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六十五〔唐书〕·列传十七 - 旧五代史

← 返回《旧五代史卷六十四〔唐书〕·列传十六卷六十六〔唐书〕·列传十八

卷六十五〔唐书〕·列传十七

文白对照

唐末五代将领李建及、石君立、王思同等人以勇猛忠诚立战功,却多遭谗言陷害或殉国而终。

李建及传

李建及,
李建及, 
许州人。
许州人。 
本姓王,
原姓王, 
父质。
父亲叫王质。 
建及少事李罕之为纪纲,
李建及年轻时在李罕之手下做奴仆, 
光启中,
光启年中, 
罕之谒武皇於晋阳,
李罕之到晋阳拜见武皇, 
因选部下骁勇者百人以献,
挑选了一百名骁勇的部下献给武皇, 
建及在籍中。
李建及在其中。 
后以功署牙职,
后来因立功任武职, 
典义儿军,
主管义儿军, 
及赐姓名。
并赐给姓名。 
天祐七年,
天..七年(910), 
改匡卫军都校。
改任匡卫军都校。 
柏乡之役,
柏乡之战, 
汴将韩勍追周德威至高邑南野河上,
梁将韩京力追击周德威到高邑南边的野河上, 
镇、定兵扼桥道,
镇州、定州的士兵把守着桥道, 
韩勍选精兵先夺之。
韩京力选精兵先夺取桥道。 
庄宗登高而望,
唐庄宗站在高处望去, 
镇、定兵将衄,
见镇州、定州士兵快守不住了, 
谓建及曰“如贼过桥,
就对李建及说“:如敌军过桥, 
则势不可遏,
就会势不可挡, 
卿计若何”建及於部选士二百,
你有什么办法吗?”李建及在自己部队中选了二百人, 
挺枪大噪,
横枪大喊, 
御汴军,
抗御梁军, 
却之於桥下。
将他们阻止在桥下。 
二月,
二月, 
王师攻魏,
晋军攻打魏州, 
魏人夜出犯我营,
魏人夜里出来袭击晋军营地, 
建及设伏待之,
李建及设下埋伏等待, 
扼其归路,
切断他们的回路, 
尽殪之。
全部消灭了他们。 
刘鄩之营莘县,
刘寻阝在莘县扎营时, 
月馀不出,
一个多月不出战, 
忽一旦纵兵攻镇、定之营,
突然一天发兵攻打镇州、定州的晋军营地, 
军中腾乱,
晋军军中混乱, 
建及率银枪劲兵千人赴之,
李建及率一千多银枪劲兵赶去, 
击败汴军,
击败梁军, 
追奔至其垒。
追击到他们的营地。 
元城之战,
元城之战, 
建及首陷其阵,
李建及带头冲锋陷阵, 
授天雄军教练使。
授天雄军教练使。 
八月,
八月, 
迁辽州刺史。
任辽州刺史。  
十四年,
天..十四年(917), 
从击契丹於幽州,
随从庄宗在幽州攻击契丹, 
破之。
打败了他们。 
十二月,
十二月, 
从攻杨刘,
随从攻打杨刘, 
自寅至午,
从早上到中午, 
汴军婴城拒守,
梁军环城拒守, 
建及自负葭苇堙堑,
李建及亲自背负芦苇填塞沟堑, 
率先登梯,
率先登梯, 
遂拔之。
遂攻下城垒。 
胡柳之役,
胡柳之战, 
前军逗挠,
前军停滞不前, 
际晚,
将近天黑, 
汴军登土山,
梁军登上土山, 
建及一战夺之。
李建及一战就夺下阵地。 
庄宗欲收军,
这时庄宗想收军回营, 
诘朝合战。
明早决战。 
建及横槊当前,
李建及横枪挡着庄宗说“: 
曰“贼大将已亡,
敌人大将已死, 
乘此易击,
乘此机会容易攻击, 
王但登山,
您只管上山, 
观臣破贼”即引银枪效节大呼奋击,
看我杀敌!”即带银枪效节军大喊奋击, 
三军增气,
三军士气倍增, 
由是王师复振,
于是晋军又振作起来, 
以功授检校司空、魏博内外衙都将。
以军功授检校司空、魏博内外衙都将。 
 
十六年,
天..十六年(919), 
汴将贺瑰攻德胜南城,
梁将贺瑰攻打德胜南城, 
以战船十馀艘,竹笮维之,
用竹索把十多艘战船系住, 
扼断津路,
扼断航路, 
王师不得渡。
晋军不能渡河。 
城中矢石将尽,
城中箭石将要用完, 
守城将氏延赏危急,
守城将领氏延赏很危急, 
庄宗令积帛军门,
庄宗下令在军门堆积帛绢, 
召能破贼船者。
招募能击破敌船的人。 
津人有马破龙者,
有个叫马破龙的摆渡人, 
能水游,
善于游水, 
乃令往见延赏,
令他去见氏延赏, 
延赏言“危窘极矣,
氏延赏说:“十分危急了, 
所争晷刻”时棹船满河,
危在旦夕了。”这时满河都是船, 
流矢雨集,
流矢像雨点般密集, 
建及被重铠,
李建及披了很厚的铠甲, 
执槊呼曰“岂有一衣带水,
拿着武器喊道“:哪能在这衣带宽的水面上让敌人这样猖狂!” 
纵贼如此”乃以二船实甲士,
用二只船装满甲士, 
皆短兵持斧,
都拿短兵器和斧头, 
径抵梁之战舰,
直接抵近梁军的战舰, 
斧其笮。
砍断竹索, 
又令上流具瓮,
又让上流放瓮, 
积薪其上,
堆上柴草, 
顺流纵火,
顺流放火, 
以攻其舰。
攻打敌舰。 
须臾,
不一会儿, 
烟焰腾炽,
烟火腾炽, 
梁军断缆而遁。
梁军砍断缆绳逃走, 
建及乃入南城,
李建及才进入南城, 
贺瑰解围而去。
贺瑰解除围城而去。 
其年十二月,
这年十二月, 
与汴将王瓒战於戚城,
和梁将王瓒在戚城交战, 
建及伤手,
李建及手受伤, 
庄宗解御衣金带赐之。
庄宗脱下衣服金带赏给他。 
 
建及有胆气,
李建及有胆量, 
慷慨不群,
慷慨不群, 
临阵鞠旅,
临阵治军, 
意气横壮,
意气雄壮。 
自庄宗至魏州,
自庄宗到魏州, 
建及都总内外衙银枪效节帐前亲军,
李建及都总内外衙银枪效节帐前亲军。 
善於抚御,
善于统御部下, 
所得赏赐,皆分给部下,绝甘分少,
所得到的赏赐都分给部下, 
颇洽军情。
很得军心。 
又累立战功,
又屡立战功, 
雄勇冠绝,
雄勇超群, 
雌劣者忌谗之。
谗言小人忌妒他。 
时宦官韦令图监建及军,
这时宦官韦令图监理李建及的军队, 
每於庄宗前言“建及以家财骤施,
常在庄宗跟前说:“李建及把家财突然散发出去, 
其趋向志意不小,不可令典衙兵”庄宗因猜之。建及性既忠荩,
他的志向目标不小, 
虽知谗构,不改其操。
不可让他掌管衙兵。” 
 
十七年三月,授代州刺史。八月,
庄宗因而猜疑他。 
与李存审赴河中,解同州之围。建及少遇祸乱,
李建及生性忠诚, 
久从战阵,矢石所中,肌无完肤,
虽知道有人陷害他, 
后有功见疑,私心愤郁。是岁,
仍不改他的操守。 
卒於太原,时年五十七。
 
 

石君立与高行珪传

石君立,
 
赵州昭庆人也,
 
亦谓之石家财。
 
初事代州刺史李克柔,
 
后隶李嗣昭为牙校,
 
历典诸军。
 
夹城之役,
 
君立每出挑战,
 
坏汴军栅垒,
 
俘擒而还。
 
八年,
 
与汴军战於龙化园,
 
败之,
 
获其大将卜渥以献。
 
嗣昭每出征,
 
俾君立为前锋,
 
敌人畏之。
 
王檀之逼晋阳也,
 
城中无备,
 
安金全驱市人以登陴,
 
保聚不完。
 
时庄宗在魏博,
 
救应不暇,
 
人心危惧,
 
嗣昭遣君立率五百骑,
 
自上党朝发暮至。
 
王檀游军扼汾桥,
 
君立一战败之,
 
径至城下,
 
驰突斩击,
 
出入如神,
 
大呼曰“昭义侍中大军至矣”是夜入城,
 
与安金全等分出诸门击杀於外,
 
迟明,
 
梁军败走。
 
十七年,
 
将兵屯德胜。
 
时汴军自滑州转饷以给杨村寨,
 
庄宗亲率骑军於河外,
 
循岸而上,
 
邀击之。
 
汴人距杨村五十里,
 
於河曲潘张村筑垒以贮军储,
 
庄宗令诸军攻之。
 
汴人设伏於要路,
 
逆战伪败,
 
王师乘之,
 
蹙入垒门,
 
梁伏兵起,
 
因与血战。
 
君立与镇州大将王钊陷入贼垒,
 
时诸将部校陷贼者十馀人,
 
君立被执,
 
送於汴。
 
梁祖素知其骁勇,
 
欲用之为将,
 
械而下狱。
 
久之,
 
梁主遣人诱之,
 
君立曰“败军之将,
 
难与议勇,
 
如欲将我,
 
我虽真诚效命,
 
能信我乎。
 
人皆有君,
 
吾何忍反为仇人哉”既而诸将被戮,
 
尚惜君立不之害。
 
同光元年,
 
庄宗至汴前一日,
 
梁主始令杀之。
 
 
高行珪,
 
燕人也。
 
家世勇悍,
 
与弟行周俱有武艺,
 
初仕燕为骑将,
 
骁果出诸将之右。
 
燕帅刘守光僭逆不道,
 
庄宗令周德威征之,
 
守光大惧,
 
以行珪为武州刺史,
 
令张犄角之势。
 
时明宗将兵助德威平燕,
 
俄闻行珪至,
 
率骑以御之。
 
明宗谕以逆顺之理,
 
行珪乃降。
 
守光将元行钦在山北,
 
闻行珪有变,
 
即率部下军众以攻行珪。
 
行珪遣弟行周告急於周德威,
 
德威命明宗、李嗣本、安金全将兵援之。
 
明宗破行钦於广边军,
 
行钦亦降。
 
寻以行珪为朔州刺史,
 
历忻、岚二郡,
 
迁云州留后。
 
天成初,
 
授邓州节度使,
 
寻移镇安州。
 
行珪性贪鄙,
 
短於为政,
 
在安州日,
 
行事多不法。
 
副使范延策者,
 
幽州人也,
 
性刚直,
 
累为宾职,
 
及佐行珪,
 
睹其贪猥,
 
因强谏之,
 
行珪不从。
 
后延策因入奏,
 
献封章於阙下,
 
事有三条:
 
一请不禁过淮猪羊,
 
而禁丝绵匹帛,
 
以实中国。
 
一请於山林要害置军镇,
 
以绝寇盗。
 
一述藩侯之弊,
 
请敕从事明谏诤之,
 
不从,
 
令诸军校列班廷诤。
 
行珪闻之,
 
深衔之。
 
后因戍兵作乱,
 
诬奏延策与之同谋,
 
父子俱戮於汴,
 
闻者冤之。
 
未几,
 
行珪以疾卒。
 
诏赠太尉。
 
 
张廷裕,
 
代北人也。
 
幼事武皇於云中,
 
从平黄巢,
 
讨王行瑜,
 
自行间渐升为小将。
 
庄宗定魏,
 
补天雄军左厢马步都虞候,
 
历蔚、慈、隰三州刺史。
 
同光三年,
 
除新州节度使。
 
塞上多事,
 
廷裕无控制之术,
 
边鄙常耸。
 
天成三年,
 
卒於治所。
 
诏赠太保。
 
 

王思同传

王思同,幽州人也。父敬柔,
王思同性格疏放, 
历瀛、平、儒、檀、营五州刺史。思同母即刘仁恭之女也,故思同初事仁恭为帐下军校。
稍通文字, 
会刘守光攻仁恭於大安山,思同以部下兵归太原,时年十六,
喜做诗, 
武皇命为飞腾指挥使。从庄宗平定山东,累典诸军。
与人唱和, 
思同性疏俊,粗有文,
自称蓟门战客。 
性喜为诗什,与人唱和,自称蓟门战客。
魏王李继岌把他当儿子看待。 
魏王继岌待之若子。时内养吕知柔侍兴圣宫,
这时吕知柔在兴圣宫做事, 
颇用事,
比较有权, 
思同不平之。
王思同心中不平。 
吕为终南山诗,
吕知柔写《终南山》一诗, 
末句有“头”字,
末句有“头”字, 
思同和曰“料伊直拟冲霄汉,
王思同和道:“料伊直拟冲霄汉, 
赖有青天压著头”其所为诗句,
赖有青天压着头。”他写的诗句, 
皆此类也。
都如此类。 
每从征,
每次出征, 
必在兴圣帐下,
必在兴圣宫使明宗帐下当差, 
然同光朝,
然而在同光朝, 
位止郑州刺史。
官位只当到郑州刺史。 
明宗在军时,
明宗在军中时, 
素知之,
一直了解他, 
即位后,
即皇帝位后, 
用为同州节度使,
用为同州节度使, 
未几,
没多久, 
移镇陇右。
移镇陇右。  
思同好文士,
王思同爱好文士, 
无贤不肖,
无论贤与不肖, 
必馆接贿遗,
必在馆舍招待送给钱物, 
岁费数十万。
每年花费几十万。 
在秦州累年,
在秦州多年, 
边民怀惠,
边疆百姓得到实惠, 
华戎宁息。
汉族与少数民族平安相处。 
长兴元年,
长兴元年, 
入朝,
入朝廷, 
见於中兴殿。
在中兴殿进见。 
明宗问秦州边事,
明宗问秦州边事,答道: 
对曰“秦州与吐蕃接境,
“秦州和吐蕃相邻, 
蕃部多违法度。
蕃部常违犯法度。 
臣设法招怀,
我设法招抚怀柔, 
沿边置寨四十馀所,
沿边境设置营寨四十多所, 
控其要害。
控制要害。 
每蕃人互市、饮食之界上,
每当蕃人交易、饮食到边界上, 
令纳器械”因手指画秦州山川要害控扼处。
要他们交出武器。”用手指画秦州山川要害控制处。 
明宗曰“人言思同不管事,
明宗说“:有人说王思同不管事, 
岂及此耶”时两川叛,
怎么能做到这样呢!”这时两川叛乱, 
欲用之,
明宗想使用他, 
且留左右,
暂且留在身边, 
故授右武卫将军。
所以授右武卫将军。 
八月,
八月, 
授西南面行营马步都虞候。
授西南面行营马步军都虞候。 
九月,
九月, 
迁京兆尹、西京留守。
任京兆尹、西京留守。 
伐蜀之役,
讨伐川蜀地时, 
为先锋指挥使。
任先锋指挥使。 
石敬瑭入大散关。
石敬瑭入大散关时, 
思同恃勇先入剑门,
王思同恃勇先入剑门, 
大军未相继,
大军没有相继跟上, 
复被董璋兵逐出之。
又被董璋军队赶出来。 
及敬瑭班师,
石敬瑭回师时, 
思同以曾获剑门之功,
王思同因曾攻下剑门之功, 
移镇山南西道。
移镇山南西道。 
 
三年,
三年, 
两川交兵,
东西两川交战, 
明宗虑并在一人,
明宗担心如合并到一人手中, 
则朝廷难制,
朝廷更难制服, 
密诏思同相度形势,
密诏要王思同分析形势, 
即乘间用军,
乘两川有间隙用兵, 
事未行而董璋败。
事情还没实行,董璋就失败了。 
八月,
八月, 
复为京兆尹兼西京留守。
再次任京兆尹兼西京留守。  
时潞王镇凤翔,
这时潞王李从厚镇守凤翔, 
与之邻境,
和他相邻, 
及潞王不禀朝旨,
潞王不接受朝廷旨令, 
致书於秦、泾、雍、梁、邠诸帅,
写信给秦、泾、雍、梁、..各地主帅,说: 
言“贼臣乱政,
“贼臣搞乱朝政, 
属先帝疾笃,
趁先帝病重时, 
谋害秦王,
谋害秦王, 
迎立嗣君,
迎立嗣君, 
自擅权柄,
自己掌握权力, 
以致残害骨肉,
以致残害骨肉, 
摇动藩垣。
动摇国家。 
惧先人基业,
我担心先人创立的基业, 
忽焉坠地,
忽然坍塌, 
故誓心入朝,以除君侧,
所以发誓入朝廷以便清除君王旁边奸贼, 
事济之后,
事情完成后, 
谢病归藩。
病退回藩。 
然藩邸素贫。
然而藩邸一直贫困, 
兵力俱困,
兵力又少, 
欲希国士,共济急难”乃令小伶女十人以五弦技见思同,
希望国士们共同救济国难。”令小伶安十十带五弦妓见王思同, 
因欢讽动,
让他取乐并劝说他。 
又令军校宋审温者,请使於雍,
又令军校宋审温出使到雍州, 
若不从命,
如不听从命令, 
即独图之。
便独自行事。 
又令推官郝昭、府吏朱延乂以书檄起兵。
又令推官郝昭、府吏朱延繧发檄文起兵。 
会副部署药彦稠至,
碰上副部署药彦稠来到, 
方宴,
宴会没停, 
而妓、使适至,
而妓女、使者正好前来, 
乃击之於狱。
便关在狱中。 
彦稠请诛审温,
药彦稠请求杀宋审温, 
拘送昭赴阙。
押送郝昭去朝廷。 
时思同已遣其子入朝言事,
这时王思同已派儿子到朝廷说事, 
朝廷嘉之,
朝廷嘉奖他, 
乃以思同为凤翔行营都部署,
便任王思同为凤翔行营都部署, 
起军营於扶风。
在扶风起军营。 
 
三月十四日,
 
与张虔钊会於岐下,
 
梯冲大集。
 
十五日,
 
进收东西关城,
 
城中战备不完,
 
然死力御捍,
 
外兵伤夷者十二三。
 
十六日,
 
复进攻其城,
 
潞王登陴泣谕於外,
 
闻者悲之。
 
张虔钊性褊,
 
诘旦,
 
西南用军,
 
与都监皆血刃以督军士,
 
军士齐诟,
 
反攻虔钊,
 
虔钊跃马避之。
 
时羽林指挥使杨思权引军自西门先入,
 
思同未之知,
 
犹督士登城。
 
俄而严卫指挥使尹晖呼曰“西城军已入城受赏矣,
 
军士可解甲”弃仗之声,
 
振动天地。
 
日午,
 
乱军毕集,
 
泾州张从宾、邠州康福、河中安彦威皆遁去。
 
十七日,
 
思同与药彦稠、苌从简俱至长安,
 
刘遂雍闭关不内,
 
乃奔潼关。
 
 
二十二日,
 
潞王至昭应,
 
前锋执思同来献。
 
王谓左右曰“思同计乖於事,
 
然尽心於所奉,
 
亦可嘉也”顾谓赵守钧曰“思同尔之故人,
 
可行迓之於路,
 
达予抚慰之意”思同至,
 
潞王让之曰“贼臣倾我国家,
 
残害骨肉,
 
非予弟之过。
 
我起兵岐山,
 
盖诛一二贼臣耳,
 
尔何首鼠两端,
 
多方误我,
 
今日之罪,
 
其可逃乎”思同曰“臣起自行间,
 
受先朝爵命,
 
秉旄仗钺,
 
累历重藩,
 
终无显效以答殊遇。
 
臣非不知攀龙附凤则福多,
 
扶衰救弱则祸速,
 
但恐瞑目之后,
 
无面见先帝。
 
衅鼓膏原,
 
缧囚之常分也”潞王为之改容,
 
徐谓之曰“且憩歇”潞王欲用之,
 
而杨思权之徒耻见其面,
 
屡启刘延朗,
 
言“思同不可留,
 
虑失士心”又,
 
潞王入长安时,
 
尹晖尽得思同家财及诸妓女,
 
故尤恶思同,
 
与刘延朗亟言之。
 
属王醉,
 
不待报,
 
杀思同并其子德胜。
 
潞王醒,
 
召思同,
 
左右报已诛之矣。
 
潞王怒延朗,
 
累日嗟惜之。
 
及汉高祖即位,
 
诏赠侍中。
 
 

索自通传

索自通,
 
字得之,
 
太原清源人也。
 
父继昭,
 
以自通贵,
 
授国子监祭酒致仕。
 
自通少能骑射,
 
尝於山墅射猎,
 
庄宗镇太原时,
 
遇之於野,
 
讯其姓名,
 
即补右番厅直军使。
 
后因从猎,
 
射中走鹿,
 
转指挥使。
 
佐周德威攻燕军於涿州,
 
擒燕将郭在钧。
 
从庄宗定魏博,
 
改突骑指挥使。
 
明宗即位,
 
自随驾左右厢马军都指挥授忻州刺史。
 
岁馀召还,
 
复典禁兵,
 
领韶州刺史,
 
出为大同军节度使。
 
累岁移镇忠武,
 
改京兆尹、西京留守。
 
杨彦温据河中作乱,
 
自通率师讨平之,
 
授河中节度使。
 
寻自鄜州入为右龙武统军。
 
初,
 
自通既平杨彦温,
 
代末帝镇河中,
 
临事失於周旋,
 
末帝深衔之。
 
〔《通鉴》:
 
自通至镇,
 
承安重诲指,
 
籍军府甲仗数上之,
 
以为从珂私造,
 
赖王德妃居中保护,
 
从珂由是得免。
 
〕及末帝即位,
 
自通忧悸求死。
 
清泰元年七月,
 
因朝退涉洛,
 
自溺而卒。
 
 
子万进,
 
周显德中,
 
历任方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