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产论尹何为邑 - 古文观止

← 返回《古文观止子产坏晋馆垣子产却楚逆女以兵

子产论尹何为邑

文白对照

左丘明

子产劝阻子皮任命尹何治理封邑,强调从政需先学而后行,子皮纳谏并委政于子产。

子产论尹何不堪为邑

论尹何为邑
欲使尹何为邑。
子皮想让尹何治理一个采邑。 
子产曰:
子产说: 
“尹何年轻, 
未知可否。”
不知能否胜任。” 
子皮曰:
子皮说: 
“这个人忠厚谨慎, 
吾爱之,
我喜爱他, 
不吾叛也。
他一定不会背叛我的。 
使
往而学焉,
让他到那里学习一下, 
夫亦愈知治矣。”
就会更加懂得治理政事的方法。” 
子产曰;
子产说: 
“不可。
“不行。 
人之爱人,
一个人假如真正喜爱别人, 
也。
那就应该让他得到好处。 
今吾子爱人则以政。
现在您喜爱别人,就想让他来管理政事, 
犹未能操刀而使割也,
这就如同让一个还不会拿刀的人去割肉一样, 
伤实多。
多半会割伤自己。 
子之爱人,
您的所谓爱人, 
伤之而已,
只不过是伤害人家罢了, 
其谁敢求爱于子?
那末以后谁还敢求得您的喜爱呢? 
子于郑国,
您在郑国如同房屋的栋梁, 
也。
栋梁折断了, 
栋折
崩,
屋椽自然要崩塌, 
侨将厌焉,
我也会被压在屋子底下, 
敢不尽言?
因此怎敢不把自己的全部想法说出来呢! 
子有美
譬如您有一块美丽的锦缎, 
不使人学制焉大官、大邑,
您一定不肯让人用它来练习剪裁衣服。担任大官、治理大邑, 
身之所
也,
这些都是人们身家性命之所寄托, 
而使学者制焉。
却让一个正在学习的人来担当。 
其为美锦,
大官大邑与美丽的锦缎相比, 
不亦多乎?
不是更加贵重吗? 
侨闻学而后入政,
我只听说过学好了然后才去管理政事, 
未闻以政学者也
没听说过就用治理政事的方式来让他学习的。 
若果行此,
如果真这么做, 
必有所害。
一定会受到危害。 
譬如
比方打猎吧, 
射御贯,
射箭、驾车这一套练熟了, 
则能获禽;
才能猎获禽兽; 
若未
登车射御,
假若从来就没有登过车、射过箭和驾过车, 
则败绩厌覆是惧,
总是为翻车发生事故(翻车压死)而提心吊胆, 
何暇思获?
那末, 
哪里还顾得上猎获禽兽呢?” 

子皮纳谏委政

子皮曰:
子皮说: 
“善哉!
“太好了! 
不敏。
我这个人很笨。 
吾闻君子
知大者、远者,小人务知小者、近者。我,
我听说过,君子总是努力使自己懂得那些重大的遥远的事情,小人总是使自己懂得那些微小的眼前的事情。 
小人也。
我是个小人啊! 
衣服附在吾身,
衣服穿在我身上, 
我知而慎之;
我是知道加以爱惜的; 
大官、大邑,
大官、大邑, 
所以庇身也,
这是身家性命之所寄托, 
而慢之。
我却认为是遥远的事情而忽视它。 
子之言,
假如没有您这番话, 
吾不知也。
我是不会懂得这个道理的。 
我曰:
从前我说过: 
‘子为郑国,
‘您治理郑国, 
我为吾家,
我治理我的家, 
以庇焉,
在您的庇荫之下, 
其可也。
还是可以把家治理好的。 
’今而后知不足。
’从现在起才知道,这样做还是不够的。从今以后我请您允许, 
自今
虽吾家,
就是治理我的家, 
听子而行。”
也要听您的意见行事。” 
子产曰:
子产说: 
“人心之不同,
“人心的不同, 
如其面焉。
就像人的面貌一样。 
吾岂敢谓子面如吾面乎?
我怎敢说您的面貌同我的一样呢? 
心所谓危,
不过我心里认为危险的事情, 
亦以告也。”
还是要奉告的。” 
子皮认为子产非常忠实, 
故委政焉。
所以就把郑国的政事委托给他。 
子产
能为郑国。
子产因此才能治理郑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