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绝齐齐举兵伐楚 - 战国策

← 返回《战国策医扁鹊见秦武王齐助楚攻秦

楚绝齐齐举兵伐楚

文白对照

楚齐断交引发战争,陈轸献策割地化解危机,以两虎相争典故说服秦王坐收渔利。

陈轸献策与秦王之辩

楚绝齐,
楚国与齐绝交后, 
齐举兵伐楚。
齐发兵攻打楚国。 
陈轸谓楚王曰:
陈轸对楚怀王说:: 
“王不如以地东解于齐,
“大王实在不如把土地送给东方的齐国求得谅解, 
西讲于秦。”
然后再跟西方的秦国建立邦交。” 
 
楚王使陈轸之秦。
于是楚怀王派陈轸出使秦国。 
秦王谓轸曰:
秦惠王对陈轸说: 
“子秦人也,
“贤卿本来就是秦国人, 
寡人与子故也,
而且是寡人的老臣。 
寡人不佞,
可惜由于寡人不能识才, 
不能亲国事也,
对于处理国家大事又欠周详, 
故子弃寡人事楚王。
以致使贤卿离开寡人去给楚王服务。 
今齐、楚相伐,
如今齐、楚两国互相攻伐, 
或谓救之便,或谓救之不便,
有的人认为救援有利,有的人认为不救援有利。 
子独不可以忠为子主计,
贤卿为何不在为楚国效忠之余, 
以其余为寡人乎?”
也为我出一点主意呢?” 
陈轸曰:
陈轸说: 
“王独不闻吴人之游楚者乎?
“大王难道没听说过吴国人到楚国去做官的故事吗? 
楚王甚爱之,
楚王很喜欢这位客卿, 
病,
可是某次这位客卿生了病, 
故使人问之,曰:
楚王就派人去问候说: 
‘诚病乎?
‘是真生病吗? 
意亦思乎?
还是思念吴国呢? 
’左右曰:
’左右侍臣回答说: 
‘臣不知其思与不思,
‘不知道他是否怀乡, 
诚思,
假如真是怀乡的话, 
则将吴吟。
那他就要唱吴歌了。 
’今轸将为王‘吴吟’。
’现在我就准备为大王唱‘吴歌’。 
王不闻管与之说乎?
不知大王有没有听说管与的故事? 
有两虎诤人而斗者,
这个故事是说有两只老虎,因为争吃人肉而打斗起来, 
管庄子将刺之,
管庄子准备去刺杀这两只虎, 
管与止之曰:
可是管与赶忙来制止说: 
‘虎者戾虫;
‘老虎是贪狠的大虫, 
人者甘饵也。
人肉是他的最香甜的食物, 
今两虎诤人而斗,
现在两只老虎为争吃人肉而打斗, 
小者必死,
小虎必然因斗败而死, 
大者必伤。
大虎也必然因苦斗而伤, 
子待伤虎而刺之,
你就等着去刺杀那只受伤的大虎吧! 
则是一举而兼两虎也。
这是一举而杀两虎的妙计, 
无刺一虎之劳,
不用费杀死一只老虎的辛苦, 
而有刺两虎之名。
实际上却能兼得刺杀两只虎的英名。 
’齐、楚今战,
’如今齐、楚两国既然正在苦战, 
战必败。败,
战则双方必有伤亡, 
王起兵救之,
那时大王再度救援, 
有救齐之利,
既能获得救齐的好处, 
而无伐楚之害。
而又没有伐楚的危险与害处。 
计听知覆逆者,
是否听从我的计谋,预知事情的反复逆顺, 
唯王可也。
那就全看大王自己定夺了。 
计者,事之本也;
计谋是做事的根本, 
听者,
听从良计是国家存亡的关键。 
存亡之机。
计谋错了, 
计失而听过,
或听从错计, 
能有国者寡也。
而能保住国家的君王很少。 
故曰:
所以说: 
‘计有一二者难悖也,
‘计谋要再三反复思虑才不会错误, 
听无失本末者难惑。’”
听从必然事物、本末兼顾才不会迷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