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地第十一 - 孙子兵法

← 返回《孙子兵法地形第十火攻地十二

九地第十一

文白对照

孙子论述九种战略地形应对策略,强调因地制宜、灵活用兵与士兵心理控制。

九地总论

孙子曰:
孙子说: 
用兵之法,
按照用兵的原则, 
有散地,有轻地,有争地,
军事地理有散地、轻地、争地、交地、衢地、重地、圮地、围地、死地。 
有交地,有衢地,有重地,
诸侯在本国境内作战的地区, 
有泛地,有围地,有死地。
叫做散地。 
诸侯自战其地者,为散地;入人之地不深者,
在敌国浅近纵深作战的地区, 
为轻地;
叫做轻地。 
我得亦利,
我方得到有利, 
彼得亦利者,
敌人得到也有利的地区, 
为争地;
叫做争地。 
我可以往,
我军可以前往, 
彼可以来者,
敌军也可以前来的地区, 
为交地;
叫做交地。 
诸侯之地三属,
多国相毗邻, 
先至而得天下众者,
先到就可以获得诸侯列国援助的地区, 
为衢地;
叫做衢地。 
入人之地深,
深入敌国腹地, 
背城邑多者,
背靠敌人众多城邑的地区, 
为重地;
叫做重地。 
山林、险阻、沮泽,凡难行之道者,
山林险阻沼泽等难于通行的地区, 
为泛地;
叫做圮地。 
所由入者隘,
行军的道路狭窄, 
所从归者迂,
退兵的道路迂远, 
彼寡可以击吾之众者,
敌人可以用少量兵力攻击我方众多兵力的地区, 
为围地;
叫做围地。 
疾战则存,
迅速奋战就能生存, 
不疾战则亡者,
不迅速奋战就会全军覆灭的地区, 
为死地。
叫做死地。因此, 
是故散地则无战,
处于散地就不宜作战, 
轻地则无止,
处于轻地就不宜停留, 
争地则无攻,
遇上争地就不要勉强强攻, 
交地则无绝,
遇上交地就不要断绝联络, 
衢地则合交,
进入衢地就应该结交诸侯, 
重地则掠,
深入重地就要掠取粮草, 
泛地则行,
碰到圮地就必须迅速通过, 
围地则谋,
陷入围地就要设谋脱险, 
死地则战。
处于死地就要力战求生。 
 

用兵要诀

古之善用兵者,
从前善于指挥作战的人, 
能使敌人前后不相及,
能使敌人前后部队不能相互策应, 
众寡不相恃,
主力和小部队无法相互依靠, 
贵贱不相救,
官兵之间不能相互救援, 
上下不相收,
上下级之间不能互相联络, 
卒离而不集,
士兵分散不能集中, 
兵合而不齐。
合兵布阵也不整齐。 
合于利而动,
对我有利就打, 
不合于利而止。
对我无利就停止行动。 
敢问敌众而整将来,
试问:敌人兵员众多且又阵势严整向我发起进攻,那该用什么办法对付它呢? 
待之若何曰:
回答是: 
先夺其所爱则听矣。
先夺取敌人最关心爱护的,这样就听从我们的摆布了。 
兵之情主速,
用兵之理贵在神速, 
乘人之不及。
要乘敌人措手不及的时机, 
由不虞之道,
走敌人意料不到的道路, 
攻其所不戒也。
攻击敌人没有戒备的地方。 
 

客军作战论

凡为客之道,
在敌国境内进行作战的一般规律是: 
深入则专。
越深入敌国腹地, 
主人不克,
我军军心就越坚固,敌人就不易战胜我们。 
掠于饶野,
在敌国丰饶地区掠取粮草, 
三军足食。
部队给养就有了保障。要注意休整部队, 
谨养而勿劳,
不要使其过于疲劳, 
并气积力,
保持土气,养精蓄锐。 
运兵计谋,
部署兵力, 
为不可测。
巧设计谋, 
使敌人无法判断我军的意图。 
投之无所往,
将部队置于无路可走的绝境, 
死且不北。
士卒就会宁死不退。 
死焉不得,
士卒既能宁死不退, 
士人尽力。
那么他们怎么会不殊死作战呢! 
兵士甚陷则不惧,
士卒深陷危险的境地,就不再存在恐惧, 
无所往则固,
一旦无路可走,军心就会牢固。 
深入则拘,
深入敌境军队就不会离散。 
不得已则斗。
遇到迫不得已的情况,军队就会殊死奋战。因此, 
是故其兵不修而戒,
不须整饬就能注意戒备, 
不求而得,
不用强求就能完成任务, 
不约而亲,
无须约束就能亲密团结, 
不令而信,
不待申令就会遵守纪律。禁止占卜迷信, 
禁祥去疑,
消除士卒的疑虑, 
至死无所之。
他们至死也不会逃避。 
吾士无余财,
我军士卒没有多余的钱财, 
非恶货也;
并不是不爱钱财; 
无余命,
士卒置生死于度外, 
非恶寿也。
也不是不想长寿。 
令发之日,
当作战命令颁布之时, 
士卒坐者涕沾襟,
坐着的士卒泪沾衣襟, 
偃卧者涕交颐,
躺着的士卒泪流满面, 
投之无所往,
但把士卒置于无路可走的绝境, 
诸、刿之勇也。
他们就都会象专诸、曹刿一样的勇敢。  
故善用兵者,
善于指挥作战的人, 
譬如率然。
能使部队自我策应如同“率然”蛇一样。 
率然者,
“率然”是常山地方一种蛇,打它的头部,尾巴就来救应;打它的尾, 
常山之蛇也。
头就来救应; 
击其首则尾至,击其尾则首至,击其中则首尾俱至。
打它的腰,头尾都来救应。 
敢问兵可使如率然乎?
试问:可以使军队象“率然”一样吧?回答是: 
曰可。
可以。 
夫吴人与越人相恶也,
那吴国人和越国人是互相仇视的, 
当其同舟而济而遇风,
但当他们同船渡河而遇上大风时, 
其相救也如左右手。
他们相互救援,就如同人的左右手一样。所以, 
是故方马埋轮,
想用缚住马缰、深埋车轮这种显示死战决心的办法来稳定部队, 
未足恃也;
是靠不住的。 
齐勇如一,
要使部队能够齐心协力奋勇作战如同一人, 
政之道也;
关键在于部队管理教育有方。 
刚柔皆得,
要使强弱不同的士卒都能发挥作用, 
地之理也。
在于恰当地利用地形。 
故善用兵者,
所以善于用兵的人, 
携手若使一人,
能使全军上下携手团结如同一人, 
不得已也。
这是因为客观形势迫使部队不得不这样。 
 

将军治军

将军之事,
主持军事行动, 
静以幽,
要做到考虑谋略沉着冷静而幽深莫测, 
正以治,
管理部队公正严明而有条不紊。 
能愚士卒之耳目,
要能蒙蔽士卒的视听, 
使之无知;
使他们对于军事行动毫无所知; 
易其事,
变更作战部署, 
革其谋,
改变原定计划, 
使人无识;
使人无法识破真相; 
易其居,
不时变换驻地, 
迂其途,
故意迂回前进, 
使民不得虑。
使人无从推测意图。 
帅与之期,
将帅向军队赋予作战任务, 
如登高而去其梯;
要象使其登高而抽去梯子一样。 
帅与之深入诸侯之地,
将帅率领士卒深入诸侯国土, 
而发其机。
要象弩机发出的箭一样一往无前。 
若驱群羊,
对待士卒要能如驱赶羊群一样, 
驱而往,驱而来,
赶过去又赶过来, 
莫知所之。
使他们不知道要到哪里去。 
聚三军之众,
集结全军, 
投之于险,
把他们置于险境, 
此谓将军之事也。
这就是统帅军队的要点。 
九地之变,
九种地形的应变处置, 
屈伸之力,
攻防进退的利害得失, 
人情之理,
全军上下的心理状态, 
不可不察也。
这些都是作为将帅不能不认真研究和周密考察的。 
 

九地再论

凡为客之道,
在敌国境内作战的规律是: 
深则专,
深入敌境则军心稳固, 
浅则散。
浅入敌境则军心容易涣散。 
去国越境而师者,绝地也;四彻者,
进入敌境进行作战的称为绝地; 
衢地也;
四通八达的地区叫做衢地; 
入深者,重地也;入浅者,
进入敌境纵深的地区叫做重地; 
轻地也;
进入敌境浅的地区叫做轻地; 
背固前隘者,围地也;无所往者,
背有险阻前有隘路的地区叫围地; 
死地也。
无路可走的地区就是死地。 
因此, 
是故散地吾将一其志,
在散地,要统一军队意志; 
轻地吾将使之属,
在轻地,要使营阵紧密相连; 
争地吾将趋其后,
在争地,要迅速出兵抄到敌人的后面; 
交地吾将谨其守,交地吾将固其结,衢地吾将谨其恃,
在交地,就要谨慎防守;在衢地,就要巩固与列国的结盟; 
重地吾将继其食,
入重地,就要保障军粮供应; 
泛地吾将进其途,
在圮地,就必须迅速通过; 
围地吾将塞其阙,
陷入围地,就要堵塞缺口; 
死地吾将示之以不活。
到了死地,就要显示死战的决心。 
所以, 

霸王之兵

故兵之情:
士卒的心理状态是: 
围则御,
陷入包围就会竭力抵抗, 
不得已则斗,
形势逼迫就会拚死战斗, 
过则从。
身处绝境就会听从指挥。 
是故不知诸侯之谋者,
不了解诸侯列国的战略意图, 
不能预交;
就不要与之结交; 
不知山林、险阻、沮泽之形者,
不熟悉山林、险阻、沼泽等地形情况, 
不能行军;
就不能行军; 
不用乡导,
不使用向导, 
不能得地利。
就无法得到地利。 
四五者,
这些情况, 
一不知,
如有一样不了解, 
非霸王之兵也。
都不能成为称王争霸的军队。 
夫霸王之兵,
凡是王霸的军队, 
伐大国,
进攻大国, 
则其众不得聚;
能使敌国的军民来不及动员集中; 
威加于敌,
兵威加在敌人头上, 
则其交不得合。
能够使敌方的盟国无法配合策应。因此, 
是故不争天下之交,
没有必要去争着同天下诸侯结交, 
不养天下之权,
也用不着在各诸侯国里培植自己的势力, 
信己之私,
只要施展自己的战略意图, 
威加于敌,
把兵威施加在敌人头上, 
则其城可拔,其国可隳。
就可以拔取敌人的城邑, 
摧毁敌人的国都。 
施无法之赏,悬无政之令。
施行超越惯例的奖赏, 
犯三军之众,
颁布不拘常规的号令, 
若使一人。
指挥全军就如同使用一个人一样。 
犯之以事,
向部下布置作战任务, 
勿告以言;
但不说明其中意图。 
犯之以害,勿告以利。
只告知利益而不指出危害。 
投之亡地然后存,
将士卒置于危地,才能转危为安; 
陷之死地然后生。
使士卒陷于死地,才能起死回生。 
夫众陷于害,
军队深陷绝境, 
然后能为胜败。
然后才能赢得胜利。 
所以, 

决战纲要

故为兵之事,
指导战争的关键, 
在顺详敌之意,
在于谨慎地观察敌人的战略意图, 
并敌一向,
集中兵力攻击敌人一部, 
千里杀将,
千里奔袭,斩杀敌将, 
是谓巧能成事。
这就是所谓巧妙用兵,实现克敌制胜的目的。 因此, 
是故政举之日,
在决定战争方略的时候, 
夷关折符,
就要封锁关口, 
无通其使,
废除通行符证,不充许敌国使者往来; 
厉于廊庙之上,
要在庙堂里再三谋划, 
以诛其事。
作出战略决策。 
敌人开阖,
敌人一旦出现间隙, 
必亟入之,
就要迅速乘机而入。 
先其所爱,
首先夺取敌人战略要地, 
微与之期,
但不要轻易与敌约期决战。 
践墨随敌,
要灵活机动, 
以决战事。
因敌情来决定自己的作战行动。因此, 
是故始如处女,
战争开始之前要象处女那样显得沉静柔弱, 
敌人开户;
诱使敌人放松戒备;战斗展开之后, 
后如脱兔,
则要象脱逃的野兔一样行动迅速, 
敌不及拒。
使敌人措手不及, 
无从抵抗。