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元王世家 - 读典籍

← 返回《史记外戚世家荆燕世家

楚元王世家

司马迁

记载楚元王刘交家族兴衰史,重点叙述楚王戊、赵王遂叛乱始末及太史公对用人之道的评论。

楚元王世系沿革

楚元王刘交者,
楚元王刘交, 
高祖之同母少弟也
是高祖的同母小弟, 
字游。
字游。 
 
高祖兄弟四人,
高祖兄弟四人, 
长兄伯,
大哥名伯, 
卒。
伯早就死了。 
始高祖
时,
当初高祖微贱的时候, 
事,
曾经为了躲避难事, 
时时与宾客过
食。
常常和宾客路过大嫂家去吃饭。 
嫂厌叔,
大嫂讨厌小叔, 
叔与客来,
小叔和宾客来家时, 
为羹尽,
大嫂假装羹汤已吃完, 
用勺子刮锅, 
宾客以故去。
宾客因此离去。 
已而视釜中尚有羹,
过后看锅里还有羹汤, 
高祖由此怨其嫂。
高祖从此怨恨大嫂。 
及高祖为帝,
等到高祖当了皇帝, 
分封兄弟, 
而伯子独不封。
唯独不封大哥的儿子。 
以为言,
太上皇为孙子说情, 
高祖曰:
高祖说: 
非忘封之地 ,
“我不是忘记封他, 
为其母
耳。”
因为他的母亲太不像长辈了。” 
于是乃封其子信为
于是才封她的儿子信为羹颉侯。 
而王
仲於代。
封二哥仲为代王。 
 
高祖六年, 
楚王韩信于陈,
在陈县逮捕楚王韩信以后, 
乃以弟交为楚王,
就封小弟交为楚王, 
定都彭城。 
即位二十三年卒,
交在位二十三年去世, 
子夷王
立。
儿子夷王郢继位。 
夷王四年卒,
夷王在位四年去世, 
子王戊立。
儿子王戊继位。 
 
王戊立二十年,
王戊即位二十年, 
冬,
冬天, 
为薄太后服私奸,
因在为薄太后服丧期间犯了私奸罪, 
削去东海郡封地。 
春,
第二年春天, 
戊与
合谋反,
戊和吴王合谋反叛, 
其相张尚、太傅赵夷吾谏,
他的相国张尚、太傅赵夷吾谏阻, 
不听。
不听从。 
戊杀尚、夷吾,
戊杀了张尚、赵夷吾, 
起兵与吴西攻
起兵和吴王向西攻打梁国, 
攻占了棘壁。 
南,
行至昌邑南边, 
与汉将
战。
和汉将周亚夫接战。 
汉绝吴、楚粮道,
汉军截断了吴、楚军的粮道, 
士卒饥,
士兵饥饿, 
吴王走,
吴王败走, 
楚王戊自杀,
楚王戊自杀, 
军遂降汉。
吴、楚军就投降了汉军。 
 
汉已平吾、楚,
汉军已经平定吴、楚叛乱, 
孝景帝欲以
子续吴,
孝景帝想让德侯广的儿子继承吴国的王位, 
以元王子礼续楚。
让元王的儿子礼继承楚国的王位。 
曰:
窦太后说: 
“吴王,
“吴王, 
老人也,
是老一辈人, 
宣为宗室
理应为宗室效忠从善。 
今乃首率七国,
如今却带头率领七国叛乱, 
纷乱天下,
扰乱天下, 
奈何续其后!”
为什么还要接续他的后代!” 
不许吴,
不允许立吴王的后代, 
许立楚后。
只准许立楚王的后代。 
是时礼为汉
当时礼是汉朝的宗正, 
乃拜礼为楚王,
于是封礼为楚王, 
元王宗庙,
供奉元王的宗庙, 
是为楚文王。
这就是楚文王。 
 
文王立三年卒,
文王即位三年去世, 
子安王道立。
儿子安王道继位。 
安王二十二年卒,
安王在位二十二年去世, 
子襄王注立。
儿子建王注继位。 
襄王立十四年卒,
襄王在位十四年去世, 
子王纯代立。
儿子王纯继位。 
王纯立,
王纯继位后, 
地节二年, 
上书告楚王谋反,
宦官上书告楚王谋反, 
王自杀,
楚王自杀, 
国除,
国号被废除, 
入汉为彭城郡。
封地收归汉朝改为彭城郡。 
 

赵王遂叛乱始末

赵王刘遂者,
赵王刘遂, 
其父高祖中子,
他父亲在高祖的儿子中排行居中, 
名友。
名友, 
谥曰“幽”。
谥号为“幽”。 
幽王以忧死,
幽王因为忧伤而死, 
故为“幽”。
所以谥号为“幽”。 
王吕禄於赵,
高后把吕禄封在赵地为王, 
一岁而高后崩。
一年而高后去世。 
大臣诛
吕禄等,
大臣诛杀吕禄等吕氏家族, 
乃立幽王子遂为赵王。
于是立幽王的儿子遂为赵王。 
 
即位二年,
孝文帝即位二年, 
立遂弟辟彊,
立遂的弟弟辟彊, 
取赵之
为河间王,
割去赵国的河间郡为河间王, 
是为文王。
这就是文王。 
立十三年卒,
在位十三年去世, 
子哀王福立。
儿子哀王福继位。 
一年卒,
福一年去世, 
无子,
无子, 
绝后,
绝后, 
国除,
国号被废除, 
入于汉。
封地收归汉朝。 
 
遂既王赵二十六年,
遂已经为赵王二十六年, 
孝景帝时坐
以適削赵王常山之郡。
孝景帝的时候,因为犯有过失被晁错削去他的常山郡。 
吴、楚反,
吴、楚叛乱, 
赵王遂与合谋起兵。
赵王就和他们合谋起兵。 
其相建德、内史王悍谏。
他的相国建德、内史王悍谏阻, 
不听。
不听从。 
遂烧杀建德、王悍,
就烧死建德、王悍, 
发兵屯其西界,
发兵驻屯在赵国的西部边界, 
欲待吴与俱西。
想等待吴军一起西进。 
北使
并派人到北边的匈奴, 
与连和攻汉。
想联合匈奴进攻汉朝。 
汉使
侯郦寄击之。
汉朝派曲周侯郦寄攻击赵国。 
赵王遂还,
赵王遂退回来, 
城守
据守邯郸, 
相距七月。
对峙七个月, 
吴楚败於梁,
吴、楚军在梁国被打败, 
不能西。
不能西进。 
匈奴闻之,
匈奴听到这个消息, 
亦止,
也停止发兵, 
不肯入汉边。
不肯进入汉朝边界。 
自破齐还,
栾布从打败齐国的前线返回来, 
乃并兵引水灌赵城。
就和郦寄合兵引水灌赵国的都城。 
赵城坏,
赵的都城被水泡坏, 
赵王自杀,
赵王自杀, 
邯郸遂降。
邯郸于是投降。 
赵幽王绝后。
赵幽王断绝了后代。 
 

太史公论兴亡之道

太史公曰:
太史公说: 
国之将兴,
国家将要兴起的时候, 
必有祯样,
一定有吉祥的预兆, 
君子用而小人退。
君子被重用,小人被斥退。 
国之将亡,
国家将要灭亡的时候, 
贤人隐,
贤人隐退, 
乱臣贵。
乱臣显贵。 
楚王戊毋刑申公,
如果楚王戊不刑罚申公, 
遵其言,
听了他的话, 
赵任
赵王任用防与先生, 
岂有篡杀之谋,
哪会有篡杀的阴谋, 
为天下
哉?贤人乎,
遭天下人杀戮呢?贤人啊! 
贤人乎!非质有其内,
贤人啊!不是本质贤能的君王, 
恶能用之哉?甚矣,
怎能任用你们呢?太重要啦! 
“安危在出令,
“国家的安危在于发出的政令, 
存亡在所任”,
国家的存亡在于任用的大臣,” 
诚哉是言也!
这话实在太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