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十九〔唐书〕·庄宗纪三 - 旧五代史

← 返回《旧五代史卷二十七〔唐书〕·庄宗纪一卷三十〔唐书〕·庄宗纪四

卷二十九〔唐书〕·庄宗纪三

文白对照

后唐庄宗李存勖征战破梁军,平镇州叛乱,抵御契丹入侵,最终称帝建立后唐。

德胜城攻防战

天祐十六年春正月,
 
李存审城德胜,
 
夹河为栅。
 
帝还魏州,
 
命昭义军节度使李嗣昭权知幽州军府事。
 
三月,
 
帝兼领幽州,
 
遣近臣李绍宏提举府事。
 
 
夏四月,
 
梁将贺瑰围德胜南城,
 
百道攻击,
 
复以艨艟扼断津渡。
 
帝驰而往,
 
阵於北岸。
 
南城守将氏延赏告急,
 
且言矢石将尽。
 
帝以重贿召募能破贼舰者,
 
於是献技者数十,
 
或言能吐火焚舟,
 
或言能禁咒兵刃,
 
悉命试之,
 
无验。
 
帝忧形於色,
 
亲从都将王建及进曰“臣请效命”乃以巨索连舟十艘,
 
选效节勇士三百人,
 
持斧被铠,
 
鼓枻而进,
 
至中流。
 
梁楼船三层,
 
蒙以牛革,
 
悬板为楯。
 
建及率持斧者入艨艟间,
 
斩其竹笮,
 
破其悬楯。
 
又於上流取瓮数百,
 
用竹笮维之,
 
积薪於上,
 
灌以脂膏,
 
火发亘空。
 
又以巨舰载甲士,
 
令乘烟鼓噪。
 
梁之楼船断绁而下,
 
沈溺者殆半。
 
军既得渡,
 
梁军乃退。
 
命骑军追袭至濮阳,
 
俘斩千计。
 
贺瑰由此饮气遘疾而卒。
 
 

同州与幽州事略

秋七月,
 
帝归晋阳。
 
八月,
 
梁将王瓒帅众数万自黎阳渡河,
 
营於杨村,
 
造舟为梁,
 
以通津路。
 
冬十月,
 
帝自晋阳至魏州,
 
发徒数万以广德胜北城,
 
自是,
 
日与梁军接战。
 
 
十二月戊戌,
 
帝军於河南,
 
夜伏步兵於潘张村梁军寨下,
 
以骑军掠其饷运,
 
擒其斥候。
 
梁王瓒结阵以待,
 
帝军以铁骑突之,
 
诸军继进,
 
梁军大奔,
 
赴水死者甚众,
 
瓒走保北城。
 
 
天祐十七年春,
 
幽州民於田中得金印,
 
文曰“关中龟印”,
 
李绍宏献於行台。
 
 
秋七月,
 
梁将刘鄩、尹皓寇同州。
 
先是,
 
河中节度使朱友谦取同州,
 
以其子令德主留务,
 
请梁主降节。
 
梁主怒,
 
不与,
 
遂请旄节於帝。
 
梁主乃遣刘鄩与华州节度使尹皓帅兵围同州,
 
友谦来告难,
 
帝遣蕃汉总管李存审、昭义节度使李嗣昭、代州刺史王建及率师赴援。
 
 
九月,
 
师至河中,
 
朝至夕济,
 
梁人不意王师之至,
 
望之大骇。
 
明日约战,
 
与朱友谦谋,
 
迟明,
 
进军距梁垒。
 
梁人悉众以出,
 
蒲人在南,
 
王师在北。
 
骑军既接,
 
蒲人小却,
 
李嗣昭以轻骑抗之,
 
梁军奔溃,
 
追斩二千馀级。
 
是夜,
 
刘鄩收馀众保营,
 
自是闭壁不出。
 
数日,
 
鄩遂宵遁。
 
王师追及於渭河,
 
所弃兵仗辎重不可胜计,
 
刘鄩、尹皓单骑获免。
 
未几,
 
鄩忧恚发病而卒。
 
王师略地至奉先,
 
嗣昭因谒唐帝诸陵而还。
 
 

镇州叛乱始末

天祐十八年春正月,
 
魏州开元寺僧传真获传国宝,
 
献於行台。
 
验其文,
 
即“受命於天,
 
子孙宝之”八字也,
 
群僚称贺。
 
传真师於广明中,
 
遇京师丧乱得之,
 
秘藏已四十年矣。
 
篆文古体,
 
人不之识,
 
至是献之。
 
时淮南杨溥、四川王衍皆遣使致书,
 
劝帝嗣唐帝位,
 
帝不从。
 
 
二月,
 
代州刺史王建及卒。
 
是月,
 
镇州大将张文礼杀其帅王镕。
 
时帝方与诸将宴,
 
酒酣乐作,
 
闻镕遇弑,
 
遽投觯而泣曰“赵王与吾把臂同盟,
 
分如金石,
 
何负於人,
 
覆宗绝祀,
 
冤哉”先是,
 
滹沱暴涨,
 
漂关城之半,
 
溺死者千计。
 
是岁,
 
天西北有赤昆如血,
 
占者言赵分之灾,
 
至是果验。
 
时张文礼遣使请旄节於帝,
 
帝曰“文礼之罪,
 
期於无赦,
 
敢邀予旄节”左右曰“方今事繁,
 
不欲与人生事”帝不得已而从之,
 
乃承制授文礼镇州兵马留后。
 
 
三月,
三月, 
河中节度使朱友谦、昭义节度使李嗣昭、沧州节度使李存审、定州节度使王处直、邢州节度使李嗣源、成德军兵马留后张文礼、遥领天平军节度使阎宝、大同军节度使李存璋、新州节度使王郁、振武节度使李存进、同州节度使朱令德,
河中节度使朱友谦、昭义节度使李嗣昭、沧州节度使李存审、定州节度使王处直、邢州节度使李嗣源、成德军兵马留后张文礼、遥领天平军节度使阎宝、大同军节度使李存璋、新州节度使王郁、振武节度使李存进、同州节度使朱令德, 
各遣使劝进,
各派使者劝进, 
请帝绍唐帝位,
请庄宗继承唐朝帝位, 
帝报书不允。
庄宗回信不答应。 
自是,
从此, 
诸镇凡三上章劝进,
诸镇共三次上书劝进, 
各献货币数十万,
各献钱财数十万, 
以助即位之费,
以供即位时的耗费, 
帝左右亦劝帝早副人望,
庄宗左右的人也劝庄宗早点顺应人们愿望, 
帝撝挹久之。
庄宗谦让了很久。 
〔《九国志·赵季良传》:季良尝萝手扶御座,自谓辅佐之象,
 
由是颇述天时人事以讽,庄宗深纳其言。〕秋七月,
七月, 
河东节度副使卢汝弼卒。
河东节度副使卢汝弼去世。 
 
八月庚申,
八月七日, 
令天平节度使阎宝、成德兵马留后符习率兵讨张文礼於镇州。
令天平节度使阎宝、成德兵马留后符习率兵到镇州讨伐张文礼。 
初,
起初, 
王镕令偏将符习以本部兵从帝屯於德胜。
王钅容令偏将符习以本部兵随庄宗在德胜驻扎。 
文礼既行弑逆,
张文礼杀了王钅容后, 
忌镕故将,
顾忌王钅容旧将, 
多被诛戮,
杀了很多, 
因遣使闻於帝,
因而派使者告诉庄宗, 
欲以他兵代习归镇,
想用其他兵马代替符习到镇州, 
习等惧,
符习等人害怕, 
请留。
请求留下。 
帝令传旨於习及别将赵仁贞、乌震等,
庄宗下令传旨给符习和别将赵仁贞、乌震等人, 
明正文礼弑逆之罪,
明确认定张文礼弑逆的罪行,并说: 
且言“尔等荷戟从征,
“你们持枪随从出征, 
盖君父之故,
都是为了君王, 
衔冤报恩,
含冤报恩, 
谁人无心。
谁人没这心思。 
吾当给尔资粮,
我会给你粮草, 
助尔兵甲,
给你兵甲, 
尔试思之”於是习等率诸将三十馀人,
你们多想想!”于是符习等人率各位将领三十余人, 
恸哭於牙门,
在牙门痛哭, 
请讨文礼。
请求讨伐张文礼。 
帝因授习成德军兵马留后,
庄宗授符习为成德军兵马留后, 
以部下镇、冀兵致讨於文礼。
率领部下镇州、冀州的兵马讨伐张文礼, 
又遣阎宝以助之,
又派阎宝相助, 
以史建瑭为前锋。
以史建瑭为前锋。 
甲子,
十一日, 
攻赵州,
攻赵州, 
刺史王铤送符印以迎,
刺史王铤送来符印迎接, 
阎宝遂引军至镇州城下,
阎宝就引军到镇州城下, 
营於西北隅。
在西北角宿营。 
是月,
这个月, 
张文礼病疽而卒,
张文礼得痈疽而死, 
其子处瑾代掌军事。
他儿子张处瑾代理军事。  
九月,
九月, 
前锋将史建瑭与镇人战於城下,
前锋将史建瑭同镇州军在城下交战, 
为流矢所中而卒。
被流矢射中死去。 
 

契丹南侵与反击

冬十月己未,
十月七日, 
梁将戴思远攻德胜北城,
梁将戴思远攻德胜北城, 
帝命李嗣源设伏於戚城,
庄宗命李嗣源在戚城设下埋伏, 
令骑军挑战。
令骑兵挑战, 
梁军大至,
梁军大批追来, 
帝御中军以御之。
庄宗率中军抵抗。 
时李从珂伪为梁帜,
这时李从珂假装梁军举着梁军旗帜, 
奔入梁垒,
奔入梁军营垒, 
斧其眺楼,
用战斧砍垮梁军..望台, 
持级而还。
斩下敌人首级而回。 
梁军愈恐,
梁军更加惊恐, 
步兵渐至,
步兵渐渐来到, 
李嗣源以铁骑三千乘之,
李嗣源领三千铁骑冲锋, 
梁军大败,
梁军大败, 
俘斩二万计。
俘杀二万。 
辛酉,
九日, 
阎宝上言,
阎宝奏称, 
定州节度使王处直为其子都幽於别室,都自称留后。〔《欧阳史》:
定州节度使王处直被他儿子王都囚禁在别室, 
王处直叛附於契丹,其子都幽处直以来附。〕
王都自称留后。 
 
十一月,
十一月, 
帝至镇州城下,
庄宗到镇州城下, 
张处瑾遣弟处琪、幕客齐俭等候帝乞降,
张处瑾派弟弟张处琪、幕客齐俭等人迎候庄宗乞求投降, 
言犹不逊,
言语仍然不逊服, 
帝命囚之。
庄宗下令将他们关押起来。 
时王师筑土山以攻其垒,
此时庄宗军队堆起土山用来进攻敌人营垒, 
城中亦起土山以拒之,
城中也堆起土山抗拒, 
旬日之间,
十来天内, 
机巧百变。
机变百出。 
张处瑾令韩正时以千骑夜突围,
张处瑾令韩正时率一千骑兵突围, 
将入定州与王处直议事,
准备进定州和王处直商议事情, 
为我游军追击,破之。
被庄宗游击军追击破灭, 
馀众保衡唐,
剩下的保护行唐, 
贼将彭赟斩正时以降。 十二月辛未,
贼将彭斌贝杀了韩正时来投降。 
王郁诱契丹安巴坚寇幽州,〔《契丹国志》:王处直在定州,
 
以镇、定为唇齿,恐镇亡而定孤,乃潜使人语其子王郁,
十二月二十日, 
使赂契丹,令犯塞以救镇州之围。王郁说太祖曰“镇州美女如云,
王郁引诱契丹阿保机侵犯幽州, 
金帛似山,天皇速往,
又带部队攻陷涿州, 
则皆为己物也。不然,则为晋王所有矣”太祖以为然,
又侵犯定州, 
率众而南。〕遂引军涿州,陷之。
王都派使者告急, 
又寇定州,王都遣使告急,帝自镇州率五千骑赴之。
庄宗从镇州率五千骑兵赴援。 
 
天祐十九年春正月甲午,
天..十九年(922)一月十三日, 
帝至新城,
庄宗到新城, 
契丹前锋三千骑至新乐。
契丹前锋三千骑兵到新乐。 
是时,
这时, 
梁将戴思远乘虚以寇魏州,
梁将戴思远乘虚侵犯魏州, 
军至魏店,
部队到魏店, 
李嗣源自领兵驰入魏州。
李嗣源带兵驰入魏州。 
梁人知其有备,
梁人知道魏州有防备, 
乃西渡洹水,
便西渡洹水, 
陷成安而去。
攻陷成安后离去。 
时契丹渡沙河,
此时契丹渡过沙河口, 
诸将相顾失色。
各位将军相顾失色, 
又闻梁人内侵,
又听说梁人侵入内地, 
邺城危急,
邺城危急, 
皆请旋师,
都请求回师, 
唯帝谓不可,
只有庄宗说不行, 
乃率亲骑至新城。
便亲率骑兵到新城。 
契丹万馀骑,
契丹一万多骑兵, 
遽见帝军,
突然见到庄宗, 
惶骇而退。
惶恐而退。 
帝分军为二广,
庄宗把部队分为二支, 
追蹑数十里,
追踪几十里, 
获安巴坚之子。
俘获阿保机的儿子。 
时沙河冰薄,
此时沙河上的冰较薄, 
桥梁隘狭,
桥梁狭窄, 
敌争践而过,
敌军争着过桥, 
陷溺者甚众。
挤下河的很多。 
阿保机方在定州,
阿保机正在定州, 
闻前军败,
听说前军失败, 
退保望都。
撤退保卫望都。 
帝至定州,
庄宗到定州, 
王都迎谒。是夜,
王都迎见, 
宿於开元寺。
这晚在开元寺过夜。 
翌日,
第二天, 
引军至望都,
引军到望都, 
契丹逆战。
契丹迎战, 
帝身先士伍,
庄宗身先士卒, 
驰击数四,
四次骑马出击, 
敌退而结阵,
敌人退而列阵, 
帝之徒兵亦阵於水次。
庄宗的步兵也在水边列阵。 
李嗣昭跃马奋击,
李嗣昭跃马奋击, 
敌众大溃,
敌众大败, 
俘斩数千,
俘杀几千, 
追击至易水,
追击到易水, 
获毡裘、毳幕、羊马不可胜纪。时岁且北至,大雪平地五尺,
缴获毡裘、帐幕、羊马不可计数。 
敌乏刍粮,人马毙踣道路,累累不绝,
这时节令已到冬至, 
帝乘胜追袭至幽州。〔《契丹国志》:晋王趋望都,
平地大雪五尺深, 
为契丹所围,力战,出入数四,
敌人缺乏粮草, 
不解。李嗣昭引三百骑横击之,晋王始得出,
人马死于道路的绵绵不绝, 
因纵兵奋击,太祖兵败,遂北至易州。
庄宗乘胜追袭到幽州。 
会大雪弥旬,平地数尺,人马死者相属,
这个月, 
太祖乃归。〕是月,梁将戴思远寇德胜北城,
梁将戴思远侵犯德胜北城, 
筑垒穿堑,
筑垒挖沟, 
地道云梯,
地道云梯, 
昼夜攻击。
昼夜攻击, 
李存审极力拒守,
李存审极力把守, 
城中危急。
城中危急。 
帝自幽州闻之,
庄宗在幽州听说后, 
倍道兼行以赴,
日夜兼程救援, 
梁人闻帝至,
梁军听说庄宗到, 
烧营而遁。
烧掉营房而逃。 
 
三月丙午,
三月二十六日, 
王师败於镇州城下,
庄宗的军队在镇州城下失败, 
阎宝退保赵州。
阎宝退保赵州。 
时镇州累月受围,
此时镇州被围困几个月, 
城中艰食,
城中粮食紧张, 
王师筑垒环之。
庄宗军筑起堡垒环绕, 
又决滹沱水以绝城中出路。
又挖开滹沱河断绝城中出路。 
是日,
这一天, 
城中军出,
城中军队出来, 
攻其长围,
攻击围敌, 
皆奋力死战,
都奋力死战, 
王师不能拒,
庄宗军抵挡不住, 
引师而退。
引师撤退。 
镇人坏其营垒,
镇州人破坏围城营垒, 
取其刍粮者累日。
收取粮草,弄了几天。 
帝闻失律,
庄宗听说失败消息, 
即以昭义节度使李嗣昭为北面招讨使,
立即任昭义节度使李嗣昭为北面招讨使, 
进攻镇州。
进攻镇州。  
夏四月,
四月, 
嗣昭为流矢所中,
李嗣昭被流矢射中, 
卒於师。
在军中死去。 
己卯,
二十九日, 
天平节度使阎宝卒。
天平节度使阎宝去世。 
以振武节度使李存进为北面招讨使。
任振武节度使李存进为北面招讨使。 
是月,
这个月, 
大同军节度使李存璋卒。
大同军节度使李存璋去世。 
 
五月乙酉,
五月六日, 
李存进围镇州,
李存进包围镇州, 
营於东渡。
在东垣渡扎营。  
八月,
八月, 
梁将段凝陷卫州,
梁将段凝攻陷卫州, 
刺史李存儒被擒。
刺史李存儒被俘。 
存儒,本俳优也,帝以其有膂力,
李存儒, 
故用为卫州刺史。既而诛敛无度,人皆怨之,
原是演戏的, 
故为梁人所袭。〔《九国志·赵季良传》:庄宗入邺,
庄宗因为他有臂力, 
时兵革屡兴,
任他为卫州刺史, 
属邑租赋逋久。一日,
不久杀人聚敛没有节制, 
庄宗召季良切责之,季良对曰“殿下何时平河南”庄宗正色曰“尔掌舆赋而稽缓,安问我胜负乎”季良曰“殿下方谋攻守,
人人怨恨他, 
复务急征,一旦众心有变,恐河南非殿下所有”庄宗敛容前席曰“微君之言,
所以被梁军袭击。 
几失吾大计”〕梁将戴思远又陷共城、新乡等邑。自是,
梁将戴思远又攻陷共城、新乡等地, 
澶渊之西,
从此澶渊以西, 
相州之南,
相州以南, 
皆为梁人所据。
都为梁人占据。 
 
九月戊寅朔,
九月一日, 
张处球悉城中兵奄至东垣渡,
张处球率城中所有士兵扑向东垣渡, 
急攻我之垒门。
急攻唐军垒门。 
时骑军已临贼城,
此时骑兵已临近贼城, 
不觉其出,
没发觉贼军出动。 
李存进惶骇,
李存进惶恐, 
引十馀人斗於桥上,
带十几人在桥上抗击, 
贼退,
贼退, 
我之骑军前后夹击之,
骑兵前后夹击, 
贼众大败,
贼众大败, 
步兵数千,殆无还者。
几千步兵几乎没有生还的。 
是役也,
这一仗, 
李存进战殁於师,
李存进战死于军中, 
以蕃汉马步总管李存审为北面招讨使,
任蕃汉马步总管李存审为北面招讨使, 
以攻镇州。
以攻镇州。 
丙午夜,
二十九日夜, 
赵将李再丰之子冲投缒以接王师,
赵将李再丰的儿子李冲放绳子接应庄宗军队, 
诸军登城,
诸军登城, 
迟明毕入,
天亮时全部进城, 
镇州平。
镇州平定。 
获处球、处瑾、处琪并其母,
俘获张处球、张处瑾、张处琪和他们的母亲, 
及同恶高濛李翥、齐俭等,
以及同恶高氵蒙、李翥、齐俭等人, 
皆折足送行台,
都折断他们的腿送往行台, 
镇人请醢而食之。
镇州人请求将他们斩为肉酱而食, 
发张文礼尸,
挖出张文礼的尸体, 
磔於市。
在市中斩成肉块。 
帝以符习为镇州节度使,
庄宗任符习为镇州节度使, 
乌震为赵州刺史,
乌震为赵州刺史, 
赵仁贞为深州刺史,
赵仁贞为深州刺史, 
李再丰为冀州刺史。
李再丰为冀州刺史。 
镇人请帝兼领本镇,
镇州人请庄宗兼管本镇, 
从之,
庄宗答应了, 
乃以符习遥领天平军节度使。
便以符习遥领天平军节度使。 
 
十一月,
十一月, 
河东监军张承业卒。
河东监军张承业死。  
十二月,
十二月, 
以魏州观察判官张宪权知镇州军州事。
任魏州观察判官张宪暂管镇州军事。 
 

称帝建制

同光元年春正月丙子,
同光元年(923)一月一日, 
五台山僧献铜鼎三,
五台山和尚献三座铜鼎, 
言於山中石崖间得之。
说是从山中石崖里得到的。  
二月,
二月, 
新州团练使李嗣肱卒。
新州团练使李嗣..死。 
是时,
此时, 
以诸藩镇相继上笺劝进,
因为各个藩镇相继上书劝进, 
乃命有司制置百官省寺仗卫法物,
便命有关部门设置百官机构仪仗法物, 
期以四月行即位之礼,
准备在四月举行即位典礼, 
以河东节度判官庐质为大礼使。
任河东节度判官卢质为大礼使。 
 
三月己卯,
三月五日, 
以横海军节度使、内外蕃汉马步总管李存审为幽州节度使。
任横海军节度使、内外蕃汉马步总管李存审为幽州节度使。 
潞州留后李继韬叛,
潞州留后李继韬叛变, 
送款於梁。
与梁朝结交。 
是月,
这个月, 
筑即位坛於魏州牙城之南。
在魏州牙城南边修筑即位坛。 
 
夏四月己巳,
四月二十五日, 
帝升坛,
庄宗登上即位坛, 
祭告昊天上帝,
祭告苍天上帝, 
遂即皇帝位,
于是登皇帝位, 
文武臣僚称贺。
文武臣僚称贺。 
礼毕,
典礼结束, 
御应天门宣制:
到应天门宣布诏令: 
改天佑二十年为同光元年,
改天..二十年为同光元年。 
大赦天下,
大赦天下, 
自四月二十五日昧爽以前,
从四月二十五日黎明以前, 
除十恶五逆、放火行劫、持杖杀人、官典犯赃、屠牛铸钱、合造毒药外,
除去十恶五逆、放火行劫、持杖杀人、官典犯赃、杀牛铸钱、合造毒药之外, 
罪无轻重,
无论罪行轻重, 
咸赦除之。
全都赦免。 
应蕃汉马步将校并赐功臣名号,
凡蕃汉马步将校一并赐功臣称号, 
超授检校官,
提升检校官, 
已高者与一子六品正员官,
官位本已很高的赐予一子六品正员官, 
兵士并赐等第优给。
兵士一并按等级优待赏赐。 
其战殁功臣各加追赠,
战死的功臣追赠功名, 
仍赐谥号。
并定谥号。 
民年八十已上,
百姓有年纪在八十岁以上的, 
与免一子役。
免去一子的劳役。 
内外文武职官,
内外文武官员, 
并可直言极谏,
都可以直言极谏, 
无有隐讳。
不用隐瞒忌讳。 
贡、选二司,宜令有司速商量施行。
贡、选两个部门应令有关官员快速开展工作。 
云、应、蔚、朔、易、定、幽、燕及山后八军,
云、应、蔚、朔、易、定、幽、燕各州以及山后八军, 
秋夏税率量与蠲减。
秋夏的税收酌量减免。 
民有三世已上不分居者,
百姓中有三代以上没分家的, 
与免杂徭。
免去杂役。 
诸道应有祥瑞,不用闻奏。
各地出现祥瑞景物不用报告。 
赦书有所未该,
赦书有不全面的地方, 
委所司条奏以闻云。
委托官员上奏报告。 
是岁,自正月不雨,
这一年从一月以来没下雨, 
人心忧恐,
人心忧惧, 
宣赦之日,
宣布赦令这一天, 
澍雨溥降。
普降及时雨。 
 
初,
起初, 
唐咸通中,
唐咸通年间, 
金、水、土、火四星聚於毕、昴,
金、水、土、火四星聚集在毕、昴两宿, 
太史奏“毕、昴,赵、魏之分,
太史上奏:“毕、昴两宿是赵州的分野, 
其下将有王者”懿宗乃诏令镇州王景崇被衮冕摄朝三日,
它下面将会有王者。”懿宗便诏令镇州王景崇穿衮冕等帝王礼服代为掌理朝政三天, 
遣臣下备仪注、军府称臣以厌之。
派臣下备好仪礼,要军府称臣,用这些方法来压服天象。 
其后四十九年,
过了四十九年, 
帝破梁军於柏乡,
庄宗在柏乡破灭梁军, 
平定赵、魏,
平定赵、魏, 
至是即位於邺宫。
到现在终于在邺宫登皇帝位。  
是月,
这个月, 
以行台左丞相豆卢革为门下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太清宫使。
任行台左丞相豆卢革为门下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太清宫使; 
以行台右丞相卢澄为中书侍郎平章事、监修国史。
任行台右丞相卢澄为中书侍郎平章事、监修国史; 
以前定州掌书记李德休为御史中丞。
任前定州掌书记李德休为御史中丞; 
以河东节度判官卢质为兵部尚书,
任河东节度判官卢质为兵部尚书, 
充翰林学士承旨。
充翰林学士承旨; 
以河东掌书记冯道为户部侍郎,
任河东掌书记冯道为户部侍郎, 
充翰林学士。
充翰林学士; 
以魏博、镇冀观察判官张宪为工部侍郎,
任魏博、镇冀观察判官张宪为工部侍郎, 
充租庸使。
充租庸使; 
以中门使郭崇韬、昭义监军使张居翰并为枢密使。
任中门使郭崇韬、昭义监军使张居翰一起为枢密使; 
以权知幽州军府事李绍宏为宣徽使。
任代理幽州军府事李绍宏为宣徽使; 
以魏博节度判官王正言为礼部尚书,
任魏博节度判官王正言为礼部尚书, 
行兴唐尹。
兼兴唐尹; 
以河东军城都虞候孟知祥为太原尹,
任河东军城都虞候孟知祥为太原尹, 
充西京副留守。
充西京副留守; 
以泽潞节度判官任圆为工部尚书兼真定尹,
任泽潞节度判官任圜为工部尚书兼真定尹, 
充北京副留守。
充北京副留守。 
诏升魏州为东京兴唐府,
下诏升魏州为东京兴唐府, 
改元城县为兴唐县,
改元城县为兴唐县, 
贵乡县为广晋县,
贵乡县为广晋县, 
以太原为西京,
以太原为西京, 
以镇州为北都。
以镇州为北都。 
是时,所管节度一十三,
这时所管辖有十三个节度, 
州五十。
五十个州。 
 
闰月丁丑,
闰四月三日, 
以李嗣源为检校侍中,
任李嗣源为检校侍中, 
依前横海军节度使、内外蕃汉副总管。
依前横海军节度使、内外蕃汉副总管; 
以幽州节度使李存审为检校太师、兼中书令,
任幽州节度使李存审为检校太师、兼中书令, 
依前蕃汉马步总管。
依前蕃汉马步军总管; 
以河东节度使朱友谦为检校太师、兼尚书令。
任河中节度使朱友谦为检校太师、兼尚书令。 
安国军节度使符习加同平章事,
安国军节度使符习加同平章事, 
定州节度使王都加检校侍中。
定州节度使王都加检校侍中。 
是月,
这个月, 
追尊曾祖蔚州太保为昭烈皇帝,
追尊曾祖父蔚州太保为昭烈皇帝, 
庙号懿祖。
庙号是懿祖; 
夫人崔氏曰昭列皇后。
夫人崔氏为昭烈皇后。 
追尊皇祖代州太保为文景皇帝,
追尊皇祖代州太保为文景皇帝, 
庙号献祖。
庙号是献祖; 
夫人秦氏曰文景皇后。
夫人秦氏为文景皇后。 
追尊皇考河东节度使、太师、中书令、晋王为武皇帝,
追尊皇父河东节度使、太师、中书令、晋王为武皇帝, 
庙号太祖。
庙号是太祖。 
诏於晋阳立宗庙,
下诏在晋阳立宗庙, 
以高祖神尧皇帝、太宗文皇帝、懿宗昭圣皇帝、昭宗圣穆皇帝及懿祖以下为七庙。
以高祖神尧皇帝、太宗文皇帝、懿宗昭圣皇帝、昭宗圣穆皇帝及懿祖以下为七庙。 
甲午,
二十日, 
契丹寇幽州,
契丹侵犯幽州, 
至易、定而还。
到易、定二州后回去。 
时有自郓来者,
这时有从郓州来的人, 
言节度使戴思远领兵在河上,
说节度使戴思远领兵到黄河上, 
州城无守兵,
州城没守兵, 
可袭而取之。
可以袭击攻取。 
帝召李嗣源谋曰“昭义阻命,
庄宗召李嗣源谋划说“:昭义军抗命, 
梁将董璋攻迫泽州,
梁将董璋攻逼泽州, 
梁志在泽、潞,
梁军志在夺取泽州、潞州, 
不虑别有事生,
没有考虑另有事情发生, 
汶阳无备,
汶阳没防备, 
不可失也”嗣源以为然。
机不可失。”李嗣源同意庄宗所说。 
壬寅,
二十八日, 
命嗣源率步骑五千,
命李嗣源率步兵骑兵五千, 
箝枚自河趋郓。
衔枚从黄河奔向郓州。 
是夜阴雨,
这天晚上阴雨, 
我师至城下,
部队到城下, 
郓人不觉,
郓州人还不知道, 
遂乘城而入,
遂登城而入, 
郓州平。
平定郓州。 
制以李嗣源为天平军节度使。
颁布诏令任李嗣源为天平军节度使。 
梁主闻郓州陷,
梁主听说郓州陷落, 
大恐,
大恐, 
乃遣王彦章代戴思远总兵以来拒。
派王彦章替代戴思远带兵来抵拒。 
时朱守殷守德胜南城,
此时朱守殷守德胜南城, 
帝惧彦章奔冲,
庄宗怕王彦章冲杀, 
遂幸澶州。
遂到澶州。 
 
五月辛酉,
五月十八日, 
彦章夜率舟师自杨村浮河而下,
王彦章晚上率水兵从杨村顺河而下, 
断德胜之浮桥,
斩断德胜浮桥, 
攻南城,陷之。
攻下南城。 
帝令中书焦彦宾驰至杨刘,
庄宗命中书焦彦宾骑马奔向杨刘, 
固守其城。
固守该城, 
令朱守殷撤德胜北城屋木攻具,
命朱守殷拆除德胜北城屋木做成木筏, 
浮河而下,
顺河而下, 
以助杨刘。
以援助杨刘。 
是时,
此时, 
德胜军食刍茭薪炭数十万计,
德胜军粮食柴草几十万, 
至是令人辇负入澶州,
现在用人车运入澶州, 
事既仓卒,
事情办得急, 
耗失殆半。
损失过半。 
朱守殷以所毁屋木编筏,
朱守殷用毁掉的屋木编木筏, 
置步军於其上。
让步兵站在上面。 
王彦章以舟师沿流而下,
王彦章带水军沿流而下, 
各行一岸,
双方各行一边, 
每遇转滩水汇,
每当遇上转弯汇水处, 
即中流交斗,
便在河中交战, 
流矢雨集,
箭如雨下, 
或全舟覆没,
有的全船覆没, 
一彼一此,
彼此都有, 
终日百战,
每天交战上百次, 
比及杨刘,
到杨刘时, 
殆亡其半。
伤亡近半。 
己巳,
二十六日, 
王彦章、段凝率大军攻杨刘南城,
王彦章、段凝率大军攻杨刘南城, 
焦彦宾与守城将李周极力固守。
焦彦宾和守城将领李周尽力坚守。 
梁军昼夜攻击,
梁军昼夜攻击, 
百道齐进,
百路齐进, 
竟不能下,
却不能攻下, 
遂结营於杨刘之南,
遂在杨刘南边扎营, 
东西延袤十数栅。
东西延绵有十几个营栅。 
 
六月己亥,
六月二十六日, 
帝亲御军至杨刘,
庄宗亲自率兵到杨刘, 
登城望见梁军,
登城望见梁军, 
重壕复垒,以绝其路,
重重沟濠壁垒绝断道路, 
帝乃选勇士持短兵出战。
庄宗选勇士拿短兵器出城。 
梁军於城门外,
梁军在城门外, 
连延屈曲,
连延屈曲, 
穿掘小壕,
挖掘小沟, 
伏甲士於中,
埋伏甲士在里面, 
候帝军至,
等庄宗军队一到来, 
则弓弩齐发,
便弓弩齐发, 
师人多伤矢,
士兵多被射中, 
不得进。
不能前进。 
帝患之,
庄宗为之忧虑, 
问计於郭崇韬。
向郭崇韬问计策, 
崇韬请於下流据河筑垒,
郭崇韬请庄宗在下游靠黄河筑垒, 
以救郓州。
用来救郓州。 
又请帝日令勇士挑战,
又请庄宗每日派勇士挑战, 
旬日之内,
十天内, 
寇若不至,
敌人若不来, 
营垒必成。
营垒必能筑成。 
帝善之,
庄宗认为这办法好, 
即令崇韬与毛璋率数千人中夜往博州济河东,
令郭崇韬和毛璋率几千人半夜去博州渡到黄河东边, 
昼夜督役,
昼夜督促徒役, 
居六日,
六天过去, 
营垒将成。
营垒将要修成。 
戊子,
十五日, 
梁将王彦章、杜晏球领徒数万,
梁将王彦章、杜彦球领几万人, 
晨压帝之新垒。
清晨逼近庄宗的新垒。 
时板筑虽毕,
这时板筑虽说做完, 
墙仞低庳,
墙仍很低, 
战具未备,
作战器具也没备齐, 
沙城散恶,
城墙如沙子, 
王彦章列骑环城,
王彦章率骑兵环绕城垒, 
虐用其人,
欺虐城中人, 
使步军堙壕登堞。
派步兵填平沟壕登上城墙。 
又於上流下巨舰十馀艘,
又从上游开来大舰十几艘, 
扼断济路。
扼守渡口, 
自旦至午,
从早上到中午, 
攻击百端,
百番攻击, 
城中危急。
城中危急。 
帝自杨刘引军阵於西岸,
庄宗从杨刘引军在西岸列阵, 
城中望之,
城里人看见, 
大呼,
大喊, 
帝舣舟将渡,
庄宗乘船准备渡河, 
梁军遂解围,
梁军遂解围, 
退保邹家口。
退保邹家口。 
 
秋七月丁未,
七月五日, 
帝御军沿河而南,
庄宗率军队沿黄河向南, 
梁军弃邹家口夜遁,
梁军放弃邹家口夜里逃走, 
委弃锅甲刍粮千计。
丢下锅甲粮草以千计。 
戊午,
十六日, 
遣骑将李绍贻直抵梁军垒,
派骑将李绍贻直抵梁军营垒, 
梁益恐。
梁军更加惊恐。 
又闻李嗣源自郓州引大军将至,
又听说李嗣源从郓州引大军快到了, 
己未夜,
十七日夜, 
梁军拔营而遁,
梁军拔营逃走, 
复保於杨村。
又据守杨村。 
帝军屯於德胜。
庄宗军在德胜扎营。 
甲子,
二十二日, 
帝幸杨刘城,
庄宗到杨刘城, 
巡视梁军故垒。
巡视梁军故垒。 
 
八月壬申朔,
八月一日, 
帝遣李绍斌以甲士五千援泽州。
庄宗派李绍斌带五千甲士援救泽州。 
初,
起初, 
李继韬之叛也,
李继韬叛变时, 
潞之旧将裴约以兵戍泽州,
潞州旧将裴约带兵戍守泽州, 
不徇韬之逆。
不随从李继韬叛逆。 
既而梁遣董璋率众攻其城,
不久梁派董璋率兵攻泽州, 
约拒守久之,
裴约拒守很久, 
告急於帝,
向庄宗告急, 
故遣绍斌救之。
所以派李绍斌救援。援军没到, 
未至而城已陷,
城已被攻下, 
裴约被害,
裴约被杀, 
帝闻之,
庄宗听说, 
嗟痛不已。
感伤不已。 
甲戌,
三日, 
帝自杨刘归邺。
庄宗从杨刘回邺州。 
梁以段凝代王彦章为帅。
梁用段凝替代王彦章为主帅。 
戊子,
十七日, 
凝帅众五万结营於王村,
段凝率五万兵在王村扎营, 
自高陵渡河。
从高陵渡黄河。 
帝军遇之,
被庄宗军队遇上, 
生擒梁前锋军士二百人,
生擒梁军前锋军士二百人, 
戮於都市。
在都市杀掉。 
庚寅,
十九日, 
帝御军至朝城。
庄宗率兵到朝城。 
戊戌,
二十七日, 
梁左右先锋指挥使康延孝领百骑来奔,
梁左右先锋指挥使康延孝带一百骑兵来投奔, 
帝虚怀引见,
庄宗虚怀引见, 
赐御衣玉带,
赐给御衣玉带, 
屏人问之。
叫开别人后询问康延孝,康延孝说: 
对曰“臣窃观汴人兵众不少,
“我私下认为汴军兵力虽然不少, 
论其君臣将校,
论起君臣将校来, 
则终见败亡。
却终将失败。 
赵岩、赵鹄、张汉杰居中专政,
赵岩、赵鹄、张汉杰居中专政, 
缔结宫掖,
与宫中官宦结交, 
贿赂公行。
贿赂公行。 
段凝素无武略,
段凝一贯没什么武略, 
一朝便见大用。
一下子却重用他, 
霍彦威、王彦章皆宿将有名,
霍彦威、王彦章都是有名的老将, 
翻出其下。
反而在他下面。 
自彦章获德胜南城,
自从王彦章攻取德胜南城, 
梁主亦稍奖使。
梁主也稍加奖赏。 
彦章立性刚暴,
王彦章性格暴烈, 
不耐凌制,
耐不住管制, 
梁主每一发军,
梁主每次发兵, 
即令近臣监护,
都派近臣监护, 
进止可否,
是否进退, 
悉取监军处分,
全靠监军决定, 
彦章悒悒,
王彦章不乐意, 
形於颜色。
形之于色。 
自河津失利,
自黄河渡口失利后, 
段凝、彦章又献谋,
段凝、王彦章又献计, 
欲数道举军,
想几路进军, 
合董璋以陕虢、泽潞之众,
令董璋带陕虢、泽潞的兵, 
趋石会关以寇太原。
经石会关侵犯太原。 
霍彦威统关西、汝、洛之众自相卫以寇镇定,
霍彦威带关西、汝、洛的兵经相卫侵犯镇定, 
段凝、杜晏球领大军以当陛下,
段凝、杜晏球领大军抵挡陛下您, 
令王彦章、张汉杰统禁军以攻郓州,
令王彦章、张汉杰率禁军攻郓州, 
决取十月内大举。
决定在十月内大举进攻。 
又自滑州南决破河堤,
又从滑州南边决开黄河堤, 
使水东注曹、濮之间,至於汶阳,
引水东灌,曹、濮之间到汶阳, 
弥漫不绝,
弥漫一片, 
以陷北军。
用来陷住北军。 
臣在军侧闻此议。
我在军中听到这个计划, 
臣惟汴人兵力,
我想汴人兵力, 
聚则不少,
合起来不算少, 
分则无馀。
分开则不算多。 
陛下但待分兵,
陛下您只要分兵, 
领铁骑五千,自郓州兼程直抵於汴,
领五千铁骑从郓州兼程直抵汴州, 
不旬日,
不超过十天, 
天下事定矣”帝怿然壮之。
天下大事就定了。”庄宗听了很高兴地赞许他。 
 
九月壬寅朔,
九月一日, 
帝在朝城,
庄宗在朝城, 
凝兵至临河南,
段凝带兵到临河南, 
与帝之骑军接战。
与庄宗骑兵交战。 
是时泽潞叛,
此时泽、潞二州叛变, 
卫州、黎阳为梁人所据,
卫州、黎阳被梁军占据, 
州以西、相以南,
州城以西、相州以南, 
寇钞日至,
贼军每天来抢掠, 
编户流亡,计其军赋,不支半年。
把流亡户编组后计算军粮不够半年。 
又王郁、卢文进召契丹南侵瀛、涿。
王郁、卢文进又召契丹南侵瀛、涿二州。 
及闻梁人将图大举,
听说梁军将大举进军, 
帝深忧之,
庄宗深为忧虑, 
召将吏谋其大计,
召将军官僚谋划大计,有人说: 
或曰“自我得汶阳以来,
“从我们得到汶阳以来, 
须大将固守,
必要大将坚守, 
城门之外,
城门之外, 
元是贼疆,
原本是敌人疆土, 
细而料之,
仔细想想, 
得不如失。
得不偿失。 
今若驰檄告谕梁人,
现在如派人传书告诉梁军, 
却卫州、黎阳以易郓州,
从卫州、黎阳退却以换郓州, 
指河为界,
指定黄河为边界, 
约且休兵。
约好休兵。 
我国力稍集,
我们国力稍为强盛后, 
则议改图”帝曰“嘻,
再做打算。”庄宗说:“哈哈, 
行此谋则无葬地矣”时郭崇韬劝帝亲御六军,
用这个办法我们就死无葬身之地了!”这时郭崇韬劝庄宗亲自统帅六军, 
直趋汴州,
直往汴州, 
半月之间,
半月之内, 
天下可定。
天下可定。 
帝曰“正合朕意。
庄宗说“:正合我的心意。 
大丈夫得则为王,
大丈夫胜了就为王, 
失则为寇,
败了就为寇, 
予行计决矣”又问司天监,
我已决定好了。”又问司天监,答说: 
对曰“今岁时不利,
“今年时运不利, 
深入必无成功”帝弗听。
深入敌境必不成功。”庄宗不理睬。 
戊辰,
二十七日, 
梁将王彦章率众至汶河,
梁将王彦章率兵到汶河, 
李嗣源遣骑军侦视,
李嗣源派骑兵侦察, 
至递公镇,
到递公镇, 
梁军来挑战,
梁军来挑战, 
嗣源以精骑击而败之,
李嗣源用精锐骑兵出击打败梁军, 
生擒梁将任钊、田章等三百人,
生擒梁将任钊、田章等三百人, 
俘斩二百级,
俘斩二百级, 
彦章引众保於中都。
王彦章引众兵保护中都。 
嗣源飞驿告捷,
李嗣源派骑兵快速告捷, 
帝置酒大悦,
庄宗设酒大喜,说: 
曰“是当决行渡河之策”己巳,
“真是应当决定实行渡黄河的计策。”二十八日, 
下令军中将士家属并令归邺。
下令军中将士家属一起回邺州。 (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