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容 - 吕氏春秋

← 返回《吕氏春秋慎小务大

士容

文白对照

通过国士之容、相狗者、田骈与唐尚等典故,阐述士的德行志向与愚者之患。

国士之容

士不
不党。
士人不偏私不结党。 
柔而坚,
柔弱而又刚强, 
虚而实。
清虚而又充实。 
其状朗然不
他们看上去光明磊落而不刁滑乖巧, 
若失其一。
好像忘记了自身的存在。 
傲小物而志属于大,
他们藐视琐事而专心于远大目标, 
似无勇而未可恐猲,
似乎没有胆气却又不可恐吓威胁, 
执固横敢而不可辱害。
坚定勇悍而不可污辱伤害。 
临患
难而处义不越,
遭遇患难能够守义不失, 
南面称寡而不以侈大。
南面称王也不傲慢恣睢。 
今日君民而欲服海外,
一旦君临天下就准备收服海外, 
节物甚高而细利弗赖。
行事高瞻远瞩而不热衷小利。 
耳目遗俗而可与定世,
视听超尘绝俗可以安定社会, 
富贵弗
而贫贱弗朅。
不追求富贵不屏弃贫贱。 
德行尊理而羞用巧卫,
德行尊重理义而羞于使用奸巧诈伪, 
宽裕不訾而中心甚厉,
胸怀宽广不诋毁他人而心志非常高远, 
难动以
而必不妄折。
难用外物打动而决不妄自屈节。 
此国士之容也。
这些就是国士的仪表风范。 
齐有善相狗者,
齐国有个擅长相狗的人, 
其邻假以买取鼠之狗。
邻居委托他买一条捕鼠的狗。 
期年乃得之,
他整整一年时间才买到, 
曰:
对邻居说: 
“是良狗也。”
“这是一条出色的狗啊!”他的邻居喂养了好几年, 
其邻畜之数年而不取鼠,
狗却不捕鼠, 
以告相者。
邻居就把这种情况告诉了相狗的人。 
相者曰:
相狗的人说: 
“此良狗也。
“这是一条出色的拘。 
其志在獐麋豕鹿,
它的志向在猎取獐猪鹿, 
不在鼠。
不在捕鼠。 
欲其取鼠也则
之。”
想让它捕鼠就要把它绊住。” 
其邻桎其后足,
邻居绊住了狗的后腿, 
狗乃取鼠。
狗这才捕鼠。 
夫骥骜之气,
骥骜的气质, 
鸿鹄之志,
鸿鹄的心志, 
有谕乎人心者,
能够使人们知晓, 
也。
是因为这种气质和心志确实存在。 
人亦然,
人也是如此, 
诚有之则神应乎人矣,
确实具备了, 
言岂足以谕之哉?
精神就能使别人感知了, 
此谓不言之言也。
言语哪能完全使人相信呢?这叫做不言之言啊! 
客有见田骈者,
有个前来拜见田骈的客人, 
被服中法,
服饰合于法式, 
中度,
进退合于礼仪, 
趋翔闲雅,
举止娴静文雅, 
辞令逊敏。
言辞恭顺敏捷。 
田骈听之毕而辞之。
田骈刚听他说完,便谢绝了他。 
客出,
客人离去的时候, 
田骈送之以目。
田骈一直注视着他。 
弟子谓田骈曰:
弟子们对田骈说: 
“客士欤?”田骈曰:“殆乎非士也。
“来客是位士吧?”田骈说: 
今者客所弇敛,
“恐怕不是士啊!刚才来客掩蔽收藏的地方, 
士所
也;
正是士申说施行的地方, 
士所弇敛,
而士掩蔽收藏的地方, 
客所术施也。
也正是来客申说施行的地方, 
客殆乎非士也。”
来客恐怕不是个士啊!”所以说, 
故火烛一隅,
火光只照一个角落, 
则室偏无光。
就有半间房屋没有光亮。 
骨节蚤成,
骨骼过早长成, 
窍哭历,
质地就疏松不实, 
身必不长。
身材一定长不高大。 
众无谋方,
常人不谋求道义, 
乞谨视见,
只是拘谨于外部仪表, 
多故不良。
就会巧诈多端。 
志必不公,
心志如果不正, 
不能立功。
就不能建立功业。 
好得恶予,
喜好聚敛而不愿施舍, 
国虽大不为王,
国家再大也不能统一天下, 
祸灾日至。
灾祸就会天天发生。所以, 
故君子之容,
君子的仪容风范, 
纯乎其若钟山之玉,
像昆仑山的玉石一样美好, 
桔乎其若陵上之木;
像高山上的大树一样挺拔。他们朴朴实实, 
淳淳乎慎谨畏化,
言行谨慎,敬畏教令, 
而不肯自足:
而不敢骄傲自满;他们孜孜不倦, 
乾乾乎取舍不侻,
取舍严肃不苟, 
而心甚素朴。
而心地非常淳朴。 
唐尚敌年为史,
唐尚的同龄人有的做了吏官, 
其故人谓唐尚愿之,
他的旧友以为他也希望这样, 
以谓唐尚。
就把消息告诉给了唐尚。 
唐尚曰:
唐尚说: 
“吾非不得为史也,
“我并不是没有机会做吏官, 
羞而不为也。”
而是感到羞耻不去做。” 
其故人不信也。
他的旧友并不相信。 
及魏围邯郸,
到了魏国围困邯郸的时候, 
唐尚说惠王而解之围,
唐尚通过劝说魏惠王解了邯郸之围, 
以与伯阳,
赵国就把伯阳邑给了唐尚。 
其故人乃信其羞为史也。
他的旧友这才相信他真的羞于做吏官。 
居有间,
过了一些日子, 
其故人为其兄请,
这个旧友又为自己的哥哥请求官职。 
唐尚曰:
唐尚说: 
“卫君死,
“等卫国君主死了, 
吾将汝兄以代之。”
我让你哥哥代替他。”他的旧友起身离席, 
其故人反兴再拜而信之。
退避再拜,竟然信以为真。 
夫可信而不信,
这个人对可信的不相信, 
不可信而信,
对不可信的反倒相信, 
此愚者之患也。
这是蠢人的弊病。 
知人情不能自遗,
知道别人贪求私利,自己却不能去掉这种欲望, 
以此为君,
靠这个做君主, 
虽有天下何益?
即使据有天下, 
故败莫大于愚。
又有什么益处?所以没有比愚蠢再能坏事的了。 
愚之患,
愚蠢的弊病, 
在必自用。
在于师心自用。 
自用则戆陋之人从而贺之。
师心自用,憨直无知的人就会都跑来祝贺他。 
有国若此,
像这样据有国家, 
不若无有。
就不如没有。 
古之与贤从此生矣。
古代让贤的事情就是由此产生的。 
非恶其子孙也,
让贤的人并不是憎恶自己的子孙, 
非徼而矜其名也,
并不是追求和夸耀这个名声, 
反其实也。
而是基于实际情况才这样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