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楚交换人质与忠义对话
晋人归*
楚
公子谷臣,与连尹襄老之尸于楚,
晋人把楚国公子谷臣和连尹襄老的尸首归还给楚国,
以求
知罃。
以此要求交换知罃。
于是
荀首佐中军矣,
当时荀首已经是中军副帅,
故楚人许之。
所以楚人答应了。
王送知罃,
楚王送别知罃,
曰:
说:
“子其怨我乎?”
“您恐怕怨恨我吧!”
对曰:
知罃回答说:
“二国治戎
,
“两国兴兵,
臣不才,
下臣没有才能,
不胜其任,
不能胜任自己的任务,
以为俘馘
。
所以做了俘虏。
执事不以衅鼓
,
君王的左右没有用我的血来祭鼓,
使归即戮
,
而让我回国去接受诛戮,
君之惠也。
这是君王的恩惠啊。
臣实不才,
下臣实在没有才能,
又谁敢怨?”
又敢怨恨谁?”
王曰:
楚王说:
“然则德我乎?”
“那么感激我吗?”
对曰:
知罃回答说:
“二国图其社稷,
“两国为自己的国家打算,
而求纾其民,
希望让百姓得到平安,
各惩
其忿,
各自抑止自己的愤怒,
以相宥也,
来互相原谅,
两释累囚,
两边都释放被俘的囚犯,
以成其好。
以结成友好。
二国有*
好
,
两国友好,
臣不与及
,
下臣不曾与谋,
其谁敢德?”
又敢感激谁?”
王曰:
楚王说:
“子归何以报我?”
“您回去,用什么报答我?”
对曰:
知罃回答说:
“臣不任
受怨,
“下臣无所怨恨,
君亦不任受德。
君王也不受恩德,
无怨无德,
没有怨恨,没有恩德,
不知所报。”
就不知道该报答什么。”
王曰:
楚王说:
“虽然,
“尽管这样,
必告不谷。”
还是一定要把您的想法告诉我。”
对曰:
知罃回答说:
“以君之灵,
“以君王的福佑,
累臣得归骨于晋,
被囚的下臣能够带着这把骨头回到晋国,
寡君之以为戮,
寡君如果加以诛戮,
死且不朽。
死而不朽。
若从君之惠而免之,
如果由于君王的恩惠而赦免下臣,
以赐君之外臣
首;
把下臣赐给您的外臣首,
首其请于寡君,
首向寡君请求,
而以戮于宗
,
而把下臣在自己宗庙中诛戮,
亦死且不朽。
也死而不朽。
若不获命
,而使嗣宗职
,
如果得不道寡君杀我的命令,而让下臣继承宗子的地位,
次及于事,
按次序承担晋国的军事,
而帅偏师
以脩封疆,
率领偏师(自己军队的谦称)以治理边疆,
虽遇执事,
即使碰到君王的文武官员,
其弗敢违。
我也不会躲避,
其竭力致死
,
竭尽全力以至於死,
无有二心,
没有第二个心念,
以尽臣礼。
以尽到为臣的职责,
所以报也!
这就是用来报答於君王的。”
王曰:
楚王说:
“晋未可与争。”
“晋国是不能和它争夺的。”
重为之礼而归之。
于是就对他重加礼遇而放他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