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五十六〔唐书〕·列传八 - 旧五代史

← 返回《旧五代史卷五十五〔唐书〕·列传七卷五十七〔唐书〕·列传九

卷五十六〔唐书〕·列传八

文白对照

本文记载后唐名将周德威、符存审生平,详述其参与潞州解围、柏乡大捷等重要战役及忠勇事迹。

周德威早期战功

周德威,
周德威, 
字镇远,
字镇远, 
小字阳五,
小名阳五, 
朔州马邑人也。
朔州马邑人。 
初事武皇为帐中骑督,
刚开始时在武皇手下任帐中骑督, 
骁勇,便骑射,
骁勇善于骑射, 
胆气智数皆过人。
胆量智力都强过他人, 
久在云中,
长期在云中郡, 
谙熟边事,
熟悉边疆的战事, 
望烟尘之警,
观望烟尘报警, 
悬知兵势。
便能推测出兵力大小, 
乾宁中,
唐僖宗乾宁年中, 
为铁林军使,
任铁林军使, 
武皇讨王行瑜,
跟随武皇讨伐王行瑜, 
以功加检校左仆射,
因战功升任检校左仆射, 
移内衙军副。
移任内衙军副。 
 
光化二年三月,
僖宗光化二年(899)三月, 
汴将氏叔琮率众逼太原。
汴将氏叔琮率军逼近太原, 
有陈章者,
有一个叫陈章的人, 
以虓勇知名,
以勇猛知名, 
众谓之“夜叉”,
大家称他为“夜叉”, 
言於叔琮曰“晋人所恃者周阳五,
他对氏叔琮说:“晋人所依靠的是周阳五, 
愿擒之,
我愿擒获他, 
请赏以郡”陈章尝乘骢马朱甲以自异。
请赏给我一郡。”陈章经常骑着一匹青白色的马穿着红色甲胄来和别人区别。 
武皇戒德威曰“我闻陈夜叉欲取尔求郡,
武皇告诫周德威说“:我听说陈夜叉想抓住你求赏, 
宜善备之”德威曰“陈章大言,
你应认真防备。” 周德威说:“陈章说大话, 
未知鹿死谁手”他日致师,
还不知道鹿死谁手呢!”后来周德威挑战汴军, 
戒部下曰“如阵上见陈夜叉,
告诫部下说:“如果阵上见到陈夜叉, 
尔等但走”德威微服挑战,
你们只管走开。”周德威穿着一般的衣服上阵挑战, 
部下伪退,
部下假装退下, 
陈章纵马追之,
陈章策马追来, 
德威背挥铁檛击堕马,
周德威从背后挥动铁木过把他打下马, 
生获以献,
活捉献上, 
由是知名。
因此而知名。 
 
天复中,
天复年中, 
我师不利於潘县,
晋军在蒲县失利, 
汴将朱友宁、氏叔琮来逼晋阳。
汴将朱友宁、氏叔琮逼近晋阳。 
时诸军未集,
这时各军还没集合起来, 
城中大恐,
晋阳城中大为恐慌, 
德威与李嗣昭选募锐兵出诸门,
周德威和李嗣昭选召精锐士兵从各座城门出击, 
攻其垒,
攻打敌营, 
擒生斩馘,
擒获斩杀, 
汴人枝梧不暇,
汴军应付不过来, 
乃退。
只好退走。 
天祐三年,
天..三年(906), 
与李嗣昭合燕军攻潞州,
和李嗣昭联合燕军攻潞州, 
降丁会,
降伏丁会, 
以功加检校太保、代州刺史。
以军功升任检校太保、代州刺史, 
代嗣昭为蕃汉都将。
代替李嗣昭任蕃汉都将。 
李思安之寇潞州也,
李思安侵犯潞州时, 
德威军於余吾。
周德威在余吾驻军。 
时汴军十万筑夹城,
这时十万汴军修筑夹城, 
围潞州,
围住潞州, 
内外断绝,
城内外断绝来往, 
德威以精骑薄之,
周德威用精锐骑兵逼近, 
屡败汴人,
屡败汴人, 
进营高河,
进军到高河扎营, 
令游骑邀其刍牧。
派骑兵游击狙杀打柴草的汴人。 
汴军闭壁不出,
汴军闭壁不敢出, 
乃自东南山口筑甬道树栅以通夹城,
从东南山口修筑甬道、栅栏和夹城相连, 
德威之骑军,
周德威的骑兵, 
倒墙堙堑,
推倒城墙填塞沟堑, 
日数十战,
每天作战几十次, 
前后俘馘,不可胜纪。
前前后后俘斩无数。 
梁有骁将黄角鹰、方骨仑,
汴军的骁将黄角鹰、方骨仑山, 
皆生致之。
都被活捉。 
 
五年正月,
天..五年(908)一月, 
武皇疾笃,
武皇病重, 
德威退营乱柳,
周德威退到乱柳扎营。 
武皇厌代。
武皇去世, 
四月,
四月, 
命德威班师。
命令周德威回师。 
时庄宗初立,
这时庄宗刚刚即位, 
德威外握兵柄,
周德威在外掌握重兵, 
颇有浮议,
很有一些没有根据的议论针对他, 
内外忧之。
使得朝廷内外担心他生事。 
德威既至,
周德威到京后, 
单骑入谒,
独自骑马进见庄宗, 
伏灵柩哭,
趴在武皇灵柩上痛哭, 
哀不自胜,
哀痛得受不了, 
由是群情释然。
因此大家都放下心了。 
是月二十四日,
这个月二十四日, 
从庄宗再援潞州。
跟随庄宗再次援救潞州。 
二十九日,
二十九日, 
德威前军营横碾,
周德威的前军在横碾扎营, 
距潞四十五里。
离潞州四十五里。 
五月朔,
五月一日, 
晨雾晦暝,
早晨雾气阴暗, 
王师伏於三垂岗下。
晋军埋伏在三垂岗下, 
翌日,
第二天, 
直趋夹城,
直奔夹城, 
斩关破垒,
攻关破垒, 
梁人大败,
梁军大败, 
解潞州之围。
解除了潞州之围。 
初,
起初, 
德威与李嗣昭有私憾,
周德威和李嗣昭有私怨, 
武皇临终顾谓庄宗曰“进通忠孝不负我,
武皇临死时对庄宗说“:李嗣昭竭忠尽孝不背叛我, 
重围累年,
现被重围在潞州已一年多, 
似与德威有隙,
又似乎与周德威有隔阂, 
以吾命谕之,
传我的命令告诉周德威, 
若不解重围,
如不能解除对潞州重围, 
殁有遗恨”庄宗达遗旨,
我死有遗恨。”庄宗传达遗言, 
德威感泣,
周德威感动得流泪, 
由是励力坚战,
所以全力以赴, 
竟破强敌,
终于破除强敌, 
与嗣昭欢爱如初。
与李嗣昭和好如初。 
以功加检校太保、同平章事、振武节度使。
以军功升任检校太保、同平章事、振武军节度使。 
 

柏乡战役决策

七年,
天..六年(909), 
岐人攻灵夏,
岐人进攻灵夏, 
遣使来求助,
派使者来求助, 
德威渡河以应之。
周德威渡黄河去接应, 
师还,
回师后, 
授蕃汉马步总管。
授任蕃汉马步军总管。 
七年十一月,
七年十一月, 
汴人据深、冀,
梁军占据深、冀二州, 
汴将王景仁军八万次柏乡,
梁将王景仁率八万人到达柏乡, 
镇州节度使王镕来告难,
镇州节度使王钅容前来告急, 
帝遣德威率前军出井陉,
庄宗派周德威率领前军出井陉, 
屯於赵州。
驻扎在赵州。 
十二月,
十二月, 
帝亲征。
庄宗亲自出征, 
二十五日,
二十五日, 
进薄汴营,
进逼梁军营地, 
距柏乡五里,
离柏乡五里路, 
营於野河上。
在野河上扎营。 
汴将韩勍率精兵三万,
梁军大将韩京力率领三万精兵, 
铠甲皆被缯绮,
铠甲上都披上丝绸, 
金银炫曜,
金银闪烁, 
望之森然,
望去一片森然, 
我军惧形於色。
晋军士兵害怕得变了脸色。 
德威谓李存璋曰“贼结阵而来,
周德威对李存璋说:“敌人结成阵势而来, 
观其形势,
看这种形势, 
志不在战,
目的不在作战, 
欲以兵甲耀威耳。
而是用兵甲炫耀一下。 
我军人乍见其来,
我军士兵突然见他们冲来, 
谓其锋不可当,
以为抵挡不住, 
此时不挫其锐,
这时如不挫败他们的锐气, 
吾军不振矣”乃遣存璋谕诸军曰“尔见此贼军否。
我军就振作不了。”于是派李存璋对各军说“:你们看见这些敌人吗? 
是汴州天武健儿,
这些汴州的英武健儿, 
皆屠沽佣贩,
只不过是杀猪卖酒做仆人小贩的, 
虚有表耳,
虚有其表, 
纵被精甲,
即使披上精甲, 
十不当一,
十个也当不上我们一个, 
擒获足以为资”德威自率精骑击其两偏,
足可擒获他们。”周德威亲自率精锐骑兵攻击敌军两翼, 
左驰右决,
左冲右杀, 
出没数四。
反复进出。 
是日,
这一天, 
获贼百馀人,
俘敌一百多, 
贼渡河而退。
敌人渡河退走。 
德威谓庄宗曰“贼骄气充盛,
周德威对庄宗说“:敌人骄气太盛, 
宜按兵以待其衰”庄宗曰“我提孤军,
应该按兵不动以等待他们衰弱下去。”庄宗说:“我率领孤军, 
救难解纷,
救难解困, 
三镇乌合之众,
敌军乃三镇乌合之众, 
利在速战,
应该速战速决, 
卿欲持重,
你想谨慎从事, 
吾惧其不可使也”德威曰“镇、定之士,长於守城,
我却担心这样不行。”周德威说:“镇州、定州的士兵擅长守城, 
列阵野战,素非便习。
对列阵野战则一向不太熟悉。 
我师破贼,
我军破敌, 
惟恃骑军,
只有依靠骑兵, 
平田广野,
平田广野, 
易为施功。
容易施展。 
今压贼营,
今天逼近敌营, 
令彼见我虚实,
已让他们知道我们的虚实, 
则胜负未可必也”庄宗不悦,
这样胜负就难以确定了。”庄宗不高兴, 
退卧帐中。
回帐中躺下。 
德威患之,
周德威担心此事, 
谓监军张承业曰“王欲速战,
对监军张承业说:“王想速战, 
将乌合之徒,欲当剧贼,
用乌合之众去对付强大的敌人, 
所谓不量力也。
可说是不量力而行。 
去贼咫尺,
这里离敌人很近, 
限此一渠水,
只隔一道小河, 
彼若早夜以略彴渡之,
他们如夜里用小木桥渡河, 
吾族其为俘矣。
我们都将被他们俘虏了。 
若退军鄗邑,
如退兵到高阝邑, 
引贼离营,
引敌人离开营地, 
彼出则归,
等他们出来我们就回来, 
复以轻骑掠其刍饷,
再用轻骑兵抢夺他们的粮草, 
不逾月,
不出一个月, 
败贼必矣”承业入言,
敌人必定失败。”张承业进帐跟庄宗一讲, 
庄宗乃释然。
庄宗便放下了心。 
德威得降人问之,
周德威找来投降的敌兵询问敌情,回答说: 
曰“景仁下令造浮桥数日”,
“王景仁下令造浮桥有好几天了。” 
果如德威所料。
果然不出周德威所料。 
二十七日,
二十七日, 
乃退军保鄗邑。
便退兵据守高阝邑。 
 
八年正月二日,
天..八年(911)一月二日, 
德威率骑军致师於柏乡,
周德威率骑兵到柏乡挑战, 
设伏於村坞间,
在村庄之间设下埋伏, 
令三百骑以压汴营。
派三百骑兵逼近梁军营地。 
王景仁悉其众结阵而来,
王景仁带全部人马结阵而来, 
德威转战而退,
周德威转战而退, 
汴军因而乘之,
梁军乘势赶来, 
至於鄗邑南。
一直追到高阝邑南边。 
时步军未成列,
这时步兵没有排成阵列, 
德威阵骑河上以抗之。
周德威在黄河边上用骑兵列阵抵抗。 
亭午,
中午时, 
两军皆阵,
两军排好阵势, 
庄宗问战时,
庄宗问出战时机, 
德威曰“汴军气盛,
周德威说:“汴军气盛, 
可以劳逸制之,
可以以逸待劳制服他们, 
造次较力,
如轻易与他们决战, 
殆难与敌。
很难抗得住。 
古者师行不逾一舍,
古时行军一天不超过三十里, 
盖虑粮饷不给,
因为担心粮食供应不上, 
士有饑色。
士兵饥饿。 
今贼远来决战,
现在敌人从远方赶来决战, 
纵挟糗糒,
即使带了干粮, 
亦不遑食。
也顾不上吃。 
晡晚之后,
天黑之后, 
饑渴内侵,
饥渴难忍, 
战阵外迫,
战事又紧迫, 
士心既倦,
军心既已疲倦, 
将必求退。
必然会要求退兵。 
乘其劳弊,
乘他们劳累, 
以生兵制之,
以有生兵力制服他们, 
纵不大败,
纵然不能大败他们, 
偏师必丧。
两翼的军队也会被消灭掉。 
以臣所筹,
按我的筹划, 
利在晡晚”诸将皆然之。
应在傍晚作战。”诸位将军都同意他的看法。 
时汴军以魏、博之人为右广,
这时梁军用魏、博士兵为右翼, 
宋、汴之人为左广,
用宋、汴士兵为左翼, 
自未至申,
从下午二点到四点, 
阵势稍却,
阵势稍稍后退, 
德威麾军呼曰“汴军走矣”尘埃涨天,
周德威指挥大军喊道:“汴军逃跑啦!”灰尘遮天, 
魏人收军渐退。
魏人收兵渐退, 
庄宗与史建瑭、安金全等因冲其阵,
庄宗和史建瑭、安金全等人乘势冲其阵营, 
夹攻之,
两边夹攻, 
大败汴军,
大败梁军, 
杀戮殆尽。
杀戮将尽, 
王景仁、李思安仅以身免,
王景仁、李思安仅得以单身逃脱, 
获将校二百八十人。
俘获将校二百八十人。 
 

平定幽州刘守光

八月,
八月, 
刘守光僭称大燕皇帝。
刘守光僭称大燕皇帝。 
十二月,
十二月, 
遣德威率步骑三万出飞狐,
庄宗派周德威率步兵骑兵三万人出飞狐, 
与镇州将王德明、定州将程严等军进讨。
和镇州将军王德明、定州将军程严等率军讨伐他。 
九年正月,
九年一月, 
收涿州,
收复涿州, 
降刺史刘知温。
降服刺史刘知温。 
五月七日,
五月七日, 
刘守光令骁将单廷珪督精甲万人出战,
刘守光派骁将单廷王圭带一万精兵出战, 
德威遇於龙头岗。
周德威在龙头岗与他相遇。 
初,
起初, 
廷珪谓左右曰“今日擒周阳五”既临阵,
单廷王圭对身边人说“:今天活捉周阳五。”临阵以后, 
见德威,
看见周德威, 
廷珪单骑持枪躬追德威,
单廷王圭单枪匹马追杀周德威, 
垂及,
快追上了, 
德威侧身避之,
周德威侧身避开, 
廷珪少退,
单廷王圭稍稍后退, 
德威奋檛南坠其马,
周德威挥木过把他打下马, 
生获廷珪,
活捉单廷王圭, 
贼党大败,
敌军大败, 
斩首三千级,
斩首三千级, 
获大将李山海等五十二人。
俘虏大将李山海等五十二人。 
十二日,
十二日, 
德威自涿州进军良乡、大城。
周德威从涿州进军到良乡、大城。 
守光既失廷珪,
刘守光失去单廷王圭, 
自是夺气。
从此丧失势力。 
德威之师,
周德威的军队, 
屡收诸郡,
收复许多郡城, 
降者相继。
前来投降的人不断。 
十年十一月,
十年十一月, 
擒守光父子,
擒获刘守光父子, 
幽州平。
平定幽州。 
十二月,
十二月, 
授德威检校侍中、幽州卢龙等军节度使。
授予周德威检校侍中、幽州卢龙等军节度使。 
 

周德威殉国始末

德威性忠孝,
周德威生性忠孝, 
感武皇奖遇,
感念武皇的褒扬恩遇, 
尝思临难忘身。
总想临难献身。 
十二月,
十二年, 
汴将刘鄩自洹水乘虚将寇太原,
梁将刘寻阝从洹水乘虚准备侵入太原, 
德威在幽州闻之,
周德威在幽州听说后, 
径以五百骑驰入土门,
直接率五百骑兵进入土门, 
闻鄩军至乐平不进,
听说刘寻阝军队到乐平后不再前进, 
德威径至南宫以候汴军。
周德威就赶到南宫等候梁军。 
初,
起初, 
刘鄩欲据临清以扼镇、定转饷之路,
刘寻阝想占据临清以扼住镇、定二地运送粮饷的道路, 
行次陈宋口,
行军到陈宋口, 
德威遣将擒数十人,
周德威派将军擒获几十人, 
皆倳刃於背,
都在背上砍了一刀, 
絷而遣之。
捆住后放掉。 
既至,
他们回去后对刘寻阝说: 
谓刘鄩曰“周侍中已据宗城矣”德威其夜急骑扼临清,
“周侍中已占据临清了。”周德威晚上急行军扼守临清, 
刘鄩乃入贝州。
刘寻阝只得进入贝州。 
是时德威若不至,
这时周德威如不赶到临清, 
则胜负不可知也。
胜负就很难说了。 
 
十四年三月,
天..十四年(917)三月, 
契丹寇新州,
契丹侵犯新州, 
德威不利,
周德威失利, 
退保范阳。〔《辽史·太祖纪》:神册二年三月辛亥,
退保范阳。 
攻幽州,节度使周德威以幽、并、镇、定、魏五州兵拒战於居庸关之西,战於新州东,
敌人攻城有二百天, 
大破之,斩首三万级。又,
外边援军没到, 
《通鉴》:契丹主帅众三十万,德威众寡不敌,
周德威安慰士兵, 
大为契丹所败。〕敌众攻仅二百日,外援未至,
昼夜登城, 
德威抚循士众,昼夜乘城,竟获保守。
最终保住该城。 
十五年,
十五年, 
我师营麻口渡,
晋军在麻口渡扎营, 
将大举以定汴州。
准备大举用兵平定汴州。 
德威自幽州率本军至。
周德威从幽州率军赶到, 
十二月二十三日,
十二月二十三日, 
军次胡柳陂。
进军到胡柳陂。 
诘旦,
天亮时, 
骑报曰“汴军至矣”庄宗使问战备,
骑兵报告说:“梁军来了。”庄宗询问怎么作战, 
德威奏曰“贼倍道而来,
周德威说:“敌人兼程赶来, 
未成营垒,
营垒还没修好, 
我营栅已固,
我军营地已很牢固, 
守备有馀,
守备绰绰有余, 
既深入贼疆,
既然要深入敌人疆土, 
须决万全之策。
必须想好一个万全之策。 
此去大梁信宿,
从这里去大梁要两夜时间, 
贼之家属,
敌人的家属, 
尽在其间,
都在那里, 
人之常情,
人之常情, 
孰不以家国为念。
谁不会挂念家国? 
以我深入之众,
以我深入敌境之军, 
抗彼激愤之军,
抗击激烈愤怒之敌, 
不以方略制之,
如不以策略对付, 
恐难必胜。
恐怕很难一定取胜。 
王但按军保栅,
王只须按军不动保住营垒, 
臣以骑军疲之,
我用骑兵疲扰敌人, 
使彼不得下营,
使他们不得扎营, 
际晚,
到晚上, 
粮饷不给,
粮饷供应不上, 
进退无据,
进退不得, 
因以乘之,
这时乘势攻击, 
破贼之道也”庄宗曰“河上终日挑战,
这就是破敌的办法。”庄宗说“:我们在黄河边上天天挑战, 
恨不遇贼,
恨不得早点与敌交战, 
今款门不战,
现在闭门不战, 
非壮夫也”乃率亲军成列而出,
不是壮夫所为。”便率亲军排列出战, 
德威不获已,
周德威没办法, 
从之。
只好随从。 
谓其子曰“吾不知其死所矣”庄宗与汴将王彦章接战,
他对自己儿子说:“我不知会死在哪里了。”庄宗与梁将王彦章交战, 
大败之。
大败梁军。 
德威之军在东偏,
周德威的军队在东边, 
汴之游军入我辎重,
梁军的游击部队袭击晋军辎重, 
众骇,
众人惊骇, 
奔入德威军,
逃进周德威军中, 
因纷扰无行列。
因而混乱不成队列。 
德威兵少,
周德威的兵少, 
不能解,
不能解除混乱, 
父子俱战殁。
父子都一起战死。 
先是,
在这之前, 
镇星犯上将,
镇星犯上将, 
星占者云,
占星者说“: 
不利大将。
对大将不利。” 
是夜收军,
这天晚上收兵, 
德威不至,
周德威就再没回来, 
庄宗恸哭谓诸将曰“丧我良将,
庄宗痛哭着对诸将说:“丧失我的良将, 
吾之咎也”
是我的过错呀。” 
 
德威身长面黑,
周德威身高脸黑, 
笑不改容,
笑的时候也不改容, 
凡对敌列阵,
每次列阵对敌, 
凛廪然有肃杀之风。
凛凛然有肃杀之气, 
中兴之朝,
中兴时期, 
号为名将。
号称名将。 
及其殁也,
他死时, 
人皆惜之。
人人都叹惜。 
同光初,
同光初年, 
追赠太师。
追赠太师。 
天成中,
天成中, 
诏与李嗣昭、符存审配飨庄宗庙廷。
下诏把他与李嗣昭、符存审一起配飨庄宗庙廷。 
晋高祖即位,
晋高祖即位后, 
追封燕王。
追封为燕王。 
 
子光辅,
儿子周光辅, 
历汾、汝州刺史。
历任汾州、汝州刺史。 
 

符存审生平事迹

符存审,
符存审, 
字德详,
字德祥, 
陈州宛邱人,〔《欧阳史·义儿传》,
陈州宛丘人, 
惟符存审不在其列,别自为传。盖存审子彦卿有女为宋太宗后,
原名符存。 
故存其本姓也。〕旧名存。父楚,
父亲符楚, 
本州牙将。
任本州牙将。 
存审少豪侠,
符存审少年时有豪侠气概, 
多智算,
多智谋, 
言兵家事。
常谈论兵家战事。 
乾符末,
乾符末年, 
河南盗起,
黄河以南出现强盗, 
存审鸠率豪右,
符存审纠集豪强, 
庇捍州里。
保护乡里。 
会郡人李罕之起自群盗,
此时本郡人李罕之从强盗发家, 
授光州刺史,
授予光州刺史, 
因往依之。
因而前往依附他。 
中和末,
中和末年, 
罕之为蔡寇所逼,
李罕之被蔡州军逼迫, 
弃郡投诸葛爽。
放弃郡城投奔诸葛爽, 
存审从至河阳,
符存审跟着到河阳, 
为小校,
任小校, 
屡战蔡贼有功。
屡次与蔡军作战有功。 
诸葛爽卒,
诸葛爽死后, 
罕之为其部将所逼,
李罕之被部将逼迫, 
出保怀州,
出守怀州, 
部下分散,
部下分散, 
存审乃归於武皇。
符存审便归顺武皇。 
武皇署右职,
武皇授任他右职, 
令典义儿军,
令他掌管义儿军, 
赐姓名。
赐给姓名。 
 
存审性谨厚,
符存审谨慎厚重, 
宠遇日隆,
一天比一天受宠, 
自是武皇西征,
从此武皇西征, 
存审常从,
符存审经常跟从, 
所至立功。
每次都立功。 
从讨赫连铎,
跟从讨伐赫连铎, 
冒刃死战,
顶着刀刃死战, 
血流盈袖,
鲜血流满袖子, 
武皇手自封疮,
武皇亲自为他治疗, 
日夕临问。
每天询问伤情。 
乾宁初,
乾宁初年, 
讨李匡俦,
讨伐李匡俦, 
存审前军拔居庸关。
符存审的前军攻下居庸关。 
明年,
第二年, 
从讨邠州,
跟从讨伐..州, 
时邠之劲兵屯龙泉寨,
这时..州的劲兵驻在龙泉寨, 
四面悬崖,
四面悬崖, 
石壁险固,
石壁险固, 
存审奋力拔之。
符存审奋力攻下。 
师旋,
回师后, 
授检校左仆射。
授予检校左仆射。 
副李嗣昭讨李瑭於汾州,
辅佐李嗣昭到汾州讨伐李瑭, 
擒之,
擒获了他, 
以功改左右厢步军都指挥使。
以军功改任左右厢步军都指挥使。 
天祐三年,
天..三年(906), 
授蕃汉马步副指挥使,
授予蕃汉马步副指挥使, 
与李嗣昭降丁会於上党,
与李嗣昭在上党降伏丁会, 
从周德威破贼於夹城,
随从周德威在夹城破敌, 
加检校司徒,
加授检校司徒, 
授忻州刺史,
授忻州刺史, 
领蕃汉马步都指挥使。
任蕃汉马步军都指挥使。 
七年,
七年, 
加检校太保,充蕃汉副总管。
加授检校太保、兼蕃汉副总管。 
庄宗击汴人於柏乡,
庄宗在柏乡攻击梁军, 
留存审守太原。
留下符存审守卫太原。 
三月,
三月, 
代李存璋戍赵州。
代替李存璋守卫赵州。 
九年,
九年, 
梁祖攻蓚县,
梁太祖进攻..县, 
存审与史建瑭、李嗣肱赴援,
符存审与史建瑭、李嗣肱赶去援救, 
屯下博桥,
驻扎在下博桥, 
汴人惊乱,
梁人惊乱, 
烧营而遁,
焚烧营地逃走, 
以功遥领邢、洺、磁团练使。
因军功遥任邢、氵名、磁州团练使。 
 
十二年,
天..十二年(915), 
魏博归款於庄宗,
魏博与庄宗讲和。 
遣存审率前锋据临清,
庄宗派符存审率前锋占据临清, 
以俟进取。
等候进军。 
庄宗入魏,
庄宗入魏州, 
存审屯魏县以抗刘鄩。
符存审驻在魏县以抵抗刘寻阝。 
六月,
六月, 
鄩营莘县,
刘寻阝在莘县扎营, 
存审与镇、定之师营莘西三十里,
符存审与镇州、定州的军队在莘县西边三十里处扎营, 
一日数战。
一天交战数次。 
八月,
八月, 
率师攻张源德於贝州。
率兵在贝州进攻张源德。 
十三年二月,
十三年二月, 
刘鄩自莘悉众来袭我魏州,
刘寻阝从莘县带全部人马来袭击魏州, 
存审以大军踵其后,
符存审率大军跟踪在后面, 
战於故元城,
在故元城交战, 
大败汴人,
大败梁军, 
从收澶、卫、磁、洺等州。
收复澶、卫、磁、氵名等州。 
秋,
秋天, 
邢州阎宝降,
邢州阎宝投降, 
授存审安国军节度、邢洺磁等州观察使。
授予符存审安国军节度使,邢、氵名、磁等州观察使。 
十月,
十月, 
戴思远弃沧州,
戴思远放弃沧州, 
毛璋以城降,
毛璋献城投降, 
授存审检校太傅、横海军节度使,
授予符存审检校太傅、横海军节度使, 
兼领魏博马步军都指挥使。
兼领魏博马步军都指挥使。 
明年,
第二年, 
就加平章事。
加封平章事。 
 
十四年八月,
天..十四年(917)八月, 
将兵援周德威於幽州,
符存审带兵到幽州援助周德威, 
败契丹之众。
打败契丹众兵。 
冬,
冬天, 
破汴将安彦之於杨刘,
在杨刘打败梁将安彦之, 
诸军进营麻口。
各军进军驻扎在麻口。 
时梁将谢彦章营行台村,
此时梁将谢彦章在行台村扎营, 
庄宗勇於接战,
庄宗勇于作战, 
每以轻骑当之,
常常亲自以轻骑出战, 
遇窘者数四。
好几次碰上困境。 
存审每俟其出,
符存审每次看到他出去, 
必叩马谏曰“王将复唐宗社,
必拦住马劝说道:“大王打算复兴唐朝社稷, 
宜为天下自爱,
应该为天下着想而爱护自己, 
搴旗挑战,
举旗挑战, 
一剑之任,
挥剑上阵, 
无益圣德,
对圣德没有益处, 
请责效於臣。
请看臣等做出成效。 
古人不以贼遗君父,
古人不让敌人接近君父, 
臣虽不武,
我虽然不勇武, 
敢不代君之忧”庄宗及时回驾。
但不敢不担代君王之忧。”庄宗立刻回去。 
十二月,
十二月, 
战於胡柳。
在胡柳作战, 
晡晚之后,
天黑之后, 
存审引所部银枪效节军,
符存审带所管的银枪效节军, 
败梁军於土山下。
在土山下打败梁军。 
是日辰巳间,
这天上午, 
周德威战殁,
周德威战死, 
一军逗挠,
全军停滞不动, 
梁军四集,
梁军从四面汇集, 
存审与其子彦图冒刃血战,
符存审和他儿子符彦图冒着刀锋血战, 
出没贼阵,
出没于敌阵, 
与庄宗军合。
与庄宗的军队会合。 
午后,
午后, 
师复集,
部队再次汇集, 
击败汴人。
击败梁军。 
 
十六年春,
天..十六年(919)春, 
代周德威为内外蕃汉马步总管,
符存审接替周德威任内外蕃汉马步军总管, 
於德胜口筑南北城以据之。
在德胜口修筑南北城据守。 
七月,
七月, 
汴将王瓒自黎阳渡河寇澶州,
梁将王瓒从黎阳渡黄河侵入澶州, 
存审拒战,
符存审抵抗, 
瓒退,
王瓒退兵, 
营於杨村渡,
在杨村渡扎营, 
控我上游。
控制上游。 
自是日与交锋,
从此每天交战, 
对垒经年,
相互对垒一年多, 
大小凡百馀战。
大小战斗一百多次。 
 
十七年,
天..十七年(920), 
汴将刘鄩攻同州,
梁将刘寻阝进攻同州, 
朱友谦求援於我,
朱友谦向晋军求援, 
遣存审与李嗣昭将兵赴之。
庄宗派符存审和李嗣昭带兵援助。 
九月,
九月, 
次河中,
到河中, 
进营朝邑。
在朝邑扎营。 
时河中久臣於梁,
此时河中对梁帝称臣已很久, 
众持两端,
众人两头讨好, 
及诸军大集,
各军大量涌来, 
刍粟暴贵,
粮价暴涨, 
嗣昭惧其翻覆,
李嗣昭担心他们反复, 
将急战以定胜负。
准备急战决定胜负。 
居旬日,
过了十几天, 
梁军逼我营。
梁军逼近晋军营地。 
会望气者言,
观察天象的人说, 
西南黑气如斗鸡之状,
西南有黑气像斗鸡形状, 
当有战阵,
会有战事发生。 
存审曰“我方欲决战,
符存审说:“我方准备决战, 
而形於气象,
而且表现在天象, 
得非天赞欤”是夜,
这不是得到上天赞许了吗!”这天夜里, 
阅其众,
检阅部队, 
诘旦进军。
天亮进军。 
梁军来逆战,
梁军来迎战, 
大败之,
大败梁军, 
追斩二千馀级。
追杀二千多人。 
自是梁军保垒不出。
从此梁军守住营垒不出。 
存审谓嗣昭曰“吾初惧刘鄩据渭河。
符存审对李嗣昭说“:我开始时害怕刘寻阝占据渭河, 
偏师既败,
偏师既已失败, 
彼若退归,
他们如退回, 
惧我踵之。
怕我们跟踪, 
穷兽搏人,
野兽逼急了会与人搏斗, 
勿谓无事。
不能说不是个事情, 
可开其归路,
可以让开一条退路, 
然后追奔”乃令王建及牧马於沙苑,
然后追击。”于是令王建及在沙苑放马, 
刘鄩、尹皓知之,
刘寻阝、尹皓知道此事, 
保众退去,
带着众人退去, 
遂解同州之围。〔《欧阳史》:鄩以为晋军且懈,
遂解除了同州的包围。 
乃夜遁去。存审追击於渭河,又大败之。
符存审攻到奉先, 
〕存审略地至奉先,谒诸帝陵,
拜谒各个皇帝陵墓, 
乃班师。
然后回师。 
 
十八年,
天..十八年(921), 
王师讨张文礼於镇州,
晋军到镇州讨伐张文礼, 
李嗣昭、李存进相次战殁。
李嗣昭、李存进相继战死。 
十九年,
十九年, 
遣存审率师进攻叛帅於城下,
庄宗派符存审率师进攻叛军到镇州城下, 
文礼之将李再丰阴送款於存审,
张文礼的将军李再丰暗地与符存审讲和, 
我师中夜登城,
晋军半夜登城, 
擒文礼之子处球等,
抓获张文礼之子张处球等人, 
露布以献。
献上捷报, 
镇州平,
镇州平定, 
以功加检校太傅、兼侍中。
以军功加授检校太傅、兼侍中。 
 
二十年正月,
天..二十年(923)一月, 
师还於魏州,
军队回到魏州, 
庄宗出城迎劳,
庄宗出城迎接慰劳, 
就第宴乐。
到府第设宴庆贺。 
无何,
没多久, 
契丹犯燕蓟,
契丹侵犯燕蓟, 
郭崇韬奏曰“汴寇未平,
郭崇韬报告说“:汴州之敌没有消灭, 
继韬背叛,
李继韬又背叛我们, 
北边捍御,
防御北边的侵犯, 
非存审不可”上遣中使谕之,
非符存审不可。”庄宗派朝中使者告知此事, 
存审卧病羸瘠,
符存审卧病虚弱, 
附奏曰“臣效忠禀命,
附奏说:“臣效忠听从命令, 
靡敢为辞,
从没有拒绝过, 
但痾恙缠绵,
但疾病缠身, 
未堪祗役”既而诏存审以本官充幽州卢龙节度使,
不能从征。”不久诏令符存审以本官兼任幽州卢龙军节度使, 
自镇州之任。
自镇州前往赴任。 
同光初,
同光初年, 
加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太师、中书令、食邑千户,
加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太师、中书令、食邑千户, 
赐号忠烈扶天启运功臣。
赐号忠烈扶天启运功臣。 
 
十月,
十月, 
平梁,
消灭了梁朝, 
迁都洛阳。
将首都迁到洛阳。 
存审以身为大将,
符存审因自己身为大将, 
不得预收复中原之功,
不能参予收复中原的战斗, 
旧疾愈作,
旧病复发, 
坚求入觐寻医,
坚决要求进京寻求医治, 
以情告郭崇韬。
将情况告诉郭崇韬, 
时崇韬自负一时,
此时郭崇韬十分自负, 
佐命之功,
辅佐之功, 
无出己右,
没有超过他的, 
功名事望,素在存审之下,
功名威望本来一直在符存审之下, 
权势既隆,
现在权势大了, 
人士辐凑,
别人都趋附于他, 
不欲存审加於己上,
不想让符存审压在自己上面, 
每有章奏求觐,
每当有奏章求见, 
即阴沮之。
便暗中阻拦。 
存审妻郭氏泣诉於崇韬曰“吾夫於国,
符存审妻子郭氏对郭崇韬哭着说“:我丈夫对国家, 
粗效驱驰,
征战效力; 
与公乡里亲旧,
和您是同乡亲旧, 
公忍令死弃北荒,
您忍心让他死在北边荒地, 
何无情之如是”崇韬益惭戁。
怎么如此无情呢!”郭崇韬更加惭愧恐惧。 
明年春,
第二年春天, 
疾甚,
符存审病情严重, 
上章恳切,
恳切上奏, 
乞生觐天颜,
请求让活着见到皇上, 
不许。
不允许。 
存审伏枕而叹曰“老夫历事二主,
符存审伏枕叹道:“老夫侍从两位主人, 
垂四十年,
近四十年, 
幸而遇今日天下一家,
有幸遇上现在天下统一为一家, 
远夷极塞,皆得面觐彤墀,射钩斩祛之人,
边远的人都能回到京城, 
孰不奉觞丹陛,
过去的敌人也无不在宫中任职, 
独予壅隔,
只有我与皇上隔绝, 
岂非命哉”渐增危笃,
岂不是命运造成的!”病情渐渐危急, 
崇韬奏请许存审入觐。
郭崇韬奏请允许符存审进见。 
四月,
四月, 
制授存审宣武军节度使、诸道蕃汉马步总管。
诏令符存审为宣武军节度使,诸道蕃汉马步军总管, 
诏未至,
诏书还没到, 
五月十五日卒於幽州官舍,
符存审就在五月十五日死于幽州官舍, 
时年六十三,
时年六十三岁, 
遗命葬太原。
留下遗言葬于太原。 
存审遗奏陈叙不得面觐,
符存审留下遗奏,陈述不能面见皇上, 
词旨凄惋。
词句凄惋。 
庄宗震悼久之,
庄宗震惊哀悼很久, 
废朝三日,
停止上朝三天, 
赠尚书令。
赠尚书令。 
 
存审少在军中,
符存审少年时在军中, 
识机知变,
识机知变, 
行军出师,
行军作战, 
法令严明,
法令严明, 
决策制胜,
决策取胜, 
从无遗悔,
从没有留下遗憾, 
功名与周德威相匹,
功名和周德威相匹配, 
皆近代之良将也。
都是近代的良将。 
常戒诸子曰“予本寒家,
他常常告诫几个儿子说“:我本是寒微之人, 
少小携一剑而违乡里,
小时候携一剑离开乡里, 
四十年间,
四十年间, 
位极将相。
位到将相。 
其间屯危患难,履锋冒刃,入万死而无一生,
这中间危急患难, 
身方及此,前后中矢仅百馀”乃出镞以示诸子,因以奢侈为戒。
冲锋陷阵, 
存审微时,尝为俘囚,
入万死而无一生, 
将就戮於郊外,临刑指危垣谓主者曰“请就戮於此下,冀得坏垣覆尸,
才有现在这个地位, 
旅魂之幸也”主者哀之,为移次焉。迁延之际,
前后中箭就有一百多处。” 
主将拥妓而饮,思得歌者以助欢。妓曰“俘囚有符存审者,
拿出箭头给儿子们看, 
妾之旧识,每令击节,以赞歌令”主将欣然,
以此戒除奢侈。 
驰骑而舍之。岂非命也。
 
 

符氏后代纪略

彦超,
 
存审之长子也。
 
少事武皇,
 
累历牙职。
 
存审卒,
 
庄宗以彦超为汾州刺史。
 
同光末,
 
魏州军乱,
 
诏彦超赴北京巡检。
 
先是,
 
朝廷令内官吕、郑二人在太原,
 
一监兵,
 
一监仓库。
 
及明宗入洛,
 
皇弟存霸单骑奔河东,
 
与吕、郑谋杀彦超与留守张宪。
 
彦超觉之,
 
密与宪谋,
 
未决,
 
部下大噪,
 
州兵毕集,
 
张宪出奔。
 
是夕,
 
军士杀吕、郑、存霸於衙城。
 
诘旦,
 
闻洛城祸变,
 
彦超告谕三军。
 
〔《宋史·张昭传》云:
 
昭为张宪推官,
 
庄宗及难,
 
闻邺中兵士推戴明宗,
 
宪部将符彦超合戍将应之。
 
宪死,
 
有害昭者,
 
执之以送彦超。
 
彦超曰“推官正人,
 
无得害之”又逼昭为榜,
 
安抚军民。
 
〕明宗又令其弟龙武都虞候彦卿驰骑安抚。
 
六月,
 
彦超入觐,
 
明宗召见抚谕,
 
寻授晋州留后。
 
未行,
 
会其弟前曹州刺史彦饶平宣武乱军,
 
明宗喜,
 
召彦超谓之曰“吾得尔兄弟力,
 
余更何忧,
 
尔为我往河东抚育耆旧”即授北京留守、太原尹。
 
明年冬,
 
移授昭义节度使。
 
四年,
 
授骁卫上将军,
 
改金吾上将军。
 
长兴元年,
 
授泰宁军节度使,
 
寻移镇安州。
 
 
彦超厮养中有王希全者,
 
小字佛留,
 
粗知书计,
 
委主货财,
 
岁久耗失甚多,
 
彦超止於诃谴而已。
 
应顺元年正月,
 
佛留闻朝廷多事,
 
因与任货儿等谋乱。
 
一夕,
 
扣门言朝廷有急递至,
 
彦超出至厅事,
 
佛留挟刃害之。
 
诘旦,
 
本州节度副使李端召州兵攻佛留等,
 
杀之,
 
馀众奔淮南,
 
擒彦超部将赵温等二十六人诛之。
 
彦超赠太尉。
 
 
存审次子彦饶,
 
《晋史》有传。
 
次彦卿,
 
历官凤翔节度使、守太师、中书令,
 
封魏王,
 
今居於洛阳。
 
次彦能,
 
终於楚州防御使。
 
次彦琳,
 
仕皇朝为金吾上将军,
 
卒於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