
孟海公与窦建德一同伏法,
戴州刺史孟啖鬼不自安,
他的堂兄戴州刺史孟啖鬼内心不安,
挟海公之子义以曹、戴二州反,
挟持孟海公的儿子孟义以曹、戴二州反唐,
以禹城令蒋善合为腹心;
将禹城县令蒋善合当作心腹,
善合与其左右同谋斩之。
蒋善合与身边的人合谋杀了孟啖鬼。
八月,丙戌朔,
八月丙戌朔(初一),
日有食之。
出现日食。
丁亥,
丁亥(初二),
命太子安抚北边。
唐命太子李建成安抚北部边疆。
丁酉,
丁酉(十二日),
刘黑闼陷县,
刘黑闼攻陷县,
魏州刺史权威、贝州刺史戴元祥与战,
唐魏州刺史权威、贝州刺史戴元祥和他交战,
皆败死,
均失败身亡,
黑闼悉取其余众及器械。
刘黑闼重新得到他原来的残部及全部武器装备。
窦建德旧党稍稍出归之,
窦建德的旧部有些人投奔刘黑闼,
众至二千人,
刘黑闼拥有了二千人马,
为坛于漳南,
在漳南筑坛,
祭建德,
祭奠窦建德,
告以举兵之意,
向窦的亡魂报告他们起兵的意图,
自称大将军。
自称大将军。
诏发关中步骑三千,
唐高祖下诏调发关中三千步骑兵,
使将军秦武通、定州总管蓝田李玄通击之;
由将军秦武通、定州总管兰田人李玄通率领攻打刘黑闼,
又诏幽州总管李艺引兵会击黑闼。
又下诏命幽州总管李艺带兵合力攻刘黑闼。
癸卯,
癸卯(十八日),
突厥寇代州,
突厥侵犯代州,
总管李大恩遣行军总管王孝基拒之,
唐总管李大恩派遣行军总管王孝基拒敌,
举军皆没。
全军覆没。
甲辰,
甲辰(十几日),
进围崞县。
突厥进军包围崞县。
乙巳,
乙巳(二十日),
王孝基自突厥逃归,
王孝基从突厥逃回,
李大恩众少,
李大恩人马不多,
据城自守,
据城自守,
突厥不敢逼,
突厥不敢进逼,
月余引去。
一个多月后撤兵。
上以南方寇盗尚多,
高祖因为南方的寇盗还很多,
丙午,
丙午(二十一日),
以左武候将军张镇周为淮南道行军总管,
任命左武候将军张镇周为淮南道行军总管,
大将军陈智略为岭南道行军总管,
大将军陈智略为岭南道行军总管,
镇抚之。
镇守安抚淮南、岭南。
丁未,
丁未(二十二日),
刘黑闼陷历亭,
刘黑闼攻陷历亭县,
执屯卫将军王行敏,
捉住唐屯卫将军王行敏,
使之拜,
让他行礼,
不可,
王行敏不拜,
遂杀之。
于是刘黑闼杀了他。
初,
当初,
洛阳既平,
洛阳平定后,
徐圆朗请降,
徐圆朗请求投降,
拜兖州总管,
唐授予他兖州总管,
封鲁郡公。
封鲁郡公。
刘黑闼作乱,
刘黑闼反叛,
阴与圆朗通谋。
秘密地与徐圆朗联系。
上使葛公盛彦师安集河南,
高祖命葛公盛彦师安抚河南,
行至任城;
走到任城。
辛亥,
辛亥(二十六日),
圆朗执彦师,
徐圆朗逮捕盛彦师,
举兵反。
起兵反唐。
黑闼以圆朗为大行台元帅,
刘黑闼以徐圆朗为大行台元师,
兖、郓、陈、杞、伊、洛、曹、戴等八州豪右皆应之。
兖、郓、陈、杞、伊、洛、曹、戴等八州的豪强均响应徐圆朗。
圆朗厚礼彦师,
徐圆朗对盛彦师极其优待,
使作书与其弟,
让盛彦师写信给他的弟弟,
令举虞城降。
命他以整个虞城投降。
彦师为书曰:
盛彦师在信中写道:
“吾奉使无状,
“我奉命出使未能称职,
为贼所擒,
被贼人俘虏,
为臣不忠,
作为臣子不忠,
誓之以死;
立誓赴死;
汝善侍老母,
你好好奉养老母亲,
勿以吾为念。”
不要牵挂我。”
圆朗初色动,
徐圆朗一开始变了脸色,
而彦师自若。
而盛彦师神色自如,
圆朗乃笑曰:
徐圆朗于是笑了,说:
“盛将军有壮节,
“盛将军很有胆量气节,
不可杀也。”
不可杀。”
待之如旧。
像原来一样对待盛彦师。
河南道安抚大使任行至宋州,
河南道安抚大使任走到宋州,
属圆朗反,
恰好遇徐圆朗反叛,
副使柳浚劝退保汴州,
副使柳浚劝任返回汴州自守,
笑曰:
任笑着说:
“柳公何怯也!”
“柳公胆子怎么这么小?”
圆朗又攻陷楚丘,
徐圆朗又攻陷了楚丘,
引兵将围虞城,
带兵准备围攻虞城,
遣部将崔枢、张公谨自鄢陵帅诸豪右质子百余人守虞城。
任派部下将领崔枢、张公谨从鄢陵率领各州豪强作人质的子弟一百多人去守卫虞城。
浚曰:
柳浚说;
“枢与公谨皆王世充将,
“崔枢和张公谨原来都是王世充的部下,
诸州质子父兄皆反,
各州人质的父兄也都反叛了,
恐必为变。”
这一去恐怕会叛变。”
不应。
任不作回答。
枢至虞城,
崔枢到虞城,
分质子使与士人合队共守城。
分派人质让他们和本地人混合编队共同守城。
贼稍近,
叛军逐渐逼近,
质子有叛者,
有人质反叛的,
枢斩其队帅。
崔枢就杀了他们的队长。
于是诸队帅皆惧,
于是各个队长都害怕,
各杀其质子,
纷纷杀了队里的人质,
枢不禁,
崔枢也不禁止,
枭首其首于门外,
将人质的头割下挂在城门外,
遣使白。
并派人告诉了任。
阳怒曰:
任假装很生气地说:
“吾所以使与质子俱者,
“我所以让人质一起去,
欲招其父兄耳,
是打算用来招降他们的父兄,
何罪而杀之!”
他们有什么罪而要杀了他们?”
退谓浚曰:
退下后对柳浚说:
“吾固知崔枢能办此也。
“我早知道崔枢能这么做。
县人既杀质子,
虞城县人既然杀了人质,
与贼深仇,
加深与叛军的仇恨,
吾何患乎!”
我还担心什么呢?”
贼攻虞城,
叛军攻打虞城,
果不克而去。
果然未能攻克而撤走。
初,
当初,
窦建德以鄱阳崔元逊为深州刺史,
窦建德任命鄱阳人崔元逊为深州刺史,
及刘黑闼反,
等到刘黑闼反叛,
元逊与其党数十人谋于野,
崔元逊和几十名同党在郊外谋划,
伏甲士于车中,
在车中埋伏下武装士兵,
以禾覆其上,
用稻草盖在上面,
直入听事,
直接冲入州府衙门,
自禾中呼噪而出,
从草中呐喊着冲出来,
执刺史裴杀之,
捉住唐任命的深州刺史裴,杀了他,
传首黑闼。
他首级送给刘黑闼。
九月,乙卯,
九月乙卯(初一),
文登贼帅淳于难请降,
文登贼帅淳于难请求投降,
置登州,
唐设置登州,
以难为刺史。
任命淳于难为登州刺史。
突厥寇并州,
突厥侵犯并州,
遣左屯卫大将军窦琮等击之。
唐派遣左屯卫大将军窦琮等人迎击。
戊午,
戊午(初四),
突厥寇原州,
突厥侵犯原州,
遣行军总管尉迟敬德等击之。
唐派行军总管尉迟敬德等人迎击。
辛酉,
辛酉(初七),
徐圆朗自称鲁王。
徐圆朗自称鲁王。
隋末,
隋末,
歙州贼汪华据黟、歙等五州,
歙州贼首汪华占据黟、歙等五州,
有众一万,
拥有一万人,
自称吴王。
自称吴王。
甲子,
甲子(初十),
遣使来降;
汪华派人前来投降,
拜歙州总管。
唐授予他歙州总管之官。
隋末,
隋末,
弋阳卢祖尚纠合壮士以卫乡里,
弋阳人卢祖尚纠集青壮保卫乡里,
部分严整,
军队部署严整,
群盗畏之。
群盗都惧怕他。
及炀帝遇弑,
隋炀帝被杀后,
乡人奉之为光州刺史;
乡亲拥载卢祖尚为光州刺史,
时年十九,
当时年仅十九,
奉表于皇泰主。
上表给隋东都的皇泰主。
及王世充自立,
待王世充自立,
祖尚来降,
卢祖尚前来降唐。
丙子,
丙子(二十二日),
以祖尚为光州总管。
唐任命卢祖尚为光州总管。
已卯,
己卯(二十五日),
诏括天下户口。
唐高祖下诏搜检天下户口。
徐圆朗寇济州,
徐圆朗侵济州,
治中吴论击走之。
唐济州治中吴论击退徐圆朗的进攻。
癸未,
癸未(二十九日),
诏以太常乐工皆前代因罪配没,
唐高祖下诏以为,太常寺乐工均是前代因犯罪而被发配或收为官奴的人,
子孙相承,
子子孙孙相互继承,
多历年所,
经过多年,
良可哀愍;
实是可哀可惜,
宜并蠲除为民,
宜一律免除为民;
且令执事,
并令管理此事的官吏,
若仁宦入流,
如果他们已经做官入流内,
勿更追集。
不要再追查。
甲申,
甲申(三十日),
灵州总管杨师道击突厥,
唐灵州总管杨师道攻打突厥,
破之。
太败突厥。
师道,恭仁之弟也。
杨师道是杨恭仁的弟弟。
南方平定与萧铣覆灭
诏发巴、蜀兵,
唐下诏征发巴、蜀军队,
以赵郡王孝恭为荆湘道行军总管,
任命赵郡王李孝恭为荆湘道行军总管,
李靖摄行军长史,
李靖代理行军长史,
统十二总管,
统领十二总管,
自夔州顺流东下;
从夔州沿长江向东顺流而下;
以庐江王瑗为荆郢道行军元帅,
又任命庐江王李瑗为荆郢道行军元帅,
黔州刺史田世康出辰州道,
黔州刺史田世康取道辰州道,
黄州总管周法明出夏口道,
黄州总管周法明走夏口道,
以击萧铣。
铜攻打萧铣。
是月,
当月,
孝恭发夔州。
李孝恭从夔州出发。
时峡江方涨,
当时峡江正涨水,
诸将请俟水落进军,
众位将领请求待水落后再进军,
李靖曰:
李靖说:
“兵贵神速。
“兵贵神速。
今吾兵始集,
现在我们的兵力刚刚调集,
铣尚未知,
萧铣还不知道,
若乘江涨,
如果趁长江涨水,
倏忽抵其城下,
疾速抵达他的城下,
掩其不备,
趁他没有防备突然袭击,
此必成擒;
这样必定能活擒萧铣,
不可失也!”
不可失去良机!”
孝恭从之。
李孝恭听从了他的意见。
淮安王神通将关内兵至冀州,
淮安王李神通率领关内兵到冀州,
与李艺兵合。
与李艺军会师。
又发邢、、相、魏、恒、赵等兵合五万余人,
唐又征调邢、、魏、恒、赵等州兵力共五万多人,
与刘黑闼战于饶阳城南,
在饶阳城南与刘黑闼会战,
布陈十余里;
列战阵长达十几里,
黑闼众少,
刘黑闼的人少,
依堤单行而陈以当之。
只沿河堤排成单行列阵以抵挡唐军。
会风雪,
时值刮风下雪,
神能乘风击之,
李神通乘风进攻,
既而风返,
一会儿风向逆转,
神通大败,
李神通大败,
士马军资失亡三分之二。
兵马物资损失了三分之二。
李艺居西偏,击高雅贤,破之,
李艺在西边攻打高雅贤,
逐奔数里,
打败了高雅贤追逐出几里,
闻大军不利,
得知大军失利,
退保藁城;
退何藁城,
黑闼就击之,
刘黑闼到藁城攻打李艺,
艺亦败,
李艺也被打败,
薛万均、万彻皆为所虏,
薛万均、薛万彻兄弟都被刘黑闼俘虏,
截发驱之。
被剪了头发供驱使。
万均兄弟亡归,
薛万均兄弟逃回,
艺引兵归幽州。
李艺带兵返回幽州。
黑闼兵势大振。
刘黑闼的军势大振。
上以秦王功大,
高祖因为秦王李世民功勋卓著,
前代官皆不足以称之,
前代王朝的官爵都不能够与之相称,
特置天策上将,
于是特别设置天策上将,
位在王公上。
位置在王、公之上。
冬,
冬季,
十月,
十月,
以世民为天策上将,
任命秦王李世民为天策上将,
领司徒、陕东道大行台尚书令,
领司徒、陕乐道大行台尚书令,
增邑二万户,
食邑增加到二万户,
仍开天策府,
于是建立天策府,
置官属。
设置官员。
以齐王元吉为司空。
任命齐王李元吉为司空。
世民以海内浸平,
李世民因为国家逐渐平定,
乃开馆于宫西,
于是在宫殿西侧设馆,
延四方文学之士,
接待四方的博学之人,发布亲王教令任命秦王府属杜如晦,记室房玄龄、虞世南,文学褚亮、姚思廉,
出教以王府属杜如晦、记室房玄龄、虞世南、文学褚亮、姚思廉、主簿李玄道、参军蔡允恭、薛元敬、颜相时、谘议典签苏勖、天策府从事中郎于志宁、军谘祭酒苏世长、记室薛收、仓曹李守素、国子助教陆德明,
主薄李玄道,参军蔡允恭、薛元敬、颜相时,谘议典签苏勖,天策府从事中郎于志宁,
孔颖达,
军谘祭酒苏世长,记室薛收,仓曹李守素,国子助教陆德明、孔颖达,
信都盖文达、宋州总管府户曹许敬宗,
信都人盖文达,宋州总管府户曹许敬宗,
并以本官兼文学馆学士,
均以本人官职兼任文学馆学士,
分为三番,更日直宿,
分三班每日轮值,
供给珍膳,
供给珍馐美味,
恩礼优厚。
礼遇恩宠格外优厚。
世民朝谒公事之暇,
李世民上朝、办公之余,
辄至馆中,
总是来到文学馆,
引诸学士讨论文籍,
找各位学士讨论文章典籍,
或夜分乃寝。
有时到半夜才就寝。
又使库直阎立本图像,
李世民又让库直阎立本分别给各位画像,
褚亮为赞,
由褚亮作赞,
号十八学士。
号称“十八学士”。
士大夫得预其选者,
士大夫能够成为文学馆学士人选,
时人谓之“登瀛州”。
当时人就称为“登瀛州”,
允恭,
比喻他们一步成仙。
大宝之弟子;
蔡允恭是蔡大宝弟弟的儿子,
元敬,收之从子;
薛元敬是薛收的侄子,
相时,师古之弟;
颜相时是颜师古弟弟,
立本,毗之子也。
阎立本是阎毗的儿子。
初,
当初,
杜如晦为秦王府兵曹参军,
杜如晦作秦王府兵曹参军,
俄迁陕州长史。
不久迁长为陕州长史。
时府僚多补官,
当时王府的属官大多转任地方官,
世民患之。
李世民对此不满。
房玄龄曰:
房玄龄说:
“余人不足惜,
“别人不可惜,
至于杜如晦,
至于杜如晦,
王佐之才,
是辅佐帝王之业的人才,
大王欲经营四方,
大王要想经营四方,
非如晦不可。”
非得杜如晦不可。”
世民惊曰:
李世民惊叹道:
“微公言,
“不是您说起,
几失之。”
几乎失去了人才。”
即秦为府属。
立即奏请杜如晦为秦王府属。
与玄龄常从民征伐,
杜如晦与房玄龄经常跟随李世民征伐,
参谋帷幄,
在军中参谋策划,
军中多事,
军中事务繁杂,
如晦剖决如流。
但杜如晦分析判决十分从容。
世民每破军克城,
李世民每次打胜仗,攻克城池,
诸将佐争取宝货,
各位将领争相搜取珠宝财物,
玄龄独收采人物,
唯有房玄龄调查征收人才,
致之幕府。
罗致于幕府。
又将佐有勇略者,
无论哪位将佐有勇略,
玄龄必与之深相结,
房玄龄必定竭力与他交结,
使为世民尽死力。
让他能为秦王李世民不惜生命。
世民每令玄龄入奏事,
李世民常派房玄龄入朝奏事,
上叹曰:
高祖感叹道:
“玄龄为吾儿陈事,
“玄龄代我儿陈奏事宜,
虽隔千里,
虽然远隔千里,
皆如面谈。”
但都好像我儿与我面谈一样。”
李玄道尝事李密为记室,
李玄道曾经是李密的记室,
密败,
李密败亡,
官属为王世充所虏,
他的官员都被王世充俘虏,
惧死,
他们怕死,
皆达曙不寐。
通夜不眠。
独玄道起居自若,
唯独李玄道照常起居,
曰:
说:
“死生有命,
“生死有命,
非忧可免!”
不是担心就能免除的!”
众服其识量。
众人都很佩服他的见识胆量。
庚寅,
庚寅(初六),
刘黑闼陷瀛州,
刘黑闼攻陷瀛州,
杀刺史卢士睿。
杀死唐瀛州刺史卢士睿。
观州人执刺史雷德备,
观州老百姓捉住刺史雷德备,
以城降之。
以城投降刘黑闼。
辛卯,
辛卯(初七),
萧铣鄂州刺史雷长颖以鲁山来降。
萧铣的鄂州刺史雷长颖以鲁山来降唐。
赵郡王孝恭帅战舰二千余艘东下,
赵郡王李孝恭率领二千多艘战船沿长江向东而下,
萧铣以江水方涨,
萧铣因为长江正在涨水,
殊不为备;
未做任何防备,
孝恭等拔其荆门、宜都二镇,
李孝恭等人率军攻克了萧铣荆门、宜都二镇,
进至夷陵。
推进到夷陵。
铣将文士弘将精兵数万屯清江,
萧铣的将领文士弘率数万精兵驻扎在清江,
癸巳,
癸巳(初九),
孝恭击走之,
李孝恭打退了他,
获战舰三百余艘,
缴获三百多艘战船,
杀溺死者万计,
杀死、淹死的人数以万计,
追奔至百里洲。
一直追击到百里洲。
士弘收兵复战,
文士弘收拾残兵再战,
又败之,
唐军又打败了他,
进入北江。
进入北江。
铣江州总管盖彦举以五州来降。
萧铣的江州总管盖彦举以五州降唐。
毛州刺史赵元恺性严急,
唐毛州刺史赵元恺性情严厉急燥,
下不堪命。
他管辖的百姓都忍受不了。
丁卯,
丁卯(疑误),
州民董灯明等作乱,
毛州百姓董灯明等人暴动,
杀元恺以应刘黑闼。
杀死赵元恺响应刘黑闼。
盛彦师自徐圆朗所逃归。
盛彦师从徐圆朗处逃归唐。
王薄因说青、莱、密诸州,
王薄乘机游说青、莱、密各州,
皆下之。
各州都被他说服投降。
萧铣之罢兵营农也,
萧铣裁去军队经营农业时,
才留宿卫数千人,
只留了几千名士兵担任警卫,
闻唐兵至,
听说唐军已压境,
文士弘败,
文士弘战败,
大惧,
大为惊慌,
仓猝征兵,
仓猝征兵,
皆在江、岭之外,
所征之兵都在长江、五岭以南,
道途阻远,
路途遥远,
不能遽集,
不能马上调集,
乃悉见兵出拒战。
于是将现有兵力全部用来迎敌。
孝恭将击之,
李孝恭准备攻打萧铣,
李靖止之曰:
李靖劝阻道:
“彼救败之师,
“对方是挽救败局的军队,
策非素立,
计谋没有预先制订,
势不能久,
势头不会持久,
不若且泊南岸,
不如暂且停泊在南岸,
缓之一日,
缓一天进攻,
彼必分其兵,
他们必然会分散兵力,
或留拒我,
有的留下来阻挡我军,
或归自守,
有的返回城守卫,
兵发势弱,
兵力一分散势力就削弱,
我乘其懈而击之,
我军乘敌军松懈发起进攻,
蔑不胜矣。
必然取胜。
今若急之,
现在如果马上攻打,
彼则并力死战,
敌方会拼力死战,
楚兵剽锐,
楚兵又剽悍勇猛,
未易当也。”
不易抵挡。”
孝恭不从,
李孝恭不听,
留靖守营,
留李靖守卫军营,
自帅锐师出战,
自己带领精锐部队出战,
果败走,
果然失败逃跑,
趣南岸。
奔向南岸。
铣众委舟收掠军资,
萧铣的部队放弃船只去收拾抢夺唐军丢下的军资,
人皆负重,
人人都背负很多,
靖见其众乱,
李靖见敌军混乱,
纵兵奋击,
挥兵奋击,
大破之,
大败敌军,
乘胜直抵江陵,
乘胜直抵江陵,
入其外郭。
进入江陵外城。
又攻水城,拔之,
又攻拔了水城,
大获舟舰,
缴获大批船舰,
李靖使孝恭尽散之江中。
李靖让李孝恭把所获船舰全部散弃于长江中。
诸将皆曰:
诸将领都说:
“破敌所获,
“打败敌人缴获战利品,
当藉其用,
应当利用,
奈何弃以资敌?”
怎么能够放弃用来资助敌人?”
靖曰:
李靖说:
“萧铣之地,
“萧铣的地盘,
南出岭表,
南到五岭以南,
东距洞庭。
东到洞庭湖。
吾悬军深入,
我们孤军深入,
若攻城未拔,
如果攻城不下,
援军四集,
敌人援军从四方赶来,
吾表里受敌,
我军就会腹背受敌,
进退不获,
进退不成,
虽有舟楫,将安用之?
虽然有船舰又怎么能用?
今弃舟舰,
现在放弃船舰,
使塞江而下,
让它们堵满长江顺流而下,
援兵见之,
敌方援军见到,
必谓江陵已破,
必然认为江陵城已被攻陷,
未敢轻进,
就不敢轻易进军,
往来觇伺,
要前来侦察,
动淹旬月,
他们行动迟缓十天半个月,
吾取之必矣。”
我军取胜就有把握了。”
铣援兵见舟舰,
萧铣的援兵见到舟舰,
果疑不进。
果然怀疑,不敢前进。
其交州刺史丘和、长史高士廉、司马杜之松将朝江陵,
萧铣的交州刺史丘和、长史高士廉、司马杜之松准备去江陵朝见,
闻铣败,
得知萧铣失败,
悉诣孝恭降。
全都到李孝恭军前投降。
孝恭勒兵围江陵,
李孝恭带军包围江陵,
铣内外阻绝,
萧铣内外断绝消息,
问策于中书侍郎岑文本,
向中书侍郎岑文本询问对策,
文本劝铣降。
岑文本劝他投降,
铣乃谓群下曰:
于是萧铣对他的大臣们说:
“天不祚梁,
“上天不保佐梁,
不可复支矣。
我们不能再支撑了。
若必待力屈,
如果一定要等到力尽粮绝,
则百姓蒙患,
百姓就会蒙受忧患,
奈何以我一人之故陷百姓于涂炭乎!”
怎么能为了我一个人的缘故让百姓遭涂炭呢?”
乙巳,
乙巳(二十一日),
铣以太牢告于太庙,
萧铣用牛、羊、猪三牲在太庙禀告了祖先,
下令开门出降,
下令打开城门出城投降,
守城者皆哭。
守城的人皆哭泣。
铣帅群臣缌布帻诣军门,
萧铣带领他的群臣穿着丧服到唐军营门前,
曰:
说:
“当死者唯铣耳,
“该死的只有我萧铣一个人,
百姓无罪,
百姓无罪,
愿不杀掠。”
希望不要屠杀抢掠。”
孝恭入据其城,
李孝恭进城占领了江陵,
诸将欲大掠,
各位将领想大肆掠夺,
岑文本说孝恭曰:
岑文本劝李孝恭说:
“江南之民,
“江南的百姓,
自隋末以来,
从隋末以来,
困于虐政,
受虐政的残害,
重以群雄虎争,
加上群雄争斗,
今之存者,
如今生存下来的,
皆锋镝之余,
都是刀枪下逃出的性命,
踵延颈以望真主,
他们苦苦盼望着贤明的君主,
是以萧氏君臣、江陵父老决计归命,
萧氏君臣、江陵的父老所以决定归顺,
庶几有所息肩。
是认为也许可以从此安定了。
今若纵兵俘掠,
眼下若是放纵军队抢掠,
恐自此以南,
恐怕从江陵向南的广大地区,
无复向化之心矣!”
不再有归化之心了!”
孝恭称善,
李孝恭认为他的意见很对,
遽禁止之。
立即下令禁止抢掠。
诸将又言:
诸将领又说:
“梁之将帅与官军拒斗死者,
“梁的将帅抵抗官军战死的,
其罪既深,
罪恶深重,
请籍没其家,
请求籍没他们的家产,
以赏将士。”
用来赏赐将士。”
李靖曰:
李靖说:
“王者之师,
“王者之师,
宜使义声先路。
应当以仁义为先声。
彼为其主斗死,
他们为自己的君主战斗而死,
乃忠臣也,
是忠臣,
岂可同叛逆之科籍其家乎!”
怎么能与叛逆罪一样籍没其家呢?”
于是城中安堵,
于是,江陵城中井然有序,
秋毫无犯。
秋毫无犯。
南方州且闻之,
南方各州县闻讯,
皆望风款附。
均望风归顺。
铣降数日,
萧铣投降几天后,
援兵至者十余万,
他的十几万援军来到江陵,
闻江陵不守,
听说江陵失守,
皆释甲而降。
纷纷脱下征袍放下武器降唐。
孝恭送铣于长安,
李孝恭送萧铣到长安,
上数之,
高祖数说他的罪过,
铣曰:
萧铣说:
“隋失其鹿,
“隋朝残暴失去了天下,
天下共逐之。
天下人都起兵纷纷来争夺。
铣无天命,
我萧铣没有上天的照应,
故至此;
才到了今天这种境地;
若以为罪,
如果要以此来定罪,
无所逃死!”
我只有死路一条了!”
竟斩于都市。
最终在闹市斩了萧铣。
诏以孝恭为荆州总管;
高祖下诏任命李孝恭为荆州总管;
李靖为上柱国,
李靖为上柱国,
赐爵永康县公,
赐永康县公的爵位,
仍使之安抚岭南,
仍然让他安抚岭南地区,
得承制拜授。
可以承制任命官员。
先是,
早先,
铣遣黄门侍郎江陵刘洎略地岭表,
萧铣派遣黄门侍郎江陵人刘洎攻打岭南,
得五十余城,
夺取了五十多座城池,
未还而铣败,
尚未回师,萧铣已败亡,
洎以所得城来降,
刘洎以所得的城池来投降。
除南康州都督府长史。
唐授予他南康州都督府长史的职位。
戊申,
戊申(二十四日),
徐圆朗昌州治中刘善行以须昌来降。
徐圆朗的昌州治中刘善行以须昌来投降。
庚戌,
庚戌(二十六日),
诏陕东道大行台尚书省自令、仆至郎中、主事,
下诏规定陕东道大行台尚书省从尚书令、仆射到郎中、主事,
品秩皆与京师同,
品级均与京师的同一官员相同,
而员数差少,
但人员数目较少,
山东行台及总管府、诸州并隶焉。
山东行台及总管府、各州均隶属于陕东道大行台。
其益州、襄州、山东、淮南、河北等道令、仆以下,
益州、襄州、山东、淮南、河北等道的尚书令、仆射以下官员的品级,
各降京师一等,
分别比京师官员降低一等,
员数又减焉。
人员比陕东道大行台更减少。
行台尚书令得承制补署。
行台尚书令可以承制任命官员。
其秦王、齐王府官之外,
秦王、齐王府除亲王府官员外,
各置左右六护军府,
分别设置左右六护军府,
及左右亲事帐内府。
及左右亲事府、帐内府。
闰月,
闰十月,
乙卯,
乙卯(初二),
上幸稷州;
唐高祖临幸稷州;
已未,
己未(初六),
幸武功旧墅;
又临幸武功旧宅;
壬戌,
壬戌(初九),
猎于好,
在好畴狩猎;
乙丑,
乙丑(十二日),
猎于九;
在九山狩猎;
丁卯,
丁卯(十四日),
猎于仲山;
在仲山狩猎;
戊辰,
戊辰(十五日),
猎于清水谷,
在清水谷狩猎,
遂幸三原;
于是又临幸三原县;
辛未,
辛未(十八日),
幸周氏陂;
驾临周氏陂;
壬申,
壬申(十九日),
还长安。
返回长安。
十一月,甲申,
十一月甲申(初一),
上祀圜丘。
高祖於圜丘祭天。
杜伏威使其将王雄诞击李子通,
杜伏威命他的将领王雄诞攻打李子通,
子通以精兵守独松岭。
李子通用精兵把守独松岭。
雄诞遣其将陈当将千余人,乘高据险以逼之,
王雄诞派他的将领陈当带一千多人登高占据险要之处进逼李子通,
多张旗帜,
打了许多旗帜,
夜则缚炬火于树,
夜晚将火把绑在树上,
布满山泽。
布满山上山下。
子通惧,
李子通惧怕,
烧营走保杭州;
烧毁营寨逃走,退守杭州,
雄诞追击之,
王雄诞追击李子通,
又败之于城下。
又在杭州城下打败了他。
庚寅,
庚寅(初七),
子通穷蹙请降。
李子通穷途末路,请求投降。
伏威执子通并其左仆射乐伯通送长安;
杜伏威捉住李子通及其左仆射乐伯通押送长安,
上释之。
高祖释放了他们。
先是,
早先,
汪华据黟、歙,
汪华占据黟、歙二州,
称王十余年,
称王十多年,
雄诞还军击之,
王雄诞回师攻打汪华,
华拒之于新安洞口,
汪华在新安洞抵御王雄诞,
甲兵甚锐。
军队武器都很精良。
雄诞伏精兵于山谷,
王雄诞在山谷埋伏下精兵,
帅赢弱数千犯其陈,
自己带着几千老弱进攻汪华的队伍,
战才合,
才一接触,
阳不胜,
就假装失利,
走还营,
逃回营地,
华进攻之,
汪华攻打王雄诞的营地,
不能克,
打不下,
会日暮,
恰好天黑了,
引还,
于是带兵返回,
伏兵已据其洞口,
王雄诞的伏兵已占领了洞口,
华不得入,
汪华不能进入,
窘迫请降。
形势窘迫,请求投降。
闻人遂安据昆山,
闻入遂安占据了昆山,
无所属,
不归附任何人,
伏威使雄诞击之,
杜伏威让王雄诞攻打他,
雄诞以昆山险隘,
王雄诞因为昆山地势险要,
难以力胜,
难以力胜,
乃单骑造其城下,
于是独自一人来到昆山城下,
陈国威灵,
向闻人遂安陈述唐朝的威灵,
示以祸福,
并说明了得失祸福,
遂安感悦,
闻人遂安心悦诚服,
帅诸将出降。
率领手下将领出城投降。
于是伏威尽有淮南、江东之地,
于是杜伏威占据了全部淮南、江东地区,
南至岭,
南面到岭南,
东距海。
东到大海。
雄诞以功除歙州总管,
王雄诞因功官拜歙州总管,
赐爵宜春郡公。
赐爵宜春郡公。
壬辰,
壬辰(初九),
林州总管刘击刘成,
唐林州部管刘.攻打刘成,
大破之。
大败刘成。
成仅以身免,
刘只身逃脱,
部落皆降。
他的部落全部投降。
李靖度岭,
李靖翻越五岭,
遣使分道招抚诸州,
派人分别到各道招抚诸州,
所至皆下。
所到之处都纷纷投降。
萧铣桂州总管李袭志帅所部来降,
萧铣的桂州总管李袭志率领他的部属前业投降,
赵郡王孝恭即以袭志为桂州总管,
赵郡王李孝恭当即任命李袭志为桂州总管,
明年入朝。
第二年李袭志入朝。
以李靖为岭南抚慰大使,
唐任命李靖为岭南抚慰大使,
检校桂州总管,
检校桂州总管,
引兵下九十六州,
带领军队夺取了九十六个州,
得户六十余万。
得六十多万户。
壬寅,
壬寅(十九日),
刘黑闼陷定州,
刘黑闼攻陷定州,
执总管李玄通,
捉住唐总管李玄通,
黑闼爱其才,
刘黑闼爱惜他的才能,
欲以为大将,
想任命他为大将,
玄通不可。
李玄通不干。
故吏有以酒肉馈之者,
一些李玄通原来的部下送给他酒肉,
玄通曰:
李玄通说:
“诸君哀吾幽辱,
“各位可怜我身受囚禁之辱,
幸以酒肉来相开慰,
幸以酒肉来开导安慰我,
当为诸君一醉。”
我要为各位一醉方休。”
酒酣,
酒喝得正在兴头上,
谓守者曰:
李玄通对看守说:
“吾能剑舞,
“我能舞剑,
愿假吾刀。”
希望能把刀借我用一下。”
守者与之,
看守把刀给了他,
玄通舞竟太息曰:
李玄通舞完后叹息道:
“大丈夫受国厚恩,
“我作为大丈夫受国家厚恩,
镇抚方面,
镇守一方,
不能保全所守,
不能保全所守领地,
亦何面目视息世间哉!”
还有什么脸面苟活于世呢!”
即引刀自刺,
于是举刀自杀,
溃腹而死。
剖腹而死。
上闻,
唐高祖闻讯,
为之流涕,
为他痛哭,
拜其子伏护为大将。
拜他的儿子李伏护为大将。
庚戌,
庚戌(二十七),
杞州人周文举杀刺史王文矩,
杞州人周文举杀死唐杞州刺史王文矩,
以城应徐圆朗。
以城响应徐圆朗。
幽州大饥,
幽州发生大饥荒,
高开道许以粟赈之。
高开道答应给粮救济饥民。
李艺遣老弱诣开道就食,
李艺让老人小孩到高开道处去求食,
开道皆厚遇之。
高开道都给予厚待。
艺喜,
李艺大喜,
于是发民三千人,
于是让三千百姓,
车数百乘,
带几百辆车,
驴千余匹往受粟,
一千多匹驴马到高开道外领粮,
开道悉留之,
高开道全部扣留了下来,
告绝于艺,
与李艺断绝关系,
复称燕王,
重新称燕王,
北连突厥,
北面联络突厥,
南与刘黑闼相结,
南面和刘黑闼勾结,
引兵攻易州不克,
带兵攻打易州,没有攻克,
大掠而去。
于大肆掠夺而去。
又遣其将谢棱诈降于艺,
他又派遣将领谢棱向李艺诈降,
请兵援接,
请求李艺出兵援救,
艺出兵应之。
李艺出兵接应谢棱,
将至怀戎,
快到怀戎时,
棱袭击破之。
谢棱袭击并打败了李艺。
开道与突厥连兵数入为寇,
高开道几次与突厥联兵入侵,
恒、定、幽、易咸被其患。
恒、定,幽、易几州都受他的危害。
十二月,乙卯,
十二月乙卯(初三),
刘黑闼陷冀州,
刘黑闼攻陷冀州,
杀刺史棱。
杀唐冀州刺史棱。
黑闼既破淮安王神通,
刘黑闼打败淮安王李神通后,
移书赵、魏,
致函赵、魏两地,
故窦建德将卒争杀唐官吏以应黑闼。
窦建德的旧部纷纷起兵杀死唐朝官吏响应刘黑闼。
庚申,
庚申(初八),
遣右屯卫大将军义安王孝常将兵讨黑闼。
唐派遣右屯卫大将军义安王李孝常带兵讨伐刘黑闼。
黑闼将兵数万进逼宗城,
刘黑闼带几万兵马进逼宗城,
黎州总管李世先屯宗城,
唐黎州总管李世驻扎在宗城,
弃城走保州。
此时放弃宗城逃走,退保州。
甲子,
甲子(十二日),
黑闼追击世等,
刘黑闼追击李世等人,
破之,
打败了唐军,
杀步卒五千人,
杀了五千名士兵,
世仅以身免。
李世只身逃脱。
丙寅,
丙寅(十四日),
州士豪翻城应黑闼。
州当地豪强在城中反叛响应刘黑闼。
黑闼于城东南告天及祭窦建德而后入;
刘黑闼在州城东南祭告上天及窦建德然后进入州城。
后旬日,
此后十天,
引兵攻拔相州,
带兵攻下相州,
执刺史房晃,
捉住唐相州刺史房晃,
右武卫将军张士贵溃围走。
右武卫将军张士贵突围逃走。
黑闼南取黎、卫二州,
刘黑闼向南攻取了黎、卫两州,
半岁之间,
半年之间,
尽复建德旧境。
恢复了全部窦建德旧地。
又遣使北连突厥,
刘黑闼又派遣使节北面联合突厥,
颉利可汗遣俟斤宋邪那帅胡骑从之。
颉利可汗派俟斤宋邪那率领突厥骑兵随刘黑闼征战。
右武卫将军秦武通、州刺史陈君宾、永宁令程名振皆自河北遁归长安。
唐右武卫将军秦武通、州刺史陈君宾、永宁县令程名振都从河北逃回长安。
丁卯,
丁卯(十五日),
命秦王世民、齐王元吉讨黑闼。
唐高祖命令秦王李世民、齐王李元吉率兵讨伐刘黑闼。
昆弥遣使内附。昆弥,
昆弥蛮派遣使节归附唐朝。
即汉之昆明也。
昆弥就是汉代的昆明。
州治中吉弘纬通南宁,
州治中吉弘纬沟通了与南宁的联系,
至其国说之,
到昆弥国游说,
遂来降。
于是昆弥前来归附。
已巳,
己巳(十七日),
刘黑闼陷邢州、赵州;
刘黑闼攻陷邢州、赵州;
庚午,
庚午(十八日),
陷魏州,
攻陷魏州,
杀总管潘道毅;
杀死唐总管潘道毅;
辛未,
辛未(十九日),
陷莘州。
攻陷莘州。
壬申,
壬申(二十日),
徒宋王元嘉为徐王。
唐攻封宋王李元嘉为徐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