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百二十七·列传第七十七 - 旧唐书

← 返回《旧唐书卷一百二十六·列传第七十六卷一百二十八·列传第七十八

卷一百二十七·列传第七十七

文白对照

记述唐德宗时期泾原兵变始末及姚令言、张光晟等人物在叛乱中的作为与结局。

○姚令言 张光晟 源休 乔琳 张涉 蒋镇 洪经纶 彭偃
○姚令言 张光晟 源休 乔琳 张涉 蒋镇 洪经纶 彭偃 
 

姚令言叛乱始末

姚令言,
姚令言, 
河中人也。
河中人也。 
少应募,
少应募, 
起于卒伍,
起于卒伍, 
隶泾原节度马璘。
隶泾原节度马璘。 
以战功累授金吾大将军同正,
以战功累授金吾大 将军同正, 
为衙前兵马使,
为衙前兵马使, 
改试太常卿、兼御史中丞。
改试太常卿、兼御史中丞。 
建中元年,
建中元年, 
孟皞为泾原节度留后,
孟暤为泾原节度 留后, 
自以文吏进身,
自以文吏进身, 
不乐军旅,
不乐军旅, 
频表荐令言谨肃,
频表荐令言谨肃, 
堪任将帅。
堪任将帅。 
皞寻归朝廷,
暤寻归朝廷, 
遂拜令言为四镇北庭行营泾原节度使、泾州刺史、兼御史大夫。
遂拜 令言为四镇北庭行营泾原节度使、泾州刺史、兼御史大夫。 
 
建中四年,
建中四年, 
李希烈叛,
李希烈叛, 
寇陷汝州,
寇陷汝州, 
诏哥舒曜率师攻之,
诏哥舒曜率师攻之, 
营于襄城。
营于襄城。 
希烈兵数万围襄城,
希烈兵数万 围襄城, 
势甚危急。
势甚危急。 
十月,
十月, 
诏令言率本镇兵五万赴援。
诏令言率本镇兵五万赴援。 
泾师离镇,
泾师离镇, 
多携子弟而来,
多携子弟而来, 
望至京师以获厚赏,
望至京师以获厚赏, 
及师上路,
及师上路, 
一无所赐。
一无所赐。 
时诏京兆尹王翃犒军士,
时诏京兆尹王翃犒军士, 
唯粝食菜啖而已,
唯粝食菜啖而 已, 
军士覆而不顾,
军士覆而不顾, 
皆愤怒,
皆愤怒, 
扬言曰“吾辈弃父母妻子,
扬言曰:“吾辈弃父母妻子, 
将死于难,
将死于难, 
而食不得饱,
而食不得饱, 
安能以草命捍白刃耶。
安能以草命捍白刃耶! 
国家琼林、大盈,
国家琼林、大盈, 
宝货堆积,
宝货堆积, 
不取此以自活,
不取此以自活, 
何往耶”行次浐水,
何往耶?”行 次浐水, 
乃返戈,
乃返戈, 
大呼鼓噪而还。
大呼鼓噪而还。 
令言曰“比约东都有厚赏,
令言曰:“比约东都有厚赏, 
儿郎勿草草,
兒郎勿草草, 
此非求活之良图也”众不听,
此非 求活之良图也。”众不听, 
以戈环令言请退,
以戈环令言请退, 
令言急奏之。
令言急奏之。 
上恐,
上恐, 
令内库出缯彩二十车驰赐之,
令内库出缯彩二 十车驰赐之, 
军声浩浩,
军声浩浩, 
令言不能戢。
令言不能戢。 
街市居人狼狈走窜,
街市居人狼狈走窜, 
乱兵呼曰“勿走,
乱兵呼曰:“勿走, 
不税汝间架矣”德宗令普王与学士姜公辅往抚劳之,
不 税汝间架矣!”德宗令普王与学士姜公辅往抚劳之, 
才出内门,
才出内门, 
贼已斩关,
贼已斩关, 
阵于丹凤楼下。
阵于丹 凤楼下。 
是日,
是日, 
德宗仓卒出幸,
德宗仓卒出幸, 
贼纵入府库辇运,
贼纵入府库辇运, 
极力而止。
极力而止。 
 
时太尉朱泚罢镇居晋昌里第,
时太尉硃泚罢镇居晋昌里第, 
是夜,
是夜, 
叛卒谋曰“朱太尉久囚于宅,
叛卒谋曰:“硃太尉久囚于宅, 
若迎为主,
若迎为主, 
大事济矣”泚尝节制泾州,
大事济矣。”泚尝节制泾州, 
众知其失权,
众知其失权, 
废居怏怏,
废居怏怏, 
又幸泚宽和,
又幸泚宽和, 
乃请令言率骑迎泚于晋昌里。
乃请令言率骑 迎泚于晋昌里。 
泚初迟疑,
泚初迟疑, 
以食饲之,
以食饲之, 
徐观众意,
徐观众意, 
既而诸校齐至,
既而诸校齐至, 
乃自第张炬火入居含元殿。
乃自第张炬火入 居含元殿。 
既僭号,
既僭号, 
乃以令言为侍中,
乃以令言为侍中, 
与源休同知贼政事。
与源休同知贼政事。 
既以身先逆乱,
既以身先逆乱, 
颇尽心于贼,
颇尽心 于贼, 
害宗室,
害宗室, 
围奉天,
围奉天, 
皆令言为首帅也。
皆令言为首帅也。 
群凶宴乐,
群凶宴乐, 
既醉,
既醉, 
令言与源休论功,
令言与源休论功, 
令言自此萧何,
令 言自此萧何, 
源休曰“帷幄之谋,
源休曰:“帷幄之谋, 
成秦之业,
成秦之业, 
无出予之右者。
无出予之右者。 
吾比萧何无让,
吾比萧何无让, 
子当曹参可矣”时朝士在贼廷者,
子 当曹参可矣。”时朝士在贼廷者, 
闻之皆笑,
闻之皆笑, 
谓源休为火迫酂侯。
谓源休为火迫酂侯。 
朱泚败,
硃泚败, 
令言与张廷芝尚有众万人,
令言与 张廷芝尚有众万人, 
从泚将入吐蕃。
从泚将入吐蕃。 
至泾州,
至泾州, 
欲投田希鉴,
欲投田希鉴, 
希鉴伪致礼诱之,
希鉴伪致礼诱之, 
与泚俱斩首来献。
与泚 俱斩首来献。 
 

张光晟双面人生

张光晟,
张光晟, 
京兆盩厔人,
京兆盩厔人, 
起于行间。
起于行间。 
天宝末,
天宝末, 
哥舒翰兵败潼关,
哥舒翰兵败潼关, 
大将王思礼所乘马中流矢而毙,
大将王思礼所乘 马中流矢而毙, 
光晟时在骑卒之中,
光晟时在骑卒之中, 
因下,
因下, 
以马授思礼。
以马授思礼。 
思礼问其姓名,
思礼问其姓名, 
不告而退,
不告而退, 
思礼阴记其形貌,
思礼阴记其形貌, 
常使人密求之。
常使人密求之。 
无何,
无何, 
思礼为河东节度使,
思礼为河东节度使, 
其偏将辛云京为代州刺史,
其偏将辛云京为代州 刺史, 
屡为将校谮毁,
屡为将校谮毁, 
思礼怒焉。
思礼怒焉。 
云京惶惧,
云京惶惧, 
不知所出。
不知所出。 
光晟时隶云京麾下,
光晟时隶云京麾下, 
因间进曰“光晟素有德于王司空,
因间 进曰:“光晟素有德于王司空, 
比不言诸,
比不言诸, 
耻以旧恩受赏。
耻以旧恩受赏。 
今使君忧迫,
今使君忧迫, 
光晟请奉命一见司空,
光晟请奉 命一见司空, 
则使君之难可解”云京然其计,
则使君之难可解。”云京然其计, 
即令之太原。
即令之太原。 
乃谒思礼,
乃谒思礼, 
未及言旧,
未及言旧, 
思礼识之,
思礼识之, 
遽曰“尔岂非吾故人乎。
遽曰:“尔岂非吾故人乎? 
何相见之晚也”光晟遂陈潼关之事,
何相见之晚也!”光晟遂陈潼关之事, 
思礼大喜,
思礼 大喜, 
因执其手感泣曰“吾有今日,
因执其手感泣曰:“吾有今日, 
子之力也。
子之力也。 
求子颇久,
求子颇久, 
竟此相遇,
竟此相遇, 
何慰如之”命同榻而坐,
何慰如之?” 命同榻而坐, 
结为兄弟。
结为兄弟。 
光晟遂述云京之屈,
光晟遂述云京之屈, 
思礼曰“云京比涉谤言,
思礼曰:“云京比涉谤言, 
过亦不细,
过亦不细, 
今为故人,
今为故人, 
特舍之矣”即日擢光晟为兵马使,
特舍之矣。”即日擢光晟为兵马使, 
赉田宅、缣帛甚厚,
赉田宅、缣帛甚厚, 
累奏特进,
累奏特进, 
试太常少卿,
试 太常少卿, 
委以心腹。
委以心腹。 
及云京为河东节度使,
及云京为河东节度使, 
又奏光晟为代州刺史。
又奏光晟为代州刺史。 
 
大历末,
大历末, 
迁单于都护、兼御史中丞、振武军使。
迁单于都护、兼御史中丞、振武军使。 
代宗密谓之曰“北蕃纵横日久,
代宗密谓之曰:“北蕃纵横日 久, 
当思所御之计”光晟既受命,
当思所御之计。”光晟既受命, 
至镇,
至镇, 
威令甚行。
威令甚行。 
建中元年,
建中元年, 
回纥突董梅录领众并杂种胡等自京师还国,
回纥突董梅录领 众并杂种胡等自京师还国, 
舆载金帛,
舆载金帛, 
相属于道。
相属于道。 
光晟讶其装橐颇多,
光晟讶其装橐颇多, 
潜令驿吏以长锥刺之,
潜令驿吏以 长锥刺之, 
则皆辇归所诱致京师妇人也。
则皆辇归所诱致京师妇人也。 
遂给突董及所领徒悉令赴宴,
遂给突董及所领徒悉令赴宴, 
酒酣,
酒酣, 
光晟伏甲尽拘而杀之,
光晟 伏甲尽拘而杀之, 
死者千馀人,
死者千余人, 
唯留二胡归国复命。
唯留二胡归国复命。 
遂部其妇人,
遂部其妇人, 
给粮还京,
给粮还京, 
收其金帛,
收其 金帛, 
赏赉军士。
赏赉军士。 
后回纥遣使来诉,
后回纥遣使来诉, 
上不欲甚阻蕃情,
上不欲甚阻蕃情, 
征拜右金吾将军。
征拜右金吾将军。 
回纥犹怨怼不已,
回纥犹怨 怼不已, 
又降为睦王傅,
又降为睦王傅, 
寻改太仆卿,
寻改太仆卿, 
负才怏怏不得志。
负才怏怏不得志。 
 
贼泚僭逆,
贼泚僭逆, 
署光晟伪节度使兼宰相。
署光晟伪节度使兼宰相。 
及泚众频败,
及泚众频败, 
遂择精兵五千配光晟,
遂择精兵五千配光晟, 
营于九曲,
营于 九曲, 
去东渭桥凡十馀里。
去东渭桥凡十余里。 
光晟潜使于李晟,
光晟潜使于李晟, 
有归顺之意。
有归顺之意。 
晟进兵入苑,
晟进兵入苑, 
光晟劝贼泚宜速西奔,
光晟劝贼 泚宜速西奔, 
光晟以数千人送泚出城,
光晟以数千人送泚出城, 
因率众回降于晟。
因率众回降于晟。 
晟以其诚款,
晟以其诚款, 
又爱其材,
又爱其材, 
欲奏用之,
欲奏用之, 
俾令归私第,
俾令归私第, 
表请特减其罪。
表请特减其罪。 
每大宴会,
每大宴会, 
皆令就坐,
皆令就坐, 
华州节度使骆元光诟之曰“吾不能与反虏同席”拂衣还营。
华州节度使骆元光 诟之曰:“吾不能与反虏同席!”拂衣还营。 
晟不得已,
晟不得已, 
拘之私第,
拘之私第, 
后有诏言其状迹不可原,
后有诏言其状 迹不可原, 
乃斩之。
乃斩之。 
 

源休权谋乱政

源休,
源休, 
相州临漳人,
相州临漳人, 
京兆尹光舆之子也。
京兆尹光舆之子也。 
休以干局,
休以干局, 
累授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青苗使判官,
累授监察御史、殿中侍御 史、青苗使判官, 
迁虞部员外郎。
迁虞部员外郎,。 
出潭州刺史,
出潭州刺史, 
入为主客郎中,
入为主客郎中, 
迁给事中、御史中丞、左庶子。
迁给事中、御史 中丞、左庶子。 
其妻即吏部侍郎王翊女也。
其妻即吏部侍郎王翊女也。 
因小忿而离,
因小忿而离, 
妻族上诉,
妻族上诉, 
下御史台验理,
下御史台验理, 
休迟留不答款状,
休迟留不答款状, 
除名,
除名, 
配流溱州。
配流溱州。 
久之,
久之, 
移岳州。
移岳州。 
 
建中初,
建中初, 
杨炎执政,
杨炎执政, 
以京兆尹严郢威名稍著,
以京兆尹严郢威名稍著, 
心欲倾之。
心欲倾之。 
郢,
郢, 
即王翊甥婿也。
即王翊甥婿也。 
休与王氏离绝之时,
休与王氏离绝之时, 
炎风闻休、郢有隙,
炎风闻休、郢有隙, 
遂擢休自流人为京兆少尹,
遂擢休自流人为京兆少尹, 
俾令伺郢过失。
俾令伺郢过失。 
休既职久,
休既职久, 
与郢亲善,
与郢亲善, 
炎怒之,
炎怒之, 
奏令以本官兼御史中丞,
奏令以本官兼御史中丞, 
奉使回纥。
奉使回纥。 
休至振武,
休至振武, 
军使张光晟已杀回纥突董等,
军 使张光晟已杀回纥突董等, 
上初欲遂绝其使,
上初欲遂绝其使, 
令休还,
令休还, 
待命于太原。
待命于太原。 
久之方遣,
久之方遣, 
仍令休归其突董、翳密施大小梅录等四尸。
仍 令休归其突董、翳密施大小梅录等四尸。 
突董者,
突董者, 
即武义可汗之叔父也。
即武义可汗之叔父也。 
尸既至,
尸既至, 
可汗令宰臣已下具彩服车马来迎。
可汗令宰臣已下具彩服车马来迎。 
其宰相颉于思迦坐大帐,
其宰相颉于思迦坐大帐, 
立休等于帐外雪中,
立休等于帐外雪中, 
诘杀突董等故。
诘 杀突董等故。 
休曰“突董等自与张光晟忿斗而死,
休曰:“突董等自与张光晟忿斗而死, 
非天子命也”又问“使者背唐国,
非天子命也。”又问:“使者 背唐国, 
负罪当死,
负罪当死, 
不能自戮耶。
不能自戮耶? 
不然,
不然, 
何假手于我杀之也”凡将杀者数矣,
何假手于我杀之也?”凡将杀者数矣, 
言颇悖慢,
言 颇悖慢, 
乃引去,
乃引去, 
供饩甚薄,
供饩甚薄, 
留之五十馀日,
留之五十余日, 
乃得还。
乃得还。 
可汗使谓休曰“我国人皆欲杀汝,
可汗使谓休曰:“我国人皆 欲杀汝, 
唯我不然。
唯我不然。 
汝国已杀突董等,
汝国已杀突董等, 
吾又杀汝,
吾又杀汝, 
犹以血洗血,
犹以血洗血, 
汙益甚尔。
汙益甚尔。 
吾今以水洗血,
吾今以 水洗血, 
不亦善乎。
不亦善乎! 
所欠吾马直绢一百八十万疋,
所欠吾马直绢一百八十万疋, 
当速归之”遣散支将军康赤心等随休来朝,
当速归之。”遣散支将军康赤心 等随休来朝, 
休竟不得见其可汗。
休竟不得见其可汗。 
寻遣赤心等归,
寻遣赤心等归, 
与之帛十万疋、金银十万两,
与之帛十万疋、金银十万两, 
偿其马直。
偿 其马直。 
休履危而还,
休履危而还, 
宰相卢杞又恐复命之日以口辩结恩,
宰相卢杞又恐复命之日以口辩结恩, 
将至太原,
将至太原, 
遽奏为光禄卿。
遽奏为光禄 卿。 
休以其还使赏薄,
休以其还使赏薄, 
居常怨望。
居常怨望。 
 
会泾原兵叛,
会泾原兵叛, 
立朱泚为主。
立硃泚为主。 
初但称太尉,
初但称太尉, 
朝官谒泚者,
朝官谒泚者, 
悉劝奏迎銮驾,
悉劝奏迎銮驾, 
既不合泚意而退。
既不合 泚意而退。 
及休至,
及休至, 
遂屏人移时,
遂屏人移时, 
言多悖逆,
言多悖逆, 
盛陈成败,
盛陈成败, 
称述符命,
称述符命, 
劝令僭号。
劝令僭号。 
泚悦其言,
泚 悦其言, 
以休为宰相,
以休为宰相, 
判度支。
判度支。 
休遂为谋主,
休遂为谋主, 
至于兵食军资,
至于兵食军资, 
迁除补拟,
迁除补拟, 
内外咨谋,
内外咨谋, 
一禀休画。
一禀休画。 
故时人云“源休之逆,
故时人云:“源休之逆, 
甚于朱泚”朝廷大臣之奔窜不获者,
甚于硃泚。”朝廷大臣之奔窜不获者, 
多为休所诱致,
多为休 所诱致, 
以至戮辱,
以至戮辱, 
职休而为,
职休而为, 
盖非一焉。
盖非一焉。 
又劝泚锄翦宗室,
又劝泚锄翦宗室, 
以绝人望,
以绝人望, 
命万年县贼曹尉杨偡专其断决,
命万年县 贼曹尉杨偡专其断决, 
诸王子孙遇害不可胜数。
诸王子孙遇害不可胜数。 
泚败走,
泚败走, 
休随至宁州。
休随至宁州。 
泚死,
泚死, 
休走凤翔,
休走 凤翔, 
为其部曲所杀,
为其部曲所杀, 
传首来献。
传首来献。 
休三子并斩于东市,
休三子并斩于东市, 
籍没其家。
籍没其家。 
 

乔琳变节始末

乔琳,
乔琳, 
太原人。
太原人。 
少孤贫志学,
少孤贫志学, 
以文词称。
以文词称。 
天宝初,
天宝初, 
举进士,
举进士, 
补成武尉,
补成武尉, 
累授兴平尉。
累授兴 平尉。 
朔方节度郭子仪辟为掌书记,
朔方节度郭子仪辟为掌书记, 
寻拜监察御史。
寻拜监察御史。 
琳倜傥疏诞,
琳倜傥疏诞, 
好谈谐,
好谈谐, 
侮谑僚列,
侮谑僚 列, 
颇无礼检。
颇无礼检。 
同院御史毕耀初与琳嘲诮往复,
同院御史毕耀初与琳嘲诮往复, 
因成衅隙,
因成衅隙, 
遂以公事互相告诉,
遂以公事互相告诉, 
坐贬巴州员外司户。
坐 贬巴州员外司户。 
遂起为南郭令,
遂起为南郭令, 
改殿中侍御史,
改殿中侍御史, 
充山南节度张献诚行军司马。
充山南节度张献诚行军司马。 
使罢,
使 罢, 
为剑南东川节度鲜于叔明判官。
为剑南东川节度鲜于叔明判官。 
改检校驾部郎中、果绵遂三州刺史、兼御史中丞。
改检校驾部郎中、果绵遂三州刺史、兼御史中 丞。 
入为大理少卿、国子祭酒。
入为大理少卿、国子祭酒。 
出为怀州刺史。
出为怀州刺史。 
琳素与张涉友善,
琳素与张涉友善, 
上在春宫,
上在春宫, 
涉尝为侍读。
涉尝 为侍读。 
及嗣位,
及嗣位, 
多以政事询访于涉,
多以政事询访于涉, 
盛称琳识度材略,
盛称琳识度材略, 
堪备大用,
堪备大用, 
因拜御史大夫、平章事。
因拜御史大夫、 平章事。 
琳本粗材,
琳本粗材, 
又年高有耳疾,
又年高有耳疾, 
上每顾问,
上每顾问, 
对答失次,
对答失次, 
论奏不合时。
论奏不合时。 
幸居相位凡八十馀日,
幸居相位 凡八十余日, 
除工部尚书,
除工部尚书, 
罢知政事,
罢知政事, 
寻加迎皇太后副使。
寻加迎皇太后副使。 
 
朱泚之乱,
硃泚之乱, 
扈从至奉天,
扈从至奉天, 
转吏部尚书,
转吏部尚书, 
迁太子少师。
迁太子少师。 
再幸梁、洋,
再幸梁、洋, 
从至盩厔,
从至盩厔, 
托以马乏迟留,
托以马乏迟留, 
上以琳旧老,
上以琳旧老, 
心敬重之,
心敬重之, 
慰谕颇至,
慰谕颇至, 
以御马一匹给焉。
以御马一匹给焉。 
又恳辞以老疾不堪山阻登顿,
又恳辞以老 疾不堪山阻登顿, 
上怅然,
上怅然, 
赐之所执策曰“勉为良图,
赐之所执策曰:“勉为良图, 
与卿决矣”后数日,
与卿决矣。”后数日, 
乃削发为僧,
乃 削发为僧, 
止仙游寺。
止仙游寺。 
贼泚闻之,
贼泚闻之, 
遂令数十骑追至京城,
遂令数十骑追至京城, 
俾为伪吏部尚书。
俾为伪吏部尚书。 
令源休被公服,
令源休 被公服, 
馈肉食,
馈肉食, 
琳虽辞让,
琳虽辞让, 
而僧言求施。
而僧言求施。 
琳掌贼中吏部,
琳掌贼中吏部, 
选人前请曰“所注某官不稳便”琳谓之曰“足下谓此选竟稳便乎”及官军收京师,
选人前请曰:“所注某 官不稳便。”琳谓之曰:“足下谓此选竟稳便乎?”及官军收京师, 
当处极刑,
当处极刑, 
时琳已七十馀,
时 琳已七十余, 
李晟悯其衰老,
李晟悯其衰老, 
表请减死。
表请减死。 
上以其累经重任,
上以其累经重任, 
顿亏臣节,
顿亏臣节, 
自受逆命,
自受逆命, 
颇闻讥谐悖慢之言,
颇闻讥谐悖慢之言, 
背义负恩,
背义负恩, 
固不可舍,
固不可舍, 
命斩之。
命斩之。 
临刑叹曰“乔琳以七月七日生,
临刑叹曰:“乔琳以七月七日 生, 
亦以此日死,
亦以此日死, 
岂非命欤”
岂非命欤!” 
 

其他附逆人物

张涉者,
张涉者, 
蒲州人,
蒲州人, 
家世儒者。
家世儒者。 
涉依国学为诸生讲说,
涉依国学为诸生讲说, 
稍迁国子博士,
稍迁国子博士, 
亦能为文,
亦能为文, 
尝请有司日试万言,
尝请有司日试万言, 
时呼张万言。
时呼张万言。 
德宗在春宫,
德宗在春宫, 
受经于涉。
受经于涉。 
及即位之夕,
及即位之夕, 
召涉入宫,
召涉入宫, 
访以庶政,
访以庶政, 
大小之事皆咨之。
大小之事皆咨之。 
翌日,
翌日, 
诏居翰林,
诏居翰林, 
恩礼甚厚,
恩礼甚厚, 
亲重莫比。
亲重莫比。 
自博士迁散骑常侍。
自博士迁散 骑常侍。 
上方属意宰辅,
上方属意宰辅, 
唯贤是择,
唯贤是择, 
故求人于不次之地。
故求人于不次之地。 
涉举怀州刺史乔琳为相,
涉举怀州刺史乔琳为相, 
上授之不疑,
上授之不疑, 
天下闻之者皆愕然。
天下闻之者皆愕然。 
数月,
数月, 
琳以不称职罢,
琳以不称职罢, 
上由是疏涉。
上由是疏涉。 
俄受前湖南都团练使辛京杲赃事发,
俄受前湖南 都团练使辛京杲赃事发, 
诏曰“尊师之道,
诏曰:“尊师之道, 
礼有所加。
礼有所加; 
议故之法,
议故之法, 
恩有所掩。
恩有所掩。 
张涉贿赂交通,
张 涉贿赂交通, 
颇骇时听,
颇骇时听, 
常所亲重,
常所亲重, 
良深叹惜。
良深叹惜。 
宜放归田里”
宜放归田里。” 
 
蒋镇,
蒋镇, 
常州义兴人,
常州义兴人, 
尚书左丞洌之子也。
尚书左丞洌之子也。 
与兄练并以文学进。
与兄练并以文学进。 
天宝末举贤良,
天宝末举贤良, 
累授左拾遗、司封员外郎,
累授左拾遗、司封员外郎, 
转谏议大夫。
转谏议大夫。 
时户部侍郎、判度支韩滉上言“河中盐池生瑞盐,
时户部侍郎、判度支韩滉上言:“河中盐 池生瑞盐, 
实土德之上瑞”上以秋霖稍多,
实土德之上瑞。”上以秋霖稍多, 
水潦为患,
水潦为患, 
不宜生瑞,
不宜生瑞, 
命镇驰驿检行之。
命镇驰驿检行 之。 
镇奏与滉同,
镇奏与滉同, 
仍上表贺,
仍上表贺, 
请宣付史馆,
请宣付史馆, 
并请置神祠,
并请置神祠, 
锡其嘉号宝应灵庆池。
锡其嘉号宝应灵庆池。 
地霖潦弥月,
地 霖潦弥月, 
坏居人庐舍非一,
坏居人庐舍非一, 
盐池为潦水所入,
盐池为潦水所入, 
其味多苦。
其味多苦。 
韩滉虑盐户减税,
韩滉虑盐户减税, 
诈奏雨不坏池,
诈奏 雨不坏池, 
池生瑞盐,
池生瑞盐, 
镇庇之饰诈,
镇庇之饰诈, 
识者丑之。
识者丑之。 
转给事中、工部侍郎,
转给事中、工部侍郎, 
以简俭称于时。
以简俭称于 时。 
 
其妹婿源溥,
其妹婿源溥, 
即休之弟也,
即休之弟也, 
以姻媾之故,
以姻媾之故, 
与休交好。
与休交好。 
泾师之叛,
泾师之叛, 
镇潜窜,
镇潜窜, 
夜至鄠县西,
夜至 鄠县西, 
马踬堕沟涧中,
马踬堕沟涧中, 
伤足不能进。
伤足不能进。 
时史练已与源休相率受贼伪官。
时史练已与源休相率受贼伪官。 
镇仆人有逃归投练,
镇仆人有逃 归投练, 
云镇病足在鄠。
云镇病足在鄠。 
练与源休闻之大喜,
练与源休闻之大喜, 
遂言于贼泚此。
遂言于贼泚此。 
泚素慕镇清名,
泚素慕镇清名, 
即令骑二百求之鄠县西。
即令 骑二百求之鄠县西。 
明日,
明日, 
拥镇而至,
拥镇而至, 
署为伪宰相。
署为伪宰相。 
既知不免,
既知不免, 
每忧沮,
每忧沮, 
常怀刃将自裁,
常怀刃将 自裁, 
多为兄练所救而罢。
多为兄练所救而罢。 
数日后,
数日后, 
复谋窜匿,
复谋窜匿, 
竟以性懦畏怯,
竟以性懦畏怯, 
计终不果。
计终不果。 
然源休与泚频议,
然源休 与泚频议, 
欲逼胁潜藏衣冠,
欲逼胁潜藏衣冠, 
大加杀戮,
大加杀戮, 
镇辄力争救,
镇辄力争救, 
获全者甚众。
获全者甚众。 
至是,
至是, 
与兄练等并授伪职,
与兄练 等并授伪职, 
斩于东市西北街。
斩于东市西北街。 
 
初镇父洌,
初镇父洌, 
叔涣,
叔涣, 
当禄山、思明之乱,
当禄山、思明之乱, 
并授伪职,
并授伪职, 
然以家风修整,
然以家风修整, 
为士大夫所称。
为士大夫所 称。 
镇兄弟亦以教义礼法为己任,
镇兄弟亦以教义礼法为己任, 
而贪禄爱死,
而贪禄爱死, 
节隳身戮,
节隳身戮, 
为天下笑。
为天下笑。 
 
洪经纶,
洪经纶, 
建中初为黜陟使。
建中初为黜陟使。 
至东都,
至东都, 
访闻魏州田悦食粮兵凡七万人,
访闻魏州田悦食粮兵凡七万人, 
经纶素昧时机,
经纶素昧 时机, 
先以符停其兵四万人,
先以符停其兵四万人, 
令归农亩。
令归农亩。 
田悦伪顺命,
田悦伪顺命, 
即依符罢之。
即依符罢之; 
而大集所罢兵士,
而大集所罢兵 士, 
激怒之曰“尔等在军旅,
激怒之曰:“尔等在军旅, 
各有父母妻子,
各有父母妻子, 
既为黜陟使所罢,
既为黜陟使所罢, 
如何得衣食”遂大哭。
如何得衣食?” 遂大哭。 
悦乃尽出家财衣服厚给之,
悦乃尽出家财衣服厚给之, 
各令还其部伍,
各令还其部伍, 
自此人坚叛心,
自此人坚叛心, 
由是罢职。
由是罢职。 
及朱泚反,
及 硃泚反, 
伪授太常少卿。
伪授太常少卿。 
 

彭偃改革争议

彭偃,
彭偃, 
少负俊才,
少负俊才, 
锐于进取,
锐于进取, 
为当涂者所抑,
为当涂者所抑, 
形于言色。
形于言色。 
大历末,
大历末, 
为都官员外郎。
为都官员外 郎。 
时剑南东川观察使李叔明上言,
时剑南东川观察使李叔明上言, 
以“佛、道二教,
以“佛、道二教, 
无益于时,
无益于时, 
请粗加澄汰。
请粗加澄汰。 
其东川寺观,
其 东川寺观, 
请定为二等:
请定为二等: 
上寺留僧二十一人。
上寺留僧二十一人; 
上观留道士十四人,
上观留道士十四人, 
降杀以七,
降杀以七, 
皆精选有道行者,
皆精 选有道行者, 
余悉令返初。
余悉令返初。 
兰若、道场无名者皆废”德宗曰“叔明此奏,
兰若、道场无名者皆废。”德宗曰:“叔明此奏, 
可为天下通制,
可为 天下通制, 
不唯剑南一道”下尚书集议。
不唯剑南一道。”下尚书集议。 
偃献议曰:
偃献议曰: 
 
王者之政,
王者之政, 
变人心为上,
变人心为上, 
因人心次之,
因人心次之, 
不变不因,
不变不因, 
循常守固者为下。
循常守固者为下。 
故非有独见之明,
故非有独 见之明, 
不能行非常之事。
不能行非常之事。 
今陛下以惟新之政,
今陛下以惟新之政, 
为万代法,
为万代法, 
若不革旧风,
若不革旧风, 
令归正道者,
令归正道 者, 
非也。
非也。 
当今道士,
当今道士, 
有名无实,
有名无实, 
时俗鲜重,
时俗鲜重, 
乱政犹轻。
乱政犹轻。 
唯有僧尼,
唯有僧尼, 
颇为秽杂。
颇为秽杂。 
自西方之教,
自 西方之教, 
被于中国,
被于中国, 
去圣日远,
去圣日远, 
空门不行五浊,
空门不行五浊, 
比丘但行粗法。
比丘但行粗法。 
爰自后汉,
爰自后汉, 
至于陈、隋,
至于 陈、隋, 
僧之废灭,
僧之废灭, 
其亦数乎。
其亦数乎! 
或至坑杀,
或至坑杀, 
殆无遗馀。
殆无遗余。 
前代帝王,
前代帝王, 
岂恶僧道之善如此之深耶。
岂恶僧道之善如 此之深耶? 
盖其乱人亦已甚矣。
盖其乱人亦已甚矣。 
且佛之立教,
且佛之立教, 
清净无为,
清净无为, 
若以色见,
若以色见, 
即是邪法,
即是邪法, 
开示悟入,
开 示悟入, 
唯有一门,
唯有一门, 
所以三乘之人,
所以三乘之人, 
比之外道。
比之外道。 
况今出家者皆是无识下劣之流,
况今出家者皆是无识下劣之流, 
纵其戒行高洁,
纵 其戒行高洁, 
在于王者,
在于王者, 
已无用矣,
已无用矣, 
况是苟避征徭,
况是苟避征徭, 
于杀盗淫,
于杀盗淫, 
无所不犯者乎。
无所不犯者乎! 
今叔明之心甚善,
今 叔明之心甚善, 
然臣恐其奸吏诋欺,
然臣恐其奸吏诋欺, 
而去者未必非,
而去者未必非, 
留者不必是,
留者不必是, 
无益于国,
无益于国, 
不能息奸。
不能 息奸。 
既不变人心,
既不变人心, 
亦不因人心,
亦不因人心, 
强制力持,
强制力持, 
难致远耳。
难致远耳。 
 
臣闻天生烝人,
臣闻天生烝人, 
必将有职,
必将有职, 
游行浮食,
游行浮食, 
王制所禁。
王制所禁。 
故有才者受爵禄,
故有才者受爵禄, 
不肖者出租征,
不肖者出 租征, 
此古之常道也。
此古之常道也。 
今天下僧道,
今天下僧道, 
不耕而食,
不耕而食, 
不织而衣,
不织而衣, 
广作危言险语,
广作危言险语, 
以惑愚者。
以惑愚 者。 
一僧衣食,
一僧衣食, 
岁计约三万有馀,
岁计约三万有余, 
五丁所出,
五丁所出, 
不能致此。
不能致此。 
举一僧以计天下,
举一僧以计天下, 
其费可知。
其费可 知。 
陛下日旰忧勤,
陛下日旰忧勤, 
将去人害,
将去人害, 
此而不救,
此而不救, 
奚其为政。
奚其为政? 
臣伏请僧道未满五十者,
臣伏请僧道未满五十者, 
每年输绢四疋。
每 年输绢四疋; 
尼及女道士未满五十者,
尼及女道士未满五十者, 
每年输绢二疋。
每年输绢二疋; 
其杂色役与百姓同。
其杂色役与百姓同。 
有才智者令入仕,
有才智 者令入仕, 
请还俗为平人者听。
请还俗为平人者听。 
但令就役输课,
但令就役输课, 
为僧何伤。
为僧何伤。 
臣窃料其所出,
臣窃料其所出, 
不下今之租赋三分之一,
不下今 之租赋三分之一, 
然则陛下之国富矣,
然则陛下之国富矣, 
苍生之害除矣。
苍生之害除矣。 
其年过五十者,
其年过五十者, 
请皆免之。
请皆免之。 
夫子曰“五十而知天命”列子曰“不班白,
夫子曰:“五十而知天命。”列子曰:“不班白, 
不知道”人年五十,
不知道。”人年五十, 
嗜欲巳衰,
嗜欲巳衰, 
纵不出家,
纵不出家, 
心已近道,
心已近道, 
况戒律检其情性哉。
况戒律检其情性哉! 
臣以为此令既行,
臣以为此令既行, 
僧道规避还俗者固已太半。
僧道规避还俗者固已 太半。 
其年老精修者,
其年老精修者, 
必尽为人师,
必尽为人师, 
则道、释二教益重明矣。
则道、释二教益重明矣。 
 
议者是之,
议者是之, 
上颇善其言。
上颇善其言。 
大臣以二教行之已久,
大臣以二教行之已久, 
列圣奉之,
列圣奉之, 
不宜顿扰,
不宜顿扰, 
宜去其太甚,
宜去其 太甚, 
其议不行。
其议不行。 
 
偃以才地当掌文诰,
偃以才地当掌文诰, 
以躁求为时论所抑,
以躁求为时论所抑, 
郁郁不得志。
郁郁不得志。 
泾师之乱,
泾师之乱, 
从驾不及,
从驾不及, 
匿于田家,
匿于田家, 
为贼所得。
为贼所得。 
朱泚素知之,
硃泚素知之, 
得偃甚喜,
得偃甚喜, 
伪署中书舍人,
伪署中书舍人, 
僭号辞令,
僭号辞令, 
皆偃为之。
皆偃为 之。 
贼败,
贼败, 
与伪中丞崔宣、贼将杜如江、吴希光等十三人,
与伪中丞崔宣、贼将杜如江、吴希光等十三人, 
李晟收之,
李晟收之, 
俱斩于安国寺前。
俱斩于安国 寺前。 
 

史臣总评

史臣曰:
史臣曰: 
肇分阴阳,
肇分阴阳, 
爰有生死,
爰有生死, 
修短二事,
修短二事, 
贤愚一途。
贤愚一途。 
故君子遇夷险之机,
故君子遇夷险之机, 
不易其节。
不 易其节; 
小人昧逆顺之道,
小人昧逆顺之道, 
而陷于刑。
而陷于刑。 
鸿毛泰山,
鸿毛泰山, 
斯为至论。
斯为至论。 
令言远总师徒,
令言远总师徒, 
首为叛逆。
首为 叛逆; 
光晟初当委任,
光晟初当委任, 
危输款诚。
危输款诚; 
源休虽曰士流,
源休虽曰士流, 
甚于元恶。
甚于元恶; 
乔琳巧辞真主,
乔琳巧辞真主, 
俯就伪官。
俯就 伪官; 
蒋镇贪禄隳节,
蒋镇贪禄隳节, 
皆曰小人。
皆曰小人。 
经纶之徒,
经纶之徒, 
不足言尔。
不足言尔。 
 
赞曰:
赞曰: 
时争逆顺,
时争逆顺, 
命击死生。
命击死生。 
君子守节,
君子守节, 
小人正刑。
小人正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