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伐魏 - 战国策

← 返回《战国策苏秦为赵合从说齐宣王秦假道韩魏以攻齐

秦伐魏

文白对照

陈轸劝齐王联合三晋抗秦,避免被秦各个击破,齐王采纳合兵策略。

 
 

陈轸说齐王合纵抗秦

秦伐魏,
秦国攻打魏国, 
陈轸合三晋而东谓齐王曰:
陈轸联合韩、赵、魏之后东去齐国对齐王说: 
“古之王者之伐也,
“古代圣王兴兵征伐, 
欲以正天下而立功名,
都是为了匡正天下建立功名, 
以为后世也。
以便能够造福后世流芳千古。 
今齐、楚、燕、赵、韩、梁六国之递甚也,
如今齐、楚、燕、韩、魏等六国,彼此互相侵略征伐, 
不足以立功名,
不但不足以建立功名, 
适足以强秦而自弱也,
反倒使秦国强大使本国衰弱下去, 
非山东之上计也。
这绝对不是山东诸侯的战略对策。 
能危山东者,
 
强秦也。
能够灭亡山东诸侯的只有强秦。 
不忧强秦,
如今六国不但不联手抗拒强秦, 
而递相罢弱,
反而互相削弱, 
而两归其国于秦,
到最后必然两败俱伤被秦国吞并, 
此臣之所以为山东之患。
这是臣为山东诸侯担忧的主要原因。 
天下为秦相割,
秦国毫不费力,天下诸侯就互相割让土地给秦国; 
秦曾不出力;
秦国连柴火都不必用, 
天下为秦相烹,
天下诸侯就自动替秦国烹煮自己, 
秦曾不出薪。
到时候就有上等佳肴等待秦国享用。 
何秦之智而山东之愚耶?
秦国真是聪明,山东诸侯又是多么愚鲁, 
愿大王之察也。
但愿大王能多多注意! 
 
“古之五帝、三王、五伯之伐也,
古代的三皇、五帝、五霸兴兵征伐, 
伐不道者。
都是为了铲除无道的暴君, 
今秦之伐天下不然,必欲反之,
但是现在秦国征伐天下恰好与古代相反, 
主必死辱,
那样的结果只能是亡国之君死于屈辱, 
民必死虏。
亡国之民死于掳掠。 
今韩、梁之目未尝干,
现在韩、魏人民的眼泪还没有干, 
而齐民独不也,
只有齐国人民侥幸还没有惨遭秦国蹂躏, 
非亲齐而韩、梁疏也,
这并不是由于齐国和秦国亲善,或者由于韩、魏与秦国交恶, 
齐远秦而韩、梁近。
只是由于齐国离秦国远,韩、魏离秦国近的缘故。 
今齐将近矣!
现在齐国离灾难已经不远, 
今秦欲攻梁绛、安邑,
因为秦国正想要攻打魏国的绎县和安邑, 
秦得绛、安邑以东下河,
秦国有了绎县和安邑之后,再继续往东沿黄河进兵, 
必表里河而东攻齐,
如此必然能顺着黄河往东攻打齐国, 
举齐属之海,
占领齐国土地一直达到东海之滨,接着更向南进兵, 
难免而孤楚、韩、梁,
使韩、魏、楚陷于孤立, 
北向而孤燕、赵,
向北进兵使燕、赵陷于孤立。 
齐无所出其计矣,
如此齐国就无计可施了, 
愿王孰虑之!
希望大王慎重考虑。 
 
“今三晋已合矣,
现在韩、魏、赵三国已经又联合在一起, 
复为兄弟约,
再度成为兄弟之邦, 
而出锐师以戍梁绛、安邑,
而且相约共同出精兵去保卫魏国的绿县和安邑, 
此万世之计也。
这都是长远的计划。 
齐非急以锐师合三晋,
齐国如果不赶紧出精兵联合韩、赵、魏三国, 
必有后忧。
那齐国必将后患无穷。 
三晋合,
韩、赵、魏三国联合以后, 
秦必不敢攻梁,
秦国必然不敢攻打魏国, 
必南攻楚。
而是转过头往南攻打楚国, 
谁、秦构难,
楚、秦既然兵连祸结, 
三晋怒齐不与己也,
那时韩、赵、魏三国由于愤恨齐国的不肯支援, 
必东攻齐。
必然出兵去攻打齐。 
此臣之所谓齐必有大忧,
这就是臣说的齐国必有的大后患, 
不如急以兵合于三晋。”
因此齐国应该赶紧出兵联合韩、赵、魏三国。” 
 

齐王采纳建议合兵三晋

齐王敬诺,
齐宣王欣然采纳了陈轸的策略, 
果以兵合于三晋。
马上出兵联合韩、赵、魏三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