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书十一 朱治朱然吕范朱桓传 - 读典籍

← 返回《三国志吴书十 程黄韩蒋周陈董甘凌徐潘丁传吴书十二 虞陆张骆陆吾朱传

吴书十一 朱治朱然吕范朱桓传

陈寿

记述朱治、朱然、吕范、朱桓及其子孙在孙吴时期的军事与政治贡献,突出其忠诚与战绩。

朱治传

朱治字君理,
朱治传,朱治,字君理, 
丹杨故鄣人也。
丹杨郡故鄣县人。 
初为县吏,
他起初为县吏, 
后察孝廉,
后被察举孝廉, 
州辟从事,
州府征召他为州从事, 
随孙坚征伐。
跟随孙坚征战讨伐。  
中平五年,
中平五年(188), 
拜司马,
朱治被任作司马, 
从讨长沙、零、桂等三郡贼周朝、苏马等,
跟从孙坚征讨长沙、零陵、桂阳三郡贼寇周朝、苏马等, 
有功,
立有战功, 
坚表治行都尉。
孙坚上表任朱治代行都尉。 
从破董卓於阳人,
他随从孙坚在阳人击败董卓, 
入洛阳。
进军洛阳。 
表治行督军校尉,
孙坚上表任朱治代行督军校尉, 
特将步骑,
专门带领步、骑兵, 
东助徐州牧陶谦讨黄巾。
东往援助徐州牧陶谦征讨黄巾军。 
会坚薨,
遇孙坚去世, 
治扶翼策,
朱治扶持孙策, 
依就袁术。
依附袁术。 
后知术政德不立,
后来知道袁术不行德政, 
乃劝策还平江东。
于是劝孙策回军平定江东。 
时太傅马日磾在寿春,
其时太傅马日石单在寿春, 
辟治为掾,
征召朱治为掾, 
迁吴郡都尉。
升为吴郡都尉。 
是时吴景已在丹杨,
这时吴景已在丹杨, 
而策为术攻庐江,
而孙策为袁术攻打庐江, 
於是刘繇恐为袁、孙所并,
于是刘繇担心为袁术、孙策所吞并, 
遂构嫌隙。
因而与孙策结怨。 
而策家门尽在州下,
而孙策的家族都在扬州, 
治乃使人於曲阿迎太妃及权兄弟,
朱治于是派人在曲阿迎接孙策母亲吴太妃及孙权兄弟们, 
所以供奉辅护,
一路供奉辅护, 
甚有恩纪。
甚有恩情规矩。 
治从钱唐欲进到吴,
朱治从钱塘出兵打算进入吴郡, 
吴郡太守许贡拒之於由拳,
吴郡太守许贡在由拳抗拒, 
治与战,
朱治与他交战, 
大破之。
将他打败。 
贡南就山贼严白虎,
许贡南逃依附山越贼首严白虎, 
治遂入郡,
朱治于是进入吴郡, 
领太守事。
兼任太守之职。 
策既走刘繇,
孙策打跑刘繇后, 
东定会稽。
东往平定会稽。 
权年十五,
孙权十五岁时, 
治举为孝廉。
朱治察举他为孝廉。 
后策薨,
后来孙策去世, 
治与张昭等共尊奉权。
朱治与张昭等人共同尊奉孙权。  
建安七年,
建安七年(202), 
权表治为吴郡太守,
孙权上表任朱治为吴郡太守, 
行扶义将军,
代行扶义将军, 
割娄、由拳、无锡、毗陵为奉邑,
分娄县、由拳、无锡、毗陵为朱治的封地, 
置长吏。
可由自己设置官吏。 
征讨夷越,佐定东南,
朱治征讨夷越, 
禽截黄巾馀类陈败、万秉等。黄武元年,封毗陵侯,
辅佐平定东南, 
领郡如故。二年,拜安国将军,
擒获黄巾军的残余陈败、万秉等。 
金印紫绶,徙封故鄣。
 
权历位上将,
黄武元年(222),朱治被封为毗陵侯,兼任郡守照旧。黄武二年(223), 
及为吴王,
朱治被任命为安国将军,赐予金印紫绶,转封地为故鄣县。孙权位至上将, 
治每进见,
以及后为吴王,朱治每次进见, 
权常亲迎,
孙权常常亲自迎接, 
执版交拜,
持笏板行礼, 
飨宴赠赐,
设宴款待赠赐礼物, 
恩敬特隆,
恩敬特别隆重, 
至从行吏,
以至随从官吏, 
皆得奉贽私觌,
都得到献礼私见。 
其见异如此。
他受到特殊待遇就是如此。 
初,
起初, 
权弟翊,
孙权弟弟孙翊, 
性峭急,
性情严厉急躁, 
喜怒快意,
喜怒随心所欲, 
治数责数,
朱治多次责备数落他, 
谕以道义。
以道义劝喻他。 
权从兄豫章太守贲,
孙权的堂兄豫章太守孙贲的女儿, 
女为曹公子妇,
是曹操的儿媳。 
及曹公破荆州,
及至曹操攻破荆州, 
威震南土,
威声震慑南方, 
贲畏惧,
孙贲十分害怕, 
欲遣子入质。
想让儿子去作人质。 
治闻之,
朱治听说后, 
求往见贲,
请求拜见孙贲, 
为陈安危,
向他陈述安危的道理。 
贲由此遂止。
孙贲由是停止了这种作法。 
权常叹治忧勤王事。
孙权常赞叹朱治为国家事情担忧操劳。 
性俭约,
朱治性格节俭约省, 
虽在富贵,
虽位于富贵, 
车服惟供事。
但车驾官服只用于公事。 
权优异之,
孙权对他特别看待, 
自令督军御史典属城文书,
亲自令督军御史掌管朱治封地的公文, 
治领四县租税而已。
朱治只需收四县的租税即可。 
然公族子弟及吴四姓多出仕郡,
然而贵族子弟及吴郡四大家族大多在郡府任职, 
郡吏常以千数,
郡中官员常多至千人, 
治率数年一遣诣王府,
朱治大致上数年一次调遣人员进献王府, 
所遣数百人,
所遣者有几百人, 
每岁时献御,
每年四时进献, 
权答报过厚。
孙权的回报特厚。 
是时丹杨深地,
当时丹杨腹地, 
频有奸叛,
常有奸贼叛乱, 
亦以年向老,思恋土风,
朱治也因逐渐年老而思恋故土, 
自表屯故鄣,
故上表自请驻守故彰, 
镇抚山越。
镇抚山越。 
诸父老故人,
许多父老及乡亲故旧, 
莫不诣门,
无不上门进见, 
治皆引进,
朱治把他们全请进家门, 
与共饮宴,
与他们一起宴饮, 
乡党以为荣。
乡亲们以此为荣。 
在故鄣岁馀,
在故彰住了一年余, 
还吴。
又回到吴郡。 
黄武三年卒,在郡三十一年,年六十九。
红潮网 
 
子才,
黄武三年(224),朱治去世,在吴郡三十一年,享年六十九岁。 
素为校尉领兵,
朱治的儿子朱才,一向为校尉带兵, 
既嗣父爵,
继承父亲爵位后, 
迁偏将军。
升为偏将军。 
才弟纪,
朱才弟弟朱纪, 
权以策女妻之,
孙权将孙策的女儿许给他为妻, 
亦以校尉领兵。
也以校尉身份带兵。 
纪弟纬、万岁,
朱纪弟弟朱纬、朱万岁, 
皆早夭。
都早年夭折。 
才子琬,
朱才的儿子朱琬, 
袭爵为将,
继承爵位为将, 
至镇西将军。
官至镇西将军。 
 

朱然传

朱然字义封,
朱然传(附朱绩传)朱然,字义封, 
治姊子也,
是朱治姐姐的儿子, 
本姓施氏。
本来姓施。 
初治未有子,
起初朱治没有儿子, 
然年十三,
朱然十三岁时, 
乃启策乞以为嗣。
朱治启奏孙策请求以朱然为嗣。 
策命丹杨郡以羊酒召然,
孙策命令丹杨郡用羊、酒召来朱然, 
然到吴,
朱然来到吴郡, 
策优以礼贺。
孙策优待他以礼相贺。 
然尝与权同学书,
朱然曾与孙权同学读书, 
结恩爱。
结下深厚友谊。 
至权统事,
及至孙权统掌国事, 
以然为馀姚长,
以朱然为余姚县县长, 
时年十九。
当时他十九岁。 
后迁山阴令,
后升为山阴县县令, 
加折冲校尉,
加授折冲校尉, 
督五县。
督察五个县。 
权奇其能,
孙权认为他有奇特才能, 
分丹杨为临川郡,
分析丹杨郡另设临川郡, 
然为太守,
以朱然为郡太守, 
授兵二千人。
授与兵员二千。 
会山贼盛起,
适逢山贼盛起, 
然平讨,
朱然带兵讨伐, 
旬月而定。
一个月内就全部平定。 
曹公出濡须,
曹操出兵濡须, 
然备大坞及三关屯,
朱然守备大坞与三关屯, 
拜偏将军。
任偏将军。  
建安二十四年,
建安二十四年(219), 
从讨关羽,
朱然随从孙权征讨关羽, 
别与潘璋到临沮禽羽,
与潘璋单独率军至临沮,生擒关羽, 
迁昭武将军,
被升为昭武将军, 
封西安乡侯。
封爵西安乡侯。 
 
虎威将军吕蒙病笃,
虎威将军吕蒙病重, 
权问曰:
孙权问他说: 
"卿如不起,
“您如病重不起, 
谁可代者?
谁能接替?” 
"蒙对曰:
吕蒙回答说: 
"朱然胆守有馀,
“朱然胆识操守超越常人有余, 
愚以为可任。
我认为他可接任。” 
"蒙卒,
吕蒙去世, 
权假然节,
孙权赐朱然假节, 
镇江陵。
镇守江陵。  
黄武元年,
黄武元年(222), 
刘备举兵攻宜都,
刘备统率大军进攻宜都, 
然督五千人与陆逊并力拒备。
朱然督率五千人与陆逊合力抗拒刘备。 
然别攻破备前锋,
朱然单独带兵攻破刘备的前锋, 
断其后道,
截断他们的后路, 
备遂破走。
刘备于是败走。 
拜征北将军,
朱然被授予征北将军, 
封永安侯。
封爵永安侯。 
魏遣曹真、夏侯尚、张郃等攻江陵,
魏国派遣曹真、夏侯尚、张合阝等攻打江陵, 
魏文帝自住宛,
魏文帝亲自进驻宛县, 
为其势援,
作为魏国进攻军队的威势声援, 
连屯围城。
将军营连接起来包围城池。 
权遣将军孙盛督万人备州上,
孙权派遣将军孙盛督率一万人马在江洲上设防, 
立围坞,
建立围堡, 
为然外救。
作为朱然的外援。 
郃渡兵攻盛,
张合阝率兵渡江攻打孙盛, 
盛不能拒,
孙盛抵抗不住, 
即时卻退,
当即退却, 
郃据州上围守,
张合阝占据了洲上的防守工事, 
然中外断绝。
朱然里外的联系断绝。 
权遣潘璋、杨粲等解围而围不解。
孙权派遣潘璋、杨粲等前来解围,然而围不能解。 
时然城中兵多肿病,
这时朱然城中兵卒大多患上浮肿病, 
堪战者裁五千人。
能战之兵仅有五千人。 
真等起土山,
曹真等在城外堆起土山, 
凿地道,
挖掘地道, 
立楼橹临城,
建置楼架, 
弓矢雨注,
面向城内射箭如雨一般密集, 
将士皆失色,
东吴将士都大惊失色, 
然晏如而无恐意,
朱然安然镇定毫无恐慌之意, 
方厉吏士,
尚在激励兵士, 
伺间隙攻破两屯。
伺敌军间隙攻破了两座军营。 
魏攻围然凡六月日,
魏军围困攻打朱然达六个月, 
未退。
仍不退兵。 
江陵令姚泰领兵备城北门,
江陵县县令姚泰带兵防备该城的北门, 
见外兵盛,
他见外面兵势强盛, 
城中人少,
而城中人少, 
谷食欲尽,
粮食将尽, 
因与敌交通,
因此与敌军通信息, 
谋为内应。
阴谋作敌军内应。 
垂发,
将要行动, 
事觉,
事情暴露, 
然治戮泰。
朱然将姚泰治罪杀死。 
尚等不能克,
夏侯尚等不能取胜, 
乃彻攻退还。
于是撤围退军。 
由是然名震於敌国,
自此朱然名声威震敌国, 
改封当阳侯。
被改封为当阳侯。 
 
六年,
黄武六年(227), 
权自率众攻石阳,
孙权亲自率军攻打石阳, 
及至旋师,
及至回师, 
潘璋断后。
潘璋断后。 
夜出错乱,
夜里出了差错, 
敌追击璋,
敌军追击潘璋, 
璋不能禁。
潘璋抵挡不住。 
然即还住拒敌,
朱然当即返回驻扎,以抵御敌人攻击, 
使前船得引极远,
使前面船队得以航远, 
徐乃后发。
然后才慢慢启船出发。  
黄龙元年,
黄龙元年(229), 
拜车骑将军、右护军,
朱然被任命为车骑将军、右护军, 
领兖州牧。
兼任兖州牧。 
顷之,
不久, 
以兖州在蜀分,
因兖州在蜀国名份下, 
解牧职。
故解除州牧职任。 
 
嘉禾三年,
嘉禾二年(234), 
权与蜀克期大举,
孙权与蜀国约定日期大举进攻魏国, 
权自向新城,
孙权亲自向新城进军, 
然与全琮各受斧钺,
朱然与全琮各接受孙权所赐斧钺, 
为左右督。
任左、右督军。 
会吏士疾病,
适逢官兵疾病流行, 
故未攻而退。
故此未攻而返。 
 

吕范传

赤乌五年,
赤乌五年(242), 
征柤中,
吴军征讨木且中, 
魏将蒲忠、胡质各将数千人,
魏国将领蒲忠、胡质各领数千人, 
忠要遮险隘,
蒲忠据守险要地段拦截, 
图断然后,
企图断绝朱然的后路, 
质为忠继援。
胡质作为蒲忠的后援。 
时然所督兵将先四出,
当时朱然所统领的兵将先已四处派发, 
闻问不暇收合,
听到消息后来不及召回集中, 
便将帐下见兵八百人逆掩。
便率军营中现有的八百人迎头冲杀。 
忠战不利,
蒲忠交战不利, 
质等皆退。
胡质等都退兵。  
九年,
赤乌九年(246), 
复征柤中,
朱然再次征讨木且中, 
魏将李兴等闻然深入,
魏国将领李兴等人听说朱然深入腹地, 
率步骑六千断然后道,
率领步、骑兵六千人截断朱然后路, 
然夜出逆之,
朱然夜里出兵迎战, 
军以胜反。
部队得胜返回。 
先是,
起先, 
归义马茂怀奸,
降将马茂心怀奸计, 
觉诛,
被发觉后处死, 
权深忿之。
孙权对他十分忿恨。 
然临行上疏曰:
朱然临出发时上表说: 
"马茂小子,
“马茂这小人, 
敢负恩养。
胆敢辜负恩德养蓄。 
臣今奉天威,
为臣今天承奉我朝天威, 
事蒙克捷,
作战定能获捷, 
欲令所获,
打算让我所获得的胜利成果, 
震耀远近,
震惊炫耀远近, 
方舟塞江,
让战船充塞大江, 
使足可观,
使其景象壮观, 
以解上下之忿。
以解我国君臣之忿。 
惟陛下识臣先言,
希望陛下记住为臣从前所言, 
责臣后效。
责求为臣所取后效。” 
"权时抑表不出。
孙权当时压住朱然的奏表不让人知晓。 
然既献捷,
朱然报捷后, 
群臣上贺,
群臣上朝祝贺, 
权乃举酒作乐,
孙权于是举行酒宴奏乐, 
而出然表曰:
取出朱然奏表说: 
"此家前初有表,
“此人前有奏表, 
孤以为难必,
我以为他难于做到, 
今果如其言,
现在果真如他所言, 
可谓明於见事也。
可说他能明白地预见事情发展。” 
"遣使拜然为左大司马、右军师。
于是遣使任命朱然为左大司马、右军师。 
然长不盈七尺,
朱然身长不足七尺, 
气候分明,
处事待人是非分明, 
内行脩絜,其所文采,
品行涵养纯美, 
惟施军器,
他的才华只用在军事方面, 
馀皆质素。
其他方面均显质朴。 
终日钦钦,
他终日恭谨, 
常在战场,
常身在战场, 
临急胆定,
临危急之事能大胆镇定, 
尤过绝人,
特别超人, 
虽世无事,
虽然没有战事, 
每朝夕严鼓,
他也每天早晚庄严击鼓, 
兵在营者,
军营的士卒, 
咸行装就队,
全都整装列队, 
以此玩敌,
以这种方法迷弄敌人, 
使不知所备,
使敌人不知如何防备, 
故出辄有功。
故此出战动辄有功。 
诸葛瑾子融、步骘子协,
诸葛瑾儿子诸葛融、步陟马儿子步协, 
虽各袭任,
虽各自袭其父亲的职任, 
权特复使然总为大督。
孙权特地又让朱然总为大都督。 
又陆逊亦卒,
又陆逊也去世, 
功臣名将存者惟然,
功臣名将存在世上者只有朱然, 
莫与比隆。
无人能比得上他的权势。 
寝疾二年,
朱然卧病二年, 
后渐增笃,
后渐渐病情加重, 
权昼为减膳,
孙权日里为之减食, 
夜为不寐,
夜里为之难寐, 
中使医药口食之物,相望於道。
中间派送医药食物之人相望于道。 
然每遣使表疾病消息,
朱然每次派人上表报知病情, 
权辄召见,
孙权就召见其人, 
口自问讯,
亲自询问, 
入赐酒食,
进来赐赏酒食, 
出送布帛。
出去赠送布帛。 
自创业功臣疾病,
自创业功臣有人患病以来, 
权意之所锺,
孙权心中所为关心者, 
吕蒙、凌统最重,然其次矣。
吕蒙、凌统最重, 
年六十八,赤乌十二年卒,权素服举哀,
其次就是朱然。 
为之感恸。子绩嗣。
 
绩字公绪,
赤乌十二年(249),朱然六十八岁去世,孙权身着丧服哀悼,为之伤感悲痛。 
以父任为郎,
朱然之子朱绩继承爵位。朱绩,字公绪,因父亲功绩任为郎官, 
后拜建忠都尉。
后任建忠都尉。 
叔父才卒,
他叔父朱才去世, 
绩领其兵,
他统领叔父的部下, 
随太常潘濬讨五溪,
跟随太常潘氵睿征讨五溪, 
以胆力称。
以胆略勇力为人称道。 
迁偏将军营下督,
他被升为偏将军营下督, 
领盗贼事,
兼管治办盗贼事宜, 
持法不倾。
执法公正不偏。 
鲁王霸注意交绩,
鲁王孙霸注意结交朱绩, 
尝至其廨,
曾到朱绩公署, 
就之坐,
靠近朱绩坐下, 
欲与结好,
想与他结为友好, 
绩下地住立,
朱绩下地侍立, 
辞而不当。
辞谢不敢承当。 
然卒,
朱然去世, 
绩袭业,
朱绩继承他的事业, 
拜平魏将军,乐乡督。
被任命为平魏将军、乐乡督。 
明年,
次年, 
魏征南将军王昶率众攻江陵城,
魏国征南将军王昶率军攻打江陵城, 
不克而退。
不胜而退。 
绩与奋威将军诸葛融书曰:
朱绩与奋威将军诸葛融信中说: 
"昶远来疲困,
“王昶远道而来,疲惫困乏, 
马无所食,
马无食料, 
力屈而走,
战斗力不足而走, 
此天助也。
此乃天助我们。 
今追之力少,
如今追击他们但兵力过少, 
可引兵相继,
您可带兵作为后继, 
吾欲破之於前,
我想在前头打败他们, 
足下乘之於后,
您乘势由后而上, 
岂一人之功哉,
这岂为一人的功劳? 
宜同断金之义。
应当同断金之义。” 
"融答许绩。
诸葛融答应了朱绩的要求。 
绩便引兵及昶於纪南,
朱绩便领兵跟踪王昶至纪南, 
纪南去城三十里,
纪南离江陵城三十里地, 
绩先战胜而融不进,
朱绩在前头打了胜仗,而诸葛融不跟着进兵, 
绩后失利。
朱绩后来失利。 
权深嘉绩,
孙权深深嘉赞朱绩, 
盛责怒融,
极为愤怒地痛责诸葛融, 
融兄大将军恪贵重,
诸葛融的哥哥大将军诸葛恪当时地位显贵权重, 
故融得不废。
故诸葛融才没有被废。 
初绩与恪、融不平,及此事变,为隙益甚。
起初朱绩与诸葛恪、诸葛融不和, 
建兴元年,迁镇东将军。二年春,
经过这件事情的变故, 
恪向新城,要绩并力,而留置半州,
双方怨结更深。 
使融兼其任。冬,恪、融被害,
 
绩复还乐乡,假节。太平二年,
建兴元年(252), 
拜骠骑将军。
朱绩被升为镇东将军。 
孙綝秉政,大臣疑贰,绩恐吴必扰乱,
 
而中国乘衅,
建兴二年(253)春, 
乃密书结蜀,使为并兼之虑。蜀遣右将军阎宇将兵五千,
诸葛恪出兵向新城, 
增白帝守,以须绩之后命。永安初,
要朱绩与他合力相助, 
迁上大将军、都护督,自巴丘上迄西陵。元兴元年,
却将朱绩留在半州, 
就拜左大司马。
让诸葛融兼任朱绩职务。 
初,然为治行丧竟,乞复本姓,
当年冬, 
权不许,绩以五凤中表还为施氏,
诸葛恪兄弟被害, 
建衡二年卒。 吕范字子衡,
朱绩又回到乐乡, 
汝南细阳人也。少为县吏,有容观姿貌。
假节。 
邑人刘氏,家富女美,范求之。
 
女母嫌,欲勿与,刘氏曰:
太平二年(257), 
"观吕子衡宁当久贫者邪?"遂与之婚。后避乱寿春,
朱绩被升为骠骑将军。 
孙策见而异之,范遂自委昵,将私客百人归策。
孙綝专揽朝政, 
时太妃在江都,策遣范迎之。徐州牧陶谦谓范为袁氏觇候,
大臣们各生异心, 
讽县掠考范,范亲客健儿篡取以归。时唯范与孙河常从策,
朱绩担心吴国必有扰乱, 
跋涉辛苦,危难不避,策亦亲戚待之,
而让魏国乘隙而入, 
每与升堂,饮宴於太妃前。
于是秘密写信与蜀结交, 
后从策攻破庐江,还俱东渡,到横江、当利,
让蜀国作好兼并吴国的考虑。 
破张英、于麋,下小丹杨、湖孰,领湖孰相。
蜀国遣右将军阎宇领兵五千, 
策定秣陵、曲阿,收笮融、刘繇馀众,增范兵二千,
增强白帝城的防守, 
骑五十匹。后领宛陵令,讨破丹杨贼,
以待朱绩后来的信息。 
还吴,迁都督。
 
是时下邳陈瑀自号吴郡太守,住海西,
永安初年(258), 
与强族严白虎交通。策自将讨虎,
朱绩升为大将军、都护督, 
别遣范与徐逸攻瑀於海西,枭其大将陈牧。又从攻祖郎於陵阳,
从巴丘上至西陵。 
太史慈於勇里。
 
七县平定,拜征虏中郎将,征江夏,
元兴元年(264), 
还平鄱阳。
朱绩就地被任命为左大司马。 
策薨,
当初, 
奔丧于吴。后权复征江夏,范与张昭留守。
朱然为朱治守丧完毕, 
曹公至赤壁,
乞求恢复本来姓氏, 
与周瑜等俱拒破之,
孙权不允许, 
拜裨将军,
朱绩于五凤年间上表, 
领彭泽太守,以彭泽、柴桑、历阳为奉邑。刘备诣京见权,
请求恢复为施姓。 
范密请留备。
 
后迁平南将军,
建衡二年(270), 
屯柴桑。
施绩去世。 
 
权讨关羽,
吕范传(附吕据传)吕范,字子衡,汝南郡细阳人。他年轻时为县吏, 
过范馆,
颇有姿容相貌。同县人刘氏,家中富有,女儿美貌, 
谓曰:
吕范向她家求婚。刘女的母亲嫌弃吕范,想不同意这门婚事,但刘氏说: 
"昔早从卿言,
“你看吕子衡肯作永远贫穷的人吗?”于是让女儿与吕范成婚。后来吕范避战乱到寿春,孙策见到他觉得他非同常人, 
无此劳也。
吕范于是自动亲近孙策,带领门客一百人归附孙策。 
今当上取之,
当时孙策母亲吴太妃在江都,孙策派遣吕范前往迎接。徐州牧陶谦说吕范是来为袁术窥探情况,煽动县令拷打吕范, 
卿为我守建业。
吕范的亲近门客中的勇士们将吕范抢了回去。其时只有吕范与孙河常跟随在孙策身边,艰辛跋涉,不避危难, 
"权破羽还,
孙策也将他们作亲人相待,常常领他们进入后堂,在吴太妃跟前宴饮。吕范后来跟随孙策攻破庐江, 
都武昌,
回师一道东渡长江,前至横江、当利,打败张英、于麋,又顺流而下攻取小丹杨、湖孰, 
拜范建威将军,
吕范兼任湖孰相。孙策平定秣陵、曲阿,收编笮融、刘繇的残余部队,给吕范增添兵员二千, 
封宛陵侯,
战马五十。后来吕范兼任宛陵县县令, 
领丹杨太守,
讨伐击败丹杨贼寇,还军吴郡,被升为都督。其时下邳人陈王禹自称为吴郡太守, 
治建业,
住在海西,与地方豪强严白虎勾结。孙策亲率军队去征讨严白虎, 
督扶州以下至海,
另遣吕范与徐逸攻打陈王禹于海西,将他的大将陈牧斩首。吕范又随孙策攻打祖郎于陵阳,攻打太史慈于勇里。 
转以溧阳、怀安、宁国为奉邑。
七县平定后,吕范被升任为征虏中郎将,出征江夏,还军又平定鄱阳。 
孙策去世,吕范前往吴郡奔丧。 
曹休、张辽、臧霸等来伐,
后来孙权再征江夏,吕范与张昭留守吴郡。曹操进兵到赤壁,吕范与周瑜等共拒曹操并将其击败, 
范督徐盛、全琮、孙韶等,
吕范被升为裨将军,兼职彭泽太守,以彭泽、柴桑、历阳为封地。刘备至京口城进见孙权, 
以舟师拒休等於洞口。
吕范私地请求孙权扣留刘备。后来吕范升为平南将军,驻扎柴桑。孙权征讨关羽, 
迁前将军,
路过吕范官署,对他说:“过去早听你的话,现在就无须如此劳苦了。 
假节,
今日我要到上游去攻取荆州,你为我守好建业。”孙权大败关羽后回师, 
改封南昌侯。
建都武昌,升任吕范为建威将军,封爵宛陵侯,兼任丹杨太守。 
时遭大风,
治所设在建业,督领扶州以下至海边地区,转调溧阳、怀安、宁国为封地。曹休、张辽、臧霸等前来进击, 
船人覆溺,
吕范督率徐盛、全琮、孙韶等部兵马,在洞口以水师抵御曹休等人。吕范升为前将军、假节,改封南昌侯。 
死者数千,
当时遭遇大风,船上兵卒溺水死者数千, 
还军,
吕范撤军, 
拜扬州牧。
任扬州牧。 
性好威仪,
吕范生性喜好威严仪表, 
州民如陆逊、全琮及贵公子,
州里人如陆逊、全琮及贵族公子, 
皆脩敬虔肃,
都注意修饰恭敬严肃, 
不敢轻脱。
不敢轻佻。 
其居处服饰,
吕范的居住之处和服饰,在当时是很浪费奢侈的,然而他勤勉公事、遵奉法纪,故此孙权喜欢他的忠诚, 
於时奢靡,
并不责怪他的奢侈。起初孙策让吕范负责财务账目,孙权当时年纪还轻,私下里有求于吕范, 
然勤事奉法,
吕范必定向孙策禀报,不敢擅自答应孙权的要求,当时他就因此事颇有声望。孙权任阳羡县县长时, 
故权悦其忠,
有私用的财物,孙策有时要审查,功曹周谷动辄就将孙权的花销记在另外的账本上, 
不怪其侈。
使孙策无法查询责问。孙权当时很喜欢周谷,及至后来他统掌国事时,以吕范忠诚, 
故特别信任,而以周谷善于欺瞒上司更换账本,故撤职不用。  
初策使范典主财计,权时年少,私从有求,
黄武七年(228), 
范必关白,
吕范被升任为大司马, 
不敢专许,
印绶尚未授给, 
当时以此见望。
他便生病去世。 
权守阳羡长,有所私用,策或料覆,
孙权身着丧服哀悼, 
功曹周谷辄为傅著簿书,使无谴问。权临时悦之,
派使者追授印章绶带。 
及后统事,
及至还都建业, 
以范忠诚,厚见信任,以谷能欺更簿书,
孙权路过吕范墓前痛喊: 
不用也。
“子衡!” 
黄武七年,范迁大司马,印绶未下,
边喊边流泪, 
疾卒。权素服举哀,遣使者追赠印绶。
用牛、羊、猪三牲来祭祀他。 
及还都建业,权过范墓呼曰:
吕范的长子早死, 
"子衡!"言及流涕,祀以太牢。
次子吕据承爵。 
范长子先卒,次子据嗣。
吕据, 
据字世议,
字世仪, 
以父任为郎,
因父亲之功任郎官, 
后范寝疾,
后来吕范卧床重病, 
拜副军校尉,
吕据被任命为副军校尉, 
佐领军事。
辅助掌管军事。 
范卒,
吕范去世后, 
迁安军中郎将。
吕据升迁为安军中郎将。 
数讨山贼,
他多次征讨山越寇贼, 
诸深恶剧地,
各处深险僻峻之地, 
所击皆破。
只要他去攻击都能取胜。 
随太常潘濬讨五谿,
他跟随太常潘氵睿讨伐五奚谷, 
复有功。
又立战功。 
朱然攻樊,
朱然进攻樊城, 
据与朱异破城外围,
吕据与朱异攻破该城的外围, 
还拜偏将军,
回师后被任为偏将军, 
入补马闲右部督,
入朝补任马闲右部督, 
迁越骑校尉。
升任越骑校尉。  
太元元年,
太元元年(251), 
大风,
大风, 
江水溢流,
长江水涨溢泛, 
渐淹城门,
渐渐淹到城门, 
权使视水,
孙权派人观察水情, 
独见据使人取大船以备害。
只见惟有吕据派人弄到大船防备敌害。 
权嘉之,
孙权对他进行嘉奖, 
拜荡魏将军。
任命为荡魏将军。 
权寝疾,
孙权重病卧床, 
以据为太子右部督。
以吕据为太子右部督。 
太子即位,
太子即位为帝, 
拜右将军。
任命吕据为右将军。 
魏出东兴,
魏国出兵东兴, 
据赴讨有功。
吕据奔赴征讨有功。 
明年,
次年, 
孙峻杀诸葛恪,
孙綝杀诸葛恪, 
迁据为骠骑将军,
升任吕据为骠骑将军, 
平西宫事。
兼管西宫事务。  
五凤二年,
五凤二年(255), 
假节,
假节, 
与峻等袭寿春,
与孙峻等袭击寿春, 
还遇魏将曹珍,
还军路遇魏将曹珍, 
破之於高亭。
在高亭将其击败。  
太平元年,
太平元年(256), 
帅师侵魏,
吕据率军伐魏。 
未及淮,
未到淮河, 
闻孙峻死,
听说孙峻已死, 
以从弟綝自代,
让他的堂弟孙綝接替孙峻职位, 
据大怒,
吕据大怒, 
引军还,
引军退回, 
欲废綝。
打算废除孙綝。 
綝闻之,
孙綝得到消息后, 
使中书奉诏,
派中书捧着皇帝诏书, 
诏文钦、刘纂、唐咨等使取据,
命令文钦、刘纂、唐咨等前往攻取吕据, 
又遣从兄宪以都下兵逆据於江都。
又派自己的堂兄孙宪率都下兵迎击吕据于江都。 
左右劝据降魏,
吕据手下人劝他投降魏国, 
据曰:
吕据说: 
"耻为叛臣。
“我耻为叛臣。” 
"遂自杀。
于是自杀。 
夷三族。
孙綝诛灭了他的三族。 
 

朱桓传

朱桓字休穆,
朱桓传(附朱异传)朱桓,字休穆, 
吴郡吴人也。
吴郡吴县人。 
孙权为将军,
孙权为将军, 
桓给事幕府,
朱桓在他幕府中供职, 
除馀姚长。
被任命为余姚县县长。 
往遇疫疠,
朱桓前往余姚上任正遇上当地瘟疫流行, 
谷食荒贵,
粮食缺乏价钱昂贵。 
桓分部良吏,
朱桓分派正直的官吏去各地慰问关心, 
隐亲医药,
赠予医药, 
飧粥相继,
粥饭供应不断, 
士民感戴之。
士人百姓都对他感恩戴德。 
迁荡寇校尉,
他被升为荡寇校尉, 
授兵二千人,
带兵二千员, 
使部伍吴、会二郡,
让他在吴郡、会稽两地招募。 
鸠合遗散,
他收集散兵游勇, 
期年之间,
一年之间, 
得万馀人。
得到一万余人。 
后丹杨、鄱阳山贼蜂起,
后来丹杨、鄱阳山贼蜂涌而起, 
攻没城郭,
攻城掠地, 
杀略长吏,
杀害官长, 
处处屯聚。
处处屯兵立寨。 
桓督领诸将,
朱桓督领诸将, 
周旋赴讨,
转战征讨, 
应皆平定。
各处相继平定。 
稍迁裨将军,
他逐步升为偏将军, 
封新城亭侯。
封爵新城亭侯。 
后代周泰为濡须督。
朱桓后来接替周泰为濡须督。 
黄武元年,
黄武元年(222), 
魏使大司马曹仁步骑数万向濡须,
魏国派遣大司马曹仁率领步、骑兵数万进军濡须, 
仁欲以兵袭取州上,
曹仁打算用兵袭击攻取濡须口水洲上吴军营寨, 
伪先扬声,
却先放出消息, 
欲东攻羡溪。
说要东往攻打羡溪。 
桓分兵将赴羡溪,
朱桓分出部分兵力赶赴羡溪, 
既发,
兵卒已出发, 
卒得仁进军拒濡须七十里问。
突然得到曹仁已进军至濡须仅离七十里的消息。 
桓遣使追还羡溪兵,
朱桓赶紧派人去追回去羡溪的部队, 
兵未到而仁奄至。
部队未赶到曹仁大军已突然杀来。 
时桓手下及所部兵,
当时朱桓手下以及所率兵卒, 
在者五千人,
在原地者只五千人, 
诸将业业,
诸位将领心中悬悬, 
各有惧心,
各人都很畏惧, 
桓喻之曰:
朱桓向他们喻解形势,说: 
"凡两军交对,
“凡遇两军交战对阵, 
胜负在将,
胜负取决于将领, 
不在众寡。
不在兵卒多少。 
诸君闻曹仁用兵行师,
各位听说曹仁用兵作战的才能, 
孰与桓邪?
与我朱桓相比如何? 
兵法所以称客倍而主人半者,
兵法上所说的客军超过守军一倍的情况, 
谓俱在平原,
是说双方都处在平原地带, 
无城池之守,
无城池可以据守, 
又谓士众勇怯齐等故耳。
又指双方的兵士勇怯状况相同的情况而已。 
今人既非智勇,
如今敌人既非智勇之将, 
加其士卒甚怯,
加之他的士卒都很胆怯, 
又千里步涉,
又千里徒步跋涉而来, 
人马罢困,
人疲马惫, 
桓与诸军,共据高城,
而我与各军共据守在高城, 
南临大江,
南面濒临大江, 
北背山陵,
北面背靠山陵, 
以逸待劳,
以逸待劳, 
为主制客,
作为主人抵制敌人, 
此百战百胜之势也。
这是百战百胜的优势。 
虽曹丕自来,
即使曹丕亲自前来, 
尚不足忧,
尚不值得忧虑, 
况仁等邪!
何况曹仁等人呢?” 
"桓因偃旗鼓,
朱桓因而偃旗息鼓, 
外示虚弱,
外表上显示自己兵力薄弱, 
以诱致仁。
以此诱骗曹仁前来。 
仁果遣其子泰攻濡须城,
曹仁果然派遣他的儿子曹泰攻打濡须城, 
分遣将军常雕督诸葛虔、王双等,
另分派将军常雕督领诸葛虔、王双等, 
乘油船别袭中洲。中洲者,
乘坐油船另外袭击中洲。 
部曲妻子所在也。
而中洲是军中将领家属所在的地方。 
仁自将万人留橐皋,
曹仁亲自率领万人留守橐皋, 
复为泰等后拒。
又作为曹泰等人的后盾。 
桓部兵将攻取油船,
朱桓所部兵将攻取油船, 
或别击雕等,
或分队攻击常雕等, 
桓等身自拒泰,
朱桓等人则亲自前迎抵御曹泰, 
烧营而退,
烧毁曹营后敌军败退, 
遂枭雕,
于是斩杀常雕, 
生虏双,
生擒王双, 
送武昌,
押送武昌, 
临陈斩溺,死者千馀。
在战斗中斩死和溺死的敌兵千余人。 
权嘉桓功,
孙权嘉奖朱桓的功绩, 
封嘉兴侯,
封朱桓为嘉兴侯, 
迁奋武将军,
升任为奋武将军, 
领彭城相。
兼任彭城相。 
 
黄武七年,
黄武七年(228), 
鄱阳太守周鲂谲诱魏大司马曹休,
鄱阳太守周鲂诈骗诱引魏国大司马曹休, 
休将步骑十万至皖城以迎鲂。
曹休率领步、骑兵十万人到皖城来迎接周鲂。 
时陆逊为元帅,
当时陆逊为元帅, 
全琮与桓为左右督,
全琮与朱桓为左、右督, 
各督三万人击休。
各督率三万人迎击曹休。 
休知见欺,
曹休知道受了欺骗, 
当引军还,
本当领兵退还, 
自负众盛,
但他自恃兵众势盛, 
邀於一战。
决定迎着吴军决一死战。 
桓进计曰:
朱桓献计说: 
"休本以亲戚见任,
“曹休本来是由于亲属关系而被任用, 
非智勇名将也。
不是智勇双全的名将。 
今战必败,
现在交战他必定失败, 
败必走,
失败必然逃走, 
走当由夹石、挂车,
逃走应从夹石、挂车经过, 
此两道皆险厄,
而这两处道路都险阻扼要, 
若以万兵柴路,
如果用一万兵卒垒守塞路, 
则彼众可尽,
则敌军便可全部消灭, 
而休可生虏,
而曹休也可生擒, 
臣请将所部以断之。
我请求让我率领自己的部下前往断其退路。 
若蒙天威,
如果能受益于天威, 
得以休自效,
能获得曹休来证实我的话见效, 
便可乘胜长驱,
便可以乘胜长驱直入, 
进取寿春,
进取寿春, 
割有淮南,
割取淮南之地, 
以规许、洛,
以图谋许昌、洛阳, 
此万世一时,
这是万世才遇一次的良机, 
不可失也。
不可失去。” 
"权先与陆逊议,
孙权先与陆逊商议, 
逊以为不可,
陆逊认为此计不可行, 
故计不施行。
故此朱桓的计策不得实现。 
 
黄龙元年,
黄龙元年(229), 
拜桓前将军,
朱桓被任为前将军, 
领青州牧,
兼任青州牧, 
假节。
假节。  
嘉禾六年,
嘉禾六年(237), 
魏庐江主簿吕习请大兵自迎,
魏国庐江主簿吕习请求吴国派大军前往, 
欲开门为应。
准备打开城门为内应。 
桓与卫将军全琮俱以师迎。
朱桓与卫将军全琮一起率军前往迎接吕习。 
既至,
军队到达后, 
事露,
事情败露, 
军当引还。
部队应当返还。 
城外有溪水,
庐江城外有溪水, 
去城一里所,
去城一里左右, 
广三十馀丈,
宽三十多丈, 
深者八九尺,
深八九尺, 
浅者半之,
浅地方四五尺, 
诸军勒兵渡去,
各部全部渡水离去, 
桓自断后。
朱桓亲自断后。 
时庐江太守李膺整严兵骑,
当时庐江太守李膺正严整兵马, 
欲须诸军半渡,
企图待吴军渡至河中, 
因迫击之。
乘势逼进攻击。 
及见桓节盖在后,
及至见到朱桓的令旗车盖在队伍后尾, 
卒不敢出,
终于不敢出军。 
其见惮如此。
他畏惧朱桓竟到如此地步。 
其时, 
是时全琮为督,
全琮为都督, 
权又令偏将军胡综宣传诏命,
孙权又命令偏将军胡综宣传诏令, 
参与军事。
让胡综参与军事。 
琮以军出无获,
全琮因军出无所收获, 
议欲部分诸将,
商议打算部署各将领, 
有所掩袭。
搞些偷袭行动。 
桓素气高,
朱桓一向气势高傲, 
耻见部伍,
故此羞于见自己的部下, 
乃往见琮,
于是前往见全琮, 
问行意,
问行动的意图, 
感激发怒,
因激动发怒, 
与琮校计。
与全琮计较争执。 
琮欲自解,
全琮想自我解脱, 
因曰:
于是说: 
"上自令胡综为督,
“主公自己命令胡综为都督, 
综意以为宜尔。
胡综意思要这样为好。” 
"桓愈恚恨,
朱桓更加忿怒, 
还乃使人呼综。
回来后就派人去叫胡综。 
综至军门,
胡综来到军门, 
桓出迎之,
朱桓出来迎接, 
顾谓左右曰:
回头对手下人说: 
"我纵手,
“我放开手脚干, 
汝等各自去。
你们都走开。” 
"有一人旁出,
有一人从旁边先出去, 
语综使还。
告诉胡综叫他回去。 
桓出,
朱桓出来, 
不见综,
不见胡综, 
知左右所为,
知道是手下人报的信, 
因斫杀之。
便把那人杀死。 
桓佐军进谏,
他的佐军上前劝谏, 
刺杀佐军,
又刺杀佐军, 
遂讬狂发,
于是他假托狂病发作, 
诣建业治病。
前往建业治病。 
权惜其功能,
孙权爱惜他的功劳才干, 
故不罪。
故没有办他的罪, 
使子异摄领部曲,
让朱桓的儿子朱异代为统领军队, 
令医视护,
叫医生为他诊病看护, 
数月复遣还中洲。
几个月后又让他回到中洲。 
权自出祖送,
孙权亲自出来为朱桓送行, 
谓曰:
对他说: 
"今寇虏尚存,
“如今敌寇尚在, 
王涂未一,
天下尚未统一, 
孤当与君共定天下,
孤人应与您共定天下, 
欲令君督五万人专当一面,
打算让您督率五万人独挡一面, 
以图进取,
以图谋进取, 
想君疾未复发也。
想您的病没有复发吧?” 
"桓曰:
朱桓说: 
"天授陛下圣姿,
“上天授予陛下神圣资质, 
当君临四海,
正当君临四海, 
猥重任臣,
辱没您予臣以重任, 
以除奸逆,
以铲除奸逆, 
臣疾当自愈。"
我的病定能自己痊愈。” 
桓性护前,
朱桓性格喜爱护短, 
耻为人下,
耻于落在人后, 
每临敌交战,
每次临阵对敌交战, 
节度不得自由,
受到节制约束不得自由, 
辄嗔恚愤激。
他就动辄发怒激愤。 
然轻财贵义,
然而他轻财好义, 
兼以强识,
且强记能力好, 
与人一面,
与人见过一面, 
数十年不忘,
几十年不会忘记, 
部曲万口,
他的部下万多人, 
妻子尽识之。
他们的妻小他都认识。 
爱养吏士,
他爱惜养护官兵, 
赡护六亲,
赡护他们的亲属, 
俸禄产业,
俸禄财货, 
皆与共分。
都与他们共同分享。 
及桓疾困,
及至朱桓病重, 
举营忧戚。
全军忧伤悲戚。  
年六十二,赤乌元年卒。
赤乌元年(238),朱桓六十二岁时去世。 
吏士男女,
军中官兵及亲属男女, 
无不号慕。
无不痛号思念。 
又家无馀财,
他家无积余财产, 
权赐盐五千斛以周丧事。
孙权赐给食盐五千斛以接济丧事。 
子异嗣。
他的儿子朱异继承爵位。朱异,字季文,因父亲军功而为郎, 
后升任骑都尉,代替朱桓掌管军队。  

后嗣附传

异字季文,以父任除郎,后拜骑都尉,
赤乌四年(241), 
代桓领兵。赤乌四年,随朱然攻魏樊城,
跟随朱然攻打魏国樊城, 
建计破其外围,
献计攻破樊城外围, 
还拜偏将军。
回师后被升为偏将军。 
魏庐江太守文钦营住六安,
魏国庐江太守文钦驻扎营寨于六安, 
多设屯砦,置诸道要,
将很多营寨设置在紧要道路上, 
以招诱亡叛,
用来招募引诱叛逃之人, 
为边寇害。
成为边境的祸患。 
异乃身率其手下二千人,
朱异于是亲自率领手下二千人, 
掩破钦七屯,
攻毁文钦的七座营寨, 
斩首数百,
斩杀数百人, 
迁扬武将军。
被升任为扬武将军。 
权与论攻战,
孙权与他谈论攻战之事, 
辞对称意。
他的对答很称合孙权心意。 
权谓异从父骠骑将军据曰:
孙权对朱异的叔父骠骑将军朱据说: 
"本知季文胆定,
“我本来知道季文勇敢果毅, 
见之复过所闻。
见了他之后,觉得比我听到的还行!”  
"十三年,
赤乌十三年(250), 
文钦诈降,
文钦诈降, 
密书与异,
秘密致信给朱异, 
欲令自迎。
想让朱异亲自去迎接他。 
异表呈钦书,
朱异上表呈文钦书信, 
因陈其伪,
说明他的投降是假意, 
不可便迎。
不可立即迎接他。 
权诏曰:
孙权下诏说: 
"方今北土未一,
“如今北方土地尚未统一, 
钦云欲归命,
文钦来信想要归顺, 
宜且迎之。
应当马上迎接他, 
若嫌其有谲者,
如果怀疑他有诈, 
但当设计网以罗之,
就应当设计将其网罗住, 
盛重兵以防之耳。
布置大部队来防备他就可以了。” 
"乃遣吕据督二万人,
于是派遣吕据督率二万人马, 
与异并力,
与朱异合力挺进, 
至北界,
到了北方边界, 
钦果不降。
文钦果然不降。  
建兴元年,
建兴元年(252), 
迁镇南将军。
朱异被升任镇南将军。同年, 
是岁魏遣胡遵、诸葛诞等出东兴,
魏国派遣胡遵、诸葛诞等出兵东兴, 
异督水军攻浮梁,
朱异督率水军攻打魏军浮桥, 
坏之,
桥被毁坏, 
魏军大破。
魏军大败。  
太平二年,
太平二年(257), 
假节,
假节, 
为大都督,
任大都督, 
救寿春围,不解。还军,
带兵救援寿春之围, 
为孙綝所枉害。 评曰:
未能取胜。 
朱治、吕范以旧臣任用,朱然、朱桓以勇烈著闻,吕据、朱异、施绩咸有将领之才,
回师后, 
克绍堂构。若范、桓之越隘,得以吉终,
为孙綝陷害而死。 
至於据、异无此之尤而反罹殃者,所遇之时殊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