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货可居
濮阳人吕不韦贾于邯郸,
濮阳商人吕不韦到邯郸去做买卖,
见秦质子异人,
见到秦国入赵为质的公子异人,
归而谓其父曰:
回家便问父亲:
“耕田之利几倍?”
“农耕获利几何?”
曰:
其父亲回答说:
“十倍。”
“十倍吧。”他又问:
“珠玉之赢几倍?”
“珠宝买卖赢利几倍?”
曰:
答道:
“百倍。”
“一百倍吧。”他又问:
“立国家之主赢几倍?”
“如果拥立一位君主呢?”
曰:
他父亲说:
“无数。”
“这可无法计量了。”
曰:
吕不韦说:
“今力田疾作,
“如今即便我艰苦工作,
不得暖衣余食;
仍然不能衣食无忧,
今建国立君,泽可以遗世。
而拥君立国则可泽被后世。
愿往事之。”
我决定去做这笔买卖。”
双线游说
秦子异人质于赵处于?城。
秦公子异人这时正在赵国为质,住在?城这个地方,
故往说之曰:
吕不韦前往拜谒说:
“子?有承国之业,
“公子?有继承王位的资格,
又有母在中。
其母又在宫中。
今子无母于中外托于不可知之国,
如今公子您既没有母亲在宫内照应,自身又处于祸福难测的敌国,
一日倍约,
一旦秦赵开战,
身为粪土。
公子您的性命将难以保全。
今子听吾计事,
如果公子听信我,
求归,
我倒有办法让您回国,
可以有秦国。
且能继承王位。
吾为子使,
我先替公子到秦国跑一趟,
必来请子。”
必定接您回国。”
于是,
乃说秦王后弟阳泉君曰:
吕不韦前去游说秦孝文王王后华阳夫人的弟弟阳泉君说:
“君之罪至死,君知之乎?
“阁下可知?阁下罪已至死!
君之门下无不居高尊位,
您门下的宾客无不位高势尊,
太子门下无贵者。
相反太子门下无一显贵。
君之府藏珍珠宝玉,
而且阁下府中珍宝、骏马、佳丽多不可数,
君之骏马盈外厩,
老实说,
美女充后庭。
这可不是什么好事。
王之春秋高,
如今大王年事已高,
一日山陵崩,
一旦驾崩,
太子用事,
太子执政,
君危于累卵,
阁下则危如累卵,
而不寿于朝生。
生死在旦夕之间。
说有可以一切而使君富贵千万岁,
小人倒有条权宜之计,
其宁于太山四维,
可令阁下富贵万年且稳如泰山,
必无危亡之患矣。”
绝无后顾之忧。”
阳泉君避席,
阳泉君赶忙让座施礼,
请闻其说。”
恭敬地表示请教。
不韦曰:
吕不韦献策说:
“王年高矣,
“大王年事已高,
王后无子,
华阳夫人却无子嗣,
子有承国之业士仓又辅之。王一日山陵崩,子立,
有资格继承王位的子?继位后一定重用秦臣士仓,
士仓用事,王后之门,
到那时王后的门庭必定长满蒿野草,
必生蓬蒿。
萧条冷落。
子异人贤材也弃在于赵,
现在在赵国为质的公子异人才德兼备,
无母于内,
可惜没有母亲在宫中庇护,
引领西望,
每每翘首西望家邦,
而愿一得归。
极想回到秦国来。
王后诚请而立之,
王后倘若能立异人为太子,这样一来,
是子异人无国而有国王后无子而有子也。”
不是储君的异人也能继位为王,他肯定会感念华阳夫人的恩德,而无子的华阳夫人也因此有了日后的依靠。”
阳泉君曰:
阳泉君说:
“然。”
“对,有道理!”
入说王后,
便进宫说服王后,
王后乃请赵而归之。
王后便要求赵国将公子异人遣返秦国。
破局归秦
赵未之遣,
赵国不肯放行。
不韦说赵曰:
吕不韦就去游说赵王:
“子异人,秦之宠子也,
“公子异人是秦王宠爱的儿郎,
无母于中,
只是失去了母亲照顾,
王后欲取而子之。
现在华阳王后想让他作儿子。大王试想,
使秦而欲屠赵,
假如秦国真的要攻打赵国,
不顾一子以留计,
也不会因为一个王子的缘故而耽误灭赵大计,
是抱空质也。
赵国不是空有人质了吗?
若使子异人归而得立,
但如果让其回国继位为王,
赵厚送遣之,
赵国以厚礼好生相送,
是不敢倍德畔施,
公子是不会忘记大王的恩义的,
是自为德讲。
这是以礼相交的作法。
秦王老矣,
如今孝文王已经老迈,
一日晏驾,
一旦驾崩,
虽有子异人,
赵国虽仍有异人为质,
不足以结秦。”
也没有资历与秦相国亲近了。”于是,
赵乃遣之。
赵王就将异人送回秦国。
楚服立储
异人至,
公子异回国后,
不韦使楚服而见。
吕不韦让他身着楚服晋见原是楚国人的华阳夫人。
王后悦其状,
华阳夫人对他的打扮十分高兴,
高其知,
认为他很有心计,
曰:
并特地亲近说:
“吾楚人也。”
“我是楚国人。”
而自子之,
于是把公子异人认作儿子,
乃变其名曰“楚”。
并替他更名为“楚”。
王使子诵,
秦王令异人试诵诗书。
子曰:
异人推辞说:
“少弃捐在外,
“孩儿自小生长于赵国,
尝无师傅所教学,
没有师傅教导传习,
不习于诵。”
不长于背诵。”
王罢之。
秦王也就罢了,
乃留止。
让他留宿宫中。一次,异人乘秦王空闲时,
间曰:
进言道:
“陛下尝轫车于赵矣,
“陛下也曾羁留赵国,
赵之豪杰,得知名者不少。
赵国豪杰之士知道陛下大名的不在少数。
今大王反国,
如今陛下返秦为君,
皆西面而望。
他们都惦念着您,
大王无一介之使以存之,
可是陛下却连一个使臣未曾遣派去抚慰他们。
臣恐其皆有怨心。
孩儿担心他们会心生怨恨之心。
使边境早闭晚开。”
希望大王将边境城门迟开而早闭,防患于未然。”
王以为然,
秦王觉得他说话极有道理,
奇其材。
为他的奇谋感到惊讶。
王后劝立之。
华阳夫人乘机劝秦王立之为太子。
王乃召相,
秦王召来丞相,
令之曰:
下诏说:
“寡人子莫若楚。”
“寡人的儿子数子楚最能干。”
立以为太子。
于是立异人为太子。
子楚立,
公子楚做了秦王以后,
以不韦为相,
任吕不韦为相,
号曰文信侯,
封他为文信侯,
食蓝田十二县。
将蓝田十二县作为他的食邑。
王后为华阳太后,
而王后称华阳太后,
诸侯皆致养邑。
诸侯们闻讯都向太后奉送了养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