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仁恭父子割据幽燕
刘守光,
刘守光,
深州乐寿人也。
深州乐寿人。
其父仁恭,
他父亲刘仁恭,
初随父晟客於范阳,
当初随父亲刘晟客居范阳,
晟以军吏补新兴镇将,
刘晟以军吏身份补任新兴镇将官,
事节度使李可举。
服事节度使李可举。
仁恭幼多智机,
刘仁恭小时多有机智,
数陈力於军中。
屡次在军中效力。
李全忠之攻易、定也,
李全忠攻打易州、定州时,
别将於晏围易州,
偏将于晏包围了易州,
累月不能拔,
连月不能攻下,
仁恭穴地道以陷之,
刘仁恭挖地道攻陷了易州,
军中号曰“刘窟头”,
军中称他为“刘窟头”,
稍迁裨校。
逐渐迁升为裨校。
仁恭志大气豪,
刘仁恭志向远大,胆气豪壮,
自言尝梦大佛幡出於指端,
自己说曾经梦见有大佛幡从手指头上出来,
或云年四十九当领旄节。
有人说他年四十九时当领取旄节。
此言颇泄,
这话流传很广,
燕帅李匡威恶之,
燕地统帅李匡威忌恨他,
不欲令典军,
不想让他执掌军队,
改为府掾,
改任为府掾,
出为景城令。
出任景城县令。
属瀛州军乱,
正遇上瀛州军队变乱,
杀郡守,
杀死郡守。
仁恭募白丁千人讨平之,
刘仁恭招募不在军籍的壮丁一千人讨伐平定了瀛州乱军,
匡威壮其才,
李匡威认为他干练勇壮,
复使为帐中爪牙,
又派他做帐下的亲信武将,
令将兵戍蔚州。
令他领兵戍守蔚州。
兵士以过期不代,
戍守兵士因为超过了服役期限而没有人接替他们,都想回去,
思归流怨,
流露出怨言,
会李匡俦夺兄位,
正遇上李匡俦夺取了他兄长李匡威的帅位,
戍军拥仁恭为帅,
戍军便拥立刘仁恭为统帅,
欲攻幽州,
想进攻幽州,
比至居庸关,
等到达居庸关时,
为府兵所败,
被府兵打败。
仁恭挈族奔於太原。
刘仁恭带着家属逃奔到太原。
武皇遇之甚厚,
后唐武皇李克用待他很优厚,
赐田宅以处之,
赐给他田地房屋以安置他,
出为寿阳镇将,
派他出任寿阳镇将官,
从征吐浑。
跟随武皇征伐吐谷浑。
仁恭数进画於盖寓,
刘仁恭多次向盖寓进献计谋,
言幽州可图之状,
陈述幽州可以图取的情状,
愿得步骑万人,
希望得到步兵骑兵一万人,
即指期可取,
就可指日夺取,
武皇从之。
武皇听从了他。
洎仁恭举兵,
到刘仁恭发兵后,
屡不克捷。
屡次不能克敌致胜。
唐乾宁元年十一月,
唐朝乾宁元年(894)十一月,
武皇亲征匡俦。
武皇亲自征讨李匡俦。
十二月,
十二月,
破燕军於威塞,
在威塞打败了李匡俦的燕军,
进拔妫州,
向前攻下妫州,
收居庸。
收复了居庸关。
二十六日,
二十六日,
匡俦弃城而遁,
李匡俦丢下幽州城逃走,
武皇令李存审与仁恭入城抚劳,
武皇命令李存审与刘仁恭进城安抚慰劳,
封府库,
查封府库,
即以仁恭为幽州节度使,
就以刘仁恭为幽州节度使,
留腹心燕留德等十馀人分典军政,
留下心腹燕留德等十多人分别执掌军政事务,
武皇乃还。
武皇才回去。
二年七月,
二年七月,
武皇讨王行瑜,
武皇讨伐王行瑜,
师於渭北,
驻军于渭水北面,
上章请授仁恭节钺。
向唐昭宗上奏章请求授予刘仁恭节旄斧钺。
九月,
九月,
天子以仁恭为检校司空、幽州庐龙军节度使。
唐朝天子任刘仁恭为检校司空、幽州卢龙军节度使。
三年,
三年,
罗宏信背盟,
罗弘信背弃盟约,
武皇遣李存信攻魏州,
武皇派李存信进攻魏州,
征兵於燕,
向燕地征兵,
仁恭托以契丹入寇,
刘仁恭托辞契丹人进犯,
俟敌退听命。
等契丹退兵后就听从调兵的命令。
四年七月,
四年七月,
武皇闻兖、郓俱陷,
武皇听到兖州、郓州都陷落,
复征兵於仁恭,
又向刘仁恭征调军队,
数月之间,
几个月之间,
使车结辙,
使者的车辆不绝于路,
仁恭辞旨不逊。
而刘仁恭推辞旨命颇不谦逊。
武皇以书让之,
武皇写信责备刘仁恭,
仁恭览书嫚骂,
刘仁恭看完书信便谩骂武皇,
拘其使人,
拘留了武皇送信的使者,
晋之戍兵在燕者皆拘之,
晋地在幽、燕的戍兵都被刘仁恭拘押起来,
复以厚利诱晋之骁将,
刘仁恭又用厚利引诱晋军的骁勇将士,
由是亡命者众矣。
因此逃亡投奔刘仁恭的人很多。
八月,
八月,
武皇讨仁恭。
武皇讨伐刘仁恭。
九月五日,
九月五日,
次安塞军。
驻扎于安塞军中。
九日,
九日,
渡木瓜涧,
渡过木瓜涧,
大为燕军所败,
被燕军大败,
死伤大半。
死伤了一大半。
既而仁恭告捷於梁祖,
过后刘仁恭向后梁太祖朱温告捷,
梁祖闻之喜,
梁太祖听到后很高兴,
因表仁恭加平章事。
因而上表推荐刘仁恭为平章事。
仁恭又遣使於武皇,
刘仁恭又派遣使者到武皇那里,
自陈边将擅兴之罪,
自己陈述边陲将领擅自兴兵的罪行,
武皇以书报之。
武皇用书信回答他。
仁恭既绝於晋,
刘仁恭在与晋绝交之后,
恒惧讨罚,
经常害怕讨伐,
募兵练众,
招募兵士训练部众,
常无虚月。
总没有空闲的日子。
光化元年三月,
唐昭宗光化元年(898)三月,
令其长子袭沦州,
刘仁恭命令他的长子袭击沧州,
卢彦威委城而遁,
卢彦威弃城而逃,
遂兼有沧、景、德三郡,
刘仁恭便兼有了沧、景、德三郡,
以守文为留后,
以刘守文为留后,
请节钺於朝。
向朝廷请求符节斧钺。
昭宗怒其擅兴,
唐昭宗对刘仁恭擅自动兵感到愤怒,
不时与之。
没有及时给与他。
会中使至范阳,
恰逢朝中使者来到范阳,
仁恭私之曰“旄节吾自有,
刘仁恭私下对他说“:旄尾做成的符节我自己也能制造,
但要长安本色耳,
只是要有长安本色而已。
何以累章见阻。
为什么接连送上奏章而受阻不与?
为吾言之”其悖戾如此。
请为我解释这个原因。”他的悖逆不道竟然这样。
仁恭兵锋益盛,
刘仁恭军队更加强盛,
每战多捷,
每次作战多能获胜,
以为天赞,
他认为上天在帮助他,
遂有吞噬河朔之志。
于是就有了吞并河朔一带的志向。
二年正月,
光化二年(899)正月,
仁恭率幽、沧步骑十万,
刘仁恭率领幽州、沧州的步卒骑兵十万人,
号三十万,
号称三十万,
将兼并魏博、镇定。
准备兼并魏博、镇定。
师次贝州,
部队到达贝州,
一鼓而拔,
一鼓作气攻下了贝州城,
无少长皆屠之,
城中无论老幼全都被屠杀,
清水为之不流。
清水被尸体堵塞不流。
罗绍威求援於汴,
罗绍威向汴州求援,
汴将李思安、葛从周赴之,
汴军将领李思安、葛从周奔赴救援罗绍威,
思安屯内黄。
李思安驻军内黄。
仁恭兵围魏州,
刘仁恭领军包围了魏州,
闻汴军在内黄,
听到汴军驻扎在内黄,
戒其子守文曰“李思安怯懦,
告诉他儿子刘守文说:“李思安胆怯懦弱,
汝之智勇,
你的才智和勇力,
比之十倍,
要胜过他十倍,
当先殄此鼠辈,
应先消灭这一鼠辈,
次掳绍威”守文与单可及率渔阳精甲五万,
然后活捉罗绍威。”刘守文与单可及率领渔阳精壮甲士五万人,
夹清水而上。
沿清水两岸而上。
思安设伏於内黄清水之左,
李思安埋伏士兵于内黄境内清水的左岸,
袁象先设伏於内黄清水之右。
袁象先埋伏士兵于内黄境内清水的右岸。
思安逆战於繁阳城,
李思安在繁阳城迎战,
伪不胜,
假装战败,
徐退,
慢慢撤退,
燕人追蹑,
燕军紧追而来,
至於内黄,
追到内黄,
思安步兵成列,
李思安步兵排成阵列,
回击之。
回击燕军。
燕人将引退,左右伏兵发,燕军大败,
燕军大败。
临阵斩单可及,
在阵地上杀死了单可及,
守文单骑仅免,
刘守文仅单骑只身逃脱,
五万之众无生还者。
五万大军没有活着回去的。
时葛从周率邢、洺之众入魏州,
这时葛从周率领邢州、氵名州的部队进入魏州,
与贺德伦、李晖出击贼营。
与贺德伦、李晖出击敌军营寨。
是夜,
当夜,
仁恭烧营遁走,
刘仁恭烧毁营寨逃跑,
汴人长驱追击,
汴军长驱追击,
自魏至长河数百里,
从魏州到长河数百里,
僵尸蔽地,
死尸遍地,
败旗折戟,
破败的旗帜、折断的战戟,
累累於路。
堆积在路上。
镇人又邀击於东境,
镇州军队又在东边边境拦截攻击燕地败军,
燕军复败。
燕军再次被打败。
仁恭自是垂翅不振者累年。
刘仁恭从此多年委靡不振。
汴人乘胜攻沧州,
汴军乘胜进攻沧州,
仁恭率师援之,
刘仁恭率领部队前往援救,
营於乾宁军。
安营于乾宁军中。
汴将氏叔琮逆战,
汴军将领氏叔琮迎战,
燕军逗挠,
燕军回避顾望,
退保瓦桥,
退过瓦桥,
乃卑辞厚礼乞师於晋,
于是用谦卑的言辞隆厚的财礼向晋军请求救援,
武皇遣兵逼邢、洺以应之。
武皇于是派兵进逼邢州、氵名州以响应刘仁恭。
十月,
十月,
汴人陷瀛、鄚二州,
汴军攻陷瀛、莫阝二州,
晋将周德威将兵出飞狐,
晋军将领从飞狐领兵而出,
仁恭复修好於晋。
刘仁恭又与晋人恢复友好。
天祐三年七月,
天..三年(906)七月,
梁祖自将兵攻沧州,
梁太祖亲自领兵进攻沧州,
营於长芦。
在长庐安营。
仁恭师徒屡丧,
刘仁恭部下士兵屡次逃亡,
乃酷法尽发部内男子十五已上、七十已下,
于是刘仁恭施行酷法,全部征取辖区内十五岁以上、七十岁以下的男丁,
各自备兵粮以从军,
各人自己准备粮食从军,
闾里为之一空。
里巷为之一空。
部内男子无贵践,
辖区内男子无论贵贱,
并黥其面,
全在面额上刻字涂墨,
文曰“定霸都”,
字叫“定霸都”,
士人黥其臂,
士人在手臂上刻字涂墨,
文曰“一心事主”。
字叫“一心事主”,
由是燕、蓟人民例多黥涅,
因此燕、蓟一带的人民按例大多被刻字染墨,
或伏窜而免。
也有隐匿逃窜才得以避免的。
仁恭阅众,
刘仁恭汇集部众,
得二十万,
得到二十万,
进至瓦桥,
进到瓦桥,
汴人深沟高垒以攻沧州,
汴军深沟高垒以进攻沧州,
内外阻绝,
沧州守军与外界阻绝,
仁恭不能合战,
刘仁恭不能与他合兵而战,
城中大饑,
沧州城内大闹饥荒,
人相篡啖,
人们互相烹食,
析骸而爨,
劈开尸骨当柴烧,
丸土而食,
搓圆泥土当粮食,
转死骨立者十之六七。
形销骨立奄奄待毙者有十分之六七。
自七月至十月,
从七月到十月,
仁恭遣使求援於晋,
刘仁恭派遣使者向晋人求援,
前后百馀辈,
前后派出一百多人,
武皇乃征兵於燕,
武皇才向燕人调集兵力,
仁恭遣都将李溥夏侯景、监军张居翰、书记马郁等,
刘仁恭都将李溥、夏侯景,监军张居翰,书记马郁等,
以兵三万来会。
领兵三人来与晋军相会。
十二月,
十二月,
合晋师以攻潞州,
会合晋军以进攻潞州,
降丁会,
降服了丁会,
乃解沧州之围。
才解脱了沧州之围。
是时,
这时,
天子播迁,
唐朝天子逃亡于道,
中原多故,
中原地区战事频繁,
仁恭啸傲蓟门,
刘仁恭啸傲蓟门,
志意盈满,
志得意满,
师道士王若讷,
拜道士王若讷为师,
祈长生羽化之道。
祈求长生不老羽化成仙的法术。
幽州西有名山曰大安山,
幽州西部有座名山叫大安山,
仁恭乃於其上盛饰馆宇,
刘仁恭就在那山上修建装饰华丽的馆宇,
僭拟宫掖,
超越本份仿照天子宫廷,
聚室女艳妇,
收聚家室美女,
穷极侈丽。
极尽奢侈华丽。
又招聚缁黄,
又招聚和尚道士,
合仙丹,
配制仙丹,
讲求法要。
讲求法术要略,
又以瑾泥作钱,
又用粘土做成钱,
令部内行使,
令在辖区内流通,
尽敛铜钱於大安山巅,
而将铜钱全都收敛到大安山顶上,
凿穴以藏之,
挖掘山洞来收藏它们,
藏毕即杀匠石以灭其口。
藏好后就杀死挖洞凿石的工匠以灭口。
又禁江表茶商,
又禁止江南茶商入境,
自撷山中草叶为茶,
自己采摘大安山中的草叶当茶叶,
以邀厚利。
以谋取厚利。
改山名为大恩山。
改山名为大恩山。
仁恭有嬖妾曰罗氏,
刘仁恭有位爱妾姓罗,
美姿色,
姿色美丽,
其子守光烝之,
他的儿子刘守光与她通奸,
事泄,
事情被发觉,
仁恭怒,
刘仁恭大怒,
笞守光,
鞭打刘守光,
谪而不齿。
贬谪而不任用他。
四年四月,
天..四年(907)四月,
汴将李思安以急兵攻幽州,
汴军将领李思安率领士兵进攻幽州,
营於石子河,
在石子河安营,
仁恭在大安山,
刘仁恭在大安山上,
城中无备,
幽州城没有防备,
守光自外帅兵来援,
刘守光便从外地统帅军队前来救援,
登城拒守。
登上幽州城墙抗兵固守。
汴军既退,
汴军撤退后,
守光乃自为幽州节度,
刘守光就自任幽州节度使,
令其部将李小喜、元行钦将兵攻大安山。
命令部下将领李小喜、元行钦领兵进攻大安山。
仁恭遣兵拒战,
刘仁恭派兵抵抗作战,
为小喜所败,
被李小喜打败,
乃掳仁恭归幽州,
于是俘获刘仁恭回到幽州,
囚於别室。
囚禁在偏室中。
仁恭左右,
刘仁恭身边的人,
迨至婢媵,
以至婢女媵妾,
与守光不协者毕诛之。
凡与刘守光不和的全都诛杀了他们,
其兄守文在沧州,
这时刘守光的兄长刘守文在沧州,
闻父被囚,
听到父亲被囚禁,
聚兵大哭,
聚合兵士大声痛哭,告诉他们说:
谕之曰“哀哀父母,
“可怜父母,
生我劬劳。
生养我们劳苦。
自古岂有雠父者,
自古以来哪有儿子仇恨父亲的人,
吾家生此枭獍,
我家出现这种凶禽恶兽的东西,
吾生不如死”即率沧、德之师讨之。
我活着不如去死!”立即率领沧州和德州的军队讨伐刘守光。
守光逆战於鸡苏,
刘守光在鸡苏迎战,
为守文所败。
被刘守文打败。
既而守文诈悲,
不久刘守文假装悲痛,
单马立於阵场,
单骑匹马立于阵地前,
泣谕於众曰“勿杀吾弟”时守光骁将元行钦识之,
哭着告诫自己的部众说“:请你们不要杀害了我的弟弟。”这时刘守光的勇将元行钦认出了他,
被擒,
刘守文于是被元行钦抓获,
沧兵失帅自溃。
沧州士兵失去统帅而自己溃散。
守光乃絷兄於别室,
刘守光于是把哥哥囚禁在别室,
围以丛棘,
用丛生的棘刺围着,
乘胜进攻沧州。
乘胜进攻沧州。
沧州宾佐孙鹤、吕兖已推守文子延祚为帅,
沧州宾佐孙鹤、吕兖已推举刘守文的儿子刘延祚为统帅,
守光携守文於城下,
刘守光将刘守文带到沧州城下,
攻围累月。
攻打包围了几个月。
城中乏食,
城中缺粮,
米斗直三万,
一斗米价值三万,
人首一级亦直十千,
人首一级也值十千,
军士食人,
军士吃人,
百姓食墐土,
百姓吃粘土,
驴马相遇,
驴马相遇时,
食其鬃尾,
互相吃鬃毛和尾毛,
士人出入,
士人出门,
多为强者屠杀。
大多被骁勇的人屠杀。
久之,
很久,
延祚力穷,
刘延祚势穷力竭,
以城降於守光,
举全城向刘守光投降,
守文寻亦遇害。
刘守文旋即也被杀害。
守光性本庸昧,
刘守光本性平庸昏昧,
以父兄失势,
把父亲兄长的失势,
谓天所助,
说成是上天在帮助他,
淫虐滋甚。
因而荒淫暴虐更加厉害,
每刑人必以铁笼盛之,
每当杀人时一定要用铁笼子装着犯人,
薪火四逼,
四周用柴火围拢,
又为铁刷劀剔人面。
又用铁刷子挖刮人的脸。
尝衣赭黄袍,
曾经穿着赭色黄袍,
顾谓将吏曰“当今海内四分五裂,
四顾将官佐吏们说:“当今海内四分五裂,
吾欲南面以朝天下,
我想南面称王而君临天下,
诸君以为何如”宾佐有孙鹤者,
诸君认为怎么样?”宾佐中有位叫孙鹤的人,
骨鲠方略之士也,
是位正直而有方略的谋士,
率先对曰“王西有并、汾之患,
首先应对说:“大王西面有并州、汾州的祸患,
北有契丹之虞,
北面有契丹的忧虑,
乘时观衅,
他们正乘机寻找破绽,
专待薄人,
虎视眈眈其势逼人,
彼若结党连衡,
他们如果结为同党横向联合,
侵我疆场,
侵犯我们的疆界,
地形虽险,
我们虽然地势险要,
势不可支,
然而其势不可挡住敌人的进攻,
甲兵虽多,
铠甲兵器虽然很多,
守恐不暇,
然而防守尚恐顾不上,
纵能却敌,
即使能击退敌人,
未免生忧。
也未免产生忧患。
王但抚士爱民,
大王只要安抚士卒爱护人民,
补兵完赋,
修整兵备收全赋税,
义声驰於天下,
道义名声流传天下,
诸侯自然推戴。
诸侯就自然推举拥戴。
今若恃兵与险,
现在如果倚仗兵多地险,
未见良图”守光不悦,
未见得就有好的前景。”刘守光不高兴。
及梁军据深、冀,
到梁军占据深州、冀州时,
王镕乞师於守光,
王..向刘守光请求救兵,
孙鹤劝守光出援军以图霸业,
孙鹤劝刘守光派出援军以图取霸业,
守光不从。
刘守光不听从。
及庄宗有柏乡之捷,
当后唐庄宗取得柏乡战役的胜利时,
守光谋攻易、定,
刘守光图谋攻打易州、定州,
讽动镇人,
煽动镇州人,
欲为河朔元帅。
想做河朔地区的元帅。
庄宗乃与镇州节度使王镕、易定节度使王处直、昭义节度使李嗣昭、振武节度使周德威、天德军节度使宋瑶,
庄宗于是与镇州节度使王..、易定节度使王处直、昭义节度使李嗣昭、振武节度使周德威、天德军节度使宋瑶,
同遣使奉册,
一同派遣使者奉上册封文书,
推守光为尚父,
推刘守光为尚父,
以稔其恶。
以促成他的罪恶。
守光不悟,
刘守光不醒悟,
谓藩镇畏己,
还以为藩镇们害怕自己,
仍以诸镇状送梁祖,
仍旧将各蕃镇的状文送给梁太祖,说:
言“臣被晋王等推臣为尚父,
“臣被晋王等推戴为尚父,
坚辞不获,
坚决辞谢都不行,
又难推违。
又难以抗拒违背。
臣窃料所宜,
臣私下料想恰当的方式,
不如陛下与臣河北道都统,
不如陛下封臣为河北道都统,
则并、镇之叛,
那么并州、镇州的叛逆,
不足平殄矣”梁祖知其诈,
就能轻易地平定了。”梁太祖知其有诈,
优答之。
好言答应他。
仍命阁门使王瞳、供奉官史彦璋等使於燕,
又命阁门使王日童、供奉官史彦璋等人出使燕地,
册守光为河北道采访使。
册封刘守光为河北道采访使。
六月,
六月,
梁使至,
梁朝使者来到,
守光令所司定尚父采访使仪注,
刘守光命令有关官员议定尚父采访使的礼节。
所司取唐朝册太尉礼以示之。
官员取出唐朝册封太尉礼节的记载给他看。
守光曰“此仪注中何无郊天改元之事”梁使曰“尚父虽尊,
刘守光说“:这礼节中怎么没有在郊外祭天和改元的事?”梁朝使者说“:尚父虽然尊贵,
犹是人臣”守光怒,
但还是皇上的臣子。”刘守光大怒,
投於地,
将礼书扔到地下,
谓将吏曰“方今天下鼎沸,
对将佐官吏说:“当今天下动荡,
英雄角逐。
英雄角逐,
朱公创号於夷门,
朱公在夷门创立国号,
杨渭假名於淮海,
杨渭在淮海僭称帝业,
王建自尊於巴蜀,
王建在巴蜀自尊为国主,
茂贞矫制於岐阳,
李茂贞在岐阳伪行诏令,
皆因茅土之封,
都依仗所封的土地,
自假帝王之制,
自己借用帝王的名号礼制,
然兵虚力寡,疆场多虞。
然而兵力虚弱、势力孤单、疆土边境诸多忧患。
我大燕地方二千里,
我大燕有土地方圆二千里,
带甲三十万,
带甲之士三十万,
东有鱼盐之饶,
东边有富饶的鱼盐资源,
北有塞马之利,
北面有塞外骏马的利益,
我南面称帝,
我南面称帝,
谁如我何。
又能把我怎样!
今为尚父,
我都仅当尚父,
孰当帝者。
谁该当皇帝?
公等促具帝者之仪,
你们等人赶紧准备皇帝的礼仪,
予且为河朔天子”燕之将吏窃议,
我将要当河朔的天子。”燕地的将佐官吏窃窃私议,
以为不可。
认为不行。
守光置斧锧於庭,
刘守光将斧头和铁砧放在庭中,
令将佐曰“今三方协赞,
命令将吏们说:“现在有多方支持,
予难重违,
我不能再次违抗,
择日而帝矣。
必须选择吉日称帝了。
从我者赏,
听从我的人就给予奖赏,
横议者诛。
从中阻挠不听的人格杀勿论。”
孙鹤对曰“沧州破败,
孙鹤应对说“:沧州被攻破打败,
仆乃罪人,
我本是负罪之人,
大王宽容,
受大王宽容,
乃至今日,
我才活到今天,
不敢阿旨,以误家国,
因此不敢阿护旨意以误了家国,
苟听臣言,
如果听从我的话,
死且无侮”守光大怒,
我就是死也不后悔。”刘守光大怒,
推之伏锧,
把他推倒在铁砧板上,
令军士割其肉生啖之。
命令军士们割下他的肉生吃下去。
鹤大呼曰“百日之外,
孙鹤大叫道“:百天之后,
必有急兵矣”守光命窒其口,
必将有急兵到来!”刘守光命令堵上他的口,
寸斩之,
一寸寸斩割了他,
有识为之嗟惋。
有识之士都为之嗟叹惋惜。
乃悉召部内官吏,
刘守光于是全部召来手下官吏,
教习朝仪,
教他们学习朝拜皇帝的礼节仪式,
边人既非素习,
边远地方的人平素既没有见识过,
举措失容,
举措之间没有仪容,
相顾诮笑。
互相看着调笑。
八月十三日,
八月十三日,
守光僭号大燕皇帝,
刘守光僭称大燕皇帝,
改年曰应天。
改年号叫应天。
以梁使王瞳、判官齐涉为宰相,
以梁朝使者王日童、判官齐涉为宰相,
史彦璋为御史大夫。
史彦璋为御史大夫。
伪册之日,
称帝那一天,
契丹陷平州。
契丹人就攻陷了燕北平州。
庄宗闻之大笑,
庄宗闻讯后大笑,
监军张承业曰“恶不积不足以灭身,
监军张承业说:“罪恶不累积得很多不足以亡命灭身,
老氏所谓将欲取之,
正所谓老子所说的‘将要夺取他,
必先与之。
必先送给他’,
今守光狂蹶,
现在刘守光猖獗一时,
请遣使省问,
请派使者探问他,
以观其衅”十月,
以观他的败兆。”十月,
庄宗令太原少尹李承勋往使。
庄宗令太原少尹李承勋前往出使燕地。
承勋至,
李承勋到燕地后,
守光怒不称臣,
刘守光愤怒他不称臣,
械之於狱。
将他带上刑具关在监狱中。
十二月,
十二月,
庄宗遣周德威出飞狐,
庄宗派周德威从飞狐出师,
会镇、定之师以讨之,
会合镇州、定州的军队以讨伐刘守光。
德威攻围历年,
周德威进攻包围历经一年,
属郡皆下。
燕地其他属郡都被攻下。
守光坚保幽州,
刘守光固守幽州,
求援於梁,
向梁王求援,
北诱契丹,
向北利诱契丹,
救终不至。
但救兵始终不来。
十年十月,
十年十月,
守光遣使持币马见德威乞降,
刘守光便派使者带着钱币马匹见周德威请求投降,
又乘城呼曰“予俟晋王至即出城”十一月,
又登上城墙高呼说“:我等晋王来到就出城。”十一月,
庄宗亲征。
庄宗亲征。
二十三日,
二十三日,
至幽州,
到幽州,
单骑临城,
庄宗单骑来到幽州城下,
召守光曰“丈夫成败,
召刘守光说:“大丈夫的成败,
须决所向,
取决于他的背向,
公将何如”守光曰“某俎上肉耳”庄宗愍之,
您将如何取舍?”刘守光说“:我不过是砧板上的肉罢了!”庄宗怜悯他,
折弓为盟,
折断弓箭为他发誓,
许其保全。
答应保全他的性命。
守光辞以他日,
刘守光又推辞在另外的日子投降,
庄宗乃令诸军攻之。
庄宗于是命令各军继续攻击他。
二十四日,
二十四日,
四面毕攻,
四面全部进攻,
庄宗登燕太子墓观之。
庄宗登上燕太子墓观战。
俄而数骑执仁恭并其孥来献,
一会儿几位骑兵抓着刘仁恭以及他的妻儿来献给庄宗,
檀州游奕将李彦晖於燕乐县获守光,
檀州游奕将领李彦晖也在燕乐县抓获刘守光,
并妻李氏、祝氏,
并将他的妻子李氏、祝氏,
男继珣、继方、继祚等来献。
儿子刘继王旬、刘继方、刘继祚等人来献上。
初,
稍早以前,
守光城破后,
刘守光在幽州城被攻破后,
携其妻子将走关内依刘守奇,
携带他的妻儿逃到关南投靠刘守奇。
沿路寒疮足踵,
沿路生了冻疮,双脚肿起,
经日不食。
整天没有饭吃。
至燕乐县,
到燕乐县,
匿於坑谷,
藏在山洞中,
令妻祝氏乞食於田父张师造家,
叫妻子祝氏到农户张师造家讨饭吃,
怪妇人异状,
张师造感到这妇人状貌怪异,
诘之,
盘问她,
遂俱擒焉。
于是将他们全抓获了。
庄宗方宴府第,
庄宗正在府第宴饮部下,
引仁恭、守光至席,
带刘仁恭、刘守光到席前,
父子号泣谢罪,
刘氏父子大哭谢罪,
庄宗慰抚之曰“往事不复言。
庄宗抚慰他们说:“以前的事不要再提了,
人谁无过,
谁人没过错,
改之为贵”乃归之传舍。
改了它就是可贵的。”于是把他们带回驿传馆舍中。
是月己卯,
同月己卯日,
晋人执守光及仁恭,
晋军抓执刘守光及刘仁恭,
露布表其罪,
在纪功报捷的露布上公布他们的罪行,
驱以班师。
然后驱赶俘虏凯旋班师。
十一年正月,
天..十一年(914)正月,
至晋阳,
庄宗及军队到达晋阳,
仁恭父子荷校於露布之下,
刘仁恭父子身披桎梏立于露布之下,
父母唾面骂守光曰“逆贼,
父母唾骂刘守光说:“不肖逆贼,
破家如是”守光俯首不顾。
家败人亡到如此地步!”刘守光低着头不敢看。
自范阳至晋阳,
从范阳到晋阳,
涉千馀里,
跋涉一千多里,
所在聚观,
所到之处人们都围着看他们,
呼守光为“刘黑子”,
叫刘守光为“刘黑子”,
略无愧色。
而他却全无愧色。
庄守以仁恭、守光徇於都城,
庄宗将刘仁恭、刘守光在都城游街示众后,
即告南宫七庙,
就到南宫七庙祭告祖宗,
礼毕,守光与李小喜、郑藏斐、刘延卿及其二妻皆伏诛。李小喜者,
祭礼完毕、刘守光与李小喜、郑藏斐、刘延卿以及他的两个妻子都被诛杀。
本晋之小校,
李小喜本是晋军的小校,
先奔於燕,
先前逃到燕地,
守光以为爱将。
刘守光把他当作爱将。
守光虽凶淫出於天性,
刘守光虽然凶残淫乱出于天性,
然而稔恶侈毒,
然而他的罪大恶极,
抑亦小喜赞成。
未尝不是李小喜促成的。
守光将败,
刘守光将败的前一日,
前一日来降。
李小喜来投降晋军。
守光将死,
刘守光将死前,
大呼曰“臣之误计,
大叫道:“臣的荒谬行为,
小喜荧惑故也,
是李小喜蛊惑的缘故,
若罪人不死,
如果他这罪人不死,
臣必诉於地下”庄宗急召小喜至,
臣一定到九泉之下申诉。”庄宗急忙传召李小喜来到,
令证辩。
让他证明辩解。
小喜瞋目叱守光曰“囚父杀兄,
李小喜瞪着眼睛喝叱刘守光说“:囚禁父亲杀死兄长,
烝淫骨肉,
与父亲的爱妾通奸,
亦我教耶”庄宗怒小喜失礼,
也是我教你的吗?”庄宗气愤李小喜的失礼,
先斩之。
首先杀了他。
守光恸哭曰“王将定天下,
刘守光痛哭说“:大王将要平定天下,
臣精於骑,
臣精于骑马,
何不且留指使”二妻让之曰“皇帝,
何不姑且留下我一命以供使唤。”他的两位妻子责备他说:“皇帝,
事势及此,
事情形势到这一地步,
生不如死”即延颈就戮。
活着不如去死!”于是他的两位妻子首先引颈就戮。
守光犹哀诉不已。
刘守光还哀求不已。
既诛,
在诛杀刘守光后,
命判官司马揆备轊椟祭醊,
庄宗命判官司马揆具办棺材祭品,
瘗於城西三里龙山下。
将他们埋在城西三里外的龙山下面。
令副使卢汝弼、李存霸拘送仁恭至代州,
又命副使卢汝弼、李存霸押送刘仁恭到代州,
於武皇灵前刺心血以祭,
在武皇陵墓前用刘仁恭心血来祭祀,
诛於雁门山下。
将他诛杀在雁门山下。
自仁恭乾宁二年春入幽州,
从刘仁恭乾宁二年春天进入幽州,
至天祐十年,
到天..十年,
父子相承,
父子相承,
十九年而灭。
十九年而灭亡。
刘陟建南汉政权
刘陟,
刘陟,
即刘纻,
即刘繱,
初名陟。
初名陟。
其先彭城人,
祖先是彭城人,
祖仁安,
祖父刘仁安,
仕唐为潮州长史,
在唐朝任潮州长史,
因家岭表。
于是迁家住到岭南。
父谦,
父亲刘谦,
素有才识。
素有才智见识。
唐咸通中,
唐朝咸通年间,
宰相韦宙出镇南海,
宰相韦宙出镇南海时,
谦时为牙校,
刘谦当时任牙校,
职级甚卑,
职位级别很低,
然气貌殊常,
但神态相貌特别异常,
宙以犹女妻之。
韦宙便将侄女嫁给他,
妻以非其类,
韦宙的妻子认为门户不配,
坚止之,
坚决阻止,
宙曰“此人非常流也,
韦宙说:“这人不是一般常人,
他日我子孙或可依之”谦后果以军功拜封州刺史兼贺水镇使,
以后我的子孙或许还要依靠他呢!”刘谦后来果然因军功而被封为封州刺史兼贺水镇使,
甚有称誉。
很有名望声誉。
谦之长子曰隐,
刘谦的大儿子刘隐,
即韦氏女所生也,
即韦家女所生,
幼而奇特。
小时就很奇特。
及谦卒,
当刘谦去世后,
贺水诸将有无赖者,
贺水的将领中有无赖之徒,
幸变作乱,
想趁机作乱,
隐定计诛之。
刘隐定计诛杀了他们。
连帅刘崇龟闻其才,
连帅刘崇龟听到他的才干,
署为右都校,
任他为右都校,
复领贺水镇,
又统领贺水镇,
俄奏兼封州刺史,
不久奏请任为封州刺史,
用法清肃,
施法清廉严格,
威望颇振。
威望极高。
唐昭宗以嗣薛王知柔石门扈跸功,
唐昭宗因嗣薛王知柔在石门护驾有功,
授清海军节度使。
授任青海军节度使。
诏下,
诏令下达后,
有府之牙将卢琚、谭玘谋不禀朝命,
府中牙将卢琚、谭王巳想不遵守诏令,
隐举部兵诛琚、玘以闻,
刘隐带部下士卒诛灭了卢琚、谭王巳。上报朝廷。
知柔至,
知柔到任后,
深德之,
深深感激他,
辟为行军司马,
征为行军司马,
委以兵赋。
将兵权交给他。
唐昭宗命宰相徐彦若代知柔复署前职。
唐昭宗命宰相徐彦若代替知柔复任前职。
彦若在镇二年,
徐彦若在藩镇二年,
临薨,
临死前,
手表奏隐为两使留后,
亲手写表奏推举刘隐为两使留后,
昭宗未之许,
昭宗不答应,
命宰相崔远为节度使。
命宰相崔远为节度使。
远行及江陵,
崔远走到江陵,
闻岭表多盗,
听说岭南强盗很多,
惧隐违诏,
怕刘隐违抗诏令,
迟留不进,
犹豫不前,
会远复入相,
马上又诏令他回京任相,
乃诏以隐为留后,
朝廷以刘隐为留后,
然久未即真。
然而好久不予正式任命。
及梁祖为元帅,
到梁太祖任元帅,
隐遣使持重赂以求保荐,
刘隐派使者送重贿求他保荐,
梁祖即表其事,
梁太祖便上奏,
遂降旄节。
才正式任刘隐为节度使。
梁开平初,
后梁开平初年,
恩宠殊厚,
恩宠特别优厚,
迁检校太尉、兼侍中,
迁任检校太尉、兼侍中,
封大彭郡王。
封大彭郡王。
梁祖郊禋,
梁太祖在郊外祭天,
礼毕,
典礼完毕后,
加检校太师、兼中书令,
加封刘隐为检校太师、兼中书令,
又命兼领安南都护,
又命他兼任安南都护,
充清海、静海两军节度使,
充青海、静海两军节度使,
进封南海王。
进封南海王,
开平四年三月卒。
开平四年三月去世。
陟,隐之弟也,
刘阝步是刘隐的弟弟,
隐卒,
刘隐去世后,
代据其位。
代替他的位置。
及梁末帝嗣位,
到梁末帝即位,
务行姑息之政,
励行怀柔姑息的政策,
乃尽以隐之官爵授陟。
于是将刘隐的所有官爵都授给刘阝步。
先是,
此前,
邕州叶广略、容州庞巨源,
邕州叶广略、容州庞巨源,
或自擅兵赋,
有时擅征兵赋,
数侵广之西鄙,
多次侵入广州西部边界,
陟举兵讨之,
刘阝步发兵讨伐他,
邕、容皆败,
邕州、容州兵败,
因附庸於陟。
便投靠刘阝步作为附庸。
又,
又,
交州土豪曲承美亦专据其地,
交州土豪曲承美也专霸一方,
送款於梁,
向梁朝求和,
因正授旄钺。
因而朝廷诏令授他为交州节度使。
陟不平之,
刘阝步对此不平,
遣将李知顺伐之,
派将领李知顺攻伐他,
执承美以献,
抓住了曲承美,
陟自是尽有岭表之地。
刘阝步从此全部拥有了岭南之地。
及闻钱镠册封吴越王,
当听到钱..被册封为吴越王后,
陟耻称南海之号,
刘阝步深以自己仅封为南海王为耻,
乃叹曰“中原多故,
于是感叹说:“中原多故,
谁为真主,
谁是真正君主?
安能万里梯航而事伪庭乎”梁贞明三年八月,
岂能遥遥万里梯山航海而事奉伪朝!”梁贞明三年(917)八月,
陟乃僭号於广州,
刘阝步便在广州僭称帝号,
国号大汉,
建立国家名叫大汉,
伪改元为乾亨。
改用乾亨年号纪年。
明年,
第二年,
僭行郊礼,
僭行郊外祭天仪式,
赦其境内,
赦免境内犯人,
及改名岩。
又改名叫刘岩。
陟僭位之后,
刘阝步僭即帝位后,
广聚南海珠玑,
大量收聚南海的珠玑,
西通黔、蜀,
向西与黔、蜀贸易,
得其珍玩,
得到那里的珍玩,
穷奢极侈,
穷奢极欲,
娱僭一方,
享乐一隅,
与岭北诸藩岁时交聘。
与岭北各藩镇按时交往拜访。
及闻庄宗平梁,
当听到唐庄宗平定后梁之后,
遣伪宫苑使何词来聘,
便派伪宫苑使何词前来拜访,
称“大汉国王致书上大唐皇帝”。
称“大汉国主致信于大唐皇帝”,
庄守召见於邺宫,
庄宗在邺宫召见何词,
问南海事状,
询问他南海的情况,
且言本国已发使臣,
何词又说本国已发使臣,
大陈物贡,
运送大量贡物,
期今秋即至。
将在今年秋天送到。
初,
原先,
陟闻庄宗兵威甚盛,
刘阝步听说庄宗武力强盛,
故令何词来视虚实,
所以派何词来探听虚实,
时朝政已紊,
当时后唐朝政已乱,
庄宗亦不能以道制御远方,
庄宗也没有办法控制后方,
南海贡亦不至,
南海的贡物也最终不送来了,
自是与中国遂绝。
从此与中原断绝往来。
唐同光三年冬,
后唐同光三年(925),
白龙见於南海,
有白龙在南海出现,
改伪乾亨元年为白龙元年,
刘阝步改伪乾亨元年为白龙元年,
陟又改名龚,
又改名为龚,
以符龙之瑞也。
以迎合白龙出现的祥瑞。
白龙四年春,
白龙四年(928)春,
又改大有元年。
又改元为大有元年。
是岁,
这年,
陟僭行耤田之礼。
刘阝步僭行天子亲自耕田以供祭祀的礼仪。
陟之季年,
刘阝步在晚年时,
有梵僧善占算之术,
有位梵僧精于占卜算命的方术,
谓陟不利名龚,
说刘阝步改名为龚不利,
他年虑有此姓败事,
他又联想到有姓龚而坏事的,
陟又改名纻。
于是刘阝步又改名为繱。
纻读为俨,
繱读音同俨,
古文无此字,
古代没有这个字,
盖妄撰也。
大概是刘阝步自己妄造的。
陟性虽聪辩,
然好行苛虐,
至有炮烙、刳剔、截舌、灌鼻之刑,
一方之民,
若据炉炭。
惟厚自奉养,
广务华靡,
末年起玉堂珠殿,
饰以金碧翠羽,
岭北行商或至其国,
皆召而示之,
夸其壮丽。
每对北人自言家本咸秦,
耻为蛮夷之主。
又呼中国帝王为洛州刺史,
其妄自尊大,
皆此类也。
晋天福七年夏四月,
陟以疾卒,
凡僭号二十六年,
年五十四。
伪谥为天皇大帝,
庙号高祖,
陵曰康陵。
子玢嗣。
玢,
陟长子也。
初封宾王,
又封秦王。
陟卒,
遂袭位,
伪号光天。
玢性庸昧,
僭位之后,
大恣荒淫。
寻为其弟晟等所弑,
在位一年,
伪谥为殇帝。
晟,
陟第二子也。
伪封勤王,
又封晋王。
玢之立也,
多行淫虐,
人皆患之,
晟因与其弟伪越王昌等同谋弑玢,
自立为帝,
改元为应乾,
又改为乾和。
晟率性荒暴,
得志之后,
专以威刑御下,
多诛灭旧臣及其昆仲,
数年之间,
宗族殆尽。
又造生地狱,
凡汤镬、铁床之类,
无不备焉。
人有小过,
咸被其苦。
及湖南马氏昆弟寻戈,
晟因其衅,
遣兵攻桂林管内诸郡及郴、连、梧、贺等州,
皆克之,
自此全有南越之地。
周显德五年秋八月,
晟以疾卒,
伪谥曰文武光圣明孝皇帝,
庙号中宗,
陵曰昭陵。
是岁,
晟以六月望夜宴於甘泉宫,
是夕月有食之,
测在牛女之度,
晟自览占书,
既而投之於地,
曰“自古岂有长存者乎”纵长夜之饮,
至是而卒。
鋹,
晟长子也。
伪封卫王。
晟卒,
乃袭伪位,
时年十七,
改元为大宝。
鋹性庸懦,
不能治其国,
政事咸委於阉官,
复有宫人具冠带、预职官、理外事者,
由是纲纪大坏。
先是,
广州法性寺有菩提树一株,
高一百四十尺,
大十围,
传云萧梁时西域僧真谛之所手植,
盖四百馀年矣,
皇朝乾德五年夏,
为大风所拔。
是岁秋,
鋹之寝室屡为雷震,
识者知其必亡。
皇朝开宝三年夏,
王师始议南征。
四年二月五日,
王师压广州,
鋹尽焚其府库,
将赴火而死,
既而不能引决,
寻为王师所擒,
举族迁於京师。
皇上赦而不诛,
仍赐爵为恩赦侯,
其后事具皇家日历。
陟始自梁贞明三年僭号,
历三世四主,
至皇朝开宝四年,
凡五十五年而亡。
刘崇立北汉抗周
刘崇,
太原人,
汉高祖之从弟也。
少无赖,
好陆博意钱之戏,
弱冠隶河东军。
唐长兴中,
迁虢州军校。
汉祖镇并、汾,
奏为河东步军都指挥使。
逾年,
授麟州刺史,
复为河东马步军都指挥使兼三城巡检使,
遥领泗州防御使。
汉祖起义於河东,
以崇为特进、检校太尉、行太原尹。
是岁五月,
汉祖南行,
以崇为北京留守,
寻加同平章事。
隐帝嗣位,
加检校太师、兼侍中。
乾祐二年九月,
加兼中书令。
时汉隐帝以幼年在位,
政在大臣,
崇亦招募亡命,
缮完兵甲,
为自全之计,
朝廷命令,
多不禀行,
征敛一方,
略无虚日,
人甚苦之。
三年十一月,
隐帝遇害,
朝廷议立崇之子徐州节度使赟为主,
会周太祖为军众所推,
降封赟为湘阴公。
崇乃遣牙将李奉书求赟归藩,
会赟已死,
唯以优辞答之。
周广顺元年正月,
崇僭号於河东,
称汉,
改名旻,
仍以乾祐为年号。
署其子承钧为侍卫亲军都指挥使、太原尹,
以判官郑拱、赵华为宰相,
副使李瑰、代州刺史张晖为腹心,
寻遣承钧率兵攻晋、隰二州,
不克而退。
九月,
崇自领兵由阴地关寇晋州,
乞师於契丹,
契丹以五千骑助之,
合兵以攻平阳,
又分兵寇昭义。
周太祖遣枢密使王峻等率大军以援晋、绛,
崇闻周师至,
遂焚营而遁。
是岁,
晋、绛大雪,
崇驻军六十馀日,
边民走险自固,
兵无所掠,
士有饑色,
比至太原,
十亡三四。
二年二月,
崇遣兵三千馀众寇府州,
为折德扆所破,
其所部岢岚军为德扆所取。
崇自僭称之后,
以重币求援於契丹,
仍称侄以事之,
契丹伪册为英武皇帝。
及周世宗嗣位,
崇复乞师於契丹,
以图入寇,
契丹遣将杨衮合势大举,
来迫潞州。
显德元年三月,
周世宗亲征,
与崇战於高平,
大败之。
崇与亲骑十数人逾山而遁,
中夜迷懵,
不知所适,
劫村民使为乡导,
误趋晋州路,
行百馀里方觉。
崇怒,
杀乡导者,
得他路而去,
乃易名号,
被毛褐、张桦笠而行。
至沁州,
与从者三五骑止於郊舍,
寒馁尤甚,
潜令告伪刺史李廷诲,
廷诲馈盘餐、解衣裘而与之。
每至属邑,
县吏奉食,
匕箸未举,
闻周师至,
即苍黄而去。
崇年老力惫,
伏於马上,
日夜奔窜,
仅能支持。
距太原一舍,
其子承钧夜以兵百人迎之而入。
及周师临城下,
崇气慑,
自固闭垒不出。
月馀,
世宗乃旋军。
显德二年十一月,
崇以病死,
其子承钧袭伪位。
钧之事迹具皇家日历。
史臣总评
史臣曰:
守光逆天反道,
从古所无,
迨至临刑,
尚求免死,
非唯恶之极也,
抑亦愚之甚也。
刘晟据南极以称雄,
属中原之多事,
洎乎奕世,
遇我昌朝,
力惫而亡,
不泯其嗣,
亦其幸也。
刘崇以亡国之馀,
窃伪王之号,
多见其不知量也。
今元恶虽毙,
遣孽尚存,
势蹙民残,
不亡何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