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声子论晋用楚村 - 读典籍

← 返回《左传伯州犁问囚季札观乐

蔡声子论晋用楚村

声子论楚材晋用导致楚国失利,通过历史案例劝谏子木召回人才,终使椒举复职。

伍举奔晋与声子承诺

当初, 
与蔡大师子朝友,
楚国的伍参与蔡国太师子朝相友好, 
其子
与声子相善也。
伍参的儿子伍举 也与子朝的儿子声子相友善。 
伍举娶于
伍举娶了王子牟的女儿做妻子, 
王子牟为申公而亡,
王子牟当申邑长官后获罪逃亡。 
楚人曰:
楚国人说: 
“伍举实送之。”
“伍举一定护送过他。” 
伍举奔郑,
伍举逃亡到了郑国, 
将遂奔晋。
打算再逃亡到晋国。 
声子将如晋,
声子要到晋国去, 
遇之于郑郊,
他在郑国都城的郊外碰到了伍举, 
荆相与食,
两个人把荆草铺在地上坐著一起吃东西, 
而言
谈到了伍举回楚国的事。 
声子曰:
声子说: 
“子行也,
“您走吧, 
吾必复子。”
我一定要让您回楚国。” 
 

声子论楚材晋用

及宋向戌将平晋、楚
到了宋国的向戌来调解晋国和楚国的关系时, 
声子通使于晋,
声子到晋国去当使节, 
还如楚。
回国时到了楚国。 
令尹子本与 之语
楚国令尹子木同声子谈话, 
问晋故焉,
问起晋国的事, 
且曰:
并且还问: 
“晋大夫与楚孰贤?”
“晋国的大夫和楚国大夫比谁更贤明些?” 
对曰:
声子回答说: 
“晋卿不如楚,
“晋国的卿比不上楚国, 
其大夫则贤,
但是它的大夫却很贤明, 
皆卿材也。
都是做卿的人才。 
如妃押皮革
正像杞木、梓木和皮革, 
自楚往也。
全是从楚国去的。 
虽楚有材,
虽然楚国 有人才, 
晋实用之。”
实际上却是晋国在使用他们。” 
子木曰:
子木说: 
“夫独无
乎?”
“难道晋国没有同族和姻亲当大夫吗?” 
对曰:
声子回答说: 
“虽有,
“虽然有, 
而用楚材实多。
但是使用楚国的 人才的确很多。 
归生闻之:
我听说过: 
善为国者,
善于治理国家的人, 
赏不僭而刑不滥0。
赏赐不过分,刑罚不滥用。 
赏僭,
赏赐太过分, 
则惧及淫人;
就怕赏赐到坏人头上; 
刑滥,
滥用刑罚, 
则惧及善人。
则怕惩罚到了好人。 
若不幸而过,
如果不幸越过了限度, 
宁僭,
也宁愿赏赐过头, 
无滥;
而不要滥用刑罚; 
与其失善,
与其失去了好人, 
宁其利淫。
还不如有利于坏人。 
无善人,
没有好人, 
则国从之。
国家就会跟著遭殃。 
《诗》曰:
《诗·大雅.瞻印》中说: 
‘人之云亡,
‘贤能的人没有了, 
邦国殄瘁
国家就将遭受危难。 
’ 无善人之谓也。
’这话说的就是国家没有好人。 
故《夏书》曰:
所以《夏书》上 说: 
‘与其杀不辜,
‘与其杀害无辜的人, 
宁失不经
宁可放过犯罪的人。 
’惧失 善也。
’这是担心失去了好人。 
《商颂》有之曰:
《诗·商颂·殷武》中说: 
‘不僭不滥,
‘不要过分不滥用, 
不敢怠皇。
不可懈怠偷 闲懒, 
命于下国,
上天命令我下国, 
封建 厥福
大力建树福和禄。 
’此汤所以获天福也。
’《就是商汤获得上天赐福的原因。 
古之治民者,
古代治理百姓的人, 
赏而畏刑,
喜欢赏赐而惧怕刑罚, 
不倦。
为百姓 忧心而不知疲倦。 
赏以春夏,
赏赐在春天和夏天进行, 
刑以秋冬。
刑罚在秋天和冬天进 行。因此, 
是以将赏为之加膳,
在将要行赏时要为它加餐, 
加膳则
加餐后把多余的酒菜赐给奔命臣下, 
此以知其劝赏也。
从这里可以知道他喜欢赏赐。 
将刑为之
将要用刑时则要减餐, 
不举则
乐,
减餐时要撤去进餐时的音乐, 
此以知其畏刑也。
从这里可以知道他惧怕用刑。 
早起晚睡, 
朝夕临政,
早晚亲自上朝处理政事, 
此以知其恤民也。
从这里就可以知道他为百姓忧心。 
三者,
喜欢 赏赐、惧怕刑罚、为百姓分忧这三件事, 
礼之大节也。
是礼丁的大节。 
有礼,无败。
有了礼 丁就不会失败。 
今楚多淫刑,
现在楚国经常滥用刑罚, 
其大夫逃死于四方,
楚国大夫逃亡到四周的国家, 
而为之
成了那些国家的主要谋士, 
以害楚国,
危害楚国, 
不可救疗,
无法挽救和医治, 
’所谓
也。
这就是说楚国不能任用贤人。 
之乱,
子丁的叛乱, 
析公奔晋。
使析公逃到了晋国。 
晋人置诸
之殿,
晋国人把他安排在国君的战车后面, 
以为谋主。
让他做主谋。 
之役,
绕角战役, 
晋将遁矣,
晋国准备逃跑, 
析公曰:
析公却说: 
‘楚师轻窕,
‘楚军心里轻浮急躁, 
易震荡也。
容易被动摇。 
若多鼓
如果多处同时发出击鼓声, 
以夜
之,
趁夜色发动进攻, 
楚帅必遁。
楚军一定会逃走。 
’晋人从之,
’晋国人听从了析公的话, 
楚师宵溃。
楚军在夜里败逃了。 
晋遂侵蔡,
晋国接著侵袭蔡国, 
偷袭沈国, 
获其
俘获了沈国国君, 
败申、息之师于
在桑隧击败了申、息两地的楚军, 
而还。
抓住了为了楚国大夫申丽后回国。 
郑于是
郑国从此不敢向南亲近楚国。 
楚失华夏,
楚国失去了中原诸侯的亲附, 
则析公之为也。
这全是析公的主意。 
之父兄谮雍子,
雍子的父亲和哥哥诬陷 雍子, 
君与大夫不善是也
国君和大夫也不喜欢雍子, 
雍子奔晋。
雍子就逃亡到了晋国。 
晋人与之
晋国人把畜邑封给他, 
以为谋主。
让他当主谋。 
之役,
彭城一仗, 
晋楚遇于
晋军和楚军在靡角之谷遭遇, 
晋将遁矣,
晋军准备逃走, 
雍子发命于军曰:
雍子却向军队发布命令说: 
‘归老幼,
‘把年老的和年轻的人放回去, 
反孤疾,
孤儿和有病的人回去, 
二人役,
一家有两人参战的回去一个。 
归一人。
精选兵士, 
阅兵搜乘,
检阅兵车, 
秣马蓐食,
喂饱战马,饱餐一顿,摆开阵势, 
焚次,
烧掉营帐, 
明日将战。
明天决战。 
’行
而逸楚囚,
’晋军让该回家的人走了,放走了楚军战俘, 
楚师宵溃。
结果楚军夜里溃败了。 
晋降彭城而归诸宋,
晋军降服了彭城,把它还给了宋国, 
归。
带著俘获的鱼石回国。 
楚失
楚国失去了东方诸国的亲附, 
子辛死之
子辛也为此被杀, 
则雍子之为也。
这都是雍子干出来的。 
子反与
争夏姬,
子反和子灵争夺夏姬, 
其事,
子反破坏了子灵的 婚事, 
子灵奔晋。
子灵逃到了晋国。 
晋人与之
晋国人把邢邑封给他, 
以为谋主,
让他当主谋, 
捍御北狄,
抵 御北狄, 
通吴于晋,
使吴国和晋国通好, 
教吴叛楚,
教吴国背叛楚国, 
教之乘车、 射御、驱侵,
教吴国人乘战车、 射箭、驾车、驱车进攻, 
使其子狐庸为吴
焉。
派他的儿子狐庸担任吴国的使者。 
吴于是伐
吴国 便在这时攻打巢地, 
取驾,
夺取驾地, 
克棘,
攻克棘地, 
入州来,
侵入州来, 
于奔命,
楚国疲于奔命, 
至今为患,
到现在吴国还是楚国的祸患, 
则子灵之为也。
这都是子灵干出来的。 
之乱,
若敖氏叛乱, 
之子贲皇奔晋。
伯贲的儿子贲皇逃亡到晋国。 
晋人与之
晋国人把苗地封给他, 
以为谋主。
让他当主谋。 
鄢陵之役,
鄢陵之战, 
楚晨 压晋军而陈,
楚军早晨逼近晋军并摆出阵势, 
晋将遁矣,
晋军打算逃走, 
苗贲皇曰:
苗贲皇说: 
‘楚师之良,在其中军王族而已。
‘楚军的精锐部队只是中军的王室亲兵。 
若塞井夷灶,
如果填井平灶, 
成陈以当之,
摆开阵势抵抗他们, 
易行以诱之,
栾书、士燮两军减缩行阵以引诱楚 军, 
、二必克二穆,
l 部B 琦和 至一定能战胜子重和子辛, 
吾乃
于其王族,
我们再集中兵力 从四面进攻他们的亲兵, 
必大败之。
必定会把他们打得大败。 
’晋人从之,
’晋国人听从了苗贲皇的话, 
楚师大败,
楚军大败, 
师僭,
楚王受伤,军队溃散, 
子反死之。
子反自杀。 
郑叛、吴兴,
郑国叛离,吴国兴起, 
楚失诸侯,
楚国失去了诸侯的亲附, 
则苗贲皇之为也。”
这都是苗贲皇干出来的。” 
子木曰:
子木说: 
“是皆然矣。”
“这些都说对了。” 
声子曰:
声子说: 
“今又有甚于此者。
“现在还有比这些更厉害的。 
娶于申公子牟,
伍举娶了申公王子牟的女儿做妻子, 
子牟得
而亡,
子牟获罪而逃亡, 
谓椒举:
国君和大夫们对伍举说: 
‘女实遣之。
‘确实是你让他走的。 
’ 惧而奔郑,
’伍举因为害怕逃到了郑国, 
引南望曰:
他伸长脖子望著南面说: 
‘庶几赦余!
‘但愿能赦免我! 
’亦弗图也。
’但是楚国并 不考虑。 
今在晋矣,
现在伍举在晋国, 
晋 人将与之县,
晋国人准备封给他县邑。 
以比
使他的爵禄可以和叔向相比。 
彼若谋害楚国,
如果他来策划危害楚国, 
岂不为患?”
难道不会成为祸患吗?” 
子木惧,
子木感到害怕, 
言 诸王,
对楚王说了, 
益其禄爵而复之。
楚王增加了伍举的爵禄并让他回到楚国。 
声子使
逆之。
声子让椒 去迎接伍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