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春 - 吕氏春秋

← 返回《吕氏春秋功名尽数

季春

文白对照

《季春》记述农历三月天文历法、祭祀礼仪与农事政令,强调天子顺应时令布德行惠,详述农桑禁令与违时后果。

天文历法与祭祀礼仪

季春之月,
春天第三个月, 
太阳的位置在胃宿, 
中,
傍晚时分运行到七星中间的位置, 
旦牵牛中,
第二天早晨牵牛星宿在中天位置。 
其日甲乙,
这个月以甲乙日为主日, 
其帝太皞,
主这个月的天帝是太皞, 
其神句芒,
天神是句芒, 
其虫鳞,
动物则以鳞类为主, 
其音角,
音以五音中的角音为主, 
律中
候气律管则应着六律中的姑洗, 
其数八,
以八为成数, 
其味酸,
味道以酸为主, 
其臭膻,
气味则以膻为主。 
其祀户,
以户神为祭祀对象, 
祭先脾。
祭品以脾为上。 
始华,
梧桐树刚刚开花, 
田鼠化为
田鼠变成了, 
虹始
天空中刚刚可以看到彩虹, 
始生。
浮萍开始生长。 
天子居
天子在东向明堂的右侧房间处理政务, 
乘鸾辂,
乘坐鸾鸟装饰的车, 
驾苍龙,
要骑青色的马, 
载青旃,
车上要插青色蟠龙旗, 
衣青衣,
穿青色的衣服, 
服青玉,
佩戴青色的玉饰, 
食麦与羊,
主食是麦与羊肉。 
其器疏以达。
祭祀所用的器皿要简洁而通透。 
 

天子施政措施

是月也,
这个月, 
天子乃
鞠衣于先帝,
天子向先帝进献桑黄衣祈求如意, 
覆舟,
又命令主管船只的官员把船底翻过来检查, 
五覆五
反复检查五次, 
乃告舟
于天子
才向天子报告船只准备妥当。 
天子焉始乘舟。
天子这才乘船出发, 
于寝庙,
向祖庙进献鲟鱼, 
乃为麦祈
为五谷丰登之事而祈祷。 
是月也,
这个月, 
方盛,
生养之气正盛, 
阳气发泄,
阳气向外发散, 
者毕出,
该长的长, 
萌者尽达,
该萌芽的萌芽, 
不可以内。
不可抑止。 
天子布德行惠,
天子施行德惠之令, 
命有司
仓窌,
命令有司打开粮仓地窖, 
赐贫穷,
派发给贫穷百姓, 
振乏绝,
赈济缺乏生活所需的人, 
开府库,
打开财库, 
出币帛,
拿出钱财, 
周天下,
周济天下, 
勉诸侯,
鼓励诸侯, 
聘名士,
聘用名士, 
礼贤者。
礼待贤人。 
 

司空政令与农桑事务

是月也,
这个月, 
曰:
天子命令司空: 
“时雨将降,
“适时之雨将要降下, 
上腾,
江水上涨, 
行国邑,
要巡视国都、城乡, 
原野,
周围视察田园, 
利堤防,
修筑堤坝, 
导达
疏通河道, 
开通道路,
开通道路, 
无有障塞;
使之没有阻塞; 
田猎
,罝罘罗网,喂
之药,
而捕获鸟兽所需要的弓箭、网具、毒药, 
无出九门。”
不能带出国门去。” 
是月也,
这个月, 
命野虞无伐桑柘。
天子命令野虞监督百姓不要砍伐桑树。 
鸣鸠拂其羽,
斑鸠拍打着自己的羽翅, 
戴任降于桑,
戴任鸟飞降在桑树上, 
栚曲蘧筐。
人们准备好采桑养蚕的用具。 
后妃斋戒,
皇后妃嫔要进行斋戒, 
亲东乡躬桑。
亲身向东采桑。 
禁妇女无观,
要禁止妇女去游玩观赏, 
省妇使,
减少她们的杂事, 
劝蚕事。
劝勉她们要采桑养蚕。 
蚕事既登,
采桑养蚕这类事情既然已经完成的话, 
分茧称丝效功,
就要分蚕茧给妇女让她们去抽丝,然后称量她们所得的丝,根据轻重如何来进行奖励, 
以共郊庙之服,
用这些丝来供给神庙织造祭祀服装, 
无有敢堕。
不许有胆敢懈怠的人。 
是月也,
这个月, 
命工师令百工审五库之量,
命令工匠主管让百工审查各种库房中器材的质量、数量, 
金铁、皮革筋、角齿、羽箭干、脂胶丹漆,
金铁、皮革兽筋、兽角兽齿、羽毛箭弓、油脂粘胶丹砂油漆, 
无或不良。
不能出现质量不好的情况。 
百工咸理,
百工都按规矩做事, 
监工日号,
监工每天发号施令, 
无悖于时,无或作为淫巧,
使所制器物不违背时宜, 
以荡上心。
没有人制造过分奇巧之物来引动上级官员的心。 
是月之末,
这个月末, 
择吉日,
选择吉日, 
大合乐,
大规模地进行集体舞乐表演, 
天子乃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
天子就带领三公、九卿、诸侯、大夫, 
亲往视之。
亲自前往观看。 
是月也,
这个月, 
乃合
于牧。
就集齐牛马放牧, 
牺牲驹犊,
让牲畜们在此时交配诞下马驹、牛犊, 
举书其数。
记下这些选作祭品的马驹、牛犊的数量。 
国人傩,
让国家里的人民举行驱除灾疫的傩祭, 
九门磔禳,
在九门宰割祭祀的牲畜来辟邪除恶, 
以毕春气。
以此来结束春天。 
 

顺时行令与违令后果

推行适合的政令, 
而甘雨至三旬。
那么一旬一次的雨水则会在三旬间三次降下。 
季春
冬令,
季春时候施行冬天的政令, 
则寒气时发,
就会经常发生寒气吹袭之事, 
草木皆
草木都萧瑟起来, 
国有大恐;
国民将非常恐慌; 
行夏令,
季春时候施行夏天的政令, 
则民多疾疫,
就会使百姓多患疫病, 
时雨不降,
及时雨不能降下, 
山陵不收;
山陵上的庄稼不能丰收; 
行秋令,
季春时候施行秋天的政令, 
则天多沈阴,
就会使天气阴沉, 
啤降,
连绵不断的雨水过早降下, 
兵革并起。
战事到处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