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国之本在治身
汤问
于伊尹曰:
汤问伊尹:
“欲取天下若何?”
“想要得到天下该怎样做?”
伊尹对曰:
伊尹回答说:
“欲取天下,
“想要夺取天下,
天下不可取。可取,
天下就不可以得到。
身将先取。”
要得到它就要先攻取自身。”
凡事之本,
凡是事物的根本,
必先治身,
一定先整治自身,
啬
其大宝。
爱惜其珍贵的东西。
用其新,弃其陈,
弃旧纳新,
腠理
遂通。
肌肤纹理畅通。
精气日新,
每天更新精气,
邪气尽去,
驱尽邪气,
及其天年。
这样寿命就可以达到天年。
此之谓真人。
这就是所谓的真德之人。
圣王无为而治
昔者先圣王,
古代的圣明君主,
成其身而天下成,
成就自身从而成就天下,
治其身而天下治。
整治自身就可以整治天下。
故善响
者不于响于声,
了解回声的人不在回声上花精力而研究声源,
善影者不于影于形,
了解影子的人不着意影子而研究形体,
为天下者不于天下于身。
治天下的人不刻意注重天下大事而应修养自身。
《诗》曰:
《诗经》上说:
“淑人君子,
“善良有德行的人,
其仪不忒
。其仪不忒,
礼节准则不会有差错,
正是四国。”
这样的人能影响四方的人的行为正派、不偏斜。”
言正诸身也。
这说的是要各位端正自身。所以,
故反其道而身善矣;
用道理来完善自身;
行义则人善矣;
推行仁义来完善众人;
乐备
君道,
乐于准备为君之道,
而百官已治矣,
那么可以管理百官了,
万民已利矣。
百姓就有利了。
三者之成也,在于无为。
做成这三样东西的要领是无为。
无为之道曰胜天,
无为所含的道理是要顺应天意,
义曰利身,
无为的本意是保养自身,
君曰勿身。
无为的君王是指凡事不要亲身去办。
勿身督
听,
凡事不要亲身去办,应监督下臣,从旁查听,
利身平静,
使自身平静得到保养,
胜天顺性。
顺应自然,理顺心性。
顺性则聪明寿长,
顺应天性的话就聪明长寿,
平静则业进乐乡,
心内平和恬静就能使事业进入好状态,
督听则奸塞不皇。
从旁监督查听的话就能使奸佞阻塞,自己不会惶恐不安。所以,
故上失其道则边侵于敌,
如果君王失去了为君之道,边疆就会被外敌侵忧,
内失其行,
国内难以安抚,
名声堕于外。
声名就会败落,邻国就会轻视。
是故百仞之松,
所以说,
本伤于下,
百仞高的松树如果伤了下面的根,
而末槁于上;
上面的树梢就会枯萎;
商、周之国,
商、周这样的国家,
谋失于胸,
胸中没有谋略,
令困于彼。
百姓就不服从号令。
故心得而听得,
所以心要获得一些东西,才会听闻一些东西,
听得而事得,
能听闻到正确的,事业才能成功,
事得而功名得。
事业成功才能成就功名。
五帝先道而后德,
五帝先施行道法再实行德政,
故德莫盛焉;
所以德政没有不兴盛的;
三王先教而后杀,
三王先施行教化再实行杀戮,
故事
莫功焉;
所以事业没有不成功的;
五伯先事而后兵,
五霸先施行礼教再开战,
故兵莫强焉。
所以军队没有不强大的。
当今之世,
当今世界,
巧谋并行,
智巧与谋略并行,
诈术递用,
欺诈层出不穷,
攻战不休,
攻伐战争不停,
亡国辱主愈众,
亡国和辱主越来越多,
所事者末也。
是由于他们不致力治国的根本却注重细节。
夏后启修身服敌
夏后相启与有扈战于甘泽而不胜,
夏代的君主启与有扈氏在甘泽开战没有胜利,
六卿请复之,
六卿请求再战。
夏后相启曰:
夏君启说:
“不可。
“不可以。
吾地不浅,
我的土地不少,
吾民不寡,
我的百姓不少,
战而不胜,
但是打不赢,
是吾德薄而教不善也。”
是因为我的德行太浅薄,教化不好。”从此,
于是乎处不重席,
他坐的时候不铺两张席子,
食不贰味,
吃的时候不上两种以上的菜肴,
琴瑟不张,
不打开琴瑟,
钟鼓不修,
不整修钟鼓,
子女不饬,
不打扮子女,
亲亲长长,
亲近亲人,尊敬长者,
尊贤使能,
尊重贤良的人,任用能干的人,
期年而有扈氏服。
第二年有扈氏就归降了。所以说,
故欲胜人者必先自胜,
想战胜别人的一定要先战胜自己,
欲论人者必先自论,
想议论别人的先要检查自己,
欲知人者必先自知。
想了解别人的先要了解自己。
诗曰:
《诗经》说:
“执辔如组
。”
“拿缰绳赶马就像织丝一样。”
孔子曰:
孔子说:
“审此言也可以为天下。”
“审度清楚这句话就可以治理天下。”
子贡曰:
子贡说:
“何其躁也?”
“这么快?”
孔子曰:
孔子说:
“非谓其躁也,
“不是说快了,
谓其为之于此,
是说做的是这件事,
而成文于彼也,
成就的是那个结果,
圣人组修其身,
圣人用此道理来修养自身,
而成文于天下矣。”
成就的是天下太平鼎盛。”所以,
故子华子曰:
子华子说:
“丘陵成而穴者安矣,
“形成了丘陵的话,穴居的人就安心。
大水深渊成而鱼鳖安矣,
水足够深形成深渊的话,鱼鳖就安心。
松柏成而涂之人已荫矣。”
松柏长成的话,路人就可以停下来乘凉。”
孔子论反己身治国
孔子见鲁哀公,
孔子拜见鲁哀公,
哀公曰:
哀公说:
“有语寡人曰:
“有人对我说:
‘为国家者,
‘治理国家的人,
为之堂上而已矣。
治理好殿堂上的事就行了。
’寡人以为迂言也。”
’我认为这是迂腐的说法。”
孔子曰:
孔子说:
“此非迂言也。
“这不是迂腐的说法。
丘闻之:
我听说过:
‘得之于身者得之人,
‘能得到自身修养的人就可以得到人心,
失之于身者失之人。
失去自身修养的就失去人心。
’不出于门户而天下治者,
’不用出门就可以治理天下的人,
其唯知反于己身者乎!”
只要懂得反省自身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