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百九十九下·列传第一百四十九 - 旧唐书

← 返回《旧唐书卷一百九十九上·列传第一百四十九卷二百上·列传第一百五十

卷一百九十九下·列传第一百四十九

文白对照

记述唐朝与北狄诸族如铁勒、契丹、渤海靺鞨等的互动,涉及战争、和亲及政治策略。

铁勒与薛延陀兴衰

◎北狄○铁勒 契丹 奚 室韦 靺鞨 渤海靺鞨 霫 乌罗浑
北狄 ○铁勒 契丹 奚 室韦 靺鞨 渤海靺鞨  乌罗浑 
 
铁勒,
铁勒, 
本匈奴别种。
本匈奴别种。 
自突厥强盛,
自突厥强盛, 
铁勒诸郡分散,
铁勒诸郡分散, 
众渐寡弱。
众渐寡弱。 
至武德初,
至武德初, 
有薛延陀、契苾、回纥、都播、骨利干、多览葛、仆骨、拔野古、同罗、浑部、思结、斛薛、奚结、阿跌、白霫等,
有薛 延陀、契苾、回纥、都播、骨利干、多览葛、仆骨、拔野古、同罗、浑部、思结、 斛薛、奚结、阿跌、白等, 
散在碛北。
散在碛北。 
薛延陀者,
薛延陀者, 
自云本姓薛氏,
自云本姓薛氏, 
其先击灭延陀而有其众,
其先击灭延陀 而有其众, 
因号为薛延陀部。
因号为薛延陀部。 
其官方兵器及风俗,
其官方兵器及风俗, 
大抵与突厥同。
大抵与突厥同。 
 
初,
初, 
大业中,
大业中, 
西突厥处罗可汗始强大,
西突厥处罗可汗始强大, 
铁勒诸部皆臣之,
铁勒诸部皆臣之, 
而处罗征税无度,
而处罗征税无度, 
薛延陀等诸部皆怨,
薛 延陀等诸部皆怨, 
处罗大怒,
处罗大怒, 
诛其酋帅百馀人。
诛其酋帅百余人。 
铁勒相率而叛,
铁勒相率而叛, 
共推契苾哥楞为易勿真莫贺可汗,
共推契苾哥楞为易 勿真莫贺可汗, 
居贪汗山北。
居贪汗山北; 
又以薛延陀乙失钵为也咥小可汗,
又以薛延陀乙失钵为也咥小可汗, 
居燕末山北。
居燕末山北。 
西突厥射匮可汗强盛,
西突 厥射匮可汗强盛, 
延陀、契苾二部并去可汗之号以臣之。
延陀、契苾二部并去可汗之号以臣之。 
回纥等六部在郁督军山者,
回纥等六部在郁督军山者, 
东属于始毕,
东属于始毕, 
乙失钵所部在金山者,
乙失钵所部在金山者, 
西臣于叶护。
西臣于叶护。 
 
贞观二年,
贞观二年, 
叶护可汗死,
叶护可汗死, 
其国大乱。
其国大乱。 
乙失钵之孙曰夷男。
乙失钵之孙曰夷男。 
率其部落七万馀家附于突厥。
率其部落七万余家附 于突厥。 
遇颉利之政衰,
遇颉利之政衰, 
夷男率其徒属反攻颉利,
夷男率其徒属反攻颉利, 
大破之。
大破之。 
于是颉利部诸姓多叛颉利,
于是颉利部诸姓多叛颉 利, 
归于夷男,
归于夷男, 
共推为主,
共推为主, 
夷男不敢当。
夷男不敢当。 
时太宗方图颉利,
时太宗方图颉利, 
遣游击将军乔师望从间道赍册书拜夷男为真珠毗伽可汗,
遣游击将军乔师望从间 道赍册书拜夷男为真珠毗伽可汗, 
赐以鼓纛。
赐以鼓纛。 
夷男大喜,
夷男大喜, 
遣使贡方物,
遣使贡方物, 
复建牙于大漠之北郁督军山下,
复建牙于大 漠之北郁督军山下, 
在京师西北六千里。
在京师西北六千里。 
东至靺鞨,
东至靺鞨, 
西至叶护,
西至叶护, 
南接沙碛,
南接沙碛, 
北至俱伦水,
北至俱 伦水, 
回纥、拔野古、阿跌、同罗、仆骨、霫诸大部落皆属焉。
回纥、拔野古、阿跌、同罗、仆骨、诸大部落皆属焉。 
 
三年,
三年, 
夷男遣其弟统特勒来朝,
夷男遣其弟统特勒来朝, 
太宗厚加抚接,
太宗厚加抚接, 
赐以宝刀及宝鞭,
赐以宝刀及宝鞭。 
谓曰“汝所部有大罪者斩之,小罪者鞭之”夷男甚喜。
谓曰:“汝 所部有大罪者鞭之。”夷男甚喜。 
 
四年,
四年, 
平突厥颉利之后,
平突厥颉利之后, 
朔塞空虚,
朔塞空虚, 
夷男率其部东返故国,
夷男率其部东返故国, 
建庭于都尉揵山北,
建庭于都尉揵山北, 
独逻河之南,
独逻河之南, 
在京师北三千三百里。
在京师北三千三百里; 
东至室韦,
东至室韦, 
西至金山,
西至金山, 
南至突厥,
南至突厥, 
北临瀚海,
北临瀚海, 
即古匈奴之故地,
即古匈奴之故地。 
胜兵二十万,
胜兵二十万, 
立其二子为南北部。
立其二子为南北部。 
太宗亦以其强盛,
太宗亦以其强盛, 
恐为后患。
恐为后患。 
 
十二年,
十二年, 
遣使备礼册命,
遣使备礼册命, 
拜其二子皆为小可汗,
拜其二子皆为小可汗, 
外示优崇,
外示优崇, 
实欲分其势也。
实欲分其势也。 
会朝廷立李思摩为可汗,
会 朝廷立李思摩为可汗, 
处其部众于漠南之地。
处其部众于漠南之地。 
夷男心恶思摩,
夷男心恶思摩, 
甚不悦。
甚不悦。 
 
十五年,
十五年, 
太宗幸洛阳,
太宗幸洛阳, 
将有事于太山。
将有事于太山。 
夷男谋于其国曰“天子封太山,
夷男谋于其国曰:“天子封太山, 
万国必会,
万国 必会, 
士马皆集,
士马皆集, 
边境空虚,
边境空虚, 
我于此时取思摩如拉朽耳”因命其子大度设勒兵二十万,
我于此时取思摩如拉朽耳。”因命其子大度设勒兵二 十万, 
屯白道川,
屯白道川, 
据善阳岭以击思摩之部。
据善阳岭以击思摩之部。 
思摩遣使请救,
思摩遣使请救, 
诏英国公李勣、蒲州刺史薛万彻率步骑数万赴之。
诏英国公李勣、蒲州刺 史薛万彻率步骑数万赴之。 
逾白道川至青山,
逾白道川至青山, 
与大度设相及。
与大度设相及。 
追之累月,
追之累月, 
至诺真水,
至诺真水, 
大度设知不脱,
大度设知不脱, 
乃互十里而陈兵。
乃互十里而陈兵。 
 
先是,
先是, 
延陀击沙钵罗及阿史那社尔等,
延陀击沙钵罗及阿史那社尔等, 
以步战而胜。
以步战而胜。 
及其将来寇也,
及其将来寇也, 
先讲武于国中,
先讲武于 国中, 
教习步战,
教习步战; 
每五人,
每五人, 
以一人经习战阵者使执马,
以一人经习战阵者使执马, 
而四人前战,
而四人前战; 
克胜即授马以追奔,
克胜即授马以 追奔, 
失应接罪至于死,
失应接罪至于死, 
没其家口,
没其家口, 
以赏战人,
以赏战人, 
至是遂行其法。
至是遂行其法。 
突厥兵先合辄退,
突厥兵先合辄退, 
延陀乘胜而逐之。
延陀乘胜而逐之。 
勣兵拒击,
勣兵拒击, 
而延陀万矢俱发,
而延陀万矢俱发, 
伤我战马。
伤我战马。 
乃令去马步阵,
乃令去马步阵, 
率长槊数百为队,
率长槊 数百为队, 
齐奋以冲之,
齐奋以冲之, 
其众溃散。
其众溃散。 
副总管薛万彻率数千骑收其执马者。
副总管薛万彻率数千骑收其执马者。 
其众失马,
其众失马, 
莫知所从,
莫知所从, 
因大纵,
因大纵, 
斩首三千馀级,
斩首三千余级, 
获马万五千匹,
获马万五千匹, 
甲仗辎重不可胜计。
甲仗辎重不可胜计。 
大度设跳身而遁,
大度设跳 身而遁, 
万彻将数百骑追之,
万彻将数百骑追之, 
弗及。
弗及。 
其馀众大奔走,
其余众大奔走, 
相腾践而死者甚众,
相腾践而死者甚众, 
伏尸被野,
伏尸被野。 
夷男因乞与突厥和,
夷男因乞与突厥和, 
并遣使谢罪。
并遣使谢罪。 
 
十六年,
十六年, 
遣其叔父沙钵罗泥敦俟斤来请婚,
遣其叔父沙钵罗泥敦策斤来请婚, 
献马三千匹。
献马三千匹。 
太宗谓侍臣曰“北狄世为寇乱,
太宗谓侍臣曰:“北 狄世为寇乱, 
今延陀崛强,
今延陀崛强, 
须早为之所。
须早为之所。 
朕熟思之,
朕熟思之, 
唯有二策:
唯有二策: 
选徒十万,
选徒十万, 
击而虏之,
击而虏 之, 
灭除凶丑,
灭除凶丑, 
百年无事,
百年无事, 
此一策也。
此一策也; 
若遂其来请,
若遂其来请, 
结以婚姻,
结以婚姻, 
缓辔羁縻,
缓辔羁縻, 
亦足三十年安静,
亦足三 十年安静, 
此亦一策也。
此亦一策也。 
未知何者为先”司空房玄龄对曰“今大乱之后,
未知何者为先?”司空房玄龄对曰:“今大乱之后, 
疮痍未复,
疮痍 未复, 
且兵凶战危,
且兵凶战危, 
圣人所慎。
圣人所慎。 
和亲之策,
和亲之策, 
实天下幸甚”太宗曰“朕为苍生父母,
实天下幸甚。”太宗曰:“朕为苍生父 母, 
苟可以利之,
苟可以利之, 
岂惜一女”遂许以新兴公主妻之。
岂惜一女?”遂许以新兴公主妻之。 
因征夷男备亲迎之礼。
因征夷男备亲迎之礼。 
仍发诏将幸灵州与之会。
仍发 诏将幸灵州与之会。 
夷男大悦,
夷男大悦, 
谓其国中曰“我本铁勒之小帅也,
谓其国中曰:“我本铁勒之小帅也, 
天子立我为可汗,
天子立我为可 汗, 
今复嫁我公主,
今复嫁我公主, 
车驾亲至灵州,
车驾亲至灵州, 
斯亦足矣”于是税诸部羊马以为聘财。
斯亦足矣!”于是税诸部羊马以为聘财。 
或说夷男曰“我薛延陀可汗与大唐天子俱一国主,
或说 夷男曰:“我薛延陀可汗与大唐天子俱一国主, 
何有自往朝谒。
何有自往朝谒? 
如或拘留,
如或拘留, 
悔之无及”夷男曰“吾闻大唐天子圣德远被,
悔之无 及!”夷男曰:“吾闻大唐天子圣德远被, 
日月所照,
日月所照, 
皆来宾服。
皆来宾服。 
我归心委质,
我归心委质, 
冀得睹天颜,
冀 得睹天颜, 
死无所恨。
死无所恨! 
然碛北之地,
然碛北之地, 
必当有主,
必当有主, 
舍我别求,
舍我别求, 
固非大国之计。
固非大国之计。 
我志决矣,
我志决 矣, 
勿复多言”于是言者遂止。
勿复多言!”于是言者遂止。 
太宗乃发使受其羊马。
太宗乃发使受其羊马。 
然夷男先无府藏,
然夷男先无府藏, 
调敛其国,
调敛其 国, 
往返且万里,
往返且万里, 
既涉沙碛,
既涉沙碛, 
无水草,
无水草, 
羊马多死,
羊马多死, 
遂后期。
遂后期。 
太宗于是停幸灵州。
太宗于是停幸灵州。 
既而其聘羊马来至,
既 而其聘羊马来至, 
所耗将半。
所耗将半。 
议者以为夷狄不可礼义畜,
议者以为夷狄不可礼义畜, 
若聘财未备而与之婚,
若聘财未备而与之婚, 
或轻中国,
或 轻中国, 
当须要其备礼,
当须要其备礼, 
于是下诏绝其婚。
于是下诏绝其婚。 
既而李思摩数遣兵侵掠之。
既而李思摩数遣兵侵掠之。 
延陀复遣突利失击思摩,
延陀复遣突 利失击思摩, 
至定襄,
至定襄, 
抄掠而去。
抄掠而去。 
太宗遣英国公李勣援之,
太宗遣英国公李勣援之, 
见虏已出塞而还。
见虏已出塞而还。 
太宗以其数与思摩交兵,
太宗 以其数与思摩交兵, 
玺书责让之。
玺书责让之。 
 
十九年,
十九年, 
谓其使人曰“语尔可汗,
谓其使人曰:“语尔可汗, 
我父子并东征高丽,
我父子并东征高丽, 
汝若能寇边者,
汝若能寇边者, 
但当来也”夷男遣使致谢,
但当 来也!”夷男遣使致谢, 
复请发兵助军,
复请发兵助军, 
太宗答以优诏而止。
太宗答以优诏而止。 
其冬,
其冬, 
太宗拔辽东诸城,
太宗拔辽东诸 城, 
破驻跸陈,
破驻跸陈, 
而高丽莫离支潜令靺鞨诳惑夷男,
而高丽莫离支潜令靺鞨诳惑夷男, 
啖以厚利,
啖以厚利, 
夷男气慑不敢动。
夷男气慑不敢动。 
俄而夷男卒,
俄 而夷男卒, 
太宗为之举哀。
太宗为之举哀。 
夷男少子肆叶护拔灼袭杀其兄突利失可汗而自立,
夷男少子肆叶护拔灼袭杀其兄突利失可汗而自立, 
是为颉利俱利薛沙多弥可汗。
是为 颉利俱利薛沙多弥可汗。 
拔灼性褊急,
拔灼性褊急, 
驭下无恩,
驭下无恩, 
多所杀戮,
多所杀戮, 
其下不附。
其下不附。 
是时复以太宗尚在辽东,
是时复以 太宗尚在辽东, 
遂发兵寇夏州,
遂发兵寇夏州, 
将军执失思力击败之,
将军执失思力击败之, 
虏其众数万,
虏其众数万, 
拔灼轻骑遁去,
拔灼轻骑遁去, 
寻为回纥所杀,
寻为回纥所杀, 
宗族殆尽。
宗族殆尽。 
其馀众尚五六万,
其余众尚五六万, 
窜于西域,
窜于西域, 
又诸姓俟斤递相攻击,
又诸姓俟斤递相攻击, 
各遣使归命。
各 遣使归命。 
 
二十年,
二十年, 
太宗遣使江夏王道宗、左卫大将军阿史那社尔为瀚海道安抚大使。
太宗遣使江夏王道宗、左卫大将军阿史那社尔为瀚海道安抚大使; 
右领军大将军执失思力领突厥兵,
右 领军大将军执失思力领突厥兵, 
代州都督薛万彻、营州都督张俭、右骁卫大将军契苾何力各统所部兵分道并进,
代州都督薛万彻、营州都督张俭、右骁卫大将军契 苾何力各统所部兵分道并进, 
太宗亲幸灵州,
太宗亲幸灵州, 
为诸军声援。
为诸军声援。 
既而道宗渡碛,
既而道宗渡碛, 
遇延陀馀众数万来拒战。
遇延陀 余众数万来拒战。 
道宗击破之,
道宗击破之, 
斩首千馀级。
斩首千余级。 
万彻又与回纥相遇,
万彻又与回纥相遇, 
二将各遣使谕以绥怀之意。
二将各遣使谕以 绥怀之意。 
其酋帅见使者,
其酋帅见使者, 
皆顿颡欢呼,
皆顿颡欢呼, 
请入朝。
请入朝。 
太宗至灵州,
太宗至灵州, 
其铁勒诸部相继至数千人,
其铁勒诸部相继至 数千人, 
仍请列为州县,
仍请列为州县, 
北荒悉平。
北荒悉平。 
诏曰:
诏曰: 
 
惟天为大,
惟天为大, 
合其德者弗违。
合其德者弗违; 
谓地盖厚,
谓地盖厚, 
体其仁者光被。
体其仁者光被。 
故能弥伦八极,
故能弥伦八极, 
舆盖二仪,
舆盖二 仪, 
振绝代之英声,
振绝代之英声, 
毕天下之能事。
毕天下之能事。 
彼匈奴者,
彼匈奴者, 
与开辟而俱生。
与开辟而俱生; 
奄有龙庭,
奄有龙庭, 
共上皇而并列。
共上皇 而并列。 
僭称骄子,
僭称骄子, 
分天街于紫宸。
分天街于紫宸; 
仰应旄头,
仰应旄头, 
抗大礼于皇极。
抗大礼于皇极。 
缅窥邃古,
纟面窥邃古, 
能无力制。
能无 力制。 
自朕临御天下,
自朕临御天下, 
二纪于兹,
二纪于兹, 
粤以眇身,
粤以眇身, 
一匡寰宇。
一匡寰宇。 
始勤劳于昧旦,
始勤劳于昧旦, 
终致治于升平。
终致治于 升平。 
曩者聊命偏师,
曩者聊命偏师, 
遂擒颉利。
遂擒颉利; 
今兹始弘庙略,
今兹始弘庙略, 
已灭延陀。
已灭延陀。 
虽麾驾出征,
虽麾驾出征, 
未逾郊甸。
未逾郊 甸; 
前驱所轥,
前驱所轥, 
才掩塞垣。
才掩塞垣。 
长策风行,
长策风行, 
已振金徽之表,
已振金徽之表, 
扬威电发,
扬威电发, 
远璟沙场之外。
远璟沙场之外。 
铁勒诸姓、回纥胡禄俟利发等,
铁勒诸姓、回纥胡禄俟利发等, 
总百馀万户,
总百余万户, 
散处北溟,
散处北溟, 
远遣使人,
远遣使人, 
委身内属,
委身内属, 
请同编列,
请 同编列, 
并为州郡。
并为州郡。 
收其瀚海,
收其瀚海, 
尽入提封。
尽入提封; 
解其辫发,
解其辫发, 
并垂冠带。
并垂冠带。 
上变星昴,
上变星昴, 
归于东井之躔。
归于 东井之躔; 
下掩趶林,
下掩蹛林, 
袪入南山之囿。
袪入南山之囿。 
混元已降,
混元已降, 
殊未前闻。
殊未前闻; 
无疆之业,
无疆之业, 
永贻来裔。
永贻来裔。 
古人所不能致,
古人所不能致, 
今既吞之。
今既吞之; 
前王所不能屈,
前王所不能屈, 
今咸灭之。
今咸灭之。 
斯实书契所未有,
斯实书契所未有, 
古今之壮观,
古今之壮 观, 
岂朕一人独能宣力。
岂朕一人独能宣力! 
盖由上灵储祉,
盖由上灵储祉, 
锡以太康。
锡以太康; 
宗庙威灵,
宗庙威灵, 
成兹克定。
成兹克定。 
即宜备礼,
即宜备 礼, 
告于清庙,
告于清庙, 
仍颁示普天。
仍颁示普天。 
 
其后延陀西遁之众,
其后延陀西遁之众, 
共推夷男兄子咄摩支为伊特勿失可汗,
共推夷男兄子咄摩支为伊特勿失可汗, 
率部落七万馀口,
率部落七万余口, 
西归故地。
西归故地。 
乃去可汗之号,
乃去可汗之号, 
遣使奉表,
遣使奉表, 
请居郁督军山北。
请居郁督军山北。 
诏兵部尚书崔敦礼就加绥抚。
诏兵部尚书崔敦礼就加绥 抚。 
而诸部铁勒素服薛延陀之众,
而诸部铁勒素服薛延陀之众, 
及咄摩支至,
及咄摩支至, 
九姓渠帅莫不危惧。
九姓渠帅莫不危惧。 
朝议恐为碛北之患,
朝议恐为碛北 之患, 
复令英国公李勣进加讨击。
复令英国公李勣进加讨击。 
勣率九姓铁勒二万骑至于天山。
勣率九姓铁勒二万骑至于天山。 
咄摩支见官军奄至,
咄摩支见官军奄 至, 
惶骇不知所为。
惶骇不知所为; 
且闻诏使萧嗣业在回纥中,
且闻诏使萧嗣业在回纥中, 
因而请降。
因而请降。 
嗣业与之俱至京师,
嗣业与之俱至京师, 
诏授右武卫将军,
诏 授右武卫将军, 
赐以田宅。
赐以田宅。 
咄摩支入国后,
咄摩支入国后, 
铁勒酋帅潜知其部落,
铁勒酋帅潜知其部落, 
仍持两端。
仍持两端。 
李勣因纵兵追击,
李勣 因纵兵追击, 
前后斩五千馀级,
前后斩五千余级, 
虏男女三万计。
虏男女三万计。 
 

契丹的归附与叛乱

二十一年,
二十二年, 
契苾、回纥等十馀部落以薛延陀亡散殆尽,
契苾、回纥等十余部落以薛延陀亡散殆尽, 
乃相继归国。
乃相继归国。 
太宗各因其地土,
太宗各因 其地土, 
择其部落,
择其部落, 
置为州府:
置为州府: 
以回纥部为瀚海都督府,
以回纥部为瀚海都督府, 
仆骨为金微都督府,
仆骨为金徽都督府, 
多览葛为燕然都督府,
多览 葛为燕然都督府, 
拔野古部为幽陵都督府,
拔野古部为幽陵都督府, 
同罗部为龟林都督府,
同罗部为龟林都督府, 
思结部为卢山都督府,
思结部为卢山都 督府, 
浑部为皋兰州,
浑部为皋兰州, 
斛薛部为高阙州,
斛薛部为高阙州, 
奚结部为鸡鹿州,
奚结部为鸡鹿州, 
阿跌部为鸡田州,
阿跌部为鸡田州, 
契苾部为榆溪州,
契苾 部为榆溪州, 
思结别部为趶林州,
思结别部为蹛林州, 
白霫部为寘颜州,
白部为寘颜州, 
凡一十三州。
凡一十三州。 
拜其酋长为都督、刺史,
拜其酋长为都督、 刺史, 
给玄金鱼以为符信,
给玄金鱼以为符信, 
又置燕然都护以统之。
又置燕然都护以统之。 
是岁,
是岁, 
太宗以铁勒诸部并皆内属,
太宗以铁勒诸部并皆内属, 
诏赐京城百姓大酺三日。
诏赐京城百姓大酺三日。 
 
永徽元年,
永徽元年, 
延陀首领先逃逸者请归国,
延陀首领先逃逸者请归国, 
高宗更置溪弹州以安恤之。
高宗更置溪弹州以安恤之。 
至则天时,
至则天时, 
突厥强盛,
突厥强盛, 
铁勒诸部在漠北者渐为所并。
铁勒诸部在漠北者渐为所并。 
回纥、契苾、思结、浑部徙于甘、凉二州之地。
回纥、契苾、思结、浑部徙于甘、凉二州 之地。 
 
其骨利干北距大海,
其骨利干北距大海, 
去京师最远,
去京师最远, 
自古未通中国。
自古未通中国。 
贞观中遣使来朝贡,
贞观中遣使来朝贡, 
遣云麾将军康苏密往慰抚之,
遣云麾 将军康苏密往慰抚之, 
仍列其地为玄阙州。
仍列其地为玄阙州。 
俄又遣使随苏密使入朝,
俄又遣使随苏密使入朝, 
献良马十匹。
献良马十匹。 
太宗奇其骏异,
太宗奇其骏异, 
为之制名。
为之制名。 
号为十骥:
号为十骥: 
一曰腾霜白,
一曰腾霜白, 
二曰皎雪骢,
二曰皎雪骢, 
三曰凝露骢,
三曰凝露骢, 
四曰悬光骢,
四 曰悬光骢, 
五曰决波騟,
五曰决波騟, 
六曰飞霞骠,
六曰飞霞骠, 
七曰发电赤,
七曰发电赤, 
八曰流金瓜,
八曰流金瓜, 
九曰翱麟紫,
九曰翱麟紫, 
十曰奔虹赤。
十曰奔虹赤。 
又为文以叙其事。
又为文以叙其事。 
自延陀叛后,
自延陀叛后, 
朝贡遂绝。
朝贡遂绝。 
 
契丹,
契丹, 
居潢水之南,
居潢水之南, 
黄龙之北,
黄龙之北, 
鲜卑之故地,
鲜卑之故地, 
在京城东北五千三百里。
在京城东北五千三百里。 
东与高丽邻,
东与高 丽邻, 
西与奚国接,
西与奚国接, 
南至营州,
南至营州, 
北至室韦。
北至室韦。 
冷陉山在其国南,
冷陉山在其国南, 
与奚西山相崎,
与奚西山相崎, 
地方二千里。
地方 二千里。 
逐猎往来,
逐猎往来, 
居无常处。
居无常处。 
其君长姓大贺氏。
其君长姓大贺氏。 
胜兵四万三千人,
胜兵四万三千人, 
分为八部,
分为八部, 
若有征发,
若 有征发, 
诸部皆须议合。
诸部皆须议合。 
不得独举。
不得独举。 
猎则别部,
猎则别部, 
战则同行。
战则同行。 
本臣突厥,
本臣突厥, 
好与奚斗,
好与奚斗, 
不利则遁保青山及鲜卑山。
不利则遁保青山及鲜卑山。 
其俗死者不得作冢墓,
其俗死者不得作冢墓, 
以马驾车送入大山,
以马驾车送入大山, 
置之树上,
置之树上, 
亦无服纪。
亦无服纪。 
子孙死,
子孙死, 
父母晨夕哭之。
父母晨夕哭之; 
父母死,
父母死, 
子孙不哭。
子孙不哭。 
其馀风俗与突厥同。
其余风俗与突厥同。 
 
武德初,
武德初, 
数抄边境。
数抄边境。 
二年,
二年, 
入寇平州。
入寇平州。 
六年,
六年, 
其君长咄罗遣使贡名马丰貂。
其君长咄罗遣使贡名马丰貂。 
贞观二年,
贞 观二年, 
其君摩会率其部落来降。
其君摩会率其部落来降。 
突厥颉利遣使请以梁师都易契丹,
突厥颉利遣使请以梁师都易契丹, 
太宗谓曰“契丹、突厥,
太宗谓曰: “契丹、突厥, 
本是别类,
本是别类, 
今来降我,
今来降我, 
何故索之。
何故索之? 
师都本中国人,
师都本中国人, 
据我州城,
据我州城, 
以为盗窃,
以为 盗窃, 
突厥无故容纳之,
突厥无故容纳之, 
我师往讨,
我师往讨, 
便来救援。
便来救援。 
计不久自当擒灭。
计不久自当擒灭。 
纵其不得,
纵其不得, 
终不以契丹易之”
终不 以契丹易之。” 
 
太宗伐高丽,
太宗伐高丽, 
至营州,
至营州, 
会其君长及老人等,
会其君长及老人等, 
赐物各有差,
赐物各有差, 
授其蕃长窟哥为左武卫将军。
授其蕃长窟哥为左武 卫将军。 
 
二十二年,
二十二年, 
窟哥等部咸请内属,
窟哥等部咸请内属, 
乃置松漠都督府,
乃置松漠都督府, 
以窟哥为左领军将军兼松漠都督府、无极县男,
以窟哥为左领军将军兼松漠 都督府、无极县男, 
赐姓李氏。
赐姓李氏。 
显庆初,
显庆初, 
又拜窟哥为左监门大将军。
又拜窟哥为左监门大将军。 
其曾孙祜莫离,
其曾孙祜莫离, 
则天时历左卫将军兼检校弹汗州刺史,
则天时历左卫将军兼检校弹汗州刺史, 
归顺郡王。
归顺郡王。 
 
又契丹有别部酋帅孙敖曹,
又契丹有别部酋帅孙敖曹, 
初仕隋为金紫光禄大夫。
初仕隋为金紫光禄大夫。 
武德四年,
武德四年, 
与靺鞨酋长突地稽俱遣使内附,
与靺鞨酋长突 地稽俱遣使内附, 
诏令于营州城傍安置,
诏令于营州城傍安置, 
授云麾将军,
授云麾将军, 
行辽州总管。
行辽州总管。 
至曾孙万荣,
至曾孙万荣, 
垂拱初累授右玉钤卫将军、归诚州刺史,
垂拱初累授右玉钤卫将军、归诚州刺史, 
封永乐县公。
封永乐县公。 
万岁通天中,
万岁通天中, 
万荣与其妹婿松漠都督李尽忠,
万荣与其妹婿 松漠都督李尽忠, 
俱为营州都督赵翙所侵侮,
俱为营州都督赵翙所侵侮, 
二人遂举兵杀翙,
二人遂举兵杀翙, 
据营州作乱。
据营州作乱。 
尽忠即窟哥之胤,
尽忠 即窟哥之胤, 
历位右武卫大将军兼松漠都督。
历位右武卫大将军兼松漠都督。 
则天怒其叛乱,
则天怒其叛乱, 
下诏改万荣名为万斩,
下诏改万荣名为万斩, 
尽忠为尽灭。
尽忠为尽灭。 
尽灭寻自称无上可汗,
尽灭寻自称无上可汗, 
以万斩为大将,
以万斩为大将, 
前锋略地,
前锋略地, 
所向皆下,
所向皆下, 
旬日兵至数万,
旬日兵 至数万, 
进逼檀州。
进逼檀州。 
诏令右金吾大将军张玄遇、左鹰扬卫将军曹仁师、司农少卿麻仁节率兵讨之。
诏令右金吾大将军张玄遇、左鹰扬卫将军曹仁师、司农少卿麻 仁节率兵讨之。 
与万斩战于西硖石谷,
与万斩战于西硖石谷, 
官军败绩,
官军败绩, 
玄遇、仁节并为贼所虏。
玄遇、仁节并为贼所虏。 
又令夏官尚书王孝杰、左羽林将军苏宏晖领兵七万以继之。
又令夏 官尚书王孝杰、左羽林将军苏宏晖领兵七万以继之。 
与万斩战于东硖石谷,
与万斩战于东硖石谷, 
孝杰在阵陷没。
孝杰在 阵陷没。 
宏晖弃甲而遁。
宏晖弃甲而遁。 
万斩乘胜度其众入幽州,
万斩乘胜度其众入幽州, 
杀略人吏。
杀略人吏。 
清边道大总管、建安郡王武攸宜遣裨将讨之,
清边道大总管、建安 郡王武攸宜遣裨将讨之, 
不能克。
不能克。 
又诏左金吾大将军、河内王武懿宗为大总管,
又诏左金吾大将军、河内王武懿宗为大总管, 
御史大夫娄师德为副大总管,
御 史大夫娄师德为副大总管, 
右武卫将军沙吒忠义为前军总管,
右武卫将军沙吒忠义为前军总管, 
率兵三十万以讨之。
率兵三十万以讨之。 
俄而李尽灭死,
俄而李尽灭死, 
万斩代领其众。
万斩代领其众。 
万斩又遣别帅骆务整、何阿小为游军前锋,
万斩又遣别帅骆务整、何阿小为游军前锋, 
攻陷冀州,
攻陷冀 州, 
杀刺史陆宝积,
杀刺史陆宝积, 
屠官吏子女数千人。
屠官吏子女数千人。 
俄而奚及突厥之众掩击其后,
俄而奚及突厥之众掩击其后, 
掠其幼弱。
掠其幼弱。 
万斩弃其众,
万斩弃其众, 
以轻骑数千人东走。
以轻骑数千人东走。 
前军副总管张九节率数百骑设伏以邀之。
前军副总管张九节率数百骑设伏以邀之。 
万斩穷蹙,
万斩穷 蹙, 
乃将其家奴轻骑宵遁,
乃将其家奴轻骑宵遁, 
至潞河东,
至潞河东, 
解鞍憩于林下,
解鞍憩于林下, 
其奴斩之。
其奴斩之。 
张九节传其首于东都,
张九节传其首于 东都, 
自是其馀众遂降突厥。
自是其余众遂降突厥。 
 
开元三年,
开元三年, 
其首领李失活以默啜政衰,
其首领李失活以默啜政衰, 
率种落内附。
率种落内附。 
失活,
失活, 
即尽忠之从父弟也。
即尽忠之从父弟也。 
于是复置松漠都督府。
于是复置松漠都督府。 
封失活为松漠郡王,
封失活为松漠郡王, 
拜左金吾卫大将军兼松漠都督。
拜左金吾卫大将军兼松漠都督。 
其所统八部落,
其所统 八部落, 
各因旧帅拜为刺史,
各因旧帅拜为刺史, 
又以将军薛泰督军以镇抚之。
又以将军薛泰督军以镇抚之。 
明年,
明年, 
失活入朝,
失活入朝, 
封宗室外甥女杨氏为永乐公主以妻之。
封宗 室外甥女杨氏为永乐公主以妻之。 
 
六年,
六年, 
失活死,
失活死, 
上为之举哀,
上为之举哀, 
赠特进。
赠特进。 
失活从父弟娑固代统其众,
失活从父弟娑固代统其众, 
遣使册立,
遣使册立, 
仍令袭其兄官爵。
仍令袭其兄官爵。 
娑固大臣可突于骁勇,
娑固大臣可突于骁勇, 
颇得众心,
颇得众心, 
娑固谋欲除之。
娑固谋欲除之。 
可突于反攻娑固,
可突于反攻娑 固, 
娑固奔营州。
娑固奔营州。 
都督许钦淡令薛泰帅骁勇五百人,
都督许钦淡令薛泰帅骁勇五百人, 
又征奚王李大辅者及娑固合众以讨可突于。
又征奚王李大辅者及娑固合众 以讨可突于。 
官军不利,
官军不利, 
娑固、大辅临阵皆为可突于所杀,
娑固、大辅临阵皆为可突于所杀, 
生拘薛泰。
生拘薛泰。 
营府震恐,
营府震恐, 
许钦澹移军西入渝关。
许钦澹移军西入渝关。 
可突于立娑固从父弟郁于为主。
可突于立娑固从父弟郁于为主。 
俄又遣使请罪,
俄又遣使请罪, 
上乃令册立郁于,
上乃令册立 郁于, 
令袭娑固官爵,
令袭娑固官爵, 
仍赦可突于之罪。
仍赦可突于之罪。 
 
十年,
十年, 
郁于入朝请婚。
郁于入朝请婚。 
上又封从妹夫率更令慕容嘉宾女为燕郡公主以妻之,
上又封从妹夫率更令慕容嘉宾女为燕郡公主以妻之, 
仍封郁于为松漠郡王,
仍 封郁于为松漠郡王, 
授左金吾卫员外大将军兼静析军经略大使,
授左金吾卫员外大将军、兼静析军经略大使, 
赐物千段。
赐物千段。 
郁于还蕃,
郁于 还蕃, 
可突于来朝,
可突于来朝, 
拜左羽林将军,
拜左羽林将军, 
从幸并州。
从幸并州。 
 
明年,
明年, 
郁于病死,
郁于病死, 
弟吐于代统其众,
弟吐于代统其众, 
袭兄官爵,
袭兄官爵, 
复以燕郡公主为妻。
复以燕郡公主为妻。 
吐于与可突于复相猜阻。
吐于与可 突于复相猜阻。 
 
十三年,
十三年, 
携公主来奔,
携公主来奔, 
便不敢还,
便不敢还, 
改封辽阳郡王,
改封辽阳郡王, 
因留宿卫。
因留宿卫。 
可突于立李尽忠弟邵固为主。
可突于立李尽忠 弟邵固为主。 
其冬,
其冬, 
车驾东巡,
车驾东巡, 
邵固诣行在所,
邵固诣行在所, 
因从至岳下,
因从至岳下, 
拜左羽林军员外大将军、静析军经略大使,
拜左羽林军员外大将 军、静析军经略大使, 
改封广化郡王,
改封广化郡王, 
又封皇从外甥女陈氏为东华公主以妻之。
又封皇从外甥女陈氏为东华公主以妻之。 
 
邵固还蕃,
邵固还蕃, 
又遣可突于入朝,
又遣可突于入朝, 
贡方物,
贡方物, 
中书侍郎李元纮不礼焉,
中书侍郎李元纮不礼焉, 
可突于怏怏而去。
可突于怏怏而 去。 
左丞相张说谓人曰“两蕃必叛。
左丞相张说谓人曰:“两蕃必叛。 
可突于人面兽心,
可突于人面兽心, 
唯利是视,
唯利是视, 
执其国政,
执其国政, 
人心附之,
人 心附之, 
若不优礼縻之,
若不优礼縻之, 
必不来矣”十八年,
必不来矣!”十八年, 
可突于杀邵固,
可突于杀邵固, 
率部落并胁奚众降于突厥,
率部落并胁奚众降 于突厥, 
东华公主走投平卢军。
东华公主走投平卢军。 
于是诏中书舍人袭宽、给事中薛侃等于京城及关内、河东、河南、河北分道募壮勇之士,
于是诏中书舍人袭宽、给事中薛侃等于京城及关内、 河东、河南、河北分道募壮勇之士, 
以忠王浚为河北道行军元帅以讨之,
以忠王浚为河北道行军元帅以讨之, 
师竟不行。
师竟不行。 
 
二十年,
二十年, 
诏礼部尚书信安王祎为行军副大总管,
诏礼部尚书信安王祎为行军副大总管, 
领众与幽州长史赵含章出塞击破之,
领众与幽州长史赵含章出塞击 破之, 
俘获甚众。
俘获甚众。 
可突于率其麾下远遁,
可突于率其麾下远遁, 
奚众尽降,
奚众尽降, 
祎乃班师。
祎乃班师。 
明年,
明年, 
可突于又来抄掠。
可突于又来 抄掠。 
幽州长史薛楚玉遣副将郭英杰、吴克勤、邬知义、罗守忠率精骑万人,
幽州长史薛楚玉遣副将郭英杰、吴克勤、邬知义、罗守忠率精骑万人, 
并领降奚之众追击之。
并领 降奚之众追击之。 
军至渝关都山之下,
军至渝关都山之下, 
可突于领突厥兵以拒官军。
可突于领突厥兵以拒官军。 
奚众遂持两端,
奚众遂持两端, 
散走保险。
散走保险。 
官军大败,
官军大败, 
知义、守忠率麾下遁归,
知义、守忠率麾下遁归, 
英杰、克勤没于阵,
英杰、克勤没于阵, 
其下六千馀人,
其下六千余人, 
尽为贼所杀。
尽为贼所杀。 
诏以张守珪为幽州长史兼御史中丞以经略之。
诏以张守珪为幽州长史兼御史中丞以经略之。 
可突于渐为守珪所逼,
可突于渐为守珪所逼, 
遣使伪降。
遣使伪降。 
俄又回惑不定,
俄又回惑不定, 
引众渐向西北,
引众渐向西北, 
将就突厥。
将就突厥。 
守珪遣管记王悔等就部落招谕之。
守珪遣管记王悔等就部落招 谕之。 
时契丹衙官李过折与可突于分掌兵马,
时契丹衙官李过折与可突于分掌兵马, 
情不叶,
情不叶, 
悔潜诱之,
悔潜诱之, 
过折夜勒兵斩可突于及其支党数十人。
过折夜勒兵斩可 突于及其支党数十人。 
 
二十三年正月,
二十三年正月, 
传首东都。
传首东都。 
诏封过折为北平郡王,
诏封过折为北平郡王, 
授特进,
授特进, 
检校松漠州都督,
检校松漠州都督, 
赐锦衣一副、银器十事、绢彩三千匹。
赐锦衣一副、银器十事、绢彩三千疋。 
其年,
其年, 
过折为可突于馀党泥礼所杀,
过折为可突于余党泥礼所杀, 
并其诸子,
并其诸 子, 
唯一子刺乾走投安东得免,
唯一子刺乾走投安东得免, 
拜左骁卫将军。
拜左骁卫将军。 
 
天宝十年,
天宝十年, 
安禄山诬其酋长欲叛,
安禄山诬其酋长欲叛, 
请举兵讨之。
请举兵讨之。 
八月,
八月, 
以幽州、云中、平卢之众数万人,
以幽州、云中、平卢之 众数万人, 
就潢水南契丹衙与之战,
就潢水南契丹衙与之战, 
禄山大败而还,
禄山大败而还, 
死者数千人。
死者数千人。 
至十二年,
至十二年, 
又降附。
又降 附。 
迄于贞元,
迄于贞元, 
常间岁来修藩礼。
常间岁来修籓礼。 
 
贞元四年,
贞元四年, 
与奚众同寇我振武,
与奚众同寇我振武, 
大掠人畜而去。
大掠人畜而去。 
九年、十年,
九年、十年, 
复遣使来朝,
复遣使来朝, 
大首领悔落拽何已下,
大 首领悔落拽何已下, 
各授官放还。
各授官放还。 
十一年,
十一年, 
大首领热苏等二十五人来朝。
大首领热苏等二十五人来朝。 
自后至元和、长庆、宝历、太和、开成时遣使来朝贡。
自后至元 和、长庆、宝历、太和、开成时遣使来朝贡。 
会昌二年九月,
会昌二年九月, 
制“契丹新立王屈戍,
制:“契丹新立王屈 戍, 
可云麾将军,
可云麾将军, 
守右武卫将军员外置同正员”幽州节度使张仲武上言“屈戍等云,
守右武卫将军员外置同正员。”幽州节度使张仲武上言:“屈戍 等云, 
契丹旧用回纥印,
契丹旧用回纥印, 
今恳请闻奏,
今恳请闻奏, 
乞国家赐印”许之,
乞国家赐印。”许之, 
以“奉国契丹之印”为文。
以“奉国契丹之印” 为文。 
 

奚国的依附关系

奚国,
奚国, 
盖匈奴之别种也,
盖匈奴之别种也, 
所居亦鲜卑故地,
所居亦鲜卑故地, 
即东胡之界也,
即东胡之界也, 
在京师东北四千馀里。
在京师东北四千余 里。 
东接契丹,
东接契丹, 
西至突厥,
西至突厥, 
南拒白狼河,
南拒白狼河, 
北至霫国。
北至国。 
自营州西北饶乐水以至其国。
自营州西北饶乐水以至其国。 
胜兵三万馀人,
胜兵三万余人, 
分为五部,
分为五部, 
每部置俟斤一人。
每部置俟斤一人。 
风俗并于突厥。
风俗并于突厥。 
每随逐水草,
每随逐水草, 
以畜牧为业,
以畜牧 为业, 
迁徙无常。
迁徙无常。 
居有毡帐,
居有氈帐, 
兼用车为营,
兼用车为营, 
牙中常五百人持兵自卫。
牙中常五百人持兵自卫。 
此外部落皆散居山谷,
此外部落皆散 居山谷, 
无赋税。
无赋税。 
其人善射猎,
其人善射猎, 
好与契丹战争。
好与契丹战争。 
 
武德中,
武德中, 
遣使朝贡。
遣使朝贡。 
贞观二十二年,
贞观二十二年, 
酋长可度者率其所部内属,
酋长可度者率其所部内属, 
乃置饶乐都督府,
乃置饶乐都督 府, 
以可度者为右领军兼饶乐都督,
以可度者为右领军兼饶乐都督, 
封楼烦县公,
封楼烦县公, 
赐姓李氏。
赐姓李氏。 
显庆初,
显庆初, 
又授右监门大将军。
又授右监门 大将军。 
万岁通天年,
万岁通天年, 
契丹叛后,
契丹叛后, 
奚众管属突厥,
奚众管属突厥, 
两国常递为表里,
两国常递为表里, 
号曰“两蕃”。
号曰“两蕃”。 
景云元年,
景云元年, 
其首领李大辅遣使贡方物,
其首领李大辅遣使贡方物, 
睿宗嘉之,
睿宗嘉之, 
宴赐甚厚。
宴赐甚厚。 
 
延和元年,
延和元年, 
左羽林将军、检校幽州大都督孙俭,
左羽林将军、检校幽州大都督孙俭, 
率兵十二万以袭其部落,
率兵十二万以袭其部落, 
师次冷硎,
师次 冷硎, 
前军左骁卫将军李楷洛等与大辅会战,
前军左骁卫将军李楷洛等与大辅会战, 
我师败绩。
我师败绩。 
俭惧,
俭惧, 
不敢进救,
不敢进救, 
遣使矫报大辅云“我奉敕来此招谕蕃将,
遣使矫 报大辅云:“我奉敕来此招谕蕃将, 
李楷洛等不受节度而辄用兵,
李楷洛等不受节度而辄用兵, 
请斩以谢”大辅曰“若奉敕招谕,
请斩以谢。”大 辅曰:“若奉敕招谕, 
有何国信物”俭率军中缯帛万馀段并袍带以与之。
有何国信物?”俭率军中缯帛万余段并袍带以与之。 
大辅曰“将军可南还,
大辅曰: “将军可南还, 
无相惊扰”俭军渐失部伍,
无相惊扰。”俭军渐失部伍, 
大辅乃率众逼之,
大辅乃率众逼之, 
由是大败,
由是大败, 
兵士死伤者数万。
兵士死 伤者数万。 
俭及副将周以悌为大辅所擒,
俭及副将周以悌为大辅所擒, 
送于突厥默啜,
送于突厥默啜, 
并遇害。
并遇害。 
 
开元三年,
开元三年, 
大辅遣其大臣粤苏梅落来请降,
大辅遣其大臣粤苏梅落来请降, 
诏复立其地为饶乐州,
诏复立其地为饶乐州, 
封大辅为饶乐郡王,
封大辅为饶 乐郡王, 
仍拜左金吾员外大将军、饶乐州都督。
仍拜左金吾员外大将军、饶乐州都督。 
五年,
五年, 
大辅与契丹首领松漠郡王李失活咸请于柳城依旧置营州都督府,
大辅与契丹首领松漠郡王李 失活咸请于柳城依旧置营州都督府, 
上从之。
上从之。 
敕太子詹事姜师度充使督工作,
敕太子詹事姜师度充使督工作, 
役八千馀人。
役八 千余人。 
其年,
其年, 
大辅入朝,
大辅入朝, 
诏封从外甥女辛氏为固安公主以妻之,
诏封从外甥女辛氏为固安公主以妻之, 
赐物一千五百匹,
赐物一千五百疋, 
遣右领军将军李济持节送还蕃。
遣右领军将军李济持节送还蕃。 
 
八年,
八年, 
大辅率兵救契丹,
大辅率兵救契丹, 
战死,
战死, 
其弟鲁苏嗣立。
其弟鲁苏嗣立。 
 
十年,
十年, 
入朝,
入朝, 
诏令袭其兄饶乐郡王、右金吾员外大将军、兼保塞军经略大使,
诏令袭其兄饶乐郡王、右金吾员外大将军、兼保塞军经略大使, 
赐物一千段,
赐物一千段, 
仍以固安公主为妻。
仍以固安公主为妻。 
而公主与嫡母未和,
而公主与嫡母未和, 
递相论告,
递相论告, 
诏令离婚,
诏令离婚, 
复以成安公主之女韦氏为东光公主以妻之。
复以 成安公主之女韦氏为东光公主以妻之。 
 
十四年,
十四年, 
又改封鲁苏为奉诚王,
又改封鲁苏为奉诚王, 
授右羽林军员外将军。
授右羽林军员外将军。 
 
十八年,
十八年, 
奚众为契丹衙官可突于所胁,
奚众为契丹衙官可突于所胁, 
复叛降突厥。
复叛降突厥。 
鲁苏不能制,
鲁苏不能制, 
走投渝关,
走投渝关, 
东光公主奔归平卢军。
东光公主奔归平卢军。 
其秋,
其秋, 
幽州长史赵含章发清夷军兵击奚。
幽州长史赵含章发清夷军兵击奚。 
破之,
破之, 
斩首二百级。
斩首二百级。 
自是奚众稍稍归降。
自是奚众稍稍归降。 
 
二十年,
二十年, 
信安王祎奉诏讨叛奚。
信安王祎奉诏讨叛奚。 
奚酋长李诗琐高等以其部落五千帐来降。
奚酋长李诗、琐高等以其部落五千帐来降。 
诏封李诗为归义王、兼特进、左羽林军大将军同正。
诏 封李诗为归义王、兼特进、左羽林军大将军同正。 
仍充归义州都督,
仍充归义州都督, 
赐物十万段,
赐物十万段, 
移其部落于幽州界安置。
移其部落于幽州界安置。 
天宝五载,
天宝五载, 
又封其王娑固为昭信王,
又封其王娑固为昭信王, 
仍授饶乐都督。
仍授饶乐都督。 
 
自大历后,
自大历后, 
朝贡时至。
朝贡时至。 
贞元四年七月,
贞元四年七月, 
奚及室韦寇振武。
奚及室韦寇振武。 
十一年四月,
十一年四月, 
幽州奏却奚六万馀众。
幽州奏 却奚六万余众。 
元和元年,
元和元年, 
其王饶乐府都督、袭归诚王梅落来朝,
其王饶乐府都督、袭归诚王梅落来朝, 
加检校司空,
加检校司空, 
放还蕃。
放 还蕃。 
三年,
三年, 
以奚首领索低为右武威卫将军同正,
以奚首领索低为右武威卫将军同正, 
充檀、苏两州游奕兵马使,
充檀、苏两州游奕兵马使, 
仍赐姓李氏。
仍赐 姓李氏。 
八年,
八年, 
遣使来朝。
遣使来朝。 
 
十一年,
十一年, 
遣使献名马。
遣使献名马。 
尔后每岁朝贡不绝,
尔后每岁朝贡不绝, 
或岁中二三至。
或岁中二三至。 
故事,
故事, 
常以范阳节度使为押奚、契丹两蕃使。
常以范阳节 度使为押奚、契丹两蕃使。 
自至德之后,
自至德之后, 
藩臣多擅封壤,
籓臣多擅封壤, 
朝廷优容之,
朝廷优容之, 
彼务自完,
彼务自完, 
不生边事,
不生边事, 
故二蕃亦少为寇。
故二蕃亦少为寇。 
其每岁朝贺,
其每岁朝贺, 
常各遣数百人至幽州,
常各遣数百人至幽州, 
则选其酋渠三五十人赴阙,
则选其酋渠三五 十人赴阙, 
引见于麟德殿,
引见于麟德殿, 
锡以金帛遣还,
锡以金帛遣还, 
余皆驻而馆之,
余皆驻而馆之, 
率为常也。
率为常也。 
 

室韦与靺鞨诸部

室韦者,
室韦者, 
契丹之别类也。
契丹之别类也。 
居蓧越河北,
居越河北, 
其国在京师东北七千里。
其国在京师东北七千里。 
东至黑水靺鞨,
东至黑水靺鞨, 
西至突厥,
西至突厥, 
南接契丹,
南接契丹, 
北至于海。
北至于海。 
其国无君长,
其国无君长, 
有大首领十七人,
有大首领十七人, 
并号“莫贺弗”,
并号“莫贺弗”, 
世管摄之,
世管摄之, 
而附于突厥。
而附于突厥。 
兵器有角弓楛矢,
兵器有角弓楛矢, 
尤善射,
尤善射, 
时聚弋猎,
时聚弋猎, 
事毕而散。
事毕而散。 
其人土著,
其人土 著, 
无赋敛。
无赋敛。 
或为小室,
或为小室, 
以皮覆上,
以皮覆上, 
相聚而居,
相聚而居, 
至数十百家。
至数十百家。 
剡木为犁,
剡木为犁, 
不加金刃,
不加金刃, 
人牵以种,
人牵以种, 
不解用牛。
不解用牛。 
夏多雾雨,
夏多雾雨, 
冬多霜霰。
冬多霜霰。 
畜宜犬豕,
畜宜犬豕, 
豢养而啖之,
豢养而敢之, 
其皮用以为韦,
其皮用以 为韦, 
男子女人通以为服。
男子女人通以为服。 
被发左衽,
被发左衽, 
其家富者项著五色杂珠。
其家富者项著五色杂珠。 
婚嫁之法,
婚嫁之法, 
男先就女舍,
男先就 女舍, 
三年役力,
三年役力, 
因得亲迎其妇。
因得亲迎其妇。 
役日已满,
役日已满, 
女家分其财物,
女家分其财物, 
夫妇同车而载,
夫妇同车而载, 
鼓舞共归。
鼓舞 共归。 
 
武德中,
武德中, 
献方物。
献方物。 
贞观三年,
贞观三年, 
遣使贡丰貂,
遣使贡丰貂, 
自此朝贡不绝。
自此朝贡不绝。 
 
又云:
又云: 
室韦,
室韦, 
我唐有九部焉。
我唐有九部焉。 
所谓岭西室韦、山北室韦、黄头室韦、大如者室韦、小如者室韦、婆莴室韦、讷北室韦、骆驼室韦,
所谓岭西室韦、山北室韦、黄头室韦、大如者室 韦、小如者室韦、婆莴室韦、讷北室韦、骆驼室韦, 
并在柳城郡之东北,
并在柳城郡之东北, 
近者三千五百里,
近者三千 五百里, 
远者六千二百里。
远者六千二百里。 
今室韦最西与回纥接界者,
今室韦最西与回纥接界者, 
乌素固部落,
乌素固部落, 
当俱轮泊之西南。
当俱轮泊之西 南。 
次东有移塞没部落。
次东有移塞没部落。 
次东又有塞曷支部落,
次东又有塞曷支部落, 
此部落有良马,
此部落有良马, 
人户亦多,
人户亦多, 
居啜河之南,
居啜河 之南, 
其河彼俗谓之燕支河。
其河彼俗谓之燕支河。 
次又有和解部落,
次又有和解部落, 
次东又有乌罗护部落,
次东又有乌罗护部落, 
又有那礼部落。
又有那礼部 落。 
又东北有山北室韦,
又东北有山北室韦, 
又北有小如者室韦,
又北有小如者室韦, 
又北有婆莴室韦,
又北有婆莴室韦, 
东又有岭西室韦,
东又有岭西室韦, 
又东南至黄头室韦,
又东南至黄头室韦, 
此部落兵强,
此部落兵强, 
人户亦多,
人户亦多, 
东北与达姤接。
东北与达姤接。 
岭西室韦北又有讷北支室韦,
岭西室韦北又有讷北 支室韦, 
此部落较小。
此部落较小。 
乌罗护之东北二百馀里,
乌罗护之东北二百余里, 
那河之北有古乌丸之遗人,
那河之北有古乌丸之遗人, 
今亦自称乌丸国。
今亦自 称乌丸国。 
武德、贞观中,
武德、贞观中, 
亦遣使来朝贡。
亦遣使来朝贡。 
其北大山之北有大室韦部落,
其北大山之北有大室韦部落, 
其部落傍望建河居。
其部落傍 望建河居。 
其河源出突厥东北界俱轮泊,
其河源出突厥东北界俱轮泊, 
屈曲东流,
屈曲东流, 
经西室韦界,
经西室韦界, 
又东经大室韦界,
又东经大室韦界, 
又东经蒙兀室韦之北,
又东经蒙兀室韦之北, 
落俎室韦之南,
落俎室韦之南, 
又东流与那河、忽汗河合,
又东流与那河、忽汗河合, 
又东经南黑水靺鞨之北,
又东经南黑水靺 鞨之北, 
北黑水靺鞨之南,
北黑水靺鞨之南, 
东流注于海。
东流注于海。 
乌丸东南三百里,
乌丸东南三百里, 
又有东室韦部落,
又有东室韦部落, 
在蓧越河之北。
在 越河之北。 
其河东南流,
其河东南流, 
与那河合。
与那河合。 
开元、天宝间,
开元、天宝间, 
比年或间岁入贡。
比年或间岁入贡。 
大历中,
大历中, 
亦频遣使来贡。
亦 频遣使来贡。 
贞元八年闰十二月,
贞元八年闰十二月, 
室韦都督和解热素等一十人来朝。
室韦都督和解热素等一十人来朝。 
太和五年至八年,
太和五年至八 年, 
凡三遣使来。
凡三遣使来。 
九年十二月,
九年十二月, 
室韦大都督阿成等三十人来朝。
室韦大都督阿成等三十人来朝。 
开成、会昌中,
开成、会昌中, 
亦遣使来朝贡不绝。
亦 遣使来朝贡不绝。 
 
靺鞨,
靺鞨, 
盖肃慎之地,
盖肃慎之地, 
后魏谓之勿吉,
后魏谓之勿吉, 
在京师东北六千馀里。
在京师东北六千余里。 
东至于海,
东至于海, 
西接突厥,
西接突 厥, 
南界高丽,
南界高丽, 
北邻室韦。
北邻室韦。 
其国凡为数十部,
其国凡为数十部, 
各有酋帅,
各有酋帅, 
或附于高丽,
或附于高丽, 
或臣于突厥。
或臣于突厥。 
而黑水靺鞨最处北方,
而黑水靺鞨最处北方, 
尤称劲捷,
尤称劲捷, 
每恃其勇,
每恃其勇, 
恒为邻境之患。
恆为邻境之患。 
俗皆编发,
俗皆编发, 
性凶悍,
性凶悍, 
无忧戚,
无忧戚, 
贵壮而贱老。
贵壮而贱老。 
无屋宇,
无屋宇, 
并依山水掘地为穴,
并依山水掘地为穴, 
架木于上,
架木于上, 
以土覆之,
以土覆之, 
状如中国之冢墓,
状如中 国之冢墓, 
相聚而居。
相聚而居。 
夏则出随水草,
夏则出随水草, 
冬则入处穴中。
冬则入处穴中。 
父子相承,
父子相承, 
世为君长。
世为君长。 
俗无文字。
俗无 文字。 
兵器有角弓及楛矢。
兵器有角弓及楛矢。 
其畜宜猪,
其畜宜猪, 
富人至数百口,
富人至数百口, 
食其肉而衣其皮。
食其肉而衣其皮。 
死者穿地埋之,
死者穿地 埋之, 
以身衬土,
以身衬土, 
无棺敛之具,
无棺敛之具, 
杀所乘马于尸前设祭。
杀所乘马于尸前设祭。 
 
有酋帅突地稽者,
有酋帅突地稽者, 
隋末率其部千馀家内属,
隋末率其部千余家内属, 
处之于营州,
处之于营州, 
炀帝授突地稽金紫光禄大夫、辽西太守。
炀帝授突地稽金紫光 禄大夫、辽西太守。 
武德初,
武德初, 
遣间使朝贡,
遣间使朝贡, 
以其部落置燕州,
以其部落置燕州, 
仍以突地稽为总管。
仍以突地稽为总管。 
刘黑闼之叛也,
刘黑闼之叛也, 
突地稽率所部赴定州,
突地稽率所部赴定州, 
遣使诣太宗请受节度,
遣使诣太宗请受节度, 
以战功封蓍国公。
以战功封蓍国公。 
又徙其部落于幽州之昌平城。
又 徙其部落于幽州之昌平城。 
会高开道引突厥来攻幽州,
会高开道引突厥来攻幽州, 
突地稽率兵邀击,
突地稽率兵邀击, 
大破之。
大破之。 
 
贞观初,
贞观初, 
拜右卫将军,
拜右卫将军, 
赐姓李氏。
赐姓李氏。 
寻卒。
寻卒。 
子谨行,
子谨行, 
伟貌,
伟貌, 
武力绝人。
武力绝人。 
麟德中,
麟德中, 
历迁营州都督。
历迁营州都督。 
其部落家僮数千人,
其部落家僮数千人, 
以财力雄边,
以财力雄边, 
为夷人所惮。
为夷人所惮。 
累拜右领军大将军,
累拜右领军大将军, 
为积石道经略大使。
为积石道经略大使。 
吐蕃论钦陵等率众十万人入寇湟中,
吐蕃论钦陵等率众十万人入寇湟中, 
谨行兵士樵采,
谨行兵士樵采, 
素不设备,
素不设备, 
忽闻贼至,
忽闻贼至, 
遂建旗伐鼓,
遂建旗伐鼓, 
开门以待之。
开门以待之。 
吐蕃疑有伏兵,
吐蕃疑有伏兵, 
竟不敢进。
竟不敢进。 
 
上元三年,
上元三年, 
又破吐蕃数万众于青海,
又破吐蕃数万众于青海, 
降玺书劳勉之。
降玺书劳勉之。 
累授镇军大将军,
累授镇军大将军, 
行右卫大将军,
行右卫 大将军, 
封燕国公。
封燕国公。 
永淳元年卒,
永淳元年卒, 
赠幽州都督,
赠幽州都督, 
陪葬乾陵。
陪葬乾陵。 
自后或有酋长自来,
自后或有酋长自来, 
或遣使来朝贡,
或 遣使来朝贡, 
每岁不绝。
每岁不绝。 
 
其白山部,
其白山部, 
素附于高丽,
素附于高丽, 
因收平壤之后,
因收平壤之后, 
部众多入中国。
部众多入中国。 
汨咄、安居骨、号室等部,
汨咄、安居、骨室等 部, 
亦因高丽破后奔散微弱,
亦因高丽破后奔散微弱, 
后无闻焉,
后无闻焉。 
纵有遗人,
纵有遗人, 
并为渤海编户。
并为渤海编户。 
唯黑水部全盛,
唯黑水部全盛, 
分为十六部,
分为十六部, 
部又以南北为称。
部又以南北为称。 
 
开元十三年,
开元十三年, 
安东都护薛泰请于黑水靺鞨内置黑水军。
安东都护薛泰请于黑水靺鞨内置黑水军。 
续更以最大部落为黑水府,
续更以最大部落为黑水 府, 
仍以其首领为都督,
仍以其首领为都督, 
诸部刺史隶属焉。
诸部刺史隶属焉。 
中国置长史,
中国置长史, 
就其部落监领之。
就其部落监领之。 
十六年,
十六年, 
其都督赐姓李氏,
其都督赐姓李氏, 
名献诚,
名献诚, 
授云麾将军兼黑水经略使,
授云麾将军兼黑水经略使, 
仍以幽州都督为其押使,
仍以幽州都督为其押使, 
自此朝贡不绝。
自 此朝贡不绝。 
 
渤海靺鞨大祚荣者,
渤海靺鞨大祚荣者, 
本高丽别种也。
本高丽别种也。 
高丽既灭,
高丽既灭, 
祚荣率家属徙居营州。
祚荣率家属徙居营州。 
万岁通天年,
万岁通 天年, 
契丹李尽忠反叛,
契丹李尽忠反叛, 
祚荣与靺鞨乞四比羽各领亡命东奔,
祚荣与靺鞨乞四比羽各领亡命东奔, 
保阻以自固。
保阻以自固。 
尽忠既死,
尽忠既 死, 
则天命右玉钤卫大将军李楷固率兵讨其馀党,
则天命右玉钤卫大将军李楷固率兵讨其余党, 
先破斩乞四比羽,
先破斩乞四比羽, 
又度天门岭以迫祚荣。
又度天门岭以 迫祚荣。 
祚荣合高丽、靺鞨之众以拒楷固,
祚荣合高丽、靺鞨之众以拒楷固; 
王师大败,
王师大败, 
楷固脱身而还。
楷固脱身而还。 
属契丹及奚尽降突厥,
属契丹及奚 尽降突厥, 
道路阻绝,
道路阻绝, 
则天不能讨,
则天不能讨, 
祚荣遂率其众东保桂娄之故地,
祚荣遂率其众东保桂娄之故地, 
据东牟山,
据东牟山, 
筑城以居之。
筑 城以居之。 
 
祚荣骁勇善用兵,
祚荣骁勇善用兵, 
靺鞨之众及高丽馀烬,
靺鞨之众及高丽余烬, 
稍稍归之。
稍稍归之。 
圣历中,
圣历中, 
自立为振国王,
自立为振国王, 
遣使通于突厥。
遣使通于突厥。 
其地在营州之东二千里,
其地在营州之东二千里, 
南与新罗相接。
南与新罗相接。 
越熹靺鞨东北至黑水靺鞨,
越熹靺鞨东北至黑水靺鞨, 
地方二千里,
地方二千里, 
编户十馀万,
编户十余万, 
胜兵数万人。
胜兵数万人。 
风俗瑟高丽及契丹同,
风俗瑟高丽及契丹同, 
颇有文字及书记。
颇有文字及书记。 
 
中宗即位,
中宗即位, 
遣侍御史张行岌往招慰之。
遣侍御史张行岌往招慰之。 
祚荣遣子入侍,
祚荣遣子入侍, 
将加册立,
将加册立, 
会契丹与突厥连岁寇边,
会契丹与突 厥连岁寇边, 
使命不达。
使命不达。 
睿宗先天二年,
睿宗先天二年, 
遣郎将崔往册拜祚荣为左骁卫员外大将军、渤海郡王,
遣郎将崔往册拜祚荣为左骁卫员外大将 军、渤海郡王, 
仍以其所统为忽汗州,
仍以其所统为忽汗州, 
加授忽汗州都督,
加授忽汗州都督, 
自是每岁遣使朝贡。
自是每岁遣使朝贡。 
 
开元七年,
开元七年, 
祚荣死,
祚荣死, 
玄宗遣使吊祭。
玄宗遣使吊祭。 
乃册立其嫡子桂娄郡王大武艺袭父为左骁卫大将军、渤海郡王、忽汗州都督。
乃册立其嫡子桂娄郡王大武艺袭父为左骁 卫大将军、渤海郡王、忽汗州都督。 
 
十四年,
十四年, 
黑水靺鞨遣使来朝,
黑水靺鞨遣使来朝, 
诏以其地为黑水州,
诏以其地为黑水州, 
仍置长史,
仍置长史, 
遣使镇押。
遣使镇押。 
武艺谓其属曰“黑水途经我境,
武艺 谓其属曰:“黑水途经我境, 
始与唐家相通。
始与唐家相通。 
旧请突厥吐屯,
旧请突厥吐屯, 
皆先告我同去。
皆先告我同去。 
今不计会,
今不 计会, 
即请汉官,
即请汉官, 
必是与唐家通谋,
必是与唐家通谋, 
腹背攻我也”遣母弟大门艺及其舅任雅发兵以击黑水。
腹背攻我也。”遣母弟大门艺及其舅任雅发兵 以击黑水。 
门艺曾充质子至京师,
门艺曾充质子至京师, 
开元初还国,
开元初还国, 
至是谓武艺曰“黑水请唐家官史,
至是谓武艺曰:“黑水请唐家官史, 
即欲击之,
即欲击之, 
是背唐也。
是背唐也。 
唐国人众兵强,
唐国人众兵强, 
万倍于我,
万倍于我, 
一朝结怨,
一朝结怨, 
但自取灭亡。
但自取灭亡。 
昔高丽全盛之时,
昔高丽 全盛之时, 
强兵三十馀万,
强兵三十余万, 
抗敌唐家,
抗敌唐家, 
不事宾伏,
不事宾伏, 
唐兵一临,
唐兵一临, 
扫地俱尽。
扫地俱尽。 
今日渤海之众,
今日渤海 之众, 
数倍少于高丽,
数倍少于高丽, 
乃欲违背唐家,
乃欲违背唐家, 
事必不可”
事必不可。” 
 
武艺不从。
武艺不从。 
门艺兵至境,
门艺兵至境, 
又上书固谏。
又上书固谏。 
武艺怒,
武艺怒, 
遣从兄大壹夏代门艺统兵,
遣从兄大壹夏代门艺统兵, 
征门艺,
征 门艺, 
欲杀之。
欲杀之。 
门艺遂弃其众,
门艺遂弃其众, 
间道来奔,
间道来奔, 
诏授左骁卫将军。
诏授左骁卫将军。 
武艺寻遣使朝贡,
武艺寻遣使朝贡, 
仍上表极言门艺罪状,
仍 上表极言门艺罪状, 
请杀之。
请杀之。 
上密遣门艺往安西,
上密遣门艺往安西, 
仍报武艺云“门艺远来归投,
仍报武艺云:“门艺远来归投, 
义不可杀。
义不可杀。 
今流向岭南,
今流向岭南, 
已遣去讫”乃留其使马文轨、葱勿雅,
已遣去讫。”乃留其使马文轨、葱勿雅, 
别遣使报之。
别遣使报之。 
俄有泄其事者,
俄 有泄其事者, 
武艺又上书云“大国示人以信,
武艺又上书云:“大国示人以信, 
岂有欺诳之理。
岂有欺诳之理! 
今闻门艺不向岭南,
今闻门艺不向岭南, 
伏请依前杀却”由是鸿胪少卿李道邃、源复以不能督察官属,
伏请依前杀却。”由是鸿胪少卿李道邃、源复以不能督察官属, 
致有漏泄,
致有漏泄, 
左迁道邃为曹州刺史,
左迁道 邃为曹州刺史, 
复为泽州刺史。
复为泽州刺史。 
遣门艺暂向岭南以报之。
遣门艺暂向岭南以报之。 
 
二十年,
二十年, 
武艺遣其将张文休率海贼攻登州刺史韦俊。
武艺遣其将张文休率海贼攻登州刺史韦俊。 
诏遣门艺往幽州征兵以讨之,
诏遣门艺往幽州征兵以讨 之, 
仍令太仆员外卿金思兰往新罗发兵以攻其南境。
仍令太仆员外卿金思兰往新罗发兵以攻其南境。 
属山阻寒冻,
属山阻寒冻, 
雪深丈馀,
雪深丈余, 
兵士死者过半,
兵士 死者过半, 
竟无功而还。
竟无功而还。 
武艺怀怨不已,
武艺怀怨不已, 
密遣使至东都,
密遣使至东都, 
假刺客刺门艺于天津桥南,
假刺客刺门艺于天津桥南, 
门艺格之,
门艺格之, 
不死。
不死。 
诏河南府捕获其贼,
诏河南府捕获其贼, 
尽杀之。
尽杀之。 
 
二十五年,
二十五年, 
武艺病卒,
武艺病卒, 
其子钦茂嗣立。
其子钦茂嗣立。 
诏遣内侍段守简往册钦茂为渤海郡王,
诏遣内侍段守简往册钦茂为渤海郡王, 
仍嗣其父为左骁卫大将军、忽汗州都督。
仍嗣其父为左骁卫大将军、忽汗州都督。 
钦茂承诏赦其境内,
钦茂承诏赦其境内, 
遣使随守简入朝贡献。
遣使随守简入朝贡献。 
 
大历二年至十年,
大历二年至十年, 
或频遣使来朝,
或频遣使来朝, 
或间岁而至,
或间岁而至, 
或岁内二三至者。
或岁内二三至者。 
十二年正月,
十二年正月, 
遣使献日本国舞女一十一人及方物。
遣使献日本国舞女一十一人及方物。 
四月、十二月,
四月、十二月, 
使复来。
使复来。 
建中三年五月、贞元七年正月,
建中三年五月、贞元 七年正月, 
皆遣使来朝,
皆遣使来朝, 
授其使大常靖为卫尉卿同正,
授其使大常靖为卫尉卿同正, 
令还蕃。
令还蕃。 
八月,
八月, 
其王子大贞翰来朝,
其王子大贞 翰来朝, 
请备宿卫。
请备宿卫。 
十年正月,
十年正月, 
以来朝王子大清允为右卫将军同正,
以来朝王子大清允为右卫将军同正, 
其下三十馀人,
其下三十余人, 
拜官有差。
拜官有差。 
 
十一年二月,
十一年二月, 
遣内常侍殷志赡册大嵩璘为渤海郡王。
遣内常侍殷志赡册大嵩璘为渤海郡王。 
十四年,
十四年, 
加银青光禄大夫、检校司空,
加银青光禄大夫、 检校司空, 
进封渤海国王。
进封渤海国王。 
 
嵩璘父钦茂,
嵩璘父钦茂, 
开元中,
开元中, 
袭父位为郡王、左金吾大将军。
袭父位为郡王、左金吾大将军。 
天宝中,
天宝中, 
累加特进、太子詹事、宾客。
累加特进、太 子詹事、宾客。 
宝应元年,
宝应元年, 
进封国王。
进封国王。 
大历中,
大历中, 
累加拜司空、太尉。
累加拜司空、太尉。 
及嵩璘袭位,
及嵩璘袭位, 
但授其郡王、将军而已。
但授其郡王、将军而已。 
嵩璘遣使叙理,
嵩璘遣使叙理, 
故再加册命。
故再加册命。 
十一月,
十一月, 
以王侄大能信为左骁卫中郎将、虞候、娄蕃长,
以王侄大能信为左 骁卫中郎将、虞候、娄蕃长, 
都督茹富仇为右武卫将军,
都督茹富仇为右武卫将军, 
放还。
放还。 
 
二十一年,
二十一年, 
遣使来朝。
遣使来朝。 
顺宗加嵩璘金紫光禄大夫、检校司空。
顺宗加嵩璘金紫光禄大夫、检校司空。 
元和元年十月,
元和元年十月, 
加检校太尉。
加检校太尉。 
十二月,
十二月, 
遣使朝贡。
遣使朝贡。 
 
四年,
四年, 
以嵩璘男元瑜为银青光禄大夫、检校秘书监、忽汗州都督,
以嵩璘男元瑜为银青光禄大夫、检校秘书监、忽汗州都督, 
依前渤海国王。
依前渤海国 王。 
五年,
五年, 
遣使朝贡者二。
遣使朝贡者二。 
七年,
七年, 
亦遣使来朝。
亦遣使来朝。 
八年正月,
八年正月, 
授元瑜弟权知国务言义银青光禄大夫、检校秘书监、都督、渤海国王,
授元瑜弟权知国务言义 银青光禄大夫、检校秘书监、都督、渤海国王, 
遣内侍李重旻使焉。
遣内侍李重旻使焉。 
 
十三年,
十三年, 
遣使来朝,
遣使来朝, 
且告哀。
且告哀。 
五月,
五月, 
以知国务大仁秀为银青光禄大夫、检校秘书监、都督、渤海国王。
以知国务大仁秀为银青光禄大夫、检校秘 书监、都督、渤海国王。 
十五年闰正月,
十五年闰正月, 
遣使来朝,
遣使来朝, 
加大仁秀金紫光禄大夫、检校司空。
加大仁秀金紫光禄大夫、检校 司空。 
十二月,
十二月, 
复遣使来朝贡。
复遣使来朝贡。 
长庆二年正月,
长庆二年正月, 
又遣使来。
又遣使来。 
四年二月,
四年二月, 
大睿等五人来朝,
大睿等五人 来朝, 
请备宿卫。
请备宿卫。 
宝历中,
宝历中, 
比岁修贡。
比岁修贡。 
太和元年、四年,
太和元年、四年, 
皆遣使来朝。
皆遣使来朝。 
 
五年,
五年, 
大仁秀卒,
大仁秀卒, 
以权知国务大彝震为银青光禄大夫、检校秘书监、都督、渤海国王。
以权知国务大彝震为银青光禄大夫、检校秘书监、都督、渤 海国王。 
六年,
六年, 
遣王子大明俊等来朝。
遣王子大明俊等来朝。 
七年正月,
七年正月, 
遣同中书右平章事高宝英来谢册命,
遣同中书右平章事高宝英来谢册 命, 
仍遣学生三人,
仍遣学生三人, 
随宝英请赴上都学问。
随宝英请赴上都学问。 
先遣学生三人,
先遣学生三人, 
事业稍成,
事业稍成, 
请归本国,
请归本国, 
许之。
许之。 
二月,
二月, 
王子大先晟等六人来朝。
王子大先晟等六人来朝。 
开成后,
开成后, 
亦修职贡不绝。
亦修职贡不绝。 
 

霫、乌罗浑与史论

霫,匈奴之别种也,
匈奴之别种也, 
居于潢水北,
居于潢水北, 
亦鲜卑之故地,
亦鲜卑之故地, 
其国在京师东北五千里。
其国在京师东北五千里。 
东接靺鞨,
东 接靺鞨, 
西至突厥,
西至突厥, 
南至契丹,
南至契丹, 
北与乌罗浑接。
北与乌罗浑接。 
地周二千里,
地周二千里, 
四面有山,
四面有山, 
环绕其境。
环绕其境。 
人多善射猎,
人多善射猎, 
好以赤皮为衣缘,
好以赤皮为衣缘, 
妇人贵铜钏,
妇人贵铜钏, 
衣襟上下悬小铜铃,
衣襟上下悬小铜铃, 
风俗略与契丹同。
风俗略与契丹同。 
有都伦纥斤部落四万户,
有都伦纥斤部落四万户, 
胜兵万馀人。
胜兵万余人。 
贞观三年,
贞观三年, 
其君长遣使贡方物。
其君长遣使贡方物。 
 
乌罗浑国,
乌罗浑国, 
盖后魏之乌洛侯也,
盖后魏之乌洛侯也, 
今亦谓之乌罗护,
今亦谓之乌罗护, 
其国在京师东北六千三百里,
其国在京师东北六千三百里, 
东与靺鞨,
东与靺鞨, 
西与突厥,
西与突厥, 
南与契丹,
南与契丹, 
北与乌丸接。
北与乌丸接。 
风俗与靺鞨同。
风俗与靺鞨同。 
贞观六年,
贞观六年, 
其君长遣使献貂皮焉。
其君长 遣使献貂皮焉。 
 
史臣曰:
史臣曰: 
北狄密迩中华,
北狄密迩中华, 
侵边盖有之矣。
侵边盖有之矣; 
东夷隔碍瀛海,
东夷隔碍瀛海, 
作梗罕常闻之。
作梗罕常闻之。 
非惟势使之然,
非惟 势使之然, 
抑亦禀于天性。
抑亦禀于天性。 
太平之人仁,
太平之人仁, 
空峒之人武,
空峒之人武, 
信矣。
信矣。 
随炀帝纵欲无厌,
随炀帝纵欲无厌, 
兴兵辽左,
兴 兵辽左, 
急敛暴欲,
急敛暴欲, 
由是而起。
由是而起。 
乱臣贼子,
乱臣贼子, 
得以为资,
得以为资, 
不戢自焚,
不戢自焚, 
遂亡其国。
遂亡其国。 
我太宗文皇帝亲驭戎辂,
我太 宗文皇帝亲驭戎辂, 
东征高丽,
东征高丽, 
虽有成功,
虽有成功, 
所损亦甚。
所损亦甚。 
及凯还之日,
及凯还之日, 
顾谓左右曰“使朕有魏征在,
顾谓左右曰: “使朕有魏征在, 
必无此行矣”则是悔于出师也可知矣。
必无此行矣!”则是悔于出师也可知矣。 
何者。
何者? 
夷狄之国,
夷狄之国, 
犹石田也,
犹石 田也, 
得之无益,
得之无益, 
失之何伤。
失之何伤? 
必务求虚名,
必务求虚名, 
以劳有用。
以劳有用。 
但当修文德以来之,
但当修文德以来之, 
被声教以服之,
被声教 以服之, 
择信臣以抚之,
择信臣以抚之, 
谨边备以防之,
谨边备以防之, 
使重译来庭,
使重译来庭, 
航海入贡,
航海入贡, 
兹庶得其道也。
兹庶得其道也! 
 
赞曰:
赞曰: 
东夷之人,
东夷之人, 
北狄之俗。
北狄之俗。 
爰考《周官》,
爰考《周官》, 
是称蛮服。
是称蛮服。 
未得无伤,
未得无伤, 
已得何足。
已得何足! 
宜务怀柔,
宜务怀柔, 
谓之羁束。
谓之羁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