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传人物名录
○萧敌烈〔拔剌〕 耶律盆奴 萧 排押〔恒德 匹敌〕 耶律资忠 耶律瑶质 耶律弘古 高正 耶律的琭 大康乂
萧敌烈与拔剌传
萧敌烈,字涅鲁衮,宰相挞烈四世孙。
统和二十八年(1010),
识度弘远,为乡里推重。始为牛群敞史。
皇上对群臣说“:
帝闻其贤,召入侍,迁国舅详稳。
高丽康肇杀害其国君王诵,
统和二十八年,帝谓群臣曰“高丽康肇弑其君诵,立诵族兄询而相之,
立诵的族兄王询为帝而自己任宰相,
大逆也。
此乃大逆不道。
宜发兵问其罪”群臣皆曰可。
应当派兵问罪。”群臣都说好。
敌烈谏曰“国家连年征讨,
敌烈劝谏说:“国家连年征讨,
士卒抏敝。
士卒疲困。
况陛下在谅阴,
何况陛下正在居丧;
年谷不登,
年成不好粮食欠收,
创痍未复。
创伤至今没有平复。
岛夷小国,
高丽乃是岛夷小国,
城垒完固,
城池修缮得很坚固。
胜不为武,
胜之不足以显示我国威风,
万一失利,
万一失利,
恐贻后悔。
恐怕将来后悔。
不如遣一介之使,
不如派一介之使者,
往问其故。
前往责问其缘故。
彼若伏罪则已。
他如果认罪就罢了;
不然,
不然的话,
俟服除岁丰,
等到您服丧期满,年成也好了,
举兵未晚”时令已下,
再发兵也不为晚。”当时军令已经下达,
言虽不行,
上奏的言论虽然没有被采纳,
识者韪之。
但有识者还是认为他说得很对。
明年,
次年(1011),
同知左夷离毕事。
为同知左夷离毕事。
改右夷离毕。
改任右夷离毕。
开泰初,
开泰初,
率兵巡西边。
率兵巡行西部边境。
时夷离堇部下闸撒狘扑里、失室、勃葛率部民遁,
当时夷离堇部下闸撒笰扑里、失室、勃葛率领部民逃遁,
敌烈追擒之,
敌烈追击擒获之,
令复业,
让他们恢复旧业。
迁国舅详稳。
不久敌烈迁任国舅详稳。
从枢密使耶律世良伐高丽。
随从枢密使耶律世良讨伐高丽。
还,
回国,
加同政事门下平章事,
加同政事门下平章事,
拜上京留守。
拜为上京留守。
敌烈为人宽厚,
敌烈为人宽厚,
达政体,
通晓为政之要领,
廷臣皆谓有王佐才。
朝臣们都认为他有辅佐帝王创业治国的才能。
汉人行宫都部署王继忠荐其材可为枢密使,
汉人行宫都部署王继忠举荐他才能可任枢密使,
帝疑其党而止。为中京留守,卒。
皇上怀疑王是其党人从而作罢。
族子忽古,有传。
任中京留守,
弟拔剌。
拔剌,
不久去世。
字别勒隐。多智,善骑射。
耶律盆奴,
开泰间,以兄为右夷离毕,始补郎君,
字胡独堇,
累迁奚六部秃里太尉。太平末,大延琳叛,
惕隐涅鲁古的孙子。
拔剌将北、南院兵往讨,遇於蒲水,南院兵少却。
景宗时,
至手山,复与贼遇。拔剌乃易两院旗帜,
任乌古部详稳,
鼓勇力战,破之。上闻,
为政崇尚严酷,
以手诏褒奖,赐内厩马。重熙中,
百姓很痛苦。
迁四捷军详稳,谢事归乡里。数岁,
有司将情况上奏,
起为昭德军节度使,寻改国舅详稳,卒。
皇上下诏说:
耶律盆奴,字胡独堇,
“盆奴身为方面要员,
惕隐涅鲁古之孙。景宗时,为乌古部详稳,
因为小错而追究寻罪,
政尚严急,民苦之。有司以闻,
恐怕有损威望。”
诏曰“盆奴任方面寄,以细故究问,恐损威望”寻迁马群太保。
不久迁任马群太保。
统和十六年,
统和十六年(998),
隐实燕军之不任事者,
审核燕军之中不称职者,
汰之。
淘汰剔除之。
二十八年,
二十八年(1010),
驾征高丽,
皇上亲征高丽,
盆奴为先锋。
盆奴担任先锋。
至铜州,
到铜州,
高丽将康肇分兵为三以抗我军:
高丽将领康肇兵分三路以抵抗我军:
一营於州西,
一路设营于铜州城西面,
据三水之会,
据守三水交会之处,
肇居其中。
康肇就在其中;
一营近州之山。
一路设营于州城附近的山上;
一附城而营。
一路依傍州城而安营。
盆奴率耶律弘古击破三水营,
盆奴率领耶律弘古击破三水营,
擒肇,
擒获康肇,
李玄蕴等军望风溃。
李玄蕴等人所部军队望风溃逃。
会大军至,
适逢我大军到来,
斩三万馀级,
斩首三万余级。
追至开京,
追至开京,
破敌於西岭。
击破敌军于西岭。
高丽王询闻边城不守,
王询听说边城失守,
遁去。
逃走了。
耶律盆奴传
盆奴入开京,
盆奴进入开京,
焚其王宫,
焚烧其王宫,
乃抚慰其民人。
然后安抚存恤百姓。
上嘉其功,
皇上嘉奖其功劳,
迁北院大王,
迁为北院大王,
薨。
不久去世。
萧排押传
萧排押,
萧排押,
字韩隐,
字韩隐,
国舅少父房之后。
国舅少父房的后代。
多智略,
富于智慧谋略,
能骑射。
擅长骑马射箭。
统和初,
统和初,
为左皮室详稳,
任左皮室详稳,
讨阻卜有功。
讨伐阻卜立有战功。
四年,
四年(986),
破宋将曹彬、米信兵於望都。
击破宋将曹彬、米信兵马于望都。
凡军事有疑,
凡遇军事有疑问处,
每预参决。
他每每参加决断。
寻总永兴宫分糺及舍利、拽剌、二皮室等军,
不久总管永兴宫分纠及舍利、拽剌、二皮室等军,
与枢密使耶律斜轸收复山西所陷城邑。
与枢密使耶律斜轸收复山西失陷的城邑。
是冬,
这年冬天,
攻宋,
进攻宋,
隶先锋,
排押隶属于先锋军,
围满城,
包围满城,
率所部先登,
率领部下先行登城,
拔之,
攻下满城,
改南京统军使。
改任南京统军使。
尚卫国公主,
娶卫国公主,
拜驸马都尉,
拜驸马都尉,
加同政事门下平章事。
升任同政事门下平章事。
十三年,
十三年(995),
历北、南院宣徽使。
历任北、南院宣徽使。
条上时政得失及赋役法,
逐条上奏时政之得失,以及征收赋役之法,
上嘉纳焉。
皇上嘉许并采纳之。
十五年,
十五年(997),
加政事令,
升任政事令,
迁东京留守。
迁东京留守。
二十二年,
二十二年(1004),
复攻宋,
又攻宋,
将渤海军,
率渤海军,
下德清军。
攻下德清军。
后萧挞凛卒,
萧挞凛去世,
专任南面事。
排押专任南面事。
宋和议成,
与宋和议达成后,
为北府宰相。
任北府宰相。
圣宗征高丽,
圣宗征讨高丽,
将兵由北道进,
排押率兵由北路进军,
至开京西岭,
到开京西岭,
破敌兵,
击败敌军,
斩数千级。
斩首数千级。
高丽王询惧,
王询恐惧,
奔平州。
逃奔平州。
排押入开京,
排押进入开京,
大掠而还。
大肆抢掠而回。
帝嘉之,
皇上嘉许他,
封兰陵郡王。
封为兰陵郡王。
开泰二年,
开泰二年(1013),
以宰相知西南面招讨使。
以宰相身份知西南面招讨使。
五年,
五年(1016),
进王东平。
进位为东平王。
排押为政宽裕而善断,
排押为政宽容而善于决断,
诸部畏爱,
诸部敬畏爱戴,
民以殷富,
百姓因此而富足,
时议多之。
时论赞许他。
七年,
七年(1018),
再伐高丽,
再次讨伐高丽,
至开京,
到开京,
敌奔溃,
敌人奔逃溃散,
纵兵俘掠而还。
排押放纵士兵俘掳抢掠而回。
渡茶、陀二河,
渡茶、陀二河,
敌夹射,
敌人夹岸射击,
排押委甲仗走,
排押抛弃甲仗逃跑,
坐是免官。
因此而被免官。
太平三年,
太平三年(1023),
复王豳,
复位为豳王,
薨。
逝世。
弟恒德。
弟萧恒德。萧恒德,字逊宁。富于胆略而善于谋划。
恒德与匹敌传
恒德,字逊宁。有胆略而善谋。
统和元年(983),
统和元年,尚越国公主,
娶越国公主,
拜驸马都尉,
拜为驸马都尉,
迁南面林牙。
迁南面林牙。
从宣徽使耶律阿没里征高丽还,
随从宣徽使耶律阿没里征讨高丽回国,
改北面林牙。
改任北面林牙。
会宋将曹彬、米信侵燕,
适逢宋将曹彬、米信侵犯燕地,
耶律休哥与恒德议军事,
耶律休哥与恒德商议军事,
多见信用,
他的许多建议均被采纳,
为东京留守。
任东京留守。
六年,
六年(988),
上攻宋,
皇上进攻宋,
围沙堆,
包围沙堆,
恒德独当一面。
恒德独挡一面。
城上矢石如雨,
城上箭矢飞石如雨,
恒德意气自若,
恒德神色自若,
督将士夺其陴。
督促将士们夺占城墙。
城陷,
城被攻陷,
中流矢,
恒德身中流矢,
太后亲临视,
太后亲自前往探视,
赐药。
赐给医药。
攻长城口,
进攻长城口时,
复先登,
恒德又率先登城,
太后益多其功。
太后更加嘉赏其功绩。
时高丽未附,
当时高丽未曾归附,
恒德受诏,
恒德接受诏令,
率兵拔其边城。
率兵攻下其边城。
王始惧,
高丽王治恐惧,
上表请降。
上表请降。
十二年八月,
十二年(994)八月,
赐启圣竭力功臣。
赐号为启圣竭力功臣。
从都部署和朔奴讨兀惹,
随从都部署和朔奴讨伐兀惹,
未战,
还未接战,
兀惹请降。
兀惹请求投降。
恒德利其俘获,
恒德贪图通过作战来缴获财物擒获俘虏,
不许。
不接受投降。
兀惹死战,
兀惹拼死作战,
城不能拔。
城池无法伐下。
和朔奴议欲引退,
和朔奴商议想要撤退,
恒德曰“以彼倔强,
恒德说:“正因为敌方倔强不屈,
吾奉诏来讨,
我们奉诏令前来讨伐,
无功而还,
如果无功而回,
诸部谓我何。
诸部怎么看我们呢?
若深入多获,
如果再进军深入多缴获些,
犹胜徒返”和朔奴不得已,
还强似空手而回。”和朔奴不得已,
进击东南诸部,
进军攻击东南诸部,
至高丽北鄙。
到达高丽北部边境。
比还,
待到回国时,
道远粮绝,
路远粮尽,
士马死伤者众,
人员马匹死伤惨重,
坐是削功臣号。
因此恒德被削去功臣名号。
十四年,
十四年(996),
为行军都部署,
任行军都部署,
伐蒲卢毛朵部。还,
讨伐蒲卢毛朵部,
公主疾,
公主生了病,
太后遣宫人贤释侍之,
太后派宫人贤释侍奉她,
恒德私焉。
恒德偷偷与贤释私通。
公主恚而薨,
公主愤恨而逝,
太后怒,
太后发怒,
赐死。
将他赐死。
后追封兰陵郡王。
后来追封为兰陵郡王。
子匹敌。
子萧匹敌。萧匹敌,字苏隐,又名昌裔。出生未满月,
父母双亡,养于禁宫之中。
匹敌,字苏隐,一名昌裔。
成年之后,
生未月,父母俱死,育於禁掖。
娶秦晋王公主,
既长,尚秦晋王公主,拜驸马都尉,
拜为驸马都尉,
为殿前副点检。
任殿前副点检。
统和八年,
统和八年(990),
改北面林牙。
改任北面林牙。
太平四年,
太平四年(1024),
迁殿前都点检,
迁任殿前都点检,
出为国舅详稳。
出京任为国舅详稳。
九年,
九年(1029),
渤海大延琳叛,
渤海大延琳反叛,
劫掠邻部,
抢劫掳掠邻近部族,
与南京留守萧孝穆往讨。
萧匹敌与南京留守萧孝穆前往讨伐。
孝穆欲全城降,
孝穆想要令全城投降,
乃筑重城围之,
于是修筑重城包围之,
数月,
几个月后,
城中人阴来纳款,
城中人暗里前来归顺,
遂擒延琳,
于是活捉了延琳,
东京平,
东京平定,
以功封兰陵郡王。
匹敌因功封为兰陵郡王。
十一年,
十一年(1031),
圣宗不豫。
圣宗病重。
先是,
在此之前,
钦哀与仁德皇后有隙,
钦哀与仁德皇后不和,
以匹敌尝为后所爱,
因为匹敌曾经为仁德皇后所喜爱,
忌之。
钦哀后十分忌恨他。
时护卫冯家奴上变,
当时护卫冯家奴向朝廷告发谋反,
诬后弟浞卜与匹敌谋逆,
诬陷皇后弟弟浞卜与萧匹敌谋反,
以皇后摄政,
请皇后摄理国政,
徐议当立者。
慢慢再商议该立之人。
公主窃闻其谋,
公主暗中探知其谋划,
谓匹敌曰“尔将无罪被戮。
对匹敌说:“你将要无罪被杀。
与其死,
与其死,
何若奔女直国以全其生”匹敌曰“朝廷讵肯以飞语害忠良。
何如逃奔女真国以保全性命!”匹敌说“:朝廷怎会因为诽谤的话就杀害忠良呢,
宁死弗适他国”及钦哀摄政,
我宁死也不愿逃奔到外国。”及至钦哀摄政,
杀之。
杀了他。
耶律资忠兄弟传
耶律资忠,
耶律资忠,
字沃衍,
字沃衍,
小字札剌,
乳名札剌,
系出仲父房。
出自仲父房一系。
兄国留善属文,
兄长国留因擅长写文章,
圣宗重之。
深得圣宗看重。
时妻弟之妻阿古与奴通,
当时国留妻弟的妻子阿古与奴仆私通,
将奔女直国,
将要逃奔女真国,
国留追及奴,
国留追及奴仆,
杀之,
杀掉了他,
阿古自经。
阿古自缢而死。
阿古母有宠於太后,
阿古的母亲受太后宠爱,
事闻,
将事情告诉太后,
太后怒,
太后发怒,
将杀之。
将要杀国留。
帝度不能救,
皇上自忖不能相救,
遣人诀别,
派人诀别,
问以后事。
问他后事。
国留谢曰“陛下悯臣无辜,
国留致谢说:“陛下怜悯我无罪,
恩漏九泉,
恩泽渗入九泉,
死且不朽”既死,
我虽死也可以不朽了!”死之后,
人多冤之。
人们多替他感到冤屈。
在狱著《兔赋》、《寤寐歌》,
国留在狱中写有《冤赋》、《寤寐歌》,
为世所称。
为世人所称道。
资忠博学,
工辞章,
年四十未仕。
圣宗知其贤,
召补宿卫。
数问以古今治乱,
资忠对无隐。
开泰中,
授中丞,
眷遇日隆。
初,
高丽内属,
取女直六部地以赐。
至是,
贡献不时至,
诏资忠往问故。
高丽无归地意。
由是权贵数短於上,
出为上京副留守。
三年,
再使高丽,
留弗遣。
资忠每怀君亲,
辄有著述,
号《西亭集》。
帝与群臣宴,
时一记忆曰“资忠亦有此乐乎”九年,
高丽上表谢罪,
始送资忠还。
帝郊迎,
同载以归,
命大臣宴劳,
留禁中数日。
谓曰“朕将屈卿为枢密,
何如”资忠对曰“臣不才,
不敢奉诏”乃以为林牙,
知惕隐事。
初,
资忠在高丽也,
弟昭为著帐郎君,
坐罪没家产。
至是,
乃复横帐,
且还旧产,
诏以外戚女妻之。
是时,
枢密使萧合卓、少师萧把哥有宠,
资忠不背俯附,
诋之。
帝怒,
夺官。
数岁,
出知来远城事,
历保安、昭德二军节度使。
圣宗崩,
表请会葬。
既至,
伏梓宫大恸曰“臣幸遇圣明,
横被构谮,
不获尽犬马报”气绝而苏,
兴宗命医治疾。
久之,
言国舅侍中无忧国心,
陛下不当复用唐景福旧号,
於是用事者恶之,
遣归镇,
卒。
弟昭,
有传。
其他将领传略
耶律瑶质,
字拔里堇,
积庆宫人。
父侯古,
室韦部节度使。
瑶质笃学廉介,
有经世志。
统和十年,
累迁至积庆宫使。
圣宗尝谕瑶质曰“闻卿正直,
是以进用。
国有利害,
尔言宜无所隐”由是所陈多见嘉纳。
上征高丽,
破康肇军於铜州,
瑶质之力为多。
王询乞降,
群臣议皆谓宜纳。
瑶质曰“王询始一战而败,
遽求纳款,
此诈耳,
纳之恐堕其奸计。
待其势穷力屈,
纳之未晚”已而询果遁,
清野无所获。
其众阻险而垒,
攻之不下,
瑶质以计降之。
擢拜四蕃部详稳。
时招讨使耶律颇的为总官,
瑶质耻居其下,
上表曰“臣先朝旧臣,
今既垂老,
乞还新命,
觊得常侍左右”帝曰“朕不使汝久处是任”且命无隶招讨,
得专奏事到部。
戢暴怀善,
政绩显著。
卒於官。
耶律弘古,
字盆讷隐,
遥辇鲜质可汗之后。
统和初,
尝以军事任为拽剌详稳,
寻徙南京统军使。
十三年,
徇地南鄙,
克敌於四岳桥,
斩首百馀级。
攻宋,
以战功迁东京留守,
封楚国公。
后伐高丽,
副先锋耶律盆奴,
擒康肇於铜州。
三十年,
西北部叛,
从南府宰相耶律奴瓜讨之。
及典禁军,
号令整肃,
诸部多降。
寻迁侍中,
卒。
高正,
不知何郡人。
统和初,
举进士第,
累迁枢密直学士。
上将伐高丽,
遣正先往谕意。
及还,
迁右仆射。
时高丽王询表请入觐,
上许之,
遣正率骑兵千人迓之。
馆於路,
为高丽将卓思正所围。
正以势不可敌,
与麾下壮士突围出,
士卒死伤者众。
上悔轻发,
释其罪。
明年,
迁工部侍郎,
为北院枢密副使。
开泰五年卒。
耶律的琭,
字耶宁,
仲父房之后。
习兵事,
为左皮室详稳。
统和二十八年,
伐高丽,
的琭率本部军与盆奴等擒康肇、李玄蕴於铜州。
帝壮之曰“以卿英才,
为国戮力,
真吾家千里驹也”乃赐御马及细铠。
明年,
为北院大王,
出为乌古敌烈部都详稳。
年七十二卒。
大康乂,
渤海人。
开泰间,
累官南府宰相,
出知黄龙府,
善绥抚,
东部怀服。
榆里底乃部长伯阴与榆烈比来附,
送於朝。
且言蒲卢毛朵界多渤海人,
乞取之。
诏从其请。
康乂领兵至大石河驼准城,
掠数百户以归。
未几卒。
史论评述
论曰:
高句骊弑其君诵而立询,
辽兴问罪之师,
宜其箪食壶浆以迎,
除舍以待。
而乃乘险旅拒,
俾智者竭其谋,
勇者穷其力。
虽得其要领,
而端端独居一海之中自若也。
岂服人者以德而不以力欤。
况乎残毁其宫室,
系累其民人,
所谓以燕伐燕也欤。
呜呼。
朱崖之弃,
捐之之力也,
敌烈之谏有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