契丹起源与早期扩张
契丹者,
契丹,
古匈奴之种也。
是古代匈奴人的后代。
代居辽泽之中,
世代居住在辽泽之中,
潢水南岸,
潢水南岸,
南距榆关一千一百里,
南距榆关一千一百里,
榆关南距幽州七百里,
榆关南距幽州七百里,
本鲜卑之旧地也。
契丹所居之地本是鲜卑人的故地。
其风土人物,
那里的风土人物,
世代君长,
世代君长,
前史载之详矣。
前代的史籍中已记载得很详细了。
唐咸通末,
唐朝懿宗咸通末年,
其王曰习尔之,
契丹王叫习尔之,
疆土稍大,
疆土稍有扩大,
累来朝贡。
不断来唐朝朝贡。
光启中,
唐僖宗光启年间,
其王钦德者,
契丹王叫钦德,
乘中原多故,北边无备,
乘中原多有变乱、北部没有防备之机,
遂蚕食诸郡,
于是蚕食唐朝各边郡,
达靼、奚、室韦之属,
鞑靼、奚人、室韦之类部族,
咸被驱役,
全被契丹驱赶役使,
族帐浸盛,
契丹人的帐篷逐渐繁盛,
有时入寇。
时或入寇。
刘仁恭镇幽州,
刘仁恭镇守幽州,
素知契丹军情伪,
一向熟知契丹人的真假虚实,
选将练兵,
便挑选将领训练士兵,
乘秋深入,
乘着秋天的季节深入契丹属地,
逾摘星岭讨之,
翻越摘星岭讨伐他们,
霜降秋暮,
到深秋霜降时,
即燔塞下野草以困之,
就焚烧塞下野草以困乏契丹人,
马多饑死,
契丹人的马匹多被饿死,
即以良马赂仁恭,
于是用良马来贿赂刘仁恭,
以市牧地。
以购买放牧的草地。
仁恭季年荒恣,
刘仁恭晚年荒淫恣肆,
出居大安山,
离开幽州城住到大安山上,
契丹背盟,
契丹人便违背盟约,
数来寇钞。
屡次前来侵犯抢掠。
时刘守光戍平州,
这时刘守光戍守平州,
契丹实里王子率万骑攻之,
契丹舍利王子率领万名骑兵进攻他。
守光伪与之和,
刘守光假装与他讲和,
张幄幕於城外以享之,
在平州城外张设帷帐设置酒宴招待他们,
部族就席,
等契丹首领们就席后,
伏甲起,
埋伏的甲士们奋起,
擒实里王子入城。
活捉了舍利王子入城。
部族聚哭,
契丹族人相聚痛哭,
请纳马五千以赎之,
请求用五千匹马以赎回舍利王子,
不许,
刘守光不答应,
钦德乞盟纳赂以求之,
契丹王钦德乞求与刘守光结盟并赠送财物以求放回舍利王子,
自是十馀年不能犯塞。
从此契丹人十多年不敢进犯边塞。
阿保机崛起与后唐交锋
及钦德政衰,
钦德政权衰落后,
有别部长耶律阿保机,
另有名叫耶律阿保机的部族首领,
最推雄劲,
最为雄健有势,
族帐渐盛,
帐篷更加繁盛,
遂代钦德为主。
于是取代钦德而为契丹主。
先是,
在这以前,
契丹之先大贺氏有胜兵四万,
契丹的先人大贺氏拥有强兵四万,
分为八部,
分为八部,
每部皆号大人,
每部首领皆叫大人,
内推一人为主,
从大人中推举一人为主,
建旗鼓以尊之,
建旗设鼓以尊崇他,
每三年第其名以代之。
每隔三年按次序轮流做主。
及安巴坚为主,
到阿保机为契丹主时,
乃怙强恃勇,
却怙强恃勇,
不受诸族之代,
不接受其他诸部族首领的替代,
遂自称国主。
自称为契丹国王。
天祐四年,
天..四年(907),
大寇云中,
契丹人大举进犯云中郡,
后唐武皇遣使连和,
后唐武皇派遣使者与契丹人议和,
因与之面会於云中东城,
因而在云中东城与契丹王阿保机会面,
大具享礼,
大摆宴席,
延入帐中,
请入帐中,
约为兄弟,
结为兄弟,武皇对契丹国王说:
谓之曰“唐室为贼所篡,
“唐室被贼人篡夺,
吾欲今冬大举,
我想在今年冬天大举发兵,
弟可以精骑二万,
老弟可领精锐骑兵二万,
同收汴、洛”安巴坚许之,
与我共同收复汴京、洛阳。”阿保机答应了,
赐与甚厚,
武皇赐给他非常优厚的礼物,
留马三千匹以答贶。
阿保机留下三千匹马以作答礼。
左右咸劝武皇可乘间掳之,
武皇身旁的人都劝武皇可乘机活捉阿保机,
武皇曰“逆贼未殄,
武皇说“:中原逆贼尚未消灭,
不可失信於部落,
不能失信于边塞部落,
自亡之道也”乃尽礼遣之。
那是自取灭亡的做法啊!”于是竭尽礼仪送走了阿保机。
及梁祖建号,
到梁太祖建立国号后,
安巴坚亦遣使送名马、女乐、貂皮等求封册。
阿保机也派遣使者送来名马、女乐、貂皮等以求册封官爵。
梁祖与之书曰“朕今天下皆平,
梁太祖送给阿保机书信说:“朕现在天下都已平定,
唯有太原未服,
只有太原尚未被制伏,
卿能长驱精甲,
您如能长驱精壮骑士,
径至新庄,
直赴新庄,
为我翦彼寇雠,
为我铲除那里的贼寇仇敌,
与尔便行封册”庄宗初嗣世,
我就册封你官位爵号。”后唐庄宗刚即位,
亦遣使告哀,
也派遣使者向阿保机报告父丧哀闻,
赂以金缯,
用黄金缯帛贿赂他,
求骑军以救潞州,
请求派骑兵以救援潞州,
答其使曰“我与先王为兄弟,
阿保机回答唐庄宗的使者说:“我与先王武皇结为兄弟,
儿即吾儿也,
武皇的儿子就是我的儿子,
宁有父不助子耶”许出师,
哪有父亲不帮助儿子的道理!”答应出兵,
会潞平而止。
遇上潞州已被平定才作罢。
刘守光末年苛惨,
刘守光晚年苛刻残暴,
军士亡叛皆入契丹。
军士们背叛他都逃往契丹。
洎周德威攻围幽州。
到周德威进攻包围幽州时,
燕之军民多为所寇掠,
燕地的军民大多被贼寇抢掠,
既尽得燕中人士,
周德威在全部得到燕地人民后,
教之文法,
便教他们文章礼法,
由是渐盛。
礼教由此逐渐隆盛。
十三年八月,
十三年八月,
阿保机率诸部号称百万,
阿保机率领各部号称百万大军,
自麟、胜陷振武,
从麟州、胜州攻陷振武,
长驱云、朔,
长驱直入云州、朔州,
北边大扰。
北部边境大受惊扰,
庄宗赴援於代,
庄宗从代州奔赴支援,
敌众方退。
敌众才退。
十四年,
十四年,
新州大将卢文进为众所迫,
新州大将卢文进被部众胁迫,
杀新州团练使李存矩於祁沟关,
在祁沟关杀死新州团练使李存矩,
返攻新、武。
返攻新州、武州。
周德威以众击之,
周德威率领部众攻击他,
文进不利,
卢文进作战不利,
乃奔於契丹,
于是逃奔契丹,
引其众陷新州。
引来契丹部队攻陷新州。
周德威率兵三万以讨之,
周德威率领三万士兵来讨伐他,
北骑援新州,
敌方骑兵支援新州,
德威为敌所败,
周德威被打败,
杀伤殆尽,
部下士兵几乎全被杀光,
契丹乘胜攻幽州。
契丹军队乘胜进攻幽州。
是时,
这时,
或言契丹三十万,
有人说契丹兵马有三十万,
或言五十万,
有人说有五十万,
幽蓟之北,
幽州、蓟州的北面,
所在北骑皆满。
到处都布满了敌人的骑兵。
庄宗遣明宗与李存审、阎宝将兵救幽州,
庄宗派明宗与李存审、阎宝领兵援救幽州,
遂解其围,
才得以解除包围,
语在《庄宗纪》中。
这件事记载在《庄宗纪》中。
十八年十月,
天..十八年(921)十月,
镇州大将张文礼弑其帅王镕,
镇州大将张文礼杀害他的主帅王钅容,
庄宗讨之,
庄宗讨伐张文礼,
时定州王处直与文礼合谋,
这时定州王处直与张文礼合谋,
遣威塞军使王郁复引契丹为援。
派威塞军使者王郁又引来契丹人为救援。
十二月,
十二月,
安巴坚倾塞入寇,
阿保机调集全部边塞部队入境侵犯,
攻围幽州,
进攻包围幽州,
李绍宏以兵城守。
李绍宏领兵守卫幽州城,
契丹长驱陷涿郡,
契丹军队长驱攻陷涿郡,
执刺史李嗣弼,
抓获涿郡刺史李嗣弼。
进攻易、定,
进攻易州、定州,
至新乐,
直到新乐,
渡沙河,
渡过沙河,
王都遣使告急。
王都派使者向庄宗告急。
时庄宗在镇州行营,
这时庄宗在镇州行营,
闻前锋报日“敌渡沙河”,
听到前锋报告说“敌军已经渡过了沙河”,
军中咸恐,
军中全都惊恐不安,
议者请权释镇州之围以避之。
有人建议请暂时解除对镇州的包围以回避劲敌。
庄宗曰“霸王举事,
庄宗说:“霸王举事,
自有天道,
自有上天安排,
契丹其如我何。
契丹人又能把我怎样!
国初,
大唐初年,
突厥入寇,
突厥入边寇犯,
至於渭北,
直到渭水北岸,
高祖欲弃长安,
唐高祖想放弃长安,
迁都樊、邓,
迁都于樊、邓,
太守曰“猃狁孔炽,
唐太宗说‘:猃狁虽然十分嚣张,
自古有之,
自古就有这种事,
未闻迁移都邑。
但没听说过迁移都城。
霍去病,汉廷将帅,
霍去病是汉朝的将帅,
犹且志灭匈奴,
尚且志在消灭匈奴,
况帝王应运,
何况帝王顺应天命,
而欲移都避寇哉”文皇雄武,
哪有迁都回避敌寇之理!’文皇英雄武猛,
不数年俘二突厥为卫士。
不几年就俘获二突厥为卫士。
今吾以数万之众安集山东,
现在我统领数万部队安然屯聚崤山之东,
王德明厮养小人,
王德明不过一奴婢养的小人,
阿保机生长边地,
阿保机生长在边僻之地,
岂有退避之理,
我岂有退避他们的道理!
吾何面视苍生哉。
要那样的话我有什么脸面见天下苍生啊!
尔曹但驾马同行,
你们只管驾着车马一同跟我出征,
看吾破敌”庄宗亲御铁骑五千,
看我破敌。”庄宗于是亲自率领五千铁骑,
至新城北,
到新城北面,
遇契丹前锋万骑,
遭遇契丹前锋一万骑兵,
庄宗精甲自桑林突出,
庄宗的精锐披甲骑兵从桑树林中突然杀出,
光明照日,
刀剑之光映日,
诸部愕然缓退,
契丹各部愕然,慢慢后退,
庄宗分二广以乘之,
庄宗分出三十辆兵车以乘势攻击,
敌骑散退。
敌骑兵溃散后退。
时沙河微冰,
这时沙河结了一层薄冰,
其马多陷,
敌骑马匹大都陷入水中,
安巴坚退保望都。
阿保机撤退坚守望都。
是夜,
这夜,
庄宗次定州,
庄宗驻扎定州,
翌日出战,
第二天出战,
遇奚长托诺五千骑,
遭遇奚人首领秃馁的五千骑兵,
庄宗亲军千骑与之斗,
庄宗的亲信骑兵千人与他们战斗,
为其所围,
被敌骑包围,
外救不及,
外面来不及救援,
庄宗挺马奋跃,
庄宗跃马而出,
出入数四,
数次冲进敌阵,
酣战不解。
酣战不解。
李嗣昭闻其急也,
李嗣昭听到庄宗危急,
洒泣而往,
挥泪前往,
攻破敌阵,
攻破敌阵,
掖庄宗而归。
挟着庄宗而回。
时契丹值大雪,
这时契丹正逢上下大雪,
野无所掠,
田野无处可掠夺,
马无刍草,
马匹没有草料,
冻死者相望於路。
冻死的人马不绝于路,
安巴坚召卢文进,
阿保机召来卢文进,
以手指天谓之曰“天未令我到此”乃引众北去。
用手指着天对他说:“是上天不让我来到这里。”于是领着部众向北归去。
庄宗率精兵骑蹑其后,
庄宗率领精锐骑兵跟踪在他们后面,
每经安巴坚野宿之所,
每次经过阿保机野营住宿的地方,
布秸在地,
看见在地下铺有秸秆,
方而环之,
布成方形围着,
虽去,
人马虽已离开,
无一茎乱者,
而无一根茎杆杂乱,
庄宗谓左右曰“蕃人法令如是,
庄宗对身边的人说:“蕃人的法令如此严明,
岂中国所及”庄宗至幽州,
哪是中原能赶得上的!”庄宗到幽州,
发二百骑侦之,
派出二百骑兵侦察契丹行踪,
皆为契丹所获,
都被契丹抓获,
庄宗乃还。
庄宗于是回师。
契丹称帝与制度汉化
天祐末,
天..末年,
安巴坚乃自称皇帝,
阿保机乃自称皇帝,
署中国官号。
授署中原官爵名号。
其俗旧随畜牧,
那里旧时风俗是随牲畜游牧,
素无邑屋,
一向没有城邑房屋,
得燕人所教,
在得到燕地人的教化后,
乃为城郭宫室之制於漠北,
才在漠北修起城廓宫室,
距幽州三千里,
距离幽州三千里,
名其邑曰西楼邑,
命名他们的城邑叫西楼邑,
屋门皆东向,
房屋的门都朝东向,
如车帐之法。
像车帐的法制。
城南别作一城,
在西楼邑南边另造一城,
以实汉人,
以安置汉族人,
名曰汉城,
名叫汉城,
城中有佛寺三,
城中有三座佛城,
僧尼千人。
一千僧人尼姑。
其国人号安巴坚为天皇王。
契丹国人称阿保机为天皇王。
同光中,
同光年间,
安巴坚深著辟地之志,
阿保机深怀扩土开疆之志,
欲收兵大举,
想收聚兵马大举出兵,
虑渤海踵其后。
又担心渤海攻他背后。
三年,
三年,
举其众讨渤海之辽东,
出动他的部众讨伐渤海的辽东,
令秃馁、卢文进据营、平等州,
令秃馁、卢文进占据营、平等州,
扰我燕蓟。
扰乱中原燕地、蓟州。
明宗初纂嗣,
明宗刚即位,
遣供奉官姚坤奉书告哀,
派供奉官姚坤奉书讣告哀闻,
至西楼邑,
至西楼邑,
属阿保机在渤海,
正逢阿保机在渤海,
又径至慎州,
姚坤又直接到慎州,
崎岖万里。
崎岖万里。
既至,
到达后,
谒见阿保机,
谒见阿保机,
延入穹庐,
被带进穹庐之中,
阿保机身长九尺,
阿保机身高九尺,
被锦袍,
披着锦袍,
大带垂后,
宽大的飘带垂落在背后。
与妻对榻引见坤。
与妻子在座榻相对接见姚坤。
坤未致命,
姚坤还没表达使命,
阿保机先问曰“闻尔汉土河南、河北各有一天子,
阿保机就先问道:“听说你们中原河南、河北各有一位天子,
信乎”坤曰“河南天子,
是真的吗?”姚坤说:“河南的天子,
今年四月一日洛阳军变,
遭遇今年四月一日的洛阳军队变乱,
今凶问至矣。
现在我就是来讣告哀闻。
河北总管令公,
河北总管令公,
比为魏州军乱,
在魏州发动兵变时,
先帝诏令除讨,
先帝诏令他去讨灭,
既闻内难,
而现在河南内乱,
军众离心,
军士离心,
及京城无主,
京城无主,
上下坚册令公,
上下坚持册封令公,
请主社稷,
请他主持国家大政,
今已顺人望登帝位矣”阿保机号咷,
现河北令公已顺应人望登上帝位了。”阿保机放声大哭,
声泪俱发,
哭声眼泪一齐发作,
曰“我与河东先世约为兄弟,
说“:我与河东先世结为兄弟,
河南天子吾儿也。
河南天子就是我儿子啊!
近闻汉地兵乱,
近来听到中原兵乱,
点得甲马五万骑,
我收得披甲战马五万骑,
比欲自往洛阳救助我儿,
正想亲自前往洛阳救助我儿子,
又缘渤海未下,
又因渤海没有攻下,
我儿果致如此,
我儿竟然如此下场,
冤哉”泣下不能已。
冤枉啊!”哭泣流泪不能自已。
又谓坤曰“今汉土天子,
又对姚坤说“:
初闻洛阳有难,
中原天子当初听到洛阳有难,
不急救,
不去急救,
致令及此”坤曰“非不急切,
以致如此。”姚坤说:“不是大王不急切,
地远阻隔不及也”又曰“我儿既殂,
是地域遥远阻隔而来不及。”阿保机又说“:我儿既死,
当合取我商量,
应当与我商量,
安得自便”坤曰“吾皇将兵二十年,
你们河北令公怎能擅自即位!”姚坤说“:我朝新皇领兵二十年,
位至大总管,
位至大总管,
所部精兵三十万,
所辖精兵三十万,
众口一心,
万众一心,
圣坚推戴,
坚决推戴他,
违之则立见祸生,
不答应就立即产生祸难,
非不知禀天皇王意旨,
不是不知要秉承您天皇王的意旨,
无奈人心何”其子托云在侧,
只是拿民心没有办法。”阿保机的儿子突欲在旁边,对姚坤说:
谓坤曰“汉使勿多谈”因引左氏牵牛蹊田之说以折坤,
“中原使者不要多谈。”因而引用左丘明牵牛踏人田的说法驳斥姚坤,
坤曰“应天顺人,
姚坤说:“顺应天意合乎人心,
不同匹夫之义,
不同于匹夫的道义,
只如天皇王初领国事,
就如天皇王当初掌领国事,
岂是强取之耶”阿保机因曰“理当如此,
难道是强行夺取的吗?”阿保机说:“理当如此,
我汉国儿子致有此难,
我河南的儿子致有这种祸难,
我知之矣。
我早就料到了。
闻此儿有宫婢二千,
听说这儿子有宫女二千,
乐官千人,
乐官一千,
终日放鹰走狗,
整天放逐猎鹰驱赶猎狗,
耽酒嗜色,
沉溺美酒,嗜好女色,
不惜人民,
不爱惜人民,
任使不肖,
放任他们变坏,
致得天下皆怒。
致使天下人都气愤。
我自闻如斯,
我自从听到他这样,
常忧倾覆,
常担心他将倾倒覆灭,
一月前已有人来报,
一个月以前已经有人来报告,
知我儿有事,
就知我儿将有祸事,
我便举家断酒,
我便全家断酒,
解放鹰犬,
放了猎鹰猎犬,
休罢乐官。
停罢了乐官。
我亦有诸部家乐千人,
我也有各部家乐一千人,
非公宴未尝妄举。
不是公宴就不曾随便使用。
我若所为似我儿,
我的作为如果像我儿子,
亦应不能持久矣,
也应当不会持久在位了,
从此愿以为戒”又曰“汉国儿与我虽父子,
希望以此作为警戒。”又说“:江南天子与我虽为父子,
亦曾彼此雠敌,
但曾经彼此互为仇敌,
俱有恶心,
都有仇恨之心,
与尔今天子无恶,
我与你们现在的天子没有过仇怨,
足得欢好。
足以结为欢好。
尔先复命,
你先回去报告使命,
我续将马万骑至幽、镇以南,
我接着率领战马万骑到幽州镇州以南,
与尔家天子面为盟约,
与你们天子当面结成盟约,
我要幽州,
我只要幽州,
令汉儿把捉,
令汉儿守护,
更不复侵入汉界”又问“汉收得西川,
此外不再侵入中原边界。”又问“:中原收取了西川,
信不”坤曰“去年九月出兵,
是真的吗?”姚坤说:“去年九月出兵,
十一月十六日收下东、西川,
十一月十六日攻下东、西两川,
得兵马二十万,
得到兵马二十万,
金帛无算。
金银布帛无数。
皇帝初即位,
皇帝刚刚即位,
未办送来,
来不及具办礼物送来,
续当遣使至矣”阿保机忻然曰“闻西有剑阁,
不久将派使者送来了。”阿保机高兴地说“:听说西川有剑阁,
兵马从何过得”坤曰“川路虽险,
兵马从何处能过去?”姚坤说:“川路虽然险阻,
然先朝收复河南,
但先朝收复黄河以南,
有精兵四十万,
有精兵四十万,
良马十万骑,
良马十万骑,
但通人行处,
只要是能通人的地方,
便能去得,
就能过去,
视剑阁如平地耳”阿保机善汉语,
视剑阁就如平地而已。”阿保机精通汉语,
谓坤曰“吾解汉语,
对姚坤说:“我懂汉语,
历口不敢言,
不敢经常说汉语,
惧部人效我,
怕部族人效法我,
令兵士怯弱故也”坤至止三日,
使兵士胆怯懦弱。”姚坤到后仅三天,
阿保机病伤寒。
阿保机得了伤寒病。
一夕,
一天晚上,
大星殒於其帐前,
一颗大星陨落在阿保机的帐篷前面,
俄而卒於扶馀城,
不久阿保机就在扶余城去世,
时天成元年七月二十七日也。
这时是天成元年(926)七月十二日。
其妻舒噜氏自率众护其丧归西楼,
他的妻子述律氏亲自率领部众护送阿保机尸体回归西楼邑,
坤亦从行,
姚坤也跟随而行,
得报而还。
得到回报后才回到中原。
既而舒噜氏立其次子德光为渠帅,
接着述律氏立二儿子德光为契丹统帅,
以总国事,
以总理国事,
寻遣使告哀,
旋即派遣使者讣告哀闻,
明宗为之辍朝。
唐明宗为之停止上朝。
明年正月,
第二年正月,
葬阿保机於木叶山,
葬阿保机在木叶山,
伪谥曰“大圣皇帝”。
伪谥为“大圣皇帝”。
德光继位与后晋关系
阿保机凡三子,
阿保机共有三个儿子,
皆雄伟。
都雄健伟岸。
长曰人皇王突然,
大儿子叫人皇王突欲,
即东丹王也。
就是东丹王;
次曰元帅太子,
二儿子叫元帅太子,
即德光也。
就是德光;
幼曰阿安端君。
小儿子叫安端少君。
德光本名耀屈之,
德光本名叫耀屈之,
后慕中华文字,
后来敬慕中原文字,
遂改焉。
于是改为今名。
唐天成初,
后唐天成年间,
阿保机死,
阿保机去世,
其母令德光权主牙帐,
他的母亲让德光临时主持牙帐,
令少子安端少君往渤海国代突欲。
让小儿子安端少君前往渤海国取代突欲。
突欲将立,
突欲将要即位,
而德光素为部族所服,
而德光一向受部族拥戴服从,
又其母亦常钟爱,
加上他的母亲也总是钟爱他,
故因而立之。
所以因而拥立了他。
明宗时,
明宗时,
德光遣使摩琳等三十馀人来修好,
德光派遣梅老等三十多人前来中原修好,
又遣使为父求碑石,
又派使者为父亲搜求碑石,
明宗许之,
明宗答应了他,
赐与甚厚,
赐给他优厚的礼物,
并赐其母璎珞锦彩。
并赐给他母亲璎珞锦彩。
自是山北安静,
从此燕山以北平安,
蕃汉不相侵扰。
蕃汉不相侵扰。
三年,
天成三年(928),
德光伪改为天显元年。
德光改元为伪元显元年。
是岁,
这一年,
定州王都作乱,
定州王都挑起祸乱,
求援於契丹,
向契丹求援,
德光陷平州,
德光于是攻陷平州,
遣秃馁以骑五千援都於中山,
派秃馁领五千骑兵到中山援助王都,
招讨使王晏球破之於曲阳,
招讨使王晏球在曲阳打败了他们,
托诺走保贼城。
秃馁逃走固守贼城。
其年七月,
那年七月,
又遣惕隐率七千骑救定州,
又派遣惕隐率领七千骑兵援救定州,
王晏球逆战於唐河北,
王晏球到唐河以北迎战,
大破之。
大败他们。
幽州赵德钧以生兵接於要路,
幽州赵德钧率领精兵在要害路口拦截敌军,
生擒惕隐等首领五十馀人献阙下。
活捉惕隐等首领五十多人,献于宫门前面。
明年,
第二年,
王都平,
王都被平定,
擒托诺及馀众,
擒获了秃馁以及残余贼众,
斩之。
杀了他们。
自是契丹大挫,
从此契丹势力大受挫折,
数年不敢窥边。
多年不敢窥视中原边境。
尝遣使挎括梅里来求秃馁骸骨,
曾经派遣捺括梅里来唐朝乞求秃馁骸骨,
明宗怒其诈,
唐明宗怒其奸诈虚伪,
斩之。
杀了他。
长兴二年,
长兴二年,
东丹王突欲在阙下,
东丹王突欲来到宫门前,
其母继发使申报,
他母亲接着派遣使者申报,
朝廷亦优容之。
朝廷也优厚地接纳了他。
长兴末,
长兴末年,
契丹迫云州,
契丹迫近云州,
明宗命晋高祖为河东节度使兼北面蕃汉总管。
明宗命晋高祖担任河东节度使兼北面蕃汉总管。
清泰三年,
清泰三年(936),
晋高祖为张敬达等攻围甚急,
晋高祖被张敬达等进攻包围很急,
遣指挥使何福赍表乞师,
派指挥使何福带着书表向契丹请求救兵,
愿为臣子。
愿意做契丹的臣子。
德光白其母曰“儿昨梦太原石郎发使到国,
契丹王德光对他母亲说“:儿昨夜晚上做梦看见太原石郎派使者来到我国,
今果至矣,
今天果然来到了,
事符天意,
事情合符天意,
必须赴之”德光乃自率五万骑由雁门至晋阳,
必须派兵救援他。”德光于是亲自率领五万骑兵由雁门来到晋阳,
即日大破敬达之众於城下,
当天就在城下大破张敬达的部队。
寻册晋高祖为大晋皇帝,
接着册立晋高祖为大晋皇帝,
约为父子之国,
相约结为父子之国,
割幽州管内及新、武、云、应、朔州之地以赂之,
晋高祖割让幽州境内及新、武、云、应、朔州之地以报答契丹,
仍每岁许输帛三十万。
又每年送给布帛三十万。
时幽州赵德钧屯兵於团柏谷,
这时幽州赵德钧屯兵于团柏谷,
遣使至幕帐,
派遣使者到契丹帐幕,
求立己为帝,
请求封立自己做皇帝,
以石氏世袭太原,
以石氏世袭太原爵号,
德光对使指帐前一石曰“我已许石郎为父子之盟,
德光对着使者指着帐前一块大石说“:我已答应与石郎结为父子之盟,
石烂可改矣”杨光远等杀张敬达降於契丹,
石头烂了才可改变盟誓。”杨光远等人杀死张敬达向契丹投降,
德光戏谓光远等曰“尔辈大是恶汉儿,
德光开玩笑对杨光远等人说“:你们这帮人大都是恶毒的汉人,
不用盐酪,
不用盐和奶酪,
食却一万匹战马”光远等大惭。
吃掉了一万匹战马。”杨光远等人非常惭愧。
晋高祖南行,
晋高祖南往,
德光自送至潞州。
德光亲自送到潞州。
时赵德钧、赵延寿自潞州出降於契丹,
这时赵德钧、赵延寿在潞州出城向契丹投降,
德光锁之,
德光封锁了城门,
令随牙帐。
让他们跟随自己牙帐。
晋高祖入洛,
晋高祖进入洛阳,
寻遣宰相赵莹致谢於契丹。
旋即派宰相赵莹向契丹国王致谢。
天福三年,
天福三年,
又遣宰臣冯道、左仆射刘昫等持节册德光及其母氏徽号,
又派遣宰相冯道、左仆射刘日句等人持节册封德光及他母亲徽号,
赍卤簿、仪伏、法服、车辂於本国行礼。
带来卤簿、仪仗、法服、车辂在契丹国举行册封典礼。
德光大悦,
德光大为高兴,
寻遣使奉晋高祖为英武明义皇帝。
旋即派遣使者奉立晋高祖为英武明义皇帝。
是岁,
这一年,
契丹改天显十一年为会同元年,
契丹改天显十一年为会同元年,
以赵延寿为枢密使,
以赵延寿为枢密使,
升幽州为南京,
升幽州为南京,
以赵思温为南京留守,
以赵思温为南京留守。
既而德光请晋高祖不称臣,
不久德光请晋高祖不需称臣子,
不上表,
不上奏表,
来往缄题止用家人礼,
来往书信开头只用家人礼节称呼,
但云“儿皇帝”,
只称“儿皇帝”。
晋祖厚赍金帛以谢之。
晋高祖厚送黄金布帛以感谢德光。
晋祖奉契丹甚至,岁时问遗,
晋高祖奉侍契丹国王非常周到,
庆吊之礼,
庆贺和吊慰的礼节,
必令优厚。
必定使之优厚。
每北使至,
每逢对方使者来到,
即於别殿致敬。
就在别殿向对方致敬。
德光每有邀请,
德光每有邀请,
小不如意,
小不如意,
则来谴责,
就来谴责,
晋祖每屈己以奉之,
晋高祖总是屈己以奉侍他,
终晋祖世,
在晋高祖整个一生中,
略无衅隙。
与契丹没有一点裂痕矛盾。
契丹南下与灭后晋
及少帝嗣位,
到晋少帝即位后,
遣使入契丹,
派遣使者到契丹,
德光以少帝不先承禀,
德光因为少帝不先禀告他,
擅即尊位,
就擅自继承帝位,
所赍文字,
所送来的文书,
略去臣礼,
又略去臣子的礼节,
大怒,
于是大怒,
形於责让,
加以指责,
朝廷使去,
当朝廷使者离去,
即加谴辱。
就加以谴责辱骂。
会契丹回图使乔荣北归,
正逢契丹回图使乔荣要回北方去,
侍卫亲军都指挥使景延广谓荣曰“先朝是契丹所立,
晋朝侍卫亲军都指挥使景延广对乔荣说“:晋朝先帝是契丹所立,
嗣君乃中国自册,
新帝是中原自己册封,
称孙可矣,
对契丹称孙就可以了,
称臣未可。
称臣则不可。
中国自有十万口横磨剑,
中原自有十万口横磨剑,
要战即来”荣至本国,
要想打仗就来吧!”乔荣回到契丹后,
具言其事,
详细地汇报这事,
德光大怒,
德光大怒,
会青州杨光远叛,
遇上青州杨光远叛变晋朝,
遣使构之。
契丹便派使者勾结他。
明年冬,
第二年冬天,
德光率诸部南下,
德光率领各部南下征伐。
开运元年春,
开运元年(944)春天,
陷祁州,
攻陷祁州,
直抵大河,
直抵大河,
少帝幸澶州以御之。
少帝亲临澶州以抵御契丹。
其年三月,
那年三月,
德光败於阳城,
德光在阳城被打败,
弃其车帐,
丢弃了自己的车马,
乘一橐驼奔至幽州。
乘一匹骆驼逃到幽州。
因怒其失律,
于是愤怒契丹自己失去律令,
自大首领已下各杖数百,
从大首领以下官员各打数百棍,
唯赵延寿免焉。
只有赵延寿得以免打。
是时,
这时,
契丹连岁入寇,
契丹连年入境寇犯,
晋氏疲於奔命,
晋朝疲于奔命,
边民被苦,
边境人民深受苦难,
几无宁日,
几乎没有安宁的日子。
晋相桑维翰劝少帝求和於契丹,
晋朝宰相桑维翰劝少帝向契丹求和,
以纾国难,
以解除国家的苦难,
少帝许之,
少帝同意了,
乃遣使奉表称臣,
于是派使者奉表向契丹称臣,
卑辞首过。
用谦卑的言辞承认自己的罪过。
使回,
使者回来前,
德光报曰“但使桑维翰、景延广自来,
德光告诉他说:“要让桑维翰、景延广亲自前来,
并割镇、定与我,
并割让镇州、定州给我,
则可通和也”朝廷知其不可,
才可以通和。”朝廷知道讲和已不可能了,
乃止。
就作罢。
时契丹诸部频年出征,
这时契丹各部连年出征,
蕃国君臣稍厌兵革,
蕃国的君臣逐渐厌烦打仗,
德光母尝谓蕃汉臣僚曰“南朝汉儿争得一向卧耶。
德光的母亲曾经对蕃汉臣僚说:“南朝汉儿怎就一向高枕无忧呢?
自古及今,
从古到今,
惟闻汉来和蕃,
只听说汉人来和蕃,
不闻蕃去和汉,
没听说蕃人去和汉,
待伊汉儿的当回心,
等那汉儿的确回心转意,
则我亦不惜通好也”
那么我也不惜与他通好。”
三年,
晋少帝开运三年(946),
乐寿监军王峦继有密奏,
乐寿监军王峦接连有密奏,
苦言瀛、鄚可取之状。
苦言瀛州、莫阝州可以夺取的情状。
十月,
十月,
少帝遣杜重威、李守贞等率兵经略。
少帝派杜重威、李守贞等领兵进行攻夺。
十一月,
十一月,
蕃将高牟翰败晋师於瀛州之北,
蕃将高牟翰在瀛州北面打败了晋军,
梁汉璋死之。
梁汉璋战死。
契丹主闻晋既出师,
契丹国主听到晋朝已经出兵,
自率诸部由易、定抵镇州,
便亲自率领各部由易州、定州到达镇州。
杜重威等自瀛州西趋常山,
晋帅杜重威等从瀛州西部奔向常山,
至中渡桥,
到中渡桥时,
敌已至矣,
敌军已经来到了,
两军隔滹水而寨焉。
两军隔着滹水而扎寨。
十二月十日,
十二月十日,
杜重威率诸军降於契丹,
杜重威率领各军投降了契丹,
语在《晋少帝纪》中。
这件事记载在《晋少帝纪》中。
十二日,
十二月,
德光入镇州,
德光进入镇州,
大犒将士。
大肆犒劳将士。
十四日,
十四日,
自镇州南行,
从镇州向南行,
中渡降军所释甲仗百万计,
中渡桥投降的晋军所放下的战甲兵仗数以百万计,
并令於镇州收贮,
德光命令全收存在镇州,
战马数万匹,
战马数万匹,
长驱而北。
都驱赶到北方去。
命张彦泽领二千骑先趋东京,
命张彦泽领二千骑兵先奔向东京,
遣重威部辖降兵取邢、相路前进。
派杜重威统辖投降士卒夺取邢州、相州道路前进。
晋少帝遣子延煦、延宝奉降表於契丹,
晋少帝派儿子石延煦、石延宝向契丹奉上降表,
并传国宝一纽至牙帐。
并将一枚传国宝送到契丹牙帐。
明年春正月朔日,
第二年春天正月一日,
德光至汴北,
德光到达汴京北面,
文武百官迎於路。
晋朝文武百官在道路两旁迎接。
是日入宫,
这天德光进入汴京皇宫,
至昏复出,
到夜晚又出来,
次於赤岗。
驻扎在赤冈。
五日,
五日,
宣制降晋少帝为负义侯,
德光诏令贬晋少帝为负义侯,
於黄龙府安置。
安置在黄龙府。
七日,
七日,
德光复自赤岗入居於大内,
德光又从赤冈进入皇宫居住,
分命使臣於京城及往诸道括借钱帛。
分别命令使臣在京城及各地搜括钱财。
伪命以李崧为西厅枢密使,
任命李崧为西厅枢密使,
以冯道为太傅,
以冯道为太傅,
以左仆射和凝及北来翰林学士承旨张砺为宰相。
以左仆射和凝及从北方来的翰林学士承旨张砺为宰相。
二月朔日,
二月一日,
德光服汉法服,
德光穿着汉人礼服,
坐崇元殿受蕃汉朝贺,
坐在崇元殿上接受蕃汉臣僚的朝贺,
宣制大赦天下,
发布诏令大赦天下,
改晋国为大辽国。
改晋国为大辽国。
以赵延寿为大丞相,
以赵延寿为大丞相,
兼政事令,
兼政事令,
充枢密使兼中京留守。
充当枢密使兼中京留守。
降东京为防御州,
贬东京汴州为防御州,
寻复为宣武军。
接着又恢复为宣武军。
十五日,
十五日,
汉高祖建号於晋阳,
后汉高祖刘知远在晋阳建立帝号,
德光闻之,
德光听到后,
削夺汉祖官爵。
削夺了汉高祖的官位爵号。
是月,
这一月,
晋州、潞州并归河东。
晋州、潞州全归于河东。
时盗贼所在群起,
这时盗贼到处蜂拥而起,
攻劫州郡,
攻打抢劫州郡。
断澶州浮梁。
切断澶州浮桥。
契丹大恐,
契丹人大为惊恐,
沿河诸藩镇并以腹心镇之。
沿黄河各蕃镇都派心腹将领镇压他们。
三月朔日,
三月一日,
德光坐崇元殿,
德光御崇元殿,
行入阁之礼,
举行入阁之礼,
睹汉家仪法之盛,
看到汉人礼仪法式的隆盛,
大悦。
大为高兴。
以其大将萧翰为汴州节度使。
以蕃族大将萧翰为汴州节度使。
十七日,
十七日,
德光北还。
德光回归北方。
发离东京,
刚离开东京时,
宿於赤冈,
住宿在赤冈,
有大声如雷,起於牙帐之下,
有大如巨雷的响声起于德光牙帐之下。
契丹自黎阳济河,
契丹从黎阳渡过黄河,
次汤阴县界,
到达汤阴县界,
有一冈,
有一土岗,
土人谓之愁死冈,
当地人叫它愁死岗。
德光憩於其上,
德光休息在岗上,
谓宣徽使高勋曰“我在上国,
对宣徽使高勋说:“我在北方上国,
以打围食肉为乐,
以围猎食肉为乐,
自及汉地,
自从到了汉人境地,
每每不快,
常常不甚快意,
我若得归本土,
我如能回到本国土地,
死亦无恨”勋退而谓人曰“其语偷,
就是死了也无遗憾。”高勋退下后对别人说:“大王的言语悲观,
殆将死矣”时贼帅梁晖据相州,
大概将要去世了。”这时贼寇梁晖盘踞相州,
德光亲率诸部以攻之。
德光亲自率领各部攻击他。
四月四日,
四月四日,
屠其城而去。
屠戮相州城后离去。
德光闻河阳军乱,
德光听到河阳军士叛乱,
谓蕃汉臣僚曰“我有三失:
对蕃汉臣僚说:“我有三处过失:
杀上国兵士,
诛杀上国兵士,
打草谷,
打草谷,
一失也。
这是一失;
天下括钱,
在天下搜括钱财,
二失也。
这是二失;
不寻遣节度使归藩,三失也”十六日,次於栾城县杀虎林之侧,
不立即派遣节度使回归藩镇,
时德光已得寒热疾数日矣,命部人赍酒脯,祷於得疾之地。
这是三失。”
十八日晡时,有大星落於穹庐之前,
十六日,
若迸火而散,德光见之,西望而唾,
驻扎在栾城县杀胡林的旁边,
连呼曰“刘知远灭,刘知远灭”是月二十一日卒,时年四十六,
这时德光已得寒热病几天了,
主契丹凡二十二年。契丹人破其尸,摘去肠胃,
命令胡人带着酒和肉,
以盐沃之,载而北去,汉人目之为“帝羓”焉。
在得病的地方祈祷。
〔案“以下原本阙佚。据《五代会要》云:四月十八日,
十八日晚饭时分,
德光卒於栾城。五月,宣遣制,
有大星陨落在帐篷前面,
以永康王袭位。永康王者,东丹王之长子,
像迸发的火花一样消散。
以其月二十一日领部族归国,改会同十年为天禄元年,自称天授皇帝。
德光看到,
汉乾祐三年十一月,率骑数万,陷邢州之内丘县、深州之饶阳县。
向西望着吐口水,
周广顺元年正月,太祖命左千牛卫将军朱宪往修和好,永康王亦遣使报命,
连声高叫道:
献良马四匹,太祖复遣尚书左丞田敏、供奉官蒋光遂衔命往聘。其年四月,
“刘知远死,
田敏等回,永康王遣使献碧玉金镀银裹鞍辔,
刘知远死!”
并马四十匹。其月,太祖又命左金吾将军姚汉英、左神武将军华光裔往使。
这月二十一日德光去世,
其年九月,永康王为部下太宁王所弑,德光之子勒所部兵诛太宁王自立,
时年四十六岁,
称应历元年,号天顺皇帝。显德元年春,
主持契丹国政共二十二年。
太原刘崇将图南寇,契丹将杨兖率骑万馀以助之。三月,
契丹人剖开他的腹部,
世宗亲征,与崇战於潞州高平县之南原,崇军大败,
挖去肠胃,
契丹众弃甲而遁。二年三月,
用盐腌着尸体,
命许州节度使王彦超等筑垒於李晏口,与契丹数千骑战於安平县,
用车子运回北方,
败之。〕
汉人把他的尸体叫作“帝羊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