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故叙述
古之传者
有言:
古书上记载说:
成王
以桐叶与小弱弟戏,
周成王拿着一片桐树叶子和年幼的弟弟开玩笑,
曰:
说:
“以封汝。”
“把这个作为玉邽封给你。”
周公
入贺。
周公入宫庆贺。
王曰:
成王解释说:
“戏也。”
“我是开玩笑呀。”
周公曰:
周公说:
“天子不可戏。”
“天子不可以随便开玩笑。”
乃封小弱弟于唐
。
于是成王就把唐地封给了年幼的弟弟。
质疑逻辑
吾意不然。
我认为这件事不可能是这样的。
王之弟当封邪,
成王的弟弟如果应当受封,
周公宜以时言于王,
周公就应及时地告诉成王,
不待其戏而贺以成之也。
而不必等他开了玩笑再去庆贺,趁机促成这件事。
不当封邪,
成王的弟弟如果不应当受封,
周公乃成其不中之戏
,
周公这种做法就使一个不恰当的玩笑变成了事实,
以地以人与小弱者为之主,
使成王把土地和百姓封给年幼的弟弟,让一个小孩成为一国之主,
其得为圣乎?
周公这样做能算是圣人吗?
且周公以王之言不可苟
焉而已,
况且周公只是认为君王说话不可随便罢了,
必从而成之邪?
哪里一定要听从成王的玩笑,并促成它呢?
设有不幸,
如果有这样不幸的事,
王以桐叶戏妇寺
,
成王拿了桐树叶子与妃嫔和太监开玩笑,
亦将举
而从之乎?
周公难道也要按这种玩笑去办吗?
凡王者之德,
大凡君王的恩德,
在行之何若。
要看实行得怎样。
设未得其当,
如果不恰当,
虽十易之不为病
;
即使改变十次也不算什么缺点;
要于其当,
关键是要恰当,
不可使易也,
不随意更改,
而况以其戏乎!
更何况是用它来开玩笑呢!
若戏而必行之,
如果开玩笑的话也一定要照办,
是周公教王遂
过也。
这样做就是周公在教唆成王铸成过错。
辅政之道
吾意周公辅成王,
我认为周公辅佐成王,
宜以道
,
应当用适当的原则去引导他,
从容
优乐,要归之大中
而已,
是要使他的举止行动和嬉乐恰如其分而已,
必不逢其失而为之辞
。
一定不会去迎合他的过错并替他辩饰。
又不当束缚之,
又不应当对他管束太严,
驰骤
之,
使他终日奔忙,
使若牛马然,
像牛马那样,
急则败矣。
急于使他成长反会坏事。
且家人父子尚不能以此自克
,
而且家人父子之间,尚不能用这种方式来自我约束,
况号为君臣者邪!
何况名分上还有君臣之别的人呢!
是直
小丈夫垂夬垂夬者之事,
这不过是那些见识浅薄而又自作聪明的人所干的事,
非周公所宜用,
不是周公所应该采用的做法,
故不可信。
因此不可相信。
异说补遗
或曰:
有的古书记载说:
封唐叔
,
封唐叔这件事,
史佚
成之。
是太史尹佚促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