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臣之行与武王系带
贤者之事
也,
贤明的人做事,
虽贵不苟为,
即使使地位尊贵也不随意而行,
虽听不自阿,
即使为君主所听信也不借以谋私,
必中
理然后动,
一定要合于事理才行动,
必当义然后举。
符合道义才去做。
此忠臣之行也,
这是忠臣的德行,
贤主之所说,
是贤明的君主所赏识的,
而不肖主之所不说。
不肖的君主所厌恶的。
非恶其声也。
不肖的君主并不是厌恶忠臣的声音。
人主虽不肖,
他们虽然不肖,
其说忠臣之声与贤主同,
喜欢忠臣的声音跟贤君还是相同的,
行其实则与贤主有异。
但实际做起来却跟贤君不同。
异,
实际行动不同,
故其功名祸福亦异。
所以他们的功名祸福也就不同。
异,
实际行动不同,
故子胥见说于阖闾,
所以伍子胥被阖闾赏识,
而恶乎夫差;
却被夫差厌恶;
比干生而恶于商,
比干活着时被商厌恶,
死而见说乎周
。
死后却受到周的赞赏。
武王至殷郊,
周武王率大军伐纣,到了殷都郊外,
系堕。
袜带掉了下来。
五人
御于前,
当时他的五个辅臣都在身边陪侍,
莫肯之为,
没有一个人肯替他把带子系上,
曰:
他们说:
“吾所以事君者,
“我是来侍奉君主的,
非系也。”
并不是替他系带子。”
武王左释白羽,
武王左手放下白羽,
右释黄钺
,
右手放下黄钺,
勉而自为系。
自己费力地把带子系上了。
孔子闻之曰:
后来孔子听到这件事,说:
“此五人者之所以为王者佐也,
“这正是五个人成为王者辅臣的原因,
不肖主之所弗安也。”
也正是不肖的君主所不能容忍的。”由于忠正耿介的臣民在,
故天子有不胜细民者,
所以天子有时不能胜过小民,
天下有不胜千乘者。
占有天下有时不能胜过一个普通国家。
秦缪公见戎由余
,
秦穆公见到戎国的由余,
说而欲留之,
很赏识他,想把他留下。
由余不肯。
由余不答应。
缪公以告蹇叔。
穆公把自己的意图告诉了蹇叔。
蹇叔曰:
蹇叔说:
“君以告内史廖。”
“您去把它告诉内史廖。”
内史廖对曰:
内史廖听了,回答说:
“戎人不达
于五音与五味,
“戎人不懂得音乐和美味,
君不若遗之。”
您不如把这些东西送给他们。”
缪公以女乐二八
与良宰遗之。
穆公就把两队女乐和高明的厨师送给了戎人。
戎王喜,
戎王十分高兴,神魂颠倒,
迷惑大乱,
任意胡为,
饮酒昼夜不休。
饮酒昼夜不止。
由余骤谏而不听,
由余多次劝谏不听,
因怒而归缪公也。
一怒之下归附了秦穆公。
蹇叔非不能为内史廖之所为也,
蹇叔并不是不能做内史廖做的事,
其义不行
也。
而是他所遵守的道义不允许这样做。
缪公能令人臣时立其正义,
秦穆公能让臣下时时坚持自己应遵守的道义,
故雪殽之耻
,
所以能洗刷殽之战的耻辱,
而西至河雍也。
把疆土向西开拓到雍州。
秦缪公相百里奚。
秦穆公任百里奚为相国。这时,
晋使叔虎、齐使东郭蹇如秦,
晋派叔虎,齐派东郭蹇出使秦国,
公孙枝请见之。
公孙枝请求会见他们。
公曰:
穆公说:
“请见客,
“请求会见客人,
子之事欤?”对曰:
这是你职分内的事吗?”公孙枝回答说:
“非也。”
“不是。”
“相国使子乎?”
穆公又说:
对曰:
“是相国委派你了吗?”回答说:
“不也。”
“没有。”
公曰:
秦穆公说:
“然则子事非子之事也。
“这样看来,你是要做不该你做的事。
秦国僻陋戎夷,
秦国偏僻荒远,处于戎夷之地,
事服其任,
即使是事事都有专职,
人事其事,
人人备守其责,
犹惧为诸侯笑,
仍然怕被诸侯耻笑,
今子为非子之事!
而现在你竟然要做不该你做的事!
退!
下去吧!
将论而罪。”
我要对你的罪过审理惩治!”
公孙枝出,
公孙枝出朝,
自敷于百里氏。
到百里奚那里陈述事情的原委。
百里奚请之。
百里奚替他向穆公求情。
公曰:
穆公说:
“此所闻于相国欤?枝无罪,
“这样的事是相国该过问的吗?公孙枝没有罪的话,
奚请?有罪,奚请焉?”
有什么必要求情?要是有罪的话,
百里奚归,
求情又有什么用?”百里奚回来,
辞公孙枝。公孙枝徙,
回绝了公孙枝。
自敷于街。
公孙枝转而又到闹市中去陈诉。
百里奚令吏行其罪。
百里奚就命令官吏对公孙枝论罪行罚。
定分官,
确定官员的名分职守,
此古人之所以为法也。
这是古人实行法治的方法。
今缪公乡之矣。
如果秦穆公已朝这个方向努力了,
其霸西戎,
他称霸西戎,
岂不宜哉?
岂不是情理之中的吗?
晋文公将伐邺,
晋文公将要伐邺,
赵衰言所以胜邺之术。
赵衰向文公建议胜邺的方法。
文公用之,
文公采纳了他的建议,
果胜。
果然取得了胜利,
还,
伐邺回来,
将行赏。
文公准备赏赐他。
衰曰:
赵衰说:
“君将赏其本乎?赏其末乎?
“您是要赏赐根本呢,
赏其末,
还是要赏赐末节呢?如果赏赐末节,
则骑乘者存;
那么有参战的将士在;
赏其本,
如果赏赐根本,
则臣闻之郤子虎。”
那么我的建议是从郤子虎那里听来的。”
文公召郤子虎曰:
文公召见郤子虎,说:
“衰言所以胜邺,
“赵衰建议胜邺的方法,
邺既胜,
现在邺已被战胜,
将赏之,
我要赏赐他,
曰:
他说:
‘盖闻之于子虎,
‘我是从子虎那里听来的,
请赏子虎。
请赏赐子虎。”,
’”子虎曰:
郤子虎说,
“言之易,
“事情谈起来容易,
行之难,
做起来难,
臣言之者也。”
而我只不过是个谈了几句话的人。”
公曰:
文公说:
“子无辞。”
“你就不要推辞了。”
郤子虎不敢固辞,
郤子虎不敢坚决推辞,
乃受矣。
这才接受了赏赐。
凡行赏欲其博也,
凡是行赏,赏赐的范围应该越大越好,范围大,
博则多助。
得到的帮助就多。
今虎非亲言者也,
如今郤子虎并不是直接进言的人,
而赏犹及之,
而仍然赏赐到他,
此疏远者之所以尽能竭智者也。
这是疏远的人为君主竭尽才智的原因。
晋文公亡久矣,
晋文公在外流亡很久,
归而因大乱之余,
回国后继承的又是大乱以后的残破局面,
犹能以霸,
但仍能凭这种条件成就霸业,
其由此欤?
恐怕就是这个原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