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八十七〔晋书〕·列传二 - 旧五代史

← 返回《旧五代史卷八十六〔晋书〕·列传一卷八十八〔晋书〕·列传三

卷八十七〔晋书〕·列传二

文白对照

记载后晋宗室成员生平,包括广王敬威、韩王晖等人物事迹及政治变故。

宗室总述

◎宗室〔案:
 
《晋宗室列传》,
 
《永乐大典》仅存四篇,
 
余多残阙。
 
 
 

广王敬威传

广王敬威,
 
字奉信,
 
高祖之从父弟也。
 
父万诠,
 
赠太尉,
 
追封赵王。
 
敬威少善骑射,
 
事后唐庄宗,
 
以从战有功,
 
累历军职。
 
明宗即位,
 
擢为奉圣指挥使。
 
天成、应顺中,
 
凡十改军额,
 
累官至检校工部尚书,
 
赐忠顺保义功臣。
 
清泰中,
 
加兵部尚书、彰圣都指挥使,
 
遥领常州刺史。
 
及高祖建义於太原,
 
敬威时在洛下,
 
知祸必及,
 
召所亲谓曰“夫人生而有死,
 
理之常也。
 
我兄方图大举,
 
馀固不可偷生待辱,
 
取笑一时”乃自杀於私邸,
 
人甚壮之。
 
天福二年,
 
册赠太傅,
 
葬於河南县。
 
六年,
 
追封广王。
 
 
子训嗣,
 
官至左武卫将军。
 
敬威弟赟。
 
赟,
 
字德和,
 
〔案:
 
以下有阙文。
 
〕为陕州节度使。
 
少帝即位,
 
加同平章事。
 
赟性骄慢,
 
每使者至,
 
必问曰“小侄安否”恣为暴虐,
 
陕人苦之。
 
〔案:
 
以下阙。
 
《少帝纪》:
 
开运三年十二月,
 
前曹州节度使石赟死,
 
帝之堂叔也。
 
《欧阳史》作堕沙壕溺死。
 
 
 

韩王晖传

韩王晖,
 
字德昭,
 
睿祖孝平皇帝之孙,
 
高祖之从兄也。
 
父万友,
 
追封秦王。
 
晖生而庞厚,
 
刚毅雄直,
 
有器局,
 
行不由径,
 
临事多智,
 
故高祖於宗族之中,
 
独厚遇之。
 
初,
 
张敬达之围晋阳也,
 
高祖署晖为突骑都将,
 
常引所部,
 
出敌之不意,
 
深入力战,
 
虽夷伤流血,
 
矢镞贯骨,
 
而辞气益厉,
 
高祖壮之。
 
天福二年,
 
遥授濠州刺史,
 
充皇城都部署。
 
四年,
 
加检校司徒,
 
授曹州防御使,
 
加检校太保。
 
其莅任也,
 
廉爱恤下,
 
不营财利,
 
不好伎乐,
 
部人安之。
 
岁馀,
 
以疾终於官,
 
归葬太原。
 
八年,
 
册赠太师,
 
追封韩王。
 
 
子曦嗣。
 
〔《宋史·石曦传》:
 
天福中,
 
以曦为右神武将军历汉至周,
 
为右武卫、左神武二将军。
 
恭帝即位,
 
初为左卫将军,
 
会高丽王昭加恩,
 
命曦副左骁卫将军戴交充使。
 
淳化四年卒。
 
 
 

诸王简传

剡王重胤。
 
〔案:
 
郯王以下诸王传,
 
《永乐大典》原阙。
 
《欧阳史》云:
 
重允,
 
高祖弟也,
 
亦不知其为亲疏,
 
然高祖爱之,
 
养以为子,
 
故於名加“重”而下齿诸子。
 
《通鉴·齐王纪》:
 
高帝少弟重胤早卒。
 
 
 
虢王重英。
 
〔案:
 
《虢王传》,
 
《永乐大典》原阙。
 
考《五代会要》云:
 
重英,
 
高祖长子,
 
天福四年四月追封。
 
是书《唐纪》:
 
清泰三年七月己丑,
 
诛右卫上将军石重英。
 
 
 
楚王重信,
 
字守孚,
 
高祖第二子,
 
后唐明宗之外孙也。
 
少敏悟,
 
有智思。
 
天成中,
 
始授银青光禄大夫、检校左散骑常侍,
 
俄加检校刑部尚书,
 
守相州长史。
 
未几,
 
迁金紫光禄大夫,
 
超拜检校司徒,
 
守左金吾卫大将军。
 
重信历事唐明宗及闵帝、末帝,
 
不恃贵戚,
 
能克己复礼,
 
常恂恂如也,
 
甚为时论所称。
 
高祖即位,
 
出镇孟津,
 
到任逾月,
 
去民病十馀事,
 
朝廷有诏褒之。
 
是岁,
 
范延光叛命於邺,
 
诏遣前灵武节度使张从宾发河桥屯兵数千人,
 
东讨延光。
 
既而从宾与延光合谋为乱,
 
遂害重信於理所,
 
时年二十。
 
远近闻者,
 
为之叹惜。
 
诏赠太尉。
 
时执事奏曰“两汉子弟,
 
生死无历三公位者”高祖曰“此儿为善被祸,
 
予甚愍之,
 
自我作古,
 
宁有例乎”遂行册命。
 
以其年十月,
 
葬河南万安山。
 
天福七年,
 
追封沂王,
 
少帝嗣位,
 
改封楚王。
 
妃南阳白氏,
 
昭信军节度使奉进之女也。
 
重信有子二人,
 
皆幼,
 
长於公宫,
 
及少帝北迁,
 
不知其所终。
 
 
寿王重乂,
 
字宏理,
 
高祖第三子也。
 
幼岐嶷,
 
好儒书,
 
亦通兵法,
 
高祖素所钟爱。
 
及即位,
 
自北京皇城使拜左骁卫大将军。
 
车驾幸浚郊,
 
加检校司空,
 
权东都留守。
 
未几,
 
邺都范延光叛,
 
朝廷遣杨光远讨之,
 
诏前灵武节度使、洛都巡检使张从宾发盟津屯兵赴邺下。
 
会从宾密通延光,
 
与娄继英等先劫河桥,
 
次乱洛邑,
 
因害重乂於河南府,
 
时年十九。
 
从宾败,
 
高祖发哀於便殿,
 
辍视朝三日,
 
诏赠太傅。
 
是岁冬十月,
 
诏遣庄宅使张颖监护丧事,
 
葬於河南府万安山。
 
天福中,
 
追封寿王。
 
妃李氏,
 
汾州刺史玘之女也。
 
重乂无子,
 
妃后落发为尼,
 
开运中,
 
卒於京师。
 
 
夔王重进。
 
〔《五代会要》云:
 
重进,
 
高祖第五子,
 
天福七年四月追封。
 
 
 
陈王重杲。
 
〔《欧阳史》:
 
高祖少子曰冯六,
 
未名而卒,
 
赠太傅,
 
追封陈王,
 
赐名重杲。
 
 
 
重睿。
 
〔案《契丹国志》:
 
高祖忧悒成疾,
 
一旦冯道独对,
 
高祖命幼子重睿出拜之,
 
又令宦者抱置道怀中,
 
盖欲冯道辅立之。
 
高祖崩,
 
道与侍卫马步都虞候景延广议,
 
以国家多难,
 
宜立长君,
 
乃奉齐王重贵为嗣。
 
《五代会要》:
 
重睿,
 
高祖第七子,
 
许州节度使,
 
未封王。
 
《欧阳史》云:
 
从出帝北迁,
 
不知其所终。
 
 
 
延煦。
 
〔《五代会要》云:
 
延煦,
 
少帝长子,
 
遥领陕西节度使。
 
《通鉴》云:
 
赵在礼家资为诸帅之最,
 
帝利其富,
 
为皇子镇宁节度使延煦娶其女,
 
在礼自费缗钱十万,
 
县官之费,
 
数倍过之。
 
 
 
延宝。
 
〔《五代会要》:
 
延宝,
 
少帝次子,
 
遥领鲁州节度使。
 
《通鉴》云:
 
延煦及弟延宝皆高祖诸孙,
 
帝养以为子。
 
《会要》引实录亦云皆帝之从子,
 
养以为子。
 
《欧阳史》云:
 
延煦等从帝北迁,
 
后不知其所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