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彦威传
霍彦威,
霍彦威,
字子重,
字子重,
洺州曲周人也。
氵名州曲周人。
梁将霍存得之於村落间,
梁将霍存在村落间得到他,
年十四,
十四岁,
从征讨。
跟随征讨。
存怜其爽迈,
霍存爱他豪爽雄迈,
养为己子。存,梁史有传。
收为养子。
彦威未弱冠,为梁祖所知,
霍彦威没成年时被梁太祖所赏识,
擢在左右,
提拔在身边服事,
渐升戎秩,
渐渐升武职,
亟立战功。
多立军功。
尝中流矢,
曾中过流矢,
眇其一目。
瞎了一只眼。
开平二年,
梁太祖开平二年(908),
自开封府押衙、右亲从指挥使、检校司空授右龙骧军使。
自开封府押衙、右亲从指挥使、检校司空授任右龙骧军使。
三年,
三年,
自右监门卫将军授左天武军使,
自右监门卫将军授左天武军使,
迁右监门上将军。
迁右监门上将军。
乾化三年,
乾化三年(913),
与袁象先同诛朱友珪,
和袁象先一同诛杀朱友王圭,
梁末帝授洺州刺史,
梁末帝授予他氵名州刺史,
转河阳留后。
转河阳留后。
乾化末,
乾化末年,
邠州留后李保衡背李茂贞以城归梁,
..州留后李保衡背叛李茂贞献城归顺梁朝,
梁以彦威为邠州节度使。
梁朝任霍彦威为..州节度使。
其年五月,
这年五月,
茂贞遣将刘知俊率大军攻之,
李茂贞派将军刘知俊率大军攻打..州,
彦威固守逾年,
霍彦威坚守一年多,
竟不能下。
始终不能攻下,
或得其俘,
有时抓到李茂贞的俘虏,
悉令放之,
霍彦威下令全部放走,
秦人怀其惠,
秦人感谢他的恩惠,
遂无侵扰。
便不再侵扰。
转滑州节度使。
霍彦威转任滑州节度使,
移镇郓州,
移守郓州,
兼北面行营招讨,
兼北面行营招讨,
总大军於河上。
总领大军驻在黄河边。
师徒屡败,
部队多次遭受失败,
降授陕州留后。
降职任陕州留后。
庄宗入汴,
唐庄宗进入汴州消灭梁朝,
彦威自陕驰至请罪,
霍彦威从陕州赶到请罪,
诏释之。
庄宗下诏释放了他。
一日,
一天,
庄宗於崇元殿宴诸将,
庄宗在崇元殿宴请各位将军,
彦威与段凝、袁象先等预会。
霍彦威和段凝、袁象先等人都参加。
酒酣,
酒酣时,
庄宗举酒属明宗曰“此席宴客,
庄宗举起酒杯对明宗说:“这一席客人,
皆吾前岁之劲敌也,
都是我以前的劲敌,
一旦与吾同宴,
一旦和我同席喝酒,
盖卿前锋之效也”彦威等伏陛谢罪,
都是你前锋的功劳了。”霍彦威等趴在阶前谢罪,
庄宗曰“与卿话旧,
庄宗说:“和你们谈谈旧事,
无足畏也”因赐御衣、器币,
不必害怕。”赐给御衣、器币,
尽欢而罢。
尽欢而散。
寻放归藩。
不久放回藩地。
明年,
第二年,
从明宗平潞州,
随从明宗平定潞州,
授徐州节度使。
任徐州节度使。
契丹犯塞,
契丹侵犯边塞。
庄宗以明宗为北面招讨使,
庄宗任明宗为北面招讨使,
命彦威为副。
命霍彦威为副使。
彦威善言论,
霍彦威善于言谈,
颇能接奉,
颇能应接逢迎,
明宗尤重之。
明宗尤其看重他。
赵太叛於邢州,
赵太在邢州反叛,
奉诏讨平之。
奉诏讨平了他。
时赵在礼据魏州,
这时赵在礼占据魏州,
与明宗会兵於邺下,
与明宗在邺下会师,
大军夕乱,
大军在晚上作乱,
明宗为其所逼,
明宗被乱军逼迫,
彦威从入魏州。
霍彦威跟随明宗进入魏州,
皇甫晖等尤忌彦威,
皇甫晖等人尤其忌恨霍彦威,
欲杀之,
想杀掉他,
彦威机辩开说,
霍彦威机智辩解,
竟免。
最后免于受害。
及出,
从魏州出来后,
彦威部下兵士独全,
只有霍彦威部下的士兵得以保全,
卫护明宗至魏县。
护卫明宗到了魏县。
时明宗欲北趋常山,
这时明宗想往北去常山,
彦威与安重诲恳请赴阙。
霍彦威和安重诲恳请他回朝廷,
从至洛阳,
于是跟着明宗到了洛阳,
彦威首率卿相劝进於至德宫。
霍彦威带头率卿相在至德宫劝明宗即帝位,
旬日之间,
十几天内,
内外机事,皆决於彦威。
内外机要事务都由霍彦威决定。
擅收段凝、温韬下狱,
擅自收捕段凝、温韬下狱,
将置於法。
将要依法处置,
安重诲曰“温、段罪恶,负於梁室,
安重诲说:“温、段二人的罪恶是有负于梁室,
众所知矣。
大家都知道。
今主上克平内艰,
现在主上刚平定内难,
冀安万国,
希望安定万国,
岂为公报仇耶”至天成初,
怎么能为自己报私仇呢!”至天成初年,
除郓州节度使。
任郓州节度使,
值青州王公俨拒命,
遇上青州王公俨抗拒命令,
改平卢军节度,
便改任平卢军节度使,
至镇,
到藩镇后,
擒公俨,斩之。
获王公俨并杀掉。
明年冬,
第二年冬天,
赐觐於汴州,
四次到汴州进见,
明宗接遇甚厚,
明宗接待很优厚,
累官至检校太尉、兼中书令。
升官到检校太尉、兼中书令。
三年冬,
三年冬天,
卒於理所,
死在青州任上,
年五十七。
五十七岁。
奏至之日,
讣告送到那天,
明宗方出近郊。
明宗正到近郊,
忽闻奏讣,
忽然听到讣告,
掩泣归宫,
哭着回宫,
辍朝三日,至月终不举乐。〔《五代会要》:
停止上朝三天,
天成四年六月敕“故平卢军节度使霍彦威,勋名显著,宅兆已营,
至月底不奏乐。
度遵定谥之规,俾议送终之制,宜以三公礼葬”〕册赠太师、晋国公,
册赠太师、晋国公,
谥曰忠武。
谥号称忠武。
子承训,
儿子霍承训,
弟彦珂,
弟霍彦珂,
累历刺史。
历任刺史。
皇朝乾德中,
北宋乾德年中,
立明宗庙於洛州,
在洛州建立明宗庙,
诏以彦威配飨庙庭。
下诏以霍彦威配享庙庭。
王晏球传
王晏球,
王晏球,
字莹之,
字莹之,
自言洛都人。
自称洛阳人。
少遇乱,
少年时遇上动乱,
为蔡贼所掠,
被蔡州贼寇抓去,
汴人杜氏畜之为子,
汴人杜氏收为义子,
因冒姓杜氏。
因而冒姓杜氏。
晏球少沉勇有断,
王晏球年少就沉着勇敢有决断,
倜傥不群。
倜傥出众。
梁祖之镇汴也,
梁太祖镇守汴州时,
选富家子有材力者,置之帐下,
选富家子弟中有才能的安置在帐下,
号曰“厅子都”。〔《清异录》:宣武厅子都,
号称“厅子都”。
尤勇悍,其弩张一大机,则十二小机皆发,
王晏球被选上,
用连珠大箭,无远不及,晋人极畏此。
跟随梁太祖征伐,
〕晏球预选,从梁祖征伐,所至立功,
多次立功,
累迁厅子都指挥使。
递升为厅子都指挥使。
梁开平三年,
后梁开平三年(909),
自开封府押衙充直左耀武指挥使,
由开封府押衙兼任左耀武指挥使,
授右千牛卫将军,
授右千牛卫将军,
军职如故。
军中职务如故。
朱友珪之篡位也,
朱友王圭篡位时,
怀州龙骧守御军作乱,
怀州龙骧守御军作乱,
欲入京城。
准备进入京城,
已至河阳,
已到了河阳,
友珪命晏球出骑迎战击乱军,
朱友王圭命王晏球出击迎战乱军,
获军使刘重遇,
抓获军使刘重遇,
以功转左龙骧第一指挥使。
以军功转任左龙骧第一指挥使。
梁末帝嗣位,
梁末帝即位,
以晏球为龙骧四军都指挥使。
任王晏球为龙骧四军都指挥使。
贞明二年四月十九日夜,
汴州捉生都将李霸等作乱,
纵火焚剽,
攻建国门,
梁末帝登楼拒战。
晏球闻乱,
先得龙骧马五百屯於鞠场,
俄而乱兵以竿竖麻布沃油焚建国缕,
势将危急。
晏球隔门窥乱兵,
见无甲胄,
即出骑击之,
奋力血战,
俄而群贼散走。
梁末帝见骑军讨贼,
呼曰“非吾龙骧之士乎”晏球奏曰“乱者惟李霸一都,
陛下但守宫城,
迟明臣必破之”既而晏球尽戮乱军,
全营族诛,
以功授单州刺史。
寻领军於河上,
为行营马军都指挥兼诸军排阵使。
庄宗入汴,
晏球率骑军入援。
至封丘,
闻梁末帝殂,
即解甲降於庄宗。
明年,
与霍彦威北捍契丹,
授齐州防御使、北面行营马军都指挥使,
仍赐姓氏,
名绍虔。
邺之乱,
明宗入赴内难,
晏球时在瓦桥,
遣人招之。
明宗至汴,
晏球率骑从至京师,
以平定功授宋州节度使,
上章求还本姓名。
天成二年,
授北面行营副招讨,
以兵戍满城。
是岁,
王都据定州,
〔《通鉴》:
遣人说北面副招讨使王晏球,
晏球不从,
乃以金遗晏球帐下,
使图之,
不克。
癸巳,
晏球以都反状闻。
壬寅,
以王晏球为北面招讨使,
权知定州行州事。
〕契丹遣秃馁率骑千馀来援都,
突入定州,
晏球引军保曲阳。
王都、托诺出军拒战,
晏球督厉军士,
令短兵击贼,
戒之曰“回首者死”符彦卿以龙武左军攻军其左,
高行周以龙武右军攻其右,
奋剑挥檛,
应手首落,
贼军大败於嘉山之下,
追袭至於城门。
俄而契丹首领惕隐率勇骑五千至唐河。
是时大雨,
晏球出师逆战,
惕隐复败,
追至易州,
河水暴涨,
所在陷没,
俘获二千骑而还。
惕隐以馀众北走幽州,
赵德钧令牙将武从谏以骑邀击。
德钧分扼诸要路,
旬日之内,
尽获惕隐已下酋长七百馀人,
契丹遂弱。
晏球围城既久,
帝遣使督攻城,
晏球曰“贼垒坚峻,
但食三州租税,
抚恤黎民,
爱养军士彼自当鱼溃”帝然其言。
晏珠能与将士同其甘苦,
所得禄赐私财,
尽以飨士,
日具饮馔,
与将校筵宴,
待军士有礼,
军中无不敬伏。
其年冬,
平贼。
自初战至於城拔,
不戮一士,
上下欢心,
物议以为有将帅之略,
以功授天平军节度使。
未几,
移镇青州,
就加兼中书令。
长兴三年,
卒於镇,
时年六十。
赠太尉。
子彻,
位至怀州刺史。
戴思远传
戴思远,
本梁之故将也。
初事梁祖,
以武干知名。
开平元年,
自右羽林统军加检校司徒,
出为晋州刺史。
二年,
授右监门上将军,
寻改华州防御使。
三年,
自左天武使复授右羽林统军。
郢王友珪篡位,
授洺州团练使。
贞明中,
为邢州留后,
迁本州节度使。
属燕将张万进杀沧州留后刘继威,
以城归梁,
末帝命思远镇之。
庄宗平定魏博,
以兵临沧、德,
思远弃镇渡河归汴,
累迁天平军节度使兼北面招讨使,
将兵与庄宗对垒。
久之,
庄宗讨张文礼於镇州,
契丹来援,
庄宗追袭契丹至幽州。
思远闻之,
总兵以袭魏州,
至魏店,
遇明宗骑军适至,
思远乃涉洹水,
陷成安,
复归杨村寨,
尽率其众,
攻德胜北城。
城中危急,
符存审昼夜乘城以拒之。
庄宗自蓟五日驰至魏州,
思远闻之解去。
及明宗袭下郓州,
思远罢军权,
降授宣化军留后。
其年,
庄宗入汴,
思远自邓州入朝,
复令归镇。
明宗即位,
移授洋州节度使。
及西川俱叛,
思远以董璋故人,
避嫌请代,
征入朝宿卫,
以年告老,
授太子少保致仕。
清泰二年八月,
卒於家。
朱汉宾传
朱汉宾,
字绩臣,
亳州谯县人也。
父元礼,
始为郡将。
梁太祖闻其名,
擢为军校,
从庞师古渡淮,
战没於淮南。
汉宾少有膂力,
形神壮伟,
胆气过人。
梁祖以其父死王事,
选置帐下,
编入属籍。
梁祖之攻兖、郓也,
朱瑾募骁勇数百人,
黥双雁於其颊,
立为“雁子都”。
梁祖闻之,
亦选数百人,
别为一军,
号为“落雁都”。
署汉宾为军使,
当时目为“朱落雁”。
后与诸将破蔡贼有功,
天复中,
授右羽林统军。
入梁,
历天威军使、左羽林统军,
出为磁州刺史、滑宋二州留后、亳曹二州刺史、安州节度使。
庄宗至洛阳,
汉宾自镇入觐,
复令还镇。
明年,
授左龙武统军。
庄宗尝幸汉宾之第,
汉宾妻进酒上食,
奏家乐以娱之,
自是汉宾颇蒙宠待。
同光四年正月,
冀王朱友谦入朝,
明宗居洛阳,
以友谦故人,
置酒於第。
庄宗诸弟在席,
友谦坐在永王存霸之上。
酒酣,
汉宾以大觞奉友谦曰“公虽名位高,
坐於皇弟之上,
非宜也。
仆与公俱在梁朝,
以宗盟相厚,
自公入朝,
三发单函候问,
略无报复,
忽余卑位,
不亦甚乎”元行钦恐其纷然,
为解之方止。
不数日,
友谦赤族。
赵在礼据魏州,
元行钦率军进讨,
诏汉宾权知河南府事。
明宗以汉宾为右卫上将军,
枢密使安重诲方当委重,
汉宾密令结托,
得为婚家。
天成末,
为潞州节度使,
移镇晋州。
重诲既诛,
汉宾复为上将军。
明年秋,
汉宾告老,
授太子少保致仕。
清泰二年六月卒,
时年六十四。
汉宾少勇健,
及晚岁饮啖过人,
其状貌伟如也。
凡所履历,
不闻逾法。
梁时,
尝领军屯魏州莘县,
适值连帅去郡,
诸军咸以利见诱,
请自为留后,
汉宾则斩其言者,
拒而不从,
闻者赏焉。
在曹日,
飞蝗去境,
父老歌之。
临平阳遇旱,
亲斋洁祷龙子祠,
逾日雨足,
四封大稔,
咸以为善政之所致也。
及致仕,
东还亳郡,
见乡旧亲戚沦没者,
有茔兆未办,
则给以棺敛。
有婚嫁未毕,
则助以资币,
受其惠者数百家,
郡人义之。
寻还洛阳,
有第在怀仁里,
北限洛水,
南枕通衢,
层屋连甍,
修木交干,
笙歌罗绮,
日以自娱,
养彼太和,
保其馀齿,
此乃近朝知止之良将也。
晋高祖即位,
赠太子少傅,
谥曰贞惠。
子四人,
长曰崇勋,
官至左武卫将军。
孔勍传
孔勍,
字鼎文,
兖州人,
后徙家宿州。
少便骑射,
为军中小校,
事梁祖渐至郡守,
累迁齐州防御使、唐邓节度使。
梁贞明中,
王球据襄州叛,
勍讨平之,
因授山南东道节度使。
庄宗至洛阳,
勍自镇来朝,
复令归镇,
寻移昭义节度使。
同光季年,
监军杨继源与都将谋据潞州,
事泄,
勍诛之。
明宗即位之岁,
诏还京师,
授河阳节度使。
未几,
以太子太师致仕,
卒年七十九。
赠太尉。
刘玘传
刘玘,
汴州雍邱人也。
世为宣武军牙将。
玘少负壮节,
梁祖镇汴州,
玘求自试,
补队长。
从梁祖征伐,
所至有功,
迁为牙将,
历滑、徐、襄三州都指挥使。
开平中,
襄帅王班为帐下所害,
乱军推玘为留后,
玘诡从之,
翌日受贺,
衙庭享士,
伏甲幕下,
尽斩其乱将。
以功历复、亳二州刺史,
征为侍卫都将,
出为安州刺史。
贞明中,
为晋州留后。
庄宗至汴,
玘来朝。
玘在晋州八年,
日与上党、太原之师交斗於境上。
庄宗见而劳之曰“刘侯无恙,
控我晋阳之南鄙,
岁时久矣,
不早相见”玘顿首谢罪。
复命归镇,
正授节旄,
移镇安州。
明宗即位,
迁邓州节度使。
天成末,
以史敬镕代之。
玘还京师,
卒。
赠侍中。
有子师道,
仕皇朝,
为右赞善大夫。
卒。
周知裕传
周知裕,
字好问,
幽州人也。
少事燕帅刘仁恭为骑将,
表为妫州刺史。
久之,
移刺德州。
天祐四年,
刘守光既平沧州,
乃以其幼子继威为留后,
大将张万进与知裕佐之。
继威冲幼,
宣淫於万进之家,
万进杀之。
诘旦,
召知裕告其故,
万进自称留后,
署知裕为景州刺史。
会万进纳款於梁,
知裕先奔於汴,
梁主厚待之。
特置归化军,
以知裕为指挥使。
凡军士自河朔归梁者,
皆隶於部下。
梁与庄宗交战於河,
摧坚挫锐,
惟恃归化一军,
然岁将一纪,
位不及郡守。
同光初,
庄宗入汴,
知裕随段凝军解甲封丘。
明宗时为总管,
受降於郊外,
见知裕甚喜,
遥相谓曰“周归化今为吾人,
何乐如之”因令诸子以兄事之。
庄宗抚怜尤异,
而诸校心妒之。
有壮士唐从益者,
因猎射之,
知裕遁而获免。
庄宗遂诛从益,
出知裕为房州刺史。
魏王继岌伐蜀,
召为前锋骑将。
明宗即位,
移刺绛州,
改淄州刺史、宿州团练使。
知裕老於军旅,
勤於稼穑,
凡为郡劝课,
皆有政声,
朝廷喜之,
迁安州留后。
淮上之风恶病者,
至於父母有疾,
不亲省视,
甚者避於他室。
或时问讯,
即以食物揭於长竿之首,
委之而去。
知裕心恶之,
召乡之顽很者诃诘教导,
俾知父子骨肉之恩,
由是弊风稍革。
长兴末,
入为右神武统军。
清泰初,
卒於官。
赠太傅。
史臣评论
史臣曰:
夫才之良者,
在秦亦良也,
在虞亦良也。
故彦威而下,
昔为梁臣,
不亏亮节。
洎归唐祚,
亦无丑声,
盖松贞不变於四时,
玉粹宁虞其烈焰故也。
况彦威之辅明宗也,
有翊戴之绩。
晏球之伐中山也,
著戡定之功。
方之数公,
尤为优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