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染 - 吕氏春秋

← 返回《吕氏春秋情欲功名

当染

文白对照

墨子以染丝喻治国修身,列举历代君臣正反案例,强调环境影响与选择贤臣的重要性。

染丝之喻

见染素丝者而叹曰:
墨子看着染丝的人叹气说: 
“染于苍则苍,
“素丝在蓝色染料中浸染就被染成蓝色, 
染于黄则黄,
在黄色的染料中就被染成黄色, 
所以入者变,
所投入的染料颜色改变, 
其色亦变,
被染的素丝颜色也改变, 
五入而以为五色矣。”
投入五种颜色就因此被染成五种颜色了。” 
故染不可不慎也。
所以浸染不可不慎重。 
 

君臣染论

非独染丝然也,
并不是单单染素丝是这样, 
国亦有染。
国家中也有像染色这样的情况。 
舜染于许由、伯阳,
舜受到许由、伯阳的感染, 
禹染于皋陶、伯益,
禹受到皋陶、伯益的感染, 
汤染于伊尹、仲虺,
汤受到伊尹、仲虺的感染, 
武王染于
、周公旦,
武王受到太公望、周公旦的感染。 
此四王者所染当,
这四位王者,所受到的感染适当, 
故王天下,
所以能成为天下的王者, 
立为天子,
被确立为天子, 
功名蔽天地。
他们的功名足可以遮蔽天地。 
举天下之仁义显人,
要列举天下仁厚、有道义、显赫的人为例, 
必称此四王者。
一定会说出这四位王者。 
夏桀染于干辛、歧踵戎,
夏桀受到干辛、歧踵戎的熏染, 
殷纣染于崇侯、恶来,
殷纣受到崇侯、恶来的熏染, 
周厉王染于虢公长父、荣夷终,
周厉王受到虢公长父、荣夷终的熏染, 
染于虢公鼓、祭公敦,
幽王受到虢公鼓、祭公敦的熏染。 
此四王者所染不当,
这四位王者,所受到的熏染不适当, 
故国残身死,
所以落到国破身亡的下场, 
为天下
被天下人耻唾。 
举天下之不义辱人,
列举天下没有仁义、耻辱感的人, 
必称此四王者。
一定会说出这四位王者。 
齐桓公染于管仲、鲍叔,
齐桓公受到管仲、鲍叔的感染, 
晋文公染于咎犯、郄偃,
晋文公受到咎犯、郄偃的感染, 
荆庄王染于孙叔敖、沈尹蒸,
荆庄王受到孙叔敖、沈尹蒸的感染, 
吴王阖庐染于伍员、文之仪,
吴王阖庐受到伍员、文之仪的感染, 
越王
染于范蠡、大夫种,
越王勾践受到范蠡、大夫种的感染。 
此五君者所染当,
这五位国君所受到的感染适当, 
故霸诸侯,
所以在诸侯中称霸, 
功名传于后世。
他们的功名在后世中传诵。 
范吉射染于张柳朔、王生,
范吉射受到张柳朔、王生的熏染, 
中行寅染于黄藉秦、高强,
中行寅受到黄藉秦、高强的熏染, 
吴王夫差染于王孙雄、太宰嚭,
吴王夫差受到王孙雄、太宰嚭的熏染, 
智伯瑶染于智国、张武,
智伯瑶受到智国、张武的熏染, 
中山尚染于魏义、椻长,
中山尚受到魏义、椻长的熏染, 
染于唐鞅、田不禋,
宋康王受到唐鞅、田不禋的熏染。 
此六君者所染不当,
这六位国君,所受到的熏染不适当, 
故国皆残亡,
所以他们的国家都灭亡了, 
身或死辱,
有的自身受到侮辱,有的死了, 
宗庙不血食,
他们的宗庙都不被供奉祭祀, 
绝其后类,
后代都被断绝了, 
君臣离散,
国君与臣子离散, 
民人流亡。
国中的百姓流离失所,四处逃亡。 
举天下之贪暴可羞人,
列举天下贪婪残暴可被羞辱的人, 
必称此六君者。
一定会说出这六位国君。 
 

为君之道

凡为君,
凡是做君主的, 
非为君而因荣也,
不是因为是君主才荣耀, 
非为君而因安也,
不是因为是君主才安逸, 
以为
也。
是因为他们施行大道。 
行理生于当染,
能有施行大道的行径的,是在适当的熏染环境中产生。 
故古之善为君者,
所以古代善于当君王的, 
劳于论人,
在用人方面劳碌, 
而佚于官事,
而少去管官事, 
得其经也。
这是掌握了为君的方法。 
不能为君者,
不会当君王的, 
伤形费神,
伤身费神, 
愁心劳耳目,
使心愁苦,使耳目劳碌, 
国愈危,
但国家越发危殆, 
身愈辱,
自身更受辱骂, 
不知要故也。
这是不知为君要领的原因。 
不知要故则所染不当,
不知为君的要领,就是因为受到不适当的熏染; 
所染不当,
受到不适当的熏染, 
理奚由至?
治国的大道由何而来呢? 
六君者是已。
六位君王就是这样的情况。 
六君者,
六位君王, 
非不重其国、爱其身也,
并非不重视自己的国家,并非不爱惜自己的身体, 
所染不当也。
而是因为受到的熏染不适当。所以, 
存亡故不独是也,
存亡的情况不单单是这六位君主的国家如此, 
帝王亦然。
帝王自身也是同样道理。 
 

学派传承

非独国有染也。
并非只是国家中有像染丝的情况。 
孔子学于老聃、孟苏夔、靖叔。
孔子向老聃、孟苏夔、靖叔学习。 
使宰让请郊庙之礼于天子,
鲁惠公派宰让向周天子请教郊庙祭祀的礼节, 
桓王使史角往,
桓王派史角前往授教, 
惠公
之,
鲁惠公把史角留在那里。 
其后在于鲁,
史角的后代在鲁国居住, 
墨子学焉。
墨子向他们学习。 
此二士者,
这两个人, 
无爵位以显人,
没有爵位来使人显耀, 
无赏禄以利人。
没有赏钱俸禄来诱惑人。 
举天下之显荣者,
列举天下显赫荣耀的人, 
必称此二士也。
却一定说出这两位。 
皆死久矣,
他们都死了很久, 
从属弥众,
但跟从追随的属下却很多, 
弟子弥丰,
弟子学生也很多, 
充满天下,
天下到处都是。 
王公大人从而显之,
王公大臣跟从学习,使他们更显耀, 
有爱子弟者随而学焉,
有想培育子弟的,也愿意让他们追随去学习, 
无时乏绝。
没有停止衰落之时。 
子贡、子夏、曾子学于孔子,
子贡、子夏、曾子向孔子学习, 
田子方学于子贡,
田子方向子贡学习, 
段干木学于子夏,
段干木向子夏学习, 
吴起学于曾子。
吴起向曾子学习。 
禽滑黎学于墨子,
禽滑黎向墨子学习, 
许犯学于禽滑黎,
许犯向禽滑黎学习, 
学于许犯。
田击向许犯学习。 
孔、墨之后学显荣于天下者众矣,
孔、墨以后的学生在天下间显赫荣耀的很多, 
不可胜数,
不可以尽数, 
皆所染者得当也。
都是所受到的熏染适当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