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书十八 吴范刘惇赵达传 - 读典籍

← 返回《三国志吴书十七 是仪胡综传吴书十九 诸葛滕二孙濮阳传

吴书十八 吴范刘惇赵达传

陈寿

记载三国吴国三位精于天文术数的方士吴范、刘惇、赵达的占验事迹及其与孙权的互动。

吴范传

吴范字文则,
吴范传,吴范,字文则, 
会稽上虞人也。
会稽郡上虞县人。 
以治历数,
因研究历数, 
知风气,
知晓气候, 
闻於郡中。
而闻名于郡中。 
举有道,
被荐举为有道, 
诣京都,
来到京都, 
世乱不行。
正值天下大乱而未被任用。 
会孙权起於东南,
时值孙权崛起于东南, 
范委身服事,
吴范于是前往投奔并任职其下。 
每有灾祥,
凡是遇到灾祸、吉祥的征兆, 
辄推数言状,
他就推算预言将要发生的事情及其变化情状, 
其术多效,
其预言大多应验。 
遂以显名。
于是以此声名显扬。 
 
初,
起初, 
权在吴,
孙权在吴郡, 
欲讨黄祖,
准备讨伐黄祖, 
范曰:
吴范说: 
"今兹少利,
“今天讨伐无大利, 
不如明年。
不如明年出兵, 
明年戊子,
明年戊子, 
荆州刘表亦身死国亡。
荆州刘表也身死国亡。” 
"权遂征祖,
孙权不听而发兵征讨黄祖, 
卒不能克。
终于不能取胜。 
明年,
第二年, 
军出,
孙权出兵, 
行及寻阳,
行至寻阳时, 
范见风气,
吴范观看天象, 
因诣船贺,
于是上船祝贺, 
催兵急行,
催促军队赶快挺进, 
至即破祖,
军队一到就大败黄祖, 
祖得夜亡。
黄祖趁黑夜逃走。 
权恐失之,
孙权担心抓不住他, 
范曰:
吴范说: 
"未远,
“他逃不远, 
必生禽祖。
一定能生擒住他。” 
"至五更中,
到五更天, 
果得之。
果然活捉黄祖。 
刘表竟死,
刘表终在这年去世, 
荆州分割。
荆州被吴、蜀瓜分。 
 
及壬辰岁,
及至壬辰年(212), 
范又白言:
吴范又报告说: 
"岁在甲午,
“甲午之岁(214), 
刘备当得益州。
刘备一定取得益州。” 
"后吕岱从蜀还,
后来吕岱从蜀地返回, 
遇之白帝,
在白帝城遇上刘备, 
说备部众离落,
回来说刘备部队离散流落, 
死亡且半,
死亡近半, 
事必不克。
一定不能占有益州。 
权以难范,
孙权以此诘难吴范, 
范曰:
吴范说: 
"臣所言者天道也,
“为臣所说的是天道运行规律, 
而岱所见者人事耳。
而吕岱所见到的只是人事现象。” 
"备卒得蜀。
刘备果然后来得到蜀地。 
权与吕蒙谋袭关羽,
孙权与吕蒙设谋袭取关羽, 
议之近臣,
与亲近大臣商量, 
多曰不可。
大多数人都说不行。 
权以问范,
孙权以此事问吴范, 
范曰:
吴范说: 
"得之。
“能行。” 
"后羽在麦城,
后来关羽在麦城时, 
使使请降。
派人请求投降。 
权问范曰:
孙权问吴范说: 
"竟当降否?
“他究竟会投降吗?” 
"范曰:
吴范说: 
"彼有走气,
“他有逃走的天象, 
言降诈耳。
说投降是假话。” 
"权使潘璋邀其径路,
孙权派遣潘璋邀截关羽的径路, 
觇候者还,
侦察的人回来, 
白羽已去。
报告说关羽已离开麦城出走。 
范曰:
吴范说: 
"虽去不免。
“虽然离开了也免不了被抓住。” 
"问其期,
问他捉住关羽的时间, 
曰:
他说: 
"明日日中。
“明日中午。” 
"权立表下漏以待之。
孙权设置漏表滴漏刻下记号来等待着。 
及中不至,
及至中午没有消息, 
权问其故,
孙权问其原因, 
范曰:
吴范说: 
"时尚未正中也。
“时间还没有到正午。” 
"顷之,
不久, 
有风动帷,
有风掀动帷帐, 
范拊手曰:
吴范拍手说: 
"羽至矣。
“关羽抓到了。” 
"须臾,
很快, 
外称万岁,
帐外欢呼万岁, 
传言得羽。
传告说捉住了关羽。 
后权与魏为好,
后来孙权与魏国建立友好关系, 
范曰:
吴范说: 
"以风气言之,
“以天象风候来说, 
彼以貌来,
魏国表面上与我和好, 
其实有谋,
其实怀有图谋, 
宜为之备。
应该对他们进行防备。” 
"刘备盛兵西陵,
刘备大规模出兵西陵, 
范曰:
吴范说: 
"后当和亲。
“以后一定与我们和亲。” 
"终皆如言。
事情的结局都如他所预言。他的占卜的应验都是如此明白确切。孙权以吴范为骑都尉,兼任太史令, 
其占验明审如此。
他多次问访咨询吴范,想知道他是如何判定的,吴范惜爱和保密自己的占卜术,不将最紧要的东西说给孙权听。 
孙权由是忿恨吴范。红潮网  
权以范为骑都尉,领太史令,数从访问,
起初, 
欲知其决。范秘惜其术,不以至要语权。
孙权为将军时, 
权由是恨之。 初,
吴范曾报告说江南有帝王气象, 
权为将军时,范尝白言江南有王气,亥子之间有大福庆。
在亥、子的年份之间有大福大喜降临。 
权曰:
孙权说: 
"若终如言,
“如果结果像您所说那样, 
以君为侯。
我要封您为侯。” 
"及立为吴王,
及至孙权成为吴王, 
范时侍宴,
吴范当时陪宴, 
曰:
说: 
"昔在吴中,
“从前在吴中, 
尝言此事,
曾说过此事, 
大王识之邪?
大王还记得吗?” 
"权曰:
孙权说: 
"有之。
“有这回事。” 
"因呼左右,以侯绶带范。
因此招呼左右侍者拿侯爵的绶带给吴范戴上。 
范知权欲以厌当前言,
吴范知道孙权想以此权当对以前的诺言兑了现, 
辄手推不受。
便动手推辞不接受。 
及后论功行封,
及至后来论功劳进行封赏时, 
以范为都亭侯。
孙权以吴范为都亭侯。 
诏临当出,
诏令正要颁布时, 
权恚其爱道於己也,
孙权忿恨吴范对自己的知识技巧太吝啬, 
削除其名。
便在诏令里削掉了吴范的名字。 
范为人刚直,
吴范为人刚烈直率, 
颇好自称,
颇喜好自夸, 
然与亲故交接有终始。
然而与亲戚、故友交往有始有终。 
素与魏滕同邑相善。
他一向与同乡魏滕相友好。 
滕尝有罪,
魏滕曾经犯罪, 
权责怒甚严,
孙权十分严厉地发怒斥责, 
敢有谏者死,
谁敢劝谏便被处死。 
范谓滕曰:
吴范对魏滕说: 
"与汝偕死。
“我与您一道去死。” 
"滕曰:
魏滕说: 
"死而无益,
“您死了并无益处, 
何用死为?
何必去死?” 
"范曰:"安能虑此,
吕范说: 
坐观汝邪?
“怎么能怕死而坐视不管呢?” 
"乃髡头自缚诣门下,
于是他剃光了头发将自己绑缚着来到宫门前, 
使铃下以闻。
让守宫门的侍卫去禀报。 
铃下不敢,
侍卫不敢, 
曰:
说: 
"必死,
“报讯必死, 
不敢白。
我不敢去报告。” 
"范曰:
吴范说: 
"汝有子邪?
“你有儿子吗?” 
"曰:
侍卫说: 
"有。
“有。” 
"曰:
吴范说: 
"使汝为吴范死,
“假如让你为了我的事被处死, 
子以属我。
你的儿子归我抚养。” 
"铃下曰:
侍卫说: 
"诺。
“好吧。” 
"乃排閤入。
于是推门而入。 
言未卒,
话未说完, 
权大怒,
孙权大怒, 
欲便投以戟。
想用戟戳死他, 
逡巡走出,
他一会儿跑了出来, 
范因突入,
吴范乘机抢入, 
叩头流血,
叩头流血, 
言与涕并。
边说边流泪。 
良久,
半晌, 
权意释,
孙权才消解怒气, 
乃免滕。
于是免魏滕死罪。 
滕见范谢曰:
魏滕看到吴范感谢他说: 
"父母能生长我,
“父母能生我养我, 
不能免我於死。
不能使我免除一死。 
丈夫相知,
大丈夫相逢知己, 
如汝足矣,
像您这样的人一个就足够了, 
何用多为!"
何必要多啊!” 
 
黄武五年,
武五年(226), 
范病卒。
吴范因病去世。 
长子先死,
他的长子已先死, 
少子尚幼,
小儿子年纪尚幼, 
於是业绝。
于是他的占星术无人继承。 
权追思之,
孙权追念他, 
募三州有能举知术数如吴范、赵达者,
便招募三州中有人能举荐知晓天文术数如吴范、赵达这样的人, 
封千户侯,
便封爵千户侯。 
卒无所得。
但终无所获。 
 

刘惇传

刘惇字子仁,
刘惇传,刘惇,字子仁, 
平原人也。
平原人。 
遭乱避地,
他遭遇战乱避难他乡, 
客游庐陵,
客游庐陵, 
事孙辅。
在孙辅手下作事。 
以明天官达占数显於南土。
因知晓天文懂得占卜而扬名南方。 
每有水旱寇贼,
每有水、旱、兵、寇, 
皆先时处期,
他都预先指出时间、地点, 
无不中者。
没有不被他说中的。  
辅异焉,
孙辅对他十分惊异, 
以为军师,
用他为军师, 
军中咸敬事之,
全军都尊敬奉侍他, 
号曰神明。
称他为“神明”。 
建安中,
建安年间, 
孙权在豫章,
孙权在豫章, 
时有星变,
当时有星象变化, 
以问惇,
以此询问刘惇, 
惇曰:
刘惇说: 
"灾在丹杨。
“灾难在丹杨郡发生。” 
"权曰:
孙权问: 
"何如?
“情况如何?” 
"曰:
刘惇说: 
"客胜主人,
“客胜主人, 
到某日当得问。
到那一天会得到讯息。” 
"是时边鸿作乱,
当时边鸿作乱, 
卒如惇言。
结果正如刘惇所预言。 
惇於诸术皆善,
刘惇对各种方术都精通, 
尤明太乙,
尤其知晓太乙(星官名)占星术, 
皆能推演其事,
都能推演各种事情, 
穷尽要妙,
穷尽其中机密奥妙, 
著书百馀篇,
著书一百多篇, 
名儒刁玄称以为奇。
名儒刁玄称道这些文书内容很为奇妙。 
惇亦宝爱其术,
刘惇也十分珍惜自己的方术, 
不以告人,
从不把它们告诉他人, 
故世莫得而明也。
故此世人不能明了这些。 
 

赵达传

赵达,
赵达传,赵达, 
河南人也。
河南人。 
少从汉侍中单甫受学,
他年少随从汉朝侍中单甫学习, 
用思精密,
思虑事物精细缜密, 
谓东南有王者气,
说东南地方有帝王的气象, 
可以避难,
可以去那里躲避战乱, 
故脱身渡江。
故此脱身北方渡江南来。 
治九宫一算之术,
他研究“九宫”、“一算”, 
究其微旨,
探求其术的精微内涵, 
是以能应机立成,
故此能适应时机当即推算结果, 
对问若神,
对答问题有如神灵, 
至计飞蝗,射隐伏,
以至于计算飞蝗之数、预测深藏的事因, 
无不中效。
无不言中有效。 
或难达曰:
有人诘难赵达说: 
"飞者固不可校,
“飞动的东西本就不可核对, 
谁知其然,
谁又知道它真有这么多, 
此殆妄耳。
这恐怕是妄言。” 
"达使其人取小豆数斗,
赵达请这个人拿来几斗小豆, 
播之席上,
撒在席子上, 
立处其数,
当即就说出它们的粒数, 
验覆果信。
核实后果然与赵达说的一致。 
尝过知故,
他曾去拜访朋友, 
知故为之具食。
朋友为他准备饭食。 
食毕,
吃完饭, 
谓曰:
朋友对他说: 
"仓卒乏酒,
“仓促之间没有准备酒, 
又无嘉肴,
又无好菜, 
无以叙意,
无法畅叙情怀, 
如何?
怎么办?” 
"达因取盘中只箸,
赵达由是取过盘中的一支筷子, 
再三从横之,
反复横竖摆弄着, 
乃言:
于是说: 
"卿东壁下有美酒一斛,
“您东边墙壁下有一斛美酒, 
又有鹿肉三斤,
又有三斤鹿肉, 
何以辞无?
怎么说没有呢?” 
"时坐有他宾,
当时坐中还有其他客人, 
内得主人情,
心中知道主人情况, 
主人惭曰:
主人惭愧地说: 
"以卿善射有无,
“想到您善于预测有无, 
欲相试耳,
故想试试您, 
竟效如此。
居然如此灵验。” 
"遂出酒酣饮。
于是取出美酒畅饮。 
又有书简上作千万数,
又有人在书简上写上了千万的数目, 
著空仓中封之,令达算之。达处如数,
放在空仓里封起来, 
云:"但有名无实。"其精微若是。
让赵达算算粮仓中粮食多少, 
达宝惜其术,自阚泽、殷礼皆名儒善士,
赵达算出正确的数字, 
亲屈节就学,达秘而不告。太史丞公孙滕少师事达,
说: 
勤苦累年,达许教之者有年数矣,
“仓里只有虚数, 
临当喻语而辄复止。
并无实际东西。” 
滕他日赍酒具,候颜色,拜跪而请,
他的预测就是如此精深微妙。 
达曰:"吾先人得此术,欲图为帝王师,
赵达珍惜自己的技艺如宝, 
至仕来三世,不过太史郎,诚不欲复传之。
像阚泽、殷礼都是名儒贤士, 
且此术微妙,头乘尾除,一算之法,
亲自上门恭敬求教, 
父子不相语。然以子笃好不倦,今真以相授矣。
但赵达秘而不告。 
"饮酒数行,达起取素书两卷,大如手指,
太史丞公孙滕年少时曾奉赵达为师, 
达曰:"当写读此,则自解也。
勤苦多年, 
吾久废,不复省之,今欲思论一过,
赵达答应教他也有好几年了, 
数日当以相与。"滕如期往,至乃阳求索书,
然而临到要告诉他时, 
惊言失之,云:"女婿昨来,
赵达总是打消了念头。 
必是渠所窃。"遂从此绝。
 
初孙权行师征伐,
改天公孙滕带着酒菜上门,观察赵达的脸色, 
每令达有所推步,
拜跪求赵达传授, 
皆如其言。
赵达说: 
权问其法,
“我的先人得到这种法术,打算谋作帝王之师, 
达终不语,
但做官已历三代, 
由此见薄,
都不过太史郎, 
禄位不至。
实在不想再传下去了。 
况且此术十分微妙, 
达常笑谓诸星气风术者曰:
前乘后除, 
"当回算帷幕,
“一算”之法, 
不出户牖以知天道,
就是父子也不能告知, 
而反昼夜暴露以望气祥,
然而您笃好不倦,现在真要把它传授给您。” 
不亦难乎!
饮酒斟酌数遍, 
"间居无为,
赵达起身取来白绢书两卷, 
引算自校,
与手指般大小, 
乃叹曰:
说: 
"吾算讫尽某年月日,
“应亲手抄写阅读此书, 
其终矣。
就会自己悟解。我久已不读它们,已经不懂得了, 
"达妻数见达效,
如今想思考推论一遍, 
闻而哭泣。
几天后会把它们给您。”公孙滕按时前往, 
达欲弭妻意,
到了后赵达假装找书, 
乃更步算,
惊叫说书丢失了, 
言:
说: 
"向者谬误耳,
“昨天女婿来,一定被他偷走了。” 
尚未也。
于是此书从此亡佚。起初孙权出兵征战,总是让赵达有所推算, 
"后如期死。
结果都如他所预言。孙权询问他的方法,赵达始终不说, 
权闻达有书,
自是孙权对他的恩信渐渐淡薄,没有让他得到更高的俸禄与爵位。赵达常常笑着对那些星象风水家们说:“应当回到帐帷中去推算, 
求之不得,
不出门户就知道天道运行规律, 
乃录问其女,
你们反而日夜在户外观看星气天象征兆,不是太辛苦了吗?” 
及发棺无所得,
他闲居无事,便推算自己的命运,于是叹息说:“我算出自己寿命至某年某月某日, 
法术绝焉。
那时我就死了。” 
赵达的妻子多次看见他的推算应验, 

总评

评曰:
听说这些话就哭了起来。 
三子各於其术精矣,
赵达想消除妻子的担忧, 
其用思妙矣,
又重新推算,说: 
然君子等役心神,
“原先算的错了,还不会死。”后来他按算期死去。 
宜於大者远者,
孙权听说赵达有这种书, 
是以有识之士,
求之不得,于是收捕拷问他的女儿,及至打开棺材还是一无所得。 
舍彼而取此也。
他的法术于是绝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