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律沙传
○耶律沙 耶律抹只 萧干〔讨古〕 耶律善补 耶律海里
耶律沙,
耶律沙,
字安隐。
字安隐,
其先尝相遥辇氏。
其先祖曾担任遥辇氏之国相。
应历间,
应历年间,
累官南府宰相。
累官至南府宰相。
景宗即位,
景宗即位,
总领南面边事。
耶律沙总领南面边事。
保宁间,
保宁年间,
宋攻河东,
宋军攻打河东,
沙将兵救之,
耶律沙率兵相救,
有功,
有功,
加守太保。
被升为守太保。
乾亨初,
乾亨初,
宋复北侵,
宋军再度北侵,
沙将兵由间道至白马岭,
耶律沙率兵抄小路到白马岭,
阻大涧遇敌。
隔着大涧遭遇敌军。
沙与诸将欲待后军至而战,
耶律沙与众将想等待后军到来再交战,
冀王敌烈、监军耶律抹只等以为急击之便,
冀王敌烈、监军耶律抹只等人认为赶紧攻打敌人更好一些,
沙不能夺。
耶律沙不能定夺。
敌烈等以先锋渡涧,
敌烈等人率领先头部队渡涉涧水,
未半,
未至河心,
为宋人所击,
遭宋人攻击,
兵溃。
全军溃败。
敌烈及其子蛙哥、沙之子德里、令稳都敏、详稳唐筈等五将俱没。
敌烈及其子蛙哥、耶律沙之子德里、令稳都敏、详稳唐薚等五将均战死。
会北院大王耶律斜轸兵至,
适逢北院大王耶律斜轸兵到,
万矢俱发,
万箭齐发,
敌军始退。
敌军这才退去。
沙将趋太原,
耶律沙将要赶往太原,
会汉驸马都尉卢俊来奔,
刚好北汉驸马都尉卢俊前来投奔,
言太原已陷,
说太原已经陷落,
遂勒兵还。
耶律沙便整顿兵马回国。
宋乘锐侵燕,
宋军乘着一股锐气侵入燕地,
沙与战於高梁河,
耶律沙与之交战于高梁河,
稍却。
在部队稍事退却时,
遇耶律休哥及斜轸等邀击,
遇到耶律休哥及斜轸等人前来拦腰攻击敌军,
败宋军。
击败了宋军。
宋主宵遁,
宋主乘夜逃走,
至涿州,
到涿州,
微服乘驴车,
穿着微服,乘驴车,
间道而走。
抄小路逃跑。
上以功释前过。
景宗因为耶律沙此次立有战功,释免了其前战之过错。
是年,
这一年,
复从韩匡嗣伐宋,
又随从韩匡嗣攻打宋国,
败绩,
失利,
帝欲诛之,
皇上想杀他,
以皇后营救得免。
因为皇后营救得以免死。
睿智皇后称制,
睿智皇后临朝称制,
召赐几杖,
召见他赐给几、杖,
以优其老。
以示优待其年老。
复从伐宋,
后又随从讨伐宋,
败刘廷让、李敬源之军,
击败刘廷让、李敬源之军,
赐赉优渥。
得到的赏赐十分优厚。
统和六年卒。
统和六年(988)去世。
耶律抹只传
耶律抹只,
耶律抹只,
字留隐,
字留隐,
仲父隋国王之后。
仲父隋国王之后。
初以皇族入侍。
初时因系皇族得以入宫侍候皇上。
景宗即位,
景宗即位,
为林牙,
任林牙,
以干给称。
以干练敏捷著称。
保宁间,
保宁年间,
迁枢密副使。
迁任枢密副使。
乾亨元年春,
乾亨元年(979)春,
宋攻河东,
宋军攻打河东,
南府宰相耶律沙为都统,
南府宰相耶律沙任都统,
将兵往援,
率兵前往援救,
抹只临其军。
抹只为监军。
及白马岭之败,
及至白马岭兵败,
仅以身免。
仅仅逃得性命。
宋乘锐攻燕,
宋军乘着锐气进攻燕地,
将奚兵翊休哥击败之。
抹只率领奚兵帮助耶律休哥击败宋。
上以功释前过。
景宗因他此次立功释免他前次兵败之过。
是年冬,
这年冬天,
从都统韩匡嗣伐宋,
随从都统韩匡嗣讨伐宋,
战於满城,
与宋军接战于满城,
为宋将所绐,诸军奔溃。独抹只部伍不乱,
为宋军所欺诳,
徐整旗鼓而归。玺书褒谕,改南海军节度使。
诸军奔逃溃散;
乾亨二年,拜枢密副使。统和初,
只有抹只队伍不乱,
为东京留守。宋将曹彬、米信等侵边,抹只引兵至南京,
慢慢地整顿旗鼓回撤。
先缮守御备。及车驾临幸,抹只与耶律休哥逆战於涿之东,
皇上下诏加以褒奖,
克之,迁开远军节度使。故事,
改任南海军节度使。
州民岁输税,斗粟折钱五,抹只表请折钱六,
乾亨二年(980),
部民便之。统和末卒。
拜为枢密副使。
萧干传
萧干,
统和初,任东京留守。宋将曹彬、米信等人侵犯边境,抹只率兵到南京,先行修治守备防御。
小字项烈,
待到圣宗前来,抹只与耶律休哥迎战宋军于涿州之东,战败敌军,因功迁为开远军节度使。
字婆典,
按旧例,州民每年都要纳税,一斗粟折算为五个钱,抹只上表请求折算为六个钱,所部百姓大得其便利,
北府宰相敌鲁之子。
统和末年去世。萧干,乳名项烈,字婆典,北府宰相萧敌鲁之子。
性质直。
生性朴实正直。
初,
当初,
察割之乱,
察割之乱发生时,
其党胡古只与干善,
察割党人胡古只与萧干交好,
使人召之。
派人召见他。
干曰“吾岂能从逆臣”缚其人送寿安王。
萧干说:“我怎能附从叛逆之臣!”将胡古只捆绑送到寿安王处。
贼平,
贼乱平定,
上嘉其忠,
皇上嘉赏其忠心,
拜群牧都林牙。
拜为群牧都林牙。
复以伐乌古功,
又因为讨伐乌古之功,
迁北府宰相,
迁为北府宰相,
改突吕不部节度使。
改任为突吕不部节度使。
乾亨初,
乾亨初(979),
宋伐河东,
宋攻讨河东,
乘胜侵燕,
乘胜侵犯燕地,
诏干拒之,
诏令萧干拒战,
战於高梁河。
萧干与宋军接战于高梁河。
耶律沙退走,
耶律沙逃走,
干与耶律休哥等并力战败之,
萧干与耶律休哥等人合力击败敌军,
上手敕慰劳。
景宗亲下敕令加以慰劳。
自是每征伐必参决军事。
从此每逢征战必定让他参预决策军事。
加政事令。
升任政事令。
二年,
二年(980),
宋兵围瓦桥,
宋军包围了瓦桥,
夜袭我营,
乘夜偷袭我军军营,
干及耶律匀骨战却之。
萧干及耶律匀骨战退了敌军。
时皇后以父呼干。
当时皇后称呼萧干为父。
及后为皇太后称制,
及至皇后成为皇太后临朝称制,
干数条奏便宜,
萧干多次逐条上奏利国合宜之事,
多见听用。
大多被采纳。
统和四年卒。
统和四年(986)去世。
侄讨古。
侄儿萧讨古。萧讨古,字括宁,生性忠诚简朴。
讨古传
讨古,字括宁,
应历初,
性忠简。应历初,始入侍。
开始入宫侍卫穆宗皇上。
会冀王敌烈、宣徽使海思谋反,
适逢冀王敌烈、宣徽使海思谋反,
讨古与耶律阿列密告於上,
萧讨古与耶律阿列向皇上密告,
上嘉其忠,
皇上嘉赏其忠心,
诏尚朴谨公主。
诏令将朴谨公主嫁给他。
保宁末,
保宁末,
为南京统军使。
任南京统军使。
乾亨初,
乾亨初,
宋侵燕,
宋国侵犯燕地,
讨古与北院大王奚底拒之,
讨古与北院大王奚底拒战,
不克,
失利,
军溃。
军队溃败。
讨古等不敢复战,
讨古等人不敢再战,
退屯清河。
退驻于清河。
帝闻其败,
景宗听说他兵败,
遣使责之曰“卿等不严侦候,
派使者责备他说:“你们这些人不严加侦察敌情,
用兵无法,
用兵没有法度,
遇敌即败,
一遇敌军便败退,
奚以将为”讨古惧。
又何必当什么将领呢!”讨古闻言十分恐惧,
顷之,
不久,
援兵至,
援兵到,
讨古奋力以败宋军。
讨古奋力作战,击败宋军。
上释其罪,
皇上释免其罪,
降为南京侍卫亲军都指挥使。
降为南京侍卫亲军都指挥使。
四年卒。
四年(982)去世。
耶律善补传
耶律善补,
耶律善补,
字瑶升,
字瑶升,
孟父楚国王之后。
孟父楚国王之后。
纯谨有才智。
纯正谨慎,富有才智。
景宗即位,
景宗即位,
授千牛卫大将军,
授职为千牛卫大将军,
迁大同军节度使。
迁任大同军节度使。
及伐宋,
及至讨伐宋国,
韩匡嗣与耶律沙将兵由东路进,
韩匡嗣与耶律沙率兵由东路进发,
善补以南京统军使由西路进。
善补任南京统军使由西路进军。
善补闻匡嗣失利,
善补得知匡嗣作战失利,
敛兵还。
便收兵回国。
乾亨末,
乾亨末年,
与宋军战於满城,
与宋军交战于满城,
为伏兵所围,
为伏兵所包围,
斜轸救之获免。
斜轸救之,得以免死。
以失备,
因为疏于防备,
大杖决之。
被判决处以大杖之刑。
统和初,
统和初,
为惕隐。
任惕隐。
会宋来侵,
适逢宋军来犯,
善补为都元帅逆之,
善补被任为都元帅迎战,
不敢战,
但他不敢交战,
故岭西州郡多陷,
因此岭西州郡大多失陷,
罢惕隐。
他也被免去惕隐之职。
以其叔安端有匡辅世宗功,
因为其叔安端有扶助世宗之功,
上愍之,
圣宗皇上怜悯他,
征善补为南府宰相,
征召善补为南府宰相,
迁南院大王。
迁任南院大王。
会再举伐宋,
适逢再度兴兵伐宋,
欲攻魏府,
皇上想要进攻魏府,
召众集议。
召集众将协同商议。
将士以魏城无备,
将士们认为魏城没有防备,
皆言可攻。
都说可以进攻。
善补曰“攻固易,
善补说:“进攻固然容易,
然城大叵量,若克其城,
然而城池太大无法查点,
士卒贪俘掠,
士卒贪图抢掠,
势必不可遏。
势必不可遏止。
且傍多巨镇,
况且附近多有大镇,
各出援兵,
若魏城遭到攻击必然会纷纷出动援兵,
内有重敌,
魏城内又有强兵把守,
何以当之”上乃止。善补性懦,守静。
我军如何抵挡呢?”
凡征讨,惮攻战,急还,
皇上便就此作罢。
以故战多不利。年七十四卒。
耶律海里传
耶律海里,
善补生性懦弱,保守清静,无所企求。每逢征讨,怯于攻城,
字留隐,
总是忙于撤回,因此作战大多不能取胜。年七十四岁去世。耶律海里,字留隐,
令稳拔里得之长子。
令稳拔里得长子。
察割之乱,
察割之乱时,
其母的鲁与焉。
其母的鲁参与其事。
遣人召海里,
派人征召海里,
海里拒之。
遭海里拒绝。
乱平,
叛乱被平定之后,
的鲁以子故获免。
的鲁因为儿子之故得以释免。
海里俭素,
海里俭省朴素,
不喜声利,
不喜好名利,
以射猎自娱。
以射箭打猎自我娱乐。
虽居闲,
尽管身居闲位,
人敬之若贵官然。
人们敬重他就好像他是个贵官一般。
保宁初,
保宁初,
拜彰国军节度使,
拜为彰国军节度使,
迁惕隐。
迁为惕隐。
秩满,
任期满,
称疾不仕。
称病不再出任官职。
久之,
很久以后,
复为南院大王。
又担任了南院大王。
及曹彬、米信等来侵,
及至曹彬、米信等人来犯,
海里有却敌功,
海里立有退敌之功,
赐资忠保义匡国功臣。
赐为资忠保义匡国功臣。
帝屡亲征,
圣宗皇上多次亲征,
海里在南院十馀年,
海里在南院十多年,
镇以宽静,
以宽大安静加以镇抚,
户口增给,
户口增殖、百姓充裕,
时议重之。
一时舆论都推重他。
封漆水郡王,迁上京留守,薨。
封漆水郡王,
诏以家贫,给葬具。
迁为上京留守,
史臣论赞
论曰:当高梁、朔州之捷,偏裨之将如沙与抹只,
不久逝世。
既因休哥、斜轸类见其功,所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因为家中贫穷,
若萧干、海里拒察割之招,讨古告海思之变,则不止有战功而已。
诏令官府拨给葬具。
其视善补畏懦,岂不优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