谏言与历史例证
周文君免士工师藉,
周文君免除了工师籍的职务,
相吕仓,
而该用吕仓为相国,
国人不说也。
周国民众对吕仓表示不满。
君有闵闵之心。
周文君为此感到很忧虑。
谓周文君曰:
这时吕仓的说客对周文君说:
“国必有诽誉,
“国家每做一件事必然是有毁谤也有赞美,
忠臣令诽在已,
忠臣把毁谤都加在自己身上,
誉在上。
而把赞美都归于君主。
宋君夺民时以为台,
宋国的君主强占百姓耕作时间建造自己的游乐台,
而民非之,
而遭到人民强烈地非议,
无忠臣以掩盖之也。
这主要是由于没有忠臣代他受过。后来,
子罕释相为司空,
忠诚代他受过的大臣子罕辞去相位而改任司空,
民非子罕而善其君。
人民就非议子罕,而赞美宋君。
齐桓公宫中七市,
在齐恒公的宫中,
内闾七百,
一共拥有7个市场和700个妓院,
国人非之。
齐国人都斥责他,
管仲故为三归之家,
于是齐国相国管仲就故意在自己家筑台,并命名为“三归台”,
以掩桓公,
目的就是为桓公掩饰过错,
非自伤于民也?
自己并非有意伤害民心。
结论与反思
《春秋》记臣弑君者以百数,
《春秋》一书记载臣子杀死君主的事可以百数计算,
皆大臣见誉者也。
他们都是很受赞誉的大臣。由此可见,
故大臣得誉,
重臣享有盛名,
非国家之美也。
并非国家之福。所以常言道,
故众庶成强,
‘众多成强,
增积成山’”。
增高成山’。”
周君遂不免。
周文君才没有免去吕仓相国的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