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八十三·列传第十三 - 辽史

← 返回《辽史卷八十二·列传第十二卷八十四·列传第十四

卷八十三·列传第十三

文白对照

辽国名将耶律休哥、斜轸抗击宋军,以高梁河大捷与擒杨无敌等战役稳固边疆。

耶律休哥传

○耶律休哥〔马哥〕 耶律斜轸 耶律 奚低 耶律学古〔乌不吕〕 耶律休哥,
耶律休哥, 
字逊宁。
字逊宁。 
祖释鲁,
祖父释鲁, 
隋国王。
隋国王。 
父绾思,
父绾思, 
南院夷离堇。
南院夷离堇。 
休哥少有公辅器。
休哥少时有三公和辅相之器局。 
初乌古、室韦二部叛,
初时,乌古、室韦三部反叛, 
休哥从北府宰相萧干讨之。
休哥随北府宰相萧干讨伐之。 
应历末,
应历(951~969)末, 
为惕隐。
为惕隐。  
乾亨元年,
乾亨元年(979), 
宋侵燕,
宋侵燕地, 
北院大王奚底、统军使萧讨古等败绩,
北院大王奚底、统军使萧讨古等兵败, 
南京被围。
南京被围。 
帝命休哥代奚底,
皇上命休哥代奚底为将, 
将五院军往救。
率五院军前往救援。 
遇大敌於高梁河,
遇大股敌军于高梁河, 
与耶律斜轸分左右翼,
与耶律斜轸分左右两翼, 
击败之。
击败之。 
追杀三十馀里,
追杀三十余里, 
斩首万馀级,
斩首万余级。 
休哥被三创。
休哥身上受了三处伤。 
明旦,
次日晨, 
宋主遁去,
宋主逃走, 
休哥以创不能骑,
休哥因受伤不能骑马, 
轻车追至涿州,
乘轻车追至涿州,没有追上, 
不及而还。
便回来。  
是年冬,
这年冬, 
上命韩匡嗣、耶律沙伐宋,
皇上命韩匡嗣、耶律沙伐宋, 
以报围城之役。
以报复南京围城之役。 
休哥率本部兵从匡嗣等战於满城。
休哥率本部兵马随匡嗣等在满城作战。 
翌日将复战,
次日正要再战, 
宋人请降,
宋人请降, 
匡嗣信之。
匡嗣相信了。 
休哥曰“彼众整而锐,
休哥说“:他们的队伍整齐而精锐, 
必不肯屈,
必定不会屈服, 
乃诱我耳。
正是引诱我军之计。 
宜严兵以待”匡嗣不听。
应当严整军队待之。”匡嗣不听。 
休哥引兵凭高而视。
休哥引兵马登高而望, 
须臾南兵大至,
不一会儿南兵大举前来, 
鼓噪疾驰。
鼓噪着飞速冲驰过来。 
匡嗣仓卒不知所为,
匡嗣仓卒间不知道该怎么办, 
士卒弃旗鼓而走,
士卒抛下旗鼓逃走, 
遂败绩。
于是被打败了。 
休哥整兵进击,
休哥整肃军队进击, 
敌乃却。
敌人这才退。 
诏总南面戍兵,
诏令总南面戍兵, 
为北院大王。
为北院大王。  
明年,
次年(980), 
车驾亲征,
皇上亲征, 
围瓦桥关。
围瓦桥关。 
宋兵来救,
宋兵来救, 
守将张师突围出。
守将张师突围而出。 
帝亲督战,
皇上亲自督战, 
休哥斩师,
休哥杀死张师, 
馀众退走入城。
余众退逃入城。 
宋阵於水南。
宋人列阵于水南。 
将战,
将要开战, 
帝以休哥马介独黄,
皇上因休哥的马甲独为黄色, 
虑为敌所识,
担心为敌人认出, 
乃赐玄甲、白马易之。
便赐予玄甲、白马换下来。 
休哥率精骑渡水,
休哥率精骑渡水, 
击败之,
击败敌人, 
追至莫州。
追至莫州。 
横尸满道,
横尸满道, 
义矢俱罄,
箭篓中的箭也用完了, 
生获数将以献。
休哥活捉得数将来献。 
帝悦,
皇上大喜, 
赐御马、金盂,
赐予御马、金盂, 
劳之曰“尔勇过於名,
勉励他说“:你的勇敢超过了传言中的名声, 
若人人如卿,
如果人人都像你, 
何忧不克”师还,
哪里还怕不能打胜仗呢?”大军回, 
拜於越。
拜为于越。 
 
圣宗即位,
圣宗即位, 
太后称制,
太后行使皇帝权力, 
令休哥总南面军务,
令休哥总理南面军务, 
以便宜从事。
以便便宜从事。 
休哥均戍兵,
休哥对戍兵加以调节, 
立更休法,
建立更休法, 
劝农桑,
劝课农桑, 
修武备,
修治武备, 
边境大治。
边境大治。 
统和四年,
统和四年(986), 
宋复来侵,
宋再次来犯, 
其将范密、杨继业出云州。
其将领范密、杨继业兵出云州; 
曹彬、米信出雄、易,
曹彬、米信兵出雄州、易州, 
取歧沟、涿州,
夺取歧沟、涿州, 
陷固安,
攻陷固安, 
置屯。
设立屯所。 
时北南院、奚部兵未至,
当时北南院、奚部兵马未到, 
休哥力寡,
休哥兵力太少, 
不敢出战。
不敢出战。 
夜以轻骑出两军间,
夜里以轻骑出于两军之间, 
杀其单弱以胁馀众。
杀伤其单弱者以威胁余众; 
昼则以精锐张其势,
白天则以精锐虚张声势, 
使彼劳於防御,
使敌人忙于防御, 
以疲其力。
从而疲累其人马。 
又设伏林莽,
又设埋伏于林间草野, 
绝其粮道。
断其粮道。 
曹彬等以粮运不继,
曹彬等因粮运不继, 
退保白沟。
退守白沟。 
月馀,
一个多月后, 
复至。
又前来。 
休哥以轻兵薄之,
休哥以轻兵逼近之, 
伺彼蓐食,
乘敌人早起在草席上进食之机, 
击其离伍单出者,
攻击其离群单出之人, 
且战且却。
且战且退。 
由是南军自救不暇,
因此南军自救不暇, 
结方阵,
结为方阵, 
堑地两边而行。
在地两边挖濠沟而前行。 
军渴乏井,
士兵干渴又无井, 
漉淖而饮,
从泥沼里汲水过滤而后饮之, 
凡四日始达於涿。
共花了四天才到达涿州。 
闻太后军至,
听得太后兵到, 
彬等冒雨而遁。
曹彬等冒雨而逃。 
太后益以锐卒,
太后增补以精兵, 
追及之。
追上了敌人。 
彼力穷,
敌人无计可施, 
环粮车自卫,
环绕粮车自卫, 
休哥围之。
休哥包围了他们。 
至夜,
到夜里, 
彬、信以数骑亡去,
曹彬、米信率数骑逃走, 
馀众悉溃。
其余人马全部溃逃。 
追至易州东,
追到易州东, 
闻宋师尚有数万,
打听得宋军还有几万人, 
濒沙河而爨,
正在沙河边上做饭, 
促兵往击之。
急忙率兵前往攻击。 
宋师望尘奔窜,
宋军望见扬尘便逃窜不迭, 
堕岸相蹂死者过半,
从岸上跌入水中以及互相踩死者过半, 
沙河为之不流。
沙河为之不流。 
太后旋旆,
太后凯旋班师, 
休哥收宋尸为京观。
休哥收集宋兵尸体垒为京观。 
封宋国王。
封宋国王。  
又上言,
又上奏说, 
可乘宋弱,
可以乘宋衰弱, 
略地至河为界。
掠地至黄河为界, 
书奏,
奏书上达, 
不纳。
没有被采纳。 
及太后南征,
待到太后南征, 
休哥为先锋,
休哥担任先锋, 
败宋兵於望都。
败宋兵于望都。 
时宋将刘廷让以数万骑并海而出,
当时宋将刘廷让率数万骑沿海路出兵, 
约与李敬源合兵,
约定与李敬源合兵, 
声言取燕。
扬言攻取燕地。 
休哥闻之,
休哥得知后, 
先以兵扼其要地。
先派兵扼守战略要地。 
会太后军至,
待到太后兵到, 
接战,
交战, 
杀敬源,
杀李敬源, 
廷让走瀛州。
刘廷让逃至瀛州。 
七年,
七年(989), 
宋遣刘廷让等乘暑潦来攻易州,
宋遣刘廷让等乘夏热多雨前来进攻易州, 
诸将惮之。
诸将害怕; 
独休哥率锐卒逆击於沙河之北,
只有休哥率精兵迎战于沙河之北, 
杀伤数万,
杀伤数万, 
获辎重不可计,
缴获辎重不可胜数, 
献於朝。
献于朝廷。 
太后嘉其功,
太后嘉赏其功, 
诏免拜、不名。
诏令免予朝拜、不直呼其名。 
自是宋不敢北向。
从此宋人不敢北上。 
时宋人欲止儿啼,
当时宋人想阻止小儿啼哭,便说: 
乃曰“於越至矣”
“于越来了!” 
 
休哥以燕民疲弊,
休哥因为燕地百姓困苦穷乏, 
省赋役,
减省赋税徭役, 
恤孤寡,
抚恤孤儿寡母, 
戒戍兵无犯宋境,
禁令戍兵不得进犯宋境, 
虽马牛逸於北者悉还之。
即使是马和牛跑到北边来了也尽数还给他们。 
远近向化,
远近仰慕归化, 
边鄙以安。
边疆因此得到了安宁。 
十六年,
十六年(998), 
薨。是夕,雨木冰。
薨。 
圣宗诏立祠南京。
圣宗下诏为他建祠于南京。 
 
休哥智略宏远,
休哥智谋才略广博高远, 
料敌如神。
料敌如神。 
每战胜,
每当作战取胜, 
让功诸将,
总是让功于诸将, 
故士卒乐为之用。
所以士卒乐于为之所用。 
身更百战,
身经百战, 
未尝杀一无辜。
不曾杀一无辜之人。 
二子:
耶律斜轸, 
高八,官至节度使。高十,
字韩隐, 
终於越。孙马哥。
于越曷鲁之孙。 
 
马哥,
生性聪明机敏, 
字讹特懒。
不善治理生计。 
兴宗时,以散职入见,
 
上问“卿奉佛乎”对曰“臣每旦诵太祖、太宗及先臣遗训,未暇奉佛”帝悦。清宁中,
保宁元年(969), 
迁唐古部节度使。咸雍中,累迁匡义军节度使。
枢密使萧思温荐举耶律斜轸有治理国家的才干, 
大康初,致仕,卒。
皇上说: 
“这我也知道, 
 

耶律斜轸传

耶律斜轸,
只是他放荡不羁, 
字韩隐,
怎么会屈身接受控制呢?” 
於越曷鲁之孙。
萧思温回答说“: 
性明敏,
他外表上显得放浪, 
不事生产。保宁元年,枢密使萧思温荐斜轸有经国才,
其器量才干却不可限量。” 
上曰“朕知之,第佚荡,岂可羁屈”对曰“外虽佚荡,
于是皇上召见他, 
中未可量”乃召问以时政,
向他询问军国大政, 
占对剀切,
他的回答切中事理, 
帝器重之。
由此深得皇上器重。 
妻以皇后之侄,
将皇后的侄女嫁给他, 
命节制西南面诸军,
命他节制西南面诸军, 
仍援河东。
又命他援助河东。 
改南院大王。
改任南院大王。  
乾亨初,
乾亨初, 
宋再攻河东,
宋再度进攻河东, 
从耶律沙至白马岭遇敌,
斜轸随耶律沙在白马岭遭遇敌军, 
沙等战不利。
耶律沙等人作战失利; 
斜轸赴之,
斜轸率军出击, 
令麾下万矢齐发,
命令属下万箭齐发, 
敌气褫而退。
敌人慑于声威,丧失胆气而退。 
是年秋,
这年(979)秋, 
宋下河东,
宋军攻下河东, 
乘胜袭燕,
乘胜进袭燕地, 
北院大王耶律奚底与萧讨古逆战,
北院大王耶律奚底与萧讨古等人迎战, 
败绩,
兵败, 
退屯清河北。
退驻清河北。 
斜轸取奚底等青帜军於得胜口以诱敌,
斜轸在得胜口打着奚底等人的青帜军旗号以诱惑敌军, 
敌果争赴。
敌人果然争先赶赴得胜口。 
斜轸出其后,
斜轸从后面出兵, 
奋击败之。
奋力击败之。 
及高梁之战,
到了高梁河之战, 
与耶律休哥分左右翼夹击,
与耶律休哥等人分左右两翼夹击, 
大败宋军。
大败宋军。 
 
统和初,
统和初, 
皇太后称制,
皇太后临朝称制, 
益见委任,
他更加受到信任, 
为北院枢密使。
担任北院枢密使。 
会宋将曹彬、米信出雄、易,
适逢宋将曹彬、米信取道雄、易, 
杨继业出代州。
杨继业取道代州出兵。 
太后亲帅师救燕,
太后亲自率领大军救燕, 
以斜轸为山西路兵马都统。
派斜轸担任山西路兵马都统。 
继业陷山西诸郡,
杨继业攻陷山西诸郡, 
各以兵守,
分别派兵把守, 
自屯代州。
自己屯驻代州。 
斜轸至定安,
斜轸到达定安, 
遇贺令图军,
遭遇贺令图军, 
击破之,
击败之, 
追至五台,
追击到五台, 
斩首数万级。
斩首数万人。 
明日,
次日, 
至蔚州,
到蔚州, 
敌不敢出,
敌人不敢出战, 
斜轸书帛射城上,
斜轸用绢帛写信射往城中, 
谕以招慰意。
将招抚之意晓谕守将, 
阴闻宋军来救,
又暗中探知宋援军将至, 
令都监耶律题子夜伏兵险厄,
派都监耶律题子在夜里埋伏人马于险要之地, 
俟敌至而发。
等待敌人兵到而发。 
城守者见救至,
宋军守城人马见救兵到, 
突出。
突围而出。 
斜轸击其背,
斜轸从其背后出击, 
二军俱溃,
两支敌军均溃败, 
追至飞狐,
追击到飞狐, 
斩首二万馀级,
斩首二万余级, 
遂取蔚州。
于是夺取了蔚州。 
贺令图、潘美复以兵来,
贺令图、潘美又派兵前来, 
斜轸逆於飞狐,
斜轸迎战于飞狐, 
击败之。
击败之。 
宋军在浑源、应州者,
宋军驻守于浑源、应州的队伍, 
皆弃城走。
都弃城逃走。 
斜轸闻继业出兵,
斜轸打听得继业出兵, 
令萧挞凛伏兵於路。
命令萧挞凛埋伏人马于路旁。 
明旦,
次日, 
继业兵至,
继业兵到, 
斜轸拥众为战势。
斜轸统率众军结成阵势。 
继业麾帜而前,
继业挥舞旗帜前进, 
斜轸佯退。
斜轸假装后撤。 
伏兵发,
伏兵趁势出击, 
斜轸进攻,
斜轸也回头进攻, 
继业败走,
继业败逃, 
至狼牙村,
到狼牙村, 
众军皆溃。
各路兵马都溃败了。 
继业为流矢所中,
继业为流矢射中, 
被擒。
被擒获。 
斜轸责曰“汝与我国角胜三十馀年,
斜轸责骂他说:“你与我国争强比胜三十多年, 
今日何面目相见”继业但称死罪而已。
今天还有什么脸面来见我!”继业只是不住地口称死罪而已。 
初,
当初, 
继业在宋以骁勇闻,
继业在宋朝以勇猛著称, 
人号杨无敌,
号称杨无敌, 
首建梗边之策。
率先倡言骚扰我边境之谋划。此次出兵, 
至狼牙村,
到达狼牙村时, 
心恶之,
心中十分讨厌这个村名, 
欲避不可得。
想避开又不能。 
既擒,
遭擒之后, 
三日死。
三日便死去了。  
斜轸归阙,
斜轸回朝, 
以功加守太保。
因功升为守太保。 
从太后南伐,
随从太后南伐, 
卒於军。
死于军中。 
太后亲为哀临,
太后为之亲自前往哀悼, 
仍给葬具。
又赐给下葬棺具。 
庶子狗儿,
庶子狗儿, 
官至小将军。
官至小将军。 
 

其他将领列传

耶律奚低,孟父楚国王之后。便弓马,
耶律学古, 
勇於攻战。景宗时,多任以军事。
字乙辛隐, 
统和四年,为右皮室详稳。时宋将杨继业陷山西郡县,
于越耶律洼之庶孙。 
奚低从枢密使斜轸讨之。凡战必以身先,矢无虚发。
聪明机敏, 
继业败於朔州之南,匿深林中。奚低望袍影而射,
好学, 
继业堕马。先是,军令须生擒继业,
擅长翻译及做诗。 
奚低以故不能为功。后太后南伐,屡有战绩。
保宁年间, 
以病卒。
补为御盏郎君。 
 
耶律学古,字乙辛隐,
乾亨元年(979), 
於越洼之庶孙。颖悟好学,工译鞮及诗。
宋军攻下河东之后, 
保宁中,补御盏郎君。乾亨元年,
乘胜侵袭燕地, 
宋既下河东,乘胜侵燕,学古受诏往援。
学古受诏令前往赴救。 
始至京,
刚到燕京, 
宋败耶律奚底、萧讨古等,
宋军击败耶律奚底、萧讨古等人, 
势益张,
兵势更加嚣张, 
围城三周,
围城三周, 
穴地而进,
挖地道向前推进, 
城中民怀二心。
城中百姓怀有出降之心。 
学古以计安反侧,
学古用计将不安分的民心安定了下来, 
随宜备御,
因势制宜,见缝插针地严加防御, 
昼夜不少懈。
昼夜没有些须的松懈。 
适有敌三百馀人夜登城,
适逢有敌人三百多人乘夜登城, 
学古战却之。
学古击退之。 
会援军至,
刚好援军到来, 
围遂解。
便解了围。 
学古开门列阵,
学古大开城门,排好阵列,迎接援军, 
四面鸣鼓,
四面鸣鼓, 
居民大呼,
居民大声欢呼, 
声震天地。
声震天地。 
旋有高梁之捷。
接着有高梁河之捷。 
以功遥授保静军节度使,
因功遥授保静军节度使, 
为南京马步军都指挥使。
担任南京马步军都指挥使。  
二年,
二年(980), 
伐宋,
攻打宋国, 
乞将汉军,
学古请求统率汉军, 
从之,
得到允准, 
改彰国军节度使。
改任彰国军节度使。 
时南境未静,
当时南境不曾宁息, 
民思休息,
百姓希望能休养生息, 
学古禁寇掠以安之。
学古禁止抢掠以安定百姓。 
会宋将潘美率兵分道来侵,
适逢宋将潘美率兵分路来侵袭, 
学古以军少,
学古因为兵少, 
虚张旗帜,
虚设旗帜, 
杂丁黄为疑兵。
将小孩杂入丁壮中布设疑兵。 
是夜,
这天夜里, 
适独虎峪举烽火,
适逢独虎峪燃起烽火, 
遣人侦视,
学古派人前往侦察, 
见敌俘掠村野,
发现敌人在村中掳掠抢劫, 
击之,
便出兵攻打, 
悉获所掠物,
尽数夺回被抢掠的物品, 
擒其将领。
擒获其将领。 
自是学古与潘美各守边约,
从此学古与潘美各自遵守边约, 
无相侵轶,
不再互相侵犯袭击, 
民获安业。
百姓得以安居乐业。 
以功为惕隐,
因功担任惕隐之职, 
卒。
去世。 
弟乌不吕。
弟乌不吕。 
 
乌不吕,
乌不吕, 
字留隐。
字留隐。 
严重,
严肃稳重, 
有膂力,
力大无比, 
善属文。
擅长文辞。 
统和中伐宋,
统和年间讨伐宋时, 
屡任以军事。
多次被委任以军中要职。  
尝与爻直不相能,
他曾经与爻直不和,侮辱爻直说: 
因曰“尔奴才,
“你不过是个奴才, 
何所知”爻直讼於北院枢密使韩德让。
知道些什么呢?”爻直告状到北院枢密使韩德让处。 
德让怒,
德让大怒, 
问曰“尔安得此奴耶”乌不吕对曰“三父异籍时亦易得”德让笑而释之。
问他说:“你怎么能得到这个奴才呢?”乌不吕回答说“:三父分籍时还算容易获得。”德让笑着放过了他。 
后从萧恒德伐蒲卢毛朵部,
后来随同萧恒德攻讨蒲卢毛朵部, 
以功为东路统军都监。
因功担任东路统军都监。 
及德让为大丞相,
及至韩德让当了大丞相, 
荐其材可任统军使,
便向太后举荐他有才能足可担任统军使, 
太后曰“乌不吕尝不逊於卿,
太后说:“乌不吕曾经对你傲慢无礼, 
何善而荐”德让奏曰“臣忝相位,
你为什么又说他好并且荐举他呢?”德让奏答说:“我辱居相位, 
於臣犹不屈,
他对我尚不肯屈服, 
况於其馀。
何况对别的人? 
以此知可用。
因此可知他可以任用。 
若任使之,
如果信任并取用他, 
必能镇抚诸蕃”太后从之,
必定能安抚平定各族。”太后依从了他, 
加金紫崇禄大夫、检校太尉。
升乌不吕为金紫崇禄大夫、检校太尉。  
而弟国留以罪亡,
然而其弟国留因为犯罪逃亡, 
乌不吕及其母俱下吏。
乌不吕及其母亲都要交付有司受审。 
恐祸及母,
乌不吕担心祸及于母亲, 
阴使人召国留,绐曰“太后知事之诬,汝第来勿畏”国留至,
暗里派人去召国留, 
送有司,坐诛。
诳他说“: 
其后,退归田里,
太后知道事情是冤枉的, 
以疾卒。 论曰:
你尽管来不要害怕。” 
宋乘下太原之锐,以师围燕,
国留到了以后, 
继遣曹彬、杨继业等分道来伐。是两役也,辽亦岌岌乎殆哉。
乌不吕将他送交有司, 
休哥奋击於高梁,敌兵奔溃。斜轸擒继业於朔州,
被判斩首。 
旋复故地。宋自是不复深入,社稷固而边境宁,
此后, 
虽配古名将,无愧矣。然非学古之在南京安其反侧,
他退隐回到乡里, 
则二将之功,盖亦难致。故曰国以人重,
因病去世。 
信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