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皋平叛与治蜀
○韦皋〔刘辟附〕 张建封 卢群
韦皋,
韦皋字城武,
字城武,京兆人。
京兆人。
大历初,
大历初年,
以建陵挽郎调补华州参军,
从建陵挽郎任上调补为华州参军,
累授使府监察御史。
累官被授为使府监察御史。
宰相张镒出为凤翊陇右节度使,
宰相张镒出任凤翔陇右节度使,
奏皋为营田判官,
上奏荐举韦皋为营田判官,
得殿中侍御史,
得任殿中侍御史,
权知陇州行营留后事。
临时署理陇州行营留后事务。
建中四年,
建中四年(783),
泾师犯阙,
泾原节镇的军队进犯京师,
德宗幸奉天,
德宗临幸奉天,
凤翔兵马使李楚琳杀张镒,
凤翔兵马使李楚琳杀死张镒,
以府城叛归于朱泚,
率凤翔府城叛变,归附于叛臣朱氵此,
陇州刺史郝通奔于楚琳。
陇州刺史郝通投奔李楚琳。
先是,
在此之前,
朱泚自范阳入朝,
朱氵此从范阳入朝任职,
以甲士自随。
命甲士随从自己入京;
后泚为凤翔节度使,
后来朱氵此任凤阳节度使,
既罢,
罢职以后,
留范阳五百人戍陇州,
留下范阳的五百名士卒戍守陇州,
而泚旧将牛云光督之。
而由原朱氵此部下旧将牛云光督率他们。
时泚既以逆徒围奉天,
这时朱氵此既已率叛军包围奉天,
云光因称疾,
牛云光便假托有病,
请皋为帅,
请求韦皋担任统帅,
将谋乱,
而暗中策划叛乱,
擒皋以赴泚。
准备擒获韦皋前去投靠朱氵此。
皋将翟晔伺知之,
韦皋的部将翟晔探听到了这件事,
白皋为备。
报告韦皋预做准备,
云光知事泄,
牛云光知道事情泄漏,
遂率其兵以奔泚。
便率领他的兵卒投奔朱氵此。
行及汧阳,
行至..阳,
遇泚家僮苏玉将使于皋所,
遇见朱氵此的家奴苏玉正要到韦皋那里去,
苏玉谓云光曰“太尉已登宝位,
苏玉对牛云光说:“太尉已登上了皇帝宝座,
使我持诏以韦皋为御史中丞,
派我持诏书前去任命韦皋为御史中丞,
君可以兵归陇州。
你可率兵返回陇州。
皋若承命,
韦皋如果接受任命,
即为吾人。
就是我们的人;
如不受诏,
如果不接受,
彼书生,
他不过是个书生,
可以图之,
可以算计他,
事无不济矣”乃反昪疾趋陇州。
事情没有不成的。”牛云光便掉转旗号迅速奔赴陇州。
皋迎劳之,
韦皋迎上去慰劳他们,
先纳苏玉,
先接纳苏玉,
受其伪命,
受了伪诏,
乃问云光曰“始不告而去,
才问牛云光道:“当初不告而别,
今又来,
现在又回来,
何也”云光曰“前未知公心,
这是为什么呢?”牛云光说:“原先不了解公之心意,
故潜去。
所以偷偷离去;
知公有新命,
知道您有新的任命,
今乃复还。
现在才又回来。
愿与公戮力定功,
希望和您一道尽力奠定功勋,
同其生死”皋曰“善”又谓云光曰“大使苟不怀诈,
同生共死。”韦皋说:“好呀!”又对牛云光道:“肩负重大使命的人若不怀欺诈,
请纳器甲,
就请交出武器甲仗,
使城中无所危疑,
使城中的人免去畏惧、怀疑,
乃可入”云光以书生待皋,
方可入城。”牛云光把韦皋当作书生,
且以为信然,
而且认为他这番话可信,
乃尽付弓矢戈甲。
便将弓箭、兵器、甲仗尽数交出,
皋既受之,
韦皋接收之后,
乃内其兵。
便让他的军队进城。
明日,
次日,
皋犒宴苏玉、云光之卒于郡舍,
韦皋在郡府屋舍中设宴犒劳苏玉、牛云光的士卒,
伏甲于两廊。
在两边廊下埋伏了甲士,
酒既行,
酒过一巡,
伏发,
伏兵齐起,
尽诛之,
将叛军全都杀死,
斩云光、苏玉首以徇。
砍下牛云光、苏玉的脑袋以示众。
泚又使家僮刘海广以皋为凤翔节度使,
朱氵此又派家奴刘海广前去任命韦皋为凤翔节度使,
皋斩海广及从者三人,生一人,
韦皋斩了刘海广和他的三个随从,
使报泚。
留下一个让他回去向朱氵此报信。
于是诏以皋为御史大夫、陇州刺史,
于是皇上下诏任命韦皋为御史大夫、陇州刺史,
置奉义军节度以旌之。
设置奉义军节度使以表彰他。
皋遣从兄平及弇继入奉天城,
韦皋派遣他的堂兄韦平和韦..相继进入奉天城,
城中闻皋有备,
城中的人闻知韦皋有武备,
士气增倍。
士气倍增。
皋乃筑坛于廷,
韦皋在庭中筑起高台,
血牲与将士等盟曰“上天不吊,
涂抹牲血,与将士们盟誓道:“上天不怜恤百姓,
国家多难,
国家多难,
逆臣乘间,盗据宫闱。
叛臣伺机盗占宫廷,
而李楚琳亦扇凶徒,
而李楚琳也煽动凶徒,
倾陷城邑,
攻陷城邑,
酷虐所加,
所施残酷暴虐,
爰及本使,
延及本使,
既不事上,
既然不能侍奉皇上,
安能恤下。
又怎能体恤百姓。
皋是用激心愤气,
我因此心情愤激,
不遑底宁,誓与群公,
没有安宁的闲暇,
竭诚王室。
誓和大家一起竭诚拥戴王室。
凡我同盟,
凡是和我一起盟誓的人,
一心协力,
同心协力,
仗顺除凶,
顺天行事,扫除顽凶,
先祖之灵,
先祖在天之灵,
必当幽赞。
必会在幽冥中赞赏。
言诚则志合,
言辞诚信则志同道合,
义感则心齐。
正义相感则心齐力协,
粉骨糜躯,
粉骨碎身,
决无所顾。
决不回头。
有渝此志,
若有改变心志的,
明神殛之,
神灵将击杀他,
迨于子孙,
祸及子孙,
亦罔遗类。
决无族类遗存。
皇天后土,
皇天后土,
当兆斯言”又遣使入吐蕃求援。
当验证此言。”又派人到吐蕃求援。
十一月,
十一月,
加检校礼部尚书。
加授检校礼部尚书。
兴元元年,
兴元元年(784),
德宗还京,
德宗返回京师,
征为左金吾卫将军,
征召韦皋为金吾卫将军。
寻迁大将军。
不久升为大将军。
贞元元年,
贞元元年(785),
拜检校户部尚书,
韦皋官拜检校户部尚书,
兼成都尹、御史大夫、剑南西川节度使,
兼成都尹、御史大夫、剑南西川节度使,
代张延赏。
以替代张延赏。
皋以云南蛮众数十万,与吐蕃和好,
由于云南蛮族部众数十万与吐蕃和好,
蕃人入寇,
吐蕃人入侵,
必以蛮为前锋。
必以蛮族人作为先锋,
四年,
贞元四年(788),
皋遣判官崔佐时入南诏蛮,
韦皋派遣判官崔佐时进入南诏蛮,
说令向化,
劝说令他们归顺王化,
以离吐蕃之助。
以脱离对吐蕃的依附。
佐时至蛮国羊咀咩城,
崔佐时到达蛮国羊咀咩城,
其王异牟寻忻然接遇,
其国王异牟寻欣然接待,
请绝吐蕃,
崔佐时代表朝廷请他们同吐蕃绝交,
遣使朝贡。
派遣使臣向朝廷进贡。
其年,
当年,
遣东蛮鬼主骠傍、苴梦冲、苴乌等相率入朝。
韦皋让东蛮首领骠傍、苴梦冲、苴乌等相继入朝。
南蛮自巂州陷没,
南蛮自..州陷落后,
臣属吐蕃,
成为吐蕃的臣属,
绝朝贡者二十馀年,
继绝朝贡前后共二十余年,
至是复通。
到这时又重新通好。
五年,
贞元五年(789),
皋遣大将王有道简习精卒以入蕃界,
韦皋派遣大将王有道挑选精兵进入吐蕃境内,
与东蛮于故巂州台登北谷大破吐蕃青海、腊城二节度,
和东蛮一起,在从前..州的台登北谷将吐蕃的青海、腊城两节度打得大败,
斩首二千级,
斩杀二千人,
生擒笼官四十五人,
生擒笼官四十五人,
其投崖谷而死者不可胜计。
那投身崖下深谷而死的不计其数。
蕃将乞臧遮遮者,蕃之骁将也,
吐蕃将领乞臧遮遮是吐蕃的一员勇将,
久为边患。
长期成为边患,
自擒遮遮,
自从擒住乞臧遮遮之后,
城栅无不降,
吐蕃的城邑栅寨没有不投降的,
数年之内,
几年之内,
终复巂州,
终于收复了..州,
以功加吏部尚书。
韦皋因战功而被加授吏部尚书。
九年,
贞元九年(793),
朝廷筑盐州城,
朝廷修筑盐州城,
虑为吐蕃掩袭,
因为担心遭吐蕃偷袭,
诏皋出兵牵维之。
便下诏命韦皋出兵牵制吐蕃。
乃命大将董勔、张芬出西山及南道,
韦皋便命令大将董面力、张芬从西山出兵到达南道,
破峨和城、通鹤军。
攻破峨和城、通鹤军。
吐蕃南道元帅论莽热率众来援,
吐蕃的南道元帅论莽热率兵前来援救,
又破之,
又被击败,
杀伤数千人,
被杀死杀伤了几千人,
焚定廉城。
焚毁了定廉城。
凡平堡栅五十馀所,
一共铲除堡栅五十余处,
以功进位检校右仆射。
韦皋因功而晋封为检校右仆射。
皋又招抚西山羌女、诃陵、白狗、逋租、弱水、南王等八国酋长,
韦皋又招降、安抚西山羌蛮的女、诃陵、白狗、逋阻、弱水、南水等八国的酋长,
入贡阙廷。
入朝进贡。
十一年九月,
贞元十一年(795)九月,
加统押近界诸蛮、西山八国兼云南安抚等使。
韦皋被加授统押近界诸蛮、西山八国兼云南安抚使。
十二年二月,
贞元十二年(796)二月,
就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就地加授中书门下平章事。
十三年,
贞元十三年(797),
收复巂州城。
收复..州城。
十六年,
贞元十六年(800),
皋命将出军,
韦皋派将领出兵,
累破吐蕃于黎、巂二州。
多次在黎州、..州击败吐蕃的军队。
吐蕃怒,
吐蕃大怒,
遂大搜阅,
便进行大规模搜索、检查,
筑垒造舟,
修筑堡垒,建造舟船,
欲谋入寇,
图谋入侵,
皋悉挫之。
韦皋将其全都挫败。
于是吐蕃酋帅兼监统曩贡、腊城等九节度婴、笼官马定德与其大将八十七人举部落来降。
这时吐蕃酋帅兼监统曩贡、腊城等九地节度使婴,笼官马定德,以及他的八十七名大将率领整个部落前来投降。
定德有计略,
马定德有谋略,
习知兵法及山川地形,
熟知兵法和山川地形,
吐蕃每用兵,
吐蕃每次用兵,
定德常乘驿计事,
马定德常常乘坐驿车前往计议军事,
蕃中诸将禀其成算。
吐蕃军中诸将都向他禀报既定方案;
至是,
至此,
自以扞边失律,
他才因骚扰边境违犯律令,
惧得罪而归心焉。
惧怕罪罚而归顺朝廷。
十七年,
贞元十七年(801),
吐蕃昆明城管些蛮千馀户又降。
吐蕃在昆明城所管领的磨些蛮又有一千多户投降。
赞普以其众外溃,
吐蕃的君长因其部众溃散,
遂北寇灵、朔,
便侵犯北方的灵州、朔州,
陷麟州。
攻陷麟州。
德宗遣使至成都府,
德宗派遣使臣到成都府,
令皋出兵深入蕃界。
命令韦皋出兵深入吐蕃境内。
皋乃令镇静军使陈洎等统兵万人出三奇路,
韦皋便命令镇静军使陈洎等率领一万名士卒从三奇路出兵,
威戎军使崔尧臣兵千人出龙溪石门路南,
令威戎军使崔尧臣率一千名士卒从龙溪石门的路南出兵,
维保二州兵马使仇冕、保霸二州刺史董振等兵二千趋吐蕃维州城中,
维州、保州二州兵马使仇冕及保州、霸州二州刺史董振等率二千士卒直趋吐蕃的维州城中,
北路兵马使邢玼等四千趋吐蕃栖鸡、老翁城,
北路兵马使邢王此等率四千人直趋吐蕃的栖鸡、老翁城,
都将高倜、王英俊兵二千趋故松州,
都将高倜、王英俊率四千人进军原松州,
陇东兵马使元膺兵八千人出南道雅、邛、黎、巂路。
陇东兵马使元膺的士卒八千人由南道的雅州、邛州、黎州、..州一齐出击。
又令镇南军使韦良金兵一千三百续进,
韦皋又命令镇南军使韦良金率领一千三百人后续跟进,
雅州经略使路惟明等兵三千趋吐蕃租、松等城,
雅州经略使路惟明等率兵三千人直趋吐蕃的租、松等城,
黎州经略使王有道兵二千人过大渡河,
黎州经略使王有道率军二千人渡过大渡河,
深入蕃界,
深入吐蕃境内,
巂州经略使陈孝阳、兵马使何大海、韦义等及磨些蛮、东蛮二部落主苴那时等兵四千进攻昆明城、诺济城。
..州经略使陈孝阳、兵马使何大海、韦义等,以及磨些蛮、东蛮二部落的酋长苴那时等的兵卒四千人进攻昆明城、诺济城。
自八月出军齐入,
从八月出兵入吐蕃,
至十月破蕃兵十六万,
到十月击破吐蕃军队十六万,
拔城七、军镇五、户三千,
攻下城邑七座、军镇五处,有民户三千,
擒生六千,
生擒敌兵六千人,
斩首万馀级,
斩首万余,
遂进攻维州。
于是进攻维州。
救军再至,
援军两度来到,
转战千里,
转战千里,
蕃军连败。
吐蕃军连连战败。
于是寇灵、朔之众引而南下,
这时吐蕃进犯灵州、朔州的部众被调南下,
赞普遣论莽热以内大相兼东境五道节度兵马都群牧大使,
吐蕃君主派遣论莽热以内大相之职兼任东境五道节度兵马都群牧大使,
率杂虏十万而来解维州之围。
率领各部族混编的队伍十万人来解救维州之围。
蜀师万人据险设伏以待之,
蜀州军一万名士卒占据险要设置伏兵以等待吐蕃军,
先出千人挑战。
先派出一千人前去挑战。
莽热见我师之少,
论莽热见我军人少,
悉众追之。
便率领全军追击。
发伏掩击,
我军伏兵齐出,攻其不备,
鼓噪雷骇,
呐喊声犹如惊雷,
蕃兵自溃,
吐蕃军不战自溃,
生擒论莽热,
我军生擒论莽热,
虏众十万,
俘获其十万名士兵,
歼夷者半。
杀死一半。
是岁十月,
这年十月,
遣使献论莽热于朝。
韦皋派人将论莽热献交朝廷,
德宗数而释之,
德宗数落他的罪状,然而释放了他,
赐第于崇仁里。
赐给他在崇仁里的府第一座。
皋以功加检校司徒,
韦皋因战功而加授检校司徒,
兼中书令,
兼中书令,
封南康郡王。
封南康郡王。
顺宗即位,
顺宗即位之后,
加检校太尉。
加授韦皋检校太尉。
顺宗久疾,
顺宗长期患病,
不能临朝听政,
不能临朝听政,
宦者李忠言、侍棋待诏王叔文、侍书待诏王伾等三人颇干国政,
宦官李忠言、侍棋待诏王叔文、侍书待诏王亻丕等三人干预国家大政,
高下在心。
大小事务均由他们随心所欲地处理。
皋乃遣支度副使刘辟使于京师,辟私谒王叔文曰“太尉使致诚于足下,
韦皋便派度支副使刘辟私下拜谒王叔文说:“太尉派我向足下表示诚意,
若能致某都领剑南三川,
如果能够使太尉总管剑南三川,
必有以相酧。
必有重谢;
如不留意,
如果不留意此事,
亦有以奉报”叔文大怒,
也会有回报的。”王叔文大怒,
将斩辟以徇。
打算杀了刘辟以警告效法者,
韦执谊固止之,
韦执谊坚决劝止了他,
辟乃私去。
刘辟便偷偷离去。
皋知王叔文人情不附,
韦皋知道王叔文不随和人情,
又知与韦执谊有隙,
又知道他与韦执谊有嫌隙,
自以大臣可议社稷大计,
自认为大臣可以议论国家大政方针,
乃上表请皇太子监国,
便上表请求皇太子监理国政,说道:
曰“臣闻上承宗庙,
“臣听说国君上则承继宗庙,
下镇黎元,
下则镇抚百姓,
永固无疆,
要永远强固而无止境,
莫先储两。
没有比储君更重要的了。
伏闻圣明以山陵未祔,
听说皇上因先帝灵柩尚未安葬,
哀毁逾制,
哀痛过分,
心劳万几,
心中操劳万种机务,
伏计旬月之间,
估计十天半月之中,
未甚痊复。
不能完全康复。
皇太子睿质已长,
皇太子智慧的资质已经成熟,
淑问日彰,
美好的声誉日渐传扬,
四海之心,
四海之内的人心,
实所倚赖。
确实仰赖于他。
伏望权令皇太子监抚庶政,
恳望暂令皇太子监督、执掌国政,
以俟圣躬痊平,
以待皇上圣体痊愈安康,
一日万几,
以免每日万般事务积压、滞留。”
免令壅滞”又上皇太子笺曰:
又上书给皇太子说道:
殿下体重离之德,
“殿下体现着重黎的盛德,
当储贰之重,
身当储君的重任,
所以克昌九庙,
所以能使国家昌盛,
式固万方,
万方稳定,
天下安危,
天下之安危,
系于殿下。
系于殿下一身。
皋位居将相,
臣身居将相之位,
志切匡扶,
立志匡扶社稷,
先朝奖知,
先朝之奖掖知遇,
早承恩顾。
我早已承受恩顾。
人臣之分,
人臣之本分,
知无不为,
在于知则必行,
愿上答眷私,
希望报答皇上眷顾之恩情,
罄输肝鬲。
完全献出忠诚之心志。
伏以圣上嗣膺鸿业,
臣俯首以为,圣上承继伟业,
睿哲英明,
英明睿智,
攀感先朝,
仰慕先朝,
志存孝理。
心存先道。
谅暗之际,
居丧之际,
方委大臣,
始将政务委托给大臣,
但付托偶失于善人,
但偶然未托付给有德之人,
而参决多亏于公政。
参与决策多有损于国政。
今群小得志,
如今群小得志,
隳紊纪纲,
败乱纲纪,
官以势迁,
官员仗着权势升迁,
政由情改,
政令由着感情修改,
朋党交构,
结成私党,
荧惑宸聪。
蒙蔽圣上。
树置腹心,
提拔的心腹之人,
遍于贵位。
遍布于朝廷的高位;
潜结左右,
暗中结纳圣上近臣,
难在萧墙。
灾难就在萧墙之内。
国赋散于权门,
国家的财赋分散于权贵之门,
王税不入天府,
君王的税收进不了朝廷府库,
亵慢无忌,
轻浮散漫无所顾忌,
高下在心。
大小事务的处置皆随心所欲。
货贿流闻,
财富流失,
迁转失叙,
官员的升迁调动也失了规矩,
先圣屏黜赃犯之类,
先皇所摒弃罢黜的贪赃枉法之徒,
咸擢居省寺之间。
都提拔到政府的要冲之位。
至令忠臣陨涕,
以至于忠臣痛哭流涕,
正人结舌,
正人君子缄口不言,
遐迩痛心,
远近之人都感到痛心,
人知不可。
人人知道不可行。
伏恐奸雄乘便,
臣担心奸雄乘此有利之机,
因此谋动干戈,
阴谋动用武力,
危殿下之家邦,
危及殿下之家邦,
倾太宗之王业。
颠覆太宗的王业。
伏惟太宗栉沐风雨,
臣追思太宗奔走操劳,
经营庙朝,
辛苦创造的王朝,
将垂二百年,
已将近二百年了,
欲及千万祀。
希望能延续千年万载,
而一朝使叔文奸佞之徒,
而一旦让王叔文这些奸佞之徒,
侮弄朝政,
侮弄朝政,
恣其胸臆,
为所欲为,
坐致倾危。
眼睁睁地听任国家覆亡。
臣每思之,
臣每思及此,
痛心疾首。
痛心疾首。
伏望殿下斥逐群小,
切望陛下斥逐群小,
委任贤良,
委任贤良,
悽々血诚,
怀着满腔赤诚,
输写于此。
奉献书写于此。”
太子优令答之。
太子以优宠的敕令答谢了韦皋。
而裴均、严绶笺表继至,
而裴均、严绶的笺表也接着送达,
由是政归太子,
从此政柄归于太子,
尽逐伾文之党。
王亻丕、王叔文一党全被驱逐。
是岁,
这年,
暴疾卒,
韦皋暴病而死,
时年六十一,
时年六十一岁,
赠太师,
追赠太师,
废朝五日。
停止上朝五日。
皋在蜀二十一年,
重赋敛以事月进,
卒致蜀土虚竭,
时论非之。
其从事累官稍崇者,
则奏为属郡刺史,
或又署在府幕,
多不令还朝,
盖不欲泄所为于阙下故也。
故刘辟因皋故态,
图不轨以求三川,
历阶之作,
盖有由然。
皋兄聿,
时为国子司业,
刘辟与卢文若据西川叛,
皋侄行式,
先娶文若妹,
而聿不奏。
既收行式,
以其妻没官,
诏御史台按聿,
聿下狱。
有司以行式妻在远,
不与兄同情,
不当连坐,
诏归行式妻而释聿。
刘辟叛乱始末
刘辟者,
贞元中进士擢第,
宏词登科,
韦皋辟为从事,
累迁至御史中丞、支度副使。
永贞元年八月,
韦皋卒,
辟自为西川节度留后,
率成都将校上表请降节钺。
朝廷不许,
除给事中,
便令赴阙。
辟不奉诏。
时宪宗初即位,
以无事息人为务,
遂授辟检校工部尚书,
充剑南西川节度使。
辟益凶悖,
出不臣之言,
而求都统三川,
与同幕卢文若相善,
欲以文若为东川节度使,
遂举兵围梓州。
宪宗难于用兵,
宰相杜黄裳奏“刘辟一狂蹶书生耳,
王师鼓行而俘之,
兵不血刃。
臣知神策军使高崇文,
骁果可任,
举必成功”帝数日方从之。
于是令高崇文、李元奕将神策京西行营兵相续进发,
令与严砺、李康掎角相应以讨之,
仍许其自新。
元和元年正月,
崇文出师。
三月,
收复东川。
乃下诏曰:
朕闻皇祖玄元之诫曰“兵者,
凶器也,
不得已而用之”恭惟圣谟,
常所祗服。
故惟文诰有所不至,
诚信有所未孚,
始务安人,
必能忍耻,
朕之此志,
亦可明征。
近者德宗皇帝举柔服之规,
授宰衡之杰,
弘我庙胜,
遂康巴、庸,
故得南诏入贡,
西戎寝患。
成绩始究,
元臣丧亡,
刘辟乘此变故,
坐邀符节。
朕以成狂命者虽乖于理体,
从权便者所冀于辑宁,
竟乖卿士之谋,
遂允幸求之志。
朕之于辟,
恩亦弘矣。
曾不知恩,
负牛羊之力,
饱则逾凶。
畜枭獍之心,
驯之益悖。
诳惑士伍,
围逼梓州。
诱陷戎臣,
塞绝剑路。
师徒所至,
烧劫无遗,
干纪之辜,
擢发难数。
朕为人司牧,
字彼黎元,
如辟之罪,
非朕敢舍,
可削夺在身官爵。
六月,
崇文破鹿头关,
进收汉州。
九月,
崇文收成都府。
刘辟以数十骑遁走,
投水不死。
骑将郦定进入水,
擒辟于成都府西洋灌田。
卢文若先自刃其妻子,
然后缒石投江,
失其尸。
辟槛送京师,
在路饮食自若,
以为不当死。
及至京西临皋驿,
左右神策兵士迎之,
以帛系首及手足,
曳而入,
乃惊曰“何至于是”或绐之曰“国法当尔,
无忧也”是日,
诏曰“刘辟生于士族,
敢蓄枭心,
驱劫蜀人,
拒扞王命。
肆其狂逆,
诖误一州,
俾我黎元,
肝脑涂地。
贼将崔纲等同恶相扇,
至死不回,
咸宜伏辜,
以正刑典。
刘辟男超郎等九人,
并处斩”辟入京城,
上御兴安楼受俘馘,
令中使于楼下诘辟反状。
辟曰“臣不敢反,
五院子弟为恶,
臣不能制”又遣诘之曰“朕遣中使送旌节官告,
何故不受”辟乃伏罪。
令献太庙、郊社,
徇于市,
即日戮于子城西南隅。
初,
辟尝病,
见诸问疾者来,
皆以手据地,
倒行入辟口,
辟因砾裂食之。
惟卢文若至,
则如平常。
故尤与文若厚,
竟以同恶俱赤族,
不其怪欤。
张建封忠烈事略
张建封,字本立,
张建封字本立,
兖州人。
兖州人。
祖仁范,
祖父张仁范,
洪州南昌县令,
洪州南昌县令,
贞元初赠郑州刺史。
贞元初追赠郑州刺史。
父玠,
父张..,
少豪侠,
年轻时豪爽侠义,
轻财重士。
轻视钱财,看重士人。
安禄山反,
安禄山谋反时,
令伪将李庭伟率蕃兵胁下城邑,
命伪将李庭伟率领藩镇军队威胁治下城邑,
至鲁郡。
至鲁郡,
太守韩择木具礼郊迎,
太守韩择木备礼在郊外迎接,
置于邮馆。
将李庭伟安置于客馆。
玠率乡豪张贵、孙邑、段绛等集兵将杀之。
张..率领乡间豪士张贵、孙邑、段绛等聚集兵卒打算杀死李庭伟。
择木怯懦,
韩择木怯懦,
大惧。
十分恐惧;
唯员外司兵张孚然其计,
惟有员外司兵张孚赞同这个办法,
遂杀庭伟并其党数十人,
于是杀了李庭伟及其同党几十人,
择木方遣使奏闻。
韩择木这才派遣使者向朝廷奏明。
择木、张孚俱受官赏,
韩择木、张孚都受到升官的奖励,
玠因游荡江南,
张..因到江南游历去了,
不言其功。
未提及他的功劳。
以建封贵,
后因张建封官职显贵,
赠秘书监。
追赐张..为秘书监。
建封少颇属文,
张建封年轻时颇善做文章,
好谈论,
好发议论,
慷慨负气,
慷慨激昂,不甘居于人下,
以功名为己任。
以建树功名为自己的目标。
宝应中,
宝应年间,
李光弼镇河南,
李光弼镇守河南,
时苏、常等州草贼,寇掠郡邑,
当时苏州、常州等地草寇劫掠郡县,
代宗遣中使马日新与光弼将兵马同征讨之。
代宗派遣宦官马日新与李光弼率领兵马一同去征讨。
建封乃见日新,
张建封便去拜见马日新,
自请说喻贼徒。
请求自己前去劝说贼徒归降,
日新从之,
马日新同意了他,
遂入虎窟、蒸里等贼营,
张建封便进入虎窟、蒸里等处贼营,
以利害祸福喻之。
向他们说明福祸利害。
一夕,
一天晚上,
贼党数千人并诣日新请降,
数千名贼人一起前往马日新处请求归降,
遂悉放归田里。
于是将他们全部放归乡里。
大历初,
大历初,
道州刺史裴虬荐建封于观察使韦之晋,
道州刺史裴虬向观察使韦之晋举荐张建封,
辟为参谋,
韦之晋召聘他为参谋,
奏授左清道兵曹,
奏请朝廷授他左清道兵曹,
不乐吏役而去。
张建封不乐意担任这种小吏差使而离去。
滑亳节度使令狐彰闻其名,
滑亳节度使令狐彰闻知他的名声,
辟之。
征用了他;
彰既未曾朝觐,
令狐彰未曾入朝晋见,
建封心不悦之,
张建封心中不悦,
遂投刺于转运使刘晏,
便到转运使刘晏处投名帖自荐,
自述其志,
自己陈述志向,
不愿仕于彰也。
不愿在令狐彰那儿任职。
晏奏试大理评事,
刘晏奏请试用他为大理评事,
勾当军务。
处理军务;
岁馀,
一年多以后,
复罢归。
张建封再次罢职归家。
建封素与马燧友善,
张建封素来与马燧相友善。
大历十年,
大历十年(775),
燧为河阳三城镇遏使,
马燧任河阳三城镇遏使,
辟为判官,
征聘张建封为判官,
奏授监察御史,
并奏请朝廷授予他监察御史,
赐绯鱼袋。
赐绯衣银鱼袋。
李灵曜反于梁、宋间,
李灵曜在梁州、宋州间谋反,
与田悦掎角,
与田悦互相策应,
同为叛逆,
同为叛逆之臣,
燧与李忠臣同讨平之,
马燧与李忠臣一同讨伐平定了他们,
军务多咨于建封。
在军务方面多向张建封咨询。
及燧为河东节度使,
及至马燧任河东节度使,
复奏建封为判官,
再次奏请张建封为判官,
特拜侍御史。
特拜为侍御史。
建中初,
建中初,
燧荐之于朝,
马燧向朝廷举荐他,
杨炎将用为度支郎中,
杨炎拟用他为度支郎中,
卢杞恶之,
可卢杞厌恶他,
出为岳州刺史。
派他出任岳州刺史。
时淮西节度使李希烈乘破灭梁崇义之势,
当时淮西节度使李希烈乘破梁崇义的局势,
渐纵恣跋扈,
逐渐骄横跋扈,
寿州刺史崔昭数书疏往来。
同寿州刺史崔昭有好几次书信来往,
淮南节度使陈少游奏之,
淮南节度使陈少游将此事奏报朝廷,
上遽召宰相令选寿州刺史。
皇上立即召见宰相,令他另选寿州刺史。
卢杞本恶建封,
卢杞本来厌恶张建封,
是日苍黄,
这天仓皇失措,
遂荐建封以代崔昭牧寿阳。
便荐举张建封替代崔昭任寿州刺史。
李希烈称兵,
李希烈起兵,
寇陷汝州,
攻陷汝州,
擒李元平,
擒获李元平,
击走胡德信、唐汉臣等,
击走刘德信、唐汉臣等,
又摧破哥舒曜于襄城,
又在襄城摧毁哥舒曜的军队,
连陷郑、汴等州,
连续攻陷郑州、汴州等地,
李勉弃城而遁。
李勉弃城逃走。
泾师内逆,
泾原军内部反叛,
驾幸奉天,
圣驾临幸奉天,
贼锋益盛。
叛贼锋芒更盛,
淮南陈少游潜通希烈,
淮南陈少游暗中勾结李希烈,
寻称伪号,
不久李希烈自建伪朝名号,
改元,
更改年号,
遣将杨丰赍伪赦书二道,
派遣叛将杨丰携带伪赦书两道,
令送少游及建封。
令他送交陈少游和张建封。
至寿州,
杨丰抵达寿州,
建封缚杨丰徇于军中。
张建封将他绑缚起来在军中示众。
适会中使自行在及使江南回者同至,
适逢从皇上行宫来的宦官和出使江南返回的宦官同时来到,
建封集众对中使斩丰于通衢,
张建封召集部众,当着宦官的面,在通衢大路上斩了杨丰,
封伪赦书送行在,
并密封伪赦书送至皇上行宫,
远近震骇。
远近之人对此事均感震惊。
陈少游闻之,
陈少游闻知此事,
既怒且惧。
既恼怒又害怕。
建封乃具奏少游与希烈往来事状。
张建封便将陈少游和李希烈往来的情况全部奏报皇上。
希烈又伪署其党杜少诚为淮南节度使,
李希烈又非法任命他的党羽杜少诚为淮南节度使,
令先平寿州,
命他先平定寿州,
趣江都。
再进兵江都。
建封令其将贺兰元均、邵怡等守霍丘秋栅。
张建封令其部将贺兰元均、邵怡等防守霍丘的秋栅。
少诚竟不能侵轶,
杜少诚终究不能侵犯寿州,
乃南掠蕲、黄等州,
便向南劫掠蕲州、黄州等地,
又为伊慎所挫衄。
又被伊慎挫败。
寻加建封兼御史中丞、本州团练使。
不久加授张建封兼御史中丞和本州团练使。
车驾还京,
皇上返回京师,
陈少游忧愤而卒。
陈少游忧愤而死。
兴元元年十二月,
兴元元年(784),
乃加兼御史大夫,
又加授张建封兼御史大夫,
充濠寿庐三州都团练观察使。
充任濠寿庐三州都团练观察使,
于是大修缉城池,
于是大规模修葺城池,
悉心绥抚,
悉心安抚百姓,
远近悦附,
远近人民都乐于依附,
自是威望益重。
从此威望更高。
李希烈选凶党精悍者率劲卒以攻建封,
李希烈挑选党羽中精悍者率领强兵攻打张建封,
旷日持久,
旷日持久地对峙,
无所克获而去。
终于无所获取而离去。
及希烈平,
及至李希烈被平定,
进阶封,
张建封升官晋级,
赐一子正员官。
并赐其一子以正员官职。
初,
当初,
建中年,李涓以徐州归附。
建中年间李洧率徐州归附朝廷,
涓寻卒,
不久李洧去世,
其后高承宗父子、独孤华相继为刺史。
此后高承宗父子、独孤华相继任徐州刺史,
为贼侵削,
因被贼军侵扰掠夺,
贫困不能自存。
百姓贫困无以为生;
又咽喉要地,
又因徐州是咽喉要地,
据江淮运路,
处于江淮航运的要冲,
朝廷思择重臣以镇者久之。
朝廷早就想挑选权位尊宠的大臣去镇守。
贞元四年,
贞元四年(788),
以建封为徐州刺史,
任命张建封为徐州刺史,
兼御史大夫、徐泗濠节度、支度营田观察使。
兼御史大夫、徐泗濠节度使、支度营田观察使。
既创置军伍,
创设军队以后,
建封触事躬亲。
张建封遇事皆亲自处理,
性宽厚,
他性情宽厚,
容纳人过误,
能够容忍别人的过失,
而按据纲纪,
而依据法律行事,
不妄曲法贷人。
不随意枉法宽免,
每言事,
每谈及事理,
忠义感激,
总是以忠义感动激发人,
人皆畏悦。
人们对他又敬畏又爱戴。
七年,
贞元七年(791),
进位检校礼部尚书。
晋封检校礼部尚书。
十二年,
贞元十二年(796),
加检校右仆射。
加授检校右仆射。
十三年冬,
贞元十三年冬,
入觐京师,
入京觐见皇上,
德宗礼遇加等,
德宗对他加等给予礼遇,
特以双日开延英召对,
特地在双日开启延英殿召见应对,
又令朝参入大夫班,
又令他上朝参见时入大夫班行列,
以示殊宠。
以示特别恩宠。
建封赋《朝天行》一章上献,
张建封赋《朝天行》一章奉献,
赐名马珍玩颇厚。
皇上赐给他名马珍玩等厚赏。
时宦者主宫中市买,
当时宦官掌管宫中采购事务,
谓之宫市,
称为宫市,
抑买人物,
他们压价购入货物,
稍不如本估。
比原来的售价稍低一些。
末年不复行文书,
后来每年不再颁行公文敕书,
置白望数十百人于两市及要闹坊曲,
而派遣“白望”数十百人,在东西两市及要冲热闹的坊曲,
阅人所卖物。
看见人家所卖的货物,
但称宫市,
只称“宫市”,
则敛手付与,
对方就要恭敬地奉上,
真伪不复可辨,
真假也分不清楚,
无敢问所从来及论价之高下者。
也不敢问他是从哪里来的和论价钱的高低,
率用直百钱物买人直数千物,
大多用只值一百钱的东西换取别人值几千钱的货物,
仍索进奉门户及脚价银。
还要索取进奉门户和脚价钱。
人将物诣市,
人们把货物拿到市场上,
至有空手而归者,
甚至有空手而归的,
名为宫市,
名为“宫市”,
其实夺之。
其实是抢夺。
尝有农夫以驴驮柴,
曾有一农夫用驴驮柴去集市上卖,
宦者市之,
宦官买柴,
与绢数尺,
付给他几尺绢,
又就索门户,
又马上索取门户钱,
仍邀驴送柴至内。
并要他用驴将柴送至宫中。
农夫啼泣,
农夫啼哭流泪,
以所得绢与之,
把所得的绢付给宦官,
不肯受,
宦官不肯受,说:
曰“须得尔驴”农夫曰“我有父母妻子,待此而后食。
“须得你的驴才行。”农夫说:“我有父母妻儿,
今与汝柴,
等我卖柴换钱才有饭吃,
而不取直而归,
现在把柴给了你却不拿钱回去,
汝尚不肯,
你还不肯罢休,
我有死而已”遂殴宦者。
我只有性命一条。”便揍这宦官。
街使擒之以闻,
街使抓了农夫向皇上奏报,
乃黜宦者,
皇上罢黜宦官,
赐农夫绢十匹。
赐给农夫绢十匹。
然宫市不为之改,
然而宫市并未因此改变,
谏宫御史表疏论列,
谏官和御史上表章一一论说,
皆不听。
都不听。
吴凑以戚里为京兆尹,
吴凑作为外戚担任京兆尹,
深言其弊。
深刻分析了宫市的弊端。
建封入觐,
张建封入朝觐见,
具奏之,
详尽禀奏此事,
德宗颇深嘉纳。
德宗深表赞许而采纳;
而户部侍郎、判度支苏弁希宦者之旨,
而户部侍郎、判度支苏弁逢迎宦官心意,
因入奏事,
因入宫奏事,
上问之,
皇上询问他的看法,
弁对曰“京师游手堕业者数千万家,
苏弁回答道:“京师游手好闲的失业者有成千上万家,
无土著生业,
在本地均无谋生之业,
仰宫市取给”上信之,
仰赖宫市为生。”皇上相信他的话,
凡言宫市者皆不听用。
凡奏谏宫市的都不听纳。
诏书矜免百姓诸色逋赋,
下达诏书怜悯百姓减免其拖欠未交的赋税,
上问建封,
皇上询问张建封的意见,张建封回答说:
对曰“凡逋赋残欠,
“所有拖欠的赋税残额,
皆是累积年月,无可征收,
都是累积多年无法征收的,
虽蒙陛下忧恤,
虽蒙陛下哀怜体恤,
百姓亦无所裨益”时河东节度使李说、华州刺史卢微,皆中风疾,
百姓还是得不到什么好处。”那时河东节度使李说、华州刺史卢征都患中风,
口不能言,
口不能言,
足不能行,
脚不能行,
但信任左右胥吏决遣之。
只听任左右亲近胥吏裁决处事。
建封皆悉闻奏,
张建封都一一禀奏,
上深嘉纳。
皇上表示赞同。
又金吾大将军李翰好伺察城中细事,
又有金吾大将军李翰喜欢窥探城中琐事,
加诸闻奏,
加在奏章中禀告,
冀求恩宠,
希望求取皇上恩宠,
人畏而恶之。
人们对他既畏惧又厌恶。
建封亦奏之,
张建封将此事也禀奏皇上,
乃下诏曰“比来朝官或诸处过从,
皇上降诏说:“近来朝官有时与各处往来,
金吾皆有上闻。
金吾大将军皆向皇帝奏报。这当中,
其间如素是亲故,
如果向来是亲戚老友,
或曾同僚友,
或曾为同僚,
伏腊岁序,
冬夏年节,
时有还往,
时有往来,
亦是常礼,
也是通常礼教,
人情所通。
人情所通达的。
自今以后,
从今以后,
金吾不须闻”
金吾不必上奏。”
十四年春上巳,
贞元十四年(798)春,三月初一,
赐宰臣百僚宴于曲江亭,
皇上在曲江亭向宰臣和百官赐宴,
特令建封与宰相同座而食。
特别令张建封与宰相同座而食。
贞元已后,
贞元以后,
藩帅入朝及还镇,
藩镇将帅入朝和返镇,
如马燧、浑瑊、刘玄佐、李抱真、曲环之崇秩鸿勋,
如马燧、浑王咸、刘玄佐、李抱真、曲环这样品级极高的勋臣,
未有获御制诗以送者,
没有一个能得到皇上御制诗为其送行。
建封将还镇,
张建封将要返回藩镇时,
特赐诗曰“牧守寄所重,
皇上特别赐诗道:“牧守寄所重,
才贤生为时。
才贤生为时。
宣风自淮甸,
宣风自淮甸,
授钺膺藩维。
授钺膺藩维。
入觐展遐恋,
入觐展遐恋,
临轩慰来思。
临轩慰来思。
忠诚在方寸,
忠诚在方寸,
感激陈清词。
感激陈清词。
报国尔所尚,
报国尔所尚,
恤人予是资。
恤人予是资。
欢宴不尽怀,
欢宴不尽怀,
车马当还期。
车马当还朝。
谷雨将应候,
谷雨将应候,
行春犹未迟。
行春犹未迟。
勿以千里遥,
勿以千里遥,
而云无已知”又令高品中使赍常所执鞭以赐之,
而云无己知。”又令高品宦官带了自己所执的马鞭赐给张建封,道:
曰“以卿忠贞节义,
“因卿忠贞节义,
岁寒不移,
如松柏岁寒不移,
此鞭朕久执用,故以赐卿,表卿忠节也”建封又献诗一篇,
这支马鞭为朕长久所执用,
以自警励。
建封在彭城十年,
故尔用以赐卿,
军州称理。复又礼贤下士,无贤不肖,
以表彰卿之忠节。”
游其门者,皆礼遇之,天下名士向风延颈,
张建封又向皇上献诗一篇,
其往如归。贞元时,文人如许孟容、韩愈诸公,
以督促勉励自己。
皆为之从事。
十六年,
遇疾,
连上表请速除代,
方用韦夏卿为徐泗行军司马。
未至而建封卒,
时年六十六,
册赠司徒。
子愔。
愔以荫授虢州参军。
初,
建封卒,
判官郑通诚权知留后事。
通诚惧军士谋乱,
适遇浙西兵迁镇,
通诚欲引入州城为援。
事泄,
三军怒,
五六千人斫甲仗库取戈甲,
执带环绕衙城,
请愔为留后。
乃杀通诚、杨德宗、大将段伯熊、吉遂、曲澄、张秀等。
军众请于朝廷,
乞授愔旄节。
初不之许,
乃割濠、泗二州隶淮南,
加杜佑同平章事以讨徐州。
既而泗州刺史张伾以兵攻埇桥,
与徐军接战,
伾大败而还。
朝廷不获已,
乃授愔起复右骁卫将军同正,
兼徐州刺史、御史中丞,
充本州团练使,
知徐州留后。
仍以泗州刺史张伾为泗州留后,
濠州刺史杜兼为濠州留后。
正授武宁军节度、检校工部尚书。
元和元年,
被疾,
上表请代,
征为兵部尚书,
以东都留守王绍为武宁军节度代愔,
复隶濠、泗二州于徐。
徐军喜复得二州,
不敢为乱,
而愔遂赴京师,
未出界卒。
愔在徐州七年,
百姓称理,
诏赠右仆射。
卢群劝喻与风节
卢群,
字载初,
范阳人。
少好读书,
初学于太安山。
淮南节度使陈少游闻其名,
辟为从事。
建中末,
荐于朝廷,
会李希烈反叛,
诏诸将讨之。
以群为监察御史、江西行营粮料使。
兴元元年,
江西节度、嗣曹王皋奏为判官。
曹王移镇江陵、襄阳,
群皆从之,
幕府之事,
委以咨决,
以正直闻。
贞元六年,
入拜侍御史。
有人诬告故尚父子仪嬖人张氏宅中有宝玉者,
张氏兄弟又与尚父家子孙相告诉,
诏促按其狱。
群奏曰“张氏以子仪在时分财,
子弟不合争夺。
然张氏宅与子仪亲仁宅,
皆子仪家事。
子仪有大勋,
伏望陛下特赦而勿问,
俾私自引退”德宗从其言,
时人嘉其识大体。
累转左司、职方、兵部三员外郎中。
淮西节度使吴少诚擅开决司、洧等水漕輓溉田,
遣中使止之,
少诚不奉诏。
令群使蔡州诘之,
少诚曰“开大渠,
大利于人”群曰“为臣之道,
不合自专,
虽便于人,
须俟君命。
且人臣须以恭恪为事,
若事君不尽恭恪,
即责下吏恭恪,
固亦难矣”凡数百千言,
谕以君臣之分,
忠顺之义,
少诚乃从命,
即停工役。
群博涉,
有口辨,
好谈论,
与少诚言古今成败之事,
无不耸听。
又与唱和赋诗,
自言以反侧,
常蒙隔在恩外,
群于筵中醉而歌曰“祥瑞不在凤凰、麒麟,
太平须得边将、忠臣。
卫、霍真诚奉主,
貔虎十万一身。
江、河潜注息浪,
蛮貊款塞无尘。
但得百僚师长肝胆,
不用三军罗绮金银”少诚大感悦。
群以奉使称旨,
俄迁检校秘书监,
兼御史中丞、义成军节度行军司马。
贞元十六年四月,
节度姚南仲归朝,
拜群义成军节度、郑滑观察等使。
先寓居郑州,
典质良田数顷。
及为节度使至镇,
各与本地契书,
分付所管令长,
令召还本主,
时论称美。
寻遇疾,
其年十月卒,
时年五十九,
废朝一日,
赠工部尚书,
赗赙布帛、米粟有差。
史臣总评
史臣曰:
韦南康、张徐州,
慷慨下位之中,
横身丧乱之际,
力扶衰运,
气激壮图,
义风凛凛,
耸动群丑,
舂盗之喉,
折贼之角,
可谓忠矣。
而韦公季年,
惑贼辟之奸说,
欲兼巴、益,
则志未可量。
徐州请觐,
颇有规谏之言,
所谓以道匡君,
能以功名始终者。
卢载初喻少诚,
还地券,
君子哉。
三子之贤,
不可多得。
赞曰:
南康英壮,
力匡交丧。
张侯义烈,
志平乱象。
见危能振,
蹈利无谤。
韦德不周,
张心可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