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公•四年 - 春秋公羊传

← 返回《春秋公羊传隐公•三年隐公•五年

隐公•四年

文白对照

隐公四年,杞莒伐牟娄,州吁弑卫君完,公子翚谋弑隐公,卫人诛州吁,晋卫立新君。

牟娄之战

鲁隐公四年, 
春,
春天, 
王二月,
周历二月, 
莒人伐
莒国人攻打杞国, 
取牟娄。
夺取了牟娄。 
牟娄者何?
牟娄是什么地方? 
杞之邑也。
是祀国的一座城邑。 
外取邑不书,
鲁国以外的国家夺取城邑的事件。《春秋》是不记载的, 
此何以书?
这里为什么记载呢? 
始取邑也。
是为了表示憎恶从莒国开始夺取别人的城邑。 
 

州吁弑君

戊申,
戊申这天, 
弑其君完。
卫州吁杀害了他的国君卫桓公完。 
曷为以国氏?
为什么用国名作州吁的姓氏呢? 
当国也。
因为州吁有篡夺君位的企图。 
 

清宋之遇

夏,
夏天, 
公及宋公遇于
隐公与宋公在卫国清这个地方“遇”。 
遇者何?
“遇”是什么意思? 
不期也。
是事先没有约定的相会。 
一君出,
一个国家的国君出行, 
一君
之也。
另一个国家的国君邀请他见面。 
 

伐郑阴谋

宋公、
侯、蔡人、卫人伐郑。
宋公、陈侯、蔡国人和卫国人一起攻打郑国。 
秋,
秋天, 
翚帅师会宋公、陈侯、蔡人、卫人伐郑。
翚率领军队会同宋公、陈侯、蔡国人和卫国人一起攻打郑国。 
翚者何?
翚是什么人? 
公子翚也。
就是公子翚。 
何以不称公子?
为什么不称他公子呢? 
贬。
贬低他。 
曷为贬?
为什么要贬低他? 
与弑公也。
因为他参与了杀害隐公的事。 
其与弑公奈何?
他为什么要参与杀害隐公呢?有一次, 
公子翚谄乎隐公,
公子翚向隐公献媚, 
谓隐公曰:
他向隐公说: 
“百姓
“全国的老百姓都对您很满意, 
诸侯
子,
各国诸侯对您也很喜欢, 
终为君矣。”
您何不就一直做国君呢?” 
隐曰:
隐公却说: 
“吾否。
“我不做了。 
吾使修
我已经派人去修整塗裘那里的住处。 
吾将
。”
我将在那里养老。” 
公子翚恐若其言闻乎桓,
公子翚很担心自己说的话被桓公听到, 
于是谓桓曰:
就去对桓公说: 
“吾为子
隐矣。
“我为您去了解了隐公的情况。 
隐曰:
隐公说: 
‘吾不
也。”
‘我是不会将君位归还的。 
桓曰:
’”桓公说: 
“然则奈何?”
“如果这样,那该怎么办呢?” 
曰:
公子翚说: 
“请作难,
“请求准许我发难。 
隐公”于
之祭焉,
杀死隐公!”这样, 
弑隐公也。
当鲁隐公祭祀钟巫时。 
公子翚派人杀害了鲁隐公。 

诛杀州吁

 

晋卫立君

九月,
九月, 
卫人杀州吁于濮。
卫国人在陈国讙地杀了州吁。 
称人何?
这里为什么要称“人”呢? 
讨贼之辞也。
这是讨伐国贼的言辞。 
 
冬,
冬天, 
十有二月。
十二月, 
卫人立
卫国人“立”晋为国君。 
晋者何?
晋是什么人? 
公子晋也。
就是卫国的公子晋。 
立者何?
“立”是什么意思? 
立者不宜立也。
“立”就是按礼法不应当立的意思: 
其称人何?
这里为什么要称“人”呢? 
众人之辞也。
这是民众要立公子晋的言辞。 
然则孰立之?
既然这样,那么究竟是谁立他呢? 
立之。
是大夫石唶立了公子晋。 
石唶立之,
大夫石借立了他, 
则其称人何?
这里为什么还要称“人”呢? 
众之所欲立也。
因为这也是民众想立他为君的。 
众虽欲立之,
虽然是民众想立他, 
其立之非也。
但他被立为君是不合于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