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乐 - 吕氏春秋

← 返回《吕氏春秋音初明理

制乐

文白对照

通过成汤、周文王、宋景公以德应天异之事,阐明祸福相依、修德弭灾之理。

成汤祥瑞之应

至乐,
想看至和的悦乐, 
必于至治。
一定得在治理得最好的时代。国家治理得最好的, 
其治厚者其乐治厚,
它的君主就十分乐意治理它,国家治理得稍微差一些, 
其治薄者其乐治薄,
它的君主对悦乐的治理也差一些, 
乱世则慢以乐矣。
乱世之君主则对国家毫无节制只顾自得其乐了。乐于治理天下的, 
今窒闭
虽然关门闭户, 
动天地,
不出这间屋子, 
一室也。
他的作为也会感天动地。 
故成汤之时,
所以成汤的时候, 
有谷生于庭,
在庭中长出一谷, 
昏而生,
黄昏生出, 
比旦而大拱,
等到早上就高高地拱起了。 
请卜其故。
史官请求占卜弄清其缘故, 
汤退卜者曰:
汤叫占卜人退下,说: 
“吾闻祥者福之先者也,
“我听说吉祥的东西是福气的先导, 
见祥而为不善则福不至;
看见吉祥的征兆后还不做好事,那福气就不来了; 
妖者祸之先者也,
妖祥是祸患的征兆, 
见妖而为善则祸不至。”
看见妖祥后就做好事,那祸殃就不会落到头上。” 
于是早朝
退,
于是成汤早上朝,晚退朝, 
问疾吊丧,
关心群臣的疾苦, 
务镇抚百姓,
努力镇定安抚百姓, 
三日而谷亡。
三天后,庭中之谷就自己消亡了。 
故祸兮福之所倚,
所以说,祸福相关联,祸中有福的机会, 
福兮祸之所伏,
福中有祸的因素, 
圣人所独见,
圣人独特的见识, 
众人焉知其极。
一般人哪里会知道他有没有终极呢。 
 

文王止殃之策

周文王立国八年,
周文王即位八年, 
岁六月,
那年的六月, 
文王寝疾五日而地动,东西南北,
文王卧病五天发生了地震。 
不出国郊,
而震动的四周的范围没超出周朝的国土。 
百吏皆请曰:
百官请示说: 
“臣闻地之动,
“我们听说, 
为人主也。
地震是因为君王您。 
今王寝疾五日而地动,
您病卧五天,地就震, 
四面不出周郊,
而四周不超过周朝国界, 
群臣皆恐,
臣子们都害怕, 
曰‘请移之’。”
都请求将地震迁移出去。” 
文王曰:
文王说: 
“若何其移之也?”
“怎么迁移呢?” 
对曰:
臣子回答说: 
“兴事动众,
“大量动员百姓, 
以增国城,
来增强国家的城墙, 
其可以移之乎。”
大概可以将地震迁移出去吧。” 
文王曰:
文王说: 
“不可。
“不行。 
夫天之见妖也,
天之所以要将下妖祥, 
以罚有罪也。
是要惩治有罪的人。 
我必有罪,
我必定是有罪, 
故天以此罚我也。
所以天用地震来惩罚我。 
今故兴事动众以增国城,
如果再明知故犯兴师动众增修城墙, 
是重吾罪也。
是使我罪上加罪。 
不可。”
不可以这样。” 
对曰:
官史又说: 
“行重善其可以移之乎?”
“做大好事可以将地震移去吧?” 
文王曰:
文王说: 
也请改行重善以移之,
“我请求用做大好事来迁移它, 
其可以免乎。”
大概可以免灾了吧。” 
于是谨其礼秩皮革,以交诸侯;饬其辞令,
于是周文王谨慎地用礼物和皮革来结交诸侯, 
币帛,
改正自己的言辞, 
以礼豪士;
增加钱物用来礼让豪士, 
颁其爵列等级田畴,以赏群臣。
颁布群臣的爵列等级及田畴。 
没有很久, 
疾乃止。
文王的疾病就痊愈了。 
文王即位八年而地动,
周文王在位的第八年发生了地震, 
已动之后四十三年,
地震之后四十三年, 
凡文王立国五十一年而终。
文王立国五十一年后去世。 
此文王之所以止殃翦妖也。
这就是文王止天灾祛妖邪的方法。 
 

景公移祸之德

宋景公之日寸,
宋景公的时候, 
在心,
火星在心宿, 
公惧,
景公害怕, 
召子韦而问焉,
召子韦问此事, 
曰:
说: 
“荧惑在心,
“火星在心宿, 
何也?”
怎么回事?” 
子韦曰:
子韦说: 
“荧惑者,
“火星是妖星, 
天罚也;
说明有天罚。 
心者,宋之分野也;
心宿是宋国的分野, 
祸当于君。
这祸殃就应在君王您身上。 
虽然,
虽然这样, 
可移于宰相。”
也可以将它迁移到宰相身上。” 
公曰:
景公说: 
“宰相所与治国家也,
“宰相是帮助我治理国家的, 
而移死焉,
迁祸于他, 
不祥。”
不吉祥。” 
子韦曰:
子韦说: 
“可移于民。”
“可迁祸于百姓。” 
公曰:
景公说: 
“民死,
“百姓死了, 
寡人将谁为君乎?
我又做谁的君王呢? 
宁独死。”
宁可我一人死去。” 
子韦曰:
子韦说: 
“可移于岁。”
“可迁祸于年成。” 
公曰:
景公说: 
“岁害则民饥,
“年成不好,百姓就吃不饱, 
民饥必死。
吃不饱就必定死亡, 
为人君而杀其民以自活也,
做君王的以杀害他的百姓来使自己生存, 
其谁以我为君乎?
谁还拿我做君王呢? 
是寡人之命固尽已,
这是我的命本该尽绝了。 
子无复言矣。”
您别再说了!” 
子韦还走,
子韦转身奔几步, 
北面载拜曰:
再面向北拜两次,说: 
“臣敢贺君。
“臣向您道贺! 
天之处高而听卑。
天的位置很高,却能听到低处的话, 
君有至德之言三,
您有这最高道德的三句话, 
天必三赏君。
天必定给您三次赏赐, 
今夕荧惑其徙三舍。
今晚火星将从心宿离去三舍(90里), 
君延年二十一岁。”
您将延长寿数二十一年。” 
公曰:
景公说: 
“子何以知之?”
“您怎么知道?” 
对曰:
子韦回答说: 
“有三善言,
“有三句善言, 
必有三赏。
就一定有三次赏赐。 
荧惑有三徙舍,
火星要移走三舍。 
舍行七星,
一舍历七个星宿, 
星一徙当一年,
历一个星宿就是一年, 
三七二十一,
火星历三舍共历二十一宿, 
臣故曰君延年二十一岁矣。
所以您会延长寿数二十一年。 
臣请伏于陛下以伺候之。
我请求跪伏在您面前等待这种情况的出现。 
荧惑不徙,
如果火星不离去, 
臣请死。”
我就请求被处死。” 
公曰:
景公说: 
“可。”
“好吧。” 
是夕荧惑果徙三舍。
这天晚上火星果然移动了三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