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运二年夏五月政务
开运二年夏五月丙申朔,
帝御崇元殿受朝,
大赦天下。
丁酉,
以右卫上将军马万为左金吾上将军致仕。
戊戌,
陕州节度使宋彦筠移镇邓州,
澶州节度使何建移镇河阳。
以左神武统军潘环为澶州节度使,
以宣徽北院使李彦韬遥领寿州节度使兼侍卫马军都指挥使,
以沧州节度使田武遥领夔州节度使兼侍卫步军都指挥使。
辛亥,
白虹贯日。
壬子,
宰臣桑维翰、刘昫、李崧、和凝并加阶爵。
礼部尚书窦贞固改刑部尚书,
太常寺卿王松改工部尚书。
以尚书左丞龙敏为太常卿。
以翰林学士承旨、兵部侍郎李慎仪为尚书左丞。
以御史中丞张允为兵部侍郎、知制诰,
充翰林学士承旨。
以左谏议大夫颜衎为御史中丞。
〔《宋史·颜衎传》:
丧乱之后,
朝纲不振,
衎执宪颇有风采,
尝上言“才除御史者旋授外藩宾佐,
复有以私故细事求假外拜,
州郡无参谒之仪,
出入失风宪之体,
渐恐四方得以轻易,
百辟无所准绳。
请自今藩镇幕僚,
勿得任台官。
虽亲王宰相出镇,
亦不得奏充宾佐。
非奉制勘事,
勿得出京。
自余不令釐杂务”诏惟辟召入幕,
余从其请。
〕以兵部侍郎、宏文馆学士、判馆事田敏为国子祭酒。
以户部侍郎段希尧为兵部侍郎。
以工部侍郎边蔚为户部侍郎,
依前权知开封府事。
以左散骑常侍李式为工部侍郎。
以给事中王仁裕为左散骑常侍。
甲寅,
以华州节度使赵莹为开封尹,
以皇弟开封尹重睿为秦州节度使,
以宣徽南院使刘继勋为华州节度使,
以前郓州节度使张从恩为晋州节度使。
丙辰,
杜威来朝。
定州奏,
大风雹,
北岳庙殿宇树木悉摧拔之。
六月至八月内外动荡
六月乙丑朔,
帝御崇元殿,
百官入阁。
监修国史刘昫、史官张昭远等以新修《唐书》纪、志、列传并目录凡二百三卷上之。
赐器帛有差。
癸酉,
以恒州节度使杜威为天雄军节度使,
充邺都留守。
以邺都留守马全节为恒州节度使。
以翰林学士、金部郎中、知制诰徐台符为中书舍人。
以翰林学士、礼部郎中、知制诰李瀚为中书舍人。
翰林学士、都官郎中刘温叟加知制诰。
翰林学士、主客员外郎范质改比部郎中、知制诰,
并依旧充职。
祠部员外郎、知制诰张沆本官充学士。
以太常少卿陶谷为中书舍人。
〔《宋史·陶谷传》:
谷性急率,
尝与兖帅安审信集会,
杯酒相失,
为审信所奏,
时方姑息武臣,
谷坐责授太常少卿。
尝上言“顷莅西台,
每见台司详断刑狱,
少有即时决者。
至於闾阎夫妇,
小有争讼,
淹滞即时。
坊市死亡丧葬,
必候台司判状。
奴婢病亡,
亦须检验。
吏因缘为奸,
而邀求不已,
经旬不获埋瘗。
望申条约,
以革其弊”从之。
俄拜中书舍人。
〕己亥,
以邠州节度使刘景岩为陕州节度使。
己卯,
新授恒州节度使马全节卒,
辍朝,
赠中书令。
壬午,
大理卿张仁愿卒,
赠秘书监。
遣刑部尚书窦贞固等分诣寺观祷雨。
己丑,
以定州节度使王周为恒州节度使,
以前易州刺史安审约为定州留后。
是月,
两京及州郡十五并奏旱。
秋七月乙未朔,
以侍卫步军都指挥使、领夔州节度使田武为昭义军节度使。
甲寅,
左谏议大夫李元龟奏,
请禁止天下僧尼典买院舍,
从之。
丙辰,
前少府监李楷贬坊州司户,
坐冒请逃死吏人衣粮入己故也。
庚申,
以前齐州防御使薛可言为延州兵马留后。
八月甲子朔,
日有蚀之。
中书舍人陶谷奏,
请权废太常寺二舞郎。
从之。
丙寅,
宰臣和凝罢相,
守右仆射。
以枢密使冯玉为中书侍郎、平章事,
使如故。
乙亥,
诏“诸御史今后除准式请假外,
不得以细故小事请假离京。
除奉制命差推事及按察外,
不得以诸杂细务差出”丙子,
以灵州节度使冯晖为邠州节度使,
加检校太尉。
以前鄜州节度使丁审琪为左羽林统军。
以前鄜州节度使郭谨为左神武统军。
西京留司御史台奏“新授邓州节度使宋彦筠於银沙滩斩厅头郑温”诏鞫之,
款云“彦筠出身军旅,
不知事体,
不合专擅行法”诏释其罪。
以工部尚书王松权知贡举。
丁丑,
以前晋州节度使安叔千为右金吾上将军。
以三司副使、给事中李谷为磁州刺史,
充北面水陆转运使。
分遣使臣於诸道率马。
戊寅,
以左金吾上将军皇甫立为左卫上将军,
以右羽林统军李怀忠为左武卫上将军。
庚辰,
新授潞州节度使田武卒,
辍朝,
赠太尉。
戊子,
湖南奏,
静江军节度使马希杲卒。
秋九月至冬军事部署
九月丙申,
以西京留守、北面马步军都排阵使景延广为北面行营副招讨使。
丁酉,
以刑部侍郎赵远为户部侍郎,
以工部侍郎李式为刑部侍郎,
以中书舍人卢价为工部侍郎。
价久次纶闱,
旧例合转礼部侍郎或御史中丞,
宰臣冯玉拟此官,
桑维翰以为资望浅,
不署状。
无何,
维翰休沐数日,
玉独奏行之,
维翰由是不乐,
与玉有间矣。
己亥,
幸繁台观马,
遂幸李守贞第。
庚子,
以晋州节度使张从恩为潞州节度使。
吏部侍郎张昭远加阶爵,
酧修《唐史》之劳也。
〔《宋史·张昭远传》:
加金紫阶,
进爵邑。
〕戊申,
升曹州为节镇,
以威信军为军额。
诏李守贞率兵屯澶州。
己酉,
月掩昴宿。
以宣徽北院使焦继勋为宣徽南院使,
以内客省使孟承诲为宣徽北院使。
壬子,
以前太子詹事王居敏为鸿胪卿,
李专美为大理卿,
以太子宾客致仕马裔孙为太子詹事。
甲寅,
移泰州理所於满城县。
乙卯,
诏相州节度使张彦泽率兵屯恒州。
冬十月戊寅,
以河阳节度使何建为泾州节度使,
以许州节度使李从温为河阳节度使,
以前郑州节度使石赟为曹州节度使。
庚午,
遣使太子宾客罗周岳、使副太子右庶子王延济册两浙节度使钱宏佐为守太尉。
辛未,
右金吾卫上将军杨彦询卒,
赠太子太师。
丁丑,
高丽遣使贡方物。
庚辰,
以前延州节度使王令温为灵州节度使。
庚寅,
以邢州兵马留后刘在明为晋州兵马留后,
以前河阳留后方太为邢州留后。
癸巳,
升陈州为节镇,
以镇安军为军额。
十一月戊戌,
以邠州节度使冯晖兼侍卫步军都指挥使,
充北面行营先锋马步军都指挥使。
以权知高丽国事王武为检校太保、使持节、玄菟州都督,
充大义军使,
封高丽国王。
癸卯,
日南至,
帝御崇元殿受朝贺。
戊申,
两浙奏,
顺化军节度使钱铎卒。
甲寅,
以寿州节度使、侍卫马军都指挥使李彦韬为陈州节度使,
典军如故。
丙申,
前商州刺史李俊除名,
坐受财枉法也。
十二月乙丑,
以两浙节度使、吴越国王钱宏佐兼东南面兵马都元帅。
丙寅,
以吴越国金马左厢都指挥使、湖州刺史胡思进遥领虔州昭信军节度使,
以吴越国金马右厢都指挥使、明州刺史阚璠遥领宣州宁国军节度使,
并典军如故。
左羽林统军丁审琪卒,
赠太尉。
辛未,
以工部侍郎卢价为礼部侍郎,
以右散骑常侍、集贤殿学士、判院事司徒诩为工部侍郎,
依前充职。
以前中书舍人殷鹏为给事中,
充枢密直学士。
以给事中刘知新为右散骑常侍。
乙亥,
陕府节度使刘景岩来朝。
丁丑,
狩於近郊,
猎也。
己卯,
光禄卿致仕陈元卒於太原。
庚辰,
命使册高丽国王王武。
癸未,
以前兖州节度使安审信为华州节度使。
丁亥,
以枢密使、中书令桑维翰为开封尹。
以司空、门下侍郎、平章事刘昫判三司。
以左仆射、门下侍郎、平章事李崧为守侍中,
充枢密使。
以开封尹赵莹为中书令、宏文馆大学士。
以宣徽南院使焦继勋知陕州军州事。
〔《宋史·焦继勋传》:
西人寇边,
朝议发师致讨,
继勋抗疏请行,
拜秦州观察使兼诸蕃水陆转运使。
既至,
推恩信,
设方略,
招诱诸部,
相率奉玉帛牛酒乞盟,
边境以安。
俄徙知陕州。
〕己丑,
邠州节度使冯晖准诏来朝。
是岁,
帝每遇四方进献器皿,
多以银於外府易金而入,
谓左右曰“金者贵而且轻,
便於人力”识者以为北迁之兆也。
〔《宋史·刘涛传》:
少帝奢侈,
常以银易金,
广其器皿。
李崧判三司,
令上库金之数。
及崧以原簿校之,
少数千镒。
崧责曰“帑库通式,
一日不受虚数,
毫厘则有重典”涛曰“帑司常有报不尽数,
以备宣索”崧令有司劾涛,
涛事迫,
以情告枢密使桑维翰,
乃止罚一月俸。
〕
开运三年危机加剧
开运三年春正月癸巳朔,
帝御崇元殿受朝贺,
仗卫如式。
诏改铸天下合同印、书诏印、御前印,
并以黄金为之。
己亥,
贝州梁汉璋奏,
蕃寇屯聚,
将谋入寇。
诏符彦卿屯荆州口。
〔《宋史·符彦卿传》:
再出河朔,
彦卿不与,
易其行伍,
配以羸师数千戍荆州口。
〕癸卯,
以前华州节度使刘继勋为同州节度使,
以陕州节度使刘景岩为邓州节度使。
丙午,
以宣徽南院使、知陕州事焦继勋为陕州留后。
丁未,
刑部员外王洧赐自家自尽,
坐私用宫钱经营求利故也。
右司郎中李知损贬均州司户,
员外置,
驰驿发遣,
坐前任度支判官日与解县榷盐使王景遇交游借贷故也。
己酉,
诏侍卫亲军副都指挥使李守贞率师巡抚北边。
辛亥,
以皇弟秦州节度使重睿为许州节度使,
以许州节度使安审琦为兖州节度使,
以兖州节度使赵在礼为晋昌军节度使。
癸丑,
以泾州节度使何建为秦州节度使,
以前贝州节度使史威为泾州节度使。
乙卯,
定州奏,
契丹入寇。
己未,
二王后守太仆少卿、袭巂阝国公杨延寿除名配流威州,
终身勿齿。
延寿奉命於磁州检苗,
受赃二百馀匹,
准律当绞,
有司以二王后入议,
故贷其死。
二月壬戌朔,
日有蚀之。
诏滑州皇甫遇率兵援粮入易、定等州。
甲子,
以沧州留后王景为本州节度使。
右仆射和凝逐月别给钱五万、傔粮刍粟等,
优旧相也。
辛未,
鲁国大长公主史氏薨,
辍朝三日。
丙子,
光禄卿致仕王宏贽卒,
赠太常卿。
回鹘遣使贡方物。
升桂州全义县为溥州,
仍隶桂州,
其全义县改为德昌县,
从湖南马希范所请也。
壬午,
以前晋昌军节度使安彦威充北面行营副都统,
以宣徽北院使兼太府卿孟承诲为右武卫大将军充职。
是日幸南庄,
命臣僚泛舟饮酒,
因幸杜威园,
醉方归内。
甲申,
河阳节度使李从温薨,
辍朝,
赠太师。
三月壬辰朔,
以权知河西节度使张遵古为河西留后。
乙未,
以御史中丞颜衎为户部侍郎,
以户部侍郎赵远为御史中丞。
丙申,
以邠州节度使兼侍卫步军都指挥使冯晖为河阳节度使,
以前泾州节度使李德珫为邠州节度使。
李守贞奏,
大军至衡水。
己亥,
奏获郑州刺史赵思恭。
癸卯,
奏大军回至冀州。
户部侍郎颜衎上表,
以母老乞解官就养。
从之。
戊申,
以皇子齐州防御使延煦为澶州节度使。
辛亥,
密州上言,
饑民殍者一千五百。
庚申,
以瓜州刺史曹元忠为沙州留后。
夏四月辛酉朔,
李守贞自北班师到阙。
太原奏,
吐浑白可久奔归契丹,
诸侯咸有异志。
乙亥,
宰臣诣寺观祷雨。
曹州奏,
部民相次饑死凡三千人。
时河南、河北大饑,
殍名甚众,
沂、密、兖、郓寇盗群起,
所在屯聚,
剽劫县邑,
吏不能禁。
兖州节度使安审琦出兵捕逐,
为贼所败。
戊寅,
幸相国寺祷雨。
皇子延煦与晋昌军节度使赵在礼结婚,
命宗正卿石光赞主之。
五月庚寅朔,
以兵部郎中刘皞为太府卿。
戊戌,
以前同州节度使冯道为邓州节度使。
定州奏,
部民相次掳杀流移,
约五千馀户。
青州奏,
全家殍死者一百一十二户。
沂州奏,
淮南遣海州刺史领兵一千五百人,
应接贼头常知及。
诏兖州安审琦领兵捕逐。
甲辰,
以前太子宾客韦勋为太子宾客。
兖州安审琦奏,
淮贼抽退,
贼头常知及与相次首领武约等并乞归命。
丁未,
幸大年庄,
游船习射。
帝醉甚,
赐群官器帛过差,
夜分方归内。
戊申,
以鄜州留后李殷为定州节度使。
辛亥,
诏皇甫遇为北面行营都部署,
张彦泽为副,
李殷为都监,
领兵赴易、定等州,
寻止其行。
甲寅,
以贝州留后梁汉璋为贝州节度使,
以左神武统军郭谨为鄜州节度使。
六月庚申朔,
登州奏,
文登县部内有铜佛像四、瓷佛像十,
自地踊出。
狼山招收指挥使孙方简叛,
据狼山归契丹。
乙丑,
诏诸道不得横荐官僚,
如本处幕府有阙,
即得奏荐。
丙寅,
以前昭义军节度使李从敏为河阳节度使,
以河阳节度使兼侍卫步军都指挥使冯晖为灵州节度使。
壬午,
以郓州节度使兼侍卫亲军都指挥使高行周为宋州节度使,
加兼中书令,
充北面行营副都统。
以宋州节度使、侍卫亲军都指挥使。
〔案:
以下有阙文。
〕定州奏,
蕃寇压境。
诏李守贞为北面行营都部署,
滑州皇甫遇为副,
相州张彦泽充马军都指挥使,
定州李殷充步军都指挥使。
七月壬辰,
以礼部尚书王延为刑部尚书,
以工部尚书王松为礼部尚书,
以太常卿龙敏为工部尚书,
以左丞李慎仪为太常卿,
以吏部侍郎张昭远为左丞,
以右丞李详为吏部侍郎,
以前义州刺史李玘为右丞。
前晋昌军节度使安彦威薨,
辍朝,
赠太师。
丙申,
两浙节度使、吴越国王钱宏佐加守太师,
北京留守、河东节度使、北平王刘知远加守太尉。
沧州奏,
蕃寇攻饶安县。
杨刘口河决西岸,
水阔四十里。
以前邓州节度使刘景岩为太子太师致仕。
辛亥,
宋州谷熟县河水雨水一概东流,
漂没秋稼。
丁巳,
大理卿李专美卒。
戊午,
诏伪清泰朝经削夺官爵朱宏昭、冯赟、康义诚、王思同、药彦稠等,
并复其官爵。
自夏初至是,
河南、河北诸州郡饿死者数万人,
群盗蜂起,
剽略县镇,
霖雨不止,
川泽泛涨,
损害秋稼。
八月己未朔,
以左谏议大夫裴羽为给事中。
庚申,
李守贞、皇甫遇驻军定州。
辛酉,
幸南庄,
召从臣宴乐,
至暮还宫。
诏潞州运粮十三万赴恒州。
癸亥,
以右散骑常侍张煦为青州刺史。
李守贞奏,
大军至望都县,
相次至长城北,
遇敌千馀骑,
转斗四十里,
斩蕃将解里相公。
丁卯,
诏班师。
庚午,
以前亳州防御使边蔚为户部侍郎。
以刑部侍郎李式为户部侍郎,
充三司副使。
以礼部侍郎卢价为刑部侍郎。
以枢密直学士、左散骑常侍边光范为礼部侍郎充职。
〔《宋史·边光范传》:
少帝以光范藩邸旧僚,
待遇尤厚。
因游宴,
见光范位翰林学士下,
即日拜尚书礼部侍郎、知制诰,
充翰林学士,
仍直枢密使院。
〕辛未,
以右龙武统军周密为延州节度使。
癸酉,
河东节度使刘知远奏,
诛吐浑大首领白承福、白铁匮、赫连海龙等,
并夷其族凡四百口,
盖利其孳畜财宝也,
人皆冤之。
甲戌,
以大理少卿剧可久为大理卿。
棣州刺史慕容彦超削夺在身官爵,
房州安置,
坐前任濮州擅出省仓麦及私卖官面,
准法处死,
太原节度使刘知远上表救之,
故贷其死。
丙戌,
灵州冯晖奏,
与威州刺史药元福於威州土桥西一百里遇吐蕃七千馀人,
大破之,
斩首千馀级。
是月,
秦州雨,
两旬不止,
邺都雨水一丈,
洛京、郑州、贝州大水,
邺都、夏津临清两县,
饿死民凡三千三百。
盗入临濮、费县。
秋九月壬辰,
郓州节度使、侍卫亲军都指挥使李守贞加兼侍中,
滑州节度使皇甫遇进封邠国公,
相州节度使张彦泽加检校太尉。
甲午,
以权知威武军节度使李宏达为检校太尉、同平章事,
充福建节度使,
知闽国事。
乙未,
前商州刺史李俊赐自尽,
坐与亲妹奸及行剑斫杀女使,
又杀部曲孙汉荣,
强奸其妻,
准法弃市,
诏赐死於家。
己亥,
张彦泽奏,
破蕃贼於定州界,
斩首二十馀级,
追袭百馀里,
生擒蕃将四人,
摘得金耳环二副进呈。
癸卯,
太原奏,
破契丹於杨武谷,
杀七千馀人。
甲辰,
以天策上将军、江南诸道都统、楚王马希范兼诸道兵马都元帅。
诏开封府,
以霖雨不止,
应京城公私僦舍钱放一月。
乙巳,
诏安审琦率兵赴邺都,
皇甫遇赴相州。
丙午,
以太子少保杨凝式为太子少傅,
以刑部尚书王延为太子少保,
前颍州团练使窦贞固为刑部尚书。
是月,
河南、河北、关西诸州奏,
大水霖雨不止,
沟河泛滥,
水入城郭及损害秋稼。
是月,
契丹瀛州刺史诈为书与乐寿将军王峦,
愿以本城归顺,
且言城中蕃军不满千人,
请朝廷发军袭取之,
己为内应。
又云“今秋苦雨,
川泽涨溢,
自瓦桥已北,
水势无际。
契丹已归本国,
若闻南夏有变,
地远阻水,
虽欲奔命,
无能及也”又,
峦继有密奏,
苦言瀛、鄚可取之状。
先是,
前岁中车驾驻於河上,
曾遣边将遗书於幽州赵延寿,
劝令归国,
延寿寻有报命,
依违而已。
是岁三月,
复遣邺都杜威致书於延寿,
且述朝旨,
啖以厚利,
仍遣洺州军将赵行实赍书而往,
潜申款密。
行实曾事延寿,
故遣之。
七月,
行实自燕回,
得延寿书,
且言“久陷边庭,
愿归中国,
乞发大军应接,
即拔身南去”叙致恳切,
辞旨绵密,
时朝廷欣然从之,
复遣赵行实计会延寿大军应接之所。
有瀛州大将遣所亲赍蜡书至阙下,
告云欲谋翻变,
以本城归命。
未几,
会彼有告变者,
事不果就。
至是,
瀛州守将刘延祚受契丹之命,
诈输诚款,
以诱我军,
国家深以为信,
遂有出师之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