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百五十·列传第一百 - 旧唐书

← 返回《旧唐书卷一百四十九·列传第九十九卷一百五十一·列传第一百一

卷一百五十·列传第一百

文白对照

记载德宗、顺宗诸子册封与官职,涉及唐代宗室制度、军事事件及礼仪变革。

德宗诸子总述

◎德宗顺宗诸子 ○舒王谊 通王谌 虔王谅 肃王详 文敬太子謜 资王谦 代王諲 昭王诫 钦王谔 珍王諴 郯王经 均王纬 溆王纵 莒王纾 密王绸 郇王综邵王约 宋王结 集王缃 冀王絿 和王绮 衡王绚 钦王绩 会王纁 福王绾 珍王缮 抚王昽 岳王绲 袁王绅 桂王纶 翼王绰 蕲王缉
○舒王谊 通王谌 虔王谅 肃王详 文敬太子謜 资王谦 代王諲 昭王诫 钦王谔 珍王諴 郯王经 均王纬 溆王纵 莒王纾 密王绸 郇王综 邵王约 宋王结 集王缃 冀王絿 和王绮 衡王绚 钦王绩 会王纁 福王绾 珍王缮 抚 王昽 岳王绲 袁王绅 桂王纶 翼王绰 蕲王缉 
 
德宗皇帝十一子:
德宗皇帝十一子: 
昭德皇后王氏生顺宗皇帝。
昭德皇后王氏生顺宗皇帝; 
舒王谊,
舒王谊, 
昭靖太子之子。
昭靖太子之子; 
文敬太子,
文敬太 子, 
顺宗之子。
顺宗之子; 
诸妃生通王已下八王,
诸妃生通王已下八王, 
本录不载母氏。
本录不载母氏。 
 

舒王谊事迹

舒王谊,
舒王谊, 
本名谟,
本名谟, 
代宗第三子昭靖太子邈之子也。
代宗第三子昭靖太子邈之子也。 
以其最幼,
以其最幼, 
德宗怜之,
德宗怜之, 
命之为子。
命之 为子。 
大历十四年六月,
大历十四年六月, 
封舒王,
封舒王, 
拜开府仪同三司,
拜开府仪同三司, 
与通王、虔王同日封。
与通王、虔王同日封。 
仍诏所司,
仍诏所 司, 
其开府俸料,
其开府俸料, 
逐月进内,
逐月进内, 
寻以军兴罢支。
寻以军兴罢支。 
建中元年,
建中元年, 
领四镇北庭行军、泾原节度大使。
领四镇北庭行军、泾原节 度大使; 
以泾州刺史孟皞为节度留后。
以泾州刺史孟皞为节度留后。 
以谊爱弟之子,
以谊爱弟之子, 
诸王之长,
诸王之长, 
军国大事,
军国大事, 
欲其更践,
欲其 更践, 
必委试之。
必委试之。 
 
明年,
明年, 
尚父郭子仪病笃,
尚父郭子仪病笃, 
上御紫宸,
上御紫宸, 
命谊持制书省之。
命谊持制书省之。 
谊冠远游冠,
谊冠远游冠, 
绛纱袍,
绛纱袍, 
乘象辂,
乘象辂, 
驾驷马,
驾驷马, 
飞龙骑士三百人随之。
飞龙骑士三百人随之。 
国府之官,
国府之官, 
皆裤褶骑而导前,
皆裤褶骑而导前, 
卤簿备引而不乐,
卤簿备引而 不乐, 
在遏密故也。
在遏密故也。 
及门,
及门, 
郭氏子弟迎拜于外,
郭氏子弟迎拜于外, 
王不答拜。
王不答拜。 
子仪卧不能兴,
子仪卧不能兴, 
以手叩头谢恩已。
以手叩 头谢恩已。 
王解冠珮,
王解冠珮, 
以常服传诏劳问之。
以常服传诏劳问之。 
 
三年,
三年, 
蔡帅李希烈叛,
蔡帅李希烈叛, 
诏哥舒曜讨之。
诏哥舒曜讨之。 
八月,
八月, 
希烈自帅众三万,
希烈自帅众三万, 
围哥舒曜于襄城,
围哥舒曜于襄 城, 
又诏河南都统李勉援之。
又诏河南都统李勉援之。 
勉舍襄城,
勉舍襄城, 
令大将唐汉臣等选劲兵,
令大将唐汉臣等选劲兵, 
径袭许州以解围。
径袭许州以解围。 
汉臣未至许,
汉臣未至许, 
上遣中使追之,
上遣中使追之, 
责以违诏,
责以违诏, 
亟旋师,
亟旋师, 
为贼所乘,
为贼所乘, 
汉臣之众大败。
汉臣之众大败。 
勉恐东都危急,
勉恐 东都危急, 
乃分兵数千赴洛,
乃分兵数千赴洛, 
又为贼所隔。
又为贼所隔。 
贼众急攻汴、滑,
贼众急攻汴、滑, 
勉走宋州,
勉走宋州, 
朝廷大耸,
朝廷大耸, 
乃诏谊为扬州大都督,
乃诏谊为扬州大都督, 
持节荆襄、江西、沔鄂等道节度,
持节荆襄、江西、沔鄂等道节度, 
兼诸军行营兵马元帅,
兼诸军行营兵马元帅, 
改名谊。
改 名谊。 
又以哥舒翰声近,
又以哥舒翰声近, 
士卒窃议,
士卒窃议, 
改封普王,
改封普王, 
令统摄诸军,
令统摄诸军, 
进攻希烈。
进攻希烈。 
仍以兵部侍郎萧复为户部尚书、兼御史大夫、元帅府统军长史。
仍以兵部 侍郎萧复为户部尚书、兼御史大夫、元帅府统军长史。 
旧例有行军长史,
旧例有行军长史, 
以复父名衡,
以复父名 衡, 
特更之。
特更之。 
又以新除潭州观察使孔巢父为右庶子、兼御史大夫,
又以新除潭州观察使孔巢父为右庶子、兼御史大夫, 
充行军司马。
充行军司马; 
以山南东道节度行军司马、检校兵部郎中、兼御史中丞樊泽为谏议大夫、兼御史中丞、行军右司马。
以 山南东道节度行军司马、检校兵部郎中、兼御史中丞樊泽为谏议大夫、兼御史中丞、 行军右司马。 
刑部员外郎刘从一为吏部郎中、兼中丞。
刑部员外郎刘从一为吏部郎中、兼中丞; 
侍御史韦儹为工部郎中、兼中丞,
侍御史韦儹为工部郎中、兼 中丞, 
并充元帅府判官。
并充元帅府判官。 
兵部员外郎高参为本司郎中,
兵部员外郎高参为本司郎中, 
充元帅府掌书记。
充元帅府掌书记。 
以右金吾大将军浑瑊检校工部尚书、兼御史大夫,
以右金吾 大将军浑瑊检校工部尚书、兼御史大夫, 
为中军虞候。
为中军虞候。 
江西节度使嗣曹王皋为前军兵马使,
江西节度使嗣曹王皋为前军 兵马使, 
鄂岳团练使李兼为之副。
鄂岳团练使李兼为之副。 
山南东道节度使贾耽为中军兵马使。
山南东道节度使贾耽为中军兵马使。 
荆南节度使张伯仪充后军兵马使。
荆南节度使 张伯仪充后军兵马使。 
以左神武军使王价检校太子宾客。
以左神武军使王价检校太子宾客; 
左卫将军高承谦检校太子詹事。
左卫将军高承谦检校太子 詹事; 
前司农少卿郭曙检校左庶子,
前司农少卿郭曙检校左庶子, 
前秘书省著作郎常愿为秘书少监,
前秘书省著作郎常愿为秘书少监, 
并充元帅府押衙。
并充元帅府 押衙。 
制下未行,
制下未行, 
泾原兵乱而止。
泾原兵乱而止。 
 
德宗初闻兵士出怨言,
德宗初闻兵士出怨言, 
不得赏设,
不得赏设, 
乃令谊与翰林学士姜公辅传诏安抚,
乃令谊与翰林学士姜公辅传诏安抚, 
许以厚赏。
许以厚 赏。 
行及内门,
行及内门, 
兵已阵于阙前。
兵已阵于阙前; 
谊狼狈而还,
谊狼狈而还, 
遂奉德宗出幸奉天。
遂奉德宗出幸奉天。 
贼之攻城,
贼之攻城, 
谊昼夜传诏,
谊昼 夜传诏, 
慰劳诸军,
慰劳诸军, 
仅不解带者月馀。
仅不解带者月余。 
从车驾还宫,
从车驾还宫, 
复封舒王、开府仪同三司,
复封舒王、开府仪同三司, 
扬州大都督如故。
扬 州大都督如故。 
永贞元年十月薨,
永贞元年十月薨, 
废朝三日。
废朝三日。 
 

诸王分封纪略

通王谌,
通王谌, 
德宗第三子也。
德宗第三子也。 
大历十四年封,
大历十四年封, 
制授开府仪同三司。
制授开府仪同三司。 
贞元九年十月,
贞元九年十月, 
领宣武军节度大使、汴宋等州观察支度营田等使,
领宣武军节度大使、汴宋等州观察支度营田等使, 
以宣武都知兵马使李万荣为留后,
以宣武都知兵马使李万荣为留后, 
王不出阁。
王不出阁。 
十一年,
十一年, 
河东帅李自良卒,
河东帅李自良卒, 
以谌为河东节度大使,
以谌为河东节度大使, 
以行军司马李说知府事,
以行军司马李说知府 事, 
充留后,
充留后, 
亦不出阁。
亦不出阁。 
 
虔王谅,
虔王谅, 
德宗第四子。
德宗第四子。 
大历十四年封,
大历十四年封, 
授开府仪同三司。
授开府仪同三司。 
贞元二年,
贞元二年, 
领蔡州节度大使、申光蔡观察等使,
领蔡州节 度大使、申光蔡观察等使, 
以大将吴少诚为留后。
以大将吴少诚为留后。 
十年,
十年, 
领朔方灵盐节度大使、灵州大都督,
领朔方灵盐节度大使、灵 州大都督, 
以朔方行军司马李栾为灵府左司马,
以朔方行军司马李栾为灵府左司马, 
知府事,
知府事, 
朔方留后。
朔方留后。 
十一年九月,
十一年九月, 
横海大将程怀信逐其帅怀直。
横海大将程怀信逐其帅怀直。 
十月,
十月, 
以谅领横海节度大使、沧景观察等使,
以谅领横海节度大使、沧景观察等使, 
以都知兵马使程怀信为留后,
以都知 兵马使程怀信为留后, 
王不出阁。
王不出阁。 
十六年,
十六年, 
徐帅张建封卒,
徐帅张建封卒, 
徐军乱,
徐军乱, 
又以谅领徐州节度大使、徐泗濠观察处置等使,
又以谅领徐州 节度大使、徐泗濠观察处置等使, 
以建封子愔为留后。
以建封子愔为留后。 
 
肃王详,
肃王详, 
德宗第五子。
德宗第五子。 
大历十四年六月封。
大历十四年六月封。 
建中三年十月薨,
建中三年十月薨, 
时年四岁,
时年四岁, 
废朝三日,
废朝 三日, 
赠扬州大都督。
赠扬州大都督。 
性聪惠,
性聪惠, 
上尤怜之,
上尤怜之, 
追念无已,
追念无已, 
不令起坟墓,
不令起坟墓, 
诏如西域法,
诏如西域法, 
议层砖造塔。
议层砖造塔。 
礼仪使判官、司门郎中李岩上言曰“坟墓之义,
礼仪使判官、司门郎中李岩上言曰:“坟墓之义, 
经典有常,
经典有常, 
自古至今,
自古至 今, 
无闻异制。
无闻异制。 
层砖起塔,
层砖起塔, 
始于天竺,
始于天竺, 
名曰浮图,
名曰‘浮图’, 
行之中华,
行之中华, 
窃恐非礼。
窃恐非礼。 
况肃王天属,
况肃 王天属, 
名位尊崇,
名位尊崇, 
丧葬之仪,
丧葬之仪, 
存乎简册,
存乎简册, 
举而不法,
举而不法, 
垂训非轻。
垂训非轻。 
伏请准令造坟,
伏请准令造坟, 
庶遵典礼”诏从之。
庶遵典礼。”诏从之。 
 
文敬太子謜,
文敬太子謜, 
顺宗之子。
顺宗之子。 
德宗爱之,
德宗爱之, 
命为子。
命为子。 
贞元四年,
贞元四年, 
封邕王,
封邕王, 
授开府仪同三司。
授开府仪同 三司。 
七年,
七年, 
定州张孝忠卒,
定州张孝忠卒, 
以謜领义武军节度大使、易定观察等使,
以謜领义武军节度大使、易定观察等使, 
以定州刺史张茂昭为留后。
以定州刺史 张茂昭为留后。 
十年六月,
十年六月, 
潞帅李抱真卒,
潞帅李抱真卒, 
又以謜领昭义节度大使、泽潞邢洺名磁观察等使,
又以謜领昭义节度大使、泽潞邢洺名磁 观察等使, 
以潞将王虔休为潞府司马、知留后。
以潞将王虔休为潞府司马、知留后。 
十五年十月薨,
十五年十月薨, 
时年十八,
时年十八, 
废朝三日,
废朝三 日, 
赠文敬太子,
赠文敬太子, 
所司备礼册命。
所司备礼册命。 
其年十二月,
其年十二月, 
葬于昭应,
葬于昭应, 
有陵无号。
有陵无号。 
发引之日,
发引之日, 
百官送于通化门外,
百官送于通化门外, 
列位哭送。
列位哭送。 
是日风雪寒甚,
是日风雪寒甚, 
近岁未有。
近岁未有。 
诏置陵署令丞。
诏置陵署令丞。 
 
资王谦,
资王谦, 
德宗第七子。
德宗第七子。 
大历十四年封。
大历十四年封。 
 
代王諲,
代王諲, 
德宗第八子。
德宗第八子。 
本封缙云郡王,
本封缙云郡王, 
早薨。
早薨。 
建中二年,
建中二年, 
追封代王。
追封代王。  
昭王诫,
昭王诫, 
德宗第九子。
德宗第九子。 
贞元二十一年封。
贞元二十一年封。 
 
钦王谔,
钦王谔, 
德宗第十子。
德宗第十子。 
顺宗即位,
顺宗即位, 
诏曰“王者之制,
诏曰:“王者之制, 
子弟毕封,
子弟毕封, 
所以固藩辅而重社稷,
所以固籓辅 而重社稷, 
古今之通义也。
古今之通义也。 
第十弟谔等,
第十弟谔等, 
宽简忠厚,
宽简忠厚, 
生知孝敬,
生知孝敬, 
行皆由礼,
行皆由礼, 
志不违仁。
志不违 仁。 
乐善本于性情,
乐善本于性情, 
好贤宗于师傅。
好贤宗于师傅。 
缵修六艺,
缵修六艺, 
达人伦风化之源。
达人伦风化之源; 
博习群言,
博习群言, 
知惠和睦友之道。
知惠 和睦友之道。 
温恭朝夕,
温恭朝夕, 
允茂厥猷,
允茂厥猷, 
克有嘉闻,
克有嘉闻, 
宜封土宇。
宜封土宇。 
谔可封钦王。
谔可封钦王。 
第十一弟可封珍王。
第十一弟 可封珍王。 
 
珍王諴,
珍王諴, 
德宗第十一子,
德宗第十一子, 
与钦王同制封。
与钦王同制封。 
 

礼仪制度变革

德宗仁孝,
德宗仁孝, 
动循法度,
动循法度, 
虽子弟姑妹之亲,
虽子弟姑妹之亲, 
无所假借。
无所假借。 
建中初,
建中初, 
诏亲王子弟带开府朝秩者,
诏亲王子弟带开 府朝秩者, 
出就本班。
出就本班。 
又以公主、郡县主出降,
又以公主、郡县主出降, 
与舅姑抗礼。
与舅姑抗礼。 
诏曰“冠婚之义,
诏曰:“冠婚之义, 
人伦大经。
人伦大经。 
昔唐尧降嫔,
昔唐尧降嫔, 
帝乙归妹。
帝乙归妹。 
迨于汉氏,
迨于汉氏, 
同姓主之。
同姓主之。 
爰自近古,
爰自近古, 
礼教陵夷,
礼教陵夷, 
公郡法度,
公郡法度, 
僭差殊制。
僭差殊制。 
姻族阙齿序之义,
姻族阙齿序之义, 
舅姑有拜下之礼,
舅姑有拜下之礼, 
自家刑国,
自家刑国, 
多愧古人。
多愧古人。 
今县主有行,
今县主有行, 
将俟嘉令,
将俟嘉令, 
俾亲执枣栗,
俾亲执枣栗, 
以见舅姑。
以见舅姑; 
敬遵宗妇之仪,
敬遵宗妇之仪, 
降就家人之礼。
降就家人之礼。 
事资变革,
事资变革, 
以抑浮华。
以抑浮华。 
其令礼仪使与礼官博士,
其令礼仪使与礼官博士, 
约古今旧仪及《开元礼》,
约古今旧仪及《开元礼》, 
详定公主、郡县主出降、觌见之文仪以闻”
详定公 主、郡县主出降、觌见之文仪以闻。” 
 
初,
初, 
开元中置礼会院于崇仁里。
开元中置礼会院于崇仁里。 
自兵兴已来,
自兵兴已来, 
废而不修,
废而不修, 
故公、郡、县主不时降嫁,
故公、郡、县主不时 降嫁, 
殆三十年,
殆三十年, 
至有华发而犹丱者,
至有华发而犹丱者, 
虽居内馆,
虽居内馆, 
而不获觐见十六年矣。
而不获觐见十六年矣。 
凡皇族子弟,
凡皇族子 弟, 
皆散弃无位,
皆散弃无位, 
或流落他县,
或流落他县, 
湮沉不齿录,
湮沉不齿录, 
无异匹庶。
无异匹庶。 
及德宗即位,
及德宗即位, 
叙用枝属,
叙用枝属, 
以时婚嫁,
以时婚嫁, 
公族老幼,
公族老幼, 
莫不悲感。
莫不悲感。 
初即位,
初即位, 
将谒太庙,
将谒太庙, 
始与公、郡、县主相见于大次中,
始与公、郡、县主相见于大 次中, 
尊者展其敬,
尊者展其敬, 
幼者申其爱,
幼者申其爱, 
歔欷哭泣之声闻于朝,
歔欷哭泣之声闻于朝, 
公卿陪列者为之凄然。
公卿陪列者为之凄然。 
每将有大礼,
每 将有大礼, 
必与诸父昆弟同其斋次。
必与诸父昆弟同其斋次。 
及岳阳、信宁、宜芳、永顺、朗陵、阳安、襄城、德清、南华、元城、新乡等十一县主同月出降,
及岳阳、信宁、宜芳、永顺、朗陵、阳安、襄 城、德清、南华、元城、新乡等十一县主同月出降, 
敕所司大小之物,
敕所司大小之物, 
必周其用。
必周其用。 
至于栉、纚、笄、总,
至于栉、纚、笄、总, 
皆经于心,
皆经于心, 
各给钱三百万,
各给钱三百万, 
使中官主之,
使中官主之, 
以买田业,
以买田业, 
不得侈用。
不得侈 用。 
其衣服之饰,
其衣服之饰, 
使内司计造,
使内司计造, 
不在此数。
不在此数。 
是时所司度人用一笼花,
是时所司度人用一笼花, 
计钱七十万。
计钱七十万。 
帝曰“笼花首饰,
帝曰:“笼花首饰, 
妇礼不可阙,
妇礼不可阙, 
然用费太广,
然用费太广, 
即无谓也。
即无谓也。 
宜损之又损之”及三万而止。
宜损之又损之。”及三 万而止。 
帝谓主等曰“吾非有所爱,
帝谓主等曰:“吾非有所爱, 
但不欲无益之费耳”各以余钱六十万赐之,
但不欲无益之费耳。”各以余钱六十万赐之, 
以备他用。
以备他用。 
 
旧例,
旧例, 
皇姬下嫁,
皇姬下嫁, 
舅姑返拜而妇不答。
舅姑返拜而妇不答。 
及是制下,
及是制下, 
礼官定制曰“既成婚于礼会院,
礼官定制曰:“既成婚于礼 会院, 
明晨,
明晨, 
舅坐于堂东阶西向,
舅坐于堂东阶西向, 
姑南向,
姑南向, 
妇执笄,
妇执笄, 
盛以枣栗,
盛以枣栗, 
升自西阶,
升自西阶, 
再拜,
再拜, 
跪奠于舅席前。
跪奠于舅席前。 
退降受笲,
退降受, 
盛以腶修。
盛以腶修。 
升,
升, 
北面再拜,
北面再拜, 
跪奠于姑席前。
跪奠于姑席前。 
降,
降, 
东面拜婿之伯叔兄弟姊妹。
东面拜 婿之伯叔兄弟姊妹。 
已而谢恩于光顺门,
已而谢恩于光顺门, 
婿之亲族亦随之,
婿之亲族亦随之, 
然后会宴于十六宅”是日,
然后会宴于十六宅。” 是日, 
县主皆如其制。
县主皆如其制。 
初,
初, 
赠司徒沈易良之妻崔氏,
赠司徒沈易良之妻崔氏, 
即太后之季父母也,
即太后之季父母也, 
帝每见之,
帝每见之, 
方屣而靴,
方屣而靴, 
召王、韦二美人出拜。
召王、韦二美人出拜。 
敕崔氏坐受勿答。
敕崔氏坐受勿答。 
故戚属之间,
故戚属之间, 
罔不惮其敬,
罔不惮其敬, 
不肃而遵礼法焉。
不 肃而遵礼法焉。 
 

顺宗诸子名录

顺宗二十三子:
顺宗二十三子: 
庄宪皇后王氏生宪宗皇帝。
庄宪皇后王氏生宪宗皇帝; 
王昭仪生郯王经。
王昭仪生郯王经; 
赵昭仪生宋王结。
赵昭仪生宋王结; 
王昭仪生郇王综。
王昭仪生郇王综; 
王昭训生衡王绚。
王昭训生衡王绚; 
余十八王,
余十八王, 
本录不载母氏。
本录不载母氏。 
 
郯王经,
郯王经, 
本名涣,
本名涣, 
顺宗次子。
顺宗次子。 
始封建康郡王,
始封建康郡王, 
贞元二十一年封。
贞元二十一年封。 
太和八年薨。
太和八年薨。 
 
均王纬,
均王纬, 
本名沔,
本名沔, 
顺宗第三子。
顺宗第三子。 
始封洋川郡王,
始封洋川郡王, 
贞元二十一年进封。
贞元二十一年进封。 
 
溆王纵,
溆王纵, 
本名洵,
本名洵, 
顺宗第四子。
顺宗第四子。 
初授殿中监,
初授殿中监, 
封临淮郡王,
封临淮郡王, 
贞元二十一年进封。
贞元二十一年进封。 
 
莒王纾,
莒王纾, 
本名浼,
本名浼, 
顺宗第五子。
顺宗第五子。 
初授秘书监,
初授秘书监, 
封弘农郡王。
封弘农郡王。 
贞元二十一年进封。
贞元二十一年进封。 
太和八年薨。
太和八年薨。 
 
密王绸,
密王绸, 
本名泳,
本名泳, 
顺宗第六子。
顺宗第六子。 
始封汉东郡王,
始封汉东郡王, 
贞元二十一年进封。
贞元二十一年进封。 
元和二年九月薨。
元和二年 九月薨。 
 
郇王综,
郇王综, 
本名湜,
本名湜, 
顺宗第七子。
顺宗第七子。 
初授少府监,
初授少府监, 
封晋陵郡王,
封晋陵郡王, 
贞元二十一年进封。
贞元二十一年进封。 
元和三年四月薨。
元和三年四月薨。 
 
邵王约,
邵王约, 
本名溆,
本名溆, 
顺宗第八子。
顺宗第八子。 
初授国子祭酒,
初授国子祭酒, 
封高平郡王,
封高平郡王, 
贞元二十一年进封。
贞元二十一年进 封。 
 
宋王结,
宋王结, 
本名滋,
本名滋, 
顺宗第九子。
顺宗第九子。 
始封云安郡王,
始封云安郡王, 
贞元二十一年进封。
贞元二十一年进封。 
长庆二年薨。
长庆二年 薨。  
集王缃,
集王缃, 
贞元二十一年封。
贞元二十一年封。 
长庆二年薨。
长庆二年薨。 
 
冀王絿,
冀王絿, 
本名淮,
本名淮, 
顺宗第十子。
顺宗第十子。 
初授太常卿,
初授太常卿, 
封宣城郡王,
封宣城郡王, 
贞元二十一年进封。
贞元二十一年进封。 
太和九年薨。
太和九年薨。 
 
和王绮,
和王绮, 
本名湑,
本名湑, 
顺宗第十一子。
顺宗第十一子。 
始封德阳郡王,
始封德阳郡王, 
贞元二十一年进封。
贞元二十一年进封。 
太和七年薨。
太和七 年薨。  
衡王绚,
衡王绚, 
顺宗第十二子。
顺宗第十二子。 
贞元二十一年封。
贞元二十一年封。 
宝历二年薨。
宝历二年薨。  
钦王绩,
钦王绩, 
顺宗第十三子。
顺宗第十三子。 
贞元二十一年封。
贞元二十一年封。 
 
会王纁,
会王纁, 
顺宗第十四子。
顺宗第十四子。 
贞元二十一年封。
贞元二十一年封。 
元和五年十一月薨。
元和五年十一月薨。 
 
福王绾,
福王绾, 
本名浥,
本名浥, 
顺宗第十五子。
顺宗第十五子。 
母庄宪王皇后,
母庄宪王皇后, 
宪宗同出。
宪宗同出。 
初授光禄卿,
初授光禄卿, 
封河东郡王,
封 河东郡王, 
贞元二十一年进封。
贞元二十一年进封。 
咸通元年,
咸通元年, 
特册拜司空。
特册拜司空。 
明年薨。
明年薨。 
 
珍王缮,
珍王缮, 
本名况,
本名况, 
顺宗第十六子。
顺宗第十六子。 
初授卫尉卿,
初授卫尉卿, 
封洛交郡王,
封洛交郡王, 
贞元二十一年进封。
贞元二十一年进 封。 
 
抚王昽,
抚王昽, 
顺宗第十七子。
顺宗第十七子。 
贞元二十一年封。
贞元二十一年封。 
咸通四年,
咸通四年, 
特册拜司空。
特册拜司空。 
五年,
五年, 
册司徒。
册 司徒。 
乾符三年,
乾符三年, 
册太尉。
册太尉。 
其年薨。
其年薨。  
岳王绲,
岳王绲, 
顺宗第十八子。
顺宗第十八子。 
贞元二十一年封。
贞元二十一年封。 
太和二年薨。
太和二年薨。 
 
袁王绅,
袁王绅, 
顺宗第十九子。
顺宗第十九子。 
贞元二十一年封。
贞元二十一年封。 
太和十四年薨。
太和十四年薨。  
桂王纶,
桂王纶, 
顺宗第二十子。
顺宗第二十子。 
贞元二十一年封。
贞元二十一年封。 
太和九年薨。
太和九年薨。  
翼王绰,
翼王绰, 
顺宗第二十一子。
顺宗第二十一子。 
贞元二十一年封。
贞元二十一年封。 
咸通二年薨。
咸通二年薨。 
 
蕲王缉,
蕲王缉, 
顺宗第二十二子。
顺宗第二十二子。 
咸通八年封。
咸通八年封。 
 

史臣总评

史臣曰:
史臣曰: 
夫圣人君临宇县,
夫圣人君临宇县, 
肇启邦基,
肇启邦基, 
莫不受命上玄,
莫不受命上玄, 
膺名帝箓。
膺名帝箓。 
自太昊已降,
自太昊已降, 
五运相推,
五运相推, 
迄于殷汤,
迄于殷汤, 
历数绵永。
历数绵永。 
但设均平之化,
但设均平之化, 
未闻封建之名。
未闻封建之名。 
洎乎周、汉,
洎乎周、汉, 
始以子弟建侯树屏,
始 以子弟建侯树屏, 
以作维城。
以作维城。 
及王室浸微,
及王室浸微, 
遂有莽、卓之乱。
遂有莽、卓之乱。 
唐室自艰难已后,
唐室自艰难已后, 
两河兵革屡兴,
两 河兵革屡兴, 
诸王虽封,
诸王虽封, 
竟不出阁,
竟不出阁, 
夫帝王居寰宇之尊,
夫帝王居寰宇之尊, 
抚亿兆之众,
抚亿兆之众, 
但能平一理道,
但能平一理 道, 
夙夜严恭,
夙夜严恭, 
任贤使能,
任贤使能, 
设官分职,
设官分职, 
自然四海乐推。
自然四海乐推。 
天命所祐,
天命所祐, 
纵无封建,
纵无封建, 
亦鸿基永固,
亦鸿 基永固, 
安俟婴孺镇重哉。
安俟婴孺镇重哉? 
 
赞曰:
赞曰: 
孝文秉礼,
孝文秉礼, 
道弘藩邸。
道弘籓邸。 
睦族展亲,
睦族展亲, 
仪刑戚里。
仪刑戚里。 
自阁临藩,
自阁临籓, 
所谓周爰。
所谓周爰。 
无如恶鸟,
无 如恶鸟, 
终怀笼樊。
终怀笼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