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之源 - 茶经

← 返回《茶经二之具

一之源

文白对照

阐述茶的起源、形态、名称、产地、品质鉴别及功效,强调其适宜精行俭德之人,并与人参类比优劣。

茶之特性与效用

茶者,
一、茶的起源 茶, 
南方之嘉木也,
是我国南方的优良树木。 
一尺二尺,
它高一尺、二尺。 
乃至数十尺。
有的甚至高达几十尺。 
其巴山峡川有两人合抱者,
在巴山、峡川一带,有树杆粗到两人合抱的。 
伐而掇之,
要将树枝砍下来,才能采摘到芽叶。  
其树如瓜芦,
茶树的树形像瓜芦。 
叶如栀子,
叶形像栀子。 
花如白蔷薇,
花像白蔷薇, 
实如栟榈,
种子像棕榈。 
蒂如丁香,
果柄像丁香, 
根如胡桃。
根像胡桃。  
其字或从草,
"茶"字的结构,有的从"草"部(写作"茶"), 
或从木,
有的从"木"部(写作"[木荼]"), 
或草木并。
有的"草""木"兼从(写作"荼")。 
其名一曰茶,
荼的名称有五种:一称"茶", 
二曰槚,
二称"槚", 
三曰蔎,
三称"蔎", 
四曰茗,
四称"茗", 
五曰荈。
五称"荈"。  
其地:
种茶的土壤, 
上者生烂石,
以岩石充分风化的土壤为最好, 
中者生栎壤,
今有碎石子的砾壤次之, 
下者生黄土。
黄色粘土最差。  
凡艺而不实,
一般说来,茶苗移栽的技术掌握不当。 
植而罕茂,
移栽后的茶树很少长得茂盛。 
法如种瓜,
种植的方法象种瓜一样。 
三岁可采。
种后三年即可采茶。茶叶的品质, 
野者上,
以山野自然生长的为好, 
园者次;
在园圃栽种的较次。 
阳崖阴林紫者上,
在向阳山坡,林荫覆盖下生长的茶树,芽叶呈紫色的为好, 
绿者次;
绿色的差些;芽叶以节间长, 
笋者上,
外形细长如笋的为好, 
牙者次;
芽叶细弱的较次。 
叶卷上,
叶绿反卷的为好, 
叶舒次。
叶面平展的次之。 
阴山坡谷者不堪采掇,
生长在背阴的山坡或山谷的品质不好,不值得采摘。 
性凝滞,
因为它的性质凝滞, 
结瘕疾。
喝了会使人腹胀。  
茶之为用,
茶的功用,因为它的性质冷凉, 
味至寒,
可以降火, 
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
作为饮料最适宜。品行端正有节俭美德的人,如果发烧,口渴, 
若热渴、凝闷、脑疼、目涩、四支烦、百节不舒,
胸闷,头疼,眼涩,四肢无力,关节不畅, 
聊四五啜,
喝上四五口, 
与醍醐、甘露抗衡也。
其效果与最好的饮料醍醐、甘露不相上下。但是, 
采不时,
如果采摘的不适时, 
造不精,
制造的不精细, 
杂以卉,
夹杂着野草败叶, 
莽饮之成疾,
喝了就会生病。 
茶为累也。
 
亦犹人参,
茶和人参一样,产地不同,质量差异很大,甚至会带来不利影响。 
上者生上党,
上等的人参出产在上党, 
中者生百济、新罗,
中等的出产在百济、新罗, 
下者生高丽。
下等的出产在高丽。 
有生泽州、幽州、檀州者,
出产在泽州、易州、幽州、檀州的(品质最差), 
为药无效,
作药用,没有疗效, 
况非此者!
更何况比它们还不如的呢! 
设服荠苨,
倘若误把荠苨当人参服用, 
使六疾不瘳。
将使疾病不得痊愈, 
知人参为累,
明白了对于人参的比喻, 
则茶累尽矣。
茶的不良影响,也就可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