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反应与体质关系
黄帝问于岐伯曰:
黄帝向岐伯问道:
余闻九针于夫子,
我从你这里熟悉了九针,
而行之于百姓,
而施行于百姓,
百姓之血气,
百姓的气血,
各不同形,
各不相同。有的神气激昂,
或神动而气先针行;
气行在针前;
或气与针相逢;
有的针和气同时相逢;
或针已出,
有的在针拔出之后,
气独行;
气才独自行至;
或数刺乃知;
有的经过数次针刺后,才觉有气来;有的在针刺后,
或发针而气逆;
产生晕针等不良反应;
或数刺病益剧。
有的针刺数次后,病情反而加重。
凡此六者,
以上这六种情况,
各不同形,
在针刺时表现各不相同,
愿闻其方。
我想听听其中的道理。
岐伯曰:
岐伯说:
重阳之人,
阳气重的人,
其神易动,
神易激动,
其气易往也。
气也就容易引发。
黄帝曰:
黄帝说:
何谓重阳之人?
怎样才能判断人是否阳气重?
岐伯曰:
岐伯说:
重阳之人,
阳气重的人,
熇熇
高高,
火一样炽热,
言语善疾,
说话利索,
举足善高,
趾高气昂,
心肺之脏气有余,
心肺的脏气有余,
阳气滑盛而扬,
阳气滑盛激扬,
故神动而气先行。
所以神骚动而气先行。
黄帝曰:
黄帝说:
重阳之人而神不先行者,
有的阳重的人,神气却并不见先行,
何也?
这是为什么?
岐伯曰:
岐伯说:
此人颇有阴者也。
这人很有些阴气罢了!
黄帝曰:
黄帝说:
何以知其颇有阴者也。
怎么知道这人很有些阴气呢?
岐伯曰:
岐伯说:
多阳者,多喜;
多阳的人多乐观,
多阴者,多怒,数怒者,
多阴的人多恼怒,
易解,
常发怒而又消解得快,
故曰颇有阴。
所以说他很有“阴”的色彩,
其阴阳之离合难,
要他阴阳离合难,
故其神不能先行也。
所以神气不能先行。
黄帝曰:
黄帝说:
其气与针相逢,
那些气与针相逢的,
奈何?
又怎么样?
岐伯曰:
岐伯说:
阴阳和调,
阴阳和调,
而血气淖泽滑利,
则气血润泽滑利,
故针入而气出,
所以针入而气出,
疾而相逢也。
迅速地相逢。
黄帝曰:
黄帝说:
针已出而气独行者,
针拔出后气才独至的人,
何气使然?
这是什么气的作用呢?
岐伯曰:
岐伯说:
其阴气多而阳气少,
这类人阴气多而阳气少,
阴气沉而阳气浮者内藏,
阴气深沉而阳气肤浅的人内藏不露,
故针已出,
所以在针拔出后,
气乃随其后,
阳气才慢慢出来,
故独行也。
独自成行。
黄帝曰:
黄帝说:
数刺乃知,
针刺数次才有气感,
何气使然?
这是什么气在作用呢?
岐伯曰:
岐伯说:
此人之多阴而少阳,
这样的人多阴而少阳,
其气沉而气往难,
神气沉潜很难被激动,
故数刺乃知也。
所以数次针刺后才有所感觉。
黄帝曰:
黄帝说:
针入而气逆者,
针刺后出现晕针等现象,
何气使然?
是什么气的作用呢?
岐伯曰:
岐伯说:
其气逆与其数刺病益甚者,
针刺后出现晕针以及针刺数次后病情加重的,
非阴阳之气,
与人体阴阳二气,
浮沉之势也。
及其或沉或浮之状无关,
此皆粗之所败,
这都是由于疏忽造成的,
上
之所失,
是医生的失误,
其形气无过焉。
病人的形质神气并没有毛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