贤人与治国
身定、国安、天下治,
要使自身安定,国家安宁、天下太平,
必贤人
。
必须依靠贤人。
古之有天下也者七十一圣,
古代治理天下的共有七十一位圣王,
观于《春秋》,
从《春秋》看,
自鲁隐公以至哀公十有二世,
自鲁隐公到鲁哀公共十二代,
其所以得之,
在这期间,
所以失之,
诸侯获得君位和失去君位,
其术一也;
其道理是一样的;
得贤人,
得到贤人,
国无不安,
国家没有不安定的,
名无不荣;
名声没有不显荣的,
失贤人,
失去贤人,
国无不危,
国家没有不危险的,
名无不辱。
名声没有不耻辱的。
先王之索贤人,
先王为了寻求贤人,
无不以也。
是无所不做的。他们可以对贤人极其谦卑,
极卑极贱,
可以举用极为卑贱的人,
极远极劳。
可以到极远的地方去,可以付出极大的辛劳。
虞用宫之奇、吴用伍子胥之言
,
假如虞国采用宫之奇的意见,吴国采用伍子胥的意见,
此二国者,虽至于今存可也。
这两个国家存在到今天也是可能的。由此看来,
则是国可寿也。
国运是可以使之长久的。
有能益人之寿者,
如果有人能延长人的寿命,
则人莫不愿之;
那么人们没有人不愿意;
今寿国有道,
现在有办法使国运长久,
而君人者而不求,
而做君主的却不去努力寻求,
过矣。
这就错了。
尧传天下于舜,
尧把天下传给舜,
礼之诸侯,
在诸侯面前礼敬他,
妻以二女,
把两个女儿嫁给他,
臣以十子,
让自己的十个儿子给他做臣属,
身请北面朝之:
自己要求以臣子身份朝拜他;
至卑也。
这是把自己降到最低下的地位了。
伊尹,
伊尹是在厨房中服役的奴隶,
庖厨之臣也;傅说,殷之胥靡也,
傅说是殷商的刑徒,
皆上相天子:
两个人都做了天子之相:
至贱也。
这是举用最卑贱的人了。
禹东至榑木
之地,
禹东行到达木之地,
日出九津,
太阳升起的九津之山,
青羌之野,
青羌之野,
攒树之所,
林木茂密之处,
天之山,
耸入云天之山,
鸟谷、青丘
之乡,
鸟谷青丘之国,
黑齿之国;
黑齿之国,
南至交阯、孙朴续樠之国,
南行到达交耻,孙朴续椭之国,
丹粟
漆树沸水漂漂九阳之山,
盛产丹砂、生长漆树、泉水喷涌的九阳之山,
羽人、裸民之处,
羽人、裸民之国,
不死之乡;
不死之国,
西至三危之国,
西行到达三危之国,
巫山
之下,
巫山之下,
饮露吸气之民,
故露暖气之民所居之处,
积金之山,
积金之山,
其肱
、一臂、三面之乡;
奇肱、一臂、三面之国;
北至人正之国,
北行到达人正之国,
夏海之穷,
夏海之滨,
衡山之上,
断山之上,
犬戎
之国,
犬戎之国,
夸父之野,
夸父逐日之野,
禺强之所,
禺强居住之所,
积水、积石之山。
积水、积石之山。他四处奔走,
不有懈堕
,
毫不懈怠,
忧其黔首,
为百姓忧虑,
颜色黧黑,
面色黧黑,
窍藏不通,
周身不适,
步不相过,
步履艰难,
以求贤人,
去寻求贤人,
欲尽地利;
想要充分发挥土地的效益;
至劳也。
这是辛劳到极点了。
得陶
、化益、真窥、横革、之交五人佐禹,
结果得到皋陶、伯益、直窥、横革、之交五人为佐,
故功绩铭乎金石,
所以功绩刻于金石,
著于盘盂。
书于盘盂,流传后世。
昔者尧朝许由于沛泽之中,
从前尧到大泽之中拜见许由,
曰:
说:
“十日出而焦火不息,
“十个太阳都出来了,
不亦劳乎?
火把却还不熄灭,
夫子为天子,
不是徒劳吗?您来做天子,
而天下已治矣,
天下一定能够大治,
请属天下于夫子。”
我愿把天下交给您治理。”
许由辞曰:
许由推辞说:
“为天下之不治与?
“这是为什么呢?要说是因为天下还不太平吧,
而既已治矣。
可如今天下已经太平了;
自为与?
说是为了自己吧,
啁噍巢于林,
须知鹤鹩在树林中筑巢,树木再多,
不过一枝;
自己也只不过占据一根树枝;
偃鼠饮于河,不过满腹。
鼹鼠到河里喝水,
归已,
河水再多,
君乎!
自己也只不过喝饱肚皮。
恶用天下?”
您回去吧!我哪里用得着天下?”说罢,
遂之箕山之下,颍水之阳,耕而食,
就去箕山脚下、颖水北岸种田为生,
终身无经天下之色。
终生也没有过问天下的表示。
故贤主之于贤者也,
所以贤明的君主任用贤者,
物莫之妨,
不因外界事物使它受到妨害,
戚爱习故不以害之,
不因亲人、爱幸、近习、故旧使之受到破坏,
故贤者聚焉。
因而贤者聚集到他这里来。
贤者所聚,
贤者所聚之处,
天地不坏,
天地不会降灾,
鬼神不害,
鬼神不会作祟,
人事不谋,
人们不去谋算。
此五常之本事也。
这是五教的根本。
皋子,众疑取国,
人们怀疑皋子窃国,
召南宫虔、孔伯产而众口止。
皋子把贤者南宫虔、孔伯产召来,人们就停止了议论。
晋人欲攻郑,
晋君想进攻郑国,
令叔向聘焉,
派叔向到郑国聘问,
视其有人与无人。
借以察看郑国有没有贤人。
子产为之诗曰:
子产对叔向诵诗说:
“子惠思我,
“如果你心里思念我,
褰裳涉洧;
就请提起衣服涉过洧河,
子不我思,
如果你不再把我思念,
岂无他士?”
难道我没有其他伴侣可选?”叔向回到晋国,
叔向归曰:
说:
“郑有人,
“郑国有贤人,
子产在焉,
那里有子产在,
不可攻也。
进攻不得。
秦、荆近,
郑国跟秦国、楚国临近,
其诗有异心,
子产赋的诗又流露出二心,
不可攻也。”
郑国攻不得。”
晋人乃辍攻郑。
晋国于是停止攻郑。
孔子曰:
孔子说:
“《诗》云:
“《诗经》上说:
‘无竞惟人。
‘国家强大完全在于有贤人’,
’子产一称而郑国免。”
子产只是诵诗一首,郑国就免遭灾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