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说布施功德校量
尔时地藏菩萨摩诃萨,承佛威神,
这时,地藏菩萨摩诃萨承蒙佛的威神之力,
从座而起,
从座位起身,右膝着地,
胡跪合掌,
合掌恭敬,
白佛言:
对佛说:
“世尊,
“世尊,
我观业道众生,
我观这六道里的众生,
校量布施,
衡量比较他们布施的功德,
有轻有重。
有轻有重,大不相同。
有一生受福,
有的是一生受福报,
有十生受福,
有的是十生受福报,
有百生、千生受大福利者。
还有的百生、千生都受大福报的,
是事云何?
这究竟是什么缘故?
唯愿世尊,为我说之。”
唯愿请世尊为我讲说。”
尔时佛告地藏菩萨:
佛告诉地藏菩萨说:
“吾今于忉利天宫一切众会,
“我今天在忉利天宫,法会中的一切大众之前,
说阎浮提布施校量功德轻重。
说一下阎浮提世界中衡量布施功德的轻重区别,
汝当谛听,
你仔细用心倾听,
吾为汝说。”
我来为你分别解说。”
地藏白佛言:
地藏菩萨回答说:
“我疑是事,
“我正对此事有所疑惑,
愿乐欲闻。”
很愿意听世尊解说。”
佛告地藏菩萨:
佛告诉地藏菩萨说:
“南阎浮提,
“在南阎浮提世界中,
有诸国王、宰辅大臣、大长者、大刹利、大婆罗门等,
若有国王、宰相大臣、大长者、大刹利、大婆罗门等,
若遇最下贫穷,
碰到那些最低贱、最贫穷的人,
乃至癃残喑哑、聋痴无目,如是种种不完具者。是大国王等,
以及驼背肢残、耳聋眼瞎、哑巴痴呆等肢体残缺、六根不具的残疾人。
欲布施时,
倘若能抱着慈悲心,
若能具大慈悲,
屈尊就卑,
下心含笑,
平易近人,
亲手遍布施,
亲自到各个地方布施救济穷人,
或使人施,
或让手下人去布施的时候,
软言慰谕。
也要叫他们含笑宽慰贫穷的人。
是国王等,所获福利,
那么这些国王、贵族等所获得的福利,
如布施百恒河沙佛功德之利。
就相当于供养百倍于恒河沙数那么多佛的功德。
何以故?
为什么呢?
缘是国王等,
因为这些国王等,
于是最贫贱辈及不完具者,
对于那些最贫贱、最可怜的人,
发大慈心,
能发起慈悲的关爱之心,
是故福利有如此报。
所以能够得到如此之大的福报。
百千生中,
在千百个转世过程中,
常得七宝
具足,
常常可以得到充足的七宝,
何况衣食受用。”
更何况普通的衣食住行等基本生活的享用了。”
“复次地藏,
“另外,地藏,
若未来世,
倘若在未来世,
有诸国王,至婆罗门等,
有国王、大臣、长者、刹利及修净行的婆罗门等,
遇佛塔寺,
见到佛的塔寺、形象,
或佛形像,乃至菩萨、声闻、辟支佛像,
乃至菩萨、声闻、辟支佛等圣者的形象,
躬自营办,供养布施。
能亲自操持种种布施供养,
是国王等,
那么,
当得三劫为帝释身,
这些国王等人可以在三大劫的长时间里得生为帝释之身,
受胜妙乐。
享受种种微妙的快乐。
若能以此布施福利,回向
法界,
如果能够进一步将此布施的功德福利回向给法界全体众生,
是大国王等,于十劫中,
那么这些国王等在十劫中可以得大梵天王之身,
常为大梵天王。”
享受大梵天王的福报。”
“复次地藏,
“还有,地藏,
若未来世,
倘若在未来世,
有诸国王,至婆罗门等,
有国王、大臣、长者、刹利及婆罗门等,
遇先佛塔庙,
遇到已经涅槃的过去佛的塔庙,
或至经像,
或遗留下来的经像,由于年代久远,
毁坏破落,
毁坏破落,
乃能发心修补。
能够用心去修补。
是国王等,
这些国王等人,
或自营办,
或是亲自操办,
或劝他人,
或是劝人操办,
乃至百千人等布施结缘。
劝一人、两人甚至成百上千等人大家共同布施结缘。
是国王等,
那么这些国王等人,
百千生中,常为转轮王
身。
在今后的百千生中常可以得生为转轮王身,
如是他人同布施者,
一同布施的其他人,
百千生中,常为小国王身。
在今后的百千生中常可以得生为小国王身。
更能于塔庙前,发回向心,
如果更能在塔庙前发回向心,
如是国王,乃及诸人,
那么这些国王及共同布施的人,
尽成佛道。
终将成就佛道。
以此果报,无量无边。”
因为这种布施供养的功德是无量无边的。”“还有,
“复次地藏,
地藏,
未来世中,
倘若在未来世,
有诸国王,及婆罗门等,
有国王、大臣、长者、刹利及婆罗门等,
见诸老病,及生产妇女,
见到那些年老生病或是正在生产的妇女,
若一念间,具大慈心,
若能在一念之间发大慈悲心,
布施医药、饮食、卧具,
布施医药、饮食、床具等,
使令安乐。
使他们得到安乐。
如是福利最不思议,
这种福德是最不可思议的。
一百劫中常为净居天
主,
在一百大劫之中,常常成为净居天主;
二百劫中常为六欲天主,
在二百大劫之中,常常成为六欲天的天主,
毕竟成佛,
最终必定成佛,
永不堕恶道,
永不堕入恶道。
乃至百千生中,
乃至在今后的百千生中,
耳不闻苦声。”
永远听不到受苦的声音,更不用说亲自受苦了。”
“复次地藏,
“还有,地藏,
若未来世中,
倘若在未来世,
有诸国王,及婆罗门等,
有国王、大臣、长者、刹利及婆罗门等,
能作如是布施,
能够做以上种种的布施,
获福无量。
所获得的福德真是无量无边。
更能回向,
若能进一步把这些功德回向给法界众生,
不问多少,
不问功德多少,
毕竟成佛,
最终必定成佛,
何况释、梵、转轮之报。
更不用说帝释天王、大梵天王、转轮圣王一类的福报了。因此,
是故地藏,
地藏,
普劝众生,
你应当广泛地向一切众生传达这其中的道理,
当如是学。”
广泛地劝说一切众生学者这么做。”
“复次地藏,
“还有,地藏,
未来世中,
在未来世中,
若善男子善女人,于佛法中种少善根,
倘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在佛法中种很少一点善根,
毛发沙尘等许,
即使如同汗毛、灰尘一样微不足道,
所受福利,
他们所受的福报将大得无法形容。”
不可为喻。”
观菩提树“另外,
“复次地藏,
地藏,
未来世中,
在未来世中,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遇佛形像、菩萨形像、辟支佛形像、转轮王形像,
倘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见到佛的形象、菩萨的形象、辟支佛的形象,乃至转轮王的形象,
布施供养,
能够布施供养,
得无量福,
即可得无量的福德,
常在人天,受胜妙乐。
常可在人间天上享受最美妙的安乐。
若能回向法界,
若能够将此功德回向给法界众生,
是人福利,
那这人的福德就多得无法言喻了。”
不可为喻。”
“另外,
“复次地藏,
地藏,
未来世中,
在未来世中,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
倘若有善男子、善女人,
遇大乘经典,
见到大乘经典,
或听闻一偈一句,
或是听到一个偈、一句经,
发殷重心,
能发殷切尊重心,
赞叹恭敬,
赞叹恭敬,
布施供养。
布施供养,
是人获大果报,
此人获得的果报,
无量无边。
大到无量无边。
若能回向法界,
若能够将此功德回向给法界众生,
其福不可为喻。”
那这人的福德也是多得无法言喻了。”
“复次地藏,
“另外,地藏,
若未来世中,
在未来世中,
有善男子善女人,
倘若有善男子、善女人,
遇佛塔寺、大乘经典。
遇到佛的塔寺、大乘经典。
新者,
若是新的,
布施供养,
便布施供养,
瞻礼赞叹,
瞻礼赞叹,
恭敬合掌。
恭敬合掌;
若遇故者,或毁坏者,
若是旧的或是已经损坏的,
修补营理,
便发心去修补打理,
或独发心,
或是独自一个人发心,
或劝多人同共发心。
或是劝许多人共同发心,
如是等辈,
跟着一同布施的人,
三十生中,
在三十生中,
常为诸小国王。
常常做小国王;
檀越
之人,
而那位领头发心布施的人,
常为轮王,
在三十生中常常做转轮圣王,
还以善法教化诸小国王。”
并以种种善法、善政去教导、教化这些小国王们。”
“复次地藏,
“最后,地藏,
未来世中,
在未来世中,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于佛法中所种善根,
倘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在佛法中所种的善根,
或布施供养,
或是布施供养,
或修补塔寺,
或是修补塔寺,
或装理经典,
或是装理经典,
乃至一毛一尘、一沙一沛。如是善事,
小到哪怕像一根汗毛、一粒灰尘那样微不足道的一点善事。
但能回向法界,
只要能回向法界,
是人功德,
那么这人的功德,
百千生中,受上妙乐。
在百千生中都会受到人天最美妙的快乐。
如但回向自家眷属,或自身利益,如是之果,
倘若单是回向给自己的亲人或自身受用,
即三生受乐,
那所得的福报只有三生受乐而已。若是能够回向给法界众生,
舍一得万报。
那功德果报将千万倍于自身受用,真可以用‘舍一得万’来形容。
是故地藏,
地藏,
布施因缘,其事如是。”
布施因缘的来龙去脉和功德果报的轻重比较就是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